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息互通 血脉相连(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文中指出若要研究古代文献中有关肿瘤的相关内容,则需要寻找古代疾病中属于现今肿瘤的疾病,然当今意义上的肿瘤或癌症是以微观病理学基础上的概念,而古代以宏观症状为疾病诊断依据。为实现古今“肿瘤”病的最佳匹配,引入了类比推理与最佳说明推理予以论证。古人关于肿瘤的论述,不越瘤、症瘕积聚、息肉、痈疽疮疡四类大疾病范畴,但此四大类疾病并非皆是现今概念的肿瘤,故将论文题目名为《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瘤病首见于《内经》,其泛指以经络流通不畅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其中肠瘤类似于现今腹膜后软组织瘤,昔瘤为皮肤肌肉的纤维组织瘤。“肿瘤”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并非现今医学的肿瘤概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宋代,瘤病与瘿病合称为瘿瘤,在认识与治法中并无明显区别。瘿核一病类似于现今甲状腺腺瘤,石瘿依据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描述与现今甲状腺癌相似。唐代开始出现“六瘤”划分,仅血瘤可以确定为现今血管瘤。明代“五瘤”概念中,血瘤为血管瘤,骨瘤为骨肿瘤,肉瘤为脂肪瘤或肌肉纤维瘤。《普济方》又存在十瘤的记载。清代喉瘤基于不同描述有淋巴滤泡增生与咽乳头状瘤的不同。在痈疽疔疮的传统疮疡病认识中,《内经》载甘疽为乳腺癌,附骨疽病为现今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骨囊肿。《小品方》之石痈,从皮核的关系断定为真皮纤维瘤,但其附骨疽的描述与《内经》不同,应当为化脓性骨髓炎。《集验方》中对男子阴部生疮的描述,从形态看与现今阴茎鳞状细胞癌相似。隋唐时期的石痈为肌肉纤维瘤,乳石痈为乳腺纤维瘤,石疽则类似于皮肤纤维瘤。《千金方》男子阴疮为阴茎浸润性癌,《医心方》阴劳疮为阴茎乳头状癌。《备急千金要方》首次记载的石疔病,为恶性黑色素瘤。《圣济总录》谓乳痈表现为“赤紫坚硬”,其描述类似炎性乳腺癌。恶肉、核、菌、岩、癌等病属痈疽疮疡范畴内的疾病。《肘后备急方》记载恶肉病的生长过程与典型鳞状细胞癌相符,《诸病源候论》又称为翻花疮恶肉,同书中,疮恶肉则类似于基底细胞癌。宋代《卫济宝书》所论“癌”为急性感染类疾病,《仁斋直指方》中的“癌”是基于阴茎癌与乳房癌而说出。其余如奶岩、乳癌为现今乳腺癌,牙岩为牙癌,肾岩为阴茎癌,癌发为恶性黑色素瘤。以核为特征者有唇核、乳中结核两大类疾病,《诸病源候论》唇核接近唇部肿瘤,明清称之为茧唇,有唇癌与普通唇炎之分。宋代乳中结核包含了现今乳腺炎与乳腺肿瘤。明清时期,乳中结核称之为乳疬或乳癖,乳疬可指非哺乳性乳腺炎、乳房结核或乳腺纤维瘤,乳癖为乳腺增生病。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乳疬又指男性乳房异常增生。蕈菌命名的疾病中,阴菌、阴挺除指代阴道脱垂外,在明清阴疮门下,更类似外阴鳞状细胞癌。明代眼胞菌毒有类眼睑鳞状细胞癌,舌菌为血管瘤,喉菌为淋巴滤泡增生。至清代,舌菌的描述更接近于舌鳞状细胞癌,喉菌为咽黑色素瘤,蹲猴子为咽部乳头状瘤。唇菌则类似过敏性唇炎。症瘕积聚在隋唐之前属两类不同的概念,其中《内经》积病类似现今肠系膜肿瘤,《难经》五积并非五脏肿瘤,而是源自《内经》相关概念的曲解。《金匮要略》构建了积病的脉法,从以脉侧证的角度,延展了《内经》积病仅限于肠胃的范围。症与瘕在隋唐之前通用,泛指腹部肿大,其中石瘕可能为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子宫肌瘤伴有黏连。妇人症病为妊娠葡萄胎。《小品方》症病更接近于胃部肿瘤。《肘后备急方》暴症继发于肿瘤的肠扭转。隋唐之后症与瘕之间以“按之动与不动”区分,其中食症为食管肿瘤。癖病多以水饮立论,多类似于现今胃潴留,而“癖病结块”为胃肿瘤导致的幽门梗阻。痃病多指腹部肌肉的纤维炎症,而“痃病积块”接近于现今腹壁纤维瘤。《备急千金要方》在月经不通病中首次记载了葡萄胎组织,并选用牡蒙丸、桃仁煎治疗。鬼胎一词首见于《诸病源侯论》,宋代《太平圣惠方》将其等同于葡萄胎,清代多指卵巢功能性肿瘤。“息肉”一词《内经》已被用来形容肠蕈,肠蕈为肠壁外蕈菌样肿瘤。疣病在《五十二病方》中泛指一切皮肤类增生,而隋唐“疣目”与现今疣病相似。鼻息肉为鼻前庭肿瘤,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提出”痔为息肉的俗称”,所以鼻息肉又称为鼻痔。治疗方面南北朝以通利之品为主,隋唐主以温药,明清则以清利湿热为主。南北朝首见眼息肉,泛指眼部肿瘤,宋《圣济总录》鸡冠蚬肉与之相似。至明代,依据《审视瑶函》的描述,鸡冠蚬肉可确定为球结膜血管瘤,清代《疡医大全》鸡冠蚬肉则为穹隆部血管瘤。《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生肉塞耳,泛指外耳道肿瘤,明清称之为耳痔、耳蕈、耳挺,其中耳挺描述与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相类似,清代《外科心法要诀》有关耳痔、耳蕈的描述类似外耳道乳头状与息肉状瘤。古人对于肿瘤类疾病认识源自积聚、蕈菌、翻花、岩石、痰块、鬼、管道、空间等不同隐喻。积聚隐喻源自古人最开始将人的体腔作为盛水容器或将经络为河流,引入“寒能令水结冰”的认识,将肿瘤的形成认为是体内液体结冰所致,意象图式表示为“寒—水(饮)—冰(肿块)”“寒—水(气血)—冰(肿块)”。《内经》肿瘤类疾病基本按照此图式认识,后世受到“死隐喻”的影响,以上图式大概产生了 3种变化,其一,逐渐忽略寒邪对原始意向图式影响,“寒邪—水—块”泛化为“邪—水—块”,如后世奶岩、乳核、唇核的肿块归因于情志、风、风寒等邪;其二,逐渐抽象出“停滞——增生”这一新的对肿瘤形成的认识路径,如《小品方》直接以流通之性药物治疗息肉,症瘕积聚的肿块是食物所导致,故用消食药物治疗,瘿核被认为是引用的沙水所结成块导致;其三,忽略原有内容只借用名称下的新内容,如将肿瘤直接作为痈疽,借用痈疽的心火疮疡理论对肿瘤治疗。蕈菌隐喻、翻花隐喻、岩石隐喻、痰块隐喻、鬼隐喻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即通过肿瘤的一些外在特征,将肿瘤认为是蕈菌、花、岩石、痰等物质,因蕈菌生长的环境为湿热之处,故大多以清利湿热为主,也有从局部阴暗环境来认识者,故而以温化寒湿来治疗;自然界花的生长与风湿有关,故治疗翻花疮多以祛风除湿为主。将肿块作为岩石,治疗有不同侧重,岩有孔隙,故以填补为主,石质地较硬,故以角类药或化石药为主治疗。肿块为痰与朱丹溪痰理论构建有关,故治疗肿块以化痰药为主。鬼隐喻多见于鬼胎、石瘕、症坚等腹部肿瘤,与古人对鬼的认识有关,鬼作为先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影响着中医疾病的构建,通过对鬼字的探讨可以知道,鬼最开始为先入的灵魂,但其经过恶化后,逐渐变成了负面用词,在与鬼有关的非肿瘤疾病中,可以发现引入鬼的概念多因症状表现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鬼为灵魂”是与鬼有关疾病的基本隐喻,肿瘤鬼胎病则因为人的生殖特点而构建。“恶”有鬼之意,症病中用“恶”概念表述肿瘤形成也是受到鬼的影响,治疗方面多用“杀鬼魅邪气”之药。空间隐喻主要指古人借用空间相关的知识从而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如隋唐时代治疗鼻息肉与目息肉,因鼻息肉在鼻腔中环境较暗,目息肉常伴结膜红肿,进而认为此分属寒热,故多以温药治疗鼻息肉,以寒药治疗眼息肉。在疣病祝由疗法中,认为肿块治疗可以借月蚀或丢掉物体来使肿块消失。管道隐喻则是古人对噎嗝病的主要隐喻,通过干涩与堵塞来认识噎嗝病,对现今食管肿瘤治疗有借鉴意义。最后借用neo4j中的cypher语言,将上述有古代肿瘤知识与隐喻内容转化为关系与节点的图数据形式内容,构成了以“中药”“方剂”“古代疾病”“现代疾病”“始源喻”为节点,以“组成”“治疗”“肿瘤类型”“映射”为边的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
尤梓竹[2](2021)在《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文中提出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众多甲骨文学者投入於甲骨文字的释读工作中,产生了丰富的成果。这些考释成果发布在各种各样的杂志报刊中,为了通盘了解甲骨文字的考释情况,以及学者对某一字形认识的发展和变化,学界曾多次整理总结甲骨文的考释成果。本论文即是在前(5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以往甲骨文考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汇集,以提要方式,用简洁的话语陈述诸家考释过程及成果。论文搜集的范围主要是1899年至2005年甲骨学在文字考释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参考《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纂,基本按照《甲骨文字诂林》的顺序编排甲骨文字头,重新加以编号,并附以每一字头在《甲骨文字诂林》和《甲骨文字编》相应的编号。在每一字头下按照年代先後阐述各家观点。为便於检索字形,我们编制了甲骨文部首检字表、拼音检字表等索引。本论文为《甲骨文字考释提要》的第一部分,与贝梦娟《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相配套,主要收录《甲骨文字诂林》中编号为1-1889甲骨文字头的考释成果。
张电冲[3](2020)在《中医“窍”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其中尤以脏窍之间的内外联系为人熟知,体表之窍既能反映内部脏腑的盛衰状态,也可作为施药部位达到以外治内的目的。历代医家对于窍的概念与脏窍之间的关系没有作统一的阐述。本研究从窍的概念着手,整理医籍中出现的窍的分类并提出与本研究相关新的窍的分类,概括窍的不同状态,总结窍的作用,系统地梳理脏窍关系,阐述窍与窍之间的关系,将窍病按照窍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类,提出窍病的病机与窍病的治法,最后列举出临床常用的治疗窍病的药物与方剂。1窍的概念中医“窍”的概念包含多层含义,本研究从本义与引申义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窍的本义表示孔、洞,在人体用于表示外部的孔洞器官和内部的穴位;引申义常用于表示连接内外的通道或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窍作为孔、洞是言其形态结构,此层含义反映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作用;窍作为穴位指其位置往往位于人体深处,为精气出入或汇聚之处;窍作为通道是指其连接内外的功能,通常反应在九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上;窍作为关键,是从其重要性而言,窍的此层含义体现在窍对人体神志的控制上具有关键作用。2窍的分类窍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仅在《黄帝内经》中就涉及“上窍、下窍”“清窍、浊窍”“阴窍、阳窍”“九窍、七窍、五窍”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此外在其他医籍文献中还有将其分作“外窍、内窍”“前窍、后窍”“窍合、窍闭、窍塞、窍开”“窍横、窍竖”等。本研究将古今文献中记载的不同种类的窍分别按照部位、数目和性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窍的概念对窍进行了创新分类。研究者根据窍的概念,将窍分为三类:位于人体体表,形态上具有孔洞的视之可见之窍称为“体窍”,例如通常所说的“九窍”“七窍”“脐窍”“乳窍”等都属于此类;位于皮里膜外,具有联络内部脏腑与外部环境的通路,这种察而可得之窍称为“机窍”,例如“腠理”“玄府”等皆属于此范畴;位于人体内部,具有调控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推而可知之窍称为“神窍”,例如“脑窍”“心窍”等皆属于此范畴。3窍的状态窍的状态是指诸窍在某个时间所处的表现形式。对窍的状态的研究首见于《读医随笔》,该书将窍的状态分为“窍横”“窍竖”两种类型,用于阐述气机的升降出入。后世医家认为窍的状态主要包括闭合与开放两种状态,闭合的状态又被称作窍合、窍闭、窍塞;开放状态即特指窍开。除此之外,窍的状态还包含窍虚状态,表示易于受邪侵袭的状态。4窍的作用窍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窍是内外沟通之通道。窍既可以作为体表之孔洞完成内外沟通的职能,也可以作为内藏于外象之间的联系而完成沟通内外的作用;②窍是气机升降之门户。人体之气的运动促进了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之气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则保证了神机的濡养;③窍是神机运转之道路。窍与神机的关系也多在气、血、津液的运动或流通上体现出来。5脏窍关系脏窍关系主要是指位于体表的外部孔窍与位于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既包含一一对应,如目乃肝之窍、口为脾之窍;又包含一多对应,如与心密切相关的窍就包含目、舌、耳三种:“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心气通于舌”“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与肺密切相关的窍有鼻和耳:“肺开窍于鼻”“耳者,以声言之,金也”。与肾密切相关的窍有耳和二阴:“肾气通于耳”“肾开窍于二阴”。窍脏相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脏窍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目的“五轮学说”体现了目与五脏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生理病理相关;舌的部位辨证体现了舌诊作为中医学重要的诊断方法,体现了脏腑与舌之间的特定对应关系;耳穴治疗的理论依据则通过全息理论体现了“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具体内涵。窍与窍的联系包含互通关系与互用关系。互通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沟通的。互通关系可分为:外内互通、体表诸窍互通和体内互通。互用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互相关联,相互为用的状态。互用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所体现。除上述脏窍、窍脏和窍窍相应之外,人体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脏窍相关,如毛窍属肺、乳为肝窍,这也体现了中医学的知外达内的整体观念,也属于脏窍相关的范畴。6窍病窍病是指与窍相关的疾病的总称。从古至今对于窍病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即人体官窍或特指体表九窍的疾病;另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分为窍本身之病和窍累及之病。本研究对于窍病的认识,是在上述两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从体窍病、机窍病和神窍病三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7窍病病机窍病的病机错综复杂,但是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却有迹可循,有类可归。本研究从开阖失调、枢机不利和神机受阻三个方面明确了窍病的病机。窍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必经之路,窍的开阖则是控制信息交换的源头,窍的开阖失调就会导致人体之气失来源,内部脏腑失司等一系列病理表现。枢机不利即表示这种中间介质出现气血逆乱、升降失调或经络屈伸不利等病理表现时,其对应的脏腑之窍或身体之窍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神机失调即表示热邪、痰邪等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扰神、蒙神等神机失调的病理现象。8窍病的治法本研究将窍病的治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大类。通窍法是指用于治疗诸窍闭塞而导致的内外沟通失常、气血逆乱、神机受阻等疾病的方法;敛窍法是指运用收敛的药物或方剂,使开之太过的诸窍得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方法;填窍法是指使用驱邪以扶正的药物填实空窍,使外邪无法入空窍和防止疾病的向内部、深部的传变方法。9方药举隅具有通窍、敛窍、填窍功效的方药众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的药物有木通、石菖蒲、细辛、川芎、路路通等;敛窍类药物如白及、山茱萸、浮小麦、龙骨等;填窍类药物如骨碎补等。治疗诸窍疾病的方剂也有很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方剂如通利九窍的通窍活血汤和通气散,通利枢机的小柴胡汤,开窍醒神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和涤痰汤等;敛窍类方剂如敛汗汤、和肺饮子、补中益气汤等;填窍类方剂如侯氏黑散、风引汤、填窍止氛汤等。10创新点本文首先对窍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理解窍的概念基础上,将窍分为神窍、机窍和体窍三类;以古籍文献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研究,对多种脏窍关系作出系统的梳理;提出窍病的病机;将窍病的治疗方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类;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和方剂,为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窍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
郭小乐[4](2020)在《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借助张磊名医工作室的学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肺系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领域内其学术特点、临证经验、组方用药规律。通过这些研究,客观公正的总结张老的学术成就,为未来传承、发扬张磊先生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方法: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通过搜集和整理张磊教授的学术着作、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年的门诊病例以及历代医家治疗肺系疾病的相关着作和论文,对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数据挖掘,力求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结果:病因病机方面,总结出风、痰浊、热三个特点;诊断辨证方面,首先重视脏腑关系,其次重视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治法治则方面,总结出张老治肺十法,分别是:宣肺去壅、清肺泻热、涤肺祛浊、降肺下气、补肺益气、滋阴润肺、清肝肃肺、肺胃同治、肺肠同治、解毒通络;用药特点方面,总结出用药轻灵、量小力专,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亦润亦燥、相济相随,加减用药,随症而转四个特点。研究结论:本论文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张磊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由浅到深,从纵向方面,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和凝练了张磊教授的学术思想,将其理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展现出来,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唐由海[5](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邓珊珊[6](2019)在《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是海外华文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大多取材于历史,并以冷静、客观、严肃的书写态度挖掘出历史背后的真实、人性与价值。“历史”成为解读陈河小说内涵的关键字眼,同时由于海外作家的身份,使他站在异国彼岸回望故国历史时带上了距离的美感。因此,陈河看待历史的眼光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都披上了一层“异质”色彩。这种异质性既影响着他历史书写的题材选取,又深刻融入他历史书写的叙事策略,显示出作者历史书写的独特价值。本论文立足于文本细读,通过对陈河小说历史书写题材的梳理和历史叙事手法的分析以及历史书写价值的探寻,力求对作家陈河小说的历史书写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期望能够为陈河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论文主体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的题材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对“阿尔巴尼亚系列”和“小留学生系列”这些移民史作品的整理,探讨陈河笔下新移民漂泊异域时面临的生存与精神双重困境,展现出作家对文化、对移民生存严峻性的深刻思考。其次,在回望故国“文革”血泪史的叙述中,陈河关注的是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浮沉,彰显了“文革”特殊年代里的个人命运的失控和历史强权下人性的扭曲。最后,在“东南亚系列”抗战史的作品中,陈河挖掘出域外华人鲜为人知的战争史,表达了他个人对历史的沉思,对先驱者的缅怀,对人性中真善美的高度赞扬。第二部分主要是围绕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的叙事策略展开探讨。陈河凭借多样化的写作技巧,用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纪实叙事与虚构叙事以及独特意象与文化符号的隐喻叙事等艺术手法来讲述历史。总之,他以精彩的叙事策略书写了跨越时间、空间、种族的动人故事,构建出历史洪流下人物命运的浮沉,包括个人、国家乃至世界命运休戚相关的人类历史。第三部分主要是提炼归纳陈河历史书写的价值诉求。他将历史浓缩为叙事的背景,关注的焦点也从历史的外部转向历史的主体——个人命运的遭际。陈河始终以冷静、严肃、厚重的叙事姿态来揭露人类社会存在的沉疴痼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性的善与恶、欲望与理想等,以求实现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自由把握。
吕姝焱[7](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提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叶舟[8](2019)在《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四部)》文中提出半晌后,直到那一股杂沓的烟尘,消失在了沙梁子背后时,胡恩可的元神方从都护府城堡的门洞上头跃了下来,稳住了自己。借着一丝幽微的碎芒,元神俯下了身子,将地上的辙印,包括一大堆凌乱的马蹄印,逐一捡拾起来,拍打干净,款款地晾晒在了一堵泥墙上。此乃胡恩可在这一世里干下的最后一桩事。干毕了,胡恩可这才明白,原来一个人的元神竟有如此的法力,不由得喜乐开来。突然,夜空中掉下来了一块石头,扑棱棱地滚落在了他的脚下。元神定睛一瞧,不是石头,原来是一只黑老鸹。
苏雷[9](2019)在《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文中指出民国及其以前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表明: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相继出台,“基督教中国化”正得到中国学界、宗教界和政界三方的共同关注和推动。本文在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以“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为研究起点,从“思想的初步形成”、“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和“历史影响与意义”等层面,对这位民国时期基督教的着名文字传道人和本色神学家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力图在全景式呈现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特色的同时,亦对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为当代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借鉴。并在指出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还需用辩证的态度客观地指出其思想上的历史局限,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积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而言,都是宝贵而有益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对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拓展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第二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对在华基督教构成的种种负面刺激以及基督教对此做出的回应等入手,分析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初步分析其“本色神学思想”和“本色教会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色。第三章从“文字传道思想”、“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儒家、道家、佛教、墨家的关系”等层面,系统探究了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基督教“创造”、“更新”和“救赎”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文字传道需要本色化、普适性的白话文字和效法耶稣与中国文化中“因时因地因人”的“无限”传道策略;虽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与“取舍”,并希望用基督教中有益的成分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但同时也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逻辑自洽”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上帝的作为,基督教应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去。第四章从“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等层面,探究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张亦镜以中国人所能理解或乐于接受的道家言道、儒家言仁的文化言语方式,通过对于“上帝国”、“上帝屋”的譬喻和诠释,初步提出了其本色教会思想,而“自立”是达到“本色”的必由之路,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本色化”方案,其本色教会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亦表明张亦镜希望通过教会自立和本色教会的创建以达到基督教中国化和国富民强的目的。第五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首先,基于张亦镜与他所处时代的广泛文字交流和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议,探究他对于民国时期本色教会思想和本色神学思想的历史影响。然后,探讨了他对于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启发当代基督教应主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对话与调适,以摆脱长久以来“洋教的丑号”和凸显基督教的“自我文化调适能力”;启发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国与爱教相辅相成、本质统一的观念和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履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在当代本色神学的架构中注意吸收和借鉴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中的“互具原则、白话文布道原则、爱国主义原则和改造国民性原则”。最后,分析指出张亦镜在文字布道上过于偏重“宣道与护教”以及在教会本身问题上缺乏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历史局限,以及他以“《圣经》的权威无讹”为原则来评断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要主义立场。
陈琳[10](2019)在《元与高丽的诗词交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与高丽的诗词交往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征,它是在元与高丽统治阶层有姻亲关系的政治背景下创作的。两国文人间交往的程度较之前更加亲密,诗词交流的数量也很可观。可以说两国文人的诗词在一定程度上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本文试图以两地文人创作的诗词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这一时期两地文人诗词交往的特点、影响及其意义。正文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探讨的是推动元和高丽诗词交往的客观因素,一方面元和高丽能进行诗词交往,得益于大量高丽文人长期旅居元朝,有利于深化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且在旅居元王朝期间,高丽文人还与不少中国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中国的辽阔山川、人文景观激发了高丽文人的创作激情。加上双方互通使者、高丽考生入元参加科考等官方渠道的畅通,客观上推动了高丽文人的文学创作。第二章是以居元高丽诗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高丽文人相关作品留存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为可观。从文献价值来看,李承休的《宾王录》被认为是目前高丽最早的一部?燕行录?;从文学价值来看,李齐贤的创作水平与元人不分伯仲,尤其是对词的创作,使其成为第一位出色的高丽词人;从了解高丽文人居元状态来看,李谷、李穑父子的居元诗呈现出关注日常生活的特点,为我们勾勒出居元生活的生动图景。第三章是从元人的视角切入,探寻元人笔下书写的高丽点滴。可以从高丽文人文集中留存下的元人作品数量推测出元代文人关于高丽的作品存在较大的散佚。又通过对其常用的三类题材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元人创作的送别高丽文人的诗歌是会根据送别对象、地理距离、分别时间等因素而变化;元人与高丽文人的唱和作品又会根据两国关系的波动透露出言外之意;元人对高丽的认识情况还能从他们的高丽风情诗中窥知一二。第四章立足元和高丽的文学交流,探讨其在文化互动、对外传播、外交往来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互影响及独特的意义。总的来说,双方的交流一方面推进了汉文学在高丽的传播,另一方面入元高丽文人的作品也构成了元代文学的组成部分。
二、鼻息互通 血脉相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息互通 血脉相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中医肿瘤理论假说 |
1 癌毒学说 |
2 中医肿瘤微环境假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肿瘤的隐喻研究 |
1 肿瘤隐喻与辨治 |
2 肿瘤的隐喻观念 |
3 不同肿瘤隐喻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肿瘤古代文献研究述评 |
1 肿瘤的断代 |
2 病名的随意通约 |
3 肿瘤的随意指代 |
4 被忽视的肿瘤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古代中医肿瘤史研究 |
第一节 古代肿瘤类疾病的论证形式 |
第二节 瘤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三节 积聚症瘕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四节 痈疽疮疡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明代 |
7 清代 |
8 小结 |
第五节 息肉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肿瘤的隐喻类型 |
第一节 积聚隐喻 |
1 人体是盛水容器 |
2 经脉是河流 |
3 积聚隐喻死隐喻的形成 |
第二节 蕈菌隐喻 |
1 明清前的相关蕈菌肿瘤 |
2 肿瘤菌蕈隐喻的复兴 |
3 对息肉或痔认识的改变 |
第三节 翻(反)花隐喻 |
1 风湿成花 |
2 花瘘候 |
第四节 痰的结块隐喻 |
1 痰饮与痰 |
2 痰结块隐喻的构建 |
3 痰结块隐喻的运用 |
第五节 岩石隐喻 |
1 岩与补法 |
2 石与破坚 |
第六节 鬼隐喻 |
1 与鬼相关的肿瘤 |
2 鬼字源流 |
3 尸鬼类疾病 |
4 以“鬼”为始源喻的隐喻特点 |
5 肿瘤与鬼构建过程 |
第七节 管道隐喻 |
1 润滑与堵塞 |
2 炙肉的隐喻 |
第八节 空间隐喻 |
1 背景的借用 |
2 肿瘤的空间转移 |
第三章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一节 隐喻与知识图谱 |
1 隐喻型知识存储的构想 |
第二节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1 数据处理 |
2 节点的创建 |
3 关系的创建 |
4 图形数据库的运用场景简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中药节点代码 |
2 方剂节点代码 |
3 古代疾病节点代码 |
4 现代疾病节点代码 |
5 隐喻节点代码 |
6 组成关系节点代码 |
7 治疗关系节点代码 |
8 映射关系节点代码 |
9 肿瘤类型关系节点代码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字头索引表 |
前言 |
甲骨文字考释提要 |
甲骨文着录文献 |
参考书目 |
(3)中医“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窍的概念 |
1.1 窍即孔洞 |
1.2 窍即穴位 |
1.3 窍即通道 |
1.4 窍即关键 |
1.5 小结 |
2. 窍的分类 |
2.1 窍的已有分类 |
2.1.1 按窍的部位分类 |
2.1.1.1 上窍、下窍 |
2.1.1.2 外窍、内窍 |
2.1.1.3 前窍、后窍 |
2.1.2 按窍的数目分类 |
2.1.2.1 九窍 |
2.1.2.2 七窍 |
2.1.2.3 五窍 |
2.1.3 按窍的性质分类 |
2.1.3.1 阳窍、阴窍 |
2.1.3.2 清窍、浊窍 |
2.2 窍的创新分类 |
2.2.1 视而可见之窍——体窍 |
2.2.2 察而可得之窍——机窍 |
2.2.3 推而可知之窍——神窍 |
2.3 小结 |
3. 窍的状态 |
3.1 “窍横”“窍竖 |
3.2 窍合、窍闭、窍塞 |
3.3 窍开 |
3.4 窍虚 |
4 窍的作用 |
4.1 内外沟通之通道 |
4.2 气机升降之门户 |
4.3 神机运转之道路 |
5 脏窍关系 |
5.1 一脏对应一窍 |
5.1.1 目乃肝之窍 |
5.1.2 口为脾之官 |
5.2 一脏对应多窍 |
5.2.1 心之开窍 |
5.2.1.1 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 |
5.2.1.2 心气通于舌 |
5.2.1.3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
5.2.2 肺之开窍 |
5.2.2.1 肺开窍于鼻 |
5.2.2.2 耳者,以声言之,金也 |
5.2.3 肾之开窍 |
5.2.3.1 肾气通于耳 |
5.2.3.2 肾开窍于二阴 |
5.3 窍脏相应 |
5.3.1 目 |
5.3.2 舌 |
5.3.3 耳 |
5.4 窍与窍的联系 |
5.4.1 互通关系 |
5.4.1.1 外内互通 |
5.4.1.2 体表诸窍互通 |
5.4.1.3 体内互通 |
5.4.2 互用关系 |
5.4.2.1 生理互用 |
5.4.2.2 病理互用 |
5.5 特殊脏窍关系 |
5.5.1 毛窍属肺 |
5.5.2 乳为肝窍 |
5.6 小结 |
6 窍病 |
6.1 体窍病 |
6.1.1 窍闭不通 |
6.1.1.1 目闭不开 |
6.1.1.2 舌强 |
6.1.1.3 口噤 |
6.1.1.4 鼻塞 |
6.1.1.5 耳聋 |
6.1.1.6 癃闭 |
6.1.1.7 便秘 |
6.1.1.8 乳汁不通 |
6.1.2 窍开太过 |
6.1.2.1 目泪不止 |
6.1.2.2 舌下多唾 |
6.1.2.3 口张 |
6.1.2.4 鼻鼽、鼻渊 |
6.1.2.5 耳衄 |
6.1.2.6 遗精 |
6.1.2.7 脱肛 |
6.1.2.8 自汗、盗汗 |
6.2 机窍病 |
6.2.1 少阳、少阴枢机不利 |
6.2.2 脾胃升降失司 |
6.2.3 厥阴寒热错杂 |
6.3 神窍病 |
6.3.1 热陷心包 |
6.3.2 痰蒙神窍 |
6.4 小结 |
7 窍病病机 |
7.1 开阖失调 |
7.1.1 窍闭不通 |
7.1.2 窍开太过 |
7.2 枢机不利 |
7.2.1 气机逆乱 |
7.2.2 沟通受阻 |
7.3 神机失调 |
7.3.1 痰迷心窍 |
7.3.2 蒙蔽心窍 |
7.3.3 瘀阻脑络 |
7.4 小结 |
8 窍病治法 |
8.1 通窍法 |
8.1.1 通利体窍 |
8.1.2 通利枢机 |
8.1.3 开窍醒神 |
8.2 敛窍法 |
8.3 填窍法 |
8.4 小结 |
9. 方药举隅 |
9.1 中药 |
9.1.1 通窍药 |
9.1.2 敛窍药 |
9.1.3 填窍药 |
9.2 方剂 |
9.2.1 通窍方 |
9.2.2 敛窍方 |
9.2.3 填窍方 |
10 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张磊教授生平与治学 |
1 简介 |
2 学医经历与治学思想 |
2.1 基牢根深,取法有源 |
2.2 入学深造,初露峥嵘 |
2.3 以人为本,仁心济世 |
2.4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2.5 苍生大医,医德至上 |
2.6 慈心不尽,心系中医 |
第二部分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证经验 |
第一章 数据挖掘步骤 |
1 研究目的 |
2 技术类型 |
3 技术路线 |
4 资料和方法 |
第二章 张磊教授治疗感冒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三章 张磊教授治疗鼻鼽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四章 张磊教授治疗咳嗽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五章 张磊教授治疗哮病和喘证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六章 张磊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七章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1 中药频次统计 |
2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规律分析 |
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分析 |
第八章 张磊教授临床常用对药及角药分析 |
1 麻黄与杏仁 |
2 桑叶与杏仁 |
3 麻黄与苏子 |
4 苏子与当归 |
5 半夏与陈皮 |
6 白前与前胡 |
7 沙参与麦冬 |
8 桑白皮与地骨皮 |
9 白僵蚕与蝉蜕 |
10 苍耳子与辛夷 |
11 党参与黄芪 |
12 桔梗与木蝴蝶 |
13 干姜、细辛与五味子 |
14 桑叶、竹茹与丝瓜络 |
第三部分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 |
1 病因病机学思想 |
1.1 六淫邪气为患,风邪为首 |
1.2 肺病多痰浊 |
1.3 肺病多热 |
2 诊断辨证学思想 |
2.1 重视脏腑关系 |
2.2 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 |
2.3 注重辨主症与次症 |
3 治疗学思想 |
3.1 扶正祛邪,邪去正安 |
3.2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3.3 十法灵动,法随证施 |
3.4 组方用药特点 |
3.4.1 用药轻灵,量小力专 |
3.4.2 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
3.4.3 亦润亦燥,相济相随 |
3.4.4 加减变化,药随症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5)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
1.1.3 华夏城市选址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时空跨度 |
1.3 相关研究情况 |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4 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核心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
2.2.1 长江上游地区 |
2.2.2 长江中游地区 |
2.2.3 长江下游地区 |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
2.3.1 岱海地区 |
2.3.2 大青山南麓 |
2.3.3 陕东地区 |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
2.4.1 中原地区 |
2.4.2 海岱地区 |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
2.6.1 多元化特征 |
2.6.2 一体化趋势 |
2.6.3 礼制萌芽 |
2.6.4 防洪思想 |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
3.1 夏的都邑选址 |
3.1.1 夏的社会文化 |
3.1.2 新砦城址 |
3.1.3 二里头城址 |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
3.2 商的城市选址 |
3.2.1 商的政治经济 |
3.2.2 偃师商城 |
3.2.3 郑州商城 |
3.2.4 安阳殷墟 |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
3.2.6 地方城邑选址 |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
4.1.1 宗教思想 |
4.1.2 宗法制度 |
4.1.3 分封制度 |
4.1.4 都邑制度 |
4.2 早周都城选址 |
4.2.1 豳 |
4.2.2 周原 |
4.3 周都城选址 |
4.3.1 丰镐 |
4.3.2 洛邑成周 |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
5.1.1 生产技术 |
5.1.2 意识形态 |
5.1.3 政治形态 |
5.1.4 城邑建设 |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
5.2.1 擅自建城 |
5.2.2 扩大规模 |
5.2.3 改变形态 |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
5.3.1 楚都纪南 |
5.3.2 鲁都曲阜 |
5.3.3 齐都临淄 |
5.3.4 赵都邯郸 |
5.3.5 新郑郑韩故城 |
5.3.6 燕下都 |
5.3.7 灵岩古城 |
5.4 地方城市选址 |
5.4.1 晋国晋阳城 |
5.4.2 秦国成都城 |
5.5 秦咸阳选址 |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
5.5.2 基本格局 |
5.6 小结 |
5.6.1 从多源到一体 |
5.6.2 从一体到多元 |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1.1 “数术” |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
6.3.1 相土九州 |
6.3.2 度地量民 |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
6.4.1 “防水”与“得水” |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
6.4.3 城墙修筑技术 |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
6.5.1 水土保持 |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
6.6.1 天文观测 |
6.6.2 授时而为 |
6.6.3 应时建城 |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
6.7.1 政治天文学 |
6.7.2 分野说 |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
6.7.4 北斗崇拜 |
6.7.5 象天设邑 |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7.2.1 辩证的阴阳论 |
7.2.2 唯物的气论 |
7.2.3 运动的五行说 |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
7.3.1 比德山水 |
7.3.2 天地大美 |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
7.5.1 “美”“善”的互补 |
7.5.2 “主动”中的“被动” |
结语 |
1.研究贡献 |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
2.1 注重城市安全 |
2.2 遵循发展规律 |
2.3 合理城市定位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3.1 研究不足 |
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历史书写”的来源及其意义 |
第二节 陈河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二章 历史书写的主要题材 |
第一节 远行西方:挣扎与奋斗中的海外生存拓荒史 |
第二节 回望故国:批判与反思中的“文革”血泪史 |
第三节 重访东南亚:死亡与传奇并存的域外华人抗战史 |
第二章 历史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艺术交融 |
第二节 纪实叙事与虚构叙事下的历史还原 |
第三节 独特意象与文化符号的隐喻叙事 |
第四章 历史书写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超越种族差异的人文关怀 |
第二节 追寻历史重压下个体生命的突围 |
第三节 坚守文化传承与战争反思的历史审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陈河访谈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四部)(论文提纲范文)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9)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创新点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本文研究起点和创新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全景式呈现 |
二、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地位的评价 |
三、为当代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历史借鉴 |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内容 |
一、中心问题与总体思路 |
二、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基督教及其面临的挑战 |
一、清末反洋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
三、民初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冲击 |
四、民国基督徒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 |
第二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体验 |
二、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历史的反思 |
三、张亦镜的文字传道和文字卫道工作 |
第三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神学思想 |
第一节 张亦镜的文字传道思想 |
一、论开展文字传道的必要与目的 |
二、论文字传道与本色神学的建立 |
三、论文字传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
四、张亦镜对白话文的态度问题 |
第二节 论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的关系 |
一、张亦镜对中国民俗的基本态度 |
1.人有“新”“旧”之别——中国民俗宜“去旧迎新” |
2.民俗有关“国运兴衰”——中国社会宜“移风易俗” |
二、论基督教对中国民俗的吸收与改造 |
第三节 论本色神学同儒家思想的关系 |
一、张亦镜耶儒之辨的时代背景 |
1.晚清时期的激烈碰撞 |
2.二十世纪初对话的开始 |
二、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互异性 |
三、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相通性 |
第四节 论本色神学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
一、张亦镜耶道比较研究的前提和态度 |
1.以澄清老子其人其事为前提 |
2.以分别道家与道教为前提 |
二、《道德经》与《圣经》的比勘互证 |
1.道元始与上帝同在 |
2.在“道性”上的相通 |
3.在“修性培德”上的相通 |
第五节 论本色神学同佛教思想的关系 |
一、张亦镜对耶佛关系的基本态度 |
1.对“扬佛抑耶论”的回应 |
2.基督教比之佛教更值信靠 |
二、论观世音信仰与基督教的分歧 |
1.在时空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
2.在性别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
3.在佛经逻辑上的批判与分歧 |
三、对“佛化基督教”思想的否定 |
第六节 论本色神学同墨家思想的关系 |
一、张亦镜耶墨比较研究的思想缘起 |
1.西学墨源说 |
2.基督教墨源说 |
二、耶墨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
1.为墨学正名和平反 |
2.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
三、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的契合 |
1.在最高思想范畴上的契合 |
2.在社会政治伦理上的契合 |
3.在人际人伦理想上的契合 |
四、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之间的互异 |
第四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教会思想 |
第一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 |
一、论上帝国存在的中国化诠释 |
二、论上帝观之于中国人的意义 |
三、论中国人之于上帝屋的信修 |
第二节 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 |
一、对中国社会进步事业的推动 |
二、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促进 |
三、对宗教理性的弘扬和对中国宗教末流的批评 |
四、对中国社会恶习的改造 |
第三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 |
一、论民族独立与教会独立的关系 |
二、论建立本色教会的方法与途径 |
三、论教会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自立 |
第四节 论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 |
一、论张亦镜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态度 |
二、论张亦镜在孔教问题上的态度 |
三、论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
四、对“党教合一”思想的批判 |
五、论基督徒的爱国与救国的关系 |
第五章 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基督教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
一、对民国时期本色教会运动的影响 |
二、对民国时期本色神学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 |
一、对促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启发 |
二、对如何处理爱国与爱教之间关系的启发 |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启发 |
第三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在文字布道事工及其本色教会思想上的局限 |
二、在基要主义立场及其本色神学思想上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元与高丽的诗词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元与高丽诗词交往的阶段特征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推动元与高丽诗词交往的客观因素 |
第一节 天时地利:促成两地诗词交往的时空机遇 |
一、长期旅居元朝的时间保证 |
二、大好河山与人文风物的激发 |
第二节 政治助力:主流交往渠道的畅通 |
一、官方使用率最高的交往渠道——使臣交往 |
二、带动两地文化互动的制度纽带——科举考试 |
第二章 入元高丽文人的诗词书写 |
第一节 李承休诗词:最早使元“燕行录”中的文学因子 |
一、诗题精确化:隐藏的叙事功能 |
二、诗体多样化:高丽汉文学水平的展露 |
第二节 李齐贤诗词:纪行诗、词的相互补充 |
一、蜀地之行——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
二、江南之行——异代同地的歌咏 |
三、西北之行——爱国之情的曲折显现 |
第三节 李谷、李穑的居元诗 |
一、李谷居元诗中的日常记录 |
二、李穑的忆元诗 |
第三章 元代文人涉及高丽的诗歌 |
第一节 送别诗:真情与套作的掺杂 |
一、以情动人的瞬间 |
二、铺写对情感的稀释 |
第二节 唱和诗:简短交流的记录 |
一、双方交往情境的再现 |
二、短小精致的表达艺术 |
第三节 高丽风情诗:对异域的惊奇赞叹 |
一、对高丽风物的新鲜体验 |
二、高丽女的形象刻画 |
第四章 元与高丽诗词交往的意义 |
第一节 汉文学在异域的影响力 |
一、汉文学对高丽的影响 |
二、高丽汉文学对元代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学在外交舞台上的作用 |
一、外交斡旋的融合剂 |
二、两国关系的润滑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鼻息互通 血脉相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D]. 尤梓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医“窍”理论研究[D]. 张电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郭小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6]陈河小说历史书写研究[D]. 邓珊珊. 华侨大学, 2019(01)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四部)[J]. 叶舟. 芳草, 2019(03)
- [9]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D]. 苏雷. 武汉大学, 2019(06)
- [10]元与高丽的诗词交往研究[D]. 陈琳.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