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畅其心扉 舒其心志——通信作文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蒋艳南[1](2018)在《钱钟书文选学研究 ——以《管锥编》为中心》文中提出《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文选》研究也是中古文学研究领域中长盛不衰的课题。钱钟书作为学林泰斗,博贯中西,在《文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钱钟书文选学主要集中在其学术巨着《管锥编》中,内容广博,角度新颖,特色鲜明,自成体系,与以往的文选学有着显着不同,可称之为钱钟书文选学。本文从《管锥编》中将钱钟书文选学梳理出来,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总结分析出钱钟书文选学的内容特点、研究方法、注释特色、体系特征、文化特色。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钱钟书文选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重点。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梳理了钱钟书文选学的主要内容。从萧统研究、《文选》文本研究、李善注研究三个方面对钱钟书文选学进行总体概括。钱钟书肯定萧统的编纂之功,对萧统批评眼光十分赞赏,在评论《文选》选录的具体篇章时也多有创见。他对李善注持肯定态度,但也明确指出李善注的错讹之处并加以纠正。第二章分析了钱钟书文选学的语言学视角。钱钟书摒弃传统角度,着重挖掘《文选》作品中体现出的修辞、语法现象,发前人之所未发。钱钟书对《文选》作品中比喻、通感、混含、反衬等修辞手法的阐释,对独特词法现象的提炼,对“每况愈上”句法、丫叉法等句法形式的发掘,不仅拓宽了文选学的领域空间,也丰富了修辞学、文章学、语言学的内容。第三章论述了钱钟书文选学“引譬连类”的研究方法。深厚的朴学背景,“尚会通”的学术理念,使钱钟书形成了“引譬连类”的方法论。他不仅打通了古今中外,也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得钱钟书文选学具有精密博赡的特点。第四章分析了钱钟书文选学的注释特色。一是将训诂与艺术特征、与民俗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提出词章义理兼顾的训诂理论。二是在注释中追本溯源,注重探析文学意境、文艺现象的源流。第五章分析了钱钟书文选学的文化特色。一是发掘《文选》中共通的文化范例,如颠倒错乱之象、登高望远使人愁、暝色起愁、众里身单之境等。二是在研究中多加以人性观照和人化批评。以人性解读《文选》更显深刻。对文与人的重新探讨也厘清了文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陆学松[2](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张家国[3](2018)在《赋与经典 ——汉唐赋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所谓的“经典”有明确所指,即典范的儒家典籍如“五经”、“四书”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学子都以披读圣贤之书,阐明经典之教为第一要务。经典之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文学也不例外,作为文学创作的赋相较于其他文学创作而言,更表现出与儒家经典的黏合,常常依经而立论行文。赋从产生即与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汉晋儒士如刘向、刘歆、班固、左思、刘勰等论赋源于《诗经》,而战国时期大儒荀卿又最早以赋名篇,赋写儒家大义,《礼》、《知》、《云》、《箴》、《蚕》五赋,篇篇与经典相关,尤以《礼》赋为代表,几乎是荀子礼学思想的文学化表述,渗透着浓厚的儒家礼学思想。宋玉《风》、《钓》、《御》三赋明确表现出对君道的讽谕,而《高唐》、《神女》二赋以及《登徒子好色赋》、《讽赋》等则表现出浓厚的儒家“扬诗守礼”意识。两汉以来,受儒家诗教观影响,论赋者多以赋比附《诗经》,赋成为“古诗之流”或者“诗六义”之附庸。儒家诗教美刺观成为汉赋写作的指导思想,而铨衡赋作价值也自觉以讽颂为旨归。持讽谏论者如西汉司马迁、扬雄等,论赋以讽谕为上;而东汉班固、王充等则力倡美颂论,认为赋颂当世正是大赋应当具有的“润色鸿业”、“雍容揄扬”之责任。汉赋以“京殿苑猎”赋与经典关系尤为密切。枚乘《七发》以及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二赋讽谕王道“大一统”,扬雄作“四赋”以讽颂汉成帝,班固《两都》、张衡《二京》则呈现出鲜明的颂汉主题。汉代言志抒情赋虽不如“京殿苑猎”赋那样表现出与经典的切合关系,然而也受经典影响而呈现出儒家的用世情怀。贾谊《吊屈原赋》、扬雄《反离骚》、梁竦《悼骚赋》等“吊屈”之作,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赵壹《刺世疾贤赋》、崔篆《慰志赋》、冯衍《显志赋》的“不遇”之思均可视为贤人失志的悲叹,折射了两汉士子对用世理想的渴望。刘歆《遂初赋》、蔡邕《述行赋》、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等“纪行”之作,扬雄《太玄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等“玄思”之作,或书旅途闻见以明儒家道德与美政理想,或述性命玄思以追求儒家人生之志。另外两汉“情爱赋”“乐舞赋”均为儒家礼乐背景下礼制观念与教化意识的展现,而“咏物赋”则以“比物赋德”的方式表达了赋家对明君的美颂,对用世之志的托讽,以及对儒家道德理想的寄寓。魏晋六朝号为“儒学中衰”,然犹有儒学存续。曹魏文帝、明帝及高贵乡公,西晋武帝,东晋元帝,南朝梁武帝,以及北魏诸君皆崇尚儒学,奖励儒生。梁武帝甚至以帝王之尊潜心儒家经典的研究,撰成多部儒学论着。魏晋六朝文士如曹植、成公绥、左思、皇甫谧、挚虞、刘勰、颜之推等论赋多受两汉儒家诗教讽颂观念影响,论赋皆以美刺为上。魏晋赋家以曹植为代表,颇为服膺儒学,其赋作多揄扬圣君贤臣政治理想以及儒家道德伦理,积极申说用世之志,其赋作多援引经典话语入赋,建构起经典话语的写作模式。魏晋以京殿、典礼之赋颇为弥合儒家经典之旨。魏明帝“宫馆是营”,何晏作《景福殿赋》以颂魏;晋承魏统,左思作《三都赋》以颂晋。潘岳《藉田赋》、傅玄《辟雍乡饮酒赋》、王沈《正会赋》、郭璞《南郊赋》等均以描述天子之礼而明王道正统。魏晋抒情咏物赋亦多有与经典相合者,如丁仪《厉志赋》、陶渊明《感世不遇赋》以明用世之志为旨归;西晋咏物赋大家傅咸托物以讽谕君道、颂扬君子之德以及表达用世理想;成公绥《乌赋》宣扬儒家“孝道”;刘劭、缪袭以祥瑞赋颂魏,傅玄、王廙以祥瑞赋颂晋,皆宣扬儒家“天人感应”、“君命天授”观念。南朝有颜延之《赭白马赋》等歌颂南朝宋的君德圣明,萧衍《孝思赋》揄扬儒家“孝”道以为治国之策;北朝有李暠《述志赋》及阳固《演赜赋》以明用世之志,张渊《观象赋》依《易》立论颂扬圣君政治,他如庾信、颜之推、杜台卿等赋家均依经典写作,有鲜明的经典化写作特征。唐代有《五经正义》之撰定,标志着南北经学的统一,也喻示了大一统帝国意识形态的统一。唐代君主颇为崇儒尊经,对儒家之“礼”尤为重视,太宗、高宗、玄宗三朝修礼不辍。唐代赋学思想既受儒学熏染,颇为强调讽颂之旨。唐初儒士论赋均秉雅正讽谕观念,盛唐李、杜则以美颂为的,中唐元、白为律赋的美颂功用正名,晚唐世衰则有皮日休讽世之论。唐代确立了以明经、试赋为内容而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从而经典以国家意志和国家行政的方式渗透进唐赋写作,故而唐赋与经典关系之密切为两汉魏晋以来所未有。唐人重礼,故典礼赋繁荣,古赋、律赋均有作。古赋初有杨炯《盂兰盆赋》揄扬孝慈之德,又有李白《大猎赋》、《明堂赋》光赞盛唐,杜甫“三大礼赋”更为煌煌巨作而颂君,又有赵子卿等赋家所作《出师赋》以宣扬王道教化,萧昕等人依《礼记》而作《仲冬时令赋》以揄扬儒家礼制。律赋则有萧颖士等《至日圜丘祀昊天上帝赋》、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等赋的礼制化书写,王起等《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宣扬“大一统”观念,而韦充作《郊特牲赋》以释礼义。作为唐代礼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乐舞赋,如李瓘《乐九成赋》、郑方等《乐德教胄子赋》、白行简等《舞成八卦赋》等均洋溢着浓厚的王道教化气象。唐代帝京赋以李华《含元殿赋》、李庾《两都赋》、王诬等《花萼楼赋》为代表,或美颂帝唐,或颂赞儒家孝悌,表现出鲜明的经典意识。身为帝国行政的一员,唐代赋家自觉为帝国建设献言献策,故唐代治道赋尤为兴盛,为唐赋一大宗。代表赋家如谢偃《述圣赋》、顾况《高祖受命造唐赋》等美颂帝道,李百药《赞道赋》以诫太子,范传正、白居易、梁洽、李程等赋家则对帝王治国提出纳谏任贤的规劝,又有元结、王起、王棨等赋家的讽谕君道之作,还有以潘炎为代表的美颂君德的祥瑞之作等,不胜枚举,无不表现出对帝道的讽颂。既为国家意志之体现,且为统一国家意识形态之工具的唐代律赋,从外在形制到内在思想均表现出与儒家经典无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从形制上看,律赋常依经典而命题,亦依经典而设韵,至于赋文的敷衍,也多依经典行文立义。律赋除了美颂帝国壮盛和天子圣德之外,也表现出强烈的用世渴望和参政意识。同时,律赋还对儒家道德修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畅璀《良玉比君子赋》、白行简《狐死正邱首赋》等揄扬君子人格,吴连叔《谦受益赋》、皇甫湜《履薄冰赋》等论说君子谦慎之德,敬骞等《射隼高墉赋》、独孤授《韫玉求价赋》等宣扬儒家用舍行藏思想,蒋防《不宝金玉赋》、郑磻隐《富贵如浮云赋》等颂扬君子不贪之德,雍陶《学然后知不足赋》等倡导君子好学之德等。此外,唐代律赋还出现了“颂经赋”,也就是专门歌颂儒家经典以及相关的儒家学术活动的赋作,这是前代所未曾有过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唐代律赋与经典关系弥合的标志。
周翔飞[4](2017)在《公安三袁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公安三袁的散文为研究对象,结合三袁生平与思想,从文体学、美学、文化学等多维视角切入,对三袁散文进行整体考察和比较分析,发掘三袁散文创作与其文学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三袁散文创作的丰富内容及复杂发展过程,揭示三袁散文的艺术特点、审美风貌、文化内涵及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主体研究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主要论述公安派形成发展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三袁的人生历程与思想变化,以及三袁在公安派文学思想建设上的贡献。第一章,论述晚明公安派勃兴的时代背景及原因。考察一个文学流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应当观照其产生、兴盛及衰退的全过程,最客观的角度应是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多维空间中。因此,探讨公安派当然也不能脱离晚明风雨飘摇、动荡离乱的时代环境,本文力图在其生存发展的历史坐标中还原其勃兴的真实面貌,讨论公安派在社会文化、学术思潮、文学发展史上的基本定位。第二章,论述公安三袁的仕隐、交游与心路历程。地域与家世是三袁最初的文化滋养,对三袁思想与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三袁昆仲通过科举走入仕途,进而走入文化的中心圈,终创公安派之盛名。以《骚》《庄》为内核的楚文化的血脉,同样深层次影响着公安三袁的人格精神,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三袁由于性格及经历的差别,在处理仕与隐的矛盾时选择了不同路径:袁宗道期冀寄借佛禅从精神上自我超越;袁宏道在仕与隐中自在切换;袁中道早期是欲仕而不得,晚期则无心仕途。结社与交游活动,不仅影响到三袁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且对公安派的发展壮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三袁文学思想的交互影响与修正。公安三袁是一个整体,其文学思想的正是在对复古潮流的反拨中逐渐形成的,经历了一个渐变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总体而言,通变观是三袁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信腕”“信口”说是其文学理论的表达路径;“尚趣”与“尚淡”是三袁文学理论的审美取向。在公安派肇起、发展、高潮、衰微的整个过程中,三袁昆仲对公安派文学理论的建设上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三袁的文学理论既交互影响,又相互补益,体现出较之其他文学流派成员间更加凝聚的坚定性。下编共四章,主要探讨公安三袁的散文创作。三袁的散文体裁多样,为论述的方便,本文试从山水游记、人物传记、尺牍与序体文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虽不能涵盖三袁散文创作的全部,亦可大体体现其散文创作的总体风貌和艺术特色。第四章,论述三袁的山水游记。三袁的山水游记写作始终努力践行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前人游记比德山水的审美范式,极大消解了山水寄情、言志、托物的表达结构,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三袁将主体的“至情与纯真”寓于山水之中,体现出直遇与直寄的高度统一;以禅观山水的审美方式,表达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审美趣味的“多元与偏好”,由绚丽转向追求质朴平淡之美。三袁在审美趣尚与艺术表现上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又因其人生阅历、性格精神以及学术思想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五章,论述三袁的人物传记。三袁的人物传记写作亦充分体现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在继承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三袁的传记文更多地关注传主的真性情,个性自由和欲望追求,反映出晚明心学思潮背景下的对人性自由的讴歌和赞扬;更加突出平民的主体地位,描写市井细民寻常琐事,传达小人物的世俗情感与高尚美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韩、柳传记文借平民而讽喻的传统;更加重视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善于细腻刻画传主的生活细节来展现其精神风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达到传其神韵的艺术效果。三袁的传记文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平实通俗,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审美取向。第六章,论述三袁的尺牍。三袁的尺牍真实地展现了各自的生存环境与心路历程,为更准确地把握三袁的人生态度、学术思想以及审美趣尚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三袁的尺牍也较全面展现了三袁的交游网络,不仅可以窥见三袁思想形成的脉络,还可以考证公安派由兴盛至衰微的流变过程。三袁尺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三袁的尺牍以其多样的述评方式,丰富的评论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传达自己的文学观念,对公安派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凝聚作用。三袁将尺牍从应用性极强的文体中解脱出来,转向情感的抒写,使其具备文学抒情特质,表现出特殊的审美价值,有着革新意义的贡献。三袁的尺牍不仅内容率真自然,其形式亦不限于一格,随文变态、婉转赋形,在笔法、章法上臻于妙境。第七章,论述三袁的序体文。三袁序体文主要有书序、赠序、寿序三类,书序比较集中地反映三袁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有的书序本身就是语言隽永、骈散间行、富有情韵的小品文;其赠序、寿序创作,已经打破传统模式,重在写人、叙事,将抒情、说理融为一体。三袁序体文表现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文学、艺术、生活、世事、文人雅趣、记游出行、宗教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三袁在序体文创作上往往交错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表现手法,且能将其融为一炉,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优点,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马艳辉[5](2017)在《吕祖谦门人及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吕祖谦作为南宋乾淳之际最着名的老师,他在南宋浙东学术的领袖地位及影响,广为时人及后人认可。相比朱熹、陆九渊之影响研究的兴盛局面,学界对吕祖谦的影响研究则关注者寥寥。作为南宋浙东学术的领袖,吕祖谦以义理统合永嘉、永康之经制事功之学,使得南宋浙学趋于合流,居功至伟,影响深远。但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看,研究者们在论到南宋浙学时,往往忽视吕祖谦的实际影响,甚至刻意遮蔽吕祖谦的学术(以下简称“吕学”)贡献,持论失之平正公允,这样的研究势必影响我们对吕学的正确认识。吕祖谦作为乾淳之际的学术领袖,门人弟子众多。以吕祖谦门人及后学为研究对象,厘清他们对吕学的接受与传承,这是深入研究吕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吕祖谦影响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论文以吕祖谦的影响为切入点,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即门人及后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及文道并重的文道观展开论述。同时,采用比较研究的手法,凸显吕学与朱学、陆学的不同。在南宋乾淳之际,朱学、陆学处于对立状态,吕学则以“中原文献之传”统合朱陆,欲将两家之学“会归于一”,以吕学引领南宋之学术发展。吕祖谦门人及后学很好继承了吕学的学术精神与学术特点,注重实学,不空言义理,以广大为心,不执一偏,使得吕学由元至明,四百年间传承不绝。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指出了吕祖谦门人继承了吕学以义理统合经制事功的学术精神,并进一步厘清了这样的统合对他们的文学观念(门人的创作实践)施加的影响;二、吕祖谦门人以重文着称,在南宋理学背景下,本文阐明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与道学家“作文害道”的文学观、与.般文士的文学观的区别,指出了门人重文的文学观念的积极意义。论文首先对门人概念进行界定,并以此为标准对门人进行考证。门人考主要围绕门人的从学经历、学术特点及门人之间的交游进行。在门人考的基础上,展开后续的研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门人概述,简述门人的从学经历及门人的影响;第二章,论述门人的学术背景及学术交游,厘清门人的学术来源以及他们与朱学、陆学、永嘉、永康之学的关系;第三章论述门人对吕祖谦着述的整理与研究,以叶适对《宋文鉴》的解读为例,来论证门人对吕祖谦统合义理、经制事功的学术理念的继承,以及该学术理念对他们文学观念发生的影响;第四章从门人着述入手,论述门人的学术特征,进一步明确门人与浙东学术的关系,凸显南宋浙东学术的整体性;第五章论述门人对吕祖谦文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陈奉金[6](2016)在《明代吴江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晓峰[7](2015)在《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范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世家,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之处。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繁衍生息,绵延13代,克绍箕裘,文人辈出,先后诞生了文学家30余人,文献留存丰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家族景观。本文以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是家族整体研究,下编是家族个案研究。从原始文献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重点突出、深入系统的课题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考订家世谱系、梳理家族文脉。根据家谱、史志、别集等文献记载以及当代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通州范氏家族信息。通过世系简表与人物小传的形式还原家族众生群像,勾勒生息、繁衍、迁徙的历史轨迹,建构丰富而明晰的家族文学谱系。通州范氏门祚悠久,系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属其次子忠宣公范纯仁支脉。南宋覆亡之际,由江西抚州始迁通州,不断壮大,发展成为该地首屈一指的文学世家。家族各代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传承意识,从明代中叶范应龙开始诗文存世,13代以着述立身,翰墨相继。笔者广泛搜集家族着述信息,务求其详,力求其尽。同时按图索骥,奔赴全国各地图书馆,排比已知诗文版本,考述新出着述内容,梳理出家族成员各类撰着、辑录逾200余种。范氏家族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既有彬彬之盛、着述盈门的高峰时期,也有衰落不振、命悬一线的低谷阶段,呈现了曲折推进的态势,承中有变,同中有异,由此带来文学生命的长盛不衰。第二章探讨家族发展演变的文化生态。首先,朝代更迭、社会政治、文学思潮与家族命运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境遇心态、处世方式、创作阵容、文学审美。其次,范氏家族长期稳定地生活于通州,带有该地鲜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因,襟江枕海、南北五山的地理环境,重视兴学、文教发达的人文传统,名家辈出、艺文繁富的文化氛围等,成为孕育文化世家的积极因素。又次,家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重教传统,以实现文化累积和家学传承。不仅重视自身家族的文化建设,还强调婚姻圈的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品节操守和文化背景。范氏内部诗文唱酬,群体参与,交相师友,赏鉴品评,既增进了亲情,又锻炼了诗艺,在艺术化与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中激发起强大的家族文学能量。晚辈精心守护、整理前代文学文献,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建构起庞大的家族文学谱系。第三章揭示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范仲淹丹心辅国,忠厚传家,通州范氏成员受到其深刻影响,文化精神高度质同,各代传承文正家风不辍。第一,范氏世代演进过程中,家族意识异常强烈,贯穿始终。认祖归宗,称颂家族崛起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敬宗收族,通过兴义庄、修家谱等方式增强亲族联络。高度重视治家教子,对家族未来发展密切关注。第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社会担当引起范氏家族各代普遍共鸣,居庙堂之高,慷慨时事,无私无畏,登进善类,揭发贪鄙;处江湖之远,忧念国君,改善民生,指陈时事,建言献策。第三,范氏家族发扬文正苦读精神,世代不懈。在先祖深厚广博的艺文修养感召之下,各代注重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的累积传承,蓄厚发远,家族内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第四,孝悌是范仲淹维系家族的精神纽带,也成为明清通州范氏的显着家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代自觉发扬先祖人文关怀,传递仁爱,博施于众,普行善举。第五,注重教育也是范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族情怀,设馆授徒、受聘西席,从事官学、执掌书院,到创办近代新学、投身现代教育,类型丰富,惠泽深远,形成了悠久的教育传统和可观的教育阵容。第六,范仲淹清正廉洁的立身品节对家族影响深远,范氏成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俭持家,甘贫守约;励节修身,正直磊落。在家族漫长坎坷的发展过程中,各代推重先祖宠辱不惊、进退裕如的儒隐精神。这一超然胸怀的获得或与佛教情结密切相关,发展为特色鲜明的家族佛学修为。第四章以明末范凤翼为研究对象。范凤翼是家族唯一一位立朝言政之人,忠君忧民,正气凛然,以事功和文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论述涉及其诗文版本、着述刻书、政治立场、结社赋诗、诗歌创作等。万历三十八年,范凤翼辞官归隐,提倡风雅,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其诗文着述在清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流播过程中禁毁与选录二元并存,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范凤翼刻书共计19种,数量在《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江苏家刻卷》中仅次于毛晋,涵盖经、史、子、集,扞卫传统经典,鼓励学术创新,关注现实政治,重视人伦教化,悉心甄别,精心校刊,在明末清初出版史上值得关注。范凤翼正道直行,命运与晚明党争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紧密关联,被时贤后彦普遍视为“东林人物”。笔者通过其与东林党人在政治作为、社会交往、立身原则、党争态度方面的异同,逐一辨析,以澄清事实,还原其非“东林人物”的真相。范凤翼致力于与志同道合者交游结社,是通州山茨社,金陵白门社、兰社的灵魂人物。山茨社寓含鲜明的政治态度,先后绵延近二百年。白门社名流翕集,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兰社是明代为数不多、规模最大的画社,诗、画渗透交融。三社均属艺文性质鲜明的文人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众,活动内容多,相互补充,在明清文人结社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范凤翼置身明代门户林立、纷纭杂陈的诗坛格局,主要继承前后“七子”诗学思想,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深刻思考,代表了明末清初文坛的主流风习。其诗歌紧密结合万方多难的时局、坎坷多艰的人生,寻求复古与性灵的融合统一,陶写性情,真挚感人,诗风雄奇,自然流畅,各体兼备,复古模拟的同时求新求变,真实袒露了明末文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第五章以清初范国禄为考察对象。范国禄以布衣终身,是家族文献着述最为宏富之人,诗文杂着且逾百卷。其着述刊刻行世者大部分现皆罕见或亡佚,多以稿本、抄本传世,不乏海内孤存。笔者对其诗集、文集、总集、杂着版本及流传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多有可贵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楼诗年》三卷,卷首自注不见传世他本,为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材料。中科院图书馆藏《狼五诗存》是通州第一部地域诗歌总集,呈现了该地有宋以来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谱,成为研究地域文学的珍贵参照。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书刻序言》,收录了清初李渔等33人为范国禄16种书刻所作序文,内容可靠,归属明确,多数均属首次披露,保留了大量顺康之际文人别集失收之作,颇多正误、辑佚之功,也为考察人物生平、交游、文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文献。清代文学繁荣发展中布衣群体形成了中坚力量,范国禄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活跃于清初文坛词苑,努力矫正流弊,积极参与时代建构。其诗学对明代反思批判,对现实救弊补偏,鲜明体现了对儒家诗教精神的皈依和坚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前代诗学遗产,取舍慎妥,其复古与总结在清代具有典型意义。范国禄篇目繁多的诗作详细记录了一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留下了解清代前期下层文人生存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诗歌创作努力挣脱晚明竟陵诗派的幽孤局促,直面广阔社会和现实人生,酣畅淋漓地言志抒情,登山临水、雅集唱酬之作尤多,显示了清初社会安定繁荣带来的士风新变和文坛新景。其诗以情感人,各体兼备,以赋为笔,出入唐宋,具有清逸之美,体现了时代文坛主流的审美观念。范国禄参与词界唱酬,从事词学实践,参编词坛总集,评点词家名作。具有强烈的尊体意识,严格区分诗词之异,规范词作之韵。顺应时代潮流,超越正变论争,主张广泛师法。对重要词学命题的阐发达到了时代新高度,不仅雄峙于广陵词人群体,在清初词学胚变时期亦不容忽视。范国禄爱重交游,这是其作为布衣文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交往人物接近1000人,对象不拘一格,既有遗民志士,如陈济生、冒襄,又有当朝官吏,如王士禛、孔尚任、施闰章,还有布衣文人,如陈维崧、李渔、邓汉仪,笔者选择对其有重大影响者加以分类考察。第六章以晚清范当世为论述重点。范当世作为家族中对时代文坛影响最着者,诗是晚清同光体的杰出代表,文为曾国藩、张裕钊之后桐城一脉的嫡传。范当世具有丰富的问学经历和广泛的文学交游,深刻思考和持续关注古典诗歌发展,鼓励争鸣,主从同光诗体观点,通过复古的方式开创诗界新局面。同时,以积极姿态应对时势,革故鼎新,表现出的文学自信令晚清诗坛为之一振。范当世将创作的源头活水指向了诗人生存和社会现实,强调传统士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国家与文化的担当。推崇创作主体刚正的人格、渊博的才学,避浅去俗,崇尚“深寒”之境,代表了新旧杂陈的近代语境下文人在诗学道途的锐意进取和艰难探索。范当世主要取法宋代诗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借径苏、黄,上溯杜、韩。以文为诗,纳入了纯熟的散文笔法;诗风鲜明,以甲午战争为界,前期雄放劲健,后期沉郁悲壮;求新求变,在题材、内容、艺术等方面努力开拓;致力于炼字琢句,多用典故。范当世与杜甫在社会政治、家族文化、命运遭际、诗学思想等方面高度一致,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杜甫情结,表现为思想内容的借鉴,艺术技巧的吸收,精神人格的发扬,从具体视角显示了杜甫在晚清的接受和影响。范当世重情笃义,与前室吴氏伉俪情深,相濡以沫,妻死之后以诗文宣泄哀伤,凄美动人。不仅诞生了广为传诵的名篇,而且可见对这一传统题材的艺术开拓与创新。范当世与继妻姚倚云显示了以尊重、平等为核心的全新文人伴侣关系,既呈现为家庭生活内的温馨融洽,又表现为社会场域中的相得益彰;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恪守,又有对时代新风的吸纳;既有深挚感情的支撑,又有共同事业的维系,深刻体现了传统婚姻的近代转型。范当世交游遍布天下,其中与刘熙载、张裕钊、吴汝纶、陈三立的交往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担任李鸿章西席,个体命运与近代时事政治产生了紧密关联。笔者选取这5位人物,全面搜辑文献,细致辨析,详细解读交往事迹,以深入了解人物命运和文学创作。通州范氏家族文人数量可观,文学成果丰硕,主导了通州明清文坛格局,成为乡邦文学的核心,以独特的文学声望和榜样力量带动了该地文学的繁荣,是家族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典型。不仅如此,范氏各代素有重视交游的家族传统,对象不拘,地域开阔,积极投入各地文学活动,参与时代文学思考,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文能力,更带来与时代文坛的交流互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因才华修养为个体和家族赢得了声誉,影响远超一地。范氏清芬世守,虽然功名零落,境遇窘迫,坚定维护诗书传家的生存模式,潜文游艺,扎根现实生活,介入时代发展,追求文学与人生的水乳交融,是超越功利的纯粹文学家族,显示了古代世家的多元存在方式和发展态势。当历史上众多文化家族飘零消逝、成为过往之时,范氏持续推进、绵延至今,岿然灵光,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地域文学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此外,笔者还对范氏家族第13代成员范曾先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古体文学创作、范氏家风对书画艺术的影响等。因论文篇幅所限,暂且割爱。
张富林[8](2014)在《章学诚文学研究》文中认为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人,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史学家、目录学家及文史批评家。毋庸置疑,章学诚作为清代重要的史学大师,其史学成就最为显着,同时,他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其以文证史、以史统文的文史观,决定了文学思想在其整个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章学诚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是其整个学术思想与创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尚显薄弱,研究领域还有待拓展,探研深度还有待深化,有鉴于此,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视角出发,对章氏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研和总结,这对研究章氏的文学思想,甚至其整个学术思想,有一定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对该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从历时的视角出发,梳理了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文学思想。章学诚不合时好,一生过着浮家泛宅、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为养家糊口,他多次主讲书院,历聘志局,在车尘马足之隙,笔耕不辍,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着述,但由于居无定所,部分着述散佚不存。纵观章氏一生,其文学思想由萌生到成熟历经三个时期:家学熏染形成志趣时期、文学思想的形成时期及文学思想的成熟时期。第二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的古文理论与实践。古文理论着重阐述了章氏在文道、文质及文气方面的观点,在文道关系上,章氏提出了文以明道、道不离文的观点;在文质关系上,章氏提出了文生于质、质重于文、质不离文的辩证观点;在文气观上,章氏提出了气贵于昌、文非气不立及集义养气的观点。章学诚的古文实践最为丰富多彩,成就卓着,其游记散文,短小精悍,结构谨严,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质朴,通过记游,表达人生感悟,给人以哲理上的启迪。章学诚关心国计民生,主张文期经世,其在晚年连续上书六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务,提出整顿吏治、完善举报制度、改良科举制度等革新举措,其政论散文,能结合社会现实,针对时弊,有感而发,结构严谨,主次分明,议论缜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学术散文是章学诚古文创作的重镇,其学术散文深于设喻,精于通类,长于排比,善于用事,结构缜密,内容翔实,论说雄奇,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第三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的诗学观及其诗歌创作。在诗歌理论上,章氏认为,由于诗体异于文的特殊性,运用比兴寄托寓意,是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法。章学诚轻视诗歌的工艺,反对片面讲究形式技巧,相反,他特别强调诗义的重要性,认为诗与非诗的标准不在于工艺的完美与否,而在于有无诗义,因此,章氏强调作诗应以学问为基础,要言之有物。章学诚不擅写诗,所作诗歌无多,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咏史诗,借咏史来发抒自己的思想情怀;二是作《题<随园诗话>》,批判袁枚蛊惑闺壶及诬枉黑白;三是作七古长诗一篇,历叙一生的遭际。第四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的小说理论与实践。章学诚的小说理论丰富多样,他把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分为四种类型,即目录学小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和演义小说,提出了中国古代小说“历三变”的流变理论;阐明了小说运用虚构手法进行叙事的虚构理论,论述了小说虚构叙事的原因,分析了小说进行虚构应遵循的原则,即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历史人物要符合历史真实,符合“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着寓言”等原则,对于虚构的作品,在阅读时应做到心知其意和意会;阐明了小说在补正史所缺、编撰方志史籍及劝诫教化等三个方面的功用理论。当然,章学诚在其小说理论中也表现出两难抉择的矛盾心理:既轻视小说,又看到小说所具有的作用;既要求小说创作应遵循史家的实录原则,又承认小说创作中运用虚构手法的合理性;既为小说突破史家固有的传统观念而哀叹,又认为小说的嬗变非人力所为。这种矛盾心理,是由其史家固有的传统观念与其进步的文学观相互冲突造成的,同时,他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章学诚的小说创作主题多样,或表现劝善惩恶,或表达感恩图报;叙事方法精妙纷呈,或巧于虚构,或巧设悬念,或善设对比,或善用巧合,此外,小说精于取材,善于剪裁,人物描写方法不拘一格,语言平实,朴拙无华。第五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史学着述中的文学实践——传记理论与实践。章学诚界定了传记的内涵,梳理了传记文体的流变,提出了传记撰写的文学性原则,即传人者文如其人,述事者文如其事的原则,论断宜守谨严的原则等。章学诚传记创作数量可观,类型多样,不拘一格,有传、列传、家传、别传、小传等,这些传记有的出自文集,也有的出自方志,章学诚注重从具体需要出发,选择与实际内容相适合的传记形式,使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统一。章学诚的史学传记无论是叙事方法,还是人物刻画,都颇具文学价值。第六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的八股文理论及其影响下的写作教育。章学诚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八股文理论:八股文有高下不同的品位,八股文有特定的为文原则,八股文有鲜明的技巧趣味。但也不难看出章氏对八股文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轻视八股文,另一方面,又时对八股文持肯定的态度,章氏虽反对八股文的写作,但并非主张要废除这一重要文章形式,而是倡导一种高品位的有质八股文的写作,也正是通过这一主张,来调和他的八股文理论中固有的矛盾心理。章学诚一生主讲于多家书院,教授八股时文,为读者留下了关于写作教育的丰厚论述,其写作教育深受八股文理论的影响。第七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章学诚是重要的文史批评家,有着丰富的批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他认为批评主体应具备文德思想,即“临文必敬”和“论古必恕”。章学诚在批评实践中总结出丰富多样的批评方法,即源流互质法、心理批评法、反证批评法、采择批评法及比喻批评法等。章学诚一生致力于文史校雠事业,以品评古今文史利病得失为己任,他对桐城派古文文统、义法提出了质疑和批判,此外,章学诚对袁枚亦深恶痛绝,对其诗学观、古文观、考据观及其《随园诗话》也进行了批评和清算。第八章具体阐述了章学诚关于文学史的意识观念及其当代意义。章学诚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以诗教为中心,构建起了文学的史的初步体系,他指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即由六艺之文发展为战国之文,又由战国之文流变为后世之文,虽然形态各异,但一脉贯穿,构成了完整的文学发展的历史序列。章学诚还对文体流变的历史作出了梳理,认为后世文体源于六经,至战国时期,后世文体大致已发展完备。附录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根据章氏原着以及参考相关资料,制作了章学诚着作年表,通过年表,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章氏的着述历程;二是考证了章学诚部分佚文篇目。
顾瑞雪[9](2013)在《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题目定为“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将清末社会与文学的转变与废除科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试图从科举废除的角度对这段时期士人与文学的发展变化加以阐释。文章尝试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科举废止前后,“士”阶层对科举改革的态度与反应;“士”的社会地位及心理的变化;晚清文人社会地位与精神状态的变化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影响;科举文体对晚清文学发展的影响;科举革废对晚清社会与文学转变影响与意义的价值判断。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探究科举革废的深层原因,剖开这个影响巨大的“文化的断裂,社会的转型”的真实面目,尽可能还原20世纪前后晚清中国士人与文学发展的历史真实,发掘清末政治历史的变化给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带来的影响。文章上编借鉴《史记》以“以‘本纪’为经,以‘列传’为纬”的结构布局方法,第一章以慈禧与光绪皇帝的政治活动为纲,梳理了晚清科举制度革废的基本发展状况,将其作为全文论述的整体文化背景。第二章论科举改革的上层士大夫,较为全面地观照了作为科举制度高层受益者对改革科举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废除科举后所做的善后与文化补救工作。第三章论述科举社会的中层士绅,先述康梁等激进改革者变革科举的呼声,再论严复、叶德辉、曾廉等人,以及科甲出身的翰林院学士等士人群体对改革科举的不同或同中有异的声音,试图在同一阶层士人的对比中,凸显科举改革的现实意义。第四章论述科举社会中以科第作为人生追求的下层知识者和主动疏离科举的知识阶层,他们(尤其是前一类)占据了中国旧式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形成了整个科举金字塔的庞大底座。在乡村教育的萎缩和中国教育制度艰难转型的大背景下,考察他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变化,能够最直接地触及到科举制度最真实的层面。下编以科举革废对文学的影响为论述中心。第五章总论晚清科举革废前后文人文学的发展情况。科举的革废使文学创作主体的生存状态、心理情感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进而影响向到当时的文学创作,“革新”与“守旧”、“雅洁”与“通俗”的交锋贯穿了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报刊、杂志等现代传播媒介的盛行,促使晚清文学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等方面也日趋多样化,晚清小说也精粗杂陈、泥沙俱下,展示了转型时期文学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第六、七章重点论述晚清散文和诗歌,紧紧围绕二者与科举文体的密切关系而展开。作为明清文学最大的文学生态,科举对文学的影响不言’自喻。虽然八股文在晚清时期被指斥为国弱民贫的“根源”,时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八股文对散文的影响仍然明晰可见。试律诗对诗歌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诗歌体制、语言、音韵等方面的规范外,对“雅”风格的追求仍然昭示着古典诗歌的强大魅力。古近体诗歌的创作一方面遵循着古典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克服乾嘉以来的“轻脱”、“纤佻”诗风,同时又转益多师、熔铸百家,自成面目;另一方面则不断向外拓展,试图援引外国名词、景物入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诗”风貌。不同文体的文学创新,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不同的面目,经验足以给后人吸取,教训亦足以给后人借鉴。第八章回应全篇,揭示晚清以来西方“进化论”观点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生硬切割与剪裁,反思清末以来“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视角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武断与遮蔽,主张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晚近以来的文学、文化事件。
韩扣兄[10](2012)在《陆深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陆深是明中期在文坛享有盛名的作家,特别是在松江文坛,可谓是举足轻重人物。陆深留存下来的诗文集达一百五十卷,这在有明一代也是屈指可数的。但陆深的文名为其书画家之名所掩,并未得到后世的关注。本论文希望通过对陆深诗文创作概况的大致考察研究,还其本来面目和重新确定其文坛地位,其中特别关注其对明代松江地区(也即今上海地方)文坛的贡献。本文由绪论和五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一是介绍陆深及其诗文的研究状况,二是提出陆深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正文部分有五章。第一章对陆深的家世、生平与交游进行考察。其中交游一节为本章重点,分别对陆深与吴中文人、茶陵派文人以及“前七子”复古派之间的交游情况进行了考述。第二章论述了陆深诗文集《俨山集》的版本流变及着述叙录。《俨山集》共计一百五十卷。大致有四个版本,分别为嘉靖家刻本、崇祯陆起龙编本、康熙六十一年陆瀛龄重修本和《四库全书》本。其中以嘉靖陆氏家刻本最为全面,而《四库全书》本以易见而较为流行。第二节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方法对其作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类介绍。第三章从诗歌、散文两个方面考察了陆深的文学思想。诗歌方面,陆诗崇汉、魏、盛唐,原则上排斥宋诗,这一点同于前七子,不同地是他论诗主张“诗贵性情”,“从胸次中流出”,不喜摹拟,对前七子诗学思想有一定的修正作用,可看作是后七子改良之先导。散文方面,陆深尊崇秦汉散文,也倡导唐宋八大家之文。第四章、第五章集中研究了陆深的诗文创作情况。其中第四章分别从题材、体裁两个角度考察其诗歌内容。其诗歌善于用典,多用意象,还精于景物的描绘,其诗风清拔疏朗,多给人晶莹剔透与远离世俗尘嚣静谧的感觉。第五章对陆深的散文创作进行了研究,他的散文注重生活的实态和真实的感受,精于描写细腻深婉的个人情感和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关注主观情绪的表达。陆深在当时文坛地位足以与“前七子”诸家抗衡,当时吴中文坛更是形成了徐祯卿、顾清、陆深三足鼎立的局面。尽管他深受复古思潮地影响,但能够较清醒地保持文人独立创作的主体地位,实属难能可贵。其诗学思想对明中叶复古思潮作了一些修正,对唐宋派有所启发,也开了晚明小品文抒写性灵的先河。
二、畅其心扉 舒其心志——通信作文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畅其心扉 舒其心志——通信作文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钱钟书文选学研究 ——以《管锥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意义 |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钱钟书文选学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萧统研究 |
一、肯定萧统的编纂之功 |
二、肯定萧统的编选眼光 |
三、品评萧统的文学创作 |
四、赞赏萧统选文得当 |
第二节 文本研究 |
一、评《文选》分体分类 |
二、评《文选》选录篇章 |
第三节 李善注研究 |
一、肯定李善注的注解 |
二、指正李善注征引不确 |
三、批驳李善注的错讹 |
第二章 钱钟书文选学的语言学视角:修辞与语法 |
第一节 《文选》之修辞 |
一、比喻 |
二、通感 |
三、混含 |
四、反衬 |
第二节 《文选》之语法 |
一、词法 |
二、句法 |
第三章 钱钟书文选学的研究方法:“引譬连类” |
第一节 钱钟书采用“引譬连类”的缘由 |
一、传统朴学的浸润 |
二、“会通”的治学观念 |
第二节 “引譬连类”的发展过程 |
一、源流 |
二、实践 |
三、理论建构 |
第三节 “引譬连类”的目的 |
一、“捉置一处,更可了然” |
二、“以博其趣” |
三、“聊着修词之道一贯而用万殊” |
四、“聊以宽广治词章者之心胸” |
第四节 “引譬连类”的效果 |
一、增加文学性,使研究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二、增加艺术性,使研究成果更加富有鉴赏性 |
第四章 钱钟书文选学的注释特色 |
第一节 独特的训诂之法 |
一、训诂新变 |
二、独特的训诂视角 |
三、独特的训诂理论 |
第二节 追本溯源 |
一、词赋写“四至” |
二、听声类形 |
三、“市道交” |
四、诗文写景 |
五、“秋水”、“秋波”之始 |
六、发愤着书说 |
第五章 钱钟书文选学的文化特色 |
第一节 发掘“共通”的文化范例 |
一、错乱颠倒之象 |
二、登高望远使人愁 |
三、“暝色起愁” |
四、众里身单之境 |
第二节 人性观照与人化批评 |
一、人性观照 |
二、人化批评 |
第三节 人与文关系的重新探讨 |
一、“文不如人” |
二、“文不如人”的原因 |
三、文可知人,不可尽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2)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赋与经典 ——汉唐赋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经”及“经典”与赋概说 |
二、汉唐赋与经典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赋的产生与经典:“荀宋”赋的礼学意蕴 |
第一节 关于赋之起源与儒家《诗》《礼》关系的辨析 |
一、汉晋学人论赋原于儒家经典之《诗经》 |
二、大儒荀况“失志之赋”与《诗》《礼》之学 |
第二节 荀况以“赋”名篇与其儒家《礼》学 |
一、荀况重经“隆礼”的儒学思想 |
二、《礼赋》对儒家“礼论”的具象化描写 |
三、《智》《云》《蚕》《箴》诸赋的“效物”讽谕 |
四、《成相辞》杂论“君臣治乱之事”的经学主题 |
第三节 宋玉辞赋的“扬《诗》守《礼》”之讽 |
一、宋玉的经典修养及其作赋“微讽”之旨 |
二、宋玉《风》《钓》《御》三赋对君道的讽谕 |
三、依《诗》比兴与《高唐赋》《神女赋》的讽谕寄托 |
四、“扬诗守礼”与《登徒子好色赋》的依《诗》立义 |
第二章 汉赋与经典(上):京殿苑猎赋的讽谕颂美 |
第一节 汉代“独尊儒术”与体物大赋的“讽颂”精神 |
一、“独尊儒术”与《诗》教“美、刺”理论的影响 |
二、比附《诗经》“美刺”的汉赋“讽颂”赋论观念 |
三、两汉“京殿苑猎”赋创作概况及其由“讽”而“颂”的变化 |
第二节 今文经学的“大一统”思想与枚乘、司马相如的辞赋创作 |
一、枚乘“重谏”吴王与《七发》谏吴王刘濞谋反辨析 |
二、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中的“大一统”情结 |
第三节 儒家圣王美政理想与扬雄的作赋以“讽” |
一、“奏《甘泉赋》以风”与“上《河东赋》以劝” |
二、《羽猎赋》“裕民与夺民”之论以及《长杨赋》“岂徒欲淫览浮观”之间 |
第四节 儒家《诗》论“美盛德”之教与两汉京殿赋的“颂汉”主题 |
一、“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的班固《两都赋》 |
二、张衡《二京赋》对帝国都城的讽颂 |
三、杜笃、崔骃、李尤、王延寿、边让等赋家的“颂汉”之作 |
第三章 汉赋与经典(下):言志抒情赋的用世情怀 |
第一节 儒家用世精神在贤人失志之赋中的折射 |
一、贾谊《吊屈原赋》及扬雄《反离骚》对屈原“儒家人格”的扬弃 |
二、董仲舒与司马迁“士不遇赋”的用世情怀 |
三、崔篆《慰志赋》、冯衍《显志赋》对“忠君”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儒学理想与纪行赋、玄思赋的历史人生之思 |
一、刘歆《遂初赋》及蔡邕《述行赋》历叙《左传》而寄意 |
二、班彪《北征赋》及班昭《东征赋》依《诗》《论》而立义 |
三、贾谊赋《鵩鸟》以自广与孔臧《鸮赋》的正统儒家观 |
四、扬雄《太玄赋》及张衡《思玄赋》的儒家之“玄” |
五、班固依《论》《孟》立论与《幽通赋》的儒学人生之思 |
第三节 儒家礼乐背景下的情爱赋与乐舞赋书写 |
一、儒家妇女之德与《长门赋》《捣素赋》《协和婚赋》的创作 |
二、礼乐教化意识与《洞箫赋》《长笛赋》等乐舞赋创作 |
第四节 儒学背景下的比物赋德与咏物赋创作 |
一、儒家“天人感应”观念与《旱云赋》《温泉赋》的创作 |
二、《神乌赋》《鹦鹉赋》等动植物赋的比德书写 |
三、《书(?)赋》《塞赋》《笔赋》等器物赋的儒家道德托讽 |
第四章 魏晋六朝赋与经典:儒学中衰背景下的经典书写 |
第一节 儒学中衰的文化背景与经典尚存的赋学观念 |
一、儒学中衰背景下的经学尊崇与延续 |
二、魏晋南北朝“经典尚存”的赋学观念 |
第二节 曹植的经典意识与辞赋创作 |
一、曹植人生价值观念中的儒学理想 |
二、曹植辞赋内容主题中的儒家用世精神 |
三、曹植辞赋话语建构的经典意识 |
第三节 魏晋京殿赋对《诗》教美颂传统的延续 |
一、魏明帝“宫馆是营”与何晏《景福殿赋》的美颂书写 |
二、“晋承魏统”与左思《三都赋》对西晋王道正统的揄扬 |
第四节 魏晋典礼赋的王道正统书写 |
一、潘岳《藉田赋》依《孝经》立义而颂君 |
二、傅玄《辟雍乡饮酒赋》与王沈《正会赋》的崇礼意识 |
三、郭璞《南郊赋》的颂晋书写 |
第五节 魏晋抒清咏物赋的儒学道德理想托讽 |
一、丁仪与陶渊明等魏晋赋家的“不遇”情结与经典化书写 |
二、傅咸咏物赋中的儒学理想自觉 |
三、成公绥《乌赋》对儒家孝德的揄扬 |
四、刘劭《嘉瑞赋》及缪袭《青龙赋》对曹魏政权的祥瑞书写 |
五、傅玄《雉赋》与王廙《白兔赋》对两晋“君命神授”的王道阐释 |
第六节 儒家《诗》教讽颂意识在南北朝赋中的延续 |
一、颜延之《白鹦鹉赋》《赭白马赋》对南朝宋“新兴”的颂美 |
二、萧衍《孝思赋》对儒家“孝道”的揄扬 |
三、李暠《述志赋》及阳固《演赜赋》的用世之志 |
四、圣君政治与张渊《观象赋》依《易》而立论的祥瑞观 |
五、庾信、颜之推、杜台卿的经典化写作 |
第五章 唐赋与经典(上):唐代礼乐赋的繁荣 |
第一节 唐人尊经崇礼与唐赋的讽颂精神 |
一、经学统一与唐人的崇礼观念 |
二、唐代赋论对《诗》教“讽颂”精神的发扬 |
第二节 李白、杜甫与初盛唐典礼古赋的帝国书写 |
一、杨炯《盂兰盆赋》对孝慈之德的褒扬 |
二、李白《大猎赋》《明堂赋》的光赞盛唐 |
三、杜甫“三大礼赋”的颂君崇礼 |
四、赵子卿、赵自励、梁献同题而作《出师赋》的王道教化 |
五、萧昕、张钦敬、叔孙玄观依《礼记》同题而作《仲冬时令赋》 |
第三节 儒家礼制背景下中晚唐典礼律赋的美颂书写 |
一、萧颖士、贾餗、元稹、王起等赋家的礼制化书写 |
二、王起、穆寂《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的大一统思想 |
三、李子卿、崔损《饮至赋》的儒道教化意识 |
四、韦充《郊特牲赋》的经艺化书写 |
五、唐代律赋援《礼》为赋题以见典礼律赋之隆盛 |
第四节 儒家乐教与唐代音乐赋的繁荣 |
一、李瑾《乐九成赋》的正统儒家乐教观 |
二、郑方等人同题而作《乐德教胄子赋》对儒家乐教观念的揄扬 |
三、白行简等人的同题之作《舞中成八卦赋》对儒家舞德观的颂扬 |
第六章 唐赋与经典(中):帝京赋与治道赋对唐代帝国的讽颂 |
第一节 帝京赋的颂唐情结与美颂书写 |
一、李华《含元殿赋》的盛唐气象与美颂书写 |
二、李庾《两都赋》对盛唐气象的歌颂 |
三、帝国意识下王諲等赋家《花萼楼赋》的棠棣之德 |
第二节 治道赋的帝德讽颂 |
一、谢偃《述圣赋》、顾况《高祖受命造唐赋》的帝道之颂 |
二、李百药《赞道赋》“悉述古来储贰事以诫太子” |
三、元结“三赋”对君道的讽谕 |
四、范传正、白居易、梁洽、李程等赋家对君王纳谏任贤的劝谏 |
五、王起赋的君道讽谕 |
六、王棨赋的讽颂书写 |
第三节 “天人感应”观念下祥瑞赋对帝唐的美颂书写 |
一、美颂君上与潘炎的祥瑞古赋创作 |
二、揄扬帝道与祥瑞律赋的美颂书写 |
第七章 唐赋与经典(下):律赋经艺化与儒经赋书写 |
第一节 律赋形制的经艺化特征 |
一、依经义而命赋题 |
二、依经义而限韵 |
三、依经义而赋文 |
第二节 儒家道德意识下修身赋的经艺化书写 |
一、依经立论的修身赋与畅璀、白行简等赋家对君子人格的赞美 |
二、吴连叔、皇甫湜等赋家对儒家君子谦慎之德的颂扬 |
三、儒家用舍行藏思想在《射隼高墉赋》与《韫玉求价赋》等赋作中的渗透 |
四、《不宝金玉赋》《富贵如浮云赋》与君子不贪之德 |
五、《学然后知不足赋》与君子好学之德 |
第三节 颂经意识下儒经赋的经艺化书写 |
一、蒋凝、李程、王履贞、许尧佐等赋家的美颂“五经”之作 |
二、张昔《御注孝经台赋》对《孝经》的颂美 |
三、王棨《端午日献尚书为寿赋》以《尚书》为龟镜 |
四、李益《诗有六义赋》的《诗经》风化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两汉魏晋时期部分赋作援引经典次数统计表 |
附录二: 唐赋赋题援引经典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后记 |
(4)公安三袁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晚明公安派勃兴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冲击 |
第二节 奢糜世风与狂放士风的相互激荡 |
第三节 文学流派相否相因的激辩与标新 |
第二章 公安三袁的仕隐、交游与心路历程 |
第一节 地域与家世对三袁的文化滋养 |
第二节 三袁的仕与隐及其对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结社与交游对三袁的影响 |
第三章 三袁文学思想的交互影响与修正 |
第一节 通变观:三袁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
第二节 “性灵”说:三袁文学理论的核心与精髓 |
第三节 信腕信口:文学理论的表达路径 |
第四节 尚趣与尚淡:三袁文学理论的审美取向 |
第四章 三袁的山水游记 |
第一节 至情与纯真:主体性灵的山水之“遇” |
第二节 游观与禅思: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 |
第三节 多元与偏好:主体性灵的山水之“趣” |
第五章 三袁的人物传记 |
第一节 风神:为狂悖奇异者立传 |
第二节 劲骨:为姱节高标者立传 |
第三节 温情:为亲朋好友立传 |
第四节 传奇:为市井细民立传 |
第六章 三袁的尺牍 |
第一节 三袁尺牍创作概况 |
第二节 三袁尺牍所展示的私人生活 |
第三节 尺牍视野下的三袁交游网络 |
第四节 三袁尺牍的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 |
第七章 三袁的序体文 |
第一节 三袁的书序创作 |
第二节 三袁的赠序创作 |
第三节 三袁的寿序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本人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后记 |
(5)吕祖谦门人及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一、研究缘起 |
二、门人研究的意义 |
三、概念界定:浙学、吕学、浙东学术 |
四、门人及后学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吕祖谦门人概述 |
第一节 门人从学背景分析 |
一、南宋婺州的文教及门人的科举背景 |
二、门人家族背景分析 |
第二节 门人从学的几个时期 |
一、明招山讲学时期 |
二、丽泽书院时期 |
三、严州州学时期 |
四、太学时期 |
第二章 门人的学术背景及学术交游 |
第一节 门人与朱熹的学术交游 |
一、朱熹门下来学 |
二、门人与朱熹论学 |
第二节 门人的陆学背景 |
一、陈刚、孙应时等的吕学转向 |
二、四明四先生对吕学的接受 |
第三节 永嘉、永康弟子从学 |
一、陈傅良及弟子从学 |
二、叶适及弟子来学 |
三、陈亮从学 |
第三章 门人的吕祖谦着述研究 |
第一节 吕祖俭等对吕祖谦着述的整理刊刻 |
一、吕祖俭等对吕祖谦学术思想的总结 |
二、吕祖谦着述的整理、刊刻 |
第二节 门人续书注书研究 |
一、门人续书二种研究 |
二、门人注书、音释研究 |
第三节 叶适对《宋文鉴》的研究 |
一、文与道俱的文学观 |
二、文重修辞,诗教的回归 |
第四章 门人对吕学的继承 |
第一节 门人的经史观 |
一、以经史为主的门人着述 |
二、经世致用 |
第二节 吕祖俭庆元党禁时期的风节与事功 |
一、心系家国,不私其身 |
二、奋起直言,感悟人主 |
三、义精仁熟,有体有用 |
第三节 吕学对四明及金华后学的影响 |
一、吕学对四明后学的影响 |
二、北山四先生对吕学的传承 |
第五章 门人对吕祖谦文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
第一节 巩丰对南宋诗坛的贡献 |
一、从学经历及仕宦生涯 |
二、交游酬唱 |
三、诗歌创作与特点 |
第二节 吕祖俭山水诗歌、游记创作及理论 |
一、吕祖俭对《卧游录》的接受 |
二、吕祖俭山水诗歌、游记的创作理论 |
三、吕祖俭山水诗歌、游记的接受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门人列表 |
附录二: 门人考 |
附录三: 门人活动年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后记 |
致谢 |
(7)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学谱系 |
一、家族谱系简表 |
二、家族人物小传 |
三、家族着述知见 |
四、家族文学脉络 |
五、家族独特之处 |
第二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生态 |
第一节 世变时风 |
一、社会政治深刻影响 |
二、家族成员与世推移 |
三、文学思想与时俱进 |
第二节 地域文化 |
一、襟江负海的地理位置 |
二、蒸蒸日上的文教事业 |
三、繁富多元的艺文成就 |
第三节 家族氛围 |
一、重视教育 |
二、文化联姻 |
三、诗歌唱酬 |
四、文学切磋 |
五、文献积累 |
第三章 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
一、家族意识 |
二、社会担当 |
三、艺文修养 |
四、家风传承 |
五、教育心志 |
六、立身品节 |
第四章 铨曹特精衡鉴,林壑独励风裁——晚明范凤翼研究 |
第一节 范凤翼诗文集版本及作品流传研究 |
一、作品版本 |
二、后世流传 |
第二节 范凤翼诗歌创作研究 |
一、直面现实,题材丰富 |
二、陶写性情,真挚感人 |
三、雄奇阔大,自然流畅 |
四、各体兼备,求新求变 |
第三节 范凤翼刻书考论 |
一、刻书考 |
二、刻书论 |
第四节 范凤翼非“东林人物”辨 |
一、政治作为 |
二、社会交往 |
三、立身原则 |
四、党争态度 |
第五节 范凤翼的结社活动及其社集特征 |
一、范凤翼结社活动考 |
二、范凤翼结社活动论 |
第五章 翩翩浊世佳公子,只属扬州范十山——清初范国禄研究 |
第一节 范国禄着述版本及流传考述 |
一、范国禄诗集版本及其流传 |
二、范国禄文集版本及其流传 |
三、范国禄诗文总集及其流传 |
四、范国禄杂着版本及其流传 |
第二节 范国禄书刻序言考述 |
一、对了解范氏刻书内容提供了具体材料 |
二、对确定范氏刻书时间提供了可靠信息 |
三、对评价范氏诗文成就提供了多重借鉴 |
四、对了解范氏生平遭遇提供了重要旁证 |
五、对深化清初文人研究提供了宝贵文献 |
第三节 通州文学总集的开山之作——范国禄《狼五诗存》考述 |
一、编纂过程 |
二、选录对象 |
三、编排体例 |
第四节 范国禄诗学思想研究 |
一、功能论 |
二、创作论 |
三、主体论 |
第五节 范国禄诗歌研究 |
一、生平际遇 |
二、诗歌题材 |
三、艺术风格 |
第六节 范国禄词学研究 |
一、词学活动 |
二、词学思想 |
第七节 范国禄交游考述 |
一、遗民志士 |
二、当朝官吏 |
三、布衣文人 |
第六章 能教天下翕然变,岂谓其文穷始工——晚清范当世研究 |
第一节 范当世着述版本考述 |
第二节 范当世诗学思想研究 |
一、瓣香前哲无休歇 |
二、有我在,有当时在 |
三、积气成华人群卑,变幻吐纳云烟垂 |
四、几个审美范畴 |
第三节 范当世诗歌艺术研究 |
一、以文为诗,无施不可 |
二、多方师承,风格鲜明 |
三、崇尚新奇,独树一帜 |
四、锻炼字句,多用典故 |
第四节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
一、范当世诗歌对杜诗的引用与借鉴 |
二、诗歌主题一脉相承 |
三、技巧风格隔代响应 |
四、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命运经历 |
第五节 范当世悼亡文学研究 |
一、吴氏其人,德艺双全 |
二、沉痛哀悼,愧悔由衷 |
三、追忆过往,深情缅怀 |
四、图画遗照,广泛徵咏 |
五、迫改初衷,不忘故人 |
第六节 范当世、姚倚云婚姻研究 |
一、成婚始末——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
二、家庭生活——孝悌传家、满室春和 |
三、夫妻感情——志同道合、如鼓琴瑟 |
四、社会交往——身份多元、相得益彰 |
五、教育之业——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
第七节 范当世交游考述 |
一、刘熙载 |
二、张裕钊 |
三、吴汝纶 |
四、李鸿章 |
五、陈三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章学诚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章学诚生平及其文学思想 |
第一节 章学诚的家世及其生平 |
第二节 章学诚文学思想的形成分期 |
第三节 章学诚重要着述述略 |
第二章 章学诚古文研究 |
第一节 章学诚论文、道内涵及二者关系 |
第二节 章学诚论文与质的关系 |
第三节 章学诚文气论 |
第四节 章学诚的古文实践 |
第五节 章学诚古文创作时间考辨 |
第三章 章学诚诗歌研究 |
第一节 章学诚的诗学观 |
第二节 章学诚的诗歌实践 |
第四章 章学诚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章学诚的小说理论 |
第二节 章学诚小说理论中的矛盾心理透视 |
第三节 章学诚小说的创作特征 |
第五章 章学诚史学着述中的文学实践——传记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章学诚论传记文体及其流变 |
第二节 章学诚论传记撰写的文学性原则 |
第三节 章学诚史学传记的文学价值 |
第六章 章学诚的八股文理论及其影响下的写作教育 |
第一节 章学诚的八股文理论 |
第二节 章学诚八股文理论中的矛盾性阐释 |
第三节 章学诚八股文理论影响下的写作教育 |
第七章 章学诚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批评主体应具备文德的观点 |
第二节 章学诚丰富多样的批评方法 |
第三节 章学诚对桐城派古文的批评 |
第四节 章学诚对袁枚及其《随园诗话》的批评 |
第八章 章学诚关于文学史的意识观念及其当代意义 |
第一节 章学诚文学史意识的初步体系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文体流变的观点 |
第三节 章学诚文学史意识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章学诚着作年表 |
附录二 章学诚佚文篇目考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科举取士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代科举制度概略 |
第三节 晚清社会及科举制度的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设想 |
上编晚清科举与社会 |
第一章 科举制度的最高维护者与改革者 |
第一节 慈禧:晚清的实际统治者 |
一、慈禧的个人气质与晚清的政局 |
二、慈禧对科举改革的认识和影响 |
第二节 借法图强:新形势下的焦灼与自救 |
一、“八股无用论” |
二、甲午战争后晚清自救图强的风潮 |
三、戊戌变法中的科举改革 |
第三节 1905年:科举的废除 |
一、科举改革的加速度运动 |
二、善后与补救 |
第二章 科举社会的上层士大夫 |
第一节 维护科举制度的中坚力量 |
一、“药方只贩古时丹” |
二、维护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改革科举的主力军 |
一、兴学堂的建议与实施 |
二、张之洞与新式学堂 |
第三节 对儒学的保护与拯救 |
一、张之洞与晚清科举改革 |
二、存古学堂及其他 |
第三章 科举社会的中层士绅 |
第一节 改革科举的中层士绅 |
一、康梁的科举改革思想 |
二、严复的科举观及其反思 |
第二节 科举改革中的“守旧者” |
一、八股文的社会功能 |
二、反对科举改革者 |
第三节 废科举后中层士绅的选择与出路 |
一、翰林学士的没落与分流 |
二、投身实业 |
第四章 科举社会的下层士人 |
第一节 科举废止前后的童生、秀才和其他 |
一、传统读书入仕观念的沿续 |
二、塾师或教官 |
第二节 留学生与主动疏离科举者 |
一、晚清留(游)学生 |
二、疏离科举者 |
第三节 乡村教育的萎缩与中国教育制度的艰难转型 |
一、传统乡村教育 |
二、新式学堂教育 |
下编 晚清科举与文学 |
第五章 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文士与文学 |
第一节 文人的身份构成及其衍化 |
一、游幕及教职 |
二、从“卖文”到“报人” |
第二节 晚清小说的兴盛与科举革废 |
一、晚清娱乐小报的创作倾向 |
二、晚清小说与科举革废的关系 |
第六章 科举废止前后的散文 |
第一节 八股文与晚清古文 |
一、八股文与古代散文 |
二、八股文与桐城古文 |
三、晚清古文与科举革废 |
第二节 策论与古文的关系 |
一、历史上两次重视策论的科举改革 |
二、策论对散文的影响:北宋与晚清相比较 |
第七章 科举革废前后的诗歌 |
第一节 清代科举试律诗与诗歌之关系 |
一、清代试律诗与八股文 |
二、试律诗与古近体诗 |
第二节 光宣诗坛的创新与模古 |
一、光宣诗坛总貌 |
二、晚清诗歌的创新 |
三、晚清诗歌的模古与科举革废 |
第八章 结语:风物长宜放眼量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陆深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陆深研究现状及有关文献综述 |
二、陆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陆深的家世及生平 |
第一节 陆深的家世 |
第二节 陆深的生平 |
第三节 陆深交游考述 |
第二章 陆深《俨山集》的版本流变及其着述叙录 |
第一节 陆深诗文集的版本流变 |
第二节 陆深的着述叙录 |
第三章 陆深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诗贵性情”与反对“摹拟” |
第二节 陆深的复古思想 |
第三节 陆深的文论 |
第四章 陆深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陆深诗歌的题材类型 |
第二节 陆深诗歌的体裁类型 |
第五章 陆深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书牍 |
第二节 序跋 |
第三节 传志等 |
第四节 记类 |
第五节 其他散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畅其心扉 舒其心志——通信作文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钱钟书文选学研究 ——以《管锥编》为中心[D]. 蒋艳南. 河南大学, 2018(01)
- [2]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3]赋与经典 ——汉唐赋的历史考察[D]. 张家国. 湖北大学, 2018(04)
- [4]公安三袁散文研究[D]. 周翔飞.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5)
- [5]吕祖谦门人及后学研究[D]. 马艳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明代吴江作家研究[D]. 陈奉金.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 [7]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陈晓峰. 扬州大学, 2015(04)
- [8]章学诚文学研究[D]. 张富林. 扬州大学, 2014(12)
- [9]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D]. 顾瑞雪. 武汉大学, 2013(07)
- [10]陆深诗文研究[D]. 韩扣兄.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