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微创手术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基层医院微创手术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一、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羲[1](2021)在《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及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术后西医指标差异性,得出小骨窗术后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2验证小骨窗开颅术后,运用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相关性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可靠性、实用性。方法:1选择高血压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小骨窗或大骨瓣开颅术形成2组,对比得出小骨窗术后中医证素特点及规律;分析两组术后1天、3天、7天、14天的颅内压、GCS评分、CRP、CSF-LDH、Hcy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分析小骨窗组中医证素与对应时间点差异性西医指标的相关性。2选取小骨窗开颅术后第7天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证素辨证(根据西医指标所对应中医证素进行治疗)分为2组,比较2组用药前后GCS评分、CRP、CSF-LDH、临床症状,以评价小骨窗术后证素辨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小骨窗组术后血瘀证出现晚于大骨瓣组,所占比例小骨窗组多于大骨瓣组;小骨窗组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所占比例低于大骨瓣组。两组术后风证、痰证、火热证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第1天风证所占比例为第一,随后呈持续下降趋势;痰证一直存在于整个术后病程,且所占比例较高;火热证所占比例先上升后下降。2与大骨瓣术后相比,小骨窗术后颅内压、GCS评分、CRP、CSF-LDH等指标均高于大骨瓣手术(P<0.05)。3小骨窗术后西医指标与相对应时间点的中医证素相关性分析:术后第1天,GCS评分与风证负相关;术后第3天,CRP与痰证、火热证正相关;术后第7天,CRP、LDH与痰证、火热证正相关,颅内压与血瘀证正相关,GCS评分与痰证、血瘀证负相关;术后第14天,CRP与痰证正相关,GCS评分与血瘀证负相关(P<0.05)。4小骨窗术后使用证素辨证的患者GCS评分、CRP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患者;使用证素辨证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有效率(P<0.05)。结论:1本研究得出了小骨窗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小骨窗术后较小骨瓣术后但其劣势为容易出现血瘀证,这可能与小骨窗手术减压效果差有关;其优势为观察时段内,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出现少,这与小骨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有关。风证、痰证、火热证在小骨窗与大骨瓣术后的变化基本相同,风证前期发生率高,后期消散快;痰证和火热证是术后的主要证素,痰证一直存在,火热证逐渐增多。还得出西医方面,小骨窗术后对比大骨瓣术后,有较好的GCS评分、CRP、CSF-LDH,但其术后颅内压表现不如大骨瓣手术。2分析了小骨窗术后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若小骨窗术后出现颅内压高则可能与血瘀证有关;若GCS评分不理想,提示为血瘀证、风证、痰证;若术后CRP、LDH升高,则可能表现为痰证、火热证。3验证了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是可靠、实用的。使用证素辨证治疗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和各项观察指标,扬长避短,提高临床疗效。

韦文[2](2021)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微创手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nasal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呼吸道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着全世界4%的人群。在这一庞大的患病人群中,嗅觉功能障碍又是常常被忽略的关乎患者生命质量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率达30%-80%之间。当前鼻内镜微创外科已经成为治疗CRSwNP的最主要的手段。但术后嗅觉功能障碍的转归仍缺乏系统全面的动态追踪,本研究通过对CRSwNP患者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嗅觉功能转归的动态追踪观察,分析与总结其嗅觉功能动态转归的基本规律。为CRSwNP患者鼻内镜微创外科治疗后嗅觉功能的转归的路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引。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并发有鼻息肉及嗅觉障碍,共计纳入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行鼻窦CT检查(冠状位、轴位),对患者CT行Lund-Mackay评分,对患者行术前嗅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嗅觉的T&T测试。所有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再次进行嗅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嗅觉的T&T测试。分析术前嗅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嗅觉的T&T测试与患者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术前、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变化情况及差异。结果(1)对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点的嗅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发现:与术前相比,在术后6个月有85.83%的患者嗅觉发生改善;在术后1个月,患者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与3个月时相比无显着性差异。(2)对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点的嗅觉的T&T测试发现:与术前相比,在术后6个月有85.83%的患者嗅觉发生改善;在术后1个月,患者的T&T测试评分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3个月,患者的T&T测试评分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个月,患者的T&T测试评分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与3个月时相比无显着性差异。(3)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前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与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T&T测试评分改善情况存在负相关性,即术前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越低的患者,其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T&T测试评分改善的情况越佳。结论(1)CRSwNP患者接受鼻内镜微创手术后,嗅觉功能总体改善效果明显,良性转归率可达85.83%,将有效的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2)CRSwNP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高峰的时间节点是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2.0±0.5)分,T&T评分(2.1±1.1)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1.5±0.5)分,T&T评分(2.0±0.8)分。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3)CRSwNP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后总体效果显着,但并不能改善所有患者术后的嗅觉功能。对病程长于10年CRSwNP患者,CT Lund-Mackay评分大于4级,术前严重嗅觉障碍者疗效不确切。甚至有部分病例术后嗅觉功能进一步恶化,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4)本结果发现CRSwNP患者术前鼻窦CT评分越高,患者术后嗅觉改善效果越差。这也提示我们鼻窦CT检查与主观症状VA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对术后的预后评估有一定前瞻性。

丁晔[3](2021)在《改良拉钩在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改良拉钩在仰卧位直接前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我院行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应用常规的霍夫曼拉勾,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应用我院研发的改良型拉钩,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术后1、3、5、10天的VAS评分,术后1、3、5天CRP、IL-6、CK血清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121.59±6.98)min,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20.32±6.95)min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住院时间(7.12±1.05)天比对照组(9.85±1.69)天短,P<0.05,有显着差异;(3)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3.29±7.94)ml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4.12±8.81)ml少(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45.15±4.03分)高于对照组的(40.72±3.83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5)两组术后1、3、5、10d 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3、5、10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6)观察组术后1、3、5天CRP、IL-6、CK血清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7)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并发症,占比3.33%,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占比6.67%,分别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出现麻痹、切口感染各1例,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改良拉钩用于仰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减少术中出血,方便显露,减轻助手压力,有助于术中操作;2、改良拉钩能降低肌肉损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缓手术应激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琳雄[4](2021)在《三种经自然腔道微创术式作为日间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文中认为背景:日间手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诊疗、管理模式,其要求为患者从办理入院、接受手术、出院均在24小时(特殊情况下可放宽至48小时)内完成。目前泌尿外科正大力开展日间手术,已逐渐尝试将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组合式硬镜(硕通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微创术式应用到日间手术模式中以治疗上尿路结石。但是日间手术模式下这三种微创上尿路结石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研究论证。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对比总结日间手术模式下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硕通镜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医疗费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日间手术模式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推广及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章节,章节一探究输尿管硬镜碎石术及硕通镜碎石术作为日间手术的优势;章节二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作为日间手术的优势。章节一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年于粤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硕通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日间手术模式的患者60例(日间硬镜组30例、日间硕通镜组30例),采取普通手术模式的患者30例(普通硬镜组)。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最长径、结石位置、上尿路积水程度、术前尿常规、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三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血常规、肾功能、降钙素原变化、结石清除率、按计划拔管率、手术并发症、延期出院及再入院情况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章节二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年于粤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诊断为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日间软镜组30例、普通软镜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关评价指标同章节一。这些纳入研究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位主刀医师操作完成。本研究采集所得的数据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章节一共90例患者均按计划成功完成手术,日间组患者均在48小时内出院。日间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总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小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常规、肾功能、降钙素原的变化值、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按计划拔管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延期出院及再入院情况基本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章节二共60例患者数据分析对比所得结论与章节一基本类似。结论:以日间手术模式施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硕通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可靠且可行性高的选择,在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医疗费用、节约社会医疗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值得在各级医院大力推广发展。

连晓东[5](2021)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双反牵引逆行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双反牵引复位器(DRTR)在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逆行髓内钉(RE-IMN)中的应用。方法:共有48例关节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被送进三甲医院的创伤中心,参加了这项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双反牵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记录患者的信息和骨折特征,手术数据,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指标。结果:在本研究中,双反牵引复位器有助于实现和维持所有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37min(80~210mi n),320ml(200~600ml)。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min(范围为70~20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412ml(范围为300~800ml)。19例患者出院前发现有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未见伤口感染病例,未见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18-30个月)。实验组HHS、LKFS和VAS评分分别为89.9(86-97)、79.1(75-87)和2.1(从0到5)。对照组HHS、LKFS和VAS评分分别为89.8(85-98)和73.5(73-85)和1.8(从0到5)。未发现与双反牵引复位器相关的并发症。小结:双反牵引复位器可成功地应用于逆行髓内钉RE-IMN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仅有助于闭合复位或维持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而且可应用逆行髓内钉RE-IMN固定。第二部分股骨髁关节内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髁粉碎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治疗的24例股骨髁间患者资料。患者均为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骨折,按照AO/OTA骨折分型均为33C3型。随机分为双反牵引组12例(实验组)和传统手术组12例(对照组)。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52.2min(41min~73min),切口总长度平均13.8cm(11cm~17cm)。无一发生内外翻畸形,也无膝关节感染的发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1.2min(45min~103min),切口总长度平均16.3cm(14cm~19cm)。末次随访时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评定患膝功能:实验组平均得分为86.3分(78~93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82.7分(76~90分)。小结: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髁粉碎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和功能。此方法不切开关节囊,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耐受性好,避免了膝关节粘连和僵直。第三部分自断加压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接骨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各项力学特征。方法:选取12具成年男性防腐下肢标本,建立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为33-C2.3)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组)和实验组(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钢板组)。依次对两组标本进行轴向负荷测试、扭转负荷测试和循环轴向负荷测试,并记录每具标本的扭转刚度、轴向刚度及不可逆性形变量。结果:在600 N的垂直载荷及循环负荷下,两组模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或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实验组的垂直刚度和不可逆性形变量分别为2224.67±61.41 N/mm、0.24±0.01 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33±79.04 N/mm、0.26±0.01mm,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5)。然而在扭转实验中,对照组的扭转刚度为2.42±0.48 Nm/degre e,实验组的扭转刚度为2.47±0.67 Nm/degree,虽然实验组的略好于对照组,但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229)。小结: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强于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且拥有更好地生物力学优势。这有利于内固定患者术后早期及长期的功能锻炼,对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对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更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四部分双反牵引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患者,拍摄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7.2 min,单个切口平均长度为2.8cm(1~4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 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小结:浮膝损伤伤情复杂,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将同侧下肢两部位的复杂多发骨折转变为两部位单独的简单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王跃[6](2021)在《ERCP取石术中使用扩张球囊与术中出血、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结石直径大于10mm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使用扩张球囊与术中出血、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进而评估球囊扩张的安全性,为临床开展ERCP取石术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因“胆总管结石”在我院接受ERCP取石术治疗、结石大于10mm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共219个病例资料相对完整,可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乳头切开大小,结石大小、数目,是否有憩室,是否使用球囊扩张等病历资料。2.根据是否发生术中出血将病例分为术中出血者(实验组)和未发生术中出血者(对照组)。将是否使用扩张球囊与是否发生术中出血做卡方检验。对其它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于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 y u检验,筛选出两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将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带入到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中,进而探究扩张球囊是否是术中出血的独立相关因素。3.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胰腺炎将病例分为术后胰腺炎者(实验组)和无术后胰腺炎者(对照组)。重复以上相关性分析步骤,进而探究扩张球囊是否是术后胰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有53例患者发生了术中出血,2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胰腺炎。所有术中出血的病例皆为内镜可控的渗血,都经内镜确切止血,术后均未发生二次出血,所有术后胰腺炎病例都为轻度,无病例转为重症胰腺炎。1.EPBD与术中出血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切开大小(Ζ=-5.462 P=0.000)和使用扩张球囊(χ2=5.846 P=0.016)具有统计学差异。将切开大小、使用扩张球囊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切开大小(P=0.000 OR=3.078 95%CI:1.934-4.897)和使用扩张球囊(P=0.006 OR=3.217 95%CI:1.396-7.414)具有统计学意义。2.EPBD与术后胰腺炎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Ζ=-0.191 P=0.848)、结石大小(Ζ=-0.700 P=0.484)、结石数目(Ζ=-0.683P=0.495)、切开大小(Ζ=-0.599 P=0.549)、性别(χ2=2.045 P=0.153)、有无憩室(χ2=0.001 P=0.971)和使用扩张球囊(χ2=1.780 P=0.182)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扩张球囊的使用存在增加ERCP取石术术中出血的可能性,但这种出血术中即可以经内镜确切止血,并未产生严重后果。2.扩张球囊的使用与ERCP取石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关系。3.使用扩张球囊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宋碧琦[7](2021)在《早期宫颈癌无瘤操作下微创与开腹手术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测定早期宫颈癌无瘤操作下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术毕后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对比两种不同术式中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同时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切除范围(阴道壁长度、骶主韧带长度、子宫动脉长度)。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无瘤操作下是否与开腹手术达到相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10~2020-12之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IA1~IIA1)患者41例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实验组接受无瘤原则下的腹腔镜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同时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切除范围(阴道壁长度、骶主韧带长度、子宫动脉长度)。结果:共收集样41例腹腔冲洗液,其中腹腔镜组17例,开腹组24例。实验组与对照组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手术切除范围(阴道壁长度、骶主韧带长度、子宫动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经过术中方案优化后,严格遵循无瘤原则,降低了肿瘤细胞的腹腔脱落、种植和转移。无瘤操作下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不仅具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还能达到同开腹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临床工作中,应注严格遵守无瘤原则、患者的知情和手术路径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崔珂[8](2020)在《3D-Slicer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体表定位行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基底节脑出血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术制定精准术前计划。方法:收集2018年03月~2019年10月于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30ml≤血肿量<50ml、60岁≤年龄<70岁、8分≤GCS评分<12分)、行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术的患者共计67例,依据术前体表定位时有无进行3D-Slicer软件处理分为两组,由3D-Slicer软件处理颅脑CT图像辅助定位的3D-Slicer定位组(A组)34例,未经3D-Slicer软件处理定位的非3D-Slicer定位组(B组)33例,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满意率(术后即刻复查颅脑CT,运行3D-Slicer软件重建术后模型,测量穿刺靶点与血肿中心的距离,以距离在3mm以内为满意)、术后24h血肿清除率、术后1周GCS评分改变、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两组均随访6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远期疗效。结果:穿刺满意率:A组100%,B组60.6%,组间穿刺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8,P<0.05)。术后24h血肿清除率:A组(83.42±6.806)%,B组(69.75±11.298)%,组间血肿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4,P<0.05)。术后1周GCS评分改变:A组(2.50±0.961),B组(0.42±0.561),组间术后1周GCS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4,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A组引流管平均留置(1.97±0.521)天,B组引流管平均留置(3.30±1.10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8,P<0.05)。住院天数:A组平均住院(12.41±1.50)天,B组平均住院(15.33±1.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7,P<0.05)。术后6个月GO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颅脑CT影像数据,应用3D-Slicer可科学指导微创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体表定位、穿刺方向及深度,提高穿刺满意率、血肿清除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日,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江恩来[9](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加速康复外科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ERAS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已得到国际认可,国内对ERAS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从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的角度探讨ERA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患者120例,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n=60)和传统处理组(n=60)。ERAS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治疗。传统处理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理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应激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1 h的WBC、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及72 h时,ERAS组的WBC、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处理组(P<0.05)。(3)ERAS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处理组(P<0.05)。结论:ERAS方案有助于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二加速康复外科下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指标与近期疗效分析背景: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根治性手术仍是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胃癌研究的日益深入,以及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经脐单孔腔镜技术SILS成为近年来腔镜技术发展的热点,而单孔或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治疗胃癌的报道较少。经脐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下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与传统五孔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近期疗效与应激指标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114例,将纳入ERAS研究的患者按采取的具体手术方式分为SILS+1组(n=66)和传统五孔腹腔镜组(n=48)。两组患者均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相关处理,SILS+1组患者手术采用单孔理念进行相应操作,传统五孔腹腔镜组手术采用传统五孔腹腔镜方法操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人院时、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及术后第5天的应激指标WBC、CRP、IL-6、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肿瘤TNM分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及肿瘤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天的WBC、CRP、ESR、PCT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SILS+1腹腔镜组比传统五孔腹腔镜组手术用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天、术后3天及术后第5天,SILS+1腹腔镜组的WBC、CRP、ESR、PCT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P<0.05);(4)SILS+1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P<0.05),两组在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AS理念下,SILS+1腹腔镜与传统五孔腹腔镜比较,其手术时间延长,但能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疗效,且SILS+1腹腔镜有助于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徐雅彪[10](2020)在《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使用FDFN(For the doctors For the nurses)头架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2040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前瞻性研究,按照电脑编辑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使用FDFN头架行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钻孔引流术;对照组4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患者入院后1周、3周水肿体积变化,入院后FA值的变化,入院3个月后ADL评分、NIHSS评分,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31.71±6.59)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16.05±10.17)ml[Z=-5.6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19.65±12.32)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9.38±6.30)ml[Z=-5.8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FA值(0.57±0.03)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0.61±0.02)[Z=-5.761,P=0.000];保守治疗组的血肿吸收时间(31.56±6.02)d大于微创治疗组(11.31±5.24)d[Z=-7.217,P=0.000];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27.71±9.45)d大于微创治疗组(22.07±8.45)d[Z=-3.195,P=0.001<0.05];保守组1个月NIHSS评分(9.96±3.05)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5.67±2.29)[Z=-5.626,P=0.000],保守治疗组3个月NIHSS评分(8.98±4.09)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4.43±1.78)[Z=-5.548,P=0.000];术后3个月保守治疗组的ADL(48.30±19.08)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61.72±21.56)[t=-2.794,P=0.007<0.05];保守治疗组的死亡率(2.2%)与微创治疗组(3.3%)[χ2=0.000,P=1.000>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量2040ml的患者,应用FDFN头架以CST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更好的促进皮质脊髓束的恢复,缩短患者血肿的吸收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更好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图11幅;表8个;参45篇。

二、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及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中医证素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2.1 一般资料
        2.2 影像学资料
        2.3.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观察指标
        2.7 手术方法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3.2 术后中医证素分布
        3.3 各项西医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3.4 各项指标与中医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研究二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2.3 证素辨证
        2.4 中药方剂选择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3.2 小骨窗开颅术后差异性分析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医证素量化评分表
附录 2 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表
综述一 出血性中风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术前治疗
    2 术后治疗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2 微创手术
    3 脑室外引流术
    4 新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微创手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引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CRSwNP与嗅觉功能障碍相关基础研究
    2.1 鼻腔鼻窦及嗅区临床解剖与嗅生理概述
    2.2 CRSwNP嗅觉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与治疗现状
    2.3 嗅觉功能检测方法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纳入标准与排除、剔除标准
    3.3 研究方法
    3.4 随访及评价
第4章 结果
    4.1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嗅觉VAS评分结果
    4.2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T&T标准嗅觉测试结果
    4.3 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与CRSwNP术后嗅功能转归的关系
第5章 讨论
    5.1 本文嗅功能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5.2 鼻内镜微创手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动态追踪
    5.3 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对CRSwNP术后嗅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
    5.4 CRSwNP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3)改良拉钩在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引言
    1.1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1.2 直接前方入路(DAA)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手术方法
        2.3.3 观察组
        2.3.4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4.1 手术指标
        2.4.2 VAS 评分(附件 1)
        2.4.3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附件 2)
        2.4.4 生化指标
        2.4.5 并发症发生率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3.2 两组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比较
    3.4 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比
    3.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DAA的并发症及不足情况
    4.2 DAA辅助工具的使用情况
    4.3 改良拉钩使用的组织解剖基础
    4.4 各炎症指标及应激因子
    4.5 两组患者结果分析
    4.6 改良拉钩使用优势分析
        4.6.1 对术中操作的保护机制分析
        4.6.2 器械结构优势分析
第5章 不足与展望
    5.1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5.2 展望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综述 微创直接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4)三种经自然腔道微创术式作为日间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硕通镜碎石术作为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术前准备
    1.5 手术设备
    1.6 手术方法
    1.7 术后处理
    1.8 分析指标
    1.9 统计学方法
    1.10 结果
第二章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作为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及排除标准
    2.4 术前准备
    2.5 手术设备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处理
    2.8 分析指标
    2.9 统计学方法
    2.10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日间手术模式的优势
    3.2 日间手术模式下输尿管硬镜(硕通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和处理
    3.3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现状
    3.4 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硕通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日间手术模式与普通病房手术模式的疗效对比
    3.5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之处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综述 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附录
    6.1 缩写符号
第七章 致谢

(5)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双反牵引逆行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股骨髁关节内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自断加压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接骨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ERCP取石术中使用扩张球囊与术中出血、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创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早期宫颈癌无瘤操作下微创与开腹手术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治疗进展及手术治疗的新观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3D-Slicer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名单
个人简历

(9)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加速康复外科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加速康复外科下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指标与近期疗效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纳入标准及禁忌证
        1.1.3 入院检查
        1.1.4 FDFN头架介绍
        1.1.5 治疗方法
        1.1.6 数据采集
        1.1.7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人口学特征
        1.2.2 基线资料
        1.2.3 水肿体积比较
        1.2.4 FA值比较
        1.2.5 术后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之间结果比较
        1.2.6 NIHSS评分比较
        1.2.7 ADL评分比较
    1.3 讨论
        1.3.1 HICH外科手术的理论基础
        1.3.2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重要性
        1.3.3 HICH的手术时间窗
        1.3.4 微创穿刺引流术细节
        1.3.4.1 微创穿刺术手术穿刺路径的选择
        1.3.4.2 引流管穿刺的深度
        1.3.4.3 rt-pa和尿激酶在微创术后的应用
        1.3.5 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
        1.3.6 HICH的多靶点穿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
    1. HICH的发病机制
        1.1 长期高血压是血管破坏的病理、生理基础
        1.2 脑内血肿扩大
        1.3 高血压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
    2. DTI检查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1 DTI成像的基本原理
        2.1.1 FA值、rFA值的临床意义
        2.1.2 评估部位的选择
        2.1.3 CST完整性分级
    3.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3.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技术
        3.2 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
        3.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3.4. 神经内镜血肿抽吸术
        3.5. 神经导航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常见问题
        4.1 血压管理
        4.2 血糖管理
        4.3 颅内压管理
    5.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性
    6. 现代康复理念
    7.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及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D]. 王奕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微创手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观察[D]. 韦文. 汕头大学, 2021(02)
  • [3]改良拉钩在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D]. 丁晔. 南昌大学, 2021(01)
  • [4]三种经自然腔道微创术式作为日间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D]. 周琳雄. 汕头大学, 2021(02)
  • [5]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D]. 连晓东.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ERCP取石术中使用扩张球囊与术中出血、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分析[D]. 王跃.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早期宫颈癌无瘤操作下微创与开腹手术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测定及相关因素研究[D]. 宋碧琦.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8]3D-Slicer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研究[D]. 崔珂.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9]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江恩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10]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D]. 徐雅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基层医院微创手术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