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眶内海绵状血管瘤2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1](2018)在《眼眶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眼眶占位性病变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探讨常规MRI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比较不同类型眼眶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差别,探讨DCE-MRI各定量参数在诊断眼眶恶性占位方面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2012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表现为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总结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累眶别及病理诊断。总结、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MRI T1WI、T2WI信号强度及均匀程度、占位的形态学特征。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比较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不同MRI边界表现的构成比。定量参数测定:搜集86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DCE-MRI影像学资料,应用西门子3.0T MR syngo后处理工作站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并计算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和iAUC。分组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分别比较眼眶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眼眶恶性肿瘤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良性占位与眼眶恶性占位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血管畸形与眼眶肿瘤之间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之间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分组比较TIC曲线分型:比较眼眶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与眼眶恶性肿瘤三组TIC曲线构成比的差别,比较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构成比的差别。DCE-MRI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DCE-MRI各定量参数对眼眶恶性占位的诊断效能。统计学方法:定量参数的均数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畸形组、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TIC曲线分型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双向无序的列联表分析,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分型、性别、受累眶别构成比的比较采用2×2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MRI比较:145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男性68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45.0岁±20.24岁(x±s),右眶受累71例,左眶受累66例,双眶受累8例;145例眼眶占位性病变中,良性占位111例(包括血管畸形22例,良性肿瘤89例),恶性占位34例;眼眶占位性病变大部分位于眼眶肌锥内、肌锥外和泪腺区,不同病理类型眼眶占位性病变,其好发部位也存在差别;眼眶良性占位大部分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形及团块状,而恶性肿瘤则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和团块状;眼眶恶性占位MRI显示边界模糊的构成比大于良性占位,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占位性病变在T1WI上大部分表现为等T1信号,类脂样占位及含蛋白成分较多的囊肿性病变多表现为短T1信号,混杂T1信号主要为血管性病变、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神经鞘瘤及部分恶性肿瘤等;眼眶占位性病变在T2WI表现为信号均匀者多为长或稍长T2信号,表现为信号混杂者比例明显高于T1WI,且表现形式较多,表现为混杂T2者主要为血管性病变、神经鞘瘤、丛状神经纤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及其他一些良恶性占位。DCE-MRI TIC曲线分型比较: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及眼眶恶性肿瘤TIC曲线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占位性病变DCE-MRI定量参数比较:眼眶良性占位与恶性占位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iAU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良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恶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肿瘤性病变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比较: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年龄、性别、侵犯眶别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Ktrans值、Kep值、iAUC诊断有效性检验,P均小于0.05,三种诊断方法均有效;Ktrans值、Kep值和iAU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64、0.752,诊断价值中等;以Ktrans值>0.234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62.1%;以Kep值>0.317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51.7%;以iAUC>29.223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69.0%。排除血管畸形,Ktrans值、Kep值两种参数的诊断有效性检验,P均小于0.05,两种诊断方法均有效;Ktrans值、Kep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697,诊断价值一般;以Ktrans值>0.239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55.6%;以Kep值>0.323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47.2%。结论:眼眶占位性病变MRI中显示的位置、形状、边界信息对眼眶占位的病理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合MRI T1WI、T2WI及脂肪抑制图像信号特点,对于眼眶占位性质、成分特点的分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RI对个别眼眶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特异性,但大部分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评估还需结合临床特点,如年龄、性别、受累眶别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及眼眶恶性肿瘤TIC曲线构成比不同,血管畸形以I型TIC曲线为主,眼眶良性肿瘤主要为II型和III型TIC曲线,眼眶恶性肿瘤以III型TIC曲线为主;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比较TIC曲线构成比不同,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TIC曲线主要为II型和III型,眼眶淋巴瘤TIC曲线以III型为主;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年龄、性别构成比、侵犯眶别构成比等无明显差别;眼眶良性占位与恶性占位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iAUC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血管畸形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和iAUC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DCE-MRI定量参数中仅Ve平均值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临床意义有待商榷;设置Ktrans值、Kep值、iAUC诊断界值对眼眶恶性占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董华[2](2018)在《SPECT/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性疾病及其他实体性肿瘤的SPECT显像进行数据分析,确定不同病变的诊断标准,并与超声和磁共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和解决该技术在眼眶病变术前定性诊断中遇到的问题,探讨99mTc-RBC SPECT/CT连续动/静态显像在眼眶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价值。为该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操作基础。方法1)回顾性分析119例眼眶肿物患者99mTc-RBC SPECT显像结果,视觉分析:各时相双侧眼眶区放射性分布及血流灌注相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特点。半定量分析:两名医师、同一医师于一周内分别在延迟相对患侧眶区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并将ROI复制到键侧眶区,计算肿瘤与对侧镜像区的放射性(T/N)比值及肿瘤与上矢状窦区的放射性(T/SSS)比值,使用Bland-Altman分析和配对t检验评估两组数据的一致性和重复性,以期确定该影像诊断技术的可行性。2)回顾性分析119例眼眶肿物患者99mTc-RBC SPECT显像结果,半定量分析评价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T/N值区间;视觉分析结合半定量分析综合评价99mTc-RBC SPECT显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指标,半定量分析99mTc-RBC SPECT显像在血管性病变与非血管性病变的T/N值区间差异,确定99mTc-RBC SPECT显像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3)回顾性分析140例眼眶肿物患者的99mTc-RBC SPECT显像、超声及MRI的诊断结果,分析不同诊断技术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结果1)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眼眶病变病例119例,眼眶病灶测量者内及测量者间T一致性Bland 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30230.6894 dpm和-0.91120.7821 dpm,均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比分析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健侧眼眶镜像区和上矢状窦区测量者间内N和SSS测量结果一致性Bland 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50400.1814 dpm和-0.63480.5703dpm,医生间测量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健侧眼眶镜像区和上矢状窦区测量者内N和SSS测量结果一致性Bland 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089-0.07268 dpm和-1.016-0.01620 dpm,医生1不同时间点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别,分析原因可能是健侧放射性计数太低,勾画感兴趣区时容易受周围正常组织的干扰所致,经医生间测量其总体可重复性还是无统计学差异的。2)本研究共纳入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119例,其中6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通过99mTc-RBC SPE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得到正确诊断。ROC曲线校正后SPECT显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8.2%、98.4%、100.0%、99.2%。另外,视觉及半定量分析在眼眶血管性肿瘤诊断效能亦很高,校正后均为100.0%;但在眼眶非血管性肿瘤的病理类型鉴别上缺乏特异性。对于病变较小且位置较深、或受周围组织干扰无法鉴别时,通过SPECT/CT断层显像得到进一步判断。3)99mTc-RBC SPE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综合分析、磁共振综合分析及超声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8.2%、98.4%;79.4%、100.0%、100.0%;88.2%、97.2%、96.8%。提示SPECT显像较磁共振和超声更能准确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虽然超声扫描诊断效能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稍高于磁共振综合分析结果,磁共振综合分析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稍高于超声扫描,两种影像检测技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MR平扫、超声和SPECT显像比较的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MR扫描和SPECT显像比超声更能正确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且SPECT显像优于MR扫描。另外,超声诊断眼眶血管性病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磁共振综合分析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磁共振综合分析的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稍高于超声扫描,两种影像检测技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综合分析结果的诊断效能稍高于超声扫描,但两种影像检测技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血管性病变,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放射性核素SPECT显像的综合诊断准确率高达100.0%;然而,对于非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单纯99mTc-RBC SPECT显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不如磁共振和超声理想。结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性血管瘤99mTc-RBC SPECT显像勾画感兴趣区的可重复性更好,受周围组织的干扰更小,为99mTc-RBC SPECT精确定量提供了重要平台。99mTc-RBC SPECT显像通过半定量分析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高特异性,能更客观的指导治疗决策,尤其是治疗决策的选择。99mTc-RBCSPECT显像诊断效能与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但鉴别诊断其他实体占位的效能是否也接近亦或高于常规影像技术,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SPECT显像可明显提高眼眶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前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是常规影像学的有益补充。
陈福业,丰育功,张丕宁,李环廷,栗世方,郭品,张洪亮,江俊莹[3](2017)在《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像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5个月。19例痊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额部病变随访2年,颅脑CT发现原病灶位置肿瘤复发。结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根据病变临床特征和典型的"日光放射"影像学特点可以考虑该诊断,确诊以病理为主。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术后可复发,应加强随访。
吴学文,章华,蒋卫红,张俊毅,谢志海,彭洲莹,孙虹[4](2017)在《经鼻内镜切除眶内球后病变的临床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经鼻内镜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手术经验与技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经鼻内镜手术的7例眶内球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5~67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5例患者采取鼻内镜下经内直肌-下直肌间隙入路进行手术,另2例采取鼻内镜下经内直肌-上直肌间隙入路进行手术。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眶内病变一次性全切,1例患者切除大部分肿瘤。3例患者的视力、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7例患者的最终病理结果为血管瘤5例、骨囊肿1例、纤维瘤1例。术后随访9个月至4年,除1例术前突眼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复视外,其他患者无眼球活动障碍、失明等并发症;6例病变全切患者未见复发,1例纤维瘤患者术后肿瘤残留因自身原因未再次手术。结论经鼻内镜切除眶内球后病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根据病变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具体的手术入路。
廖洪斐,王耀华,黄琴,甘莆英,王安安[5](2017)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微创理念指导下不同手术方法摘除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共63例经手术摘除的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5±11)岁。分别采取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外侧开眶术、内侧皮肤开眶术、外侧开眶联合内侧结膜径路及鼻内镜下经鼻径路开眶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视野及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63例患者均经手术完整摘除肿瘤,其中行经结膜入路开眶术32例,术后视力提高24例,视力无变化5例,视力下降3例;行外侧开眶术17例,术后视力提高11例,视力无变化3例,视力下降3例;行内侧皮肤开眶术6例,术后视力提高4例,视力不变1例,视力下降1例;行外侧开眶联合内侧结膜径路6例,术后视力提高4例,视力不变1例,视力下降1例;行鼻内镜下经鼻径路2例,1例术前未出现视功能损伤,术后视功能完全正常,1例术前出现视功能损伤,术后视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力丧失,视野及电生理检查完全正常。结论在微创理念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成功摘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并最大限度保存患者视功能甚至改善视功能。
贾碧云[6](2014)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眼眶肿瘤疗效观察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眼眶结构复杂,发生于眶内的肿瘤病种繁多。目前眼眶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肿瘤位置、性质、大小不同,手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常用手术入路有前路开眶、外侧开眶、内侧开眶、内外联合开眶、经颅开眶以及眶内容切除术等。眼眶手术操作精细,特别是位于眶深部肿瘤易损伤血管、肌肉、神经,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其中最严重的为视力丧失。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眼眶手术方式及适应证也有所改变。本课题回顾性分析1007例(1011只眼)开眶手术,就手术种类、手术入路、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研究,探讨前路开眶和外侧开眶手术适应证,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眼眶肿瘤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眼科1998-2013年间十种常见眼眶肿瘤的开眶手术1007例(1011只眼),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包括:海绵状血管瘤264例,静脉性血管瘤147例,泪腺多形性腺瘤102例,神经鞘瘤101例,炎性假瘤92例(95只眼),(表)皮样囊肿88例,淋巴瘤71例(72只眼),脑膜瘤52例,腺样囊性癌48例,静脉曲张42例。对前路开眶和外侧开眶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肿瘤位置与术式选择的关系、病种与术式选择的关系,对比前路开眶与外侧开眶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1、术式选择:前路开眶748例(752只眼),外侧开眶225例,内外联合开眶18例,内侧开眶2例,眶内容切除14例。病变未累及眶后1/3段者575例,其中533(92.7%)例采用前路开眶,39例(6.8%)采用外侧开眶;病变累及眶后1/3段者436例,其中219例(50.2%)采用前路开眶,186例(42.7%)采用外侧开眶。前路开眶中,眉弓下缘皮肤入路285例(37.9%),下方穹窿结膜入路280例(37.2%),内上方穹窿结膜入路147例(19.5%),其余入路40例(5.3%),包括外上方结膜入路25例、双重睑皮肤入路6例及下睑缘下皮肤入路9例。2、肿瘤切除情况:82例术中肿瘤残留,其中前路开眶61例,外侧开眶20例,内外联合开眶1例。对前路开眶与外侧开眶术后肿瘤残留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早期(1周)常见并发症:视力下降237例,其中意外视力丧失17例;上睑下垂218例,其中96例上睑提肌肌力为0;眼动障碍274例,瞳孔改变10例。对累及眶后1/3段病变的开眶术,前路开眶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率低于外侧开眶,P<0.05,有统计学意义。前路开眶术后上睑下垂和眼动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外侧开眶,P<0.05,有统计学意义。4、随访复发情况:术后复发者38例,其中腺样囊性癌复发率最高达27.9%,其次为静脉曲张(11.9%)和炎性假瘤(6.3%)。38例中32例为前路开眶,6例为外侧开眶。对前路开眶与外侧开眶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位置以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前路开眶手术适应证不再局限于眶前部肿瘤的切除,对于部分肿瘤即使病变累及眶后段行前路开眶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张娜,黄谦,周兵,史季桐,王成硕,张盛忠[7](2013)在《内镜下经鼻切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手术切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的策略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术前诊断并为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30~62岁,中位数年龄47岁。术前接受眼科专科检查和鼻科评估。手术由同一高年医师在全麻鼻内镜下进行,开放筛窦并打开眶纸板,用棉片将疝出的脂肪及眼内肌推入眶内后,切除眶内肿瘤。术后在眼科和鼻科随访。结果 CT扫描和MRI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肌锥外(鼻侧)4例,位于视神经和内直肌之间6例,位于视神经外侧1例。9例实现肿瘤全部切除;2例为减压手术。7例同时进行了眶壁重建。随访时间为6~47个月。术后4例手术前后视力无变化,其余7例视力明显改善。3例视野缺损术后2周内逐渐消失。无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结论位于眶内鼻侧肌锥外或肌锥内视神经内侧的眶尖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经鼻入路内镜手术切除。用棉片将眶脂肪及肌肉推入眶内及术者鼻内镜手术成熟经验,为手术成功关键点。
周雷,崔建萍,章志扬,管莉娜,肖利华[8](2013)在《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1月于我院经结膜入路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42例(42只眼)。结果 1例改行外侧开眶,3例改前路开眶,2例未寻找到肿瘤为保存视功能放弃手术,其余均顺利切除肿瘤。除1例视力丧失外,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创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位置、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以及术者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
陈国祥[9](2012)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5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由海绵样血管窦构成,为先天性错构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生长缓慢,女性较男性多见。CT和MRI是诊断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赵薇,滕国春,白志勇[10](2012)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方法:对24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CT对于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定位准确,诊断率为90.72%。结论:CT扫描对于海绵状血管瘤能准确定位、特异性很高,对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二、眶内海绵状血管瘤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眶内海绵状血管瘤2例(论文提纲范文)
(1)眼眶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Ⅻ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眼眶占位性病变常规磁共振成像特点的观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统计 |
1.1.3 MR扫描检查方法 |
1.1.4 描述及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 |
1.2.2 病理类型统计结果 |
1.2.3 占位位置统计结果 |
1.2.4 占位形状统计结果 |
1.2.5 占位边界统计结果 |
1.2.6 T1WI信号强度统计结果 |
1.2.7 T2WI信号强度统计结果 |
1.3 讨论 |
1.3.1 常规眼眶MRI特点及临床优势 |
1.3.2 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一般临床特点 |
1.3.3 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特点 |
1.3.4 眼眶占位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
1.3.5 眼眶占位性病变MRI信号特点 |
1.3.6 MRI临床应用中的缺点与局限性 |
1.4 小结 |
二、眼眶占位性病变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DCE-MRI扫描检查方法 |
2.1.3 图像后处理 |
2.1.4 数据采集 |
2.1.5 分组方法 |
2.1.6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各组患者资料的一般情况及病理构成 |
2.2.2 各组TIC曲线类型构成比统计结果 |
2.2.3 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比较结果 |
2.2.4 各组定量参数比较统计结果 |
2.2.5 DCE-MRI 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 |
2.3 讨论 |
2.3.1 定量DCE-MRI成像原理 |
2.3.2 利用定量DCE-MRI所获得参数及意义 |
2.3.3 定量DCE-MRI相关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理论假设 |
2.3.4 眼眶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特点的观察 |
2.3.5 眼眶占位性病变TIC曲线特点 |
2.3.6 眼眶占位性病变定量DCE-MRI各定量参数特点 |
2.3.7 DCE-MRI在诊断眼眶恶性占位方面的诊断效能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眼眶占位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SPECT/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99)mTc-RBC SPECT眼眶显像ROI测量方法稳定性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99)mTc-RBC SPECT及SPECT/CT检查 |
1.1.3 图像分析 |
1.1.4 病理检查 |
1.1.5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病例分析 |
1.2.2 半定量分析图像勾画结果 |
1.2.3 T、N、SSS一致性分析及对比分析 |
1.2.4 正常眼眶与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眶区TIC比较结果 |
1.3 讨论 |
1.3.1 ~(99)mTc-RBC SPECT/CT显像方法简介 |
1.3.2 放射性核素~(99)mTc-RBC显像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
1.3.3 展望 |
1.4 小结 |
二、~(99)mTc-RBC SPECT/CT眼眶显像诊断的影像特点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显像方法 |
2.1.3 图像分析 |
2.1.4 病理检查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病例分析 |
2.2.2 SPECT连续动/静态显像诊断结果 |
2.2.3 半定量分析图像勾画及对比分析 |
2.2.4 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结果 |
2.3 讨论 |
2.3.1 眼眶肿瘤简介 |
2.3.2 ~(99)mTc-RBC SPECT显像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
2.3.3 ~(99)mTc-RBC符合线路断层显像的优缺点 |
2.3.4 展望 |
2.4 小结 |
三、~(99)mTc-RBC SPECT/CT显像与传统影像学的对比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影像资料 |
3.1.3 病理检查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病理学诊断结果 |
3.2.2 SPECT 显像结果及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 |
3.2.3 磁共振扫描结果及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 |
3.2.4 超声扫描结果及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 |
3.2.5 SPECT、磁共振及超声扫描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比较…… |
3.3 讨论 |
3.3.1 放射性核素SPECT显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
3.3.2 磁共振扫描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优势及现状 |
3.3.3 超声检查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优势及现状 |
3.3.4 SPECT显像与MR及超声检查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眼眶肿瘤临床及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眼眶肿瘤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影像检查 |
1.B超探查: |
2. 标准化A超: |
3. CT扫描: |
4. MRI扫描: |
三、手术方法 |
1. 麻醉方法: |
2. 结膜入路: |
3. 外侧开眶: |
4. 前路开眶: |
5. 其他: |
结 果 |
一、肿瘤摘除 |
讨 论 |
一、结膜入路选择的适应证 |
二、手术技巧 |
三、并发症处理 |
(9)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和方法 |
2 结果 |
2.1 CT表现 |
2.2 MRI表现 |
2.3 病理结果 |
3 讨论 |
3.1 病理 |
3.2 临床概述 |
3.3 影像学表现 |
3.3.1 CT表现 |
3.3.2 MRI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10)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临床特点及病理机制 |
3.2 CT表现 |
3.3 鉴别诊断 |
四、眶内海绵状血管瘤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眼眶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D]. 赵亮.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2)
- [2]SPECT/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D]. 董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3]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0例分析[J]. 陈福业,丰育功,张丕宁,李环廷,栗世方,郭品,张洪亮,江俊莹.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12)
- [4]经鼻内镜切除眶内球后病变的临床实践[J]. 吴学文,章华,蒋卫红,张俊毅,谢志海,彭洲莹,孙虹.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09)
- [5]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分析[J]. 廖洪斐,王耀华,黄琴,甘莆英,王安安. 中华眼科杂志, 2017(04)
- [6]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眼眶肿瘤疗效观察研究[D]. 贾碧云.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7]内镜下经鼻切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J]. 张娜,黄谦,周兵,史季桐,王成硕,张盛忠.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03)
- [8]结膜入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J]. 周雷,崔建萍,章志扬,管莉娜,肖利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3(01)
- [9]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5例报告)[J]. 陈国祥. 上海医学影像, 2012(03)
- [10]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J]. 赵薇,滕国春,白志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