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与股价的作用机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戴逸明[1](2021)在《多维视角下的不确定性与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定价》文中提出不确定性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宏观经济运行到微观个体决策无一不在冥冥之中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不确定性通常伴随着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的驱动而出现大幅上升。仅仅在过去的十年间,全球范围内陆续经历了欧债危机、叙利亚战争、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种事件的爆发与冲突不仅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产生了一系列不确定性的冲击,进而引发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环境及金融市场的动荡,就如今天的全球经济仍处在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之下。除了现实层面的重要意义,不确定性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议题,得益于过去十几年信息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关于不确定性的研究在度量方法和经验实证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不确定性表现出宽泛而模糊的概念特征,目前在关于不确定性的细分领域研究中还缺乏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分析框架。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实证资产定价的范式从多维度的视角探讨了不确定性和中国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本文首次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微观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三个层面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不确定性对中国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影响。在宏观层面,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在时间序列上对A股市场收益率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能力,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预示着A股市场期望收益率的上升,且这种预测能力并不能被其他常见的宏观预测因子所解释。本文的研究结论不同于美国的实证发现,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在美国股市表现出负的溢价。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中美之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存在周期性差异,在样本期内,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表现出顺周期特征,而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则表现出逆周期特征。这一发现说明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产生与宏观经济超预期的增长有关,而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产生主要源自宏观经济预期外的低迷或衰退。另外,尽管以往研究发现中美之间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但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并不能预测中国股票市场期望收益率,这类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对股票市场的定价能力仍局限在本土。在微观层面,本文发现微观不确定性在A股市场的个股横截面期望收益率中表现出负的溢价。基于收益率的高频数据,本文使用股价变化中的相对符号跳跃变差刻画了微观不确定性冲击的性质和程度,股价中反映出“好”的不确定性时,对应个股表现出较低的期望收益率,而当股价中反映出“坏”的不确定性时,对应个股具有较高的期望收益率。从具体的作用机制来看,微观不确定性冲击可以通过涵盖收益率高阶矩的风险溢价和投资者对不确定性过度反应引发的反转效应这两种渠道来影响A股横截面收益率。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微观不确定性在资产组合配置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中观层面,通过使用源自国外的政策不确定性为本文的资产定价研究提供了更具外生性的视角,本文研究发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A股市场的个股横截面期望收益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对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因子荷载较高的个股表现出更低的期望收益率,而因子荷载较低的个股则具有更高的期望收益率。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尝试了改变因子荷载的衡量方式、延长投资组合持有期限、剔除不同截尾点的小市值样本等方法,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而从机制解释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理性或非理性的行为都可以导致这一负溢价的产生。一方面,为了对冲不确定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投资者愿意为不确定性因子荷载较高的股票支付更高的价格并接受较低的期望收益率;另一方面,当出现政策冲击时,一些非理性投资者的随机信念转变为悲观信念,他们倾向于出售那些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负面影响的股票,这种由悲观情绪驱动的投资行为将导致不确定性因子荷载较低的股票被大量卖出且内在价值被低估,当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趋于缓和后,被低估的股票会产生价格反弹,因而具有较高的期望收益率。此外,为了与以往研究进行比较,本文同时对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纳入模型,不同于以往发现,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A股的横截面期望收益率并没有显着的影响,并且也不会对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价能力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通过建立基于实证资产定价范式的统一框架系统性地研究了不确定性在A股市场上的资产定价能力及定价机制。本文的发现补充了以往关于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之间关系的研究,并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了不同类型不确定性定价能力差异的根源。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在不确定性冲击下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异质性、股票市场的定价机制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林思涵[2](2021)在《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与传染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经历了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破灭,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如日本的泡沫经济、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等等,无一不伴随着大规模的资产价格泡沫崩溃。这些事件让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者不断意识到关于资产价格泡沫潜在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当前,我国虽尚未发生大规模的泡沫崩溃事件,但是资产价格频繁波动以及资产价格的泡沫化迹象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潜在威胁也十分显着。如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1998年住房改革之后,已经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普遍上涨。如今,房地产市场被我国央行视作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灰犀牛”。而我国的股票市场在经历了2015年异常波动后,由资产价格泡沫化导致的严重的资金空转现象以及资本配置不当,已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显着下降。现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机影响下,出于经济救助的目的,全球央行“大放水”已造成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而过于充足的流动性很可能会进一步滋生新的资产价格泡沫。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资产市场现状,以资产价格泡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基于“识别、测度→形成机理→影响效应→政策治理”这一研究脉络,对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测度、形成机理、传染效应以及政策治理展开系统研究,这不仅对理解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运行机制具有显着意义,也对我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十分重要。第1章,重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与测度、形成机理、传染效应以及政策效应进行了文献梳理,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介绍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内涵与形成过程,以及理性资产价格泡沫与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基础。其中,关于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的部分,本章又介绍了内生性、外生性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界定;关于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重点介绍了以异质信念与有限套利为诱发因素的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以及噪声交易理论与泡沫乘骑理论。第3章,基于PSY识别程序对我国股票市场与主要市域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识别。首先,本章介绍了PSY识别方法的检验原理与递归算法,而后对我国主要资产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在样本区间内,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均经历了频繁的泡沫过程,如我国上交所、深交所以及创业板股票市场均识别到完整的泡沫区间,仅中小板市场未识别出明显的泡沫区间。主要泡沫区间为2007年4月至10月、2015年3月至6月。在市级城市的房价泡沫识别中,样本城市普遍经历了不同频次的泡沫周期,时间集中于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泡沫韧性方面,股票市场中上交所市场的泡沫韧性强于深交所,房地产市场中一线城市强于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强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韧性较高的资产市场其泡沫持续期长,资产价格泡沫不易破灭。第4章,重点研究了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首先,本章在理论上论证了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得出在违约概率大于零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存在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而后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实体经济部门去杠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其次,长期内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抑作用。最后,应有效、合理地发挥中央政府杠杆的前瞻性指引作用,政策当局不应对地方政府施行强效去杠杆政策,而应试图“熨平”地方政府债务波动以免引发局部房地产价格泡沫化风险。第5章,重点研究卖空约束下,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价格泡沫形成的作用机理。首先,本章对卖空约束、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价格泡沫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层面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章构建了嵌入狄利克雷过程的无限区制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RTV-VAR),以刻画变量间的时变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主板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更具加速风险释放的杠杆交易特征。该杠杆交易特征致使投资者情绪非对称表达,进而引致股票的错误定价。而深圳主板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则未体现较强的杠杆交易特征。在沪深主板股价泡沫活跃期间,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融资融券的正向影响的上升表明投资者情绪借助融资融券工具得以表达的意愿变强,因此该正向影响的快速上升可作为股价异常波动的预警信号。第6章,重点分析了股票价格泡沫的传染效应。首先,本章根据PSY方法识别了我国股票市场分行业资产价格泡沫,并通过市盈率与BSADF统计量的趋势匹配方法,构造了资产价格泡沫规模的代理变量。而后采用带有时变波动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广义方差分解,构造了时变动态DY连通性指标,对2012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行业间的股票泡沫传染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首先,总体动态连通性指数捕捉到2012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三次典型的泡沫事件,分别为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2017-2018年上旬的债券市场大规模债务违约以及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其次,行业间的泡沫传染在传染方向以及传染规模上均具有显着的时变特征。整体上工业、医药卫生以及信息技术行业资产价格泡沫溢出影响持续为正,表明该三个行业最具泡沫传染性,而能源、主要消费、金融地产以及公共事业行业则是泡沫风险的主要净接收行业,最具行业脆弱性。最后,两两行业间的净溢出动态连通性指数的测度结果表明,由于行业自身泡沫规模变化所产生的投资者情绪引导作用以及与其他行业业务关联性的变动导致行业间的泡沫传染具有显着的行业轮动特征。第7章,重点分析了我国股票价格泡沫和房地产价格泡沫的货币政策效应。首先,本章结合局部均衡框架下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简要论证了利率的变化对基础价值成分和泡沫成分具有不同影响。而后在实证分析中采用TVP-VAR模型分析了以短期名义利率上升为代表的外生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以及以货币供应量M2为代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对货币政策潜在目标变量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构造了利率冲击对资产价格内在价值成分和泡沫成分的冲击影响。结果表明,外生紧缩性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能够引起股票价格的短暂下跌,并且相比于基础价值成分的下跌,泡沫成分的上升更为显着。此外该货币政策还会引起房地产价格泡沫短期内呈现上升趋势,长期才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利用紧缩性价格型政策治理资产价格泡沫时,不但无法达到有效抑制泡沫的作用,反而会损害股票的基础价值。而扩张性数量型货币政策会导致资产价格的显着上升,但其对股利变量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此外,扩张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泡沫存在更为显着的政策滞后效应。因此,传统的“逆向操作”策略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作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甚至适得其反。
水兵兵[3](2021)在《信息不对称下互联网借贷利率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借贷模式的出现,为长期遭受融资约束的小微企业等长尾客户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选择。但是,互联网借贷行业发展遭遇困境,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一些互联网借贷平台正积极谋求转型升级,互联网借贷模式正在加快迭代,其标志性事件是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正如联合国在《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中所描述的,“数字经济仍处在发展的早期,我们面临的问题比答案更多①”。在互联网借贷行业发展的关键之际,重新审视互联网借贷行业过去的发展实践,尤其是对导致出现困境等关键性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早期金融科技发展规律,以及思考互联网借贷模式转型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迫切性②。“高利率”等不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是造成互联网借贷行业发展遇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包含互联网借贷市场在内的任何一个金融市场而言,定价机制总是居于系统相对核心的位置。利率决定机制是否合理,关系到风险能否得到合理补偿、信贷资源能否得到合理配置、资本循环是否畅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是互联网借贷市场研究的首要内容与基础性问题之一。国内外既有文献在揭示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尝试,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但主要是从不同视角对某个或某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尚未形成比较综合的分析,且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者行为、借款者提供的信息等对利率的影响,而对借款者生产经营因素、互联网借贷市场外部因素影响利率的研究则比较欠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回答,有利于形成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决定问题相对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互联网借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探讨“信息不对称下互联网借贷利率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问题,按照从具体(归纳利率影响因素)→抽象(构建数理化模型)→具体(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机制与效果)的逻辑,从多方面、分层次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全文共八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三章是本文分析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第二、三章的分析,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归纳出影响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主要因素。第四章构建了互联网借贷利率决定数理模型,并基于模型重点讨论了借款者经营异质性因素对均衡利率决定的影响,以及通过模型讨论为以后章节提供一定理论基础。第五-七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分别对借贷期限、股价波动、货币政策三个重要因素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具体的作用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决定模型,基于模型对利率决定机制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众多,为能够在一个相对综合框架内进行分析,本文构建了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决定模型,并基于模型讨论主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借款者经营因素对均衡利率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其是利息的重要来源和保障。但受数据所限,本文在第四章以数理推导的方式探讨了“借款者经营异质性”这一来自借款人的重要微观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结果证明借款者经营风险变大会导致借贷利率上升。本章还基于模型讨论了其它三个重要因素借贷期限、股市价格波动、货币政策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够对其利率产生影响。2.研究了借贷期限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即利率期限结构问题(第五章)。借贷期限是直接来自互联网借贷合约的变量,是不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利率的重要微观因素。本文从流动性偏好理论、期限错配理论出发,具体分析了借贷期限对利率的作用机制,认为互联网借贷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呈现出∩型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据测算影响的拐点出现在47.67个月。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消费贷款、较小规模企业贷款、制造业企业贷款、低社会资本借款者贷款来说,经营贷款、较大规模企业贷款、服务业企业贷款、高社会资本借款者贷款的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尖峰”特征更加明显(或形状更加陡峭)。3.研究了股市价格波动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第六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的分析表明,股票市场、银行等正规信贷市场是可能对互联网借贷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的两个主要外部因素。因此,文中分别对这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具体探讨。针对股市价格波动影响利率的研究表明,股市价格波动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股价上涨、下跌对利率的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股价下跌的溢出效应更明显。实证研究还发现,在影响过程中借款者认知与股价具有显着的正向交互作用,表明在股价波动扰动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过程中,具有较高认知水平的借款者并未对利率的波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而是发挥了推波助澜的扩大作用。4.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第七章)。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等理论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至少可以通过机会成本、资金替代、跨市场套利、风险承担、央行信息沟通五种机制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产生影响;银行等正规信贷体系充当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的影响是“顺周期”的,体现了货币政策立场;针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所实施的差异化货币信贷政策,使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有所下行。总之,本文在一个相对综合的分析框架内,对互联网借贷市场的利率决定机制进行了探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重要影响因素作用于利率的机制、路径与效果。本文的研究可以从利率定价的视角为正在转型中的互联网借贷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健欣,蒋华林,马鹏[4](2021)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有效管制”还是“过度约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2008~2018年A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探讨国有企业不同时期薪酬管制政策究竟是有效管制还是过度约束。研究发现:在2008~2018年间,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显着正相关,在职消费与股价崩盘风险呈"U型"关系。整体而言,国有企业薪酬在管制背景下表现出过度约束的特征。结合不同样本期间的限薪政策研究发现,2009年"限薪令"颁布后高管货币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显着负相关,2012年"八项规定"颁布后高管在职消费与股价崩盘风险显着负相关,2015年"限薪令"颁布后,高管货币薪酬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2009年"限薪令"颁布后,高管货币薪酬政策通过降低国有高管的负面消息隐藏和盈余操纵水平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2012年的"八项规定"颁布后,在职消费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2009年和2012年的薪酬政策表现出"有效管制"效应,但2015年"限薪令"则表现出对高管货币薪酬的过度约束而无法发挥有效的激励效应。
王晓丹[5](2020)在《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震,为了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中国政府以“国家队”身份、以超过一万亿的资金规模直接入市救助股市。后期又面临大量资金是否和如何退市问题。此次中国“国家队”资金救助股市为世界各国(地区)所关注,也为政治经济学和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田野实验,本文重点考察和研究这一重大的经验事实。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阐释了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国内外现实背景和研究现状,突出了研究意义,介绍了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章对现有关于政府对股票市场干预的相关文献做梳理。从股市危机的特征和政府职能两个方面阐述了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从文献中总结政府救市策略的目标、具体方式和政策效果,并重点突出股市干预基金的设立及运行效果;进而立足于中国政府股市干预策略,以及中国2015年股市危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研究缺陷;最后指出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退出机制的研究不足。第三章从金融史的角度,以政府救助方式为划分,并遵循重大股市危机发生的时间轴,对20世纪以来历次典型性金融危机中各国(地区)政府救市的经验做比较,尤其集中于政府直接注资股市的策略比较,对比较成功的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详细展开,并总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股市的政府干预策略差异。着眼于中国股市,对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的政府干预策略进行梳理,并详细剖析2015年股市危机的救市计划,为中国股市危机的应对措施提供历史经验。第四章对政府入市策略做理论分析,结合中国股市的典型性特征,基于噪声交易模型,分别从股市危机的形成、中国政府救市的目标与策略、入市干预的预期效果等方面,对政府救市资金入市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入市效应的三个理论假说。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中国政府救市资金的运行情况和策略效果的实证分析。对救市资金及其后续调整的详细统计是救助策略研究的重要现实依据。第五章首先集中关注2015年中国股市大波动期间,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力的“国家队”救市资金的统计,分别从资金入市的市场背景、资金的筹集规模、入市结构安排、选股原则、后期资金动态调整、等各方面剖析政府此番的注资行动;并对“国家队”各持股成员拆分比较,以完整展示救市资金运行全貌。第六章基于第四章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说,实证检验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计划的政策效果,分别从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对市场整体层面和被救助对象个体层面的波动性影响、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检验等三个方面,对政府此番股市救助策略的实施效果作评价。第七章是政府救助策略的处置问题研究。在政府入市模型的框架之上,退市理论研究探讨了政府退市的目标设定、交易策略、预期效果等,并在两期模型中给出了政府退市的必要条件和持仓调整的操作策略,对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初步的机制设计。本章第二部分基于退市模型的结论,通过对救市资金的投资成本和各期收益水平的核算,指出“国家队”救市资金的退出时机,为退市策略建议提供现实依据。第八章对研究成果做总结,指出本文未来的研究展望;在各国(地区)股市危机救助历史的梳理与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中国政府救市的策略选择及救市资金的后期运行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入市方面:政府入市救助的目标是稳定市场,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政府通过增持股票为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政府的股市干预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并且干预力度越大,个股的收益率波动性越低;降低股票的噪声交易程度是救市资金降低股市波动性风险的主要作用机制。退市方面:国有资金大量滞留股市是有负面作用的,退市是必要的,但是,由于退市的目标比入市实际上更多元,所以退市行为更应该谨慎和有策略。考虑到政府对不同目标的偏好或权衡,其实后危机时期政府救助资金退出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和时机。假定政府的目标只是入市资金的损益平衡,其实2017年底已经出现过全部退出的时机。但是,实际上政府至今还活跃在股市中,说明政府在某些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其救助资金的目标函数中可能包含了“投资收益”最大化。如果如此,政府救市资金理论上没有确定的最优退出时间或时机,相机抉择是最优策略。本文的创新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把政府干预股市的行为分为入市和退市,分别分析,尤其是退市策略分析。因为现实中往往是入市很果断,退市很麻烦,需要特别慎重。政府入市的后处置直接决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却往往在策略制定和政策效果评价体系中被忽视。将政府救市资金退出问题纳入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政策研究中,为救助资金的后续处置机制作出理论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看得见的手”择机撤出救助领域的研究空缺,为全球各市场类型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退市制度设计。探讨救市资金的处置问题的前提是掌握现有资金在市场中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较为细致的核算救市资金自入市以来的成本和各期收益情况,为救市资金的后续处置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并为退市策略的机制设计提供政策建议。第二,对政府干预股市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内生化处理,并设定政府入市的目标函数与退市的目标函数不同:前者是稳定市场,后者的目标函数中是包含投资收益的。鉴于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服务目标的基本属性,结合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对政府入市的理论研究以稳定股票价格波动为主要的干预目标具有合理性,已有文献也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持。以本文对2015年政府救市资金的统计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基础,结合救市资金的筹集渠道、干预效果和资金变动等现实情况,本文对救市资金在后危机时期的处置研究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政府退市的目标函数,符合政府干预政策的市场逻辑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把投资收益作为政府重要的干预目标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的,本文对政府救市资金退市的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政府对各市场领域的干预行为评估。第三,在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中引入政府行为,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理论判断,并在实证分析中加以验证。理论上在有政府参与的市场中,政府干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能通过改变交易噪声实现,这为政府干预的影响机制研究拓展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不足也是三点:第一,在理论分析中,把退市目标简单化处理为“获得投资收益”,确实过于简单和抽象,不符合实际。实际上政府与双重目标即投资收益和稳定市场,甚至有更多的目标,但是,由于确定不同目标之间的权重和构建相应模型太复杂,模型构建超出了我现在的能力,所以,只能以后再深入研究。第二,受数据可得性的局限,在统计分析中,本文采用季度性数据追踪救市资金的持股情况,但是季度性数据难以捕捉政府救市资金的具体交易时点及价格,导致救市资金的成本收益核算可能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除以出资方证券公司的资产账户收益情况为补充外,要反映救市资金的真实收益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第三,在实证分析时,本文仅对政府救市资金的干预效果以流动性和波动性两个标准衡量,并未考虑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对救市资金的作用机制也仅以降低噪声交易渠道解释,指标选择比较简单。
杨小园[6](2020)在《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关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伊始,便一直被打上“政策市场”的标签,凸显着和他国股票市场的区别,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指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较大[1]。现今,随着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对股票市场的发展亦造成了显着影响。结合现有的结论可以得知,宏观经济指标与股票市场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2]。与此同时,研究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之间关系的论文数目不胜枚举,但是相关论文大多从自选的指标出发,探求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一大重要创新和亮点在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依据所筛选出指标的重要性来构建相应的股价联动性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生产总值、投资指标、消费指标和金融指标等,二级指标大致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和汇率等。进而,通过层次分析法软件(Expert Choice11.5)直接得出体系内相应指标的权重大小。最后,选择权重值较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等6个二级指标进行股价联动性实证研究,以检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实证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行业的层面出发,采用2005年1月——2019年12月的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利率等相关数据样本,通过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经过稳健性检验的实证结果证明:宏观经济指标与国内A股市场的股价联动性相关,且相关程度与指标自身的权重值相对应。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影响和权重都是最大的。此外,当投资者处于不同的市场经济环境时(分为总体市场,牛市与熊市),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相关程度会存在显着差异:熊市的相关程度大于总体市场环境,总体市场的相关程度大于牛市环境。由此可得,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对于股价联动性会产生显着影响,影响程度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大小呈正相关,且股价联动性具有市场环境的基本特征。
陈贤哲[7](2020)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企业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披露。而在学术界,关于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渐丰富,不少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成本、企业绩效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有部分学者把研究目光放在了企业社会责任及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上,但相关研究结论不一,也尚未出现考察其他因素的调节效应的研究。从现实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会对其股价崩盘风险造成影响,同时这一关系会受到诸如政府关联、制度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社会责任及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成为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及政府关联与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为企业发挥关系优势、政府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提供依据,对于我国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3至2018年共9,307个样本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及总结,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及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假设,通过设定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随后在模型中分别加入企业政府关联、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以检验其存在的调节效应。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同时实证结果也表明政府关联及制度环境在上述关系中存在调节效应,均能使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的负相关关系加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一方面,企业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与政府建立良好联系。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并完善市场制度环境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黄菁菁[8](2020)在《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依靠主业驱动市值的发展逻辑逐渐失去优势,上市公司主动并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PE(Private Equity)+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模式成为上市公司的“热门选择”。然而,这种模式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在不断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在并购基金的法律关系和机制设计中,上市公司享有与责任不对等的权利,使得管理层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并购基金。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层过度自信理论提出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推动企业实施并购,那么管理层的非理性行为又是否会影响这一与并购紧密相关的决策?其次,关于并购基金,“哄抬股价”、“僵尸基金”、内幕交易等争议不断,市场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持何种态度?而市场反应又是否受到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管理层私利主要体现为其谋取在职消费的能力,而管理层过度自信主要表现为其主动地增持公司股票。当前的理论和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市场反应、公司层面因素如何影响这一决策,尚未从管理层视角进行探究。而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企业投资和并购决策的研究相对成熟,本文将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基于公司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从管理层这个视角来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决策的影响,这也是文章最大的创新点。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和理论研究空间,本文对“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权责不匹配、“僵尸基金”、“哄抬股价”、内幕交易等问题,奠定文章的论证基调。结合现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管理层过度自信理论、信息与股价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本文构建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理论模型,主要对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是否影响这一决策及决策的市场反应进行探究。在对决策市场反应的影响中,则侧重分析并购次数、出资额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后,文章以2014-2018年成立并购基金的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事件研究法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实证检验结果,首先,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决策。这表现为:当管理层利用职权扩大在职消费、提高货币薪酬,以及主动增持公司股票或频繁发起并购时,更可能推动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而私人利益诱使管理层提高在并购基金中的出资数额;但是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反而会减少出资数额。其次,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在短期内虽然能够创造股东财富,长期却会损害公司利益。最后,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会通过并购次数影响这一决策的短期市场反应。这表明,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背后的真实意图,而上市公司过往实施的并购活动往往能够反映其真实的并购需求。因而在未来对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中,应当识别管理层的真实意图,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徐铮[9](2020)在《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股票市场在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制度建设、市场规模、投资者的素质等,各方面均不断完善成熟。股票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各类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无论是在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股价还是宏观层面的整体市场指数,都在发生频繁的变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随股价变化的自身市值变化也传递了公司经营以及未来预期的信号,会引起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关注;而对于整体股票市场,近几年也曾多次出现过剧烈波动甚至股灾的情况,如2008年的股市暴跌,2015年的股市剧烈波动,2018年的股票质押危机等,上述事件都引起了监管层以及全市场的巨大关注。股票市场自身的高风险特征,是否会传染或者影响其他市场的稳定性,并最终积累或引发整个系统的金融危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话题。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基础与信用传导的中枢,银行业稳定对于我国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既有区隔,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为货币市场主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在发挥其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作用,为企业与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股票市场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联系。首先,在资金流动方面,银行的资金流与股市的资金流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股市的暴涨暴跌对流动性具有重大影响,从而会影响到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状况;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上市公司,银行要为众多上市公司提供存贷款金融服务,上市公司运行状况的变化会对银行业的资金流动与安全造成影响;另外,很多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这些商业银行的股价水平与波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价值变动与资本性融资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与金融界,对作为整个金融市场重要组成的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已有高度共识,对于股票市场的高波动风险会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影响也没有重大分歧。本文拟研究的主题,就是更深入、更系统地探究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与具体路径。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从资产规模和融资体量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还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但股票市场的运行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作用,并不因为规模和体量的差异而有所减弱。首先,截至2019年末,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377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66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已经覆盖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它们的股价变化对其资产、负债、融资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而后者与银行的运行息息相关;其次,股票市场具有大大超越银行信贷市场的波动性风险;股市的剧烈波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资产与财富价值的变动,其风险传染效应会将风险从股市传导到银行市场;再次,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其资产价值与财务状况也与股价高度关联,随股价的波动而波动。最后,针对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上述关联,当股市面临大幅波动事件时,很可能会通过风险传染造成银行体系的剧烈波动,从而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乃至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本文根据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基于DSGE模型研究了股票价格冲击对银行稳定的内在影响机制。并结合目前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上市公司市值与企业贷款、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以及股市泡沫破灭三个角度,研究股市内部循环或外部冲击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渠道。通过上述研究,为防范股市的高波动性对银行信用体系运行产生影响,保持银行业稳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针对股票价格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内在机制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包括代表性家庭、企业家、零售商、银行家和货币当局等五类经济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银行信贷约束假设为经济系统的内生问题。通过引入金融摩擦,讨论股票价格、银行稳定和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探究股票价格冲击、银行资产不良率冲击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冲击下对于银行稳定相关要素的影响效果。第二,基于上市公司市值变化引起自身信贷成本变化视角,讨论股市波动情况下,上市公司市值变动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借鉴Bernanke等学者关于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思路,提出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将通过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互动,最终通过银行信贷质量的下降影响银行稳定。在上市公司市值急剧下降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摩擦,上市公司的信贷成本会随着市场价值的下降而提高,并进一步使得上市公司减少贷款规模,从而影响下一期的产出,进而通过产出预期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上述影响过程表明,股价的初始冲击可能会通过对信贷的影响以及未来产出的循环反馈,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产出能力,进而影响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管理难度;当银行面临较大范围或巨额贷款损失的情况下,自身的稳定性将受到直接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市值与贷款成本、贷款规模以及下一期市值的相互反馈效应。在不同的假设检验中,分别使用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贷款规模以及市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该类上市公司的市值、融资利率以及上一期的贷款规模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经过实证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受到自身市值变化的反向影响;(2)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受到上市公司市值的同向影响;(3)上市公司的市值会受到上一期贷款规模的同向影响。验证了上市公司市值变动与自身信贷成本、贷款规模以及下一期市值的持续互动关系,证明了上市公司市值金融加速器效果的存在。第三,基于股票质押的质押物价值变动视角,借鉴Kiyotaki和Moore(1997)从抵质押品价值约束角度研究经济周期的思路,以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作为切入点,对股市波动通过股票质押融资需求变化、上市公司自身借贷以及供应链风险传染三种渠道最终影响银行稳定的过程开展研究。股票质押融资是指上市公司股东以质押一定比例的股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业务。当股价持续下跌到预警线时,质押人需要采取归还部分借款或追加质押物等方式维持质押比例,而如果股价持续恶化且股东最终无力继续补充质押物时,金融机构将对股票进行平仓处置,而股票的大量抛售会进一步压低股价,最终导致股东陷入财务危机,股票质押贷款的本金安全也将受到影响。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后,实质上将股权的处置权转让给外部金融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大股东也有动机采取一系列方式维护股价。过往研究已证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激进投资、粉饰财务表现、提升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等方面的影响,上述都会使得上市公司在面临股市波动时,受到自身信贷环境变化与潜在控制权变更的双重影响,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偿还贷款能力。此外,当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面临财务危机时,风险也会进一步经由供应链传导至其他公司,造成更大范围的风险传染,在更广泛的层面影响银行稳定。本文选取2014年以来的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分别使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比例、贷款规模、融资成本等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上市公司市值、股票质押虚拟变量、股票质押比例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对股票质押行为以及上市公司信贷的循环影响,发现:(1)上市公司股东股票质押比例受到上市公司市值的同向影响;(2)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受到股东开展股票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开展股票质押的上市公司相对更难获取银行贷款;(3)股票市场价格水平越低,银行贷款中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银行的贷款中的不良率越高。上述结论验证了上市公司股东股票质押行为对于股东自身、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以及银行贷款的影响,证明了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股票质押渠道的存在性。第四,基于股市泡沫破灭冲击银行稳定的视角,研究了股市暴跌对于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法律不允许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但是实际上仍然有部分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间接进入股市。增量的信贷资金进入会催生股市泡沫,而当股市的泡沫破灭导致股市迅速下跌,形成抛售与股市进一步下跌的负向反馈,最终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整体银行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关于银行稳定性的界定,Z值是一项学术界用来衡量银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Z值分值越高,说明银行越稳定。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主要上市银行年度数据,通过计算各家银行的Z值作为其年度稳定性的被解释变量,同时根据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针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分组检验。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市值越高,其稳定性指数Z值越高。综上,本文首先对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内在机制与冲击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的三种具体渠道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对避免股市波动造成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本文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以往关于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基于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宏观视角,将股票与房地产、生产性资产等统一纳入资产范围,各类资产的特点、性质以及在金融体系中的形式均有不同。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基于股票价格波动通过企业财富以及价值变动,最终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包括代表性家庭、企业家、零售商、银行家和货币当局等五类经济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讨论股票价格冲击、银行资产不良率冲击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机制;讨论股票质押融资作为外生冲击影响银行稳定的传导路径。这一逻辑路线在现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新意。(二)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梳理了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不同渠道。同时由于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以及股市波动情况下,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冲击途径以及效果可能不同,过往也曾出现过不同情况下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涵盖了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几次大的波动冲击,如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2018年股票质押危机等事件的原因与潜在影响;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途径以及股票质押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在不同市场情况以及机制下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影响路径,为精准评估股市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与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三)本文以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之一,使本文的讨论具有微观基础。过往关于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影响的研究文献,其关注点大多是股市大幅下跌产生的市场恐慌以及流动性紧缩等宏观层面,而较少关注在股市波动情况下企业与银行在信贷资金获取方面微观行为的变化。本文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信贷需求以及银行的信贷决策作为分析基础,借鉴金融加速器的思路,研究股市波动情况下企业信贷需求以及银行信贷决策的变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可能面临的不同融资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对银行稳定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对股票质押风险的蔓延与演化、股票质押融资影响银行稳定的潜在途径进行了具有新意的研究,为银行防范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提供参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应将稳定股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研究发现股市波动会对银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股市波动不再仅仅是一种次生风险,其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系统性风险源头,是导致市场不稳定的导火索之一。在此情况下,我们建议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应该将股市的稳定作为一个直接考虑因素。第二,建议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则与透明度。根据研究,银行信贷资金是股市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的重要渠道,建议在明确信贷资金的进入规范后,同时也应加强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使得监管部门或者市场机构可以更加清晰的判断目前信贷资金的进入情况,也便于相关监管措施的采用。第三,建议循序渐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目前我国股市融资占社会总融资的比例仅占3-4%,较英美等发达国家仍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未来增长的前景广阔。第四,建议构建长效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即使是上市民营企业这类民企中的尖子生,也在融资能力上,与国有企业存在显着差距。为防止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和共鸣,建议下一步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适度放松微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使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真正实现通过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进行融资。第五,证券业和银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建议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银保监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合作互助机制,促进不同市场的互联互通,以降低沟通成本,维护市场稳定。
刘程[10](2020)在《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文中指出股票市场扩大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正切实推进全面深化股票市场改革和扩大开放。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是指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于本国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国内股票市场快速吸收海外市场的先进经验,这将改变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生态,无疑为我国股票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长远来看可能有助于提高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此现实背景下,股票市场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影响问题已然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与西方发达国家国情不同的是,我国的证券市场植根于中国转型经济中,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和法治问题突出、公司治理结构尚未成熟。所以在这一特殊的制度环境下,中国是否具备股票市场开放的条件,并充分发挥其带来的正面经济效用,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作为我国A股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我国股票市场未来的改革和开放有着深远的影响。借助“沪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平台,本文旨在从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全面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给上市企业带来的影响,以探讨境外投资者进入如何影响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理论上来说,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股票市场开放后,境外投资者可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具有较专业化的投资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独特私人信息,能够促进本地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和提高股票定价效率,进而降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从而减缓投资不足行为;另一方面,他们利用丰富的交易经验、先进的技术分析手段、较为独立的社会网络以及较强的投资者保护意识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形成监督压力,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但是境外投资者信息劣势观也认为,与本土的境内投资者相比较而言,由于境外投资者对国内会计财务制度并不熟悉、缺乏当地信息渠道和实地调研成本较高,他们往往不具有监管的积极性,难以对公司决策起到有效的直接监管效应;此外,我国相对薄弱的产权保护制度可能导致境外投资者失去在我国股票市场进行风险套利的兴趣,而无法改善股价定价效率,因此“用脚投票”机制也将失效。基于此,我国股票市场开放是否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产生显着的影响?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本文以境外投资者信息优势理论和境外投资者监管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沪港通”政策实施这一外生事件建立PSM-DID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对于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发现:(1)对比控制组公司,“沪港通”政策的实施确实有效地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2)对比“沪港通”标的股票交易较不活跃的企业样本而言,“沪港通”政策实施对其中标的股票交易活跃的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着;(3)进一步考虑“沪港通”政策实施的滞后效应,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存在显着并且持续增强的滞后效应,即“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并且该作用随时间而增强。而扩展性实证研究发现:(1)本文将企业非效率投资划分为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两组样本,而对比企业投资不足样本组,“沪港通”实施后,投资过度企业样本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有了更为强烈而显着的改善;(2)另外,本文还将企业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结果显示,“沪港通”政策实施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而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并不存在显着的影响;(3)综合来看,“沪港通”政策实施的效率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改善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方面和抑制国有企业投资过度方面。第二,对于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1)基于“沪港通”政策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和机理以及这一政策是否通过这权益资本成本渠道,进而影响了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研究发现,(1)对比控制组企业而言,“沪港通”政策实施之后,随着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我国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经历了显着的降低;(2)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沪港通”能够通过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两个渠道,进而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3)“沪港通”政策正式实施后,对比控制组企业样本,那些权益资本成本改善程度更大的实验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经历更为显着的下降。这说明“沪港通”政策通过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2)最后本文实证分析了“沪港通”政策能否通过高管薪酬激励渠道作用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发现,(1)“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着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2)对比非国有企业,“沪港通”政策实施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为显着;(3)异质性检验发现,“沪港通”政策对那些代理冲突较为严重的企业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更显着;(4)“沪港通”政策的实施通过改善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抑制了过度投资倾向,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这说明“沪港通”政策通过改善高管薪酬业绩激励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沪港通”政策的正式实施,作为我国A股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我国股票市场未来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为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经济效应问题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实证证据,相关结论说明“沪港通”政策实施对股票市场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因此,推进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提高公司企业投资效率、实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增强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消费与股价的作用机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费与股价的作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角下的不确定性与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定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5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不确定性的理论研究 |
2.2 关于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 |
2.3 关于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 |
2.3.1 不确定性的宏观影响 |
2.3.2 不确定性的微观影响 |
2.4 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 |
2.5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分析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设计 |
3.3.1 研究设计思路 |
3.3.2 核心变量的构建基础 |
3.3.3 模型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A股市场收益率 |
4.1 引言 |
4.2 数据、变量与方法 |
4.2.1 数据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2 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构建 |
4.2.3 计量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 |
4.3.1 样本内回归 |
4.3.2 样本外预测 |
4.3.3 基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资产配置应用 |
4.3.4 投资者情绪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定价能力 |
4.3.5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AMU与 CMU的样本外检验 |
4.4.2 CMU、经济周期与期望收益率 |
4.4.3 CMU、新增投资者人数与期望收益率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不确定性与A股横截面收益率 |
5.1 引言 |
5.2 数据、变量与方法 |
5.2.1 样本说明 |
5.2.2 核心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2.4 实证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 |
5.3.1 单变量组合分析 |
5.3.2 双变量组合分析 |
5.3.3 Fama-Mac Beth横截面回归分析 |
5.3.4 微观不确定性的投资组合表现 |
5.3.5 微观不确定性的定价机制检验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不确定性与A股横截面收益率 |
6.1 引言 |
6.2 数据变量与方法 |
6.2.1 样本说明 |
6.2.2 核心变量 |
6.2.3 控制变量 |
6.2.4 计量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 |
6.3.1 单变量组合分析 |
6.3.2 双变量组合分析 |
6.3.3 Fama-Mac Beth横截面回归分析 |
6.3.4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价机制检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与传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与测度研究综述 |
1.2.1 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研究 |
1.2.2 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 |
1.3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1.3.1 有效市场假说与理性资产价格泡沫 |
1.3.2 金融摩擦与理性资产价格泡沫 |
1.3.3 委托投资与信贷泡沫 |
1.3.4 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资产价格泡沫 |
1.4 资产价格泡沫的传染效应与政策效应研究综述 |
1.4.1 资产价格泡沫的传染效应研究 |
1.4.2 资产价格泡沫的政策治理研究 |
1.5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及展望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 |
1.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1.6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基础 |
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内涵与演化过程 |
2.1.1 资产价格泡沫的内涵 |
2.1.2 资产价格泡沫的演化过程 |
2.2 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基础 |
2.2.1 局部均衡下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基础 |
2.2.2 内生性资产价格泡沫 |
2.2.3 外生性资产价格泡沫 |
2.3 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基础 |
2.3.1 异质信念与有限套利理论 |
2.3.2 噪声交易理论与泡沫乘骑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研究 |
3.1 ADF方法的检验原理 |
3.1.1 ADF单位根检验 |
3.1.2 理性资产价格泡沫检验原理 |
3.1.3 资产价格崩溃检验原理 |
3.2 PSY方法的递归算法 |
3.2.1 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性的识别程序 |
3.2.2 资产价格泡沫周期的识别程序 |
3.3 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检验 |
3.3.1 我国股票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检验 |
3.3.2 我国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宏观金融杠杆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非对称动态影响效应研究 |
4.1 金融杠杆不确定性下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 |
4.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1.2 理论分析 |
4.2 NARDL计量模型 |
4.3 资产价格泡沫的金融杠杆的非对称动态效应检验 |
4.3.1 数据说明与指标测度 |
4.3.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3.3 金融杠杆的动态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质信念、融资融券失衡与股票价格泡沫 |
5.1 我国沪、深股票市场资产价格泡沫测度 |
5.2 RTV-VAR模型 |
5.3 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资产价格泡沫成因分析 |
5.3.1 数据选择 |
5.3.2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间资产价格泡沫传染效应研究 |
6.1 时变动态连通性指数构建 |
6.1.1 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 |
6.1.2 时变动态DY连通性指数构建 |
6.2 我国股票市场分行业资产价格泡沫测度 |
6.2.1 数据选取 |
6.2.2 分行业资产价格泡沫测度——基于趋势匹配方法 |
6.3 行业间资产价格泡沫连通性实证分析 |
6.3.1 总体动态连通性指数 |
6.3.2 总的带有方向的动态连通性指数 |
6.3.3 两两行业间泡沫净溢出动态连通性指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研究 |
7.1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理论基础 |
7.2 数据选取与实证模型 |
7.2.1 数据选取 |
7.2.2 计量模型介绍 |
7.3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7.3.1 等间隔脉冲响应 |
7.3.2 等时点脉冲响应 |
7.4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7.4.1 等间隔脉冲响应 |
7.4.2 等时点脉冲响应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致谢 |
(3)信息不对称下互联网借贷利率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传统利率决定理论概述 |
2.2 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决定的研究 |
2.2.1 非正规金融市场存在逻辑与信息不对称缓解机制 |
2.2.2 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特征与决定模型 |
2.3 互联网借贷市场利率决定的研究 |
2.3.1 信息与互联网借贷利率 |
2.3.2 借款者特征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2.3.3 投资者行为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2.3.4 平台异质性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2.3.5 宏观因素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2.3.6 互联网借贷市场风险特征与利率决定 |
2.4 总结性评述 |
第三章 互联网借贷利率影响因素现实特征分析 |
3.1 国外代表性平台利率决定分析 |
3.1.1 利率定价策略 |
3.1.2 利率影响因素 |
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3 国内代表性平台利率影响因素特征 |
3.3.1 微观影响因素 |
3.3.2 行业因素 |
3.3.3 宏观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借款者经营异质性的互联网借贷利率决定模型 |
4.1 互联网借贷市场基本特征与模型假设 |
4.2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利率 |
4.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均衡利率 |
4.3.1 贷款者期望回报 |
4.3.2 借款者期望回报 |
4.3.3 模型求解与均衡利率 |
4.4 模型讨论Ⅰ |
4.4.1 借款者经营异质性与互联网借贷利率 |
4.4.2 借贷期限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4.4.3 股价波动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4.4.4 货币政策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4.5 模型讨论Ⅱ |
4.5.1 监督成本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4.5.2 信息不对称改善对互联网借贷利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互联网借贷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
5.1 影响机制分析 |
5.1.1 基于流动性偏好的一般性分析 |
5.1.2 借款者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利率的影响分析 |
5.1.3 异质性分析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数据与变量 |
5.2.2 计量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利率期限结构线性估计 |
5.3.3 利率期限结构非线性估计 |
5.4 异质性检验 |
5.4.1 消费借款与经营借款 |
5.4.2 企业规模 |
5.4.3 服务业与制造业 |
5.4.4 社会资本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股价波动对互联网借贷利率溢出效应研究 |
6.1 影响机制分析 |
6.1.1 股价波动影响互联网借贷市场的微观基础分析 |
6.1.2 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
6.1.3 股价波动对互联网借贷利率溢出效应分析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数据与模型 |
6.2.2 变量测度 |
6.3 实证结果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全样本回归 |
6.3.3 股价上涨对互联网借贷利率溢出效应检验 |
6.3.4 股价下跌对互联网借贷利率溢出效应检验 |
6.3.5 异质性检验 |
6.3.6 投资者认知交互作用检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货币政策对互联网借贷利率影响研究 |
7.1 影响机制分析 |
7.1.1 货币政策影响互联网借贷市场中正规信贷体系的中介作用 |
7.1.2 货币政策影响互联网借贷利率机制分析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数据与变量 |
7.2.2 预处理:单位根与平稳性检验 |
7.2.3 计量模型设定 |
7.3 实证结果 |
7.3.1 主成分分析 |
7.3.2 货币政策影响互联网借贷利率总效应检验 |
7.3.3 货币政策通过正规信贷市场影响互联网借贷利率中介效应检验 |
7.4 “遮掩效应”与差异化政策的影响 |
7.4.1 典型事实与反事实框架 |
7.4.2 “中途退出”与数据匹配 |
7.4.3 PSM估计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有效管制”还是“过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假设 |
(一)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 |
(二)不同时期限薪令对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 |
三、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筛选 |
(二)研究设计 |
1.股价崩盘风险(CrashRisk)。 |
2.高管薪酬(Wage)。 |
3.薪酬管制虚拟变量(Post)。 |
4.控制变量(CVL)。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基准回归分析 |
1.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检验。 |
2.限薪令对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二) 稳健性检验 |
1.内生性检验。 |
2.替换股价崩盘风险变量。 |
3.将显性薪酬以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形式替换。 |
4.选择民营企业为对照组的PSM-DDD检验。 |
5.安慰剂检验。 |
五、进一步分析 |
六、研究结论和启示 |
(5)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创新 |
1.3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
1.4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
2.1.1 股市危机的特征 |
2.1.2 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利弊之争 |
2.2 政府救市政策的方式及政策效应的评价 |
2.2.1 政府干预政策的目标及方式划分 |
2.2.2 股市平准基金的设立 |
2.2.3 政府干预股市的政策效应 |
2.3 中国政府干预股票市场行为研究总结 |
2.3.1 中国政府干预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
2.3.2 中国政府历次干预股市的方式及影响分析 |
2.3.3 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的成因分析 |
2.3.4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理论研究与不足 |
2.3.5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实证研究与不足 |
2.4 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处置理论探究 |
2.4.1 政府干预措施退市的必要性 |
2.4.2 政府干预措施的退出困境 |
2.4.3 中国政府救市行动的后处置研究进展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各国(地区)政府股市救助政策的比较 |
3.1 自由放任走向积极干预的美国股市 |
3.1.1 “黑色星期四”:自由放任主义 |
3.1.2 “黑色星期一”:建立熔断机制 |
3.1.3 2000年互联网泡沫:交易制度改革 |
3.1.4 2008年金融危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
3.1.5 2020年股市崩盘:无限量量化宽松 |
3.2 股市平准基金盛行的亚洲市场 |
3.2.1 日本经济泡沫与非传统货币政策 |
3.2.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政府注资 |
3.2.3 俄罗斯金融危机与政府借贷 |
3.2.4 1998年中国香港金融危机与盈富基金 |
3.2.5 中国台湾股市危机与股市平准基金 |
3.3 中国大陆的股市干预史 |
3.3.1 中国2015年以前的历次股市干预 |
3.3.2 2015年中国政府救市计划简介 |
3.3.3 中国政府的股市干预措施总结 |
3.4 各国(地区)政府救市政策对比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政府入市的理论分析 |
4.1 噪声交易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 |
4.2 入市模型基本假设 |
4.3 无政府干预的市场均衡 |
4.4 政府股市干预的行为及其目标 |
4.5 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均衡 |
4.6 政府入市效应的理论假说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政府救市资金运行的统计分析 |
5.1 救市资金持股统计 |
5.1.1 持股规模 |
5.1.2 持股结构 |
5.2 救市资金动态追踪 |
5.2.1 持股规模变动 |
5.2.2 持股结构调整 |
5.3 救市资金持股指数编制 |
5.3.1 指数计算说明 |
5.3.2 救市资金整体持股指数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政府救市效果的实证检验 |
6.1 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6.1.1 流动性衡量及假设 |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6.1.3 变量说明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
6.1.4 DID流动性实证结果 |
6.1.5 稳健性检验 |
6.2 救市资金对市场整体波动性的影响 |
6.2.1 模型设定及假设 |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2.3 序列平稳性检验 |
6.2.4 GARCH模型检验结果 |
6.3 救市资金对个股波动性的影响 |
6.3.1 模型设定及假设 |
6.3.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3 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检验结果 |
6.3.4 GMM稳健性检验 |
6.4 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分析 |
6.4.1 噪声交易的量化 |
6.4.2 噪声交易机制检验 |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资金退出策略(后处置)研究 |
7.1 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理论研究 |
7.1.1 退市模型设定 |
7.1.2 定义均衡策略 |
7.1.3 退市均衡策略求解 |
7.1.4 两期模型下的政府退市策略设计 |
7.1.5 政府退市模型的政策含义 |
7.2 救市资金退市的现实依据 |
7.2.1 收益率估算方法 |
7.2.2 救市资金初始成本核算 |
7.2.3 救市资金累计收益率核算 |
7.2.4 救市资金与A股股指收益比较 |
7.2.5 救市资金收益横向比较 |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关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股价联动性概念及测查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理性人假说 |
2.2.2 有效市场假说 |
2.2.3 羊群效应 |
2.2.4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3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相互作用分析 |
2.3.1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影响股价联动性的机理 |
2.3.2 股价联动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的作用 |
3 与股价联动性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与股价联动性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创建思路 |
3.2 与股价联动性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 |
3.3 与股价联动性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确立 |
3.4 宏观经济指标解释 |
3.4.1 一级指标解释 |
3.4.2 二级指标解释 |
3.5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 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
4.1 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假设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平稳性检验 |
4.3.2 协整分析 |
4.3.3 误差修正机制分析 |
4.3.4 Granger因果检验 |
5 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
5.1 稳健性检验 |
5.2 异质性分析 |
5.2.1 不同市场环境的异质性分析 |
5.2.2 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投资者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培育力度 |
6.2.2 注重不同市场环境下调控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综述 |
2.2 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综述 |
2.3 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2 研究假设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 |
4.2 变量选取 |
4.3 模型设定 |
5 实证分析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 |
2.1.2 管理层私利 |
2.1.3 管理层过度自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管理层权力理论 |
2.2.3 管理层过度自信理论 |
2.2.4 有效市场假说 |
2.2.5 信息与股价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关于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 |
2.3.2 关于管理层私利与企业决策 |
2.3.3 关于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决策 |
2.3.4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与股价异常波动 |
2.3.5 文献述评 |
3 “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发展现状 |
3.1 “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特点 |
3.2 “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优势 |
3.3 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存在的问题 |
3.3.1 上市公司权责定位不清 |
3.3.2 “僵尸基金”难题尚未解决 |
3.3.3 存在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机理分析 |
4.1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决策的影响 |
4.1.1 管理层私利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决策的影响 |
4.1.2 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决策的影响 |
4.2 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市场反应 |
4.3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市场反应的机理分析 |
4.3.1 上市公司并购次数的中介效应 |
4.3.2 上市公司出资额的中介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实证分析 |
5.1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决策的实证检验 |
5.1.1 变量设计和模型构建 |
5.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1.3 实证分析结果 |
5.2 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 |
5.2.1 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短期市场反应 |
5.2.2 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长期市场反应 |
5.3 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影响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 |
5.3.1 结构方程模型 |
5.3.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
5.3.3 模型构建 |
5.3.4 实证分析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股市波动 |
1.3.2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市值 |
1.3.3 银行稳定 |
1.3.4 信贷渠道 |
1.3.5 股票质押渠道 |
1.3.6 价格泡沫渠道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可能的创新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股市波动及其衡量方法的文献 |
2.1.1 波动率衡量股市波动 |
2.1.2 市值变化衡量股市波动 |
2.2 关于银行稳定的基础理论文献 |
2.2.1 银行稳定的内涵界定 |
2.2.2 银行稳定的界定方法 |
2.2.3 银行稳定的影响因素 |
2.3 股市波动与银行稳定的研究文献 |
2.3.1 基于企业角度 |
2.3.2 基于银行角度 |
2.3.3 其他研究角度 |
2.4 文献评述 |
2.4.1 股市波动的研究评述 |
2.4.2 银行稳定的研究评述 |
2.4.3 股价波动与银行稳定的研究评述 |
3.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设定 |
3.2.1 代表性家庭 |
3.2.2 企业家 |
3.2.3 零售商 |
3.2.4 银行家 |
3.2.5 货币政策 |
3.2.6 市场出清条件 |
3.3 模型估计 |
3.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3.2 参数校准 |
3.3.3 参数估计 |
3.4 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 |
3.4.1 方差分解 |
3.4.2 脉冲响应分析 |
3.5 小结 |
4.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信贷渠道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4.2.1 股市金融加速器理论 |
4.2.2 信贷渠道的具体机制 |
4.3 实证研究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小结 |
5.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股票质押渠道 |
5.1 引言 |
5.2 相关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5.2.1 关于质押物价值的理论研究 |
5.2.2 股票质押渠道的具体机制 |
5.3 实证研究 |
5.3.1 研究设计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价格泡沫渠道 |
6.1 引言 |
6.2 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6.2.1 股市泡沫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 |
6.2.2 价格泡沫渠道的具体机制 |
6.3 实证研究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稳定股市应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 |
7.2.2 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则与透明度 |
7.2.3 循序渐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 |
7.2.4 构建长效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
7.3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
2.2 境外投资者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
2.3 “沪港通”政策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3.1 理论基础 |
3.1.1 境外投资者信息优势理论 |
3.1.2 境外投资者监管理论 |
3.2 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背景 |
第四章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 |
4.1 引言 |
4.2 文献简述与研究假说 |
4.2.1 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 |
4.2.2 研究假说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3.1 企业投资效率定义与度量 |
4.3.2 实证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倾向得分匹配的检验 |
4.4.2 双重差分模型的基本回归结果 |
4.4.3 扩展性实证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权益资本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 |
5.1 引言 |
5.2 文献简述与研究假说 |
5.2.1 文献简述 |
5.2.2 研究假说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权益资本成本的度量 |
5.3.2 实证模型设定 |
5.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4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权益资本成本 |
5.4.1 基本实证结果分析 |
5.4.2 影响机制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权益资本成本与企业投资效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 |
6.1 引言 |
6.2 文献简述与研究假说 |
6.2.1 文献简述 |
6.2.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实证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4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基本实证结果 |
6.4.2 产权属性的影响 |
6.4.3 异质性检验 |
6.5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陆港通”的实证检验 |
附录B:股票流动性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消费与股价的作用机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角下的不确定性与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定价[D]. 戴逸明. 浙江大学, 2021(01)
- [2]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与传染效应研究[D]. 林思涵. 吉林大学, 2021(01)
- [3]信息不对称下互联网借贷利率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水兵兵. 山东大学, 2021(11)
- [4]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股价崩盘风险——“有效管制”还是“过度约束”?[J]. 李健欣,蒋华林,马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1(03)
- [5]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D]. 王晓丹. 山东大学, 2020(02)
- [6]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与股价联动性的关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D]. 杨小园.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陈贤哲. 暨南大学, 2020(04)
- [8]管理层私利和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影响[D]. 黄菁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D]. 徐铮.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D]. 刘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