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嘉陵江东西关船闸试航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余曲波[1](2021)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嘉陵江通航常态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认为为提升嘉陵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深化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分析嘉陵江航运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航运市场存在的较大需求,结合实船试验和实船运输情况总结嘉陵江通航常态化面临的航道建设滞后、船闸调度效率不高、海事执法不协同、缺少标准船舶和港船操作人员等问题。为实现嘉陵江全江常态化通航,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化航道、开发智能联合调度系统、建立执法监管互认机制、研发电动标准船型等建议。
武菲[2](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王仓仓[3](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梁平[4](2012)在《嘉陵江记》文中指出嘉陵江几乎是至今可以认定有两个源头、而唯一以草书方式一泻千里的江河。站在重庆朝天门的码头看去,一脉浩荡从左向右,把最后、最为抒情的一笔作为她最优美的收势,插入长江的腹中。这是一幅人文的漫长书卷,一次精神的长途跋涉,经陕、甘、川、渝三省一市,一路惊涛拍岸,一路风花雪月,而这最后的落笔,却是我生命的记忆,我的永远。我落地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嘉陵江的涛声。在嘉陵江汇入长江之前一公里处,江水平静、舒缓,偶尔有几处急流险滩,也不能改变她终年修成的婉约和神秘。岸边有一个厂的名字很响亮,它叫长安,一个厂居然可以与唐朝的皇都同名。长安的前身是国民党21兵工厂,新中国更名为国营长安机器厂,现在已经更名为长安集团公司了。在大型国有企业中颇有名气。我的父亲母亲是这里
周学红[5](2012)在《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人类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深度都在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中,在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综合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以水环境为介质,重点研究流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流域“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流域本身是一个水文概念,在流域人居环境研究体系中,流域已经超出了地理水文意义,由自然封闭的区域转化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开放复合的区域,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的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人居环境科学是指以河流(水系)的集水区域为边界或范围,以该区域人类聚居(包括村庄、乡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着重探讨人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文在文献法、调查法等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的综合研究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节约型、人居环境友好型”两型型流域人居建设的总体目标,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归纳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流域统筹,在借鉴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框架。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嘉陵江流域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考证法对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嘉陵江流域全江渠化及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典型特征,论文在对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发展演化的特点分析基础上,重点从流域人居环境区域发展统筹、空间结构及城乡统筹、文化旅游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流域人居环境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现状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归纳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在对嘉陵江流域城镇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以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的不同模式,建构了流域区域统筹格局。流域空间统筹是流域综合发展的基础,是以流域城镇空间发展为载体,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流域为发展轴,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居空间地域综合体。论文在总结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针对嘉陵江流域传统人居环境结构要素演变的不同类型特征,分析了规划调控的不同模式。在流域文化体系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流域文化及文化体系进行了界定,针对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类及资源评价,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策略并指出,流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即呈饱和状态,代之内部的振荡与冲突,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的融入,这一孤立的社会系统便会趋于停滞、内耗,甚至灭亡。流域作为一个自然—人类复合系统,自然属性的系统性决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流域系统原则。在水资源开发与统筹管理部分,基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整体性及关联性特征,论文指出,流域水资源应在充分考虑局部人居环境建设特征及整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统筹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提出了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与思路,并从流域灌溉与供水、航运开发及水电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规划思路。流域生态环境统筹是影响流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问题分析入手,针对嘉陵江流域含泥沙量多、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和城镇生活对江河水质造成的污染较大、流域原生植被残存面积不多、森林覆盖率低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防洪、河道的生态整治、节水问题及流域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明确了流域干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提出了节水减污策略,推进流域内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强调了通过对行洪区的有效管理来减少损失的防洪策略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验证并构建的有关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的部分理论框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由于研究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有关流域人居环境研究范式的建立尚需进一步完善。
梁平[6](2010)在《嘉陵江记》文中提出嘉陵江几乎是至今可以认定有两个源头、而以草书方式一泻千里的唯一江河。站在重庆朝天门的码头看去,一脉浩荡从左向右,把最后、最为抒情的一笔作为她最优美的收势,插入长江的腹中。这是一幅人文的漫长书卷,一次精神的长途跋涉,经陕、甘、川、渝三省一市,一路惊涛拍岸,
赵健[7](2009)在《富金坝枢纽船闸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文中认为富金坝航电枢纽位于涪江下游河段的合川市太和镇,枢纽所处河段为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断面宽窄相间,形态极度弯曲,平面上呈Ω型的回头弯。考虑到河型、河势、水文及通航、发电要求等因素,枢纽总体布局采用裁弯取直方式布置,利用主河槽布置拦河闸,利用回头弯颈部开挖的明渠布置发电厂房和通航船闸及上下游引航道,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通航建筑物及上下游引航道的布置无法满足规范中有关布置的要求,满足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标准亦为困难。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了1:100枢纽整体水工模型,1:25船闸输水系统模型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富金坝航电枢纽及通航船闸的布置、引航道口门尺度,导航隔流堤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电站枢纽甩负荷船舶航行安全以及枢纽调度运行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优化了通航建筑物布置和船闸输水系统的布置,提出了增加口门右侧弯道半径和加大口门迎船宽度改善航行条件的措施,对机组甩负荷的涌浪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涌浪高度计算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了枢纽最高通航流量和相应的库水位以及改善引航道泥沙淤积的措施,这些措施并已在工程中实施已经过实船航行试验的验证。
牙琪敏[8](2009)在《嘉陵江流域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在船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特细砂在我国分布较广,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以及西北和新疆等地,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特细砂的储量巨大。目前,特细砂混凝土已用于大型工业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工程,但在水运工程方面,尤其是船闸工程的应用非常少,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当前国内外对掺入了粉煤灰的特细砂混凝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其28天龄期标准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技术特点等方面,很少见到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在船闸工程应用方面系统研究的有关报道。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和特细砂混凝土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嘉陵江航电枢纽工程,重点研究了嘉陵江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特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还对28d龄期和长龄期(90d)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在某船闸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船闸工程采用长龄期粉煤灰混凝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一、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按照“选用低水化热水泥,低水泥用量,掺高效减水剂,高掺粉煤灰,低塌落度”原则配制的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其力学性能表现为:早期抗压强度偏低,随着龄期的增长,后期抗压强度明显增大;其耐久性能性能表现为:提高了特细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二、嘉陵江特细砂混凝土的粉煤灰掺入量存在合理上限:当以28d为设计龄期时,其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20%;当以90d为设计龄期时,其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40%。掺入粉煤灰后的嘉陵江特细砂混凝土对应不同级配的抗压强度与灰水比线性相关显着,利用微软的Excel办公软件就可以很方便地建立简单的关系式用于指导生产。三、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自身拉应力主要出现在混凝土体表面,最大温度应力发生在第8d左右;按90d设计龄期配比的混凝土体内部温度和最高温度拉应力均明显低于按28d设计龄期配比的混凝土。四、对于船闸工程中体型较均匀、非薄壁的结构部位(如:导航墙、闸首边墩和底槛、闸室边墙),只要该结构部位承受荷载与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相适应,可以使用90d设计龄期的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素混凝土(特细砂粉煤灰)结构在其刚度突变处应适当配置构造钢筋,以减少由于应力集中、混凝土干缩导致的表面裂缝。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是保证大体积长龄期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最终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和减少裂缝出现的有效措施。船闸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分块浇筑,基础部位浇筑层厚一般控制在1.Om-1.5m,结构部位浇筑分层厚度一般按2.Om控制,并按不大于300m2的浇筑仓位面积划分浇筑块体;若遇夏季持续高温时节,分层厚度应控制在1.Om左右。六、特细砂混凝土中掺入较高比例(可达40%)的粉煤灰等量代换水泥,可以显着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减少水泥用量进而减少因生产水泥而带来的粉尘污染和大气污染,其社会效益也是十分显着的。七、在交通建设、水利水电建设、铁路建设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巨大的工程建设领域,大力推广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可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启乔[9](2007)在《贵州航电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具有航运、发电、防洪、灌溉等多种功能。目前我国行业分工的条块管理体制,导致水资源综合利用得不到合理落实。一些河流,为追求短期和部门的利益只重视水电开发,而忽略了航运等其他等重要功能的综合利用。航电开发是指以交通部门为主,多个部门参与进行河流流域的水电、航运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建设航电枢纽,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为形成“以电养航、滚动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这种开发的模式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成功范例。在国内,如贵州周边的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区在航电开发,建设航电枢纽以及航电开发企业的运作上,都已经有了相当成功的经验,这些也正是我们实施航电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本文在通过分析贵州进行航电开发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贵州组建航电开发企业、早日进行航电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虚拟组建贵州航电开发公司,以该公司为基础研究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提出战略实施建议。公司的发展战略是要以战略的实施来实现,具体说来就是以公司组织机制和人力资源机制来予以保障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要围绕公司战略,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生产计划等,以确保企业战略有效实施。通过战略的实施,经过未来十多年的稳定、持续的发展,贵州航电开发公司将形成主业突出、产业层次分明、规模化、多元化的一个综合投资开发公司。建设航电枢纽实现“以电养航、以电促航”的开发方式将是发展贵州水路交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航电开发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实现。课题的研究将为今后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运作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贵州社会经济特别是贵州水路交通的发展起很到相当的促进作用,并能加速贵州航电枢纽开发建设的步伐。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由于贵州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航电开发,也没有航电开发企业,通过课题的研究,将为下一步贵州航电开发的实际运作提供指引。而这样的研究,目前贵州还是一个空白。
姚国寿[10](2007)在《航电结合 联合建设 全江渠化 创新管理——访四川港航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龙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河流发展航运,必须在观念上创新,在实践中突破,根本出路是航电结合、滚动开发、全江渠化。四川港航开发有限公司在交通部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全新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四川省嘉陵江东西关船闸试航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嘉陵江东西关船闸试航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嘉陵江通航常态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嘉陵江航运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
1.1 航运在综合运输中优势明显 |
1.2 嘉陵江航道及港口建设进展顺利 |
1.2.1 航道建设接近尾声 |
1.2.2 港口建设初具规模 |
1.3 嘉陵江腹地适水运输货物较多 |
2 嘉陵江通航常态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枢纽尚未建完导致航道通行不畅 |
2.2 未建立高效的船闸联合调度机制 |
2.3 过闸船舶重复安检影响运输效率 |
2.4 缺乏适航的干支联运标准船型 |
2.5 港口操作员和适航船员严重不足 |
3 实现嘉陵江通航常态化的建议 |
3.1 加快推进航道工程和数字化航道建设 |
3.2 建立全江智能联合调度系统和川渝联合调度长效机制 |
3.3 建立川渝海事执法检查互认机制 |
3.4 设计研发适合嘉陵江航道特点的电动船舶 |
3.5 进一步推动港船操作人员培训和临港产业发展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述评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
一、入江计划 |
二、入海计划 |
三、江海分流计划 |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
一、安徽省 |
二、江苏省 |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
三、附属机关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
一、勘测淮河流域 |
(一)工程测量 |
(二)工程勘查 |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
(一)排洪工程计划 |
(二)灌溉工程计划 |
(三)航运工程计划 |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
一、工程的实施 |
(一)航运工程 |
(二)排洪工程 |
(三)灌溉工程 |
二、土地整理 |
(一)土地测量 |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
(三)土地验照注册 |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
(一)计划的制定 |
(二)工程的实施 |
二、綦江渠化工程 |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
小结 |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
二、乌江工程经费 |
小结 |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
(二)工程的实施 |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
(四)灾工与工粮 |
小结 |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
二、导淮讲习会 |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
(一)学校组织 |
(二)教学 |
(三)人事及经费 |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
小结 |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
第二节 导淮借款 |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
小结 |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
一、办理导淮工程 |
二、整理西南水利 |
三、复堤淮河工程 |
结语 |
附录 |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嘉陵江记(论文提纲范文)
浩荡与悠远:人文的痕迹 |
艰辛与悲壮:治水的故事 |
后记 |
(5)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关于选题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核心概念界定 |
1.2 流域统筹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2.1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剖析 |
1.2.2 “流域统筹”研究体系 |
1.2.3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4 流域统筹基本结构模式选择 |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 |
1.3.2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1.3.3 国内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4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小结 |
1.4 论文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论文常规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特殊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研究 |
2.1 引言 |
2.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概况 |
2.2.1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概况 |
2.2.2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 |
2.2.3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与“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 |
2.2.4 嘉陵江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 |
2.2.5 嘉陵江流域城镇现状调查 |
2.2.6 嘉陵江流域城镇空间系统特征 |
2.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
2.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
2.3.2 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圈层发展模式 |
2.3.3 以交通干线为骨架的轴向引导模式 |
2.3.4 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的网络协调模式 |
2.4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4.1 城乡关系演进与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经验借鉴 |
2.4.2 我国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的发展历程 |
2.4.3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统筹发展研究 |
3.1 引言 |
3.2 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
3.2.1 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 |
3.2.2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演进过程 |
3.2.3 流域人居环境基本结构形态的形成 |
3.2.4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 |
3.2.5 流域人居环境形态扩展的基本形式 |
3.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调控类型分析 |
3.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传统结构要素特征 |
3.3.2 广元:盆周边缘错接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3 阆中:传统风水格局迂回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4 南充:中游低丘屈曲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5 合川:下游十字交汇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6 重庆:T 型交汇的流域中心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4 小结 |
4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研究 |
4.1 引言 |
4.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质研究 |
4.2.1 流域文化的界定 |
4.2.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体系研究的内在动因 |
4.2.3 流域人居环境主题文化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
4.2.4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4.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资源现状调查及问题梳理 |
4.3.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3.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征分析 |
4.3.3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4.3.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4.3.5 嘉陵江流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4.4.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圈层开发策略研究 |
4.4.2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极点—廊道开发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发与利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 |
5.2.1 水资源数量及可利用量 |
5.2.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 |
5.2.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4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2.5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配置 |
5.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基础、思路与基本方案 |
5.3.1 开发利用基础 |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
5.3.3 流域中下游河段开发 |
5.3.4 流域上游河段开发 |
5.3.5 嘉陵江流域主要支流开发规划思路 |
5.4 嘉陵江流域灌溉与供水规划 |
5.4.1 灌溉现状及规划 |
5.4.2 城乡供水现状及规划 |
5.5 嘉陵江流域灌溉航运开发与规划 |
5.5.1 干流腹地经济与航运现状 |
5.5.2 流域航运开发与规划 |
5.6 嘉陵江灌溉水电开发与规划 |
5.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实施机制构想 |
5.7.1 当前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2 流域人居环境统筹建设综合管理模式 |
5.8 本章小结 |
6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 |
6.1 引言 |
6.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与问题 |
6.2.1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6.2.2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状况 |
6.2.3 嘉陵江流域植被与自然保护区状况 |
6.3 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
6.3.1 流域水土保持现状 |
6.3.2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及目标 |
6.3.3 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 |
6.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6.3.5 流域生态修复 |
6.4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
6.4.1 嘉陵江流域水功能区 |
6.4.2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对策与措施 |
6.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防洪对策 |
6.5.1 嘉陵江流域防洪现状与标准 |
6.5.2 嘉陵江流域防洪总体规划 |
6.5.3 嘉陵江流域的山洪灾害生态防治策略 |
6.6 嘉陵江流域节水对策与措施 |
6.6.1 嘉陵江流域节水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
6.6.2 嘉陵江流域生态节水措施 |
6.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
6.7.1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
6.7.2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
6.7.3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 |
6.8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6)嘉陵江记(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浩荡与悠远:人文的痕迹 |
下篇艰辛与悲壮:治水的故事 |
后记 |
(7)富金坝枢纽船闸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航电枢纽通航研究现状 |
1.2.1 航电枢纽总体布置研究现状 |
1.2.2 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富金坝航电枢纽概况及枢纽河段水文泥沙特征 |
2.1 富金坝航电枢纽概况 |
2.2 富金坝航电枢纽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
2.2.1 水文资料 |
2.2.2 泥沙资料 |
第三章 富金坝航电枢纽通航建筑物布置及通航条件模型研究 |
3.1 试验研究模型设计和验证 |
3.1.1 枢纽整体水工模型设计与相似性验证 |
3.1.2 枢纽船闸水工模型设计 |
3.1.3 自航船舶模型设计 |
3.2 枢纽总体布置及枢纽水力学试验研究 |
3.2.1 泄洪冲砂闸的泄流能力试验 |
3.2.2 泄洪冲砂布置及闸下游消能防冲试验 |
3.3 枢纽通航建筑物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 |
3.3.1 通航建筑物布置及上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试验 |
3.3.2 船闸水力学及通航条件试验 |
3.3.3 自航船舶模型通航试验 |
3.3.4 船舶(队)进出上下游引航道的航线规划 |
第四章 富金坝枢纽机组甩负荷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机组甩负荷涌波特性和理论分析 |
4.2.1 机组甩负荷的涌波特性 |
4.2.2 富金坝航电枢纽机组甩负荷涌波计算 |
4.3 富金坝航电枢纽机组甩负荷涌波的模型研究 |
4.3.1 富金坝航电枢纽船闸及引航道概况 |
4.3.2 试验模型 |
4.3.3 试验目的和内容 |
4.3.4 试验仪器 |
4.3.5 试验方法 |
4.3.6 机组甩负荷试验成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机组甩负荷涌波对船闸通航条件的影响分析 |
4.4.1 涌波高度控制标准 |
4.4.2 引航道内涌波对通航条件影响分析 |
第五章 枢纽最高通航流量研究 |
5.1 现行标准与规范最高通航流量的确定方法 |
5.2 富金坝航电枢纽最高通航流量的研究 |
5.2.1 富金坝航电枢纽运行情况 |
5.2.2 涪江已建枢纽的最高通航流量 |
5.2.3 富金坝航电枢纽最高通航流量 |
第六章 河沙淤积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
6.1 引航道泥沙淤积机理 |
6.2 富金坝枢纽引航道泥沙淤积试验数据 |
6.3 富金坝枢纽引航道内泥沙淤积对通航的影响 |
6.4 减少引航泥沙淤积改善通航条件的措施 |
第七章 结语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嘉陵江流域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在船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工程背景 |
1.1.2 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 |
1.2 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发展简介 |
1.3 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龄期与强度关系的试验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1.1 集料 |
2.1.2 水泥及掺和料 |
2.1.3 外加剂 |
2.2 混凝土(28D)试验研究 |
2.2.1 配合比设计 |
2.2.2 混凝土试配 |
2.2.3 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
2.2.4 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 |
2.3 混凝土(90D)试验研究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混凝土试配 |
2.3.3 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
2.3.4 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 |
2.4 强度与龄期关系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 |
3.1 体积稳定性 |
3.1.1 温度-应力发展规律 |
3.1.2 有限元分析 |
3.1.3 工程实例 |
3.2 耐久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应用实例 |
4.1 某航电枢纽工程应用情况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 |
4.1.3 混凝土的应用情况 |
4.1.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4.1.5 质量检测情况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4.3 社会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工程质量方面 |
4.4.2 效益方面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个人简历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贵州航电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2 贵州航电开发及组建航电开发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
2.1 贵州社会、经济、自然状况概述 |
2.2 贵州交通、航运现状及发展趋势 |
2.3 建设贵州航电枢纽重要性和必要性 |
2.4 贵州航电开发建设的条件 |
2.5 组建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6 国内外航电开发运作综述 |
3 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特征分析与定位 |
3.1 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定义与性质 |
3.2 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特殊性 |
3.3 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构建 |
3.4 贵州航电开发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
3.5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3.6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的目标定位 |
4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的发展战略 |
4.1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的战略理论思考 |
4.2 总体战略规划设计及内容 |
4.3 战略实施目标及主攻方向 |
5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5.1 企业战略理论基础及思路 |
5.2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组织结构战略构想 |
5.3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人力资源设计 |
5.4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战略实施保障与风险规避 |
5.5 贵州航电开发公司战略实施建议 |
6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参加科研项目目录) |
四、四川省嘉陵江东西关船闸试航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嘉陵江通航常态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余曲波. 水运管理, 2021(02)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嘉陵江记[J]. 梁平. 红岩, 2012(04)
- [5]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周学红. 重庆大学, 2012(02)
- [6]嘉陵江记[J]. 梁平. 延河, 2010(07)
- [7]富金坝枢纽船闸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D]. 赵健. 重庆交通大学, 2009(S1)
- [8]嘉陵江流域特细砂粉煤灰混凝土在船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牙琪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 [9]贵州航电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启乔. 贵州大学, 2007(05)
- [10]航电结合 联合建设 全江渠化 创新管理——访四川港航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龙铸[J]. 姚国寿. 四川水力发电,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