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尔企业文化没有给人类带来进步(论文文献综述)
王锦阳[1](2019)在《从模块到模式: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与实用价值》文中指出商业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概念定义、模型类别等都依然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体现在孤岛式、碎片化,不同管理理论模块对企业商业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描述,有盲人摸象之感,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由此引发了人们期待有一个系统化、全息化的概念可以更全面地解释一个企业的商业活动与规律,即商道或生意经。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逻辑结构与核心要素的研究确定了商业模式的理论边界,商业模式的对象是企业,商业模式不是战略,商业不是盈利模式等结论。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确立了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为商业模式的通用定义、模型。商业模式的通用定义就是为客户(who)创造价值(what)并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通过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活动(how)获取价值(why)的商业逻辑,即谁(who)是你的客户、你卖什么(what)产品、你如何(how)生产产品,以及你的公司为什么(why)能够盈利的经济原因。商业模式的通用模型就是上述的“商业模式神奇三角”。并基于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商业模式进行了解析,以实证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通用性与实用性。论文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做了说明。第二章将商业模式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第三章对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理论边界进行了辨析,并论述了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核心内容与主流商业模式理论的共性。第四章确定了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通用定义、模型与理论意义。第五章为商业模式神奇理论的实证应用。全面解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模式。第六章为结论。
古璇[2](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杨发庭[3](2014)在《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以来,生态危机的出现和恶化,使人们深刻反思人类掠夺自然的疯狂行为,期待着人类文明的新发展。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的文明形态,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和抓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态环境保护,它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研发和推广绿色技术,需要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以技术与制度互动为理论铺垫,探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制定怎样的制度能够推动技术进步,研发怎样的技术能够促进制度变迁。具体思路是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和大肆破坏,引起生态危机;人们渴求走出生态危机,期待走向一种更加美好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绿色技术支撑;绿色技术进步诉求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需要制度保障。接着探讨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现状,以及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因素,最后从政策激励制度、现代市场制度、社会参与制度、文化提升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等层面论述了构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路径。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提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研究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了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明确了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可能的创新点。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了技术与制度的变迁与互动。本章共分为技术与技术决定论、制度与制度决定论、技术与制度互动的历史考察、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双向互动四部分内容。对技术与制度互动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了影响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因素,阐述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互动的辩证关系。第二章论述了生态文明转型需要绿色技术支撑。本章共分为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技术的兴起三部分内容。分析了生态危机的表现、特征、根源;探讨了生态文明的转型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从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发展前沿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绿色技术。第三章探讨了发展绿色技术的创新诉求。本章共分为从传统技术创新走向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撑、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四部分内容。比较了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的区别,明确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原则、动力、现实意义,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低碳发展、和谐社会的关系,阐述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内涵、组成及作用。第四章探讨了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本章共分为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现状、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经验、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发展趋势三部分内容。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例,从政策、法律、市场、社会参与的层面阐述了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现状,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探讨了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因素。本章共分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践探索、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现状、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面临的突出矛盾、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遭受阻碍原因四部分内容。从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社会参与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分析现状;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制度面临的突出矛盾;从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问题、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科研浮躁、造假和学术腐败,应试教育扼杀创造性思维、文化薄弱等方面揭示其原因。第六章论述了构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路径。本章共分为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原则和思路、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构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路径三部分内容。分析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类型:政策激励制度、现代市场制度、社会参与制度、文化提升制度和法律保障制度。探讨了五大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五大制度的内在关系和联动机制。论述了完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路径:简政放权,制定科学的政策体系;面向市场,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广泛发动,大力提高社会参与程度;观念引导,弘扬绿色技术创新文化;崇尚法治,规范和完善法律保障制度。结论部分系统梳理了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下一步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周波[4](2012)在《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后PC时代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戴尔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PC电脑厂商,从1000美金的创业到如今年营业额高达600多亿美金,可以说是PC行业的奇葩。尤其是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从1998年成立之处就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然而随着在2006年被竞争对手惠普公司挤下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后,随后几年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发展出现了缓慢发展,在战略上又出现了一些偏差,以致退休的CEO迈克尔·戴尔又再次出山,重新掌管戴尔公司,而随之而来的是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依然蔓延,对全球IT市场是一大挑战;二是整个IT行业发展趋势到了后PC时代,依靠PC产品打出一片天地的戴尔公司,面对当前IT的发展趋势,在后PC时代,它将如何应对?文章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在后PC时代形势下的企业战略。文章介绍了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产业环境、竞争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了定性分析,用SWOT分析法找出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最后通过现有的战略和未来战略的分析,得出后PC时代,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文章还对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运营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六个方面:商业模式、生产系统、摒弃库存、呼叫系统、企业文化和财务状况,所有的分析都是结合作者本人在公司工作体会和当前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也面临诸多的机会。尤其是在中国的46级城市。
邓颖[5](2012)在《战略资本配置与企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内容紧密结合当前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基于资本追逐知识、边际收益递增、规模报酬递增、速度战胜规模等“新经济法则”的“新经济”背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兴起和衰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只有掌握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素资本命题将技术、信息、知识三种生产要素确认为企业的资本,与传统的财务、实物、人力资本一起构成企业这样一个生产联盟,其中,前三者由于在企业战略实施和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而可能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要素资本。这一视角的意义在于它从资本类型的角度划分企业资源,为我们了解企业内部的要素协作、明确各生产要素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这一视角下,企业是各种要素资本所有者根据成本收益原则而自发选择的结果,是多种要素资本结成的生产联盟,要素所有者获取收益的方式和收益的份额由该要素的谈判力和承担风险的意愿决定。从资本的价值创造和权利主张的特性来看,要素资本视角下的企业研究自然而然的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即围绕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协作和价值创造过程;二是企业缔约过程中各要素通过博弈而形成权力分配格局的过程。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第四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通过怎样的协作方式来实现企业的成长和竞争优势的养成,这一章的内容延续资源学派对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内生论的观点,以第三章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海尔、海信、联想、华为四家企业内部要素协作和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创新型企业的相关理论,构建出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首先体现为企业的资源发展战略,即在技术、信息、知识三种要素协作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企业以哪一种作为战略性要素资本来引领企业的发展和独特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战略性要素资本的积累和三种新兴资本的协作带来的企业独特竞争力,并以此获得客户和市场,从而引起企业规模的扩张,伴随着战略性要素资本的持续培植,企业得以不断发展。按照战略性要素资本的不同,企业可划分为技术型、信息型、知识型和复合型企业,这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相一致。在上述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迫于外部市场的有限性和持续扩张的内在要求,会实施产品多元化进入相关领域以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并在单一产品上实施专业化开拓全球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增长空间,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合的多元化方式也不同。第二个问题是本文第五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对于企业内部权力分配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制度经济学的监督、激励和契约设计视角,而是采用资源依赖理论和合作博弈的视角,将权力分配还原至企业的缔约过程,既然企业是要素资本形成的生产联盟,那么在缔约过程中各要素资本所有者的收益权和控制权就已经达成一致,而不是在企业形成后由第三方决定。因此,要素资本所有者通过企业这一联盟生产能够获得的收益取决于该要素对产出的边际贡献率、要素的市场稀缺程度和要素所有者承担风险的意愿。边际贡献小、市场供应充足或是不愿意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要素多以支付对价的方式一次性获得要素收益,边际贡献较大、市场稀缺或是愿意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要素(如战略性要素资本)则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同时,部分技术、信息、知识要素由于以人力资本为载体,其生产效率差别较大,因此以分享剩余的方式进行生产更利于其能动性的发挥。本文的第六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技术资本为例探讨了企业对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培植,结合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方向,对企业获取和培育技术资本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七章为实证研究,2007年后我国上市公司对研发数据的披露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而现有研究集中在2007年之前数据的分析,因此本文手工收集2007至201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有显着正向作用,中小企业板块的作用更加明显,对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均有显着影响,同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研发投入显着相关。此外,研究还证明,高管持股的公司不管是在数量还是持股比例上都有上升趋势,且高管持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显着。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前文关于企业内技术、信息、知识等要素重要性上升、权力分享份额也将上升的观点。本文研究立足于我国企业发展现实,综合使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案例出发,使用要素资本这一全新视角来分析企业发展模式并构建理论体系,最后以实证结果支撑论文主要观点,力求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思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要素资本视角下企业发展模式的构建,以及对企业内部各要素权力配置方式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的手工数据分析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隋敏[6](2012)在《企业社会资本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企业日益注重利用其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处理为自身创造价值,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企业社会资本。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对企业社会资本领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实现企业自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新的增长点,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本文沿着“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企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脉络展开研究。首先,在借鉴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边界的理论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科学的概念重构,明确企业社会资本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相应的分类研究,并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和构成要素进行归结,以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其本质特征;其次,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来具体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再次,按照不同维度的企业社会资本,选取相应的度量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企业社会资本指数,分别以它们作为解释变量,考虑相应的控制变量,通过实证模型的构建来检验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最后,在对企业社会资本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开发策略,以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快速生成与增长;并且,就“如何有效地利用开发出来的企业社会资本”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值功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企业所有权的配置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企业的所有权)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自有资本的差异,外部利益相关者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但由于他们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活动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则决定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差异。企业社会资本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实现。第二,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具有双重属性,从自然属性看,凡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都应当称之为资本,而不论其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从社会属性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最终目标是趋于一致的,他们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殊属性主要体现为其嵌入于企业与其边界之外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所结成的关系网络结构的这种“社会性”,具有其他类型资本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属性,例如:黏着性、互惠性、属于公共物品、循环再生性、不确定性以及难以被观察和测量。第三,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主要应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所决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企业社会资本的具体分类表现为多种形式。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企业社会资本,其均由网络、信任与规范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信任是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第四,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通过重复博弈而逐渐形成的,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是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动力机制,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进行相应的构建,全面揭示了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由低层次合作关系向高层次合作关系的动态演进;并进一步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是如何形成的。第五,企业社会资本通过对契约履行程度、资源获取与整合、交易成本节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影响来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功效;并进一步选取2007-2010年在沪深两地发行A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进行衡量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面而细致的企业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证实了政企关系资本、银企关系资本、供应商关系资本、客户关系资本、竞争者关系资本、管理者关系资本、员工关系资本以及社区关系资本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企业社会资本综合指数对企业价值创造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第六,企业的社会资本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建构与维护,然而企业社会资本的消逝却是顷刻间的,企业应当对其社会资本进行积极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防范企业社会资本潜在的风险,充分发挥其价值增值的功效,从而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概念重构与重新分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对企业和社会的边界给予清晰的界定,从而对企业自有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边界进行清晰的划分,论证企业社会资本的目标应当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重新分类,指出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主要应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所决定,由于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表现为多种形式。(2)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进行创新性的诠释。紧密结合以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和生产模块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背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学说加以继承与创新,从现代企业所涵盖的利益关系出发,对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揭示,从而深入地剖析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对企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比较分析,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殊属性。(3)揭示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态演进机制。引入利益共同体的概念,构建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的建立和维持,从而深入诠释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4)从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结成联盟的视角出发,深入地分析不同类别的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来直接获取与整合存在于企业边界之外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且更进一步解析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以对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获取与整合产生间接影响。
毕思勇[7](2011)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已经达成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绿色营销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日益高涨、绿色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以及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加,绿色营销成为企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对绿色营销理论的研究已成为现代营销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我国绿色营销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接触绿色营销的理论时间不长,传统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仍具主导地位,绿色消费需求不够旺盛,营销战略组合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绿色营销战略的分析探索,既丰富了我国绿色营理论研究,又可以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实践提供借鉴。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产品环境属性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按照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必要性分析→绿色需求调研→绿色企业文化→绿色STP→绿色4Ps→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2009年、2010年在淄博市进行的两次绿色需求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认为影响绿色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信息来源、环保意识和绿色产品的可信度五个方面。2.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分析了绿色产品从设计、原材料采购、清洁生产加工制造、包装、服务、消费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环境属性。认为随着绿色营销的不断发展,绿色设计的理念从单纯的微观产品设计扩展到企业生产流程的绿色设计以及工业园区的共生合作生态设计,并给以实证说明。提出企业可以采取六种(4R2D)绿色包装策略,建立高效的绿色回收体系。3.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家电行业为例,建立了绿色产品的评价模型,并以某品牌的洗衣机为样本,运用以上绿色产品评价体系模型进行了产品绿色度的实际计算。4.分析了环境成本在绿色价格中的具体构成因素,包括绿色采购、研发、清洁技术、环保监测、绿色标志认证申请、绿色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七个方面。5.认为绿色供应商的评价因素包括实力、合作/服务意识、质量、成本/价格、反应速度和环保程度6个方面;从制定渠道成员环境评选标准、建立绿色激励机制、推广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等11个方面分析了对绿色渠道的管理;分析概括了绿色渠道的发展趋势,指出绿色渠道除了扁平化之外还具有网络化、虚实结合和逆向性的发展趋势。6.针对企业绿色营销战略实践中存在的借绿色营销之名,行非绿色营销之实的“漂绿”问题,归纳分析了“傍绿”和“伪绿”两种“漂绿”的表现形式,从经济利益、行政监管、经济学和消费者认知四个方面解释了“漂绿行为”的成因,提出了解决“漂绿行为”的措施对策。
吴敏[8](2011)在《戴尔PC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特别是技术要求很高的PC行业。然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维护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连续性、循环性、实时性的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强化甚至是重新培育核心竞争力。这同时也是企业必须具备的战略管理能力之一。如果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那么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能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有力保障。本文以戴尔公司为对象,研究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内容、运行机理和手段,对戴尔公司和我国PC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并探讨了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概念、必要性,分析了动态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戴尔公司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戴尔PC的核心竞争力和现存不足,并和惠普、宏碁、联想等国内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第四章对戴尔的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思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过程的确定、培育、应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并对戴尔的现有核心竞争力作出评价。第五章主要是针对戴尔PC核心竞争力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动态管理的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朱敬恩,徐永[9](2010)在《组织模式变迁的一个新研究框架——基于信息技术革命与高素质组织参与者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介入》文中提出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组织动态性、开放性和能动性的综合体现。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促使了组织模式的转变。信息技术革命和高素质组织参与者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弄清楚它们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具体影响过程,是了解组织模式演变的基础。因此,一个基于信息技术革命和高素质组织参与者的行为给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动态性、开放性和能动性带来的影响的全面分析框架,是研究组织模式变化与组织与环境关系之间联系的合适选择。
邓沛然[10](2009)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大量调查研究,综合运用跨国并购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文化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及文化整合模式与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基于经济学原理,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文化跨越发展、文化需求相对增加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中国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领导力,弘扬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和谐观;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分析了双方的并购动机、国家层面和跨组织层面的文化差异,结合实际分析了新联想的文化风险、文化整合的模式、内容和策略,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跨国并购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的跨国并购额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跨国并购浪潮汹涌高涨之势并未减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世界跨国并购市场中正在成为一支日益活跃的力量。然而,文化差异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文化整合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本文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世界经济理论中有关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尚处在初始阶段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理论探索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掌握文化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有效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跨国并购实践突破了传统模式。集中表现在投资方向上是逆流而上,大量涌向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对现行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理论提出了挑战。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巨头,如何领导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致使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缺乏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中国企业领导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本论文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其必然性。首先,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突破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约束的要求,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以及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都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其次,多年来,中国保持了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摆脱了资本匮乏而出现了盈余,大量资金可以投向海外。再次,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练,已逐步发展壮大,逐步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一大批优秀的民族企业正在崛起,国际化发展是这些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入世”以及当前的金融危机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企业自身对外投资的条件也正在日益成熟。虽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和冲突,在并购企业中存在着由文化价值观差异、行为规则差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差异和风俗习惯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造成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中外方员工文化认同度低,人员安置难度大,员工消极情绪蔓延,甚至会引发非理性行为。因此,根据中外企业文化特色,建立中国企业文化整合的领导力、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构建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主要因素。本论文研究还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要以“求同存异、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充分沟通”为原则,对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物质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进行全方位整合。对于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取,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主观性而增加科学性。由于文化风险的作用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也决定了整合模式的选取具有动态性,要根据不同阶段文化冲突的特点选取不同模式。在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的制定上,要因地制宜,重视东道国文化对于并购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待双方彼此文化的接受与认同程度提高后,文化整合进入文化融合与创新阶段。本论文研究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环境层、跨组织层、组织层和经营层分析了跨国并购可能遭遇的文化风险,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各层次指标的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为风险要素的管理和文化整合模式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写作期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故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国际、国内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影响,认为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论文指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超前消费意识,自由放任市场主体的贪婪,道德自律能力的缺失”等文化因素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周期发展关系的分析,以及对金融危机造成人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迫切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现象的分析,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于补充外族优秀文化元素具有强烈需求。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表现在:中国文化偏重精神,而西方文化偏重物质;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注重“天人相分”;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中国文化的“和谐”文化观、忧患意识与谨慎消费、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利用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文化机遇上,要积极以中国文化推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并购企业中积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倡导“仁爱”思想、树立“集体主义”理念,加强中国文化元素在文化整合中的作用。概括起来讲,论文在三个方面具有创新意义: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跨文化整合中的主导地位问题;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指标体系,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文化风险评价;基于经济学理论,论证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提出金融危机必然导致人们文化需求上升、物质需求下降,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更加有效进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增强论证力,本文以中国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领导文化整合上如何提高以小搏大、以弱峙强、以低驭高的能力。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动机、文化差异、文化风险评价与管理等入手,研究了新联想文化整合的阶段划分,文化整合的目标、内容和模式选择等问题。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循序渐近”的新联想文化整合的策略,概括出“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多元和谐的文化环境,推进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化整合思路。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巨头的典型案例,是我国近年来一次有代表性的、意义深远的、影响重大的跨国并购活动,对于联想领导文化整合的研究,将对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戴尔企业文化没有给人类带来进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戴尔企业文化没有给人类带来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从模块到模式: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与实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商业模式理论纵览 |
第一节 管理百年理论纵览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二、20世纪30-4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三、20世纪5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四、20世纪6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五、20世纪7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六、20世纪8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七、20世纪9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
八、百年管理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学派总结 |
第二节 商业模式理论背景 |
第三节 商业模式概念的文献回顾 |
一、逻辑结构类 |
二、要素与模式结构类 |
第三章 商业模式核心要素与理论边界辨析 |
第一节 商业模式的对象是企业 |
第二节 商业模式不是战略 |
第三节 商业模式不是盈利模式 |
第四节 全局观下的商业模式定义与模型 |
一、黄金圈法则 |
二、共演战略黄金法则 |
三、商业模式的神奇三角理论 |
四、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的理论共性 |
第四章 商业模式的通用定义、模型与理论意义 |
第五章 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实证应用 |
第一节 阿里巴巴公司的战略与独特的企业文化 |
第二节 以商业模式神奇三角解析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
一、阿里巴巴业务版图与商业模式范式 |
二、阿里巴巴八种商业模式的解析 |
第三节 阿里巴巴集团商业模式的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理论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
一、结构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适度消费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循环经济模式 |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
三、绿色消费模式 |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
一、社会稳定 |
二、社会和谐 |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
二、人自身的和谐 |
三、人的自然解放 |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
第一节 道德教化 |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
第二节 理性转换 |
一、理性的释义 |
二、经济理性批判 |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
第三节 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伦理制度 |
二、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3)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 论文研究的重点 |
六、 基本思路、方法和框架 |
七、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技术与制度的变迁与互动 |
第一节 技术与技术决定论 |
一、 对技术的解读 |
二、 技术决定论 |
第二节 制度与制度决定论 |
一、 对制度的解读 |
二、 制度决定论 |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互动的历史考察 |
一、 原始社会的技术与制度变迁 |
二、 古代的技术与制度变迁 |
三、 近代以来的技术与制度变迁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双向互动 |
一、 影响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因素 |
二、 技术进步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源 |
三、 制度变迁是技术进步的助推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态文明转型需要绿色技术支撑 |
第一节 生态危机的根源 |
一、 生态危机的表现 |
二、 生态危机的特征 |
三、 生态危机的根源 |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转型 |
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 |
二、 生态文明转型的制约因素 |
三、 生态文明转型对绿色技术的期许 |
第三节 绿色技术的兴起 |
一、 绿色技术的理论基础 |
二、 绿色技术的实践意义 |
三、 绿色技术的发展前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展绿色技术的创新诉求 |
第一节 从传统技术创新走向绿色技术创新 |
一、 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作用 |
二、 传统发展观与传统技术创新 |
三、 绿色发展观与绿色技术创新 |
第二节 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撑 |
一、 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撑概述 |
二、 各理论之间的关系辨析 |
三、 绿色技术创新与各理论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 |
一、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
二、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
第四节 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 |
一、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内涵 |
二、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组成 |
三、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现状 |
一、 多项政策激励绿色技术创新 |
二、 市场制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
三、 社会力量参与绿色技术创新 |
四、 法律法规保障绿色技术创新 |
第二节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经验 |
一、 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 |
二、 完善市场制度,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 |
三、 调动社会力量,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 |
四、 强化法律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
第三节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发展趋势 |
一、 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更加完善 |
二、 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
三、 军民两用技术推广制度更加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因素 |
第一节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践探索 |
一、 开展技术推广试点,化解产能严重过剩 |
二、 研发推广信息技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三、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
四、 制定诸多法律法规,法治保障技术进步 |
第二节 阻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现状 |
一、 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
二、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
三、 绿色技术创新的文化观念落后 |
四、 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参与不充分 |
五、 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三节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面临的突出矛盾 |
一、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公众观念落后的矛盾 |
二、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与人们美好期待的矛盾 |
三、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与法律监管缺位的矛盾 |
第四节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遭受阻碍的原因 |
一、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问题 |
二、 政府的越位、错位与缺位 |
三、 科研浮躁、造假和学术腐败 |
四、 应试教育扼杀创造性思维 |
五、 绿色技术创新的文化薄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制度体系 |
第一节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
一、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 |
二、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制度体系 |
一、 五大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 |
二、 五大制度的内在关系及联动机制 |
三、 典型案例解析 |
第三节 构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联动制度体系的路径 |
一、 简政放权,制定科学的政策体系 |
二、 面向市场,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
三、 广泛发动,大力提高社会参与程度 |
四、 观念引导,弘扬绿色技术创新文化 |
五、 崇尚法治,规范和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后PC时代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战略和企业战略的概念 |
2.2 战略管理的概念 |
2.3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
2.4 企业战略基本类型 |
2.4.1 战略选择分析工具介绍 |
2.4.2 成本领先战略 |
2.4.3 差异化战略 |
2.4.4 集中性战略 |
第三章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3 主要竞争对手基本情况分析 |
3.3.1 中国惠普公司 |
3.3.2 中国联想公司 |
3.4 总结 |
第四章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内部分析 |
4.1 戴尔公司背景介绍 |
4.1.1 戴尔公司发展历程回顾 |
4.1.2 戴尔公司概况 |
4.2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运营分析 |
4.2.1 商业模式分析 |
4.2.2 销售系统分析 |
4.2.3 供应链系统 |
4.2.4 呼叫中心系统 |
4.2.5 企业文化 |
4.2.6 产品质量分析 |
4.2.7 财务分析 |
4.3 总结 |
第五章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战略选择 |
5.1 现有战略分析 |
5.1.1 组织架构调整 |
5.1.2 品牌再塑 |
5.1.3 收购战略 |
5.2 现有挑战分析 |
5.3 战略分析 |
5.3.1 企业 SWOT 分析 |
5.3.2 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 |
5.4 战略选择 |
第六章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 |
6.1 消除官僚主义 |
6.2 人才培养和储备 |
6.3 控制成本 |
6.4 加强服务体系的建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战略资本配置与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评论 |
2.1 与企业资源配置有关的企业发展理论 |
2.1.1 资源理论的战略资源与企业发展观点 |
2.1.2 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权力配置 |
2.1.3 对现实中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的研究 |
2.2 要素资本理论的资本配置与企业发展观点 |
2.3 进一步评论 |
3 事实与观点:企业发展的案例 |
3.1 企业案例 |
3.1.1 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
3.1.2 海信集团的发展过程 |
3.1.3 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 |
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 |
3.2 案例企业的战略性要素资本配置和企业发展分析 |
3.2.1 海尔集团的要素资本配置及知识资本优势 |
3.2.2 海信集团的要素资本配置及技术资本优势 |
3.2.3 联想集团的要素资本配置及技术发展战略实施的问题 |
3.2.4 华为公司的要素资本配置及技术发展战略的成功 |
3.3 案例企业的资本配置分析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
3.3.1 案例企业在战略资本配置上给我们的启示 |
3.3.2 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及资本配置上的问题 |
3.3.3 下文拟解决的问题 |
4 以战略性要素资本配置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模式 |
4.1 要素资本视角下企业的基本问题 |
4.1.1 要素资本视角下的企业形成和边界 |
4.1.2 要素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构成 |
4.2 要素资本的协作模式及其核心竞争力 |
4.2.1 战略性要素资本及要素资本协作 |
4.2.2 战略性要素资本引致的创新型企业分类及核心竞争力 |
4.3 战略性要素资本与企业成长方式 |
4.3.1 战略性要素资本的选择与产业竞争 |
4.3.2 战略性要素资本引导的企业成长过程 |
4.4 战略性要素资本与企业多元化模式 |
4.4.1 企业多元化的原因 |
4.4.2 我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案例及原因分析 |
4.4.3 企业实施多元化的方式和原则 |
5 战略性要素资本所有者的权利分享 |
5.1 战略性要素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权力配置的起因 |
5.2 要素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权力分配的合作博弈解 |
5.2.1 使用合作博弈模型研究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原因 |
5.2.2 合作博弈模型的解及其在所有权研究中的应用 |
5.2.3 要素资本视角下企业联盟的合作博弈解 |
5.3 要素资本所有者组成企业并实现收益的方式 |
5.3.1 各要素收益实现方式的确定 |
5.3.2 不同类型的要素参与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方式 |
5.3.3 企业联盟的权力配置结果 |
5.4 战略性要素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权力分享的前提条件 |
6 战略性要素资本的发展及企业对战略性要素资本的配置——以技术资本为例 |
6.1 我国技术资本的发展情况 |
6.1.1 我国技术创新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6.1.2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渠道 |
6.1.3 我国技术创新的瓶颈所在 |
6.2 美国和日本科技创新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
6.2.1 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模式之比较 |
6.2.2 我国现阶段促进技术资本发展的可行手段 |
6.3 我国企业技术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 |
6.3.1 企业研发活动的动因 |
6.3.2 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内部因素 |
6.3.3 企业获取技术资本的主要方式及应用 |
6.3.4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下企业技术资本的培植 |
7 战略性要素资本的投入与企业发展的实证检验——以研发投入为替代指标 |
7.1 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已有研究 |
7.1.1 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
7.1.2 R&D 投入对企业的作用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假设 |
7.2.2 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
7.2.3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7.3 R&D 投入与企业业绩和发展能力的回归分析 |
7.3.1 研发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7.3.2 以所有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回归分析 |
7.3.3 以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回归分析 |
7.3.4 稳健性分析 |
7.4 研究结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1.1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发展 |
2.1.2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和性质的文献述评 |
2.1.3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分类和构成的文献述评 |
2.1.4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形成和作用机理的文献综述 |
2.2 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企业价值内涵的文献述评 |
2.2.2 关于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文献述评 |
2.3 综合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集体选择理论 |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3.2.2 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 |
3.2.3 本文对于利益相关者概念和分类的界定 |
3.3 企业资源理论 |
3.3.1 资源基础理论 |
3.3.2 资源依赖理论 |
3.3.3 扩展的资源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及其分类 |
4.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
4.1.1 企业本质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4.1.2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重构 |
4.2 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 |
4.2.1 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 |
4.2.2 对易混淆概念的比较分析 |
4.3 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 |
4.3.1 政企关系资本 |
4.3.2 供应商关系资本 |
4.3.3 客户关系资本 |
4.3.4 竞争者关系资本 |
4.3.5 债权人关系资本 |
4.3.6 其他关系资本 |
4.4 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 |
4.4.1 网络 |
4.4.2 规范 |
4.4.3 信任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 |
5.1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 |
5.1.1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因:利益需求 |
5.1.2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合作关系的建立 |
5.1.3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有效载体:利益共同体 |
5.1.4 企业社会资本的最终生成 |
5.2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态博弈模型 |
5.2.1 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构 |
5.2.2 基于无限次重复博弈的信任机制的形成 |
5.2.3 基于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声誉机制的形成 |
5.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资本动态演进路径 |
5.3.1 “强关系——内生——横向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生成路径 |
5.3.2 “弱关系——外生——纵向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生成路径 |
5.3.3 “纵横结合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积累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 |
6.1 企业社会资本对契约履行程度的影响 |
6.2 企业社会资本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获取与整合的影响 |
6.2.1 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重要载体:联盟的形成 |
6.2.2 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直接影响 |
6.2.3 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间接影响 |
6.3 企业社会资本对交易成本节约的影响 |
6.3.1 企业社会资本——信任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
6.3.2 企业社会资本——信息传递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
6.3.3 企业社会资本——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
6.4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6.4.1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理念的影响 |
6.4.2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影响 |
6.4.3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手段的影响 |
6.5 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5.1 企业社会资本——利用式学习——渐进式技术创新 |
6.5.2 企业社会资本——探索式学习——突破式技术创新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 |
7.1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假设 |
7.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3 变量的定义及度量 |
7.2.4 回归模型构建 |
7.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7.3.3 企业社会资本综合因子的提取 |
7.3.4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7.3.5 进一步的讨论 |
7.3.6 稳健性测试 |
7.4 研究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8 企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
8.1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现状 |
8.1.1 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来源单一化 |
8.1.2 企业社会资本的存量普遍较低 |
8.1.3 企业社会资本的扩张性不足 |
8.1.4 企业社会资本的风险防范机制缺失 |
8.1.5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的手段落后 |
8.2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策略 |
8.2.1 设置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 |
8.2.2 提升企业诚信水平 |
8.2.3 创建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与信任的企业文化 |
8.2.4 确立供应链融资模式 |
8.2.5 充分利用制度环境 |
8.3 企业社会资本利用策略 |
8.3.1 立足已有条件,从小处入手 |
8.3.2 明确发展目标,善于利用模式创新 |
8.3.3 社会资本积累要与企业价值创造紧密结合 |
8.3.4 建立企业社会资本的风险预警机制 |
8.3.5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1.2.2 绿色营销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绿色营销战略研究的构成 |
第2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实行绿色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
2.1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关系 |
2.1.1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统一性 |
2.1.2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内在联系 |
2.2 我国企业实行绿色营销战略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
第3章 绿色企业文化 |
3.1 绿色企业文化的内涵 |
3.2 绿色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
3.3 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 |
3.4 小结 |
第4章 绿色市场调研及绿色消费需求分析 |
4.1 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 |
4.2 我国目前绿色消费的现状 |
4.3 绿色消费的需求分析 |
4.3.1 分析方法选择 |
4.3.2 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 |
4.3.3 因子分析 |
4.3.4 绿色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附 |
第5章 绿色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 |
5.1 绿色市场细分 |
5.1.1 绿色市场细分简介 |
5.1.2 绿色市场的细分变量 |
5.1.3 绿色市场细分的方法 |
5.2 绿色目标市场选择 |
5.2.1 影响绿色食品市场选择的因素 |
5.2.2 绿色食品市场的进入模式 |
5.2.3 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
5.3 绿色市场定位 |
5.3.1 绿色市场定位的含义 |
5.3.2 绿色食品市场定位的步骤 |
5.3.3 绿色食品市场定位的方法 |
5.4 小结 |
第6章 绿色产品 |
6.1 绿色产品的内涵 |
6.2 绿色设计与研发 |
6.2.1 绿色设计 |
6.2.2 绿色产品研发 |
6.3 清洁生产 |
6.4 绿色包装与回收 |
6.5 绿色服务 |
6.5.1 环保性是绿色服务的本质特征 |
6.5.2 绿色服务的作用 |
6.5.3 企业提高绿色服务质量的途径 |
6.6 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家电行业为例 |
6.6.1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
6.6.2 建立绿色产品评价模型 |
6.6.3 构造判断矩阵 |
6.6.4 计算指标权重 |
6.6.5 计算最底层指标的隶属度 |
6.6.6 综合评价 |
6.6.7 产品绿色度计算实例 |
6.7 小结 |
第7章 绿色价格 |
7.1 绿色价格的构成 |
7.1.1 环境成本的构成要素 |
7.1.2 市场需求 |
7.2 绿色产品定价策略 |
7.2.1 高价策略 |
7.2.2 低价策略 |
7.2.3 适中策略 |
7.3 小结 |
第8章 绿色渠道 |
8.1 绿色渠道的内涵 |
8.2 绿色渠道成员的的选择与评价 |
8.2.1 对绿色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
8.2.2 不同产品分销渠道的差异及对绿色中间商的选择 |
8.2.3 对绿色渠道的管理 |
8.3 绿色渠道的发展趋势 |
8.4 小结 |
第9章 绿色促销 |
9.1 绿色促销的内涵 |
9.1.1 绿色促销与生态文明 |
9.1.2 绿色促销方式的比较及运用 |
9.1.3 实施绿色促销策略的博弈分析 |
9.2 绿色促销的手段与方法 |
9.2.1 绿色广告策略 |
9.2.2 人员绿色推销策略 |
9.2.3 绿色营业推广策略 |
9.2.4 绿色公关策略 |
9.3 小结 |
第10章 绿色营销战略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漂绿 |
10.1 漂绿的内涵 |
10.2 漂绿的表现形式 |
10.2.1 “傍绿” |
10.2.2 “伪绿” |
10.3 漂绿的原因分析 |
10.4 解决漂绿行为的措施对策 |
10.5 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全文总结 |
2.结论 |
3.创新之处 |
4.存在问题、不足 |
5.展望与下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戴尔PC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 |
2.1.2 核心竞争力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 |
2.1.3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2.2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 |
2.2.1 动态管理的概念及必要性 |
2.2.2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对象 |
2.2.3 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戴尔PC 核心竞争力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3.1 戴尔公司发展概况 |
3.2 戴尔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3.2.1 客户定制化直销战略 |
3.2.2 零库存的供应链管理 |
3.3 戴尔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现存不足 |
3.3.1 对直销模式的过度“信仰”导致自主研发能力弱 |
3.3.2 直销模式的局限导致个体消费市场空缺 |
3.3.3 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传统销售渠道的忽视 |
3.4 戴尔主要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3.4.1 惠普 |
3.4.2 宏碁 |
3.4.3 联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戴尔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思路分析 |
4.1 戴尔核心竞争力的确定管理 |
4.1.1 重新审视戴尔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
4.1.2 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4.1.3 确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
4.2 戴尔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管理 |
4.2.1 核心竞争力培育管理的必要性 |
4.2.2 核心竞争力培育管理的内容 |
4.2.3 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步骤和方法 |
4.3 戴尔核心竞争力的应用管理 |
4.3.1 核心竞争力应用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
4.3.2 核心竞争力内涵式应用的管理 |
4.3.3 核心竞争力外延式应用的管理 |
4.4 戴尔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管理 |
4.4.1 核心竞争力评价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 |
4.4.2 核心竞争力评价管理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3 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和处理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强戴尔PC 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措施 |
5.1 缔造人本企业文化以提升售后服务 |
5.2 拓展分销渠道以创新固有直销模式 |
5.3 改进生产模式以巩固低成本优势 |
5.4 加大研发投入以克服原有瓶颈 |
5.5 增加产品节能效用以适应IT 环保新趋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跨国并购与企业文化整合 |
2.1 企业文化理论 |
2.1.1 西方企业文化理论 |
2.1.2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 |
2.2 跨国并购理论 |
2.2.1 跨国并购概念 |
2.2.2 跨国并购动机理论 |
2.2.3 跨国并购效应理论 |
2.3 文化差异与文化整合理论 |
2.3.1 文化差异理论 |
2.3.2 文化差异与并购企业效率理论 |
2.3.3 文化整合理论 |
第3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 |
3.1 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
3.1.2 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3.2 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 |
3.2.2 国内环境支持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 |
3.3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
3.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3.3.2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
3.3.3 文化差异的表现 |
3.4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文化整合存在的问题 |
3.4.1 文化整合的有利条件 |
3.4.2 中国企业主导文化整合面临的问题分析 |
3.4.3 文化整合不利的负面效果分析 |
第4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风险与冲突分析 |
4.1 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分析 |
4.1.1 文化风险的特征 |
4.1.2 文化风险的作用过程 |
4.1.3 并购企业文化风险管理 |
4.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
4.2.1 文化冲突的根源分析 |
4.2.2 文化冲突的表现 |
4.2.3 文化冲突对并购企业的影响 |
第5章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模式与策略研究 |
5.1 文化风险指标体系研究 |
5.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文化风险评价 |
5.2 文化整合的成本效益分析 |
5.2.1 文化整合成本的特征 |
5.2.2 文化整合成本构成分析 |
5.2.3 文化整合效益分析 |
5.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
5.3.1 文化整合模式 |
5.3.2 整合模式的动态选择 |
5.4 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研究 |
5.4.1 建立文化整合的领导力 |
5.4.2 明确文化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5.4.3 加强企业价值观的整合 |
5.4.4 加强管理模式的整合 |
5.4.5 加强企业经营模式的整合 |
5.4.6 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 |
第6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6.1 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 |
6.1.1 国际环境有利于跨国并购 |
6.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条件日益成熟 |
6.2 金融危机的文化层面分析 |
6.2.1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
6.2.2 金融危机背后的文化危机 |
6.2.3 金融危机下西方文化跨越发展的必然性 |
6.3 加强中国文化在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中的作用 |
6.3.1 金融危机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机遇 |
6.3.2 中国文化在跨国并购和文化整合中的应用 |
第7章 案例分析——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中的文化整合 |
7.1 联想收购IBM PC 业务动机与方案 |
7.1.1 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的动机分析 |
7.1.2 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方案概要 |
7.2 联想并购IBM PC 的文化差异分析 |
7.2.1 中美两国国家层面文化差异分析 |
7.2.2 联想与IBM 企业层面文化差异分析 |
7.3 联想并购IBM PC 文化风险评价 |
7.3.1 联想并购IBM PC 文化风险识别 |
7.3.2 新联想企业文化风险评价 |
7.4 新联想企业文化整合研究 |
7.4.1 新联想文化整合的基础分析 |
7.4.2 新联想文化整合的阶段划分 |
7.4.3 新联想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
7.4.4 新联想文化整合的内容 |
7.4.5 金融危机下新联想文化整合的中国元素 |
7.4.6 新联想企业文化整合的策略分析 |
第8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戴尔企业文化没有给人类带来进步(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模块到模式: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与实用价值[D]. 王锦阳. 厦门大学, 2019(12)
- [2]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3]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D]. 杨发庭.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4]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后PC时代的战略研究[D]. 周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5]战略资本配置与企业发展研究[D]. 邓颖.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6]企业社会资本研究[D]. 隋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7]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D]. 毕思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8]戴尔PC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D]. 吴敏. 湘潭大学, 2011(04)
- [9]组织模式变迁的一个新研究框架——基于信息技术革命与高素质组织参与者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介入[J]. 朱敬恩,徐永. 上海管理科学, 2010(03)
- [10]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 邓沛然. 河北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