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性质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氧化石墨烯(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及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采用大孔隙开级配排水沥青路面(OGFC)可缓解城市化建设带来的路面排水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制备OGFC沥青混合料的高黏沥青主要依赖于进口,成本高,不利于排水路面的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高黏沥青依赖进口问题,建设经济环保道路。本文将氧化石墨烯(GO)与竹纤维复合使用制备改性沥青胶浆及OGFC沥青混合料,并与工程中常用的TPS高黏沥青进行对比,以判断两者作为高黏沥青改性剂的可能性。基于高黏沥青应具有裹覆力好、黏附性和抗剥离能力强的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了 GO对不同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 GO改性沥青与不同矿料间的黏附功、剥落功和配伍率。结果表明添加GO可显着改善沥青的黏附性,并显着改善沥青表面自由能及其色散分量,使沥青与不同矿料间的黏附功和配伍率显着提高,而剥落功无明显变化。通过与TPS高黏沥青的黏附性对比发现,SBS+GO改性沥青已达到高黏沥青的要求,具有制备高黏沥青的潜力。为进一步改善GO改性沥青的黏附性,采用价格低廉、可再生、低污染和来源广泛的竹纤维对GO改性沥青进行改性,并研究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物理性能、黏附性能和二者协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竹纤维可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竹纤维可在沥青胶浆中起搭接、增韧和桥接等作用,从而提高沥青胶浆的60℃动力黏度、布氏黏度和拉拔强度,使复合沥青胶浆与集料间的黏附性、内聚力和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增强。此外,热性能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竹纤维可增强沥青在低温下的弹性、黏性及交联密度,从而有效改善沥青胶浆的低温抗裂性能。GO与竹纤维复合时发生的中和化学反应和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使两者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黏附性能。为研究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作为高黏沥青使用时的路用性能,采用体积法确定OGFC-13矿料级配,并通过马歇尔试验、谢伦堡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确定竹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3%和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GO和竹纤维均可改善OGFC-13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沥青胶浆与矿料间的黏附性能及荷载作用下集料表面沥青的抗剥落能力。各OGFC-13沥青混合料均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排水性能。70#+GO+竹纤维改性沥青和SBS+GO+竹纤维改性沥青2种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黏附性及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已达到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TPS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技术水平,表明 70#+GO+竹纤维和SBS+GO+竹纤维2种OGFC-13改性沥青混合料完全具备作为排水路面混合料的潜力。
陶志鹏[2](2020)在《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透水沥青路面是指具有18%以上的空隙率,并且内部可以透水、排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它能够快速的将路面上的水排走,提高雨天市民的出行安全以及行车舒适度;雨水可以通过空隙渗透到土壤,滋养地表的植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缓解城市的水资源匮乏以及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在大雨期间的排水效率,降低在大雨期间城市出现内涝情况的概率。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本文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透水沥青路面进行调查,以及结合我国关于透水沥青路面的现行规范和江西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江西地区的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的原材料的选用标准。并且设计了测定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连通空隙率的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隙率与透水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定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了透水沥青路面的目标空隙率的设计公式。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I-D)中分别掺加6%、9%、12%、15%的HVA高粘剂,制备高粘改性沥青A和高粘改性沥青B,进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和60℃动力粘度试验,发现:随着HVA掺量的增加,高粘改性沥青A与B的针入度均降低,软化点、延度以及60℃动力粘度均增大,表明HVA高粘剂可以改善沥青的粘度、耐高温性能以及低温稳定性能;HVA高粘剂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中的最佳掺量为15%,在SBS改性沥青(I-D)中的最佳掺量为9%。分别采用高粘改性沥青A、高粘改性沥青B对PAC-13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PAC-13(A)的最佳油石比为4.9%,PAC-13(B)的最佳油石比为4.8%;对二者进行水稳定性能检验和高温稳定性能检验,结果表明PAC-13(B)的性能更好。对PAC-13(A)、PAC-13(B)、AC-13C进行原材料成本计算,发现PAC-13(A)的原材料成本是AC-13C的1.38倍,PAC-13(B)的原材料成本是AC-13C的1.21倍。对不掺加纤维、掺加聚酯纤维、掺加玄武岩纤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研究。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四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均能有效提高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进行透水试验,发现: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会降低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透水性能。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进行计算,发现:掺加聚酯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是不掺加纤维的PAC-13的1.03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是不掺加纤维的PAC-13的1.09倍。对PAC-13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铺筑了一条300m长的PAC-13试验段,提出了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并对试验段进行了性能检验,发现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以及渗水性能。
黄宁,李爱国[3](2020)在《不同空隙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宏观性能与微细观空隙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兼顾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排水性能与耐久性能,在JTG F40-2004推荐的OGFC-13矿料级配范围内选取5种级配,使得5种级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8%~24%,针对室内试验试验研究不同空隙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路用性能、疲劳性能,基于X-Ray CT的无损检测技术获取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内部的细微观空隙形态,采用平均空隙直径、空隙级配未评价指标,研究不同级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微观空隙分布特征,最后建立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空隙结构与其宏观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9.5、4.75、2.36 mm这3种筛孔通过百分率与空隙率的相关性最好;在20%~21%空隙率时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达到峰值,抗弯拉强度、弯曲应变、浸水马歇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及各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随着空隙率增大而减小;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体积测算的平均空隙直径为6.8~10.3 mm,表面积测算的平均空隙直径为8.8~13.4 mm,直径大于4 mm的空隙数量占总空隙数量的75%以上。建议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适宜的空隙率为20%~22%。
王兆宇[4](2020)在《运动场海绵城市理念实现与透水铺装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近年来城市雨水径流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雨水作为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如果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治理,不仅能解决目前城市雨水径流问题还可以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也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基于此背景,我国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伟大构想。城市雨水资源化的研究重点尚处于大范围的水利规划,对于使小模块海绵体充分结合,充分发挥城市内建筑物对于雨水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较少。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理论中一种从源头直接控制雨水的措施,本研究以低影响开发措施中的透水铺装为主要技术来构建海绵型运动场,对于改变传统运动场“以排为主”的排水方式,充分的利用雨水,实现雨水的资源化,能为类似的公用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重点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P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SUP-25)的原材料进行研究,各自选取三条试验级配,通过析漏试验、飞散试验、旋转压实试验等分析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P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SUP-25)进行了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冻融劈裂强度等性能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选取的材料合理可靠,级配良好。这两种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构建的海绵型运动场的透水性与承载力两种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同时分析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透水机理与海绵型运动场中各分区的渗透系数。通过SWMM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对研究区域的运动场进行子汇水区划分、参数选择、选取降雨数据,构建海绵型运动场与传统运动场两种水文模型。对比两种模型的产径流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中的透水铺装技术构建的运动场在降低洪峰流量、缩短峰值时间、增加运动场内雨水渗透量等方面具有显着作用。
何森[5](2020)在《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为典型的骨架-空隙型,其内部强度主要来源于石石嵌挤作用和沥青胶结料对集料的粘附作用,研究表明排水沥青路面在一些重载交通路段存在着耐久性差、抗疲劳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有限等问题。而将环氧沥青作为排水沥青路面的胶结料,将有助于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强度及耐久性。但市面常用的环氧沥青多为热拌、温拌材料,其容留时间与固化时间的矛盾性增加了环氧沥青质量的风险。本文通过固化剂复配、条件优化筛选等手段制备出了一种性能良好且后期固化较快的冷拌环氧沥青材料,并将其应用到了排水沥青混合料,从而展开了对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环氧沥青的相容性、拉伸性能、流变性能等条件筛选出了冷拌环氧沥青主要材料的最佳比例,当环氧树脂量为100份、基质沥青为90份、固化剂采用90份固化剂α3某聚酰胺以及4份固化剂α2某聚醚胺复配时,制备的冷拌环氧沥青拉伸性能、流变性能、粘性性能、抗水浸润能力均较好,在拉伸性能方面,环氧沥青的拉伸强度为2.9MPa,断裂延伸率为132.1%;在流变性能方面,环氧沥青达到3000 m Pa·s时需50min左右;在粘结强度方面,环氧沥青与水泥混凝土板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其拉拔强度高达到1.7MPa左右;在抗水浸润方面,环氧沥青与水的接触角大于90°,具有较好的抗水浸润能力。(2)基于分级掺配、粗集料空隙填空法(CAVF)的设计思想设计了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将集料分为粗、细集料两档,粗集料级配以骨架嵌挤为主,采用分级掺配确定,细集料级配以密实为主,采用了富勒最大密实曲线理论确定,而粗、细集料的级配合成通过粗集料空隙填空法(CAVF)确定,从而保证混合料级配稳定性、空隙率均能较好到达设计要求。(3)对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时间进行研究,从空隙率和劈裂强度看,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拌和后的保温时间不宜超过20min,宜采用拌和后立即击实成型的方法。同时综合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劈裂强度、摆值等指标确定了最佳的环氧沥青油石比,从而修正混合料级配,试验结果表明在修正后的配合比下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空隙率、力学强度及抗滑能力。(4)研究了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功能性能,发现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但其低温性能有待改进,可能与沥青稀释剂及高掺量的环氧树脂有关,同时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排水性能和抗滑性能也十分优异,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几乎不受环氧沥青固相薄膜的影响。
文小忠[6](2020)在《粗细集料比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排水性沥青路面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现代路面形式,具备安全环保的特性。排水性沥青环保安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内部空间大小不一的空隙,且其矿料的组成中粗集料含量较多。通常粗集料的强度以及颗粒形状特性对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高温以及重载的情况下更加显着。本文通过对粗细集料比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探讨粗集料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王琰[7](2019)在《基于大连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路面材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海绵城市”理念不断融入城市的发展,如何能够将雨水有效的排放收集是近些年较为热门的课题。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孔隙率可达到15%,该种路面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铺装工程。其可有效的排放路面积水,能够成为“海绵城市”排收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实体工程进行如下工作: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的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最优级配等参数为后续试验制作试件提供基础;采集大连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石灰岩样本,按之前确定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制作大量试件。通过对比石灰岩与玄武岩的沥青用量及空隙率大小关系确定大连地区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中石灰岩应用的可行性;在选取最优石灰岩的基础上与玄武岩同条件制作试件对比: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性能、耐水损害性能及透水性能。依据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石灰岩应用的可行性;通过马歇尔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石灰岩能否为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提供足够强度,试验选取击实温度:125℃-165℃每10℃为一个特征值模拟现场摊铺压实温度,选取击实次数为:35、42、50、57、65模拟压实度,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科学设计了若干组合制作试件,最后通过对比试验数据确定最优组合。在经过了反复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体工程得出如下结论:从综合性能分析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材料选取石灰岩作为骨料完全适用;经过室内配合比试验找出了排水降噪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7%;采用不同种组合方式经过大量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排水降噪的路面材料的最佳成型方法为155℃下双面击实50次。
张兆征[8](2019)在《复合改性沥青在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用大孔隙混合料做表层,中下层沥青面层采用密实性混合料的路面。这种路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并迅速将水分排出,以及防止行车出现水雾、“水漂”。由于透水沥青路面的空隙率较大,所以对沥青的黏度提出了要求,必须要使用高粘沥青,而高粘沥青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性能,所以研制高性能的高粘沥青对透水沥青路面的推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在70#基质沥青中添加HVA改性剂以及橡胶粉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改变HVA和橡胶粉的掺入量制备出25组试件,并对其进行试验,找出HVA和橡胶粉的掺入量与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以及60℃动力粘度的关系,并以此来设计出HVA和橡胶粉的最佳掺入量,制备出适合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改性沥青。同时与SBS改性沥青作对比试验,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研究各国对透水沥青路面的空隙率要求,确定以18%,20%和22%为目标空隙率,通过控制2.36mm筛孔的通过率来设计了混合料的级配,通过飞散实验和析漏实验来确定最佳油石比,并制备出沥青混合料。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自制高粘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以及渗水系数。试验表明两种混合料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自制高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均强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自制高粘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提升较小。通过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都会随着空隙率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其中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受空隙率的影响较小。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随着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渗水系数与空隙率存在线性关系。选取目标空隙率为20%来进行老化试验,采用烘箱加热法对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老化,并对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试验表明自制高粘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强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林颀栋[9](2015)在《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是由硅藻土、环氧树脂、固化剂、沥青等多种材料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按一定比例掺配而成的新型环氧改性沥青,较普通环氧沥青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和经济性。而由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拌制成的沥青混合料仍具有高强度、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和抗疲劳等特点。因此,本文从排水性超薄沥青磨耗粘结层功能性和结构性特点出发,对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选取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的相关原材料,并对其性能做了检验。为满足排水性超薄磨耗粘结层功能性要求,确定级配的目标空隙率范围为15%~25%,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2.36mm筛孔通过率是影响混合料空隙率的首要因素。因此,以2.36mm为关键筛孔调试出六条最佳排水性超薄沥青磨耗粘结层矿料级配,采用飞散试验和析漏试验分别确定混合料的最小最大沥青胶结料用量,再结合马歇尔试验确定各级配的最佳沥青胶结料用量。然后,用烘箱模拟恒温环境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固化,确定了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较优的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其次,本文选用日本(TAF)环氧沥青与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作对比,通过试验对其各自在已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胶结料用量下的两种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力学性能、温度稳定性、抗水损能力、排水及抗滑性能、抗疲劳和耐老化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优异的性能,特别在物理力学和结构稳定性方面与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较接近,而在温度稳定性能和耐老化能力方面略有不足,但都能满足排水性沥青路面在路用性能方面的各项要求。另外,考虑到环氧沥青优异的性能,本文在在路用性能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方面做了些探索和改进。在评价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方面,本文采用70℃高温车辙试验,并结合60℃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和变形量来综合评价高温稳定性;在评价抗水损能力方面,增加冻融循环次数,更进一步地表征混合料抗水损能力。最后,根据实际施工条件,结合环氧沥青的特点,本文从沥青路面施工的混合料拌和、运输以及现场施工等这几方面做了调整和改进,并提出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相关建议,为今后推广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孟庆营[10](2013)在《振动压实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为典型的骨架—空隙结构混合料,压实后其空隙率在20%左右,具有优良的排水性能和降低噪声性能,可显着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排水降噪性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结构,而结构又与采用的成型方式密切相关;成型方式不同,其内部结构可能会有较大差异,从而会影响其性能的发挥。本文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入手,以振动压实为主线,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特性、关键原材选择方法、振动压实特性、级配优化、路用性能及压实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验证试验和实体工程铺筑,对室内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为振动法应用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特点和使用特性分析,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细集料技术标准;针对影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高粘改性沥青,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性能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高粘改性沥青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值,建立了高粘改性沥青综合评价方法,优选出了适合实体工程的改性方案。基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组成特点,采用离散元方法,构建了能反映振动压实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颗粒承载运动以及非连续性的理论结构模型,结合单轴贯入试验模拟,研究了不同成型方式、材料参数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采用振动压实成型、增加沥青粘度与改善颗粒表面特性可使颗粒配位数提高、混合料内部应力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分析了振动压路机压实特性与表面振动击实仪动力学特性,基于弹跳模型,推导出了表面振动压实仪振动消耗能方程:E K1A0fM gT;使用振动压实仪,系统研究了线压力、频率、振幅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正交灰关联分析方法,提出了影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各配置因素的主次顺序:夹角>频率>上下车配重,以及最佳振动参数组合:H35J120S4X5。使用表面振动压实仪,通过逐级振动填充试验,进行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得到了典型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状态下粗细集料分界筛孔为4.75mm,优化了不同粗、细集料组成的最佳比例,推导出了能反映粗集料骨架稳定特征的微观强度指标与粗集料的体积指标、不同组分的性质(包括密度、含量和当量半径)关系的粗集料剪切模量比GR(振动压实状态下粗集料混合料的剪切模量与干插捣紧装状态下粗集料的剪切模量之比)。基于优化得到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证实了振动和揉搓压实较传统马歇尔锤击压实更有利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嵌挤骨架结构的形成,且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压实成型试件的动稳定度为静压成型试件的1.532倍。通过验证试验及实体工程铺筑,分析了振动压实工艺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有限振动压实遍数不会造成混合料矿料级配的严重衰变,优化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工艺,即:先用12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高频、低幅方式振动3遍,然后采用大于11t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消除轮迹印,两道工序应衔接紧凑。
二、沥青性质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性质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石墨烯(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及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黏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纳米改性高黏沥青研究现状 |
1.2.3 纤维改性高黏沥青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GO改性沥青结合料黏附性能研究及作用机制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集料 |
2.1.3 氧化石墨烯 |
2.2 GO改性沥青的制备 |
2.3 GO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 |
2.3.1 GO改性沥青60℃动力黏度 |
2.3.2 GO改性沥青布氏黏度 |
2.3.3 GO改性沥青拉拔强度研究 |
2.4 GO改性沥青表面自由能研究 |
2.4.1 热力学理论 |
2.4.2 接触角试验 |
2.4.3 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3.1 竹纤维及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 |
3.1.1 竹纤维 |
3.1.2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制备 |
3.2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物理性能 |
3.3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黏附性能 |
3.3.1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60℃动力黏度 |
3.3.2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布氏黏度 |
3.3.3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拉拔强度 |
3.4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热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OGFC-13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OGFC-13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1.1 原材料性质 |
4.1.2 矿料级配设计 |
4.1.3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2 OGFC-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4.2.1 高温稳定性 |
4.2.2 低温抗裂性 |
4.2.3 水稳定性 |
4.2.4 抗滑性能 |
4.2.5 渗水性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水沥青路面的发展 |
1.2.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的选用标准研究 |
2.1 对已投入使用的透水性沥青路面工程的调查研究 |
2.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用标准研究 |
2.2.1 粗集料 |
2.2.2 细集料 |
2.2.3 矿粉 |
2.2.4 纤维稳定剂 |
2.2.5 沥青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设计 |
3.1 关于江西地区的降雨强度的调查分析 |
3.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透水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
3.2.1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的关系研究 |
3.2.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透水性能的关系研究 |
3.3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试验 |
4.2 高粘改性沥青的制备 |
4.2.1 制备方法 |
4.2.2 高粘改性沥青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
4.3 目标级配设计 |
4.3.1 初选级配设计 |
4.3.2 估算初选级配的沥青用量 |
4.3.3 目标级配的确定 |
4.4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5 最佳油石比的检验 |
4.5.1 PAC-13水稳定性能检验 |
4.5.2 PAC-13高温稳定性能检验 |
4.5.3 PAC-13析漏试验 |
4.5.4 PAC-13最佳油石比检验结果分析 |
4.6 经济成本分析 |
4.7 综合比选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5.1 配合比设计 |
5.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5.2.1 PAC-13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
5.2.2 PAC-13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
5.2.3 PAC-13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
5.2.4 PAC-13的抗疲劳性能研究 |
5.2.5 PAC-13的透水性能研究 |
5.3 经济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设 |
6.1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 |
6.1.1 原材料试验 |
6.1.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6.2 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设 |
6.2.1 施工工艺 |
6.2.2 性能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不同空隙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宏观性能与微细观空隙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1.3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 不同级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宏观性能 |
2.1 力学性能 |
2.2 路用性能 |
2.3 疲劳性能 |
3 不同级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微细观空隙结构 |
3.1 平均空隙直径 |
3.2 空隙级配 |
3.3 宏观性能与微细观空隙相关性 |
4 结论 |
(4)运动场海绵城市理念实现与透水铺装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运动场场地材料发展过程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绵城市理念中的透水铺装技术特点分析 |
2.1 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内涵 |
2.2 透水铺装的定义及分类 |
2.2.1 透水铺装的定义 |
2.2.2 透水铺装的分类 |
2.2.3 透水铺装的生态环境效益 |
2.3 透水铺装与非透水铺装的对比研究 |
2.3.1 非透水铺装 |
2.3.2 透水铺装 |
2.4 不同透水铺装的应用区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绵式运动场的构建 |
3.1 传统运动场的技术要求及存在问题 |
3.2 构建海绵式运动场的必要性分析与建设思路 |
3.2.1 构建海绵式运动场的必要性分析 |
3.2.2 海绵式运动场的建设思路 |
3.3 拟选用的海绵型运动场的结构组合方案 |
3.3.1 针对运动场跑道的海绵型改造方案 |
3.3.2 针对运动场看台的LID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绵型跑道基层和底基层的研究 |
4.1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PAC-13)基层水稳定性试验分析 |
4.1.1 PAC-13配合比设计 |
4.1.2 影响配合比设计的指标 |
4.1.3 原材料性能 |
4.1.4 级配的确定 |
4.1.5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1.6 PAC-13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结果 |
4.1.7 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4.2 改性沥青混合料(SUP-25)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
4.2.1 原材料 |
4.2.2 设计集料结构的选择 |
4.2.3 性能检测实验 |
4.2.4 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小结 |
4.3 沥青混合料试铺拌和 |
4.3.1 拌和方式 |
4.3.2 试铺拌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水铺装透水机理分析 |
5.1 透水铺装产流机制分析 |
5.1.1 降水分配转换的过程 |
5.1.2 透水铺装产流机制 |
5.2 透水铺装渗透过程分析 |
5.2.1 海绵型运动场的渗透产流过程 |
5.2.2 海绵型运动场产流机制分析 |
5.3 海绵型运动场水文过程的数值模拟 |
5.3.1 SWMM模型介绍 |
5.3.2 SWMM模型组成模块 |
5.3.3 SWMM模型构建 |
5.3.4 传统运动场与海绵型运动场水文模型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环氧沥青原材料 |
2.1.1 环氧沥青A组分 |
2.1.2 环氧沥青B组分 |
2.2 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 |
2.2.1 技术测试方法 |
2.2.2 固化剂复配比例的设计 |
2.2.3 环氧沥青各组分比例的确定 |
2.2.4 环氧沥青的制备工艺 |
2.3 环氧沥青粘结性能研究 |
2.3.1 环氧沥青粘结强度研究 |
2.3.2 环氧沥青粘结强度形成分析 |
2.4 环氧沥青材料亲水性研究 |
2.5 环氧沥青微观形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矿质材料性能 |
3.1.1 粗集料 |
3.1.2 细集料 |
3.1.3 填料 |
3.2 矿料级配设计 |
3.2.1 级配设计方法 |
3.2.2 粗集料分级掺配设计 |
3.2.3 细集料级配设计 |
3.2.4 粗细集料级配的合成 |
3.3 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1 环氧沥青混合料成型时间研究 |
3.3.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3 配合比设计的修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1 高温稳定性 |
4.1.2 低温性能 |
4.1.3 水稳定性 |
4.2 沥青混合料功能性能研究 |
4.2.1 排水性能 |
4.2.2 抗滑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1 主要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粗细集料比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集料的破碎情况及级配变化 |
1.1 采用马歇尔击实仪的干料击实试验 |
1.2 沥青混合料成型后级配变化 |
2 压碎值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2.1 体积指标与排水性能 |
2.2 马歇尔试验与冰融劈裂试验 |
2.3 抗飞散性能和抗车辙性能 |
3 集料颗粒形状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1 针片状颗粒含量与成型时集料的破碎情况 |
3.2 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2.1 体积指标与渗水系数 |
3.2.2 马歇尔试验与冻融破裂试验 |
4 结语 |
(7)基于大连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路面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
1.3.2 排水降噪路面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集料与沥青性能试验 |
2.1 集料选取与试验分析 |
2.1.1 大连地区粗骨料合规性试验 |
2.1.2 试验用细骨料初试 |
2.1.3 矿粉密度测定试验 |
2.2 沥青性能室内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比概述 |
3.2 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 |
3.3 设计排水混合料配合比 |
3.3.1 同一集料的初试级配 |
3.3.2 几种不同集料的初试级配 |
3.3.3 关键筛孔通过率与空隙率分析 |
3.3.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排水沥青路面性能研究 |
4.1 排水沥青材料路用性能概述 |
4.2 抗高温变形能力分析 |
4.3 抗低温开裂性能分析 |
4.4 抗水损害性能分析 |
4.5 透水性能测定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马歇尔试验成型参数研究 |
5.1 马歇尔试验设计 |
5.2 原材料准备 |
5.3 试验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场评价和测试 |
6.1 雨天评价 |
6.2 噪声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复合改性沥青在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
2.1.1 沥青 |
2.1.2 橡胶粉 |
2.1.3 HVA改性剂 |
2.2 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2.3 复合改性沥青的力学性能试验 |
2.3.1 针入度 |
2.3.2 15 ℃延度 |
2.3.3 软化点 |
2.3.4 60 ℃动力粘度 |
2.4 复合改性沥青的方差分析(ANOVA) |
2.5 确定最佳掺入量 |
2.6 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
3.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
3.1.1 沥青 |
3.1.2 集料 |
3.1.3 填料 |
3.2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1 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 |
3.2.2 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
3.2.3 粒料级配的确定 |
3.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3.3.1 最大沥青用量 |
3.3.2 最小沥青用量 |
3.3.3 最佳油石比 |
3.4 马歇尔试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4.1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4.2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
4.3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4.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3.2 冻融劈裂试验 |
4.4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老化的影响因素 |
5.2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试验方法 |
5.3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 |
5.3.1 热老化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5.3.2 热老化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 |
5.3.3 热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 |
2.1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 |
2.1.1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制备 |
2.1.2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性能 |
2.2 集料 |
2.2.1 粗集料 |
2.2.2 细集料 |
2.2.3 矿粉与硅藻土 |
2.3 纤维稳定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设计目标的选择 |
3.1.1 概述 |
3.1.2 体积指标的控制 |
3.1.3 结构性指标的控制 |
3.1.4 功能性指标的控制 |
3.1.5 析漏指标的控制 |
3.2 级配的确定 |
3.2.1 世界各地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概况 |
3.2.2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3.3 沥青胶结料用量的确定 |
3.3.1 沥青胶结料初始用量的确定 |
3.3.2 最佳沥青胶结料用量的确定 |
3.4 混合料固化时间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能 |
4.1.1 混合料物理性能 |
4.1.2 混合料水稳定性 |
4.2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能研究 |
4.2.1 高温稳定性 |
4.2.2 低温稳定性 |
4.3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功能性研究 |
4.3.1 混合料排水性能研究 |
4.3.2 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
4.4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研究 |
4.5 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工艺的相关建议 |
5.1 混合料的生产 |
5.2 混合料的运输 |
5.3 混合料的摊铺 |
5.4 混合料的碾压 |
5.5 混合料的养护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振动压实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水性沥青路面研究现状 |
1.2.2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成型方式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性质及高粘改性沥青综合评价 |
2.1 矿料技术性质及要求 |
2.1.1 粗集料 |
2.1.2 细集料 |
2.1.3 矿粉 |
2.2 沥青结合料技术与性质要求 |
2.2.1 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
2.2.2 基质沥青与改性剂技术性质 |
2.2.3 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性质分析 |
2.3 基于模糊理论的高粘度改性沥青综合评价 |
2.3.1 高粘改性沥青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2.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2.3.3 基于模糊数学的单因素评价矩阵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实方式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
3.1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测试方法简析 |
3.2 离散元的基本方程 |
3.2.1 物理方程 |
3.2.2 运动方程 |
3.3 颗粒间的粘结模型 |
3.4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离散元力学模型的构建 |
3.5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静压成型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分析 |
3.5.1 单轴贯入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3.5.2 沥青性质对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 |
3.5.3 集料性质对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 |
3.6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振动成型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分析 |
3.6.1 单轴贯入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3.6.2 沥青性质对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 |
3.6.3 集料性质对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特性研究 |
4.1 振动压路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4.1.1 振动压路机的构造原理 |
4.1.2 振动压实工作原理 |
4.1.3 振动压路机振动参数统计分析 |
4.2 室内表面振动击实仪构造与工作原理 |
4.2.1 表面振动击实仪构造 |
4.2.2 表面振动击实仪振动参数 |
4.3 表面振动仪动力学分析 |
4.4 表面振动仪振动能量消耗分析 |
4.5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共振”效应分析 |
4.5.1 同一激振力下频率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
4.5.2 同一名义振幅下频率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
4.6 基于正交试验混合料振动参数确定 |
4.6.1 正交试验设计 |
4.6.2 正交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
4.7 振动时间对混合料试件密实度的影响 |
4.8 振动成型配置参数的验证 |
4.8.1 级配衰变分析 |
4.8.2 消耗能量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振动法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 |
5.1 基于振动法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集料控制筛孔分析 |
5.1.1 逐级插捣填充试验 |
5.1.2 逐级振动填充试验 |
5.2 粗集料主骨架级配组成分析 |
5.2.1 粗集料力学评价指标分析 |
5.2.2 粗集料抗剪强度与剪切模量的关系分析 |
5.3 细集料级配特性研究 |
5.3.1 基准级配的确定 |
5.3.2 不同粒径细集料替代试验 |
5.4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调整与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振动法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6.1 研究方案 |
6.2 透水性能影响分析 |
6.2.1 成型方式对空隙率的影响 |
6.2.2 振动参数对空隙率的影响 |
6.3 高温稳定性影响分析 |
6.3.1 成型方式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6.3.2 空隙率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6.3.3 沥青粘度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6.3.4 集料针片状含量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6.3.5 温度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6.4 低温抗裂性能影响分析 |
6.4.1 成型方式对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
6.4.2 沥青粘度对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
6.4.3 集料针片状含量对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
6.5 水稳定性影响分析 |
6.5.1 成型方式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
6.5.2 沥青粘度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
6.6 抗飞散性能影响分析 |
6.6.1 空隙率对抗飞散性能的影响 |
6.6.2 沥青粘度对抗飞散性能的影响 |
6.7 抗剪切性能影响分析 |
6.7.1 空隙率对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
6.7.2 沥青粘度对抗剪性能的分析 |
6.7.3 沥青用量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工艺研究 |
7.1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工艺的试验分析 |
7.1.1 级配衰变分析 |
7.1.2 压实度与空隙率分析 |
7.1.3 摩擦系数分析 |
7.1.4 渗水系数分析 |
7.2 试验路的铺筑 |
7.2.1 试验路简介 |
7.2.2 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
7.2.3 试验路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
7.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沥青性质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石墨烯(GO)-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及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 李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 陶志鹏.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3]不同空隙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宏观性能与微细观空隙结构研究[J]. 黄宁,李爱国. 公路工程, 2020(03)
- [4]运动场海绵城市理念实现与透水铺装性能研究[D]. 王兆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
- [5]排水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何森.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粗细集料比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 文小忠. 中国建材科技, 2020(02)
- [7]基于大连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路面材料研究[D]. 王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复合改性沥青在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D]. 张兆征.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硅藻土负载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林颀栋.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5)
- [10]振动压实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适应性研究[D]. 孟庆营. 长安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