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2重整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CN-32重整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一、CN-32型改质催化剂工业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华,季轩,韩春艳[1](2018)在《浅谈阳离子改质剂皂化值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阳离子改质剂皂化值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别从样品用量、皂化液的选择、皂化反应时间和样品存放时间等方面展开讨论,对影响皂化值测试结果的原因进行说明,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高腾跃[2](2017)在《保护电沉积处理铜氰废水回收铜和氰化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金主要采用氰化浸出工艺从矿石中直接提取冶炼,但由于伴生矿物的存在,氰化浸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铜氰化废水。氰化浸出液中铜离子的大量存在会显着降低金的浸出速度并增加氰耗,导致铜氰废水无法直接返回氰化工序使用,只能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后排放。采用常规净化工艺处理时,废水中的有价金属元素和氰化物无法得到回收利用,且药剂消耗量大、处理成本高;酸化法(AVR)等处理工艺虽可实现氰化物的回收利用,但仍存在着成本高、处理后废水无法直接回用等问题,且废水中的有价金属铜无法有效回收;而采用传统的电沉积工艺可有效回收废水中有价金属铜,但此过程中氰化物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无法实现有价金属元素和氰化物的同时回收。为实现含铜氰化废水的综合利用,本文研发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保护电沉积处理铜氰废水技术,即通过在废水中添加适量保护剂(次亚磷酸钠)的方法抑制电沉积回收金属铜过程中氰化物的氧化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溶剂萃取-保护电沉积工艺,成功实现低浓度铜氰废水中有价元素铜和氰化物的同时回收和废水的循环使用。此外,本文对氰化物及次亚磷酸盐的电极反应机理也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条件下溶液中铜氰离子的配合形式和阴极析出电位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铜氰离子的配合形式主要受温度和CN/Cu物质的量比影响,当温度升高或CN/Cu物质的量比减小时,配合离子更趋向以Cu(CN)32-的形式存在;随着温度的升高,Cu(CN)32-在阴极析出电位有所降低,可加速铜的电沉积反应;而CN/Cu物质的量比和溶液pH值的增大会对铜的电沉积过程造成不良影响。以次亚磷酸钠为保护剂,采用电沉积工艺处理铜氰废水时发现,次亚磷酸盐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电沉积过程中氰化物的氧化分解,从而提高了氰化物的回收率;提高电沉积温度可以促进氰化物的回收,而电流密度与pH值对氰化物和铜的回收影响不大;废水中的铁氰酸盐对于电沉积回收过程有不利影响,需适当降低阳极电流密度;电沉积处理后余液可直接用于氰化浸出,对金的浸出率无不良影响。采用溶液萃取-保护电沉积工艺进行了低浓度铜氰废水综合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以200g/LAliquat336-20 vol%仲辛醇-磺化煤油为萃取剂,可以有效萃取废水中的铜氰配合离子,铜的饱和萃取容量超过13 g/L,萃取时铜氰配合离子主要以Cu(CN)32-的形式被萃入有机相中;采用1.5 mol/L的NH4SCN溶液经三级逆流反萃后,铜的反萃率可达到96%以上,反萃液经保护电沉积处理可有效回收其中的铜和氰化物。萃取和电沉积处理后余液可用于金的氰化浸出,对浸出率无不良影响。开展了铜氰废水保护电沉积处理过程中阳极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过程中阳极表面生成的Cu2+是造成氰化物分解的直接原因,阳极表面生成的Cu(OH)2沉淀能够吸附游离氰化物,造成氰化物的直接电化学氧化;保护电沉积过程中次亚磷酸盐并未直接在阳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而是通过与阳极表面生成的Cu2+优先反应,达到抑制氰化物氧化分解的目的。在次亚磷酸盐抑制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碳纤维作为阳极材料对强化保护电沉积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次亚磷酸盐的抑制效果,提高氰化物的回收率;但在处理实际废水时,需注意阳极沉淀物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吴青,吴晶晶[3](2016)在《沸腾床加氢及其未转化油改质中试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是加工高硫、高残炭、高金属劣质原料的最重要技术之一,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装置操作灵活、转化率高等特点。以减压渣油(VR)、催化裂化(FCC)油浆及减压蜡油(VGO)混合物为原料,进行沸腾床加氢及其未转化油(UCO)改质的中试研究。沸腾床加氢中试结果显示,渣油转化率可以达到70%以上,脱硫率达到80%90%,液体总收率为74%;UCO的焦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掺炼UCO可以使焦化装置的轻油收率提高4%左右,从而实现渣油的充分转化。按有、无该项目测算的技术经济分析显示,增设一套2.20 Mt/a的渣油沸腾床加氢商业装置,增设了沸腾床加氢后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可达到10.54%。

赵檀,赵野[4](2016)在《炼油催化剂技术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原油事业重视程度的加大,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中以及工业上的需要,对原油的数量要求极高。炼油催化剂的许多新型品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主要涉及异构化、烷基化以及重整油改质与脱苯用的催化剂,馏份油的处理与裂化,流化催化裂化,渣油处理以及生物催化脱硫等。

林凯[5](2015)在《改性季铵盐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土矿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V2O5,这可作为提取钒的资源,且氧化铝生产流程中的钒对氧化铝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针对氧化铝生产流程中钒的危害和现有回收工艺如结晶法、离子交换法等存在流程长、能耗高、回收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料液不经处理,采用季铵盐直接从高碱度的氧化铝种分母液中直接提取钒,萃余液直接返回铝土矿浸出工序的新工艺。本文主要进行了改性季铵盐从高碱度含钒溶液中萃取钒的研究,分别从萃取剂的筛选与转型、萃取和反萃影响因素及萃取机理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将对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铝土矿中提取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了选用不同类型萃取剂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结果表明,转型后的CO32-型季铵盐TOMAC的萃取性能要明显优于HCO3-、SO42-和Cl-型季铵盐TOMAC的萃取性能,确定选用CO32-型季铵盐TOMAC为后续实验研究的萃取剂。研究了Cl-型季铵盐TOMAC转型过程,通过测定处理后溶液中Cl-、SO42-、CO32-等阴离子的浓度来计算交换平衡率,并结合分析萃取剂转型前后的红外光谱图,确定转型各个步骤所需的处理次数。结果表明,在相比O/A为2/1,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1h的条件下,Cl-型季铵盐经3mo1/L的H2S04溶液处理7次后可得到S042-型季铵盐,有机相再经过2mol/L的NaOH溶液洗涤2次和lmol/L的NaHC O3溶液处理5次后,可得到HC03-型季铵盐,最后再经过2mo1/L的NaOH溶液处理2次后,可得到C032-型季铵盐。实验考察了萃取剂浓度、仲辛醇浓度、料液碱度、料液初始含钒浓度、相比O/A、温度、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绘制了钒的萃取等温曲线,并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了较优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碱度为1.5mol/L,料液初始含钒浓度为3.57g/L,有机相质量分数组成为50%C032-型TOMAC+20%仲辛醇+30%磺化煤油,相比O/A为2/1,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测得有机相中V2O5的饱和容量约为5.85g/L,钒的单级萃取率为80%。在此条件下,经过五级逆流萃取模拟实验后,钒的萃取率可达到99.5%,萃余液中V205浓度可降至0.05g/L以下。通过对比不同的反萃取体系,确定了反萃剂组成为1.5mol/LNa2CO3+1.0mol/LNaOH,在相比O/A为1/1,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钒的单级反萃取率可达到75%。在该条件下,绘制了钒的反萃等温曲线。结果表明,含钒浓度为4.2g/L的负载有机相经过二级逆流反萃后有机相中钒浓度可降至0.02g/L以下。本文还研究了季铵盐TOMAC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的机理。通过斜率法、饱和容量法和等摩尔系列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季铵盐TOMAC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属于阴离子交换反应,萃合物的组成形式可能为(R3CH3N)3VO4,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热力学分析表明,季铵盐萃取剂TOMAC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的反应焓变为该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提高温度将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搅拌强度和两相接触面积对钒萃取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即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过程属于混合控制类型。

吴广恒,贾梦达,王德武,任广泽,张凯,张少峰[6](2013)在《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系统压力分布及压力平衡分析》文中认为在一套冷态的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装置上,对提升管压降及系统压力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推动力与阻力分析建立了系统压力平衡方程。结果表明,提升管压降轴向呈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对应轴向由下至上可分为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约束区。系统压力平衡主要受上部床层内颗粒静床高度、莲蓬头式分布器下方床层密相高度、循环管总高度及循环管中密相与稀相高度比值、蝶阀压降、提升管压降及莲蓬头式分布器压降等的影响,通过调节蝶阀压降可以实现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在较宽范围内的操作。

田林[7](2012)在《环保型铝用冷捣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石墨质阴极炭块的使用,铝电解槽的寿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制约铝电解槽寿命的关键材料已由传统的阴极炭块逐渐地向炭块间的捣固糊转变。传统的捣固糊则主要以煤沥青为黏结剂制备的热捣糊和温捣糊,由于这两种糊料在施工捣固前,均需预热,因此会释放出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的沥青烟气体,操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高,且捣固的糊料易分层,局部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很大,影响糊料自身的使用。冷捣糊室温下即可施工捣固,不存在上述情况。但冷捣糊的生产主要掌握在挪威埃肯公司、法国铝业等一些发达国家手中,因此,我国独立自主研究开发一种铝用冷捣糊,对于打破国际先进水平对冷捣糊的垄断,提高我国铝业的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努力使我国成为铝业强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树脂为主要黏结剂,添加适量的混合煤沥青成功制备了一种环保、节能的铝用冷捣糊,且常规性能达到了国家工业标准,部分非常规性能也较适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最紧密堆积中的Dinger-Funk方程从理论上计算了不同颗粒分布系数下的粒度分布,通过测定制备糊料的空隙率、电阻率、抗压强度等,确定了骨料的最佳颗粒配比即5-3mm为20.87%,3-1mm为31.49%,1-0.074mm为33.90%,<0.074mm为13.74%。(2)分别研究了以改质煤沥青、中温煤沥青、环氧树脂、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及复合黏结剂为黏结剂或主要黏结剂,以电锻煤、石墨或二硼化钛、碳纤维为骨料,经过配料、混料、混捏等工序制备了铝用冷捣糊,通过黏结剂的改性,对制备的糊料进行了相应改进,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电阻率仪等测定了制备冷捣糊的常规理化性能,扫描电镜和能谱仪(SEM-EDS)对制备糊料的微观形貌及钠渗透后糊料的微观形貌及渗透的元素进行了分析,应用红外技术(FT-IR)及X衍射仪(XRD)分析了碳化后黏结剂的结构变化和石墨化程度,还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研究了制备冷捣糊在焙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变化和热量变化。结果表明:以煤沥青和葸油为黏结剂制备的冷捣糊,在焙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但该黏结剂黏结性较差,制备的糊料疏松多孔,且其保鲜性较差,硫和苯甲醛对煤沥青结焦值的提高较明显,制备的糊料也得到改进。以酚醛树脂为糊料的12.5%时,制备冷捣糊的表观性状和常规理化性能最优,它在焙烧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苯甲醛改性酚醛树脂结焦值提高最明显,且改性后酚醛树脂制备的冷捣糊常规理化性能得到了提高。复合黏结剂为制备冷捣糊的黏结剂时,以复合黏结剂A3为糊料的12.5%时,制备的冷捣糊表观性状和常规理化性能较好,以2%苯甲醛为复合黏结剂A3的改性剂对制备的糊料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糊料常规性能最优,部分非常规性能也较合适,它在焙烧过程中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复合黏结剂A3为酚醛树脂:混合煤沥青(中温煤沥青:蒽油=65:35)=80:20,骨料为电锻煤、石墨、碳纤维,它们分别为骨料的54.7%、45%和0.3%。(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了制备糊料在焙烧过程中多环芳烃(PAH)的释放量,得出以2%苯甲醛为复合黏结剂A3的改性剂制备的铝用冷捣糊在施工捣固及捣固后糊料焙烧过程都具有环保的特点。(4)利用TG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苯甲醛改性后复合黏结剂A3在焙烧过程的质量变化,选取失重较为明显的两段进行研究,采用热分析方法中积分法(Flynn-Wall-Ozawa方程)和微分法(Friedman方程)模拟其焙烧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段(130-190℃)热解过程是由多步复杂的反应组成,这阶段主要是树脂固化过程中及黏结剂中一些小分子有机物的挥发;第二段(390-600℃)热解过程可分为两步过程,第一步则在转化率a为0.55-0.60间,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43.28kJ·mol-1,平均InA为1.3291s-1,第二步则在α为0.65-0.80间,此步E为168.34kJ·mol-1,平均InA为17.06s-1。但两步的机理函数相同即f(α)=3/2(1-α)4/3[(1-α)-1/3-1]-1.(5)采用红外和核磁共振(1H-NMR)分析了苯甲醛对复合黏结剂A3的改性机理,其机理反应为苯甲醛与酚醛树脂和混合煤沥青中活性小分子发生了亲电反应,使得酚醛树脂和混合煤沥青中的活性小分子缔结为大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了它们的结焦值。

耿明刚[8](2010)在《甘氨酸生产中副产品硫酸铵生产工艺的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天然气为原料进行氢氰酸法制甘氨酸因原料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重庆某公司采用该法进行甘氨酸生产。在用天然气进行氢氰酸的生产过程中有过量的氨气需要回收,为此,企业采用了25%的稀硫酸进行吸收,从而生产副产品硫酸铵。不过,由于所生产的硫酸铵呈灰色,不利于销售,造成产品积压,同时硫酸铵结晶过程中产生含氰废水,存在较为严重的环保压力。通过对现有硫酸铵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得知,来自氢氰酸反应塔的硫酸铵母液中存在的HCN是引起硫酸铵呈灰色的主要因素。在进行了双氧水氧化法除氰与溶剂萃取法回收氰的研究后,确定了以溶剂萃取法回收氰为试验方案。在溶剂萃取法回收氰的研究中,研究了不同萃取剂N235与TBP对回收氰效果的影响,最后确定了以TBP为萃取剂对硫酸铵母液中的氰进行回收。在用TBP进行萃取试验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TBP萃取HCN的最佳工艺条件:TBP浓度为35%、母液初始pH值为2.92、相比(Vorg: Vaq)为2:1。在此最佳条件下,绘制了萃氰平衡等温线,并确定了含氰量为1.71g/L的硫酸铵母液经五级逆流萃取工艺,其含氰量降至0.5mg/L以下,实现了深度回收氰的目的。在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试验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萃HCN的最佳条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或等于0.6mol/L、相比为(Vorg: Vaq)为1:1、反萃液平衡pH值大于13.0。在此条件下,绘制了反萃氰平衡等温线,并确定了载氰有机相经两级逆流反萃其有机相中含氰量降至0.001g/L以下,贫有机相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对除氰硫酸铵母液进行了浓缩结晶,得到白色硫酸铵晶体,同厂家的硫酸铵产品相比,在色泽上达到优等级水平,其他指标则达到一等品标准。采用改进后的硫酸铵生产工艺在工艺流程、操作费用和效益三个方面比原有工艺有明显改善,是一种技术可行的工艺。

徐长松[9](2010)在《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是以燃气轮机透平排气作为热源,将燃料通过蒸汽转化反应产生新的合成燃料,合成燃料再进入燃烧室燃烧。通过燃料转化过程回收排气中余热,提高循环效率并大幅减少NOx的排放量。循环实现的关键是燃气轮机运行工况下燃料转化反应进行深度和对不同燃料的适应性。燃料转化深度决定了对余热回收效率的高低,燃料适应性决定了不同应用领域的燃气轮机可否采用化学回热方式进行余热回收。本文主要研究燃气轮机运行条件下的燃料蒸汽转化反应过程,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为化学回热循环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按平衡反应模型对蒸汽转化反应进行分析,确定了反应产物平衡组成和反应焓的计算方法,工艺条件对燃料转化反应结果的影响。阐述了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机理和转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预转化在燃料转化中的应用。对燃料转化过程中各个阶段能量变化进行分析。按平衡反应模型,对不同燃料的转化反应进行计算,提出利用预转化反应对液态燃料先进行富气反应,生成的富甲烷气按多级分离(换热)反应的模式再进行转化,在燃气轮机运行可供条件下加深燃料蒸汽转化反应深度。对燃料多级分离(换热)反应模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此方式可提高燃料蒸汽转化反应深度,能够对排气余热进行有效回收,起到提高循环效率作用。针对化学回热循环中燃料多级分离(换热)反应的转化模式,设计了燃料蒸汽转化反应试验台,对不同的模拟燃料进行了预转化反应试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水碳比等反应条件对预转化反应结果影响,分析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相关性能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燃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够完全转化为富甲烷气,预转化反应可作为燃料多级分离(换热)---反应转化模式的第一级反应。采用化学回热方式通过多级分离(换热)反应的模式可以实现对使用不同燃料的燃气轮机进行余热回收。

张春波,苏维成,卢守卫[10](2006)在《轻油制气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催化剂在轻油制气工艺中的作用和影响,在生产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提出催化剂的国产化,是降低轻油制气的生产运行成本,发展我国的轻油制气技术的方向。

二、CN-32型改质催化剂工业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N-32型改质催化剂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阳离子改质剂皂化值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试剂和材料
    1.3 反应机理
    1.4 实验方法
    1.5 皂化值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样使用量
    2.2 皂化液的选择
    2.3 皂化反应时间的选择
    2.4 皂化反应程度的影响
    2.5 阳离子改质剂存放时间的影响
3 结论

(2)保护电沉积处理铜氰废水回收铜和氰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铜氰废水的产生及危害
    1.3 铜氰废水的处理工艺及研究现状
        1.3.1 自然降解法
        1.3.2 碱性氯化法
        1.3.3 SO_2-空气法
        1.3.4 过氧化氢法
        1.3.5 直接电解法
        1.3.6 微生物降解法
        1.3.7 酸化法
        1.3.8 硫酸锌-硫酸法
    1.4 改进电沉积工艺研究现状
        1.4.1 电积-酸化工艺
        1.4.2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1.4.3 保护电沉积工艺
    1.5 次亚磷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1.6 含氰废水中铜富集工艺研究现状
        1.6.1 活性炭吸附法
        1.6.2 电渗析法
        1.6.3 离子交换法
        1.6.4 溶剂萃取法
    1.7 季铵盐在碱性溶液萃取中的应用
    1.8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8.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8.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电沉积实验研究方法
        2.3.1 电解液的配制
        2.3.2 电沉积实验过程
        2.3.3 电沉积实验装置
        2.3.4 电沉积实验数据分析
    2.4 溶剂萃取实验研究方法
        2.4.1 有机相的配制
        2.4.2 水相的配制
        2.4.3 萃取与反萃实验过程
        2.4.4 溶剂萃取机理研究方法
    2.5 氰化浸出研究方法
    2.6 电化学研究方法
        2.6.1 电化学测试装置
        2.6.2 循环伏安测试
        2.6.3 恒电位电解
        2.6.4 电化学阻抗分析
    2.7 分析检测方法
        2.7.1 溶液中铜含量的测定
        2.7.2 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2.7.3 铜中磷含量的测定
        2.7.4 物相及显微组织分析
第3章 铜氰配合物溶液的相关热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铜氰配合形式计算方法
    3.3 铜氰配合形式计算结果与分析
        3.3.1 温度对配合形式的影响
        3.3.2 游离CN/Cu物质的量比对配合形式的影响
        3.3.3 溶液pH值对配合形式的影响
    3.4 阴极析出电极计算方法
    3.5 阴极析出电位计算结果与分析
        3.5.1 温度对析出电位的影响
        3.5.2 游离CN/Cu物质的量比对阴极析出电位的影响
        3.5.3 pH值对阴极析出电位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铜氰废水的电沉积回收研究
    4.1 引言
    4.2 直接电沉积处理研究
        4.2.1 温度对直接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2.2 CN/Cu物质的量比对直接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2.3 电流密度对直接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3 保护电沉积处理研究
        4.3.1 次亚磷酸钠用量对保护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3.2 温度对保护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3.3 电流密度对保护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3.4 初始pH值对保护电沉积回收效果的影响
        4.3.5 电解产物分析与检测
    4.4 电沉积余液氰化浸出研究
        4.4.1 金精矿的化学及物相分析
        4.4.2 氰化浸出实验研究
    4.5 实际工业废水保护电沉积处理研究
        4.5.1 废水中铜氰离子的配合形式
        4.5.2 工业废水保护电沉积实验研究
        4.5.3 阳极产物分析
        4.5.4 电位-时间曲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铜氰废水的溶剂萃取分离富集研究
    5.1 引言
    5.2 铜氰废水的萃取工艺研究
        5.2.1 稀释剂组成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2 萃取剂浓度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3 萃取平衡等温线的绘制
        5.2.4 水相pH值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5 温度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6 阴离子杂质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7 锌离子的萃取回收研究
        5.2.8 水相CN/Cu比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9 TBP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5.2.10 季铵盐萃取机理的研究
    5.3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取工艺研究
        5.3.1 反萃剂的选择
        5.3.2 反萃剂浓度对反萃取效果的影响
        5.3.3 NaCN浓度对反萃取效果的影响
        5.3.4 水相初始pH值对反萃取效果的影响
        5.3.5 温度对反萃取效果的影响
        5.3.6 逆流反萃取级数研究
    5.4 萃取余液的氰化浸出研究
        5.4.1 浮选金精矿的氰化浸出研究
        5.4.2 原矿直接氰化浸出研究
    5.5 反萃液的电沉积回收研究
        5.5.1 NH_4SCN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
        5.5.2 反萃液浓度对氰化物回收的影响
    5.6 实际低浓度工业废水的综合回收研究
        5.6.1 低浓度废水萃取电沉积实验过程
        5.6.2 综合回收实验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阳极反应机理及强化保护电沉积工艺研究
    6.1 引言
    6.2 氰化物阳极氧化机理研究
        6.2.1 阳极反应过程循环伏安研究
        6.2.2 不同极化电位下阳极产物分析
        6.2.3 氰化物氧化分解的电极反应过程
        6.2.4 温度对阳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6.2.5 CN/Cu物质的量比对阳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6.2.6 初始NaOH浓度对阳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6.2.7 不同反应物浓度下伏安研究
        6.2.8 不同扫描速度下循环伏安研究
    6.3 次亚磷酸盐抑制机理研究
        6.3.1 次亚磷酸盐对阳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6.3.2 阳极反应过程交流阻抗研究
        6.3.3 次亚磷酸盐浓度对阳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6.4 强化保护电沉积实验研究
        6.4.1 电沉积实验装置
        6.4.2 实验方法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3)沸腾床加氢及其未转化油改质中试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渣油沸腾床加氢中试
    1.1 实验部分
    1.2 结果与讨论
2 UCO的焦化行为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结果与讨论
3 渣油沸腾床加氢技术经济分析
4 小结

(4)炼油催化剂技术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配方汽油组分生产技术
    1.1 异构化。
    1.2 烷基化。
    1.3 重整油改质和脱苯。
2 炼油催化技术的新进展
3 加氢裂化技术
4 催化裂化
    4.1 渣油催化裂化。
    4.2 增产烯烃的催化裂化工艺。
    4.3 渣油加氢转化。
5 全文总述

(5)改性季铵盐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钒的性质、应用及资源
        1.1.1 钒的性质
        1.1.2 钒的应用
        1.1.3 钒的资源
    1.2 氧化铝生产流程中提钒的工艺现状
        1.2.1 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种分母液和蒸发母液中回收钒
        1.2.2 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钒
        1.2.3 从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残渣中回收钒
    1.3 碱性溶液中萃取钒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思路、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4.3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理与流程图
        2.1.1 实验原理
        2.1.2 实验流程图
    2.2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研究方法
        2.3.1 料液的配制
        2.3.2 有机相的配制及转型
        2.3.3 萃取实验
        2.3.4 反萃实验
        2.3.5 数据处理方法
    2.4 实验分析方法
        2.4.1 溶液中钒浓度的测定
        2.4.2 水相碱度的测定
第三章 萃取剂的选择与转型实验研究
    3.1 萃取剂的选择
    3.2 萃取剂的转型
        3.2.1 萃取剂转型的原理
        3.2.2 萃取剂转型的步骤
        3.2.2.1 H_2SO_4处理
        3.2.2.2 NaOH处理
        3.2.2.3 NaHCO_3处理
        3.2.2.4 Na_2CO_3处理
        3.2.3 萃取剂转型前后红外光谱图的对比
        3.2.4 萃取剂转型后萃取性能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碱度含钒溶液中萃取钒实验研究
    4.1 萃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4.1.1 萃取剂季铵盐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4.1.2 极性改善剂仲辛醇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4.1.3 料液碱度对萃取的影响
        4.1.4 料液初始含钒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4.1.5 相比O/A对萃取的影响
        4.1.6 振荡时间对萃取的影响
        4.1.7 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4.1.8 正交试验
        4.1.9 萃取等温线及饱和容量的测定
        4.1.10 五级逆流模拟萃取实验
    4.2 反萃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反萃体系的选择
        4.2.2 Na_2CO_3浓度对反萃过程的影响
        4.2.3 NaOH浓度对反萃过程的影响
        4.2.4 反萃相比O/A对反萃过程的影响
        4.2.5 反萃时间对反萃过程的影响
        4.2.6 反萃温度对反萃过程的影响
        4.2.7 正交试验
        4.2.8 反萃等温线的绘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碱度体系中季铵盐萃取钒的机理研究
    5.1 萃取机理的确定
        5.1.1 饱和容量法
        5.1.2 等摩尔系列法
        5.1.3 斜率法
    5.2 萃取过程热力学的初步分析
    5.3 萃取过程动力学的初步分析
        5.3.1 搅拌强度对萃取反应的影响
        5.3.2 两相接触面积对萃取反应的影响
    5.4 萃取前后有机相红外光谱的测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6)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系统压力分布及压力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1.2 实验条件及测试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提升管轴向压降分布
    2.2 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系统压力分布
    2.3 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压力平衡分析
        2.3.1 推动力?Pimp
        2.3.2 阻力?Pres
        2.3.3 压力平衡方程
    2.4 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不同工况下的压力预测
3 结论

(7)环保型铝用冷捣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冷捣糊基本简介
        1.1.1 冷捣糊的用途
        1.1.2 糊料的分类
        1.1.3 冷捣糊的组成
    1.2 铝电解过程和电解质渗透阴极机理
    1.3 骨料粒级级配理论
        1.3.1 粒级级配理论模型
        1.3.2 颗粒级配理论的应用
    1.4 冷捣糊研究现状
        1.4.1 冷捣糊黏结剂的改性研究
        1.4.2 国内冷捣糊研究概况
        1.4.3 国外冷捣糊研究现状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达到的理化目标
        1.6.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1.1 骨料
        2.1.2 黏结剂
        2.1.3 冷捣糊改进剂
    2.2 实验设备
    2.3 糊料制备及焙烧
    2.4 冷捣糊性能检测
        2.4.1 冷捣糊电阻率的测定
        2.4.2 抗钠浸蚀性测定
        2.4.3 冷捣糊环保性能测定
        2.4.4 黏结剂碳化分析
        2.4.5 冷捣糊热重分析
        2.4.6 冷捣糊其它性能测定
第三章 冷捣糊颗粒级配研究
    3.1 实验原理
    3.2 冷捣糊骨料中最大及最小粒径的确定
    3.3 颗粒分布系数n的确定
        3.3.1 n值对骨料堆积密度的影响
        3.3.2 n值对糊料气孔率的影响
        3.3.3 n值对糊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3.3.4 n值对糊料电阻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以煤沥青为主要黏结剂制备铝用冷捣糊
    4.1 改质煤沥青为主要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4.1.1 蒽油对改质沥青的软化点和结焦值的影响
        4.1.2 改质煤沥青和蒽油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4.2 中温煤沥青为主要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4.2.1 中温煤沥青软化点的调节
        4.2.2 中温煤沥青和蒽油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4.2.3 黏结剂含量对制备冷捣糊电阻率的影响
        4.2.4 黏结剂含量对制备冷捣糊抗压强度的影响
        4.2.5 黏结剂含量对制备冷捣糊抗钠浸蚀性的影响
    4.3 中温煤沥青和蒽油为黏结剂改进制备的冷捣糊
        4.3.1 黏结剂的改性
        4.3.2 骨料的改进
    4.4 中温煤沥青为主要黏结剂改进制备的冷捣糊
    4.5 中温煤沥青的石墨化
    4.6 中温煤沥青为主要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热重分析
    4.7 煤沥青为主要黏结剂制备糊料的缺点
    4.8 小结
第五章 以树脂为黏结剂制备铝用冷捣糊
    5.1 环氧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5.1.1 环氧树脂含量对糊料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5.1.2 环氧树脂的改性
        5.1.3 环氧树脂为黏结剂改进制备的冷捣糊
        5.1.4 环氧树脂的碳化分析
        5.1.5 环氧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钠渗透测定
        5.1.6 环氧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热重分析
        5.1.7 环氧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缺点
    5.2 呋喃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5.2.1 呋喃树脂含量对糊料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5.2.2 呋喃树脂的改性
        5.2.3 呋喃树脂为黏结剂改进制备的冷捣糊
        5.2.4 呋喃树脂的碳化分析
        5.2.5 呋喃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钠渗透测定
        5.2.6 呋喃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热重分析
        5.2.7 呋喃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缺点
    5.3 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5.3.1 酚醛树脂含量对冷捣糊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5.3.2 酚醛树脂的改性
        5.3.3 酚醛树脂为黏结剂改进制备的冷捣糊
        5.3.4 酚醛树脂的碳化分析
        5.3.5 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钠渗透测定
        5.3.6 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热重分析
        5.3.7 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制备冷捣糊的缺点
    5.4 小结
第六章 复合黏结剂制备铝用冷捣糊及环保性检测
    6.1 复合黏结剂制备冷捣糊
        6.1.1 环氧树脂和混合煤沥青为复合黏结剂
        6.1.2 呋喃树脂和混合煤沥青为复合黏结剂
        6.1.3 酚醛树脂和混合煤沥青为复合黏结剂
        6.1.4 复合黏结剂的选择
    6.2 改性复合黏结剂A3制备冷捣糊非常规性能检测
        6.2.1 捣固温度的测定
        6.2.2 热膨胀、导热、杨氏模量等非常规性能的检测
    6.3 改性后复合黏结剂A3制备冷捣糊的热重分析
    6.4 制备糊料环保性检测
    6.5 小结
第七章 苯甲醛改性复合黏结剂A3的热分解动力学及改性机理
    7.1 改性后复合黏结剂A3热分解动力学
    7.2 苯甲醛改性复合黏结剂A3的改性机理
        7.2.1 苯甲醛改性酚醛树脂改性机理
        7.2.2 苯甲醛改性混合煤沥青改性机理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B 查新报告

(8)甘氨酸生产中副产品硫酸铵生产工艺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含氰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1.2 氰化物的种类及危害
        1.2.1 氰化物的种类
        1.2.2 氰化物的危害
    1.3 氰化物处理方法的概述
        1.3.1 氰化物回收方法概述
        1.3.2 破氰法概述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1.4.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4.2 论文的研究思路
2 现有硫酸铵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现有硫酸铵生产工艺简介
    2.2 现有硫酸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3 现有硫酸铵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3.1 调pH 过程中硫酸铵母液变黑成因分析
        2.3.2 油状循环硫酸铵母液成因分析
3 除氰方法的选定
    3.1 分析检测方法
        3.1.1 硫酸铵母液中总氰含量的分析
        3.1.2 硫酸铵母液pH 值的测定
        3.1.3 分析检测
    3.2 含氰硫酸铵母液的处理
        3.2.1 双氧水氧化
        3.2.2 萃取
        3.2.3 除氰方法的选定
4 HCN 的萃取与反萃
    4.1 实验原理
        4.1.1 萃取原理
        4.1.2 反萃原理
    4.2 HCN 的萃取与反萃实验
        4.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CN 的萃取结果与讨论
        4.3.2 HCN 的反萃结果与讨论
        4.3.3 再生有机相萃取性能的研究
5 工艺过程综合分析
    5.1 工艺流程对比分析
    5.2 操作费用对比分析
    5.3 效益的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的意义
        1.1.1 化学回热循环介绍
        1.1.2 化学回热循环中燃料转化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 燃料转化反应研究现状
        1.2.1 燃料转化过程概述
        1.2.2 蒸汽转化研究现状
        1.2.3 蒸汽转化在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应用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燃料蒸汽转化过程分析
    2.1 燃料蒸汽转化反应概述
    2.2 蒸汽转化反应热效应
    2.3 燃料转化反应通式和独立反应数
    2.4 蒸汽转化反应的平衡组成
        2.4.1 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4.2 蒸汽转化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2.4.3 蒸汽转化反应平衡常数求取
        2.4.4 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计算方法
    2.5 蒸汽转化工艺条件
        2.5.1 压力选择
        2.5.2 温度选择
        2.5.3 水碳比
        2.5.4 空速
    2.6 甲烷蒸汽重整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2.7 催化剂
    2.8 预转化在蒸汽转化中应用
        2.8.1 预转化过程分析
        2.8.2 预转化工艺条件和催化剂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机运行工况燃料转化方案设计
    3.1 燃料转化效率
        3.1.1 燃料转化过程能量分析
        3.1.2 燃料转化过程效率
        3.1.3 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2 燃料转化在燃机循环中应用分析
        3.2.1 燃气轮机工况参数
        3.2.2 燃料相关参数
        3.2.3 燃机可供条件下转化反应平衡组成
        3.2.4 燃料转化反应反应焓
        3.2.5 燃料转化过程效率
        3.2.6 水碳比选择对效率影响
    3.3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方案设计
        3.3.1 回热循环中应用燃料转化工艺难点分析
        3.3.2 燃料多级分离(换热)反应设计
    3.4 燃料多级分离(换热)反应模拟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蒸汽转化实验台
    4.1 试验台设计的原则和功能
        4.1.1 实验室反应器基本类型及特点
        4.1.2 蒸汽转化反应特点及实验内容
    4.2 蒸汽转化试验台
        4.2.1 反应段计算
        4.2.2 反应段设计
        4.2.3 物料流路及功能
        4.2.4 控制系统
    4.3 反应产物测量与分析
        4.3.1 色谱分析仪器简介
        4.3.2 色谱柱型号
        4.3.3 色谱方法设置
        4.3.4 定性、定量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燃料预转化反应实验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仪器与原料
        5.1.2 模拟燃料
        5.1.3 催化剂物化性能及适用范围
        5.1.4 实验基准工艺条件
        5.1.5 实验工艺计算方法
        5.1.6 催化剂粒径、装填量
        5.1.7 催化剂装填
    5.2 催化剂还原、投料
        5.2.1 催化剂还原工艺计算
        5.2.2 催化剂还原步骤
        5.2.3 投油及提量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预转化反应产物
        5.3.2 压力对反应影响
        5.3.3 温度对反应影响
        5.3.4 水碳比对反应影响
        5.3.5 液空速对反应影响
        5.3.6 返氢对反应影响
        5.3.7 正十六烷实验结果
        5.3.8 催化剂表征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CN-32型改质催化剂工业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阳离子改质剂皂化值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J]. 周丽华,季轩,韩春艳.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8(03)
  • [2]保护电沉积处理铜氰废水回收铜和氰化物的研究[D]. 高腾跃. 东北大学, 2017(06)
  • [3]沸腾床加氢及其未转化油改质中试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J]. 吴青,吴晶晶.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6(11)
  • [4]炼油催化剂技术的新进展[J]. 赵檀,赵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30)
  • [5]改性季铵盐从高碱度溶液中萃取钒的研究[D]. 林凯.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3)
  • [6]组合约束型出口提升管系统压力分布及压力平衡分析[J]. 吴广恒,贾梦达,王德武,任广泽,张凯,张少峰.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3(03)
  • [7]环保型铝用冷捣糊的研究[D]. 田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1)
  • [8]甘氨酸生产中副产品硫酸铵生产工艺的改进研究[D]. 耿明刚. 重庆大学, 2010(03)
  • [9]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D]. 徐长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10]轻油制气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张春波,苏维成,卢守卫. 城市燃气, 2006(09)

标签:;  ;  ;  

CN-32重整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