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生物标本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尚壮壮,汤俊宇,陈伟玲,张锐,刘羽,孙美榕,王康,张红莲,杜慧,廖燕[1](2020)在《一种小型环保型海洋生物标本馆的工艺设计》文中提出海洋生物标本是人类近距离认识海洋生物,研究海洋生物的重要载体,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体现。传统常用的海洋生物标本制作与保存方法,多为福尔马林及其它一些有毒有害的防霉菌防腐剂,为了探讨环境友好型海洋生物标本制作与保存的新方法,不再对海洋生物标本造成损耗的前提下更好的使海洋生物标本得以展现,本文提出一种关于海洋生物标本馆的设计。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曲家福[3](2020)在《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排放,使得空气中一氧化碳(CO)以及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含量超标,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催化氧化技术是将CO和VOCs氧化为无害的小分子物质,无二次污染且成本低、效率高,成为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截至目前,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如降低贵金属的用量节约成本、催化活性较高等,成为了环境修复领域中的研究重点。然而,在以往的研究报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1、如何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调控和表面改性;2、如何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保持贵金属纳米颗粒的高稳定性和高分散性;3、如何实现催化材料的多功能化(吸附、检测、催化有效结合)提高应用价值;4、如何实现粉末催化剂的固定化以及回收利用,因此研究设计高效、稳定、可重复使用以及多功能化的催化材料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以CO、甲醛、甲苯为模型污染物,旨在通过简单可行的方法构建高性能、多功能的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即以贵金属(Au、Ru、Pt、Pd)为主体催化材料,表面积较大的孔材料(如介孔碳球、介孔二氧化硅、石墨烯等)或者金属氧化物(如Co3O4、CeO2、NiCo2O4等)为载体材料,采用有效的方法合成高度分散和稳定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完成载体材料的形貌调控、实现催化剂的表面改性以及固定化和功能化,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催化性能和催化速率,拓宽其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具体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通过简单的乳液聚合以及热处理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中空介孔碳纳米球,然后利用碳纳米球的孔道作为容器,通过真空辅助的方法将Au3+吸附到孔道中去,再置于含有CO的催化氛围中,利用CO的还原性,完成金纳米颗粒的负载,并用于持续催化氧化空气中的CO。在合成过程中,催化剂的制备以及CO的去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过程,优化了合成步骤。同时金纳米颗粒被限域在孔道中,达到了分布均匀、尺寸均一的效果,其平均直径为2.2 nm,在340℃下CO的转化率约为62%。利用载体的孔道固定贵金属纳米颗粒,解决了其易团聚的问题,为制备高分散、高稳定的贵金属纳米颗粒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2)为了实现常温高效催化,选择贵金属钌负载到石墨烯上并形成气凝胶,再通过层层自组装,将Cu基金属有机框架(HKUST-1)修饰到材料表面。贵金属钌分布均匀、尺寸均一,平均直径约为5 nm,为常温催化提供了基石;石墨烯气凝胶的大孔结构为气体的传输与扩散提供了路径;HKUST-1对CO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富集CO,提高催化剂周围CO的瞬时浓度,进而提高反应速率。本工作成功制备了吸附催化一体的功能型复合材料,预处理后,常温即可实现CO的完全去除,且48h内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在处理CO污染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3)CO无色无味,泄漏后很难被发现,因此实现CO的可视化迫在眉睫,通过真空辅助的浸渍法成功制备了负载贵金属铂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然后利用硅胶将其与显色探针(双核铑配合物)结合,双核铑配合物对CO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颜色响应性,CO一旦泄漏,可以迅速发生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而且过程可逆,实现了检测催化一体的功能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同时贵金属Pt被限域在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中,大小均一、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150℃下可实现CO的完全转化。此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进一步探索了贵金属铂在CO催化氧化中的反应活性位点,为设计高活性催化剂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其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价值。(4)除了CO,甲醛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与贵金属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升催化性能,因此制备了负载金的铈钴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甲醛的治理。制得的铈钴双金属氧化物具有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贵金属金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尺寸均一;与石墨烯复合形成气凝胶材料,成功实现了粉末催化剂的固定。为了探究CeO2和Co3O4之间的协同作用,比较了不同的Ce/Co摩尔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Ce/Co的摩尔比为3:1时,可以有效的促进氧的迁移和金的活化,展示出最佳的催化性能,60℃下甲醛达到100%的转化,稳定时长高达48 h。(5)尖晶石型氧化物中的两种金属离子分别位于四面体和八面体的位置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电子交换,有利于催化性能的提高。因此,通过硬模板法制备了中空结构的钴酸镍纳米球,将贵金属钯负载到表面(Pd/h-NiCoOx),研究其对空气中甲苯的催化性能。中空钴酸镍纳米球(h-NiCoOx)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羟基、少量的氧空位,这些因素使其在催化甲苯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250℃下可以实现甲苯(500 ppm)的100%转化;贵金属钯的负载又大大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温度,提升反应活性,甲苯完全转化的温度被进一步降低到190℃。该工作通过形貌调控以及表面改性来优化载体材料,并研究了表面羟基以及比表面积对于催化活性的影响,为快速合成高活性载体提供了依据。
赵倩[4](2020)在《空气呼吸阴极二电子氧还原活性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用途广泛、环境友好型的强氧化性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商业用途。传统的H2O2合成方法如蒽醌氧化工艺等工艺繁杂,能量消耗大,而且H2O2的运输、储存和处理均存在潜在的危险和额外的成本。电化学合成法是一种潜在的H2O2原位合成的替代方法。碳基材料的电催化原位合成H2O2的核心机制是二电子氧还原反应(ORR),因此促进二电子氧还原反应的发生是关键。理想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平衡可以使电解质溶液和O2在催化层中的催化位点之间形成稳定的三相界面(TPIs),从而实现可持续地合成H2O2。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调节石墨-炭黑-聚四氟乙烯(PTFE)空气呼吸阴极催化层中PTFE含量来调节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和亲/疏水性,旨在提高催化剂的二电子ORR活性,从而有效地生成H2O2。其次,通过煅烧不同时间的空气呼吸阴极催化层调节催化层结构,研究了催化层的煅烧对二电子ORR活性的影响机制。此外,通过耦合生物电化学体系和高级氧化过程(BESs/AOPs),搭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异位降解CH2O体系,优化体系参数,以提高原位生物降解CH2O的去除性能。研究发现,在电化学体系中,超疏水空气呼吸阴极PTFE0.57的H2O2产率和电流效率最高,分别为3005±58 mg L-1 h-1(25 m A cm-2)和84%(20 m A cm-2)。随着催化层中PTFE含量的增加,催化层的亲水性增加,导致三相界面H+过多,O2扩散不足,使H2O2进一步分解为H2O,造成H2O2产率和电流效率降低。此外,催化层的煅烧会使C–O和C=O等含氧官能团含量下降及F相对含量增加,造成了H2O2产率和电流效率降低,且催化层煅烧时间越长,H2O2产率和电流效率越低。这是因为C–O和C=O等含氧官能团更容易吸附O2而可以作为二电子ORR的活性位点,而高F含量导致材料的缺陷量增大,石墨化程度降低,致使电极的导电性减弱,反应动力学降低,从而导致二电子ORR性能的下降。BES/AOPs可通过电化学活性细菌的生物电子经外电路转移至BESs阴极合成H2O2,作为UV/H2O2体系中降解CH2O的·OH来源。相比于生物原位降解,CH2O的生物异位降解可以有效地避免CH2O的生物毒性,降解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去除率提高了69%–308%,降解时间缩短了98%。
李东倩[5](2020)在《住宅开窗特性对室内甲醛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加强自然通风可有效促进室内污染物的释放和扩散。窗户是建筑进行自然通风的主要构件,其开启特性影响住宅的换气次数、气流组织以及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健康。本文总结现代住宅常用的开窗方式,针对衡阳市典型新装修住宅和主要装修建材,基于甲醛的扩散理论与传递特征,结合实地测试与模型简化验证,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室内甲醛的释放、扩散与排放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开窗方式及开启角度对室内甲醛排放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住宅装修工程中常用的建材,测试进行600 min后甲醛释放基本进入稳定状态。封闭状态下的住宅甲醛浓度增长呈现衰减规律,室内甲醛平均稳定浓度为7.75E-7 kg/m3。空间小且建材平均用量多的卧室甲醛浓度明显较高;大空间、无遮挡物且建材平均用量少的客餐厅甲醛浓度处于较低水平。(2)自然通风可以有效排除住宅内高浓度甲醛。住宅采用的开窗方式直接影响室内甲醛浓度达标与达稳的时长。甲醛排放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内开平开窗>推拉落地窗>内开下悬窗>内开上悬窗>推拉半开窗。室内甲醛浓度稳定时,不同开窗方式的住宅室内甲醛稳定浓度基本相同。(3)采用内开平开窗的开启方式,住宅通风换气量大、换气次数高,室内气流均匀。同时,易产生滞留现象的房间内甲醛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开窗方式。(4)室内甲醛排放速率与窗扇开启角度成正相关。当窗扇开启角度到达60°时,开启角度增大对室内甲醛排放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兼顾建筑节能与室内空气品质,住宅窗扇开启至60°为宜。
灵灵[6](2019)在《壳聚糖纤维负载二氧化锰去除甲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家居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建材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加剧了室内环境污染,甲醛以其散发周期长等受到大家关注,如何高效去除室内残留的甲醛已经成为空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有许多甲醛净化方法,其中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吸附甲醛是绿色高效的技术方法。壳聚糖作为可降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因其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壳聚糖分子链上丰富的氨基与羟基可以与甲醛发生席夫碱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甲醛的目的,但由于反应过程缓慢,限制了其在空气净化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表明对壳聚糖进行无机或有机改性可以提高其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活性。本文将二氧化锰负载于壳聚糖针刺布上,研究了其对气态甲醛的去除效果。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负载Mn O2的壳聚糖吸附材料去除甲醛的性能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浸渍法和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Mn O2的壳聚糖吸附材料,并对负载后的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单通阻力等测试,研究了二氧化锰的加入对材料形貌、结晶性、官能团、阻力产生的影响。其次,在密闭式微型环境舱循环实验系统中进行了甲醛净化性能实验研究,研究了负载方式、负载量、相对湿度、清洗次数等因素对累计净化效率和净化速率及累计净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负载二氧化锰后其红外光谱曲线在576 cm-1处出现了新的Mn-O伸缩振动峰;结晶性较原壳聚糖纤维有所下降;材料单通阻力有所增加,滤速每增加0.1 m/s,CS,J-CS,K-CS阻力分别提高约9 Pa,11 Pa和12 Pa;相同实验条件下,浸渍法制备的材料甲醛累计净化效率高于原位化学沉积法制备的材料;两种负载方式制备的壳聚糖吸附材料的甲醛累计净化效率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上升,相对湿度增大为有利于提高甲醛累计净化效率;采用原位化学沉积法负载时,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对甲醛的净化能力也逐渐增大,但达到某一数值后,随负载量的增大,累计净化效率反而下降;采用浸渍法负载时,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对甲醛的吸附能力也逐渐增大,但达到某一数值后,随着负载量的增加,累计净化效率却不再增加;原位化学沉积的负载方式比浸渍法负载二氧化锰更为牢固;加速试验结果表明,负载后材料的累计净化能力比纯壳聚糖材料提高2.5倍以上。
袁渊[7](2017)在《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在室内甲醛中的吸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人群对于居住环境氛围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不断追求更为新奇的装修、建筑材料,以此不仅能带来外观的华美,更能体现居住环境的多功能性,但正是这些新奇的装修、建筑材料却给室内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带去了危害,使得甲醛、苯及苯系物等一系列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超标。生物炭材料因其经济、制备流程简单、原料易得、比表面积高、孔隙丰富,使其成为了当下应用最广泛的吸附材料。因而,本论文选取了农林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材料,经改性、炭化后制备得到炭化材料,并开展其对于空气中甲醛污染气体的吸附性能。课题以玉米芯为原材料,探究不同炭化过程、不同修饰过程所制得炭化玉米芯材料。同时研究不同的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浸泡时间等对制备炭化玉米芯材料及其对甲醛气体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将其制成口罩和炭化材料包应用在室内甲醛气体的吸附效果研究。1、通过自制甲醛微型实验舱装置,得到了玉米芯的最佳炭化温度为600℃、炭化时间为1.5h,此时得到炭化玉米芯材料对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为53.34%。2、炭化玉米芯材料的最优化修饰条件为:将玉米芯切碎后洗净表面可溶物和杂质后于烘箱内70℃烘干表面水分,粉碎至30目,后使用3mol/L Zn Cl2润胀24小时后烘干,将材料放入马弗炉,高温600℃炭化1.5小时,制备得到的炭化玉米芯材料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1小时后,再放入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中浸泡1.5小时后,低温(75℃)烘干3小时保存备用,制得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对于甲醛的吸附率可达88.45%3、通过与分子筛、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柚子皮等材料对于甲醛的吸附效果做对比,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具有最好的甲醛吸附效果,其吸附效果排序为: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颗粒活性炭>柚子皮>粉末活性炭>分子筛。4、应用于口罩膜的炭化玉米芯材料与市售的两种活性炭口罩取活性炭膜的甲醛吸收作用效果中,3M公司生产的9913V口罩拥有最好的吸附效果,达到63.06%,而当本实验制得的炭化玉米芯材料膜质量为0.4519g时,甲醛吸附率为41.67%,质量为0.8758g时,甲醛吸附率为51.11%。5、应用于炭化玉米芯炭包的甲醛吸收中,当炭化玉米芯炭包重量为1.2g时,其对于测试房间的甲醛吸附率达到最大,吸附率为54.17%,比起现有市售的活性炭包材料在同等条件下的吸附率高出17.92%。
袁琳嫣[8](2016)在《活性包埋菌和改性活性碳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的净化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室内空气净化越来越多的引起民众的关注。而室内空气污染物中,甲醛和苯系物一直处于对人体健康最具威胁的污染物前列,本论文主要研究活性包埋菌和改性活性炭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的净化性能。课题选用了三种不同的改性活性炭,对其表面积,孔结构及化学元素组成等物性进行了测试。同时选用了两种不同的活性包埋菌,对其表面官能团,动态机械力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液相衍生的方法去评估其对甲醛的吸附降解性能;采用气相顶空的方法去评估其对苯系物的吸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对甲醛和苯系物的物理吸附主要取决于微孔和中孔结构和孔分布;化学吸附主要取决于表面不同类型的官能团。对于同一种活性炭而言,对甲醛和苯系物有不同的吸附性能,取决于甲醛和苯系物的沸点,分子量,饱和蒸气压,极性等。活性包埋菌对甲醛和苯系物的降解能力主要取决于包埋载体对包埋菌的生物相容性,载体亲水性和机械强度,对包埋菌的生物耐受性。除此之外,在净化前期要充分驯化活性包埋菌,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对于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的净化,需要结合这两种物质,活性炭和生物酶复合材料的各自优势,如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量,活性包埋菌的持续降解性,充分利用改性活性炭吸附和活性包埋菌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其成为在空气净化中未来的复合生物环保材料。
王先丛[9](2012)在《六种室内观叶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室内观叶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能力,本实验选用了吊兰(Chlorophytumcomosum)、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绿萝(Scindapsus aureum)、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巢蕨(Neottopteris nidus)六种常用的室内观叶植物。首先研究植物离体叶片对甲醛溶液是否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以此为基础进而研究整株植物以及去除了盆土—根系部分的植物体对甲醛的吸收能力,并探讨了光照对植物吸收甲醛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各植物在甲醛污染环境下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对甲醛污染抗性的强弱,最终确定各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综合能力。相关结论如下:(1)在甲醛溶液浓度分别为4mmol/L、6mmol/L、8mmol/L的环境下,六种室内观叶植物离体叶片均表现出一定的吸收甲醛的能力,且因植物种类不同和处理时间的不同,吸收量也有所不同。按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的量确定六种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的能力,并将其排序为:吊兰>常春藤>绿萝>广东万年青>鹅掌柴>巢蕨;并确定六种植物离体叶片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的量均在甲醛浓度为8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吊兰(0.12mg/cm2)、常春藤(0.102mg/cm2)、绿萝(0.094mg/cm2)、广东万年青(0.065mg/cm2)、鹅掌柴(0.056mg/cm2)、巢蕨(0.038mg/cm2)。(2)随着甲醛气体浓度的升高,大部分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吸收率都呈下降趋势,在低浓度时的吸收率比其他二个浓度条件下对甲醛的吸收率要高,但从吸收量来看,随着甲醛气体浓度的升高,大部分植物对甲醛的吸收量是逐渐增多的。(3)将盆栽植物土壤—根系部分隔开后,植物地上部分吸纳甲醛含量明显低于整株植物。说明植物的基质或者根系吸收(吸附)了部分甲醛。(4)经甲醛处理后的六种室内观叶植物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积累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对甲醛污染吸收净化能力最强的植物为吊兰,但其抗甲醛污染能力最差;而绿萝对甲醛污染的抗性最强。
魏晶晶[10](2011)在《水性涂料中甲醛的测定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饰装修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人们在享受舒适家庭生活的同时,正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甲醛已成为室内污染最普遍、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甲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对眼、呼吸道、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流泪、恶心、呕吐、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记忆力下降,染色体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均将甲醛列为潜在的危险致癌物和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甲醛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装饰装修所用的水性涂料是室内甲醛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而研究涂料中甲醛的测定方法对减少室内污染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应用于甲醛的测定,但是由于涂料样品基质的复杂多样性、干扰成分的影响等问题,现今使用的检测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耗时、操作繁琐、选择性差、灵敏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水性涂料中甲醛的分析方法。本文将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应用于水性涂料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了水性涂料样品中游离甲醛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对甲醛衍生化条件进行了选择和优化。样品经水稀释,与2,4-二硝基苯肼甲醇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衍生,60℃恒温水浴30 min,无需有机溶剂的萃取,离心过滤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2)建立了水性涂料中游离甲醛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检测波长、流动相等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色谱条件如下: C18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354 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20μL,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采用保留时间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在0.1~5.0 m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为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99 mg/kg。选取水性涂料样品进行0.4 mg/L、2 mg/L两个浓度的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4.2%~92.5%,相对标准偏差<5%。(3)对建立的水性涂料中甲醛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时,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标准曲线的拟合引入的不确定、重复性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等。(4)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两种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水性涂料样品中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海洋生物标本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生物标本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3)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空气中CO和VOCs污染物的概述 |
1.2.1 空气中CO的来源与危害 |
1.2.2 空气中VOCs的来源与危害 |
1.2.3 空气中CO和VOCs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
1.3 催化氧化方法在去除CO和VOCs中的应用 |
1.3.1 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
1.3.2 催化氧化中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1.4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去除CO和VOCs中的应用 |
1.4.1 碳材料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 |
1.4.2 硅材料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 |
1.4.3 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 |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负载金的中空介孔碳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中空介孔碳纳米球(HPCN)的制备 |
2.2.4 Au/HPCN的制备和催化氧化CO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PCN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2.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3.3 Au/HPCN的制备与表征 |
2.3.4 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
2.3.5 催化氧化CO的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钌/石墨烯气凝胶-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2.4 Ru/GA的制备 |
3.2.5 Ru/GA-HK的制备 |
3.2.6 催化氧化CO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u/GA和Ru/GA-HK的制备与表征 |
3.3.2 不同温度处理后的Ru/GA-HK的表征 |
3.3.3 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
3.3.4 去除CO的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铂/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双核铑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检测与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sSiO_2@mSiO_2的制备 |
4.2.4 HMSs和Pt/HMSs的制备 |
4.2.5 Rh_2(O_2CCH_3)_2[(C_6H_5)_2P(C_6H_4)]_2·2CH_3CO_2H(BRC)的制备 |
4.2.6 检测和催化氧化CO的性能测试 |
4.2.7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MSs的制备与表征 |
4.3.2 Pt/HMSs的制备与表征 |
4.3.3 检测和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
4.3.4 理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载金的铈钴双金属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SBA-15-OH(表面富含羟基的SBA-15)的制备 |
5.2.4 Au-Ce_xCo_y的制备 |
5.2.5 Au-Ce_xCo_y/GA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6 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5.3.2 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负载钯的中空钴酸镍纳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及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Co_3O_4、NiO以及NiCoO_x纳米片的制备 |
6.2.4 h-NiCoO_x纳米球的制备 |
6.2.5 Pd/h-NiCoO_x的制备 |
6.2.6 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h-NiCoO_x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6.3.2 Pd/h-NiCoO_x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6.3.3 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 |
6.3.4 催化氧化甲苯的反应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空气呼吸阴极二电子氧还原活性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过氧化氢简介 |
1.2 H_2O_2合成的研究进展 |
1.2.1 蒽醌法 |
1.2.2 醇类氧化法 |
1.2.3 H_2O_2直接合成法 |
1.2.4 H_2O_2燃料电池法 |
1.2.5 光催化法 |
1.3 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合成法合成H_2O_2的潜力及研究进展 |
1.3.1 电化学合成法 |
1.3.2 生物电化学合成法 |
1.4 甲醛污染的防治 |
1.4.1 室内甲醛污染的现状 |
1.4.2 室内CH_2O污染的处理技术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炭黑-石墨-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制作 |
2.3.1 催化层中不同PTFE含量的炭黑-石墨-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制作 |
2.3.2 煅烧催化层的炭黑-石墨-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制作 |
2.4 H_2O_2的原位电合成 |
2.5 实验用污水 |
2.6 CH_2O的生物原位降解装置和方法 |
2.7 CH_2O的生物异位降解的装置和方法 |
2.8 样品分析和表征方法 |
2.8.1 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CH_2O含量 |
2.8.2 草酸钛钾(K_2TiO(C_2O_4)_2·2H_2O)分光光度法测定H_2O_2含量 |
2.8.3 样品表征方法 |
2.8.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章 超疏水空气呼吸阴极通过二电子途径氧还原反应高效生成H_2O_2的研究 |
3.1 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生成H_2O_2的电催化性能 |
3.2 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结构表征 |
3.2.1 表面形态和孔隙结构性质 |
3.2.2 亲疏水性 |
3.3 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电化学特性 |
3.3.1 电活性表面特征 |
3.3.2 氧还原性能 |
3.4 超疏水空气呼吸阴极高效生成H_2O_2的机制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煅烧对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氧还原活性影响的研究 |
4.1 不同煅烧时间的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生成H_2O_2的电催化性能 |
4.2 不同煅烧时间的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结构表征 |
4.2.1 表面形态和孔隙结构性质 |
4.2.2 亲疏水性 |
4.2.3 元素化学态与结构分析 |
4.3 不同煅烧时间的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的电化学特性 |
4.3.1 电活性表面特征 |
4.3.2 氧还原性能 |
4.3.3 电导性 |
4.4 煅烧对石墨-炭黑-PTFE空气呼吸阴极氧还原活性影响的机制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BESs合成H_2O_2的UV/H_2O_2体系下的生物异位降解CH_2O的研究 |
5.1 CH_2O的生物原位降解 |
5.2 生物电化学合成H_2O_2 |
5.3 CH_2O的生物异位降解 |
5.3.1 光程的影响 |
5.3.2 初始H_2O_2浓度的影响 |
5.3.3 初始p H的影响 |
5.3.4 CH_2O降解的动力学分析 |
5.4 CH_2O的生物原位降解和生物异位降解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 |
取得专利 |
参与项目 |
荣誉与奖励 |
致谢 |
(5)住宅开窗特性对室内甲醛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现状 |
1.2.2 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现状 |
1.2.3 相关研究对本课题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室内空气污染特性分析 |
2.1 室内空气污染分类与调查 |
2.1.1 室内空气污染分类 |
2.1.2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调查 |
2.2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控 |
2.2.1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
2.2.2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控 |
2.3 甲醛特性分析 |
2.3.1 甲醛的理化性质 |
2.3.2 甲醛的应用领域 |
2.3.3 甲醛的来源与危害 |
2.3.4 甲醛的防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材甲醛测试与扩散模型 |
3.1 甲醛扩散原理 |
3.1.1 传质理论 |
3.1.2 甲醛扩散传质模型 |
3.1.3 甲醛扩散经验模型 |
3.2 建材甲醛测试 |
3.2.1 实验方案 |
3.2.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甲醛扩散拟合分析 |
3.3.1 甲醛浓度数据拟合 |
3.3.2 甲醛扩散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封闭状态下住宅的甲醛扩散特性分析 |
4.1 CFD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CFD模拟控制方程 |
4.1.2 数学模型 |
4.1.3 物理模型 |
4.2 封闭状态下住宅甲醛扩散特性分析 |
4.2.1 关闭外门窗室内甲醛扩散模拟分析 |
4.2.2 关闭外门窗室内甲醛扩散实测分析 |
4.2.3 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窗状态下住宅甲醛浓度分布数值模拟 |
5.1 开窗方式对甲醛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 |
5.1.1 住宅开窗方式 |
5.1.2 住宅室内甲醛排放速率对比 |
5.1.3 住宅室内甲醛浓度分布 |
5.1.4 不同位置对比分析 |
5.2 开启角度对甲醛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 |
5.2.1 住宅室内甲醛排放速率对比 |
5.2.2 住宅室内甲醛浓度分布 |
5.2.3 不同位置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学业成果 |
致谢 |
(6)壳聚糖纤维负载二氧化锰去除甲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甲醛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1.2.1 甲醛毒性及相关法规 |
1.2.2 甲醛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 |
1.3 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控制 |
1.4 壳聚糖简介 |
1.4.1 壳聚糖及其应用 |
1.4.2 壳聚糖的改性 |
1.4.3 壳聚糖净化甲醛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壳聚糖净化甲醛 |
2.1.1 壳聚糖净化甲醛机理 |
2.1.2 壳聚糖净化甲醛影响因素 |
2.2 二氧化锰催化氧化甲醛 |
2.2.1 二氧化锰催化氧化甲醛机理 |
2.2.2 二氧化锰催化氧化甲醛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 实验内容及具体步骤 |
3.2.1 甲醛净化实验步骤 |
3.2.2 甲醛浓度的测定 |
3.2.3 单通阻力测试 |
3.2.4 实验误差来源及消减 |
3.2.5 实验工况设计 |
3.3 甲醛净化性能评价指标 |
3.3.1 甲醛累计净化效率 |
3.3.2 甲醛净化速率 |
3.3.3 甲醛净化量 |
3.4 材料理化特性表征方法 |
3.4.1 扫描电镜 |
3.4.2 X射线衍射 |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壳聚糖/MnO_2材料制备及表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壳聚糖/MnO_2材料制备 |
4.2.1 原位化学沉积法制备 |
4.2.2 浸渍法制备 |
4.3 壳聚糖/MnO_2材料理化特性表征 |
4.3.1 扫描电镜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3.3 X射线衍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壳聚糖/MnO_2材料吸附甲醛性能研究 |
5.1 壳聚糖净化甲醛的效果 |
5.1.1 净化时间的影响 |
5.1.2 相对湿度的影响 |
5.1.3 累计净化效率及净化速率 |
5.2 原位化学沉积法净化甲醛的效果 |
5.2.1 净化时间的影响 |
5.2.2 相对湿度的影响 |
5.2.3 负载量的影响 |
5.2.4 清洗次数的影响 |
5.3 浸渍法净化甲醛的效果 |
5.3.1 净化时间的影响 |
5.3.2 相对湿度的影响 |
5.3.3 负载量的影响 |
5.3.4 清洗次数的影响 |
5.4 壳聚糖/MnO_2吸附材料的净化持久性及阻力研究 |
5.4.1 壳聚糖累计净化量 |
5.4.2 壳聚糖/MnO_2累计净化量 |
5.4.3 壳聚糖/MnO_2材料阻力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在室内甲醛中的吸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吸附材料 |
1.1.1 植物吸附材料及其特点 |
1.1.2 植物吸附材料的改性意义 |
1.1.3 植物吸附材料的主要改性方法 |
1.1.4 植物吸附材料在空气污染物中的应用 |
1.2 玉米芯概况及其应用 |
1.2.1 玉米芯的概况 |
1.2.2 玉米芯的应用 |
1.3 甲醛 |
1.3.1 甲醛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甲醛的来源 |
1.3.3 甲醛的危害 |
1.3.4 甲醛的治理方法 |
1.3.5 甲醛的检测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研制条件确定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制备 |
2.1.3 甲醛气体吸附反应实验装置 |
2.1.4 甲醛气体吸附反应实验方法 |
2.1.5 计算公式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吸附反应装置的条件确定 |
2.2.2 炭化条件对炭化玉米芯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 |
2.2.3 炭化玉米芯的饱和亚硫酸氢纳修饰顺序的确定 |
2.2.4 炭化玉米芯的饱和亚硫酸氢纳修饰条件的确定 |
2.2.5 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扫描电镜(SEM)结果 |
2.2.6 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与其他材料间甲醛气体吸附作用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应用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室内空气检测仪检测甲醛的实验方法 |
3.1.3 室内空气检测仪检测甲醛的实验原理 |
3.1.4 计算公式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室内甲醛气体发生时间及浓度检测点的确定 |
3.2.2 应用于口罩膜的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研究 |
3.2.3 应用于炭包的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活性包埋菌和改性活性碳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的净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室内空气污染的类型和源头 |
1.3 室内空气中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主要污染物 |
1.3.1 甲醛(HCHO) |
1.3.2 苯系物(BTEX) |
1.3.3 二氧化硫(SO2) |
1.3.4 氮氧化物(NOx) |
1.3.5 一氧化碳(CO) |
1.3.6 氡气(Rn) |
1.4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与材料的进展 |
1.4.1 吸附技术-天然绿色植物 |
1.4.2 吸附技术-物理多孔材料 |
1.4.3 光催化技术-纳米材料 |
1.4.4 氧化还原技术-负离子材料。 |
1.4.5 催化氧化技术-金属催化剂 |
1.4.6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酶材料 |
1.4.7 未来空气净化技术和净化材料的发展方向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改性活性碳和活性包埋菌的来源和性能表征 |
2.1 改性活性炭的来源和表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改性活性碳的SEM和 EDX检测 |
2.1.3 改性活性碳的元素分析 |
2.1.4 改性活性碳的比表面积分析 |
2.2 活性包埋菌的来源和表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活性包埋菌的红外表征 |
2.2.3 活性包埋菌的动态热机械力 |
2.2.4 活性包埋菌的表面形态 |
2.2.5 活性包埋菌的驯化 |
第三章 改性活性炭和活性包埋菌对室内甲醛的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仪器参数设置 |
3.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4 测试样品的前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改性活性炭和活性包埋菌对室内苯系物的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实验仪器参数设置 |
4.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3.4 样品的前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种不同种类的活性炭对BTEX(苯系物)的净化性能进行评估 |
4.3.2 三种不同种类的活性炭再生后对BTEX(苯系物)的净化性能进行评估 |
4.3.3 两种不同的活性包埋菌对BTEX(苯系物)的净化性能进行评估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六种室内观叶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室内空气污染概况 |
1.2 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 |
1.2.1 甲醛概况 |
1.2.2 室内空气污染中甲醛的来源 |
1.2.3 室内甲醛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 |
1.2.4 室内甲醛污染的现状 |
1.2.5 室内甲醛污染物防治的一般措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六种室内观叶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效果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测定方法 |
2.1.4 仪器和设备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4mmol/L 的甲醛浓度下各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效果的比较 |
2.2.2 6mmol/L 的甲醛浓度下各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效果的比较 |
2.2.3 8mmol/L 的甲醛浓度下各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效果的比较 |
2.2.4 不同时间、不同甲醛浓度下各植物离体叶片吸收甲醛的效果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整株植物吸收甲醛气体效果的比较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实验场所和主要设备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植物叶片吸收甲醛气体效果的比较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场所与方法 |
4.2.1 实验场所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光照条件下六种植物吸收甲醛气体效果的研究 |
5.1 实验场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六种种室内观叶植物在甲醛环境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甲醛气体对六种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2.2 甲醛气体对六种植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6.2.3 甲醛气体对六种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6.2.4 甲醛气体对六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水性涂料中甲醛的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甲醛的来源和危害 |
1.1.1 甲醛的理化性质 |
1.1.2 甲醛的来源 |
1.1.3 甲醛的危害 |
1.2 甲醛国家标准 |
1.3 水性涂料的分类 |
1.4 甲醛分析方法概述 |
1.4.1 前处理方法 |
1.4.1.1 蒸馏法 |
1.4.1.2 静态顶空法 |
1.4.1.3 固相微萃取法 |
1.4.2 定量测定方法 |
1.4.2.1 分光光度法 |
1.4.2.2 色谱法 |
1.4.2.3 催化动力学法 |
1.5 甲醛测定的影响因素 |
1.5.1 前处理方法的影响 |
1.5.2 检测方法的影响 |
1.6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装置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液相色谱条件 |
2.1.4 实验原理 |
2.1.5 样品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样品反应体系的选择 |
2.2.2 衍生化产物的确定 |
2.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4 色谱柱的选择 |
2.2.5 流动相的选择 |
2.2.6 衍生化时间的选择 |
2.2.7 衍生介质酸度的选择 |
2.2.8 方法的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
2.2.9 方法的精密度及回收率 |
2.2.10 衍生物的稳定性 |
2.3 结果计算 |
2.4 样品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2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
3.2.1 建立数学模型 |
3.2.2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
3.2.3 不确定度的评定 |
3.2.3.1 甲醛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定值不确定度U_(rel)(s) |
3.2.3.2 样品处理过程的不确定度 |
3.2.3.3 测试方法重现性的不确定度U_(rel)(f) |
3.2.3.4 线性回归引入的不确定度U_(rel)(C) |
3.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ω) |
3.4 扩展不确定度U |
3.5 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结果分析与比较 |
4.1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原理 |
4.1.3 样品处理 |
4.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1.5 检出限 |
4.1.6 回收率 |
4.1.7 精密度 |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比较 |
4.2.1 前处理方法比较 |
4.2.2 检出限比较 |
4.2.3 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 |
4.2.4 结果比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海洋生物标本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小型环保型海洋生物标本馆的工艺设计[A]. 尚壮壮,汤俊宇,陈伟玲,张锐,刘羽,孙美榕,王康,张红莲,杜慧,廖燕.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 2020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D]. 曲家福. 苏州大学, 2020(06)
- [4]空气呼吸阴极二电子氧还原活性的研究及应用[D]. 赵倩. 天津大学, 2020(02)
- [5]住宅开窗特性对室内甲醛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D]. 李东倩. 南华大学, 2020(01)
- [6]壳聚糖纤维负载二氧化锰去除甲醛性能研究[D]. 灵灵. 天津大学, 2019(01)
- [7]炭化玉米芯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在室内甲醛中的吸附应用[D]. 袁渊.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8]活性包埋菌和改性活性碳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的净化应用研究[D]. 袁琳嫣.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六种室内观叶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研究[D]. 王先丛.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10]水性涂料中甲醛的测定方法研究[D]. 魏晶晶.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