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屯油田油藏敏感性评价

秦家屯油田油藏敏感性评价

一、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黄英,王桂成,曹聪[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龙咀沟区长2储层敏感性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龙咀沟区长2储层主要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了研究敏感性对储层渗流的影响,对长2储层的速敏性、水敏性、盐敏性、酸敏性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咀沟区长2储层以浅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孔隙结构以中孔和中小细喉为主。此外,研究区的储层敏感性表现出"三弱、两中等"的特点,即弱速敏、弱盐敏、弱碱敏,以及中等偏弱水敏、中等酸敏。该区发生酸敏的可能性较大,不宜进行酸化改造。

李冠男[2](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储层特征及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研究对象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储层,为典型的低孔、特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以马岭地区长81储层为例,使用X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分析鉴定及压汞实验等方法,对储层的岩石学方面、物性方面、孔隙结构方面及区域地质背景等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明确上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敏感性实验对研究区储层的敏感性研究和分析,并对下一步的生产施工提供抑制储层敏感性的建议和措施。文章通过对研究区的储物性特征、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的敏感性实验研究,取得以下的成果及认识:马岭地区长81储层主要岩性为岩屑长石质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碎屑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岩屑含量较少;填隙物中的胶结物主要包括黏土类、碳酸盐类以及硅质类,伊利石和绿泥石构成了研究区黏土矿物的主要成分,而高岭石含量较少。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为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压实作用对研究区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孔隙主要为混合孔隙,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而片状喉道和筛管状喉道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喉道类型,马岭地区长81储层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至B期早期阶段。研究区敏感性实验得出:储层速敏伤害率分布范围介于0.5%50.45%,平均为19.45%,储层具有弱速敏性,且临界注水速度是13.6m/d;去离子水伤害率在12.77%73.42%,平均34.43%,储层总体属中等偏弱水敏;研究区盐敏伤害率分布范围介于5.92%40%,平均盐敏指数为23.09%,储层整体具有弱盐敏性,盐度临界值为36750mg/L;储层酸敏伤害率介于-35%80%之间,平均为16.24%,储层总体属于无-弱酸敏性;碱敏伤害率在33.5%60.08%之间,平均碱敏指数为43.41%,属中等碱敏性,且临界PH值是9.0。研究区储层敏感性的主控因素是黏土矿物的类型、含量以及孔隙结构;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含量都会影响到其相对应的储层敏感性;研究区水敏性、碱敏性较强,因此要针对碱敏、水敏带来的储层伤害进行防护和治理。

李冠男,孙卫,刘登科[3](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薛岔地区长6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其主控因素》文中认为以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层为例,利用X衍射、铸体薄片分析鉴定等方法,分别从储层的物性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孔喉结构特征3方面对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水驱实验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敏感性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储层速敏指数分布范围为11.5%~53.7%,储层具中等速敏;去离子水伤害率为39.12%~69.42%,储层总体属中偏强水敏性;盐度临界值为20 000~40 000mg/L,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盐敏性;岩心酸敏指数介于-25.1%~19.0%之间,储层具有弱酸敏性;最大碱敏指数为8.81%~36.3%,属弱碱敏性。研究区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以及孔隙结构是储层敏感性最为直接的控制因素;高岭石为速敏性矿物,其相对含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速敏性;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盐敏和水敏性矿物,其相对含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水敏性和盐敏性,因此要着重对速敏、盐敏、水敏带来的储层伤害进行防护和治理。

刘旭征,李朋[4](2016)在《基于RMsimple软件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以秦家屯油田SN142区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秦家屯油田SN142区块为例,应用RMsimple软件,结合地质动态、流体性质、测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进行自适应流动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析计算。研究认为,SN142区块主力砂体农Ⅴ3层的采出程度较高,但剩余储量富集,需要结合大剂量的深部调驱或三次采油技术实现进一步挖潜。靠近北东向断层的区域,沿断层方向形成面积较大的条带状油区。

杨祥禄,李朋[5](2015)在《基于Petrel软件的建模研究—以秦家屯油田SN78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区。SN78块位于秦中背斜,目前采出程度6.83%,尚有很大的剩余油潜力。通过数值模拟研究SN78区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包括纵向上层间、层内的水淹状况,确定主力油层,平面上的剩余油富集区。结合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剩余储量丰度等指标反映剩余油分布状况,为生产上动态分析和调整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陈佳,聂军,刘玉霞,李珊,叶建国[6](2014)在《腰滩油田银集区块阜三段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文中研究说明从敏感性实验分析入手,结合铸体薄片、压汞和X-衍射等实验结果,对腰滩油田银集区块阜三段储层敏感性作出系统评价,揭示其特征及损害机理,提出了油层保护建议,为制定作业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属于强速敏,水敏损害程度弱强;极强盐敏,酸敏损害程度弱;中等偏弱碱敏,临界pH值为10。

张健,李朋,邓华夏[7](2014)在《秦家屯油田SN77-78区块综合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秦家屯油田SN77-78块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西部,投入注水开发以来,目前出现注采对应关系差,储量动用程度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部分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高,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区块开发历程,区块开发现状,区块整体开发效果评价等分析,确定通过压裂、完善注水层位等手段,达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东旭[8](2013)在《吉林特低渗透油田合理井网研究》文中提出吉林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储量丰度、渗透率相对较高区块已陆续投入开发,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储量占未动储量比例越来越大,特低、超低渗透储量占探明未动用储量的91%,其中特低渗透储量占53%。目前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所暴露的注采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如何确定特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网模式是提高开发效果和最终采收率的关键。本文结合未动用储量的分布,优选出特低、超低渗透油藏代表试验区块开展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建立储层微观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应用特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渗流理论体系进行试验区块的合理井网系统研究,结合矿场实践最终确立特低、超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网方式和井网评价技术,为下步储量动用提供井网部署依据。

刘长信[9](2013)在《秦家屯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文中指出秦家屯油田SN106区块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东部斜坡区,为一北东走向大型鼻状构造带,褶皱面积近百平方千米,被多条断层切割,形成多个断块圈闭,构造高点为独立的短轴背斜圈闭。油藏发育于上白垩统泉头组、下白垩统登娄库组地层,为复杂小断块构造油气藏。经过10余年开发,SN106区块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平面及层间矛盾突,部分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高,含水上升率较大。目前标定采收率仅为14%,有较大的提高采收率的空间。针对问题,本论文通过调研秦家屯油田SN106区块地质概况,得到了本区块基本构造、沉积、油藏及流体类型特征,分析了此区块目前的注水开发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找到了秦家屯油田SN106区块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为受效方向少,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给出了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要通过开发调整,使原井网开采条件下动用差的油层得以动用,以提高采油速度,弥补主力油层的产量递减。以井组为单元、结合吸水剖面、产液剖面、示踪剂监测资料、分层注水资料等,分析油井受效情况,判断水淹层、寻找潜力层(区),进而确定下步调整措施,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对采收率及可采储量进行了分析评估,最后具体给出了开发调整建议。这对本区块达到高效开发、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孙京一[10](2013)在《秦家屯油田分层注水技术及应用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东部斜坡区,为一北东走向大型鼻状构造带,褶皱面积近百平方千米,被多条断层切割,形成多个断块圈闭,构造高点为独立的短轴背斜圈闭。油藏发育于上白垩统泉头组、下白垩统登娄库组地层,为复杂小断块构造油气藏。经过10余年开发,油藏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油井受效不均衡;层间非均质严重,注采对应率较低,层间水驱控制、动用程度不均;油藏在不同方向的物性差异、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十分突出,在注水过程中的单层突进和舌进现象十分明显,导致注水推进不均;油田分注井较少,分注率、层段合格率较低,注水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秦家屯油田注水开发已经处于中高含水期,调水、挖潜是工作重点,也是油田开发所经的必由之路,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实施分层注水,改善吸水状况,提高水驱控制、动用程度,补充油藏对应油层的能量,提高油田采收率,对改善了开发效果,油田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有效的改善吸水剖面,使油田稳产,在秦家屯油田进行了分层注水措施,分注结果表明,分注使油藏吸水剖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吸水状况良好,水驱控制、动用程度有所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剖面的吸水差异,同时分注使油藏对应油层得到了充分的能量补充,对应油井不同程度见效,油田采收率有所提高,自然递减同比下降,极大地改善了开发效果,达到了油田稳产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龙咀沟区长2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储层基本特征
    2.1 岩石矿物学特征
    2.2 孔隙特征
3 储层敏感性分析
    3.1 速敏性
    3.2 水敏性
    3.3 盐敏性
    3.4 酸敏性
    3.5 碱敏性
4 结 语

(2)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储层特征及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目的层地层划分
    2.3 沉积环境判断及划分沉积相
        2.3.1 沉积背景
        2.3.2 沉积环境的判断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储层岩石类型
        3.1.2 碎屑岩组分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2.2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研究
    3.3 储层成岩作用
        3.3.1 成岩作用类型
        3.3.2 成岩阶段划分
        3.3.3 定量表征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
第四章 储层微观特征
    4.1 孔喉结构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喉道类型
    4.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4.2.1 高压压汞实验
        4.2.2 恒速压汞实验
第五章 储层潜在敏感性因素分析
    5.1 储层敏感性矿物类型及含量
        5.1.1 敏感性矿物类型
        5.1.2 敏感性矿物含量
    5.2 储层潜在敏感性因素分析
        5.2.1 岩石骨架砂体潜在敏感性
        5.2.2 填隙物潜在敏感性
第六章 储层敏感性实验及评价
    6.1 储层敏感性实验
        6.1.1 敏感性实验岩样的钻取及处理
        6.1.2 敏感性实验流程
    6.2 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
    6.3 水敏性评价实验
    6.4 盐敏性评价实验
    6.5 酸敏性评价实验
    6.6 碱敏性评价实验
    6.7 储层敏感性防治措施
        6.7.1 储层水敏性及盐敏性的防治措施
        6.7.2 储层碱敏性防治措施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鄂尔多斯盆地吴起薛岔地区长6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储层基本特征
    2.1 岩石学特征
    2.2 物性特征
    2.3 孔喉结构特征
        2.3.1 孔隙类型
        2.3.2 喉道类型
        2.3.3 基于物性分析的储层分类评价
3 储层敏感性评价
    3.1 储层速敏性特征
    3.2 储层水敏性特征
    3.3 储层盐敏性特征
    3.4 储层酸敏性特征
    3.5 储层碱敏性特征
4 储层敏感性控制因素
    4.1 速敏性
    4.2 水敏性
    4.3 盐敏性
5 结论

(5)基于Petrel软件的建模研究—以秦家屯油田SN78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剩余油潜力研究方法
2 剩余油分布情况
3 下步部署
    3.1 部署新井挖潜剩余油
    3.2 补孔完善注采
    3.3 改善注水状况, 优选酸化井

(6)腰滩油田银集区块阜三段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储层特征
    1.1 岩石学特征
    1.2 孔喉结构特征
    1.3 地层水性质
2 储层敏感性评价
    2.1 速敏性评价
    2.2 水敏性评价[2-4]
    2.3 盐敏性评价
    2.4 酸敏性评价
    2.5 碱敏性评价
3 结论和建议

(7)秦家屯油田SN77-78区块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SN77-78区块概况[1]
2 区块开发存在问题及效果评价
    2.1 区块开发存在问题
        2.1.1 注采对应关系差, 储量动用程度低
        2.1.2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
        2.1.3 部分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高
        2.1.4 油井见水后, 含水上升快, 产量递减快
    2.2 区块开发效果评价
        2.2.1 SN77-78区块开发历程
        2.2.2 SN77-78区块开发现状
        2.2.3 SN77-78区块整体开发效果评价
        (1) 断块见效情况
        (2)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3 区块开发调整建议
    3.1 调整思路
    3.2 调整原则

(8)吉林特低渗透油田合理井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吉林油田地质概况
    1.1 吉林油田井网演变历史
    1.2 吉林油田未动用储量分布情况
    1.3 试验区块基本情况
第二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2.1 储层物性
    2.2 孔隙结构
    2.3 流体及渗流特征
第三章 建立储层评价体系
    3.1 优选储层参数
    3.2 构造储层分类系数
    3.3 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第四章 合理井网方式理论研究
    4.1 非线性渗流微分关系方程计算合理井排距
    4.2 非线性渗流油藏工程方法计算有效动用系数
    4.3 非线性渗流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有效驱动压力系统研究
第五章 矿场井网适应性评价
    5.1 砂体控制程度
    5.2 动态开发效果
    5.3 井网指标
    5.4 注采压力
第六章 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方式
第七章 应用研究成果确定未动用区合理井网模式
    7.1 未动用储量区储层参数的确定
    7.2 未动用区块的储层分类及合理井网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秦家屯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地质概况
    1.1 地理简况
    1.2 层系划分
    1.3 构造特征
    1.4 沉积特征
    1.5 储层特征
        1.5.1 储层岩性特征
        1.5.2 储层物性特征
        1.5.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1.5.4 储层非均质性
        1.5.5 储层敏感性
    1.6 油层特征及油藏类型
    1.7 流体性质及温压系统
        1.7.1 原油性质
        1.7.2 天然气性质
        1.7.3 地层水性质
        1.7.4 温压系统
第二章 油藏动用状况研究
    2.1 开发状况
    2.2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第三章 目前区块存在问题及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
    3.1 目前存在问题
    3.2 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
第四章 潜力分析评价及调整思路
    4.1 采收率及可采储量评价
    4.2 剩余储量分布状况
    4.3 SN106 块井组开发效果分析及调整建议
    4.4 工作量安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10)秦家屯油田分层注水技术及应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分层注水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0.2.2 国内分层注水研究应用现状
    0.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油藏概况
第二章 开发简历及开发现状
    2.1 开发简历
    2.2 开发现状
第三章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油藏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油井受效不均衡
    3.2 层间非均质严重,注采对应率较低,层间水驱控制、动用程度不均
    3.3 油田部分水井注水压力较高,吸水能力较低
    3.4 油田分注井较少,注水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5 油田低能低效井较多,给高效调整带来一定难度
    3.6 油水井井下技术状况呈变差趋势,给油水井调整带来一定难度
第四章 分注地质选井、工程施工、后期调配概况
    4.1 充分地质调查、优选分注井号
        4.1.1 分注地质选井原则
        4.1.2 分注地质层段设计
    4.2 优化管柱结构、选取先进工艺
        4.2.1 优选先进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4.2.2 细致施工、精心测调,确保层间“注够水”
    4.4 后期及时调配,确保分注合格率
第五章 注水调整开发效果分析
    5.1 井网受控情况
    5.2 地层能量情况
        5.2.1 秦家屯油田
        5.2.2 SN142 区块
        5.2.3 SN106 区块
        5.2.4 SN77-78 区块
    5.3 水驱控制、动用状况
        5.3.1 秦家屯油田
        5.3.2 SN106 区块
        5.3.3 SN77-78 区块
        5.3.4 SN142 区块
    5.4 含水控制状况
        5.4.1 从 R-fw 关系曲线分析
        5.4.2 从Δfw-fw 曲线分析
        5.4.3 从存水率、耗水率曲线分析
    5.5 油田递减分析
        5.5.1 油田单井受效状况分析
        5.5.2 油田自然递减状况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龙咀沟区长2储层敏感性研究[J]. 黄英,王桂成,曹聪.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储层特征及敏感性研究[D]. 李冠男. 西北大学, 2019(01)
  • [3]鄂尔多斯盆地吴起薛岔地区长6储层敏感性研究及其主控因素[J]. 李冠男,孙卫,刘登科.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6)
  • [4]基于RMsimple软件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以秦家屯油田SN142区块为例[J]. 刘旭征,李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5]基于Petrel软件的建模研究—以秦家屯油田SN78块为例[J]. 杨祥禄,李朋. 广东化工, 2015(10)
  • [6]腰滩油田银集区块阜三段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J]. 陈佳,聂军,刘玉霞,李珊,叶建国.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03)
  • [7]秦家屯油田SN77-78区块综合治理研究[J]. 张健,李朋,邓华夏. 广东化工, 2014(03)
  • [8]吉林特低渗透油田合理井网研究[D]. 徐东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9]秦家屯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D]. 刘长信.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10]秦家屯油田分层注水技术及应用情况分析[D]. 孙京一.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标签:;  ;  ;  

秦家屯油田油藏敏感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