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熊峰[1](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逐步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制造业迫切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难以符合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较为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即促进入以职业为载体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系统化设计,使学习者习得系统化职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论。本研究聚焦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首先,通过对工业机器人企业及中职学校调研明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深入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企业开展访谈调研掌握人才需求情况,确定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生从业岗位群,挖掘岗位职业能力及核心素养等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对珠三角地区中职院校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明确工业机器人视觉课程开设现状,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课程开发提供依据。其次,在行业专家及中职资深教师共同研讨下,依据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为职业行动领域,根据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完成学习领域转化。以视觉功能为载体,设计四个难度螺旋上升的学习情境,再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并制作一体化工作页,构建多主体、过程性的评价量表。最后,以“多形状工件分拣”学习情境为例,在实验学校进行教学实验,待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课程实施效果问卷。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过程、综合评价量表及课后问卷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工业机器人视觉工作站安装、调试水平和技能迁移能力。
何宝兰[2](2021)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的人才仍不能满足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因此,亟需对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微观层面最为关键的环节为课程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技能模块的核心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应用于课程开发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研究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的开发,以培养符合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人才。本研究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相关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的研究现状,理清课程开发思路,界定核心概念。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比较研究法深入企业和中职学校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人才需求、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设与教学现状等,通过调研发现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从以下八个方面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研究工作。第一,通过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三大典型工作任务;第二,具体分析了典型工作任务: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编程调试;第三,基于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进行定位,制定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第四,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确立了课程目标;第五,围绕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虑学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了课程学习内容;第六,设计了融入思政元素的五大学习情境及对应的学习任务;第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了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实施;第八,开发了课程资源及制定了课程评价方案等。最后开展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实施研究。将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应用于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以学习任务:物料搬运实例为例撰写了教学实施案例,为《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教学实施表明,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提高了学生操作、编程、调试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独立解决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了学生细心、专注、自信等良好的品质。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钰杉[4](2020)在《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机器人行业作为智能制造的典型领域,其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市场大幅增加对工业机器人人才的需求,应国家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为社会相应行业培养所需人才。但目前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开设在中职层次还不成熟。究其根源,现用教材大多为高职高专教材,没有一套完备的适用于中职教育的工业机器人教材。当前工业背景要求工人应该具备基本的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理论及技术,因此,开发一本完善的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使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满足企业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需求,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课题以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为调研目标,以长春机械工业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加工制造企业和部分用人单位为调研对象,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用人需求、岗位设置等方面,采取文献对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方法,展开教材调研与需求分析。教材开发过程中,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中心,有机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职业性、实用性、适用性等基本原则,设计和优化现有教材内容,以项目教学法构建教材基本框架,以任务驱动法铺设教学内容,通过样章开发和教材建设,有效实施教学思路,逐步实现教学目标。为了验证教材建设的实效性,本课题以长春职业技术学校2017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新旧两本教材的教学,从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职业资格证能力标准训练、实习单位反馈评价等多角度、多方式展开对比研究.对比表明:新教材得到了企业用人单位、学生、教师三方的高度认可,这充分显示了新教材的优势与特色,实现的课题研究的目的。
刘朝林[5](2020)在《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加工制造业、汽车产业、电子、食品等企业选择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生产,出现的新兴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国家对职业教育逐步重视,出台许多相关政策和文件针对课程改革,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此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对岗位能力要求加强。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学制,但企业反馈很多学校机器人专业学生难以胜任岗位工作。经调查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制约人才培养。因此,优化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主要任务。本研究课题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而对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介绍。第二部分是对课题相关的调研分析:对该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具体分析;对专业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前课程体系现状,发现课程问题;对五年一贯制学生调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课程的问题并对前面调研归纳整理,剖析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最后对柳州地区以及广西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对专业岗位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总结归纳专业岗位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该专业的课程优化指明方向。第三部分,根据调研提出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归纳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所要具备的能力点,对应能力点重新设计课程,由模块能力规划课程,使五年一贯制课程衔接更加紧密,进而分析课时比例、课程内容及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及产教融合方面因素,从而完成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优化为当前以及未来几年人才培养的主要课程。本课题分析了该校工业机器人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多家代表性企业和顶岗实习或教育实习的学生,梳理实习岗位及其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提炼完成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四个模块能力组成综合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提出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及根据五年一贯制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提升的原则,将所需开设的课程合理安排到五年一贯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中。
王丽军[6](2020)在《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式,因其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深受职业教育领域关注,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受到极大关注,也是中职学校专业领域课程开发的科学选择之一。将项目课程模式引入中职学校,对丰富中职学校课程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项目课程模式为导向,依托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实践基地,选取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程开发探究。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研究:第一,主要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项目课程、新媒体背景下的民宿营销等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以便更好地掌握项目课程开发的领域和角度。第二,对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展开分析。通过访谈民宿企业、梳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了解岗位的市场需求性,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第三,本环节是研究的重点,主要对《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的开发过程进行详细探索和分析。本文按照项目课程开发的步骤分析了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标准,开发出《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同时采用德尔菲法对其中的一个教学案例进行验证,并对出现的不足作出优化和实施建议。第四,总结本文的研究重点、创新和存在的不足。本文将上述四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层次,界定基本内涵,梳理发展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支持层次,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确定奠定基础;第三层次是建构层次,编制详细的课程标准,完成项目课程开发。这三个层次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本文重点解决三个问题:选择项目课程开发的原因;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探究《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的建构。
刘喆[7](2020)在《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开发》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改革”的战略部署,具体指的是将产业需求侧结构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融合到一起,大批量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核心素养的人才。基于中职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生产企业对中职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结合,开展中职院校职业核心素养与实训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而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根据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需要与发展需求,首先,对职业核心素养和中职课程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专业当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及实训课程开发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现有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以中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以相应中职院校的教师、以及招收该中职院校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等为访谈对象开展调查访谈,旨在分析毕业生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研究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基于职业核心素养进行新的实训课程开发,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金工实训课程的“成套制作螺杆与螺帽”项目为例,实际验证以职业核心素养开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开发实训课程的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希望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王必豪[8](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机械切削加工已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加工要求,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床为代表的适合加工高硬度材料、复杂工件的电加工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得出2018年电加工机床销售量比上年增加7.48%。但电加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线操作人才(电切削工)短缺的问题。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是解决电切削工人才短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而中职学校要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课程是关键。但经过学校调研和文献研究发现,现在中职学校的电加工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碎片化、学生实操时间不充分、课程与企业相脱离的情况。同时电加工课程开发的研究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先进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对《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进行课程开发。第一步,中职学校和企业调研。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师生进行调研,以明确电加工课程现状以及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顶岗实习,明确企业中电切削工的具体工作任务。第二步,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根据企业调研记录的具体工作任务,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帮助下归纳出电切削工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行动领域归纳。在行动领域归纳前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深入剖析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工作过程,然后根据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的原则归纳出行动领域。第四步,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首先明确每个行动领域所包含的职业能力。然后对归纳出来的职业能力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形成该能力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资源及评价标准。最后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认知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第五步,学习情境的设计。对《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对设计的每个学习情境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进行分析。第六步,课程实施设计。以普适性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测、评价为依据,先对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过程和评价进行宏观设计,然后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微观设计。第七步,采用实验法对课程效果进行验证,并分析课程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本文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开发形成了《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明确了该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并以一个子学习情境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和了现有电加工课程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碎片化、学生实操时间不充分、课程与企业相脱离的问题。同时丰富了中职学校电加工课程的研究,也为其他课程开发者提供了参考。
王宝龙[9](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课程建设水平已达不到制造企业对数控车削加工技能人才标准的要求。数控车削加工课程内容选择是本门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好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本论文充分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建设理念,将岗位技能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对应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学习情境为载体重构知识体系,为课程内容开发构建清晰框架,为完成培养目标提供支撑。本研究通过调研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建设现状,分析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技能型员工、中职专业课教师开座谈研讨会形式,结合实地探查、文献查询等方式,总结和提炼出具有岗位技能特点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数控车削加工的学习领域课程。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测、评价的工作过程为依据针对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提出适应加工和检测的评价手段。融合文献查询、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凝练的研究成果,对照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培养不足等问题,进行课程知识点的重构和优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数控车削加工课程,并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附属技术学校中职机床加工(车工方向)专业进行教学实施,从实验授课班级与传统教学班级教学效果对比看,数控车削加工学习领域课程突出了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显着提高。
赵志彭[10](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模式在中国的课程改革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涌现出大批的学者进行实践研究,这无疑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选取了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中“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本文首先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实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用“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该类课程存在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不适用,课程结构不合理;第三部分针对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类课程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重构课程内容,从企业岗位任务的调研中获取典型工作过程以及行动场,再转换学习场、遴选参照系、设计学习情境进行课程开发。第四部分以重庆市某中职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课程认知、技能掌握来评价课程开发效果,经过两个班的对比验证,论证了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课程开发中典型工作过程的提炼归纳与教学情境设计是本文的创新点,教学情境设计打破了原有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将工作过程融入课程开发微观层面,在典型工作过程与普适性工作过程交融耦合的情况下,通过情境内容的变化,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一方面为汽车维修行业培养了现代化故障诊断的高技能维修人才,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中职学校关于汽车类教改的实际案例,为一线教师参考应用。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案及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相关概念界定 |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 |
二、典型工作任务 |
三、行动领域 |
四、学习领域 |
五、学习情境 |
第二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 |
一、课程开发的平衡性 |
二、课程目标的多元化 |
三、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
四、课程评价的过程性 |
第三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一、能力本位原则 |
二、职业成长规律原则 |
三、行动导向原则 |
四、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四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流程 |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企业人才需求与中职专业课程设置调研 |
第一节 调研背景与目的 |
一、调研背景 |
二、调研目的 |
第二节 调研对象 |
一、行业企业调研对象 |
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对象 |
第三节 调研过程 |
一、行业企业调研过程 |
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过程 |
第四节 调研结果分析 |
一、工业机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果分析 |
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的现状分析 |
第五节 调研结论 |
一、行业企业调研结论 |
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结论 |
第四章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践 |
第一节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第二节 行动领域归纳 |
第三节 学习领域分析 |
一、学习领域转化为课程 |
二、确定课程目标 |
三、选择课程内容 |
第四节 课程标准研制 |
第五节 学习情境设计 |
第六节 教学材料设计 |
一、教学设计 |
二、一体化工作页设计 |
第七节 课程评价设计 |
一、自我评价 |
二、组间评价 |
三、教师评价 |
四、企业评价 |
第五章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教学实验设计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环境 |
三、实验目的 |
第二节 教学实验实施 |
一、实验准备 |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学设计 |
四、教学实施 |
第三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效果分析 |
一、学习过程分析 |
二、多元评价表分析 |
三、课程效果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结论 |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职业能力 |
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性 |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企业人才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B 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C 中职课程建设访谈提纲 |
附录D 工业机器人视觉相关课程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E 《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标准 |
附录F 多形状工件分拣教学设计 |
附录G 多形状工件分拣工作页 |
附录H 多形状工件分拣情境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研究 |
二、关于课程开发的研究 |
三、关于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典型工作任务 |
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三、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杜威教育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前期调研 |
第一节 调研的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时效性原则 |
第二节 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人才需求调研 |
一、企业访谈提纲设计与施测 |
二、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施测 |
第三节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设现状调研 |
一、教师访谈提纲设计与施测 |
二、学生问卷设计与施测 |
第四节 调研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 |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层次性原则 |
三、可行性原则 |
四、职业性原则 |
第二节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与分析 |
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
第三节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内容 |
一、制定课程标准 |
二、确立课程学习目标 |
三、确定课程学习内容 |
四、设计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 |
五、设计课程教学实施 |
六、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
七、制定课程评价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实施 |
第一节 课程教学实施前建议的收集 |
第二节 课程教学实施案例 |
一、前端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 |
四、教学过程 |
五、教学评价 |
六、教学反思 |
第三节 课程实施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人才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B 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人才需求调研问卷(中职版) |
附录C |
附录D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设现状调研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F 实践专家研讨会实施指南 |
附录G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获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及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工业机器人 |
2.中职学校 |
3.教材开发 |
4.教材的定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
2.工业机器人教育现状 |
3.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教育现状 |
4.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教材发展现状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1.研究目标与思路 |
2.研究方法 |
3.主要研究内容 |
4.论文章节介绍 |
二、《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
(一)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 |
1.教材开发的目标 |
2.《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理论基础 |
(二)《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调查与需求分析 |
1.企业调研 |
2.中职学校调研 |
3.《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过程研究 |
(一)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目标 |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2.《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
3.《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目标 |
(二)教材开发原则 |
1.职业性原则 |
2.职业资格证书原则 |
3.适用性原则 |
4.理实一体化原则 |
(三)《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内容 |
1.《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内容框架 |
2.《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整体构架 |
四、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的案例分析 |
(一)项目式教材案例设计与分析 |
(二)任务驱动法教材案例设计与分析 |
五、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实证对比研究 |
(一)实证对比研究对象及内容 |
(二)实证对比方法及结果 |
1.考试成绩对比 |
2.动手能力对比 |
六、总结 |
(一)研究成果 |
(二)关于教材开发的思考与展望 |
1.新教材更好地处理了教材与时代的关系 |
2.教材更好地处理了教材与教师的关系 |
3.新教材更好地处理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5)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1.智能制造与工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
2.职业教育与国家相关政策促进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 |
3.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制约专业进一步发展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对已有文献评述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3.本课题亮点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五年一贯制 |
2.工业机器人 |
3.课程与课程体系 |
4.一体化课程 |
5.一体化教学 |
6.综合职业能力 |
7.课程系统优化 |
(二)理论基础 |
1.经验课程理念 |
2.学科课程基础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加涅-九五矩阵 |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分析 |
1.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2.对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分析 |
3.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专职教师访谈分析 |
(二)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
1.学生就业岗位调查 |
2.课程设置主要方面的调查 |
(三)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分析 |
四、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归纳及原因分析 |
(一)课程体系问题归纳 |
1.人才培养目标不健全,培养规格分层模糊 |
2.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联系少 |
3.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
4.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
5.课程缺乏整体协调与渐进融合 |
6.课程教学成绩评定过程单一 |
7.教学资源匮乏与师资力量薄弱 |
(二)课程问题原因分析 |
1.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的影响 |
2.缺乏科学的课程论证和分层说明 |
3.缺乏对企业调研的更新 |
4.师资力量与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制约课程设置 |
5.课程设置缺乏监督与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 |
五、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
(二)就业岗位与综合职业素养分析 |
1.就业岗位分析 |
2.对应岗位核心职业要求调研分析 |
3.专业基础知识的调研分析 |
4.岗位需具备的职业要求调查分析 |
(三)企业用人额外建议 |
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
(一)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为优化培养目标 |
(二)以能力模块为导向优化课程 |
1.依据岗位调研提炼模块及能力点 |
2.由能力点对应设计课程矩阵 |
(三)以层层深出,渐进融合优化一贯制课程 |
1.分层次安排一贯制课程 |
2.科学合理分配课时比例 |
(四)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优化课程内容 |
(五)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实施 |
1.优化教学资源条件 |
2.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 |
3.核心课程以一体化教学实施 |
(六)以过程性考核优化评价体系 |
(七)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的保障条件 |
1.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
2.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思想 |
(八)课程体系问题及原因与优化对策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施性教学计划表(旧)(W为周数) |
附录二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
附录四 :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访谈提纲(负责人版) |
附录五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岗位情况调查表(员工版) |
附录六 :工业机器生产企业人对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
附录七 :新实施教学计划表(五年一贯制) |
附录八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内容标准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
2.民宿产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 |
3.项目课程利于中职学校专业教育发展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发展 |
2.国内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研究 |
3.新媒体背景下的民宿营销研究 |
4.文献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 |
1.《民宿新媒体运营》课程 |
2.项目课程 |
3.课程开发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 |
1.理实一体化理念 |
2.做中学基本理念 |
(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 |
1.联系论 |
2.结构论 |
3.综合论 |
4.结果论 |
(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1.联系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2.结构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3.综合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4.结果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四)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步骤 |
1.市场需求调研 |
2.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 |
3.课程标准编制 |
4.项目教学设计 |
5.教学资源开发 |
三、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分析 |
(一)市场需求调研 |
1.民宿行业调研 |
2.新媒体行业调研 |
3.市场调研结论 |
(二)民宿新媒体运营岗位分析 |
1.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
2.典型职业能力提取 |
四、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 |
(一)课程标准编制 |
1.课程思路的设计 |
2.课程目标的确定 |
3.课程内容的选择 |
4.课程标准的编制 |
(二)项目教学设计 |
1.项目教学设计的内容 |
2.项目教学设计的案例 |
(三)教学资源开发 |
1.教学资源的类型 |
2.教学资源的开发思路 |
五、《民宿新媒体运营》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案例选择 |
(二)教学案例设计 |
(三)教学案例可行性论证 |
(四)教学案例优化 |
(五)教学案例实施的建议 |
1.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3.注重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原则 |
4.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
5.学生应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
6.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竞赛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需求的现状要求 |
1.1.2 中职课程“融合-跨界”的需要 |
1.1.3 实训课程对机电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
1.2 提出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际应用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职业核心素养课程的内涵 |
2.1 概念界定 |
2.2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核心素养结构 |
2.3 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
第3章 中职院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
3.1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学生反馈意见 |
3.1.3 教师及企业访谈意见 |
3.2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
3.2.1 课程结构、内容与行业匹配问题 |
3.2.2 课程间的衔接问题 |
3.2.3 问题归因 |
第4章 基于职业核心素养进行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 |
4.1 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
4.1.1 分析课程需求 |
4.1.2 明确课程开发原则 |
4.2 制定课程内容 |
4.2.1 职业道德 |
4.2.2 职业知识 |
4.2.3 职业能力 |
4.2.4 职业意识 |
4.2.5 职业发展 |
4.3 设计实训课程流程框架 |
4.3.1 专业基础性职业道德课程模块 |
4.3.2 核心岗位技能课程模块 |
4.3.3 综合性素质课程模块 |
4.3.4 发展实践应用培养课程模块 |
4.4 课程实施的评价与考核 |
4.4.1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
4.4.2 质量保障持续改进 |
4.5 课程体系优化案例——“成套制作螺杆与螺帽” |
4.5.1 课程目标 |
4.5.2 课程开发 |
第5章 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
5.1 职业核心素养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8)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工作过程 |
2.典型工作任务 |
3.课程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 |
2.情境学习理论 |
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三、中职学校和企业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四)调研数据分析 |
1.教师访谈 |
2.学生问卷 |
3.企业问卷 |
(五)存在的问题 |
1.课程内容碎片化 |
2.学生实操时间不充分 |
3.课程与企业实际相脱离 |
(六)研究的必要性 |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 |
(一)具体工作任务记录 |
(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
(三)行动领域归纳 |
1.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2.行动领域确定 |
(四)学习领域转换 |
1.职业能力归纳 |
2.职业能力分析 |
3.确定学习领域 |
4.课程目标 |
(五)学习情境设计 |
1.学习情境的设计 |
2.学习情境的分析 |
3.课程内容与结构 |
(六)课程实施设计 |
1.教学过程设计 |
2.教学评价设计 |
3.课程实施案例 |
4.课程标准 |
五、《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地点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目的 |
(四)实验方法 |
(五)考核方案 |
(六)考核数据 |
(七)教师访谈 |
(八)课程效果分析 |
1.课程优点 |
2.存在问题 |
3.优化路径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1.研究工作总结 |
2.研究过程中引发的思考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件二 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一览表 |
附件三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
附件四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附件五 职业能力分析表 |
附件六 对照班课程实施案例 |
附件七 课程实施现场照片 |
附件八 考核试卷 |
附件九 《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后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1.澳大利亚培训包模式 |
2.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
3.加拿大CBE课程模式 |
4.美国OBE课程模式 |
5.英国“三明治”课程模式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法 |
3.比较研究法 |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相关概念及核心理念 |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概念 |
1.工作过程 |
2.工作过程导向 |
3.工作过程系统化 |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理念 |
1.强调知识和技能学习与工作过程紧密对接 |
2.关注跨界知识和技术的整合应用 |
3.推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
4.以学习情境为载体重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 |
三、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现状 |
1.访谈调查 |
2.问卷调查 |
(二)课程建设的发展和促进作用 |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重构策略 |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原则 |
1.需求导向原则 |
2.优化整合原则 |
3.个性发展原则 |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方法 |
(三)数控车削加工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的思想体现 |
(四)数控车削加工学习领域设计流程 |
五、分析与总结 |
(一)对比分析 |
1.学生成绩对比 |
2.学习态度分析 |
3.学生职业素养分析 |
(二)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现状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对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学习态度问卷 |
附录三 学生对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的职业素养问卷 |
附录四 《凸接头的数控车削加工》学习任务成绩评分标准 |
附录五 《凹接头的数控车削加工》学习任务成绩评分标准 |
附录六 《接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学习任务成绩评分标准 |
致谢 |
(10)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 |
2.典型工作过程 |
3.普适性工作过程 |
4.参照系 |
5.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模型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学基础——涂尔干社会学功能理论 |
2.教育学基础——杜威进步主义“做中学”教育学思想 |
3.心理学基础——皮亚杰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理论 |
4.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课程开发流程 |
1.工作任务分析 |
2.行动场归纳 |
3.学习场转换 |
4.学习情境设计 |
三、重庆市中职学校《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类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
(一)《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类课程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实施 |
(二)《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类课程现状分析 |
1.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2.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三)主要问题 |
1.课程目标模糊 |
2.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
3.课程实施无保障 |
(四)问题成因分析 |
1.课程目标设置缺乏依据 |
2.课程内容选择缺乏典型 |
3.课程实施未体现职业性 |
四、《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 |
(一)岗位调研及工作任务分析 |
(二)归纳行动场及其典型工作过程 |
1.典型工作过程归纳 |
2.典型工作环节描述 |
(三)学习场的转换 |
(四)创设学习情境 |
1.选择参照系 |
2.情境内容设计 |
(五)情境结构与耦合过程设计 |
五、《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实施 |
(一)咨讯阶段 |
(二)计划阶段 |
(三)决策阶段 |
(四)实施阶段 |
(五)检查阶段 |
(六)评价阶段 |
六、《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评价 |
(一)学习兴趣对比效果 |
(二)课程认知情况对比效果 |
(三)学习目标 |
(四)实操技能掌握 |
(五)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测试比较 |
七、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D]. 熊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研究[D]. 何宝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应用》教材开发研究[D]. 张钰杉.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D]. 刘朝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中职旅游类专业《民宿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研究[D]. 王丽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开发[D]. 刘喆.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D]. 王必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学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开发研究[D]. 王宝龙.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开发与实践[D]. 赵志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