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厂原料加工车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梁军平[1](2021)在《河北省造纸业碳排放特征与减排策略》文中提出随着全球能源的快速消耗和碳排放的日益增加,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提出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的具体目标。造纸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排放特征对我国碳排放总量有着关键影响。河北省是我国的造纸大省之一,其碳排放情况对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对河北省造纸业的碳排放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降低河北省造纸业碳排放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河北省造纸产能现状和造纸企业特征进行了分析。河北省造纸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造纸产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河北省造纸产品主要为箱纸板和瓦楞纸、卫生纸、文化用纸等,对三类类产品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核算边界、排放核算方法等进行了汇总分析。(2)对河北省造纸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和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造纸业能源消耗主要为煤炭、天然气、电能、热能、汽油、柴油,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化石能源排放、购入电力、购入热力、废水处理及中间过程的排放,其中最主要排放源为化石能源排放。随着环境约束加强,煤炭消耗逐渐被汽柴油、电力、天然气替代,化石能源排放占比逐渐降低,电力排放占比逐渐变高,而排放强度随着煤炭占比降低而降低。(3)采用碳排放强度规模指数来描述企业碳排放强度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根据河北省的数据,对于小规模企业拟合得出碳排放强度指数和企业规模的关系相关性较好。对碳排放特征与企业规模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规模增大,碳排放强度降低。大于20万吨/年产量规模的企业,碳排放强度总体较低,而小于5万吨/年产量的小规模企业,碳排放强度增高很快,是降低碳排放重点关注对象。(4)为了降低造纸业碳排放强度,从提高企业规模化水平、增强减排技术研发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韩锐[2](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党世红[3](2021)在《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流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流程工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流程工业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寻求最佳的生产运营管理方案,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生产调度是企业实现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对生产调度的合理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能为企业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制造2025”,产业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下,围绕生产调度方法和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对现代企业在实现智能生产提质增效方面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流程工业中的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优化调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分解多目标演化算法的造纸企业生产调度研究在对主要生产卫生纸的某造纸企业的生产特点分析调研的基础上,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总拖期数量和最小化生产切换次数为目标,在忽略材料的准备时间,忽略设备突发故障等情况,考虑加工顺序约束、设备可用性约束、材料约束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和建立了具有造纸企业特色的生产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的分解多目标演化算法对所构建生产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所构建的自组织映射充分利用了问题的先验知识,使得算法能在更低的空间上搜索到待优化问题的近似Pareto最优解集,同时也有利于保持种群在决策空间中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无论是收敛性还是均匀性都实现了更好的优化性能。(2)基于负相关搜索算法的造纸企业立体仓库优化调度研究针对造纸企业成品存储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问题,在阐述货架分区原则和货位分配策略的基础上,考虑货架稳定性和出入库效率两个因素,构建了以货架重心最低、出入库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的立体仓库货位分配双目标优化调度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负相关搜索算法对所构建的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负相关搜索算法(Negatively Correlated Search,NCS)相比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DE),进化规划(evolutionary programming,EP)和万有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五种算法,无论是收敛精度还是收敛速度都实现了更好的优化性能。(3)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造纸企业项目调度研究针对造纸企业在智能制造环境下的多模式项目调度问题,结合多模式资源项目管理的问题以及实例,构建了多模式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Multi-mode 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MRCPSP)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进化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设计了量子比特的编码,解码,并对该问题的不可行解进行修复,对个体适应度进行评价,使用量子旋转门对种群进行进化,通过使用PSPLIB标准问题库(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 Library,PSPLIB)的数据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使用随机函数生成随机案例,借助该算法求得最优解,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影响算法求解性能的参数进行逐一分析,为算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了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RCPSP)的理论研究体系,为造纸企业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问题解决思路。(4)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造纸企业的实际需求,给出了智能造纸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和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PCS)的体系结构图,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框图,对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进行了软、硬件配置,设计了相关的软件功能界面,对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的自主研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叶刚[4](2020)在《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造纸工业作为国家工业基础原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严重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造纸废水因为有机污染物种类复杂、悬浮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成为工业水处理领域的重点与难点。随着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造纸废水深度处理迫在眉睫。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过硫酸盐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因为降解效率好且稳定、药剂成本低、易于贮存运输、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本文以造纸厂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亚铁盐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中各项因素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完成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与调试运行工作。同时结合该处理系统人工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模糊BP神经网络的分析,完成对该处理过程智能加药系统的设计。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某造纸厂生化出水为对象,采用亚铁盐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实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在室温下考察了初始p H、亚铁盐投加量、过硫酸钠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um Chloride,简称PAC)投加量等各项因素对CODCr降解率影响。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皆可实现CODCr的有效降解;亚铁离子最佳投加量为0.6 g/L;考虑到降解效果和用药成本,过硫酸钠最佳投加量浓度为0.3 g/L;投加适量的絮凝剂PAC有助于离子沉淀,最佳PAC投加量为0.12 g/L。(2)完成3600 m3/d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调试运行后,出水CODCr、NH3-N、TN、TP等各项水质指标长期稳定达标,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中水污染排放限值的要求。本段工艺费用成本为1.30元/t,药剂成本为0.96元/t,所占比例为73.72%。(3)为满足排放水安全标准的更高要求,完成200 m3/d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双膜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中试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运行结果表明,中试系统处理出水CODCr、NH3-N、TP水质指标优于GB3838-2002的IV类标准;TN、SS优于GB3544-2008的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各项水质指标皆优于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的要求,可直接回用。本段工艺运行费用为4.39元/t,电费为2.76元/t,占比62.87%。(4)为解决人工控制投药过程中稳定性差,操作失误频发,加药量难以控制,避免药剂浪费,节约成本。利用实验室小试及工程现场采集的进水流量、进水CODCr、亚铁盐投加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AC投加量、出水CODCr等各项数据。在Windows 10工作环境下,使用Matlab2016a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出水CODCr预测模型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及Simulink仿真模型,实现对该加药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出水CODCr预测值与测量真实值之间相关性为0.9809,预测效果较好。
焦东[5](2020)在《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进,仍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p H、总氮、总磷、氨氮和悬浮物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需对废水处理后达标再排放或再回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制浆造纸废水常规处置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等物化法、厌氧/好氧等生物法、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等。随着造纸单位水耗标准的推出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基于中水回用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水处理过程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物采用溶剂萃取进行GC-MS分析检测,发现SBR好氧工艺、混凝工艺以及芬顿氧化工艺均可以大量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作用机理不同,各工艺降解的有机物种类也不尽相同。SBR好氧工艺和混凝工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芬顿氧化处理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但芬顿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以检测到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研究开发的臭氧氧化新工艺相对芬顿氧化处理,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且显着降低出水色度,为化学氧化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含量,探究了多种絮凝剂对废水中杂质的絮凝作用。利用造纸厂芬顿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PFS体积比和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为1.04 m L/L,PAM/PFS体积比为4.99,处理温度为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9.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应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造纸废水COD脱除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造纸废水中COD的脱除率。PFS用量和PAM/PFS体积比参数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造纸废水COD的脱除率。针对造纸过程中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索了臭氧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铜作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且在臭氧发生量为3g/h,催化剂用量为0.25‰,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30℃,反应时间维持在30min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95.7%,出水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多孔材料负载Cu O催化剂的回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在不经处理回用5次后,而COD去除率未受明显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稳定性高并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氧化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及微量有机物等指标,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采用无机膜和反渗透膜(RO)组成的膜系统对氧化废水进行膜过滤研究。研究发现无机膜和RO膜组成的膜过滤系统对化学氧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TDS、COD、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浓度等指标,其中TDS、色度、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连续运行发现,这些指标降低95%以上。膜系统经过不同时间和次数对化学氧化后废水过滤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对于不同孔径的无机膜而言,化学氧化废水经过RO膜过滤后,废水中的TDS、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均显着降低。
刘强[6](2020)在《基于PCS7的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铜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材料和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湿法炼铜技术由于其工艺简单、能耗低,对环境较为友好等特点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针对老一代DCS系统存在的通讯能力薄弱、系统整体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研究运用目前最新的DCS技术,项目采用西门子SIMATIC PCS7控制系统应用到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充分发挥DCS集中显示、分散控制的特点,研究采用控制器冗余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在工艺现场的应用,降低了控制系统建设成本及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论文详细介绍了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艺及其流程,根据萃取工艺流程完成了萃取生产系统的构建,采用较为先进的串并联结构,设计完成了萃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影响萃取率的因素包括料液的酸度和有机相的流量即相比,因此对以上两个参数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冒槽事故的频发也是困扰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控制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设备的顺启、顺停的自动化控制及联锁系统的设计;各储槽液位的监测及管道流量的PID控制;料液PH值的复杂控制。对萃取工序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自动化站、系统网络、服务器系统及操作员系统,根据给出的硬件设备型号和系统的网络结构完成了 AS站、OS站的硬件配置和组态设计,同时由现场实际情况完成了系统柜的布置图和配电图。在PCS7软件平台上,使用CFC程序块实现了液位监测、PID控制回路和设备联锁的程序设计,同时在SFC的编程界面中完成了系统的开车过程程序设计,应用WinCC软件完成了图形界面的绘制,对整个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最终对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调试,系统运行稳定,相关参数满足设定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生产效果。
赖世贤[7](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李梦琴[8](2020)在《抗战大后方的荣氏企业 ——以李国伟系统为中心》文中指出荣氏企业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其在纺织和面粉行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抗战大后方的荣氏企业是指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武汉内迁至重庆和宝鸡的申新第四纺织公司(以下简称申四)和福新第五面粉公司(以下简称福五),是抗战时期以生产民用产品为主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全面抗战爆发后,1938年至1945年,荣氏后方的企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内迁对申四、福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内迁之后在企业经理李国伟的带领下,申四是大后方第一个复工的纺织厂,其一改连年亏损的局面,业务开始蒸蒸日上。随后企业继续扩展,在成都添设建成面粉厂、创设宝鸡宏文造纸厂、发起组织宝兴煤矿公司、接办复兴铁工场,同时建立宝鸡铁工厂。这些企业在西北工业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内迁、复工和发展,荣氏企业在大后方的重庆、宝鸡、成都等地获得出乎预料的成功。由此,集中管理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管理者的面前,李国伟以总经理身份在后方创办五个公司,设立“五公司总管理处”。至此,以李国伟为中心的申四系统在大后方的扩展基本完成,同时也为荣氏企业的分裂埋下了种子。战争造成的地区隔阂,使开工的各厂谋求独立发展已成必然之势,再加上总经理荣宗敬病逝后企业内部矛盾的发展,使荣氏各个企业逐步形成了几个经营系统,各自发展。由此引发了荣氏企业内部核心管理层的调整与融合问题。以往关于战争与企业,总是提到战争对企业的破坏,但实际上荣氏内迁后方的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战争也有促进企业改进经营实现现代化转变的一面。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等关于申四、福五及其附属企业的档案及其他民国时期期刊、报纸、书籍和现代文史资料及当事人回忆录等相关史料,以申四、福五内迁后的发展为主线,对全面抗战爆发后以李国伟为中心的申四、福五的发展及荣氏企业核心层的调整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探讨李国伟系统如何取舍父辈经营经验,并逐渐开始具备部分现代企业特征。
王波[9](2019)在《生活用纸企业生产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造纸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生活用纸的制造是造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与人民生活相关。随着生活用纸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和“工业4.0”的提出,从工业数据中提取信息,结合优化算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行业的智能生产和管理,能够提高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过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获得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以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为对象,针对其生产过程的现状和特点,建立了生活用纸企业的智能管理平台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并在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对生活用纸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调度进行优化,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平台和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总结了典型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原纸生产过程以及后加工过程的特点和工艺流程以及自动化程度,对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建立平台的需求分析提供依据。以上述特征为基础,研究采用硬件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对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进行了设计,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建立数据和优化模型,与工业实际模型结合互补,能够实现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生产过程管理、预警、优化等多项功能。相关平台项目均已应用于多个造纸基地并通过了验收,累计实现节约能源成本约750万元,节约生产成本超过2000万元,并实现了良好的减排成效。部署于生产智能管理平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多工厂多仓库的订单和产品发货的优化调度,该高级排产系统比人工排产的时间缩短6.8%,成本降低4.2%。
钟娟娟[10](2019)在《基于Python的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纸张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和工业生产原料。大多中型造纸企业在纸机生产过程中,由于国外技术垄断,使得纸张质量参数得不到有效的在线监控,从而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为了提高纸张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本文研究了基于python的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首先对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造纸工艺流程和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展开研究,从监测系统的总体软硬件结构设计出发,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影响纸张质量的关键因子——定量和水分,研究了纸张水分、填料、纤维以及定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纸张定量、水分的通讯协议。针对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以下监测系统方案:(1)采用PyQt5架构,实现本地车间的纸张参数在线监测;(2)采用flask架构,实现纸张监测系统的浏览器本地端监测;(3)采用云端服务器架构,实现纸张参数的远程监测和移动终端监测。利用SQLAlchemy框架,建立云端数据库,实现纸张定量、水分等参数的设定和事件追忆;使用Flask-Script集成的Alembic框架,实现了数据库的迁移功能,使得历史数据库易更新与扩展。在PyQt5框架下,使用多线程编程技术和PyQtGraph插件相结合得方式,实现了监测系统的登录、定量和水分等参数的显示、报警事件记录和追忆等功能。在基于Flask框架下,使用html5、css和JavaScript技术,实现基于B/S端的纸张参数本地端监测系统的登录注册、地图导航、实时监测及历史数据查询和数据交互功能。另外,设计了纸张定量、水分数据异常事件的通知。在基于云端架构下,应用uWSGI和nginx服务器相互合作,使本地服务器端的系统监测程序部署进云端,实现远程和移动终端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的功能。最后,通过测试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功能。
二、造纸厂原料加工车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厂原料加工车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造纸业碳排放特征与减排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北省造纸企业规模特征与能耗特征 |
2.1 河北省造纸业总体生产规模特征 |
2.2 河北省造纸企业规模特征和产品结构 |
2.2.1 河北省造纸企业规模特征 |
2.2.2 河北省造纸业产品结构特征 |
2.3 生产过程能源输入及碳排放 |
2.3.1 箱纸板及瓦楞纸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类型及碳排放类型 |
2.3.2 卫生纸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类型及碳排放类型 |
2.3.3 文化用纸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类型及碳排放类型 |
2.4 河北省造纸业排放核算方法选择 |
2.5 箱纸板和瓦楞纸排放设施及碳排放核算 |
2.5.1 主要用能设备和排放设施 |
2.5.2 箱纸板及瓦楞纸造纸企业排放核算边界确定 |
2.5.3 碳排放核算 |
2.6 卫生纸生产排放设施及碳排放核算 |
2.6.1 主要用能设备和排放设施 |
2.6.2 核算边界 |
2.6.3 碳排放核算 |
2.7 文化用纸生产排放设施及碳排放核算 |
2.7.1 主要用能设备和排放设施 |
2.7.2 核算边界 |
2.7.3 碳排放核算 |
2.8 河北省造纸业能源消耗特征 |
2.8.1 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
2.8.2 单位产品能耗分析 |
2.8.3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清洁生产水平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排放特征和企业规模关系 |
3.1 造纸企业碳排放组成 |
3.2 河北省造纸行业2013-2017 年碳排放特征 |
3.3 不同能源排放变化对于总体排放的影响 |
3.4 不同产品类型碳排放特征分析 |
3.4.1 以卫生纸为主的企业碳排放情况 |
3.4.2 以箱纸板和瓦楞纸为主的企业碳排放情况 |
3.4.3 碳排放强度比较 |
3.5 碳排放强度与造纸厂规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分析 |
4.1 提高企业的规模化水平 |
4.2 降低过程排放 |
4.3 增强环境友好能源替代的使用 |
4.4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生产调度基本概念及造纸企业生产调度中存在的问题 |
2.1 生产调度的提出 |
2.2 调度问题描述、分类及特性 |
2.2.1 调度问题的描述 |
2.2.2 车间调度问题的分类 |
2.2.3 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 |
2.3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 |
2.3.1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及其特点 |
2.3.2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的分类 |
2.3.3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的方法 |
2.4 造纸企业生产调度问题 |
2.4.1 订单与排产计划安排 |
2.4.2 排产计划与生产计划冲突 |
2.4.3 生产管理缺陷 |
2.4.4 质量管理 |
2.4.5 仓储管理 |
2.4.6 问题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分解多目标演化算法的造纸企业生产调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简述 |
3.2.1 第一阶段加工生产过程 |
3.2.2 第二阶段加工生产过程 |
3.3 生产调度模型的建立 |
3.3.1 造纸企业的生产调度流程描述 |
3.3.2 生产调度性能指标 |
3.3.3 造纸企业生产调度数学模型 |
3.4 生产调度模型的求解算法 |
3.4.1 基于分解的多目标演化算法 |
3.4.2 算法设计的关键步骤 |
3.4.3 实验数据 |
3.5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1 参数设置 |
3.5.2 评价指标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负相关搜索算法的造纸企业立体仓库优化调度研究 |
4.1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述 |
4.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结构 |
4.1.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与特点 |
4.2 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优化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 立体仓库调度模型的求解算法 |
4.3.1 负相关搜索算法 |
4.3.2 算法设计的关键步骤 |
4.4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评价指标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造纸企业项目调度研究 |
5.1 项目调度概况 |
5.2 多模式资源项目调度描述以及数学建模 |
5.3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多模式资源项目调度问题实现 |
5.3.1 量子进化算法概述 |
5.3.2 编码方案 |
5.3.3 解码方案 |
5.3.4 不可行方案的修复 |
5.3.5 个体的适应度评价 |
5.3.6 量子种群更新 |
5.3.7 算法流程图 |
5.4 算例分析与结果评价 |
5.4.1 典型案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2 随机案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MES系统概述 |
6.2 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
6.2.1 造纸企业ERP、MES和PCS的体系结构 |
6.2.2 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构架 |
6.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6.3.1 系统管理模块 |
6.3.2 信息查询模块 |
6.3.3 设备管理模块 |
6.3.4 生产管理模块 |
6.3.5 仓储管理模块 |
6.3.6 品质管理模块 |
6.3.7 数据分析模块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造纸工业污染现状 |
1.2 造纸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方法 |
1.2.1 造纸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造纸废水常规处理方法 |
1.2.3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1.3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
1.3.1 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活化方法 |
1.3.2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 |
1.4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概况 |
1.4.1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的意义 |
1.4.2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的研究 |
2.1 造纸废水的来源及水质指标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化学需氧量COD_(Cr) |
2.3.2 Fe~(2+)浓度的测定 |
2.3.3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定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PS氧化体系下p H值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2 PS氧化体系下Fe~(2+)投加量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3 PS氧化体系下Na_2S_2O_8 投加量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4 混凝剂(PAC)投加量对PS氧化体系下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高级氧化技术工程应用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
3.3 工程设计要点及主要设计参数 |
3.3.1 设计水量 |
3.3.2 设计进水水质 |
3.3.3 设计出水水质 |
3.3.4 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系统设计 |
3.4 调试与运行方案 |
3.4.1 运行调试过程与步骤 |
3.4.2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
3.5 运行情况分析 |
3.5.1 运行水质结果分析 |
3.5.2 升级改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
3.5.3 升级改造系统工程现场图 |
3.5.4 升级改造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高级氧化+双膜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的中试研究 |
4.1 中试系统水质水量分析 |
4.2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 |
4.2.1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 |
4.2.2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 |
4.3 中试系统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
4.3.1 PS高级氧化处理单元 |
4.3.2 双膜处理单元 |
4.4 中试研究运行结果 |
4.4.1 中试系统对COD_(Cr)、NH_3-N、TN、TP的去除效果 |
4.4.2 中试系统对电导率的去除效果 |
4.4.3 中试系统现场图 |
4.4.4 中试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废水高级氧化处理的智能加药系统 |
5.1 本章基本理论概述 |
5.1.1 主元分析法 |
5.1.2 BP神经网络算法 |
5.1.3 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
5.2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出水COD_(Cr)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
5.2.2 建模基本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
5.2.3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及运行结果与分析 |
5.3 PS高级氧化技术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
5.3.1 PS高级氧化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的描述 |
5.3.2 模糊控制器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
5.3.3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浆造纸工业的概况 |
1.1.1 制浆造纸过程及产生的废水 |
1.1.1.1 备料废水 |
1.1.1.2 制浆废水 |
1.1.1.3 中段废水 |
1.1.1.4 造纸白水 |
1.1.1.5 污冷凝水 |
1.1.1.6 末端废水 |
1.1.2 脱墨浆造纸过程的简介及产生废水情况 |
1.1.2.1 废纸的离解及浆料净化与浓缩 |
1.1.2.2 废纸脱墨 |
1.1.2.3 废纸回用废水 |
1.2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化处理法 |
1.2.2.1 混凝沉淀处理 |
1.2.2.2 混凝气浮法 |
1.2.3 生化处理法 |
1.2.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
1.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3.3 生物酶催化技术 |
1.2.3.4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
1.3 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1.3.1 混凝法深度处理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技术 |
1.3.3.1 概述 |
1.3.3.2 基本原理 |
1.3.3.3 应用 |
1.3.4 高级氧化法 |
1.3.4.1 光催化氧化法 |
1.3.4.2 催化湿式氧化法 |
1.3.4.3 声化学氧化 |
1.3.4.4 臭氧氧化法 |
1.3.4.5 芬顿氧化法 |
1.3.4.6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4.7 电化学氧化法 |
1.3.4.8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3.5 联合工艺处理(综合处理方法) |
1.3.6 生态处理法 |
1.3.7 生物酶法 |
1.3.8 组合技术法 |
1.4 造纸终端水回用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 |
1.4.1 概述 |
1.4.2 中水回用技术 |
1.4.3 中水回用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研究开发工作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废纸制浆造纸主要处理工段水样中有机物特性分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前处理方法 |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
2.2.4 废水CODCr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厌氧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2 厌氧出水再经化学混凝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3 SBR好氧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4 芬顿氧化排水的GC-MS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化学絮凝处理 |
3.1 实验部分 |
3.1.1 造纸废水来源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质的基本性质测定 |
3.2.1.1 PH值的测定 |
3.2.1.2 污泥元素分析 |
3.2.1.3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
3.2.1.4 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2 PFS的制备 |
3.2.3 絮凝实验 |
3.2.4 响应面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厌氧出水与芬顿氧化入水的GC-MS分析 |
3.3.2 芬顿氧化入水絮凝最优工艺探索 |
3.3.2.1 絮凝剂种类的优化 |
3.3.2.2 絮凝工艺响应面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分析及方法 |
4.2.1 实验方法 |
4.2.1.1 催化氧化实验 |
4.2.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2.1 常规指标测定 |
4.2.2.2 臭氧浓度分析 |
4.2.2.3 CODCR的测定 |
4.2.2.4 色度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 |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回用研究 |
4.3.3 催化剂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4 臭氧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氧化后废水的膜处理连续试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中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无机膜的制备 |
5.2.2 pH值的测定 |
5.2.3 TDS的测定 |
5.2.4 电导率的测定 |
5.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5.2.6 色度的测定 |
5.2.7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
5.2.8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
5.2.9 总铁含量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膜系统处理过程各项指标去除情况 |
5.3.2 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测试 |
5.3.3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3.4 无机膜和反渗透膜对废水的影响 |
5.3.5 臭氧氧化/复合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PCS7的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的自动化水平及现状 |
1.3 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过程控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湿法铜冶炼萃取工艺及流程 |
2.1 湿法铜冶炼萃取工艺 |
2.2 萃取工艺的流程 |
2.3 萃取生产系统的构建 |
2.3.1 萃取流量调节系统 |
2.3.2 反萃流量调节系统 |
2.3.3 洗涤水流量调节系统 |
2.3.4 泡沫灭火系统 |
2.4 萃取工序的自动化控制方案 |
2.4.1 I/O点汇总 |
2.4.2 控制方案设计 |
2.4.3 系统重要参数I/O点分布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萃取工序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工程师站 |
3.2 自动化站 |
3.3 操作员系统 |
3.3.1 单站或多台单站组成 |
3.3.2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
3.4 系统网络 |
3.4.1 工业以太网 |
3.4.2 PROFIBUS通讯 |
3.5 服务器系统 |
3.5.1 OS冗余服务器 |
3.5.2 数据采集归档服务器 |
3.5.3 WEB服务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萃取工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萃取工序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 |
4.1.1 操作管理层 |
4.1.2 过程控制层 |
4.1.3 现场设备层 |
4.2 PCS7的系统组态 |
4.2.1 AS站硬件组态 |
4.2.2 OS站硬件组态 |
4.3 系统柜硬件布置设计 |
4.3.1 控制柜的设计 |
4.3.2 远程I/O柜的设计 |
4.3.3 硬件系统原理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萃取工序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监控组态 |
5.1 CFC程序设计 |
5.1.1 管道流量的单回路PID控制程序 |
5.1.2 储槽液位的监测程序 |
5.1.3 料液PH值的串级控制程序 |
5.1.5 输送泵的控制 |
5.1.6 设备联锁程序设计 |
5.2 SFC程序设计 |
5.3 上位机监控组态的构建 |
5.3.1 监控组态软件的概述 |
5.3.2 监控界面的设计要求及组成 |
5.3.3 数据监控 |
5.3.4 趋势分析 |
5.3.5 报警提示 |
5.3.6 历史数据归档 |
5.4 控制系统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抗战大后方的荣氏企业 ——以李国伟系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起与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资料来源 |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荣氏企业与内迁企业的创办 |
一、战前荣氏企业简况 |
(一)从保兴粉厂到“面粉大王” |
(二)从振新纱厂到“棉纱大王” |
(三)荣氏企业组织形式 |
二、荣氏内迁企业的发轫 |
(一)申四、福五的创办 |
(二)战前企业的经营发展 |
三、小结 |
第二章 战时李国伟系统的产生与形成 |
一、李国伟系统的产生 |
(一)抗战爆发企业内迁 |
(二)申四、福五的重建 |
二、李国伟系统的扩展及正式形成 |
(一)后方荣氏企业附属事业的扩展 |
(二)总管理处及其成立 |
三、小结 |
第三章 战时李国伟系统的经营活动 |
一、李国伟系统的困境 |
(一)国家环境与日军轰炸 |
(二)预防与应对措施 |
(三)小结 |
二、李国伟系统的经营活动 |
(一)总管理处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
(二)内迁企业的经营活动 |
三、小结 |
第四章 战争后期荣氏企业管理核心层的调整 |
一、李国伟与荣氏企业各系统的复杂关系 |
(一)申四、福五股金变化 |
(二)企业各系统间的复杂关系 |
二、企业内部调整的艰难历程 |
(一)荣宗敬时代的荣氏企业 |
(二)调整的艰难历程 |
三、融入企业管理核心 |
(一)后荣家时代的荣氏企业 |
(二)融合与变革 |
第五章 结束语 |
一、李国伟系统的主要贡献 |
二、李国伟系统的缺陷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生活用纸企业生产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智能化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程工业智能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现状 |
1.2.2 流程工业生产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
1.2.3 流程工业能源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
1.2.4 流程工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
1.2.5 流程工业智能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工程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生产过程特征和现状 |
2.1 典型的生活用纸生产过程 |
2.1.1 原纸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工艺条件 |
2.1.2 后加工过程的特点和工艺条件 |
2.1.3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自动化 |
2.2 集团化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过程特征和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智能管理平台设计及工程应用 |
3.1 平台架构设计 |
3.1.1 多工厂管理架构 |
3.1.2 数据架构 |
3.2 平台功能设计 |
3.2.1 数据采集与设备监视 |
3.2.2 物料管理 |
3.2.3 设备效率管理 |
3.2.4 质量管理 |
3.2.5 生产信息统计 |
3.3 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应用实践及其效果 |
3.3.1 设备状态监视 |
3.3.2 物料管理 |
3.3.3 设备效率监测 |
3.3.4 产品质量管理 |
3.3.5 生产信息管理 |
3.3.6 其他工程应用成果 |
3.3.7 项目验收 |
3.3.8 项目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源智能管理平台设计及工程应用 |
4.1 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工程实施 |
4.1.1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
4.1.2 技术路线与特点 |
4.1.3 系统功能与平台架构的设计 |
4.1.4 系统建设的评价指标 |
4.2 能源智能管理平台应用实践 |
4.2.1 工厂节能成效 |
4.2.2 项目验收 |
4.2.3 项目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产智能管理平台的供应链管理应用实践 |
5.1 新零售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
5.1.1 新零售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的机遇 |
5.1.2 新零售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
5.1.3 生活用纸企业供应链的机遇分析 |
5.2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 |
5.2.1 进阶生产规划及排程(APS)系统设计 |
5.2.2 多仓库调度自动分单系统的工程设计 |
5.2.2.1 优化模型设计 |
5.2.2.2 系统应用效果对比 |
5.3 APS系统应用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Python的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 |
2.3 系统总体结构 |
2.4 测量方案设计 |
2.4.1 纸张参数测量因子 |
2.4.2 近红外定量水分测量原理 |
2.5 通讯协议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ython的系统架构和数据库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架构 |
3.3 基于PyQt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撑 |
3.4 基于Flask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撑 |
3.5 基于云服务器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撑 |
3.5.1 云服务器ECS和域名 |
3.5.2 uWSGI和 nginx |
3.6 数据库 |
3.6.1 访问数据库 |
3.6.2 数据库设计 |
3.6.3 数据库迁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yQt5 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PyQt5 总体监测框架设计 |
4.3 登录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3.1 设计方法 |
4.3.2 模块的实现 |
4.4 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1 显示模块设计方法 |
4.4.2 显示模块的实现 |
4.5 追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1 追忆模块的设计方法 |
4.5.2 追忆模块的实现 |
4.6 报警与qss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6.1 报警及qss模块的设计方法 |
4.6.2 报警及qss模块的实现 |
4.7 监测应用程序打包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Flask和云端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B/S端本地在线监测功能的实现 |
5.2.1 浏览器与服务器架构(B/S) |
5.2.2 登录注册与地图导航页 |
5.2.3 监测主页面及历史数据页 |
5.3 纸张参数监控平台服务器端结构 |
5.3.1 服务器端总体结构 |
5.3.2 数据前后端交互结构 |
5.4 路由规划与事件报警 |
5.4.1 路由规划 |
5.4.2 事件报警 |
5.5 基于云端的远程和移动端在线监测 |
5.5.1 远程监测 |
5.5.2 移动在线监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本地车间中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测试 |
6.2 远程和移动端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的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造纸厂原料加工车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造纸业碳排放特征与减排策略[D]. 梁军平. 兰州大学, 2021(11)
-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D]. 党世红.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4]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D]. 叶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D]. 焦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PCS7的湿法铜冶炼厂萃取工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强. 南昌大学, 2020(01)
- [7]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8]抗战大后方的荣氏企业 ——以李国伟系统为中心[D]. 李梦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9]生活用纸企业生产和能源智能管理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应用[D]. 王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Python的纸张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D]. 钟娟娟.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