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论文文献综述)
王珊珊[1](2019)在《全媒体时代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研究 ——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城市话题》为例》文中认为全媒体时代来了,电视新闻专题有日渐衰微的趋势,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又该何去何从呢?其实,城市电视新闻专题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寻求和新媒体的联合,同时整合自身和外部的一切资源,多渠道打通,也可以在这场变革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本文通过对已经有28年历史的电视新闻专题《城市话题》取样调查,分析栏目选题变化,总结出栏目受喜闻乐见的话题,从栏目传播效果、选题变化、营销手段变化等着手,分析栏目收视和人员构成变化。从栏目内容、传播途径、栏目形式等方面着手,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城市话题》存在的问题,对《城市话题》自身更好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梳理了全媒体对栏目提出的新要求,对城市电视新闻专题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城市电视新闻专题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归纳,即独特的地域性、鲜明的都市性、广泛的社会性、紧凑的纪实性、浓厚的人情味,提出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的发展需深挖内容,增加贴近性,节目形式稳重求变的同时,还需要拓宽传播渠道,促进媒介融合。
黄新炎[2](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研究指明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王光艳[3](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王枫[4](2016)在《《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框架研究(2000年-2015年)》文中提出记者节的成立,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记者群体的重视和关怀,也加深了公众对新闻工作者的关注程度,记者群体的形象也因节日的成立而逐渐凸显。关于每年的记者节,媒体都会通过刊登各式文体表示对记者们的节日祝贺。本文以《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记者节报道的媒体框架。本文以钟蔚文、臧国仁等台湾学者提出的框架三层次结构和两种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关于记者节的新闻报道重点突出领导力框架,记者责任/使命框架以及记者典范框架。新闻文本图式结构较完整且情节框架与议题框架设置均衡。记者节报道形式以消息为主,评论为辅,并且报道版面位置突出。对一些记者活动的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媒体的专业精神,也表现了对记者节的重视。记者节报道还多采用权威消息源,公信力强,且重视正面宣传,传播主流价值观,但报道篇幅稍显繁重。《人民日报》在关于记者节的报道中进一步强调记者应具有铁肩担道义、恪守职业操守等优秀品质,优秀记者的报道为其他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榜样,重在进行正面引导。但是,现实社会中也存在一些行为作风不好的记者。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记者的生活、生存状况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关于这些问题,《人民日报》涉及较少。因此,本研究认为《人民日报》关于记者节报道呈现的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存在一些错位,错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家政策的规制、新闻组织框架以及新闻个人认知框架的影响。针对记者节报道的优化路径,本文从国家层面、媒介组织层面、记者个人层面以及技术层面提出措施。国家层面,国家应进一步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巩固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效统一。媒介组织层面,党媒应有效区分新闻与宣传的差异性,做好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的衔接。记者个人层面,记者应增加“个人经历报道”。技术层面,对于记者节报道应进行适当的前期策划,宏观把控报道;可开设记者节专题栏目,使报道的系统性更强;应尽量避免信源偏差,使新闻报道更具客观性;还应尽量调整报道基调,促进报道平衡以及创新写作手法,改善报道模式化等。
赵素芳[5](2007)在《现场报道新闻语篇的时间结构》文中认为本论文选取现场报道这一特殊的叙述活动,关注其话语生成的过程,以现场报道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共时性特征。借助传统语法学时间系统(时相、时制、时态)和叙述学研究(话语和事件的相互关系)的成果,对现场报道语篇的时间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区分了现场报道的叙述和被叙述两个层面。其次将共时性定义为被叙述时间等于叙述时间的“现在时”时制。在传统的“现在”时制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现场报道中叙述和被叙述的关系,细分了“过去现在时”“此刻现在时”“将来现在时”,丰富了现在时时制的内容,并同时确立了现场报道语篇的三分现在时时制结构。之后,进一步考察,现在时时制对时相和时态的选择。将被叙述的时相特征确立为部分动词的元时相情状,分为“状态”、“活动”和“变化”,不同的时制对不同的元时相的动词加以选择,从而将被叙述的不断发展变化纳入叙述中。时态方面则将被叙述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为“未然态”、“进行态”和“已然态”。根据不同的时制对不同的时态进行选择和搭配。从微观的角度确立了现场报道新闻语篇的时间结构。最后在具体的语篇材料的分析中,根据叙述和被叙述的相互关系,即在共时情况下,叙述跟随被叙述的变化来调整和组织话语;并以话语标记来提示被叙述的发生变化和叙述的语用转换,起到衔接和连贯话语和提示交流的交际作用,并结合时制、时相、时态的微观框架框架,确立现场报道语篇基于时间的宏观篇章结构。
李志国,杨学民,张桂花,秦方[6](2004)在《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文中研究表明
二、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1)全媒体时代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研究 ——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城市话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专题发展的要求 |
第一节 全媒体时代概述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全媒体发展形式 |
一、传播形态的融合 |
二、运营模式的融合 |
三、受众与生产者的融合 |
第三节 全媒体时代的要求 |
一、节目时长不断压缩 |
二、不同话语体系间的杂糅 |
三、节目编排更加多样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的发展现状与特色 |
第一节 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的发展现状 |
一、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的兴起 |
二、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的突围 |
第二节 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的特色 |
一、独特的地域性 |
二、鲜明的都市性 |
三、广泛的社会性 |
四、紧凑的纪实性 |
五、浓厚的人情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话题》样本分析 |
第一节 栏目选题分析 |
一、选题分类情况 |
二、选题收视情况 |
第二节 传播效果分析 |
一、收视效果分析 |
二、观众构成分析 |
第三节 营销策略和节目形式分析 |
一、营销策略分析 |
二、节目形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话题》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栏目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一、时效性不强 |
二、缺乏栏目符号性打造 |
三、评论板块可有可无 |
四、内容缺乏新意 |
五、传输路径缺乏创新 |
第二节 栏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
一、新闻选材资源欠缺 |
二、栏目成员采编能力欠缺 |
三、管理机制相对僵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深挖内容,增加贴近性 |
一、紧抓热点话题 |
二、强调故事性 |
三、精选题材做深度 |
四、吸收网络中信息 |
第二节 节目形式要稳中求变 |
一、组合式报道,互为背景 |
二、多元素共现,互为补充 |
三、板块化编排,个性需求 |
第三节 拓宽传播渠道,促进媒介融合 |
一、地面推广,补充报道背后故事 |
二、移动终端推送,整合新闻素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2)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4)《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框架研究(2000年-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记者节报道研究综述 |
1.3.2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媒体选择 |
1.5.3 样本收集 |
1.5.4 分析单位 |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性分析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性分析 |
第2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的框架内在结构及机制 |
2.1 报道数量与选题特点 |
2.1.1 报道数量 |
2.1.2 选题特点 |
2.2《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的框架内在结构 |
2.2.1 高层次结构的主题分布 |
2.2.2 中层次结构的图式分布 |
2.2.3 低层次结构的修辞 |
2.3《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的框架作用机制 |
2.3.1 选择机制 |
2.3.2 重组机制 |
第3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的错位 |
3.1 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错位具体表现 |
3.1.1 铁肩担道义VS权利保障缺失 |
3.1.2 恪守职业操守VS谋取利益 |
3.1.3 无冕之王VS新闻民工 |
3.1.4 人文关怀VS新闻“冷漠眼” |
3.1.5 爱岗敬业VS职业倦怠 |
3.1.6 光荣责任VS职业焦虑 |
3.1.7“走转改”VS被摆布的事实 |
3.2 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错位原因分析 |
3.2.1 国家政策的规制 |
3.2.2 新闻组织框架的限制 |
3.2.3 新闻个人认知框架影响 |
第4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优化路径 |
4.1 国家层面 |
4.1.1 进一步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
4.1.2 巩固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效统一 |
4.2 媒介组织层面 |
4.2.1 正确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
4.2.2 做好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的衔接 |
4.3 记者个人层面 |
4.4 技术层面 |
4.4.1 开设记者节专题栏目,提升报道系统性 |
4.4.2 避免信源偏差,增加报道客观性 |
4.4.3 调整报道基调,促进报道平衡 |
4.4.4 故事化写作手法,改善报道模式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现场报道新闻语篇的时间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上篇: 基础篇──现场报道研究背景、目标和方法 |
第一章 现场报道研究 |
1.1 现场报道的发展 |
1.2 现场报道的特点 |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目标 |
2.1 研究对象──现场报道新闻语篇 |
2.2 研究特征──共时性 |
第三章 研究方法的借鉴 |
3.1 传统语法的时间研究 |
3.1.1 时相、时制、时态的时间构造 |
3.1.2 传统时间研究的不足和改进 |
3.2 叙事学研究 |
3.2.1 新闻叙事研究概况 |
3.2.2 新闻叙事的相关概念澄清 |
中篇: 探索篇──现场报道语篇的共时结构 |
第一章 共时性结构的本质──现在时时制 |
1.1 时制问题的概念澄清 |
1.2 现在时时制的本质探讨 |
第二章 现在时的认知更新 |
2.1 时制内部结构的可变性 |
2.2 现在时时制的再次划分 |
2.2.1 现在时时制的内部三分 |
2.2.2 现在时时制三分的启示 |
第三章 现场报道新闻语篇的时间结构 |
3.1 三分现在时时制对时相的选择 |
3.1.1 被叙述时相的新认知 |
3.1.2 被叙述时相元素与时制的组合 |
3.2 三分现在时时制对时态的选择 |
3.2.1 被叙述时态的新认知 |
3.2.2 被叙述时态与时制的组合 |
下篇: 应用篇──现场报道语篇的结构及其话语标记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抽象的主题—形象化解释故事化表现 |
二、专题节目的构思 |
三、谈话节目的形式 |
1、嘉宾和故事的筛选。 |
2、谈话的表达方法——主题式故事与画面结合。 |
四、直播节目的手段 |
五、注重节目包装 |
四、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时代城市台电视新闻专题研究 ——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城市话题》为例[D]. 王珊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2]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3]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4]《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框架研究(2000年-2015年)[D]. 王枫. 重庆工商大学, 2016(01)
- [5]现场报道新闻语篇的时间结构[D]. 赵素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6]现在进行时:谈话类节目直播——略谈北京台记者节特别节目《全方位接触记者》[J]. 李志国,杨学民,张桂花,秦方. 当代电视,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