一、世纪开元 气象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郑韵扬[1](2021)在《北宋七言古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宋七言古诗为研究对象。北宋七古以创作生态、题材内容、表现功能、风格技巧等多方面的新变,实现了七古诗体的艺术成熟。本文围绕七古诗体特色和发展中的突出现象,重点把握代表作家对诗体和诗歌发展的引领作用,纵向置于唐宋七古演变中考察,横向比较同时代不同诗人、诗体的差异,对北宋七古的发展创新和艺术成就作出比较全面的探讨。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庆历诗人为中心,从酬唱语境切入,研究酬唱令庆历七古在题材内容、手法风格、表现功能等方面产生的关键变化。通过分析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体选择,明确庆历诗人对七古一体存在一定的自觉选择意识,且受到七古体制、功用和主体心态、人生经历等多重因素影响。庆历诗人自觉将七古大量用于知己朋友的私人交流酬唱,在题材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好奇”倾向,常见以多重视点的对话组织内容;在手法风格上,兼善抒情与议论说理,并且易具有轻松畅达、活泼奔放的风格。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主要表现在友情题材中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现实与历史题材中鲜明的议论品质,和咏物题材中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第二章以苏门诗人为中心,研究他们几类重要的七古题材如何营造“奇趣”的审美感觉和风格。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擅长景物的动态呈现并具有哲理导向,主动对游踪进行贴合主体体验的剪裁。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往往与画作形制、内容、风格达成和谐一致,多运用以真实写虚幻的手法,呈现丰富的真幻关系,并展开更自由广阔的联想。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善于运用多种叙写技巧形成平中见奇的反差化趣味,并以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对物我关系的建构来超越日常。第三章探讨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北宋七古在起首与结尾、分段与线索、转折与过脉三个方面都有精密的表现和创新。“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对北宋七古章法有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和辨析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可以看出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七古章法的差异。苏轼七古的命意、构思和布局经常能在相应的古文中找到参照或形成互动,善于从前代典籍中汲取章法经验。欧阳修与王安石七古章法有舒缓和陡峭的差别,且欧阳修更擅长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有机融合的复合式结构。黄庭坚七古体制明显趋于收缩、收敛,以短章见长,也代表了其后北宋诗人诗体创作重心的变化。第四章探讨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分为比喻和用典两方面。北宋七古擅长博喻和详喻,在喻体的选择、比喻的审美风格和创作方式上竞出新意,并且注重比喻的理路。梅尧臣七古用典已有博取和详写的趋势,日常生活书写中的用典将陌生诗材纳入传统的表现经验,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欧阳修擅长通过用典刻画事物,和塑造七古特定的风格,并体现博物学的倾向。苏轼和黄庭坚七古用典更加广博、密集、形式灵活,能够自出己意,与七古擅长的议论说理结合,使用典真正服务于奇思的表达。用典能够有效改善七古过分追求畅达而易伤平滑、直露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影响意脉流畅、形成套语等弊端。北宋七古用典的发展过程,也是知识影响七古风貌的过程。
林榕[2](2020)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景观风貌作为城市形象主要表征,集中体现城市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潮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东潮汕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其城市景观风貌特征是了解潮汕地区及乃至岭南地区城建文化及特色的重要载体及线索。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防止千城一面。潮州市推出的《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应重视提升潮州古城文化内涵及总体风貌。这些都要求深挖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了解古城景观风貌内涵,充分展现古城地域特色。本文将潮州古城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科等多学科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空间句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并着重归纳潮州古城不同层次景观的风貌特征,以期为后续城市景观风貌的管控保护提供帮助。首先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入手梳理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营建概况解读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其次,按结构、分层次、有逻辑地探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及建筑形态三方面内容。基于对山水格局要素、山水园林营造及山水八景设置的研究,总结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山水环境制约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基于对城市功能分区、街巷结构及节点特色的解读,总结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基于对官式建筑、民间建筑及西式骑楼的分析总结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潮州古城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对气候环境的地域性适应是其风貌特征丰富的主要来源,表现为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以及由不同类型建筑共同呈现的中西并存城市建筑风貌。本文对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系统的分析区别于以往从城市规划及建筑保护营建角度研究潮州古城。希望通过研究为其他城市景观风貌特征的分析提供相应借鉴,特别是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葛飞娅[3](2020)在《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季羡林曾经在谈论科学研究中“知识面”的重要性,强调今天的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学科界限之间混同,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增加。那种死守自身所学的学科阵地,采取“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学术研究与学习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于我们成长与未来发展的需求,而学科渗透是历史教学拓展“知识面”发展有效途径与方式。但学生在历史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初高中阶段面临的学业压力,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方式汲取部分历史“有用性”知识的学习,面对应试考试的大趋势之下,单纯的重点知识的识记与背诵,不能有效的贯彻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具体而全面的发展要求,与季羡林的“知识面”的拓展相悖。在历史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之下,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措施与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主要说明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然后对国内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界定了相关概念及其理解运用,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创新所在。第一章,从古代文史同源与史学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的学理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语文学科渗透的学理依据及其实践意义。第二章,重点通过梳理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和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从而论述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文学作品与运用原则。第三章,通过整理与观看一线教师的教学实录,对《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和《新文化运动》两则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初中历史教学语文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价值。第四章,主要内容集中于初中历史教学语文学科渗透的问题困境与对策分析,主要体现于文学作品使用的过渡性、教学语言转换的生硬性和作品内容的主观性等三个方面。最后,文章从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加强教师的备课能力,加强教师的语言锤炼,树立客观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加强教师合作等五个方面,重点强调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试图为历史教学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长足发展。
姜维枫[4](2020)在《泰山辞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山文化源出上古,泰山辞赋滥觞于两汉,绵延至今,不绝如缕。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自西东迁,阴阳五行说兴起,泰山被齐人纳入五行系统,从而具有了“一岁之首、万物之始”①的新含义。秦汉王朝,前后相续,实现一统。秦皇汉武求仙奉道,报天之功,先后东巡封禅。自此,泰山地位超拔五岳,其政治文化的象征意味逐渐凸显。辞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②“苞括宇宙、总揽人物”③的体制特征与上升期的秦汉王朝敷陈万物、宣扬美德、报天成功的家国心态绾合。在历代赋家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下,泰山辞赋含藏了帝王与国家的封禅文化、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华夷思想等。赋家借泰山持世、持己,在主流文化之外,抒写自家隐逸情怀,充分发挥辞赋的颂美讽喻与感物体道功用,表达人格理想与审美追求。本论文由泰山辞赋文本阅读出发,呼应历史,力求深研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发展演变规律、包蕴万端的文化内涵,揭析泰山辞赋作家独特的情怀与人格理想,体察泰山辞赋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论文共分三部分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从整体上揭析泰山辞赋之概貌和泰山形象的生成流衍特征;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七章,集中阐释泰山辞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包括封禅文化、华夷之辨、正统观、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隐逸文化;第三部分为第八章,主要研析泰山辞赋的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第一章,泰山辞赋概貌纵览。主要从创作内容、情感、审美等方面,综括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两汉泰山辞赋以敦请封禅、颂美国家为主调。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出现讽喻、批判现实之作。唐代泰山辞赋创作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国势上升,泰山辞赋充满高歌进取的精神,赋文多书写封禅、论证政权的合法性,笔涉华夷之辨、大一统思想;后期藩镇割据、国势衰颓,泰山辞赋开始反思封禅,内容富于哲思与理性精神,风格沉静内敛。宋代泰山辞赋以真宗封禅泰山为界,前期风格华丽虚妄,后期质实尚朴。宋代真宗朝之后,封禅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元明清三代的泰山辞赋开始集中反思封禅,同时泰山作为自然山的地理特征受到关注。元代郝经《泰山赋》传达“大一统”“华夷一家”的治国理路和礼乐文化、王道仁政理想。明代泰山辞赋散体大赋与抒情小赋并行,在颂美主题之外,出现表达隐逸情怀的赋作。清代泰山辞赋创作数量为历代之冠,文体与题材更趋多元,较同期长白山赋、东巡赋,泰山辞赋更注重形塑清帝省方展义、成民是念之特征;乾嘉以降,出现以人文泰山为主题的辞赋,特点是颂美功能尾大不掉。第二章,泰山形象的流衍。以泰山辞赋为中心,纵向梳理历代泰山形象的流衍变化特征。自汉代开始,泰山崇高巍峨的庄严形象,封禅大典恢弘威仪的皇家气魄与赋体文学恢弘俯仰、铺张扬厉的文体特征完美结合,泰山成为族群、国家、政权、文化认同的象征。元代之前,泰山形象处在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交融与离合之中;唐宋元明清几代,泰山形象表现出由国家正统向正统消解转移;明清两代的泰山形象出现另一流脉——于胶着板滞、踵事增华的神圣化描写中增添了灵活生动的平民气质。第三章,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封禅是历代泰山辞赋创作的主题,本章采用文史互证法,尝试厘清封禅之初衷与本质,梳理历代封禅观念的嬗变。古帝封禅本皆为民,至秦汉时期发展为求仙报功,唐朝帝王拨乱反正,封禅回溯为苍生祈福,至宋真宗封禅沦为帝王之术的手段,封禅大典的神圣性与崇高性被消解。从国家族群、帝王治道层面看,封禅有其积极的功用:帝王借“一统”“天命”“正统”观以巩固统治,借封禅以沿袭礼乐文化制度、建构理想的政治秩序、树立帝王典范、构建国家情感。泰山辞赋所承载的封禅文化,经过“秦仙汉纬,唐骄宋惑”的曲折发展,其主导是将“仁政”“德治”作为治道之本,以实现天下一统、安息苍生黔黎的理想。第四章,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思想贯通中国文化思想之始终,泰山辞赋中的族群意识与华夷观,与世推移,流衍轨迹清晰。就泰山辞赋创作而言,汉代的华夷观,主要集中于西汉时期,呈现为以大汉为中心的百蛮向风特征。唐代泰山辞赋之华夷观可以概括为,基于华夏中心主义的华夷一家论、正朔论。宋代泰山辞赋的华夷观演化为想象中的“华夷会同”“华夷同志”。元明清三代,泰山辞赋不言华夷、不辨华夷,实质上“华夷一家”、“天下一统”已成为此期思想的底色。第五章,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泰山辞赋传达出强烈的国家族群认同意识,泰山辞赋含藏大一统思想与礼乐文化。大一统思想不仅体现为疆域一统、族群一统,还包括政治清明、国家太平、社稷稳定、经济繁荣、黎庶安宁等思想内容。泰山辞赋承载的礼乐文化具体呈现为“德化”“和序”“颂美”等形式特征。唐宋时期的泰山辞赋将礼乐文化的阐释推至顶峰,宋之后,封禅辞赋创作式微,泰山辞赋关于礼乐的阐释逐渐消解。泰山辞赋中的礼乐文化呈现向由礼乐本义到祭祀艺术的回归。第六章,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信仰中,泰山是庙堂文化中沟通天人之津梁。汉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主要表达了基于“天人感应”的“以德配天”;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传达出基于“道法自然”的天人和谐;唐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出现了关于“先天”“奉天”“革天”的命题,这不仅是赋家个体的天人认知,也代表了唐代的盛世气象。宋代儒学与科学相对发达,宋人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出现新变,然而当赋家描绘帝王封禅的蓝图时,往往又会重启天人感应的传统模式。泰山辞赋借助天人关系服务皇权,“天命至上”“天人感应”“以德配天”是帝王文化的典型表征,当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出现离散之势,君臣无法从现实政治文化中获得自信与出路,便借助天人思想来稳固政权,凝聚国家意识,有时甚至不惜伪造天命来凝聚民心和主流意识形态。宋代真宗朝的泰山辞赋强调天命主导,其后则强化人事、弱化天命。元明清时期,泰山辞赋的“天命”观不断弱化消解,然天命观的集体无意识仍若隐若现。第七章,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通观历代泰山辞赋,赋家所抒发的隐逸心态与情怀,主要表现为面对出处浮藏的矛盾,对无德、无智、无功、无名之境的思考,对自然与自我合一的追求等。“隐逸”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之一,也是此期赋家津津乐道之题。唐宋隐逸绍承前代遗风,泰山辞赋一面表现怀才不遇、一面传达隐逸情怀,盛唐之后出现仕隐兼通之风。宋代泰山辞赋写出文人无可逃逸的矛盾。元代排斥文士,泰山辞赋否定以归隐为行欲之阶、怀揣逞志之辈。明代强求集权,泰山辞赋表达赋家由仕而隐的心路历程。清代对文人高压与怀柔政策并用,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倾向于自然与自我的合一,呈现为一种追求自由与人格的意识。总之,隐士、隐逸文化一直与封建王朝相伴相生,通观泰山辞赋,士人命运始终随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境遇而变迁。泰山隐逸辞赋借助象喻比德,书写出贞固不渝、气清不淫、宏远逍遥等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审美特征。第八章,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历代泰山辞赋多借封禅与反封禅来实现颂美方今帝王之功用,泰山辞赋创作至清代,颂美内容出现新变,陈梦雷与周藩的同题《泰山赋》均能基于赋家的现实经历来表达辞赋主题。清代泰山辞赋多借意象颂美国家帝王,其一为自然意象,如泰山、白云、观日等;其一为文化意象,如“一览众山小”“登泰山小天下”“泰山不让土壤”“挟山超海”等。赋家沿着咏物——抒情——颂美的创作路向,描摹泰山自然、体悟泰山人文,传递儒家修齐治道。相较于早期以封禅为主调的颂美辞赋,在泰山辞赋创作的后期,更多的自然与文人化物象融入辞赋作品,审美风格趋于自然、典雅、优美,美中不足的是,“颂美”之声尾大不掉。部分泰山辞赋创作改变了传统辞赋结构,加强了讽喻批判社会的内容,增加了匡救时弊的成分。泰山辞赋的感物体道功能,或借“体物写志”来表达人格理想,或借主客问对来完成由事悟道。论文最后有附录两则,其一为历代泰山辞赋目录,其二为泰山辞赋勘误。
颜程龙[5](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指出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樊经洋[6](2020)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论文。从思想内容看,这七篇论文既是对自然性天人关系的深刻阐发,也是先秦两汉时期身体观与自然观互通构建的典型范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思想,值得进行专门的梳理和研究。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运气七篇思想特质和哲学观念的探讨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运气七篇的思想研究作为本论文的主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以运气七篇的内在逻辑为纲展开论述,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主体思想构建和重要概念意涵,对于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观念基础、数术背景和文献源流,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说明了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笔者认为:运气七篇的总体观念建立在自然性天人关系的基础之上,秦汉时期方技与数术之学的互通则为其提供了学术上的支持。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作为运气七篇思想基础的“气”、“阴阳”、“五行”观念。本章追溯了这些观念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关联,并探讨了它们在运气七篇中的诠释特点和呈现形态。笔者认为:“气化”思想是贯穿运气七篇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中心线索,而阴阳和五行则分别作为气化力量的秩序象征和质性内涵,共同构成了运气七篇中“五运”和“六气”两个核心概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和时空秩序构建。笔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五行观念取代了传统的阴阳观念,在运气七篇的宇宙生成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宇宙图景方面,作者同时运用了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结构。在空间秩序方面,“天地”是秩序构建的核心原则;在时间秩序方面,作者对“天度”和“气数”作出了自觉的区分,而春分(卯)—秋分(酉)横轴和冬至(子)—夏至(午)纵轴的复合,是运气七篇构建气化秩序的重要尺度。此外,笔者还对“太虚”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运气七篇的天地结构论提出了新的见解。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五运说和六气说的思想特质。第四章,以五运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五运气化秩序的基本特点、五运说的天学意涵、五运气化力量的交变形式三个方面。笔者认为:五运概念的构成,实质上是阴阳范畴与五行之气结合的结果。五运说的思想特点偏重于天人关系诠释,一方面反映为五星与五运之气的感通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为五运气化变动的秩序性和均衡性。此外,本章对“九星”、“七曜”、“天门地户”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干化运”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能是基于当时既有的数位配合和“五音以宫音为首”的观念进行的自觉构建。第五章,以六气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六气说思想要素的来源、六气说的自然气化思想、自然观与身体观的互通诠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六气”的概念可以分为形式、质性和关联性三个部分,其中的质性内涵与自然气化思想相关,而形式含义和关联性内涵则与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互通诠释密切相关。此外,本章还对六气说中的“司天”、“在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二支化气”的思想来源进行了考察。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生命观、疾病观和医疗观。笔者认为:“气化”是贯通其中的核心线索。在生命观层面,“气”的升降出入贯通于生命过程之中;在疾病观层面,“病机十九条”从疾病认知角度诠释了自然气化与身体气化的同源同构性;在医疗观层面,一切医疗原则和方法,都以保持身体气化的谐和与均衡为首要原则。
张裕涵[7](2020)在《唐代百戏演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戏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变迁,及至唐时,由分化走向繁荣,演出内容不断增修扩充,举凡俳优、俗乐乐舞、杂技幻术皆被划归其范畴之内,在唐代的文艺娱乐活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唐人的影响跨越阶层,是中国演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唐代百戏作为一种“俗”的文艺样式而存在,相关资料并未被系统地辑录梳理,而是散落于两唐书、《全唐诗》《全唐文》、敦煌文书、各类笔记小说以及敦煌壁画、墓葬乐俑等百戏文物之中,这些散见史料是百戏在唐代发展的重要史证。因此,通过对散见文献、文物资料的系统梳理整合,还原唐代百戏演出的整体情貌是本文的研究重心。唐代,是百戏疾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间百戏在多重外力与内因互相作用下迈向巅峰。本文首先论述唐代百戏繁荣的外部因素,唐代百戏的繁盛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先秦至隋代多朝的繁衍积淀过程。唐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百戏的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三种因素看似老生常谈,空洞宽泛,实则不然。唐时的社会大背景与它朝相较,在诸多共性之下又极具迥异的时代特色,统治者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坊制崩溃导致商品经济的兴起、频繁的对外交往——胡乐入华等,皆对百戏的发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推动它向前迈进。继而采用文物与文献相互结合印证的方式,将涉及到唐代百戏内容的近百件墓葬文物(百戏乐俑或壁画)悉数辑录,并结合文献史料将其分门别类为歌舞戏、俳优杂戏类、乐舞类、幻术杂技类等四种类型,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进行述评。百戏文物非常具象地还原了唐时踏摇娘、参军戏、乐舞杂技等百戏演出的生动场景,让我们对唐代百戏的演出形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了解,如此甚多的百戏文物也印证了唐代百戏演出的繁盛。唐代百戏的社会大环境与演出类型交代清楚之后,再从管理机构、民俗、宗教、观演关系的视角对唐代百戏演出生态进行全面多方位的剖析。百戏诸伎作为唐代游艺活动的中流砥柱,除去外部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内部构建,官方力量的介入将百戏纳入职能部门的管辖之下,为其提供了相对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民俗视域下中的婚丧嫁娶、生诞节日以及宗教信仰视域下的迎神赛社、宗教祭祀等与百戏存在着深广交错的因缘,这些绵长悠久的世俗活动共同建构起唐代百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态,是推进唐代百戏葆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内在动因,唐代百戏与民俗宗教文化熔于一炉的紧密连缀,为后学打开了一扇透视唐代百戏的精神文化之窗。唐代多重繁兴的百戏演出空间与百戏的生产、消费对百戏艺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也折射出唐代百戏由“贵族化”向“平民化”下移的发展轨迹。总之,上述各个要素皆是勾勒串联起唐代百戏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切入,辑录整理相关资料,以期探究唐代百戏在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并厘清其发展脉络。
李佩瑜[8](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王一[9](2020)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各城市中供水不足、暴雨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频发。建设海绵城市,使用其“存、渗、净”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使用传感器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实时上传、筛选等处理,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实现内涝预警、积水点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评估等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使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都能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改变海绵城市管理模式,优化其运行机制,提升城市雨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城市信息化理论、最佳管理措施等理论为基础,将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概念结合,从而提出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特征及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构建思路和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影响智慧化海绵城市的因素,包括地形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气候及水文条件、市政排水系统现状、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等,进而总结出建设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将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建立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并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本文应用DEM数据、RS和GIS技术、SWMM模型和二三维联动技术,从水系、绿地系统、排水系统、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和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进行阐述,介绍了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从调度指挥、申报审批、事务管理、成果评估、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信息共享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海绵城市管理措施。本文进一步从系统硬件设计、运行环境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等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以洛阳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洛阳市历史遗址留存较多和已经具备数字城管平台的特点,提出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和管理措施。
袁耀辉[10](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二、世纪开元 气象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开元 气象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七言古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七言古诗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七古概念与体制的辨析 |
(二)七古发展流变研究 |
(三)名家七古个案研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酬唱中的北宋七古新变:以庆历诗人为中心 |
第一节 庆历诗人的诗体选择和七古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庆历七古知己酬唱的特征 |
一、对象场合:知己朋友,私人交流 |
二、题材内容:“好奇”倾向,对话视点 |
三、手法风格:情理兼长,轻松畅达 |
第三节 酬唱对庆历七古题材和表现功能的拓展 |
一、友情内涵的扩充和共同记忆的叙述 |
二、现实与历史关照中的议论品质 |
三、穷形尽理的咏物模式更新 |
第二章 北宋七古“奇趣”的开拓:以苏门诗人为中心 |
第一节 苏轼的山水纪游七古 |
一、景物的动态呈现和哲理导向 |
二、贴合主体体验的游踪剪裁 |
第二节 苏门诗人的题画七古 |
一、题画诗的诗体选择 |
二、以“真”写“幻”,心游画外 |
第三节 苏门诗人书写日常生活的七古 |
一、平中见奇的反差化叙写 |
二、消解自我庄重感的谐谑和物我关系的建构 |
第三章 北宋七古的章法结构 |
第一节 北宋七古章法结构的变化 |
一、起首与结尾 |
二、分段与线索 |
三、转折与过脉 |
第二节 “以文为诗”对北宋七古章法的影响 |
一、以古文章法论七古的代表性观点 |
二、欧、王、苏、黄七古章法比较 |
第四章 北宋七古的修辞特点 |
第一节 北宋七古比喻的博、详、新、理 |
第二节 用典:知识对北宋七古风貌的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北宋主要诗人七古创作比例表 |
附录二 宋元明清诗话七古论评汇编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古城现状 |
1.1.2 研究契机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城市景观风貌的概念 |
1.2.2 潮州古城的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潮州古城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 |
2.1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2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 |
2.2.1 汉晋城池未置 |
2.2.2 唐宋城郭划定 |
2.2.3 明清建治完善 |
2.2.4 民国骑楼兴建 |
2.2.5 建国之后发展 |
2.3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 |
2.3.1 山水环境 |
2.3.2 空间格局 |
2.3.3 建筑形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 |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风貌 |
3.1.1 山体区位 |
3.1.2 水系分布 |
3.2 山水相融的西湖园林 |
3.2.1 寺庙塔楼、依山错落 |
3.2.2 桥亭小径、湖岸丰富 |
3.2.3 奇石异峰、碑刻点景 |
3.3 山水为底的八景点缀 |
3.3.1 靠山置景 |
3.3.2 以湖营境 |
3.3.3 临江成景 |
3.4 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
3.4.1 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 |
3.4.2 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 |
3.4.3 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 |
4.1 功能分区 |
4.1.1 城北:历史行政中心 |
4.1.2 城南:大型宅邸遍布 |
4.1.3 城东:商业经济主导 |
4.1.4 城西:行业工坊聚集 |
4.2 街巷结构 |
4.2.1 街巷结构体系 |
4.2.2 街巷肌理形态 |
4.2.3 街巷尺度设置 |
4.2.4 街巷可达性及密度分析 |
4.3 节点特色 |
4.3.1 城墙入口 |
4.3.2 寺庙学宫广场 |
4.3.3 街道牌坊 |
4.3.4 宅祠前院 |
4.4 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
4.4.1 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 |
4.4.2 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 |
4.4.3 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 |
5.1 官式建筑 |
5.1.1 城楼 |
5.1.2 学宫 |
5.1.3 佛寺 |
5.2 民间建筑 |
5.2.1 民居 |
5.2.2 祠堂 |
5.3 西式骑楼 |
5.4 建筑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
5.4.1 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 |
5.4.2 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 |
5.4.3 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 |
5.4.4 中西并存的城市建筑风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文史结合学理传统和教育契机 |
二 历史教育领域的发展意见与现实反思 |
三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 文史结合视域下的相关研究 |
二 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研究 |
三 现有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趋向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理解运用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区别与联系:文学史知识、文学作品和语文知识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的学理依据 |
第一节 古代文史同源与史学理论基础 |
一 古代文史同源传统 |
二 近现代史学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理依据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 |
二 学习迁移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历史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 |
一 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 学生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 |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文学作品与运用原则 |
第一节 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 |
一 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整理 |
二 历史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研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 |
一 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整理 |
二 语文教科书文学作品的研究 |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案例分析 |
一 教学渗透背景 |
二 教学渗透过程 |
三 教学渗透反思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分析 |
一 教学渗透背景 |
二 教学渗透分析 |
三 教学渗透反思 |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的问题困境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问题困境与教学成效 |
一 文学作品使用的过度性 |
二 教学语言转换生硬性 |
三 作品内容的主观性 |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语文学科渗透启示 |
一 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
二 加强教师备课的能力 |
三 加强教师语言的锤炼 |
四 树立客观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 |
五 加强教师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泰山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四 创新与方法 |
第一章 泰山辞赋概貌纵览 |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颂美封禅与批判现实 |
第二节 唐代: 高歌进取与沉静内敛 |
第三节 宋代: 华丽虚妄与质实尚朴 |
第四节 元代: 封禅告退与山水方滋 |
第五节 明代: 敷陈家国与触兴致情 |
第六节 清代: 自然人文与颂美讽喻 |
第二章 泰山形象的流衍 |
第一节 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与交融 |
第二节 居正统与正统地位的转移 |
第三节 由神圣化到平民化的转向 |
第三章 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 |
第一节 巡狩与封禅概说 |
第二节 封禅之初衷与嬗变 |
第三节 封禅文化之再认识 |
第四章 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 |
第一节 古代历史上的中国、华夷、天下 |
第二节 华夷之辨的形成与基本取向 |
第三节 华夷之辨的流衍 |
第五章 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疆域、政治与社稷: 泰山辞赋与大一统 |
第二节 同民心与出治道: 泰山辞赋与礼乐文化 |
第六章 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 |
第一节 天人思想与泰山崇拜 |
第二节 天人思想之嬗变 |
第七章 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 |
第一节 泰山隐逸与隐逸品格 |
第二节 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与审美特征 |
第八章 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 |
第一节 泰山颂美讽喻赋 |
第二节 泰山感物体道赋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历代泰山辞赋目录 |
附录二 泰山辞赋勘误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知天道”与“法自然”:传统医学中的天人思想 |
1.2 方技与数术: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背景 |
1.3 真伪之辩:运气七篇的源流与论争 |
1.3.1 运气七篇问世前的《素问》流传情况 |
1.3.2 运气七篇的问世与《素问》的定型 |
1.3.3 运气七篇的“真伪”论争 |
1.3.4 运气七篇的影响 |
1.4 文献综述 |
1.4.1 医学史角度的研究 |
1.4.2 思想角度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气、阴阳、五行:运气七篇的思想基础 |
2.1 “气”与“气化” |
2.1.1 “气” |
2.1.2 “气化” |
2.2 “气”与“阴阳” |
2.3 “气”与“五行” |
2.4 “阴阳”与“五行” |
第三章 气化时空之网: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与时空秩序构建 |
3.1 “时”与“空”:运气七篇的宇宙论思想 |
3.1.1 宇宙的本根:“太虚” |
3.1.2 宇宙的生成问题 |
3.1.3 宇宙的图景问题 |
3.2 “气”与“位”:气化宇宙的空间秩序 |
3.2.1 天地之体:结构与运动 |
3.2.2 天地之用:气化格局的多层次构建 |
3.3 “气”与“数”:气化宇宙的时间秩序 |
3.3.1 “五”与“六”的意味 |
3.3.2 “天度”与“气数”——对《素问·六节藏象论》补文的考察 |
3.3.3 论运气始于大寒:基于卯酉气化横轴的思考 |
第四章 五运盛衰:气化视角下的天人图景 |
4.1 盛衰相继:时间秩序下的五气更立 |
4.1.1 与“盛衰”相关的几对范畴 |
4.1.2 从候气术到“首甲定运” |
4.1.3 “太少相继”与“太少相生” |
4.1.4 扬弃:重岁运而轻客主 |
4.2 形精之动:天象与人事的另一种诠释 |
4.2.1 占候灵文:《太始天元册》 |
4.2.2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变动与恒常 |
4.2.3 “十干化运”与“天门地户” |
4.2.4 仰观其象:五运气化变见于五星 |
4.3 气之交变:气化力量的碰撞与冲和 |
4.3.1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五运的胜复乘侮 |
4.3.2 反者道之动:五运的郁发 |
第五章 六气更迭:自然与身体的沟通 |
5.1 秩序的产生:几个思想要素的来源 |
5.1.1 意义的指向:典籍中的“六气” |
5.1.2 数位的配比:《淮南子》中的“六合” |
5.1.3 自然的周期:计然之学与黄老道术 |
5.1.4 身体的语言:脉象的“王时”说 |
5.2 “亢则害,承乃至”:自然气化思想的指归 |
5.2.1 “六元”:气化力量的质性内涵 |
5.2.2 “客主加临”:共时的气化常变关系 |
5.2.3 “司天”与“在泉”:有关天地的隐喻 |
5.2.4 从化、胜复与承制:气之交变的新诠释 |
5.3 诠释的双方:身体是自然的标尺 |
5.3.1 “三阴三阳”:共同话语体系的建立 |
5.3.2 “标本”:形式与质性的融合 |
5.3.3 “十二支化气”:再谈卯酉气化横轴 |
5.3.4 “中见之气”:矛盾的解决 |
第六章 常变与中和:运气七篇中的生命与医疗 |
6.1 运气七篇的生命观 |
6.1.1 “神机”与“气立” |
6.1.2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贯通生命的气 |
6.1.3 参赞、中和与超越:“人”的独特性 |
6.2 运气七篇的疾病观 |
6.2.1 “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身体与自然气化的关系 |
6.2.2 “常”与“变”:脉象与四时的相应关系 |
6.2.3 病机十九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体气化与自然气化的同构性 |
6.3 运气七篇的医疗观 |
6.3.1 “工”之职事:对医者要求的扩展 |
6.3.2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气化的谐和状态 |
6.3.3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顺势而为的治疗法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唐代百戏演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一、涉及唐代百戏的综合性研究 |
二、对唐代百戏的专题研究 |
三、对唐代百戏特定形态或分支的研究 |
四、对唐代百戏的考古图像学研究 |
五、对唐代百戏演出场所的研究 |
六、对唐代百戏演出主体及相关管理机构的研究 |
第一章 百戏的沿革与繁荣背景 |
第一节 百戏溯源 |
一、先秦:百戏的发端期 |
二、秦汉:百戏的发展期 |
三、魏晋南北朝:百戏的铺垫期 |
四、隋朝:百戏的过渡期 |
第二节 唐代百戏繁盛背景 |
一、政治开明:百戏兴盛之源泉 |
二、经济繁荣:百戏发展之基石 |
三、文化交流:百戏兴盛之助力 |
第二章 唐代百戏演出类型 |
第一节 歌舞戏类 |
一、踏摇娘 |
二、大面 |
三、傀儡戏 |
第二节 俳优杂戏类 |
一、参军戏的演出形态 |
二、参军戏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乐舞类百戏 |
一、唐代乐舞类型 |
二、乐舞文物展现的演出情态 |
第四节 幻术杂技类 |
一、幻术 |
二、杂技 |
第五节 个案研究: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考辩 |
一、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诸说 |
二、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探析 |
第三章 唐代百戏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太常寺 |
一、太常寺管理百戏之沿革 |
二、太常寺对百戏的管理 |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教坊 |
一、教坊的设立背景 |
二、教坊的建制与构成 |
第三节 教坊的演出形态与演出场合 |
一、教坊四部乐及新制乐舞 |
二、教坊百戏演出场合的迁移 |
第四节 梨园 |
一、梨园的设立与构成 |
二、梨园的演出盛景与衰落 |
第四章 礼俗活动与百戏演出 |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与百戏演出 |
一、丧葬用乐制度与官方演出情况 |
二、官方丧仪用乐 |
三、民间丧仪中的百戏演出与禁断 |
四、丧葬百戏的演出功能 |
第二节 婚嫁寿诞中的百戏演出 |
一、婚嫁与百戏 |
二、寿诞与百戏 |
第三节 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百戏演出 |
一、唐代岁时节日 |
二、岁时节日之百戏观演 |
第五章 宗教信仰活动下的百戏演出 |
第一节 混合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唐代混合型宗教信仰的特征 |
二、混合型宗教信仰中的百戏活动 |
第二节 制度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佛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二、道教、祆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三、制度型宗教信仰对百戏的构建与影响 |
第六章 观演关系 |
第一节 百戏演出场所流变 |
第二节 百戏观演空间 |
一、宗教活动观演空间 |
二、城市商业观演空间 |
三、皇家殿庭及水上观演空间 |
四、军营观演空间 |
第三节 百戏观演活动之运作 |
一、宫廷百戏观演 |
二、营利性的民间百戏演出 |
第四节 百戏观演商业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今人着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致谢 |
(8)《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
2.1.2 智慧城市的概念 |
2.1.3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 |
2.1.4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特征 |
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城市信息化理论 |
2.2.3 最佳管理措施 |
2.2.4 低影响开发模式 |
2.2.5 雨水利用及雨洪管理体系 |
3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 |
3.1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
3.1.1 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
3.1.2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
3.1.3 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 |
3.1.4 建立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
3.1.5 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3.1.6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结构图 |
3.2 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
3.2.1 应用DEM数据的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
3.2.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3.2.3 应用GIS与 SWMM的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3.2.4 应用SWMM模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
3.2.5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
3.3 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
3.3.1 系统主要功能 |
3.3.2 系统结构 |
3.4 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3.4.1 成立信息共享的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
3.4.2 采用线上申报与审批方式 |
3.4.3 使用手机APP实现事务移动管理 |
3.4.4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
3.4.5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建设资金 |
4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运用管理技术分析 |
4.1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数据采集模块 |
4.1.2 通信模块 |
4.1.3 设备安装方式 |
4.2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建设 |
4.2.1 基础软件平台 |
4.2.2 网络平台 |
4.2.3 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
4.3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库建设标准 |
4.3.3 数据更新标准 |
4.4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1 住宅区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2 公共及商业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3 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4 城市道路海绵化建设方法 |
5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实践分析 |
5.1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
5.1.1 地势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 |
5.1.2 气候及水文条件 |
5.1.3 市政排水系统现状 |
5.1.4 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 |
5.1.5 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
5.2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
5.2.1 历史遗址及地下限制因素较多 |
5.2.2 现状绿地及水系调蓄能力有限 |
5.2.3 缺乏后期维护 |
5.2.4 现行管理制度与政策不完善 |
5.2.5 资金筹措难度大 |
5.3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
5.3.1 应用DEM数据的洛阳市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
5.3.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洛阳市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5.3.3 应用GIS和 SWMM的洛阳市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5.3.4 应用SWMM模型的洛阳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
5.4 洛阳市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5.4.1 结合数字城管平台成立海绵城市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
5.4.2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
5.4.3 应用三维虚拟技术结合遗址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
5.4.4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洛阳市中心城区现状积水点类型及位置详情 |
附录 B 洛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 |
附录 C 洛阳市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概算总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世纪开元 气象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七言古诗研究[D]. 郑韵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D]. 林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语文学科渗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D]. 葛飞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泰山辞赋研究[D]. 姜维枫. 山东大学, 2020(12)
- [5]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D]. 樊经洋. 北京大学, 2020(07)
- [7]唐代百戏演艺研究[D]. 张裕涵.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D]. 王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10]《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