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孙峻华[1](2019)在《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公文是统治阶级展现其意志、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公文的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公文文本的质量,而公文文本的质量则与公文写作活动密切相关。公文写作是一项发文主体们为完成机关工作目标与任务,通过撰写公文来实现政令与意图的通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这个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整个活动实质是大大小小的主体们围绕着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分析、结论,并最终在尊重实践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对社会实践的能动改造,使整个社会达到良性、有序、和谐、高效的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目标。公文写作质量的高与低决定着最后的精神产品——公文文本的质量,公文文本质量的优劣则与社会管理者的目标能否实现、社会是否良性运行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公文写作活动本身的监控与评价,对其中涉及到的诸要素的分析及通过构建相关模式来体现对要素的要求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确保公文写作活动有一个高质量的文本的产生。公文写作质量控制问题的提出,即结合公文实践中出现的诸种不如人意的问题,针对公文写作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因素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具体的写作角度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与措施,最后再予以整合,使公文文本的出世便具有高质量,以利于官方政令的下达与执行,以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文分为九章,内容简要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其中论及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公文写作研究的状况、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意义及目的。第二章对文本中所涉及相关概念,公文、公文写作、公文文本质量、公文写作涉及的相关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论述。第三章为当前公文实践领域内的问题及与公文写作间的关系,首先对公文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政府公文网络式跟踪调查,从网上来了解公文的基本状况;二是走访式加问卷式调查,前后两次以机关单位中从事公文写作的文秘人员为对象进行公文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同时与之进行关于公文活动的交流,取得第一手数据;三是参考政府机关自己对公文的调查,如2013年国土资源部组织文秘从业人员、高校专家等对国土资源部下属单位的公文进行的评估。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与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效果,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重点分析公文在实践中的不足,归纳、总结诸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红头文件”问题、“朝令夕改”问题、公文过度解读问题、公文文风不良问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等写作实践及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公文写作角度分析公文实践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公文写作的语境角度、公文写作的系统论角度、公文写作中矛盾论的角度、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角度、公文写作相关规律角度等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为原因分析与写作要素分析与控制的过渡章节,论及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及相关框架,为下文论证打好基础。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析影响公文写作活动的诸要素,具体分析诸要素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及要求,并将诸要素与整个公文写作活动的质量高低联系起来,与公文在现实中诸种问题产生联系起来,目的即把好公文写作的关,使其活动产生的成果——文本是满足要求的成品,以避免其在实践中的问题的产生。这些要素包括了写作主体(三个主体)、收文主体、公文所揭示客体、以及文本客体(包括文种、格式、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文风),当然还包括了诸如语境这样对公文写作有重要影响的要素。重点放在分析构成公文写作诸要素的特点要求,如何协调与控制使整个公文写作高效,从而保证所产生公文文本的高质量。第九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公文写作问题的研究展望。
罗勇[2](2014)在《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公文作为人们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力的应用文书,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在行政公文写作系统中,包含着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和受体四大元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写作系统。长期以来,在行政公文研究领域,往往侧重于写作主体和写作载体,着眼于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而忽视了对写作受体的了解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工具,行政公文要发挥好作用,首要的仍然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写作的任何环节,都不能离开人的因素而单独讨论文本。本文以行政公文写作受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借鉴西方接受美学有关读者“期待视野”的理论,紧紧把握作者-文本-读者这一写作链条,从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界定、特性、需求等方面来阐述写作受体对公文写作的制约和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影响写作受体接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当前行政公文写作中“受体意识”缺乏的种种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从坚持换位思考、优化篇章结构、创新写作思维、把握审美特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写作方法和策略,以期对行政公文写作研究有所补充,对实现公文行文目标有所裨益。
杨宏[3](2011)在《中国公文写作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写作策略始终贯穿其中。为使公文更好地服务公务活动,在公文写作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公文写作策略。目前,人们对公文写作策略的认识并不清晰,本文通过调查文献,结合当前公文写作实践,有目的地搜集有关公文写作策略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从写作学角度进行思维加工,旨在认识公文写作策略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以指导公文写作实践。本文分两个层面对公文写作策略进行研究,一是理论层而,二是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公文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四体共时运动的考察,明确公文写作策略核心任务是如何让写作主体写出的公文尽可能被写作受体所接受,进而影响和改变写作受体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公文的社会价值,同时还需同步解决公文写作主体的心理调频问题、公文写作客体的思维加工问题、公文写作载体的图式选取问题和写作载体的制作问题等;二是通过对公文写作历时运动的考察,把公文写作分为五个阶段,因而也存在六种矛盾类型,公文写作过程各阶段矛盾特点不同,决定了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单项策略;三是对形成公文写作策略需要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公文写作策略形成的社会基础,写作策略的形成还需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策略营养,要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有着清晰的认识,还要深刻把握公文的特点,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能力的培养。在实践层面,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孙子兵法》提出的“道、天、地、将、法”作为指导公文写作的总体策略;二是将公文写作的共性策略归纳概括为直陈策略、模式策略和虚实策略三种共性策略;三是根据公文行文方向提出上行文以柔克刚、下行文以刚制柔、平行文刚柔并济的写作策略。
董野[4](2009)在《文章写作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好地提高文章写作质量,满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文章写作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从策略学角度切入,首先总体概述思维在整个文章写作过程中的运行轨迹;然后结合写作心理学,从感知、立意、选材、谋篇、起草和修改六个阶段分别描绘出思维的心理运行轨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从整体上对各个阶段写作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并对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策略的动态过程进行了诠释。本文通过具体实践,证明针对文章写作六个环节的写作思维特点分别提出的写作应对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对提高文章写作主体的能力及文章整体写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路明[5](2007)在《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公文的写作活动,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写作受体是制约写作活动的重要要素之一。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直接影响着公文的写作效果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本文以行政公文写作受体为研究对象,从写作受体的范围、阅读活动的特殊性、写作受体的接受心理来论述写作受体对行政公文写作活动的制约和影响,着重对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接受心理特征、接受心理因素、接受心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适宜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借鉴心理学、传播学、阅读学相关理论提出了适应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三种写作策略,角色意识的转换、采取有效劝服的方法以及善于利用文章标记。行政公文写作主体必须具备受体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文的行文意图。
张春泉[6](2003)在《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文中研究说明对梁晓声、张炜、韩石山、阎真等20位熟练表达者(作家、诗人)和1030位一般接受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大量的“改笔”等言语事实表明,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是对立统一的,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二者呈一定的函变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修辞是人与人的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生成或建构有效话语为目的的广义对话。修辞是表达和接受的对立统一体。接受心理即广义对话中接受者的受话心理。接受心理是语境的主导因素。接受心理是复杂的,然而接受心理又是可以认知的,我们管这一情形称为接受心理的“隔”与“不隔”,与之相应,“内容”是具有心理现实性的“意义”。话语是能为特定接受者所接受的语言。 着眼于宏观视角,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是一个复合系统。该复合系统的要素是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两大要素内部具有一定的层级性,要素之间则呈一定的函变关系。该函变关系的基本规约:共轭和谐,适度有序,言语文明,积极有效。 着眼于微观视角,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一般过程又是一个言语博弈过程。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一般过程主要表现为:第一,接受心理的存在:第二,对接受心理的认知:第三,修辞推理:第四,修辞话语的调节性建构。接受心理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和辩证性。修辞话语的调节性建构主要表现为“改笔”和“改口”,主要建构方式有追加、删减、位移、替换等。 着眼于常观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一些典型形式这些典型形式是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结果,主要有韵律的调节、指称的适用、话序的调整等。此外,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的制约还有诸如道歉、安慰、语码转换等其他形式。
颜色星[7](2002)在《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分析领导心理入手,认为成就心理是领导的心理基石,并以请示的写作为例,针对领导心理提出了上行公文的一种写作策略———准确表达与角色适应策略。认为上行公文写作时应明确话语角色关系、适应受体(即领导)决策心理和适应受体接受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行文意图。
二、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内研究述评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文 |
2.1.2 公文写作 |
2.1.3 公文写作要素 |
2.1.4 公文文本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3 小结 |
第3章 公文实践中的问题与公文文本质量的关系 |
3.1 公文实践状况调查 |
3.1.1 调查方案 |
3.1.2 调查实施 |
3.1.3 调查结论 |
3.2 从公文质量角度看公文实践中的问题 |
3.2.1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3.2.2 “朝令夕改” |
3.2.3 “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
3.2.4 文件过度解读 |
3.2.5 “红头文件 |
3.2.6 公文文风不良 |
3.3 小结 |
第4章 从公文写作角度看公文实践中诸多问题产生原因 |
4.1 从公文写作系统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1.1 从文本系统角度看公文写作实践问题 |
4.1.2 从发文系统角度看公文实践中问题存在之原因 |
4.2 从公文写作主客体统一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2.1 在公文写作语用活动中主客体的对立表现 |
4.2.2 主客体对立的解决之道即主客体的统一 |
4.3 从公文写作矛盾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3.1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4.3.2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
4.4 从公文写作语境论看当代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4.1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 |
4.4.2 忽视情景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
4.4.3 忽视篇内语境导致语用失误 |
4.4.4 忽视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 |
4.5 从公文写作规律论看公文问题产生之原因 |
4.5.1 从定向性规律看 |
4.5.2 从转化性规律看 |
4.5.3 从实践性规律看 |
4.5.4 从创新性规律看 |
4.5.5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规律看 |
4.5.6 从对立统一规律看 |
4.6 小结 |
第5章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与框架 |
5.1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原则 |
5.2 公文写作要素控制的框架 |
5.3 小结 |
第6章 公文写作的主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
6.1 写作主体 |
6.1.1 “大主体”(发文机关) |
6.1.2 “中主体”(领导或领导群体) |
6.1.3 “小主体”(文秘写作人员) |
6.2 收文主体 |
6.2.1 收文主体的特点 |
6.2.2 收文主体的公文写作理念 |
6.2.3 收文主体在公文写作中的控制措施 |
6.3 小结 |
第7章 公文写作的客体要素分析及控制 |
7.1 揭示客体 |
7.1.1 公文所揭示的客体的作用 |
7.1.2 作为文本所揭示的客体的条件 |
7.1.3 作为文本已揭示对象的控制 |
7.2 公文文本客体 |
7.2.1 公文文种 |
7.2.2 公文格式 |
7.2.3 公文主旨 |
7.2.4 公文材料 |
7.2.5 公文结构 |
7.2.6 公文语言 |
7.2.7公文文风 |
7.3 小结 |
第8章 公文写作的语境要素分析及控制 |
8.1 语境概述 |
8.2 公文写作语境的类别 |
8.3 语境对公文写作的制约 |
8.4 公文语境失误的控制措施 |
8.4.1 篇内语境语用失误之对策 |
8.4.2 情景语境语用失误对策 |
8.4.3 话语范围导致语用失误之对策 |
8.4.4 忽视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语用失误之对策 |
8.5 小结 |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9.1.1 主要观点 |
9.1.2 创新之处 |
9.1.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9.2 研究展望 |
附录: 公文写作调查问卷 |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二、当前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及受体意识概述 |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定义及基本类型 |
第二节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意识及功用 |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主要心理需求及现状 |
第一节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主要心理需求 |
第二节 当前行政公文写作中受体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满足受体需求的行政公文写作策略 |
第一节 坚持换位思考 贴近受体心理 |
第二节 创新写作思维 增添文章新意 |
第三节 优化篇章结构 提高易读性 |
第四节 重视审美属性 增强表达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公文写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公文写作策略概述 |
§1.1 策略概念探析 |
§1.2 公文写作策略的特点探析 |
第二章 在公文写作的共时运动中把握公文写作策略的任务 |
§2.1 公文写作的共时运动 |
§2.2 公文写作策略的任务 |
§2.3 公文写作策略与写作构思、写作技能、写作技巧、写作技法、写作思维、写作心理辨析 |
第三章 在公文写作的历时运动中把握公文写作单项策略 |
§3.1 公文写作的历时运动 |
§3.2 公文写作的矛盾类型 |
§3.3 公文写作单项策略的存在类型 |
第四章 公文写作策略的形成条件探析 |
§4.1 公文写作策略的影响因素 |
§4.2 公文写作策略形成的必要条件 |
第五章 公文写作策略实践操作 |
§5.1 公文写作的总体策略——统筹把握"道、天、地、将、法" |
§5.2 公文写作的共性策略 |
§5.3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写作策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文章写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章写作策略涵义及特点 |
2.1 文章写作策略的涵义 |
2.2 文章写作策略的特点 |
第三章 文章写作文本生成策略 |
3.1 感知阶段写作策略 |
3.2 立意、选材阶段写作策略 |
3.3 谋篇阶段写作策略 |
3.4 起草、修改阶段的写怍策略 |
第四章 写作策略之间的关系和动态过程解释 |
4.1 写作策略之间的关系 |
4.2 写作策略的动态过程解释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5)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认知 |
1.2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阅读活动的特殊性 |
1.3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的意义 |
1.4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接受心理特征 |
2.1 求实心理 |
2.2 求尊心理 |
2.3 求新心理 |
2.4 求近心理 |
2.5 求简心理 |
2.6 求知心理 |
第三章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接受心理因素 |
3.1 写作受体的能力 |
3.2 写作受体的需要 |
3.3 写作受体的动机 |
3.4 写作受体的兴趣 |
第四章 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的接受心理过程 |
4.1 受体认知与公文写作 |
4.2 受体认同与公文写作 |
4.3 受体审美与公文写作 |
第五章 适应行政公文写作受体接受心理的策略 |
5.1 角色意识的转换策略 |
5.2 采取有效劝服方法的策略 |
5.3 善于利用文章标记的策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前言 |
一、 理论前提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概况 |
四、 语料来源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人本性 |
第一节 修辞:人与人的一种广义对话 |
一、 修辞意义上的广义对话的媒介 |
二、 修辞意义上的广义对话的方式 |
三、 修辞意义上的广义对话的效果 |
第二节 接受心理:广义对话中的受话心理 |
一、 接受心理是语境的主导因素 |
二、 接受心理的复杂性 |
三、 接受心理的可认知性 |
四、 接受心理与表达心理的一个个案对比 |
第三节 制约:受话心理与发话的函变 |
一、 受话心理与发话的可变性 |
二、 受话心理与发话的关联 |
三、 受话心理与发话的共变 |
第二章 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复合系统 |
第一节 复合系统的构成要素 |
一、 作为子系统的受话心理 |
(一) 受话个性结构 |
(二) 受话心理过程 |
二、 作为子系统的修辞表达 |
(一) 以音段特征表现出来的修辞表达 |
(二) 以超音段特征表现出来的修辞表达 |
第二节 构成要素之间的函变关系 |
一、 子系统内部的层级关系 |
二、 子系统之间的函变关系 |
第三节 函变关系的基本规约 |
一、 共轭和谐 |
二、 言语文明 |
三、 适度有序 |
四、 积极有效 |
第三章 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一般过程 |
第一节 接受心理的存在 |
一、 接受心理存在的必然性 |
二、 接受心理存在的辩证性 |
第二节 对接受心理的认知 |
一、 接受心理:一个“黑箱” |
二、 认知途径:察言观色 |
三、 认知策略 |
第三节 修辞推理 |
一、 “想”:熟练表达者的“修辞推理”概念 |
二、 修辞推理的构成要件 |
三、 修辞推理的运作规则 |
四、 修辞推理之于修辞表达的意义 |
第四节 修辞话语的调节性建构 |
一、 追加 |
二、 替换 |
三、 位移 |
四、 删减 |
第四章 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典型形式 |
第一节 韵律的调节 |
一、 拗救 |
二、 停顿 |
三、 语气口气的调节 |
四、 谐韵 |
第二节 指称的适用 |
一、 一般指代的适用 |
二、 表述人称的适用 |
三、 名称的适用 |
四、 避讳 |
第三节 话序的调节 |
一、 接受注意对表达焦点的制约 |
二、 接受理解对话序的制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关于接受心理对修辞表达制约的问卷调查报告 |
第一节 对熟练表达者的问卷调查 |
一、 调查的基本步骤 |
二、 问卷调查结果综述 |
第二节 对一般接受者的问卷调查 |
一、 调查步骤 |
二、 调查结果综述 |
第三节 一项对照问卷实验 |
一、 具体步骤 |
二、 问卷的差异 |
三、 实验结果 |
四、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
五、 问卷设计样例 |
附录Ⅱ 梁晓声的回复 |
附录Ⅲ 韩石山的回复 |
附录Ⅳ 张炜的回复 |
附录Ⅴ 靳晓静的回复 |
后记 |
(7)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就心理是领导的心理之基 |
1.尊重心理。 |
2.求异心理和效率心理。 |
3.求知心理。 |
4.奉献心理。 |
二、正确表达与角色适应是上行公文写作之钥 |
1.明确话语角色关系 |
2.适应受体的决策心理需要 |
3.适应受体的接受习惯 |
四、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本质量的公文写作要素与控制研究[D]. 孙峻华. 南京大学, 2019(08)
- [2]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D]. 罗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中国公文写作策略研究[D]. 杨宏. 长春理工大学, 2011(04)
- [4]文章写作策略研究[D]. 董野. 长春理工大学, 2009(01)
- [5]行政公文写作受体研究[D]. 路明. 长春理工大学, 2007(01)
- [6]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D]. 张春泉. 复旦大学, 2003(02)
- [7]领导心理与上行公文写作策略——行政公文受体研究初探[J]. 颜色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