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2)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阳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入院顺序打乱后,实施随机抽签分组,每组50例。将比索洛尔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协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及比索洛尔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6分钟步行距离(6MWT)]、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SV、CO及6MW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及hs-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显着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疾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提升疾病预后的效果。
张帆[2](2022)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阳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入院顺序打乱后,实施随机抽签分组,每组50例。将比索洛尔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协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及比索洛尔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6分钟步行距离(6MWT)]、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SV、CO及6MW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及hs-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显着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疾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提升疾病预后的效果。
刁健彬[3](2022)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2020年5月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剂量多巴胺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呼吸频率、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超声心动图E/A比值)、临床疗效、心力衰竭逆转时间、住院时间,随访90 d比较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1周后,2组患者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及超声心动图E/A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7.680,P=0.006);观察组心力衰竭逆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90 d,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χ2=6.405,P=0.01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耐力,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且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刁健彬[4](2022)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2020年5月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剂量多巴胺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呼吸频率、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超声心动图E/A比值)、临床疗效、心力衰竭逆转时间、住院时间,随访90 d比较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1周后,2组患者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及超声心动图E/A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7.680,P=0.006);观察组心力衰竭逆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90 d,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χ2=6.405,P=0.01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耐力,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且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玲,马文欢,冯其茂[5](2022)在《强心饮配合综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Galectin-3、CyPA及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强心饮配合综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亲环素(Cy PA)及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上海市北站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贝那普利、双氢克脲噻、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用中药剂型强心饮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EVEF),血清Galectin-3、Cy PA及Copeptin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8.81%)明显高于对照组(8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心悸、气短、胸闷、四肢浮肿等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SV、CO、CI、EVEF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血清Galectin-3、CyPA、Copepti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给予强心饮配合综合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并有效降低血清Galectin-3、Cy PA、Copeptin水平,且安全有效。
张臻[6](2021)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成药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CI-AKI)的防治作用,为丹红注射液预防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96例就诊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诊断为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按照就诊顺序,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分为丹红组和水化组,各48例。在住院期间按照相关诊疗指南给予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水化组于术前至少12h,以0.5m L/(kg·h)的速度,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持至术后12-24h。丹红组于术前至少12h,以0.5m L/(kg·h)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丹红注射液40ml维持至术后12-24h。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术前、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检测术前、术后48h血浆脑钠肽(BNP)。根据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CI-AKI)的发生率及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最终83例有效病例纳入统计,其中丹红组42例,水化组4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患者术后CI-AKI的发生率为2.4%,水化组患者术后CI-AKI的发生率为19.5%,两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降低(P<0.05),但丹红组术后48h、72h血清肌酐水平低于水化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高于水化组(P<0.05)。两组术前血浆脑钠肽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P<0.05),而丹红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水化组(P<0.05)。结论:1.丹红注射液可能对降低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改善肾功能有一定的作用;2.与单纯水化相比,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IAKI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水化有增加心力衰竭加重的风险,丹红注射液可能对心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需基于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证据。
郑智友[7](2020)在《生脉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评估、探讨生脉益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以期创新中医药对CHF诊疗思路,为本方的临床推广奠定基础。方法:将门诊或者住院的60例CHF(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生脉益心汤口服。疗程4周,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LVEF等实验指标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6MWT、NT-proBNP、LVEF等实验指标较治疗前均有较大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组间比较可以发现,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6MWT、NT-proBNP、LVEF、lee氏心衰积分等指标上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生脉益心汤能够明显改善各项疗效指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气阴两虚证)的效果确切、安全。较单纯西药诊治,中西医联合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经济压力及防治调理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卢洁[8](2019)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估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HF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n=5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应用SPS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NT-proBNP、HRV、中医证候积分、MLHF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3.两组治疗前后HRV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6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7.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Ⅱ号方能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CHF患者的心功能及HRV,缓解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2.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CHF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HRV,进而发挥抗心衰作用有关。
卢宇杰[9](2019)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内科治疗进展分析》文中提出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终末期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一直在寻找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过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是利尿剂和洋地黄类,尽管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对于降低死亡率没有明显效果。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成果也越来越理想。本文总结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内科治疗方式,旨在为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提供理论参考。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选择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呼吸频率、心率及NT-proBNP水平比较 |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临床疗效比较 |
2.4 心力衰竭逆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2.5 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
3 讨论 |
(4)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选择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呼吸频率、心率及NT-proBNP水平比较 |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临床疗效比较 |
2.4 心力衰竭逆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2.5 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
3 讨论 |
(5)强心饮配合综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Galectin-3、CyPA及Copeptin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评估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
1.5.2 心功能 |
1.5.3 血清Galectin-3、Cy PA、Copeptin水平测定 |
1.5.4药物不良反应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 |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
2.4 血清Galectin-3、Cy PA、Copeptin水平比较 |
2.5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6)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3.统计学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比较 |
4.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 |
4.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
4.4 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
讨论 |
1.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
2.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
3.单纯水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4.中医药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理论基础 |
4.1 传统中医对肾病的相关认识 |
4.2 对比剂肾病的病因病机 |
4.3 中医对对比剂肾病的防治理论 |
5.血瘀证证候要素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I-AKI的关系 |
5.1 血瘀证与心力衰竭的证候联系 |
5.2 血瘀证与对比剂肾病的证候联系 |
5.3 血瘀证的相关理论研究 |
6.丹红注射液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理论依据 |
7.结果讨论 |
8.创新点 |
9.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西医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2 伦理审查表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 |
附录4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生脉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药物来源 |
2.4 观察项目 |
2.5 积分标准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不良事件判断标准 |
2.8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临床资料分析 |
3.3 疗效分析 |
3.4 安全性检测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于心衰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于心衰认识的变革 |
3 立项依据 |
4 组方原理及药理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CHF(气阴两虚证)中医证候积分表 |
附录2 患者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
1 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概述 |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
1.3 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 |
1.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1.3.2 β受体阻滞剂 |
1.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2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
2.1 心率变异性对慢性心力衰竭意义 |
2.2 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
2.3 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药物干预 |
2.3.1 ACEI与 HRV |
2.3.2 β受体阻滞剂与HRV |
2.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HRV |
2.3.4 其他 |
3 小结 |
综述二中医诊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述 |
1 病名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诊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单味中药 |
3.2.1 人参 |
3.2.2 黄芪 |
3.2.3 附子 |
3.2.4 丹参 |
3.2.5 茯苓 |
3.3 经方验方 |
3.3.1 真武汤 |
3.3.2 苓桂术甘汤 |
3.3.3 五苓散 |
3.3.4 防己黄芪汤 |
3.3.5 养心通脉方 |
3.4 中成药 |
3.5 中医特色疗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心功能分级标准 |
1.2.3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取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1.3.4 处理 |
1.4 研究方法 |
1.4.1 随机分组 |
1.4.2 对照组 |
1.4.3 治疗组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一般资料 |
1.5.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1.5.3 临床症状及体征 |
1.5.4 心率变异性(HRV) |
1.5.5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
1.6 疗效评定指标 |
1.6.1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1.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1.6.3 心功能疗效标准 |
1.6.4 生活质量标准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 |
2.1.2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比较 |
2.2 疗效分析 |
2.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 |
2.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比较 |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2.5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
2.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 |
2.3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组方背景 |
3.2 组方分析 |
3.2.1 养心通脉Ⅱ号方处方组成 |
3.2.2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功能主治 |
3.2.3 气阴两虚型CHF的病因病机 |
3.2.4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方解 |
3.3 药理学研究 |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
3.4.1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NT-proBNP的影响 |
3.4.2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HRV的影响 |
3.4.3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的中医证候积分影响 |
3.4.4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心功能的影响 |
3.4.5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MLHFQ的影响 |
3.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内科治疗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神经激素活性抑制药物 |
1.1 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1.2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
1.3 血管扩张剂 |
1.4 正肌力药物 |
1.5 醛固酮受体阻滞剂 |
1.6 利尿剂 |
1.7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他汀类药物 |
2 促进生物合成代谢药物 |
2.1 雄激素 |
2.2 生长激素 |
3 置入性装置 |
3.1 双心室在同步起博 |
3.2 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 |
4 总结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J]. 张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2(02)
- [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J]. 张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2(02)
- [3]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刁健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01)
- [4]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刁健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01)
- [5]强心饮配合综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Galectin-3、CyPA及Copeptin水平的影响[J]. 唐玲,马文欢,冯其茂.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01)
- [6]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D]. 张臻.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7]生脉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观察[D]. 郑智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卢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内科治疗进展分析[J]. 卢宇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19(03)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