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将的起源与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焰[1](2021)在《《新青年》杂志中的器物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的“物转向”将器物这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对象带回学界探析的视线范围。器物作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一直以来都不是无意义的客观存在,而是在具体的客观层面和无形的精神层面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的命运走向,是映射社会现实、历史文化的符号存在。器物书写承载着特定历史语境下文学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新青年》虽旨在引发一场“思想革命”,但器物并未退出杂志的关注视域。杂志中的器物书写是具体再现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矛盾,观照杂志文人思想理念的独特角度。本论文以《新青年》杂志中的器物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全面梳理杂志中涉及的中西器物,以杂志文章对器物多重属性的呈现为线索进行归类研究,挖掘器物书写背后隐含的杂志文人对于救亡图存、强国富国这一时代命题的思考与诉求。器物在杂志的勾勒下成为具有多重属性的文化符号。潜艇、铁道、飞机作为掠夺的器物,是列强攫取国土主权的工具,杂志对它们的关注目光中寄予了振兴实业发展军器的愿望。扑克、麻将、风琴以及挽联、讣帖所代表的堕落的器物,是民国社会思想腐朽、风气颓败的器物符号,杂志对其的批判之中夹杂着对于国民教育缺失的深思。显微镜、望远镜及钻台锯座刨床、中文打字机等器物,作为延伸人类器官能力的工具性器物,是杂志启迪国民科学认知、激发青年工具兴趣的启蒙性利器。火车与工厂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性器物与空间,在便利民众生活、改变中国经济形态的同时,对于近代中国时间、空间观念的重构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在杂志呈现器物多样性的背后,凝结了杂志支持实业、重视教育、倡导科学的思想主张,是杂志为实现救亡图强而进行的积极探讨与尝试。本文将分六个章节展开对《新青年》杂志中器物书写的分析探究,以求从器物维度再现民国社会现状、展现杂志的思想观念,为丰富《新青年》的研究内容和改变传统轻视物质文化的学术格局增添一丝力量。
蒋爽[2](2021)在《云南小凉山广场舞的空间与组织研究》文中提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音乐,复兴民族文明艺术,凝聚民族精力。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广场舞正在逐渐以另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前卫的方式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在人民群众之间较为普及的娱乐模式。虽然这种形式在中国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却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诸多快乐和效益。显然,近年来,人们正在把这种舞蹈以一种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到当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因而,我们亦可以看到其中原本我们未发现的诸多元素,看到广场舞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得它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城内广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与组织为分析理论,试图呈现出广场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部分且并参与其中的整个过程。在宁蒗县的广场上可以看到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不同的活动,其中跳广场舞的居多,且多为女性,而看跳舞的人往往是由男性来支撑的一个群体。广场舞对于小凉山地区的人们来说无异于是一条日常生活的纽带,连接了宁蒗县的过去与现在、城市与农村,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相对放松的交往方式,从而可以再生出新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一直以来,在以往对“广场舞”的钻研中,诸多学者以及作者们都是围绕着“健身”展开调查及研究的,而本文旨在研究“空间和组织”。首先,广场舞的存在本来就需要空间的支持,空间是广场舞的前提条件,没有空间就没有广场舞的存在。其次,地理位置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想要跳广场舞,或者是要利用广场舞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及观看,就必须要选择视野宽阔、地方宽大的位置。
匡惠[3](2020)在《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湖南竹枝词是中华竹枝词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记载了湖南发展的部分历史,承载了湖南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创作者的精神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是湖南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品。以《中华竹枝词全编》和《<中华竹枝词全编·湖南卷>补遗及其文献价值》中的湖南竹枝词为基础语料,通过合理界定民俗词语,本文对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民俗词语的民俗学分类,民俗词语在音节、结构、称谓语等方面的特点,部分民俗词语的释义、结构分析、语料价值等。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时研究的方法、传统的训诂方法、地方资料考察法等对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通过研究探讨这些民俗词语了解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特点与分布,分析这些民俗词语在补充辞书上的语料价值,获悉湖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为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湖南竹枝词的特点。通过分析湖南竹枝词的概况,本文了解到了湖南竹枝词具有丰富的典故、独特的民俗信仰、少数民族语言特色和谚语的使用等特点。第二,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民俗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民俗词较民俗短语多、岁时民俗词语和信仰民俗词语占比大、民俗称谓多样等。第三,部分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释义与语料价值,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呈现在第四章中。本文对部分民俗词语进行了意义探讨与结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词条、义项和书证的补充。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补充词条10条、增补义项9条、补充书证7条。与此同时,这些不可多得的语料也从侧面反映了湖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庞昱[4](2020)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麻将 ——以重庆Y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打麻将对重庆人来说是一种非常普遍和正常的娱乐方式,麻将和火锅在以重庆为背景的电影中常常一起出现,成为了典型的地域符号。基于打麻将在重庆的普遍性,本文是把麻将当作特定地域民众的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结合民俗学研究日常生活的视角,梳理麻将与人际交往的关系来呈现当今都市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选取重庆Y街道为田野点,并采用了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序论包含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第一章描述重庆的麻将氛围和田野点Y街道,说明麻将在重庆是一种非常风行的地域性娱乐方式。第二章描述重庆人当中的老中青三代麻将参与者的行为差异和原因,以及他们打麻将的空间选择和时间选择。第三章分析麻将与民众的人际交往的关系,分为趋利性的社会交往和非趋利性的社会交往,并呈现围绕麻将显示出来的人情现象。第四章展现重庆人对麻将的看法,分析中年麻将爱好群体对待麻将表现出来的言行不一的矛盾。结语说明麻将对重庆人来说就是一种维系交往的生活方式。同以往与麻将有关的研究相比该篇论文有两个创新点。第一,把麻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进行研究。麻将历来以赌博方式的面貌呈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人们往往谈赌色变,但对于很多重庆人来说打麻将不等于输得倾家荡产和家破人亡。与麻将的赌博色彩并行不悖的是麻将娱乐对民众的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建构和维系作用。尤其是城市居民普遍有较为固定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可以使他们有计划地开展麻将娱乐,打麻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强,熟人朋友之间见面机会更少,人们通过打麻将在娱乐的同时实现人际交往。第二,把打麻将这种娱乐方式置于都市视角之下来研究。近年来都市民俗学多被学界提及,但民俗学对都市民众生活的关注仍然不够,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城镇化脚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民俗学应该发挥重视个体生活及感受的学科特点对城市民众的生活给予更多关注。
陈小琴[5](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凤霞[6](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背后的逻辑是先生产后生活,在经历了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后陷入了“城市病”危机,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生态、休闲、健康”是关键“要素”。《雅典宪章》中提出休闲是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人人有休闲的权利。休闲体育是休闲和体育的结合,休闲是一种生活态度,体育是一种生存手段。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居民应对“城市病”的本能需求,迎合了当下城市以优化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诉求,顺应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选取三个案例城市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路径。其理论意义在于拓宽城市休闲体育的研究广度,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度。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田野工作、问卷调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以下内容:第一,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部分,包括重要核心概念厘定、城市休闲变迁与城市传统休闲文化透视、城市生态文明下的休闲体育实践;第二,城市休闲体育的实践调查,包括城市居民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困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则、构建依循、构成要素和联动动力;第四,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演绎与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如下:(1)文化是是城市休闲延续的“遗传密码”,不同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城市休闲传统,如吴越文化下的杭州休闲、荆楚文化下的江城休闲和巴蜀文化下的蓉城休闲。各具特色的地域休闲文化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因”和“滋养源”。(2)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生态文明是城市休闲体育蓬勃开展的外在推力,休闲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杭州、武汉和成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利用地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特色。(3)当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三生”空间协调不畅、结构制约突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不畅、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究其缘由在于发展规律不够重视、发展体制存在障碍、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运行机制缺乏联动等。(4)城市休闲体育是城市系统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工程,由三个要素子系统(供给、需求、环境)和一个动力子系统(运行)组成。供给子系统是引领与保障,需求子系统是内源与动力,环境子系统是支持与依托,运行子系统是协调与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5)根据城市圈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范围并合理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依此构建出城市休闲体育活动圈层结构:内圈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核心性休闲体育活动;中圈层—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性休闲体育活动;外圈层—城市圈休闲体育空间—平衡性休闲体育活动。(6)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没有通用模式、统一标准,类似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在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引领,强化生态文明,以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重视城市规划,以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探究发展规律,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推进公共服务,以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坚持市场主导,以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以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罗茜[7](2019)在《麻将图形的解析及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麻将作为我国的民间游戏,深受国内外麻将爱好者的喜爱,麻将牌面图形更是种类丰富、色彩鲜艳,极具中国传统图形特色及文化寓意。而我国目前对麻将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麻将游戏史、麻将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极少触及麻将图形与设计的方向。本文通过解析麻将图形的视觉特征、文化内蕴及应用于现代设计实践中的方式、意义,找到麻将图形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效结合的价值与方向,将麻将图形有机传承于现代设计之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首先,对麻将相关历史文化渊源的研究资料分析与归纳,以麻将的三种起源说法为切入点,从时间脉络上去追溯商周博戏骰子图形样式的变化、唐代叶子戏麻将基础牌型图形的渊源与发展、明代捕雀护粮牌转换为麻将牌图形的缘由,探究其图形形成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再对麻将图形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所蕴含的易经文化及吉祥文化分别概述。接着,利用分析转换法对麻将图形的视觉特征做出造型分类、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三个方面的梳理总结,分别提取出几何、文字、数字符号及象征图形;稳固的对称性结构与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对比明快及传统五色观下的两种用色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麻将图形在易经文化、吉祥文化中的具体内涵寓意,用筒条万、白发、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中构建出易经八卦卦象世界观中的天、地、万物,自然法则、生命力量以及四个季节、五个方位。以及吉祥文字中发白、吉祥植物梅兰竹菊、吉祥数字一至九及万的吉祥寓意。另外,将麻将图形文化有机地传承于设计作品中,探析麻将图形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解析价值和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及意义,是展开设计实践前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步。通过对麻将图形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定位,将其探析价值置入现代设计作品中分析,用具体案例探讨麻将图形于设计实践中的多种可能性。最后,把分析探索得到的麻将图形视觉特征与文化寓意加诸于设计实践过程中,以麻将图形为基础,从图形的符号性、色彩的和谐性入手,利用新媒介手段把麻将图形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融合趣味、主流化审美完成具有当代语义的设计实践,使传统的麻将图形能够切实的得到传承与发扬,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出总结与展望。
彭亮[8](2018)在《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的改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休闲文化”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与趋势。老年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人群,“休闲文化”在该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麻将文化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众多中国人尤其喜欢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对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进行人性化地改良设计,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休闲文化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协调有序的发展。笔者结合心理学、价值学、设计学、美学等方面将艺术设计的观念运用在实用性成果上面,首先在第一章节中从麻将文化的起源开始研究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查阅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有关麻将文化起源的六种说法,对麻将文化的产生状况做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对麻将里面的纹样元素进行认真仔细的梳理,从而通过麻将纹样元素延伸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感受体会不同纹样元素所代表的不同意蕴;在本章节的最后两节则对麻将文化的发展状况、产生的两面性影响做出了简略的阐述,由此得出关于麻将文化的总结。其次通过第三章节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等一系列特点的分析得出本次关于老年人麻将改良设计课题研究的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用户访谈、笔者老家(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团结村)的老年人抽样问卷调研,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总结分析,获取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设计的需求定位。最后详细阐述设计的具体想法、方案流程及创新之处,借用自身的设计实践成果作为有力可行的理论依据来进行论证;文章结尾基于自己的创作实践对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个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王雪[9](2018)在《村落生活中的麻将娱乐 ——以浙南Y村为例》文中指出麻将娱乐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游戏,具有民俗学事象的普遍特征。本文以浙南Y村为个案,从民俗学的学科视角,对该民俗事象进行有意义的深度探究。对麻将娱乐在浙南Y村的发展现状、盛行成因进行了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麻将娱乐对村民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麻将娱乐这种小游戏,在传统语境下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该村麻将娱乐的发展现状及盛行成因的论述,进而探究麻将娱乐对该村民众人际关系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一份基于田野调查的实例。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对Y村麻将娱乐的参与者、麻将娱乐发生的场域及其盛行成因的论述。其中,该村麻将娱乐的主要参与者为中年人、老年人;麻将娱乐发生的具体场域多为小卖部、老年协会、棋牌室、宾馆四个地方;而该村麻将娱乐发生的原因为温州经济发展繁荣、物质涉入带来的刺激性、“运气”与“机会”、群体心理和Y村文化建设滞后。第三部分为民众借助麻将娱乐形式而形成的社会互动及社区整体关系网,并总结出在麻将娱乐中形成的三种社会关系类型。第四部分为研究Y村麻将娱乐对当下民俗学研究领域的意义。Y村麻将娱乐的研究,为当下民俗学研究民众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范式。研究该村的麻将娱乐文化,有利于民俗学传统研究领域中,从“向后看”到“向当下看”研究视角的转化,民俗学不仅是传统的民俗学,同样也是生活的、民众的、当下的民俗学。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麻将娱乐这一民间游戏做出民俗学思考。
唐晓捷[10](2018)在《从图像叙事解读麻将图形符号的文化特性》文中研究表明麻将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古老牌类游戏之一,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地位。麻将游戏是社会的产物,更是文化的缩影,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却并不为当今世人所熟知。随着科技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进步,麻将也逐渐与其它领域跨界交融散发出耀人的光彩。当前人类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视觉富裕时代,麻将那最具魅力的牌面图形也备受关注。作为传递信息,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图像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说当今是一个由图像叙事构成的视觉文化传递时代,通过这种新方式对麻将的图形符号设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麻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产生新的解读和感悟。
二、麻将的起源与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将的起源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新青年》杂志中的器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2 掠夺的物:器物对国家主权的侵占 |
2.1 潜艇 |
2.2 铁路 |
2.3 飞机 |
3 堕落的物:再现民国社会腐朽颓败的社会风气 |
3.1 扑克、麻雀 |
3.2 纸钱、讣帖、挽联 |
4 启蒙的物:对民初国民智识的继续唤醒 |
4.1 显微镜、望远镜 |
4.2 钻台锯座刨床、中文打字机 |
5 构建现代时空观的物质 |
5.1 火车 |
5.2 工厂 |
6 《新青年》杂志中的器物综合观 |
6.1 器物与实业观念 |
6.2 器物与教育理念 |
6.3 器物与科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云南小凉山广场舞的空间与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空间的研究状况 |
(二)国内外关于组织的研究状况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广场舞的研究状况 |
三、基本概念 |
(一)广场舞 |
(二)公共活动空间 |
(三)空间组织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半结构式访谈 |
(三)参与观察法 |
五、研究创新和意义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意义 |
六、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小凉山的传统舞蹈 |
一、小凉山传统舞蹈的概况 |
二、小凉山传统舞蹈的类型 |
(一)日常生活舞蹈 |
(二)节庆舞蹈 |
三、小凉山传统舞蹈的基本构成 |
(一)动作 |
(二)队形 |
(三)服饰 |
(四)舞具 |
(五)音乐 |
四、广场舞与传统舞蹈 |
第二章 广场舞的形成 |
一、广场舞的兴起 |
二、广场舞的现状 |
(一)日常分布 |
(二)地理位置 |
三、广场舞的类型 |
(一)少数民族舞蹈 |
(二)健身操 |
(三)现代流行舞 |
四、广场舞的特点 |
(一)社会性 |
(二)开放性 |
(三)多样性 |
第三章 广场舞的空间与组织 |
一、广场舞的空间分布与组织方式 |
(一)广场舞的空间分布 |
(二)广场舞的组织方式 |
二、广场舞与群体 |
(一)广场舞的混溶 |
(二)群体的分与合 |
第四章 场内与场外 |
一、传统与现代 |
(一)传统舞蹈与生活 |
(二)现代广场舞 |
二、舞者与观众 |
(一)跳广场舞的人 |
(二)看广场舞的人 |
(三)由“看”到“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湖南竹枝词 |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的概况 |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的特点 |
一、湖南竹枝词的作者特点 |
二、湖南竹枝词的形式特点 |
三、湖南竹枝词的内容特点 |
四、湖南竹枝词的语汇特点 |
第三章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概况 |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界定 |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收录原则 |
第三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民俗学分类 |
第四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特点 |
一、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音节特点 |
二、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结构特点 |
三、湖南竹枝词民俗称谓词语的特点 |
四、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文化特点 |
第四章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例释 |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称谓民俗词语例释 |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生产民俗词语例释 |
第三节 湖南竹枝词生活民俗词语例释 |
第四节 湖南竹枝词信仰民俗词语例释 |
第五节 湖南竹枝词礼仪民俗词语例释 |
第六节 湖南竹枝词岁时民俗词语例释 |
第七节 湖南竹枝词游艺民俗词语例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麻将 ——以重庆Y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一种风行的娱乐方式 |
第一节 地域性麻将图景 |
第二节 Y街道概况及四个休闲带 |
小结 |
第二章 麻将爱好者及其时空选择 |
第一节 麻将参与者 |
第二节 打麻将的空间选择 |
第三节 打麻将的时间选择 |
小结 |
第三章 麻将与民众的社会交往 |
第一节 趋利性的社会交往 |
第二节 非趋利性的社会交往 |
第三节 麻将中的人情现象 |
小结 |
第四章 民众对麻将的看法 |
第一节 对于麻将的几种看法 |
第二节 言行不一的矛盾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6)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战略目标 |
1.1.2 我国将迎来全民休闲时代 |
1.1.3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4 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实践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3.2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相关研究 |
1.4 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 |
1.4.1 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
1.4.2 理论基础:研究的逻辑起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个案说明 |
1.8 技术路线 |
2 城市变迁中的休闲印迹找寻 |
2.1 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
2.1.1 回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回忆 |
2.1.2 危机: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
2.1.3 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 |
2.2 休闲: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记忆 |
2.2.1 城市文化中的休闲 |
2.2.2 城市生长中的休闲变迁 |
2.3 透视传统文化:杭州、武汉、成都三市休闲特色呈现 |
2.3.1 吴越文化特质与杭城休闲表达 |
2.3.2 荆楚文化特质与江城休闲表达 |
2.3.3 巴蜀文化特质与蓉城休闲表达 |
3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互动 |
3.1 生态文明:托起美丽城市之基 |
3.1.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 |
3.1.2 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指向 |
3.2 生态文明与城市休闲体育的互动发展 |
3.2.1 生态文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外在推力 |
3.2.2 休闲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手段 |
3.3 杭州、武汉、成都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1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2 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3.3.3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下休闲体育特色呈现 |
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与行为限制 |
4.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 |
4.1.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现 |
4.1.2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时空特征 |
4.1.3 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需求 |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 |
4.2.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个人限制 |
4.2.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人际限制 |
4.2.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结构限制 |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比较 |
4.3.1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需求表达差异比较 |
4.3.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行为限制差异比较 |
5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反馈 |
5.1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内容的聚类 |
5.2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服务反馈 |
5.2.1 服务反馈的基本呈现 |
5.2.2 服务反馈的差异分析 |
5.3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环境反馈 |
5.3.1 环境反馈的基本呈现 |
5.3.2 环境反馈的差异分析 |
5.4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场所反馈 |
5.4.1 场所反馈的基本呈现 |
5.4.2 场所反馈的差异分析 |
5.5 城市休闲体育供给的设施反馈 |
5.5.1 设施反馈的基本呈现 |
5.5.2 设施反馈的差异分析 |
5.6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与困因分析 |
5.6.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问题呈现 |
5.6.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因分析 |
6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系统构建的逻辑依循 |
6.2.1 经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的休闲供递系统 |
6.2.2 国家文件:休闲体育系统构建的有力支撑 |
6.2.3 他山之石:旅游与休闲系统构建的借鉴 |
6.2.4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生成 |
6.3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构成 |
6.3.1 城市休闲体育供递系统的内涵 |
6.3.2 城市休闲体育的供给子系统:引领与保障 |
6.3.3 城市休闲体育的需求子系统:内源与动力 |
6.3.4 城市休闲体育的环境子系统:支持与依托 |
6.3.5 城市休闲体育的运行子系统:协调与驱动 |
7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理念 |
7.1.1 新发展理念,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2 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实践超越 |
7.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建言 |
7.2.1 强化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环境 |
7.2.2 重视城市规划,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 |
7.2.3 探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休闲体育 |
7.2.4 推进公共服务,破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矛盾 |
7.2.5 坚持市场主导,增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活力 |
7.2.6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局限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 |
8.4 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3 武汉市2016 年社会体育活动资助项目一览表 |
附录4 科研情况 |
(7)麻将图形的解析及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框架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麻将的起源说及文化内涵概述 |
2.1 麻将的起源说概述 |
2.1.1 博戏起源说与麻将图形 |
2.1.2 叶子戏起源说与麻将图形 |
2.1.3 护粮牌起源说与麻将图形 |
2.2 麻将图形与易经文化 |
2.3 麻将图形与吉祥文化 |
2.4 小结 |
第3章 麻将图形的视觉特征及内涵寓意 |
3.1 麻将图形的视觉特征 |
3.1.1 麻将图形的造型分类 |
3.1.2 麻将图形的造型特征 |
3.1.3 麻将图形的色彩特征 |
3.2 麻将图形中的内涵寓意 |
3.2.1 “筒子”图形代表天地之间的“天” |
3.2.2 “条子”图形代表天地之间的“地” |
3.2.3 “万”图形代表天地之间的“万物” |
3.2.4 “白板”图形中的宇宙观 |
3.2.5 “发”文字图形中的“自然法则” |
3.2.6 “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中”文字图形的内涵寓意 |
3.2.7 “梅、兰、竹、菊”文字图形的内涵寓意 |
3.3 小结 |
第4章 麻将图形的解析价值与设计实践分析 |
4.1 麻将图形的解析价值 |
4.1.1 麻将图形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
4.1.2 麻将图形为现代设计提供创作素材 |
4.2 麻将图形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
4.2.1 麻将图形的直接应用 |
4.2.2 麻将图形的分解转化 |
4.2.3 麻将图形的解构重组 |
4.3 麻将图形设计实践的意义 |
4.3.1 适应新时代的审美体验 |
4.3.2 传承与发扬麻将图形文化 |
4.4 小结 |
第5章 麻将图形的设计实践案例—“麻雀星球”APP界面及衍生品设计 |
5.1 “麻雀星球”APP界面及衍生品设计构思 |
5.1.1 设计思路展开 |
5.1.2 用户群体定位 |
5.1.3 设计构思定位 |
5.2 “麻雀星球”主题故事与LOGO设计方案 |
5.2.1 “麻雀星球”主题故事设定 |
5.2.2 “麻雀星球”品牌LOGO设计方案 |
5.3 “麻雀星球”APP界面设计方案 |
5.3.1 “麻雀星球”拟人形象设计 |
5.3.2 “麻雀星球”界面图标设计 |
5.3.3 “麻雀星球”界面视觉设计 |
5.4 “麻雀星球”主题衍生品设计 |
5.5 “麻雀星球”APP界面的整体视觉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的改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
1.1.2 加强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
1.1.3 麻将文化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高受欢迎度 |
1.2 研究动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途径 |
1.6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休闲娱乐下的中国传统文化—麻将 |
2.1 麻将文化的由来 |
2.1.1 万秉迢创麻将之说 |
2.1.2 孔子创麻将之说 |
2.1.3 陈鱼门创麻将之说 |
2.1.4 郑和下西洋创麻将之说 |
2.1.5 清朝皇家创麻将之说 |
2.1.6 从“博戏”多元化进化到麻将 |
2.2 麻将文化版式纹样的研究分析 |
2.3 麻将文化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年人群体特征分析 |
3.1 老年人群体年龄的界定 |
3.2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分析 |
3.3 老年人心理特征的分析 |
3.4 老年人视域下目前市场现有麻将版式纹样的研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改良设计的实践 |
4.1 实地抽样问卷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 |
4.1.1 用户访谈 |
4.1.2 调查问卷设计 |
4.1.3 调查过程与方式 |
4.1.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2 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改良设计的需求定位 |
4.3 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改良设计的实践 |
4.3.1 麻将纹样元素的确定 |
4.3.2 设计原型实践 |
4.3.3 个人设计反思 |
4.3.4 结果反馈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基于笔者创作实践的展望及总结 |
5.1 老年人群体的关注 |
5.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5.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村落生活中的麻将娱乐 ——以浙南Y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Y村——一个麻将兴盛的浙南村落 |
(一)Y村的区域位置与村落概况 |
(二)Y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
(三)麻将娱乐在Y村 |
1.Y村麻将娱乐发展历程 |
2.参与者及其场域 |
3.主要特点 |
(四)Y村打麻将盛行成因 |
1.商业发展带来的“闲暇” |
2.有用意的游戏——物质涉入带来的刺激性 |
3.心理补偿:“运气”与“机会” |
4.群体心理 |
5.文化建设滞后 |
三、麻将与民众的社会生活 |
(一)麻将与亲缘关系的维系 |
(二)麻将与业缘关系的延续 |
(三)麻将与趣缘群体的互动 |
(四)麻将与自我身份的维护 |
(五)“互联网+”浪潮下的麻将再生产——手游麻将社交 |
(六)麻将与社会关系的弥合 |
四、民俗学视野下的麻将文化 |
(一)作为乡村娱乐的麻将文化 |
(二)赌博:麻将娱乐的另一个面向 |
(四)回归民众生活的民俗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从图像叙事解读麻将图形符号的文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麻将的研究现状 |
1.2.2 从麻将图形符号初识图像叙事 |
1.3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麻将图形符号源流史 |
2.1 麻将的前世今生 |
2.2 追溯麻将图形元素的变迁 |
2.3 图形符号的文化传承 |
第三章 麻将图形符号与图像叙事间的相关性 |
3.1 从麻将里了解图像叙事的本质与模式 |
3.2 麻将平面图形在视觉空间中的运用 |
第四章 麻将图形符号的文化特性 |
4.1 牌面设计中的图像叙事性 |
4.2 从图像叙事性出发探究麻将图形元素的文化特性 |
4.2.1 民俗性 |
4.2.2 地域性 |
4.2.3 流行性 |
第五章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麻将的起源与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青年》杂志中的器物书写研究[D]. 张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云南小凉山广场舞的空间与组织研究[D]. 蒋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D]. 匡惠.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麻将 ——以重庆Y街道为例[D]. 庞昱. 山东大学, 2020(01)
-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6]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 ——以杭州、武汉、成都为例[D]. 单凤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7]麻将图形的解析及设计实践[D]. 罗茜.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8]老年人麻将版式纹样的改良设计研究[D]. 彭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村落生活中的麻将娱乐 ——以浙南Y村为例[D]. 王雪. 温州大学, 2018(02)
- [10]从图像叙事解读麻将图形符号的文化特性[D]. 唐晓捷.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