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选购水稻良种(论文文献综述)
田艳[1](2020)在《抗战时期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研究(1941-1945)》文中指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东部地区的大规模沦陷导致国统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总产量明显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战后方不得不承担起粮食供给的重任,四川便是最主要的省份之一。然而,由于四川人口的激增,法币的滥发,劳动力的减少,国民政府“自由贸易”的粮食政策没有及时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940年四川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加剧,粮价陡然上升。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国民政府农林部于1941年2月成立了粮食增产委员会,作为战时管理后方粮食增产运动的临时性机构。按照农林部要求,四川省于1941年4月成立了四川省粮食增产委员会,并于1942年改组为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机构的改组使督导范围得以扩大,组织规程更趋完善,巡回督导制度的推行也使督导工作更富实效。该机构与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粮食增产专款经管委员会、四川省粮政局等部门紧密合作,通过限制非必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垦殖荒地及利用隙地,推广冬耕等方式来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通过推广良种,增进地力,防治病虫害,扩大农田水利等方式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补充耕牛,鼓励妇孺参加农业活动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限制碾米程度等方式来减少粮食损耗。一方面,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督导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战时的军需民食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粮食增产措施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如区域太广,督导人员不足,基层相关部门配合不力,经费短缺,农民文化水平低,技术推广受限,农村金融支持不力等。由于战时四川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明显的改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提升,所以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而实现。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通过扩大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增加产量的方式,为四川粮食增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川农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值得被传承和发扬。但是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进而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
过琰琳[2](2019)在《安徽省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全国国有农场范围内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并于2020年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龙亢农场是安徽省农垦系统的排头兵,2011年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013年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良好基础和条件,2017年7月启动创建工作。因此,研究探讨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规划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发展特色进行分析,认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与“特色田园乡村”等在发展理念、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特色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现代农业的科技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农业装备大型化、农田管理智能化,以及农垦特色文化等是农垦的本色。在深入分析龙亢农场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等基础上,认为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具有可行性;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发展困惑,需对照创建目标和未来发展需求,探究其规划的策略问题。因此,根据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创建要求,立足龙亢农场现状,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研究在解读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基本要求与发展类型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的定位、思路及目标;围绕产业、空间、环境、设施四个方面展开策略研究:在产业上,以提升现代农业为核心,创新多元农旅融合、体现农垦本色,打造休闲主题;在空间上,优化现代农业布局,保留乡土肌理,通过培育农旅复合空间,实现农业与旅游、农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环境上,凸显农垦风情,构筑大美田园,延续自然肌理,优化生态景观结构,营造具有农垦特色的休闲环境;在设施上,根据服务需求和农场设施现状,以共享共建为主要手段,实施旅游服务设施与小镇设施一体组织、农业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统筹建设、设施农业与旅游服务节点有机结合。
陈伟[3](2019)在《农户信息获取与农药使用行为研究 ——以江苏省水稻种植户为例》文中指出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对于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产品的产量稳定和质量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农药的不规范使用所导致的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农业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农药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2015年农业部出台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的实现农药减量控害,还是2017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对农户微观个体农药使用行为的具体规定,都表明当前农业生产中要求合理、规范地使用农药。与此同时,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带来的信息入村、信息入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以及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并导致农户信息获取行为出现差异性。那么,农户信息获取行为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如何?针对这一主要问题,本文利用2017年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信息获取行为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当前江苏省的农业信息服务建设中存在信息服务机构和站点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广、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同时,江苏省农业信息化部门的专职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农村信息服务提供方则为农户提供了囊括生产、销售、政策等多方面的信息。根据微观调研数据,江苏省水稻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存在信息渠道多元化、所获信息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其次,江苏省的农药使用总量下降趋势明显,但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农药使用行为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规范现象。根据对样本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分析,不管是施药前对安全间隔期的考虑,还是施药次数、施药时对自身的防护以及施药后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不规范现象。最后,信息获取显着影响农药使用行为。从水稻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治信息渠道数量来看,从越多的信息渠道获取病虫害防治信息,农药使用行为越符合规范;从获取病虫害防治信息的频率来看,水稻种植户从各个信息渠道获取信息的频率越高,农药使用行为受影响越大。具体区分各个信息渠道,农技人员、种粮大户、村干部和合作社因其提供的先进技术信息和安全施药知识信息,对农药使用行为具有正向的规范作用;但具有营利性质的农药出售方所提供的信息会使农药使用行为趋向于不规范。同时,不同信息内容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农药的药效信息对施药行为没有显着影响;农药产品的毒性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和安全施药知识信息正向规范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根据以上结论,本文从完善信息服务的视角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拓宽病虫害防治信息获取渠道;加强农技员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网络的信息交流;加强对农药商的管理和培训;进行安全施药培训,加深安全施药认知。
赵梅[4](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任福生,谭咸彬,雷苗琳,王海英,魏贱生,蒋飞,陈祖方,邓满英[5](2015)在《利用土地流转 加快良种推广》文中指出通过对衡阳县近几年来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措施和问题及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特点和对作物良种的要求进行分析,找出土地流转与良种推广的相互作用,探寻良种推广与土地流转相结合的新路子,并提出利用土地流转加快良种推广的几点建议。
张宁宁[6](2015)在《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位于生产链条的最前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种业市场开放较晚,国内种业竞争力较弱,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国种业巨头不断进入我国种业市场,给国内种子企业带来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压力,政府从维护粮食安全及提升国内种子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种业发展的相关规定,颇有几分壮大自身实力应对“狼来了”的意思。1997年《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的开放,2000年《种子法》正式实施以及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到今天为l止,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跨国种业公司对我国种业安全产生了哪些影响?制约国内种业竞争力提升主要因素是什么?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政策效果如何?是当前学术界关注也是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以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为研究的出发点,首先运用经济学等理论对跨国种业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了分析,理论上剖析了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及对国内种业市场的影响机制,接着选取了种业市场中两个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农户分别进行分析。在对56家国内骨干种子企业2010—2012年的经营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发现,整体看,国内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维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经营利润、品种审定数以及种子销售额都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找出了影响国内种子企业净利润的因素,发现科研投入、企业净资产越多以及成立时间越早的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国有控股企业较非国有控股企业获利能力强。另外还对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剖析了发展模式,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针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假种子的存在以及报纸或传单及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等因素会对农户选择外资品牌种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为,在国内种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能力及规模化研发效率。国内种子企业应对并购的前提是企业研发能力足够强大,现阶段可能的途径是做到国内种子企业间的强强联合。②通过对56家国内种子骨干企业经营绩效比较及实证分析后认为:科研投入增加确实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且能够实现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目的,但如何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研发能力还需要更加明确的政策措施,简单的增加投入效果不一定最好,如何优化、完善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是企业及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③当前的科企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环境下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相结合是未来科企合作的新方向。④基于对影响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外资品牌的玉米种子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假种子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外资品牌种子在国内种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乡农技站的推荐或号召对农户选择行为会产生影响。上述结论能部分解释作为外资品牌代表的“先玉335”推广面积迅猛增加的原因,那就是在保证种子品质的基础上做好产权保护及品种防伪工作,积极拓展品牌宣传渠道,针对玉米种植大户开展一对一重点服务。相反,国内种子企业在上述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以上研究发现对种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根据以上分析,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一是继续推动种业市场改革,建立“公平、透明”的种业市场环境。二是探索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新机制。三是积极开展科企合作交流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加大基层种子监管力度,加大对制售假种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于当前的我国种业市场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可喜的是政府及时认识到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外资的进入应客观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而不应该增加太多个人臆断,重要的是集所有力量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品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力,维护粮食安全。
丁筱[7](2009)在《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良种补贴政策设计分析 ——以水稻作物为例》文中认为1999—2003年间,我国粮食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粮食库存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减缓,尤其是农业收入增幅下降。为此中央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在内的一系列直接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2002年我国出台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以来,补贴作物品种、补贴范围和金额不断扩大,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目前良种补贴操作办法已逐步规范和统一,形成了“优惠供种”和“现金补贴”两种基本做法。调查研究发现良种补贴符合我国现阶段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来稳定粮食产量的要求,但其实现的方式对良种扩散的促进作用较小。良种补贴以优惠供种的形式发放初衷是为了更直接有效的刺激农民使用推广品种,但从农户选种的分析结果看,其对农户购买补贴种子的刺激作用比较微弱。而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良种补贴对良种推广的作用不明显,且不能起到放大财政资金作用的效果。可见在我国良种推广补贴过程中,品种性状的改良必须能够得到农民的认可,才能使良种推广得以成功。从政策设计视角对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分析,政策参与主体的博弈模型结果表明,良种补贴政策在相关约束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有效均衡的。但从补贴额度、补贴对象方式等方面可以论证,这些限制条件在政策设计之初并未解决。现金补贴的实现必须基于农民自身有意愿并且有能力选择优良品种的假设;而优惠供种补贴的作用过程是经过第三方传导的,不能对这部分资金或种子实行有效的控制,补贴效果也大打折扣,给正常的市场竞争和农民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从机制设计角度探讨其根源可以得到,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效率标准首先是必须实现各方参与者的激励相容,而良种补贴政策的实现方式无论对农户和政策执行者都缺乏有效地激励,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一个好的制度应当让中央财政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之前的制度设计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良种补贴政策是否可取,并不在于我们对它的设想有多美好,还要取决于这项政策的执行成本社会是否能够并且应该承担。从制度设计角度尚没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政策的目标,那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失灵的可能性,我们应当尽可能从源头上彻底改革现有的政策。
夏如兵[8](2009)在《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水稻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因此,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中历来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水稻生产如能大幅度增长,中国的粮食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育种技术的进步是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近代三十多年育种技术的进步,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水稻育种科技和水稻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育种技术的进步是整个近代农业不多的科技成果中成效最为卓着者,其中又以水稻育种成绩最为突出。因此,系统总结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成就和不足,分析其发展动因和历史价值,有助于理清20世纪水稻育种科技的完整发展轨迹,把握育种科技的发展规律,揭示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动力与条件,为今后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第一章依据水稻育种研究机构的设置、遗传育种理论研究和育种技术的进步性、选育良种的数量和良种推广情况,将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萌芽时期(19世纪末-1919):尽管近代农业科技已初步传入中国,新型的农业试验场和农业学校已经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农业改良开始起步,但西方遗传育种理论尚未在中国传播,科学的育种制度尚未建立,有成绩的专业育种机构和专业育种人才尚未出现,用近代科技选育的水稻良种尚未育成。2、初创时期(1919-1930):随着外国育种家来华指导和中国留学生的学成归国,国外先进的育种理论和技术系统地传入中国,纯系育种法逐步推广,杂交育种技术也开始运用到水稻育种实践中,中国稻作育种初步走上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轨道。以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为代表的农业院校是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的策源地和育种中心。此期育成的良种数量寥寥无几,在生产上获得大面积推广的水稻良种,仅有中央大学农学院的中大帽子头一个品种。3、独立发展时期(1930-1949):1930年代,以中央农业实验所和全国稻麦改进所为代表的专业育种机构纷纷设立,中国的育种学家普遍掌握了近代育种理论和方法,具备了独立研发的能力,从此中国育种科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的主要收获期,水稻育种的各项重要成就主要形成于这一阶段,近代选育的300余个水稻良种,90%以上育成于1930-1945年。第二章重点介绍几所近代主要水稻育种机构。农业院校是近代水稻育种的开创者,其中以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绩最为突出。三十年代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标志着全国农业科研的统一,中农所荟萃了中国水稻育种界半数以上的精英,成为此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导力量,而且对南方各省的水稻育种机构和良种选育工作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章分析了近代水稻育种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从20世纪初几乎一片空白到30年代与国际遗传育种界接轨,中国学者围绕水稻育种,在水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细胞学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的研究成果(如赵连芳对连锁遗传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育种技术上,西方每一项新技术几乎都能在短期内被中国育种家学习、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适应性改造。不仅品种检定和纯系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近代最重要的育种技术,先进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也逐步在育种工作中得到试验和运用。近代水稻育种技术在理论和方法上均与传统技术有霄壤之别。第四章对近代各育种机构的育种成就和良种推广进行了系统总结。在近代育种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育种学家克服种种困难,在短短的三十年中,育成300多个水稻新品种。仅从新育成的良种数量来看,水稻育种的成就超过了其它任何作物。这些品种主要育成于1930年以后,大多是检定种和纯系,也包括丁颖等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育成的第一代杂交品种。中山大学农学院、浙江稻麦改良场、江西农业院、湖南第一、第二农事试验场、四川稻麦改进所及中央农业实验所是近代最重要的育种机构。近代良种除中大帽子头曾于抗战前推广20余万亩外,其余良种主要推广于抗战爆发后。其中推广速度最快、面积最大、适应区域最广的是南特号,从1938年开始示范推广,到1947年仅江西、福建、湖南三省推广面积即达270余万亩,江西一省1938-1947年累计推广南特号超过1100万亩。从各省良种推广情况看,湖南、江西、广东等省推广成效最为显着。据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历年全国粮食增产报告,1941至1946年,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河北、浙江、福建、安徽、陕西等12省累计推广水稻良种达2789万多亩。水稻育种科技的进步对近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第五章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良种在上述水稻地区的推广增加了水稻单产和总产,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对水稻种植制度和分布区域产生了一定影响。近代改良稻种的单产平均比农家品种增加约50斤,增产率达10%以上。1941至1946年四川等12省因推广水稻良种共约增产稻谷近1324万担,平均年增产稻谷221万担。其次,良种推广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后方各省的农业开发。再次,近代的育种科技进步还为现代水稻育种科技和水稻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统计了近代育成的水稻良种在1950年以后的推广情况,其中年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25个品种,南特号等8品种年推广面积更达1000万亩以上,在五、六十年代的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除在水稻生产上直接利用近代品种外,利用近代育种材料作为育种亲源而育成的品种在50年代以后的水稻生产上亦占有很高的比例,如以南特号为基础即衍生8辈258个品种。此外,近代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出大批水稻育种人才,他们成为50年代以后中国水稻育种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近代育种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就不会在60年代出现以矮秆良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本文第六章主要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与农业发展的诱致性变迁理论,探讨了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条件。首先,动力来自近代科技的不断突破,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在近代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次,从中国近代的资源禀赋和社会需求来看,社会亟需能减缓人口和土地压力的新技术,同时,政府又无力对农业生产进行大量投资,这些因素诱发了节约土地、增加产量而且无须巨大投入的育种技术的优先发展。在近代社会的农业技术创新中,政府尽管在科研投资上捉襟见肘,但在制度上进行了必要的近代化变革,制定相关法规,设置新型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抗战时期政府推行的粮食增产等措施导致强制性技术变迁的发生。此外,作为一类全新的技术,中国近代育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本土化改造。这种对先进技术的本土化改造也成为中国水稻育种界长期的传统,是中国水稻育种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结语部分分析了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特点。首先,与传统技术相比,近代水稻育种最显着的特征是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化。近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与科学密不可分,它以遗传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科学研究与试验的基础上,有明确的育种目标,经过科学、严谨的田间试验和数理统计程序;拥有专业的科研机构与专职的科研人员也是近代育种科学化的重要体现;近代育种科技的科学性还表现为科技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因此,近代水稻育种不仅规模大、周期短、见效快,而且能根据生产的需要育成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其次,政府在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代三十年中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主要由政府所属科研机构选育;从良种推广来看,各地推广工作亦多由政府农业行政部门推动,特别是抗战期间,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水稻育种和良种推广工作之所以能在后方取得快速进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变迁对当今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以下的启发意义: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才能适应当地的条件,转化为适用技术;政府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支持是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技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面向社会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李鑫[9](2008)在《对良种补贴政策科学发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项惠农政策——良种补贴,从政策一开始制订就被高层及业内寄予厚望,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农民朋友的关心;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新华社记者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乡镇存在截留、挤占和挪用惠农资金等非法行为,有些地区还发生贪污、商业贿赂、非法供应假冒伪劣种子的犯罪行为。除了人为的因素外,这说明支农资金在发放方式、监督管理上还不够完善科学。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展开水稻良种补贴及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试点工作,试点县实行"谁购良种给谁补贴"和"一票一卡"兑付方式的试点方案很有创意,且符合实际便于掌控和操作。记者李鑫结合自己工作经验,试图对安徽省试点县的做法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发放良种补贴的办法,同时也期望对全国实行的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直补资金的发放提供依据和参考。
靖飞[10](2007)在《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中国种业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当前中国种业正处于系统转型时期,种子产业赖以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构成种业体系的微观基础悄然发生着一场系统而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市场机制业已成为种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参与市场角逐。种子企业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国种业如何自我调整以适应形势,加快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中国种业做大做强,己经引起业内人士、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如何规范和促进中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种子产业竞争力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种子在不同作物之间的区别较大,有关中国种子产业的政策设计在不同作物之间也有显着区别,将整个种子产业放在一起研究,不能很好地揭示种子产业发展的本质。基于此,本研究专门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详细、系统地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这既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一又凸现了论文选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包括导论在内共九章内容。导论部分,论文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是统领全篇的总括性章节。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链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论文第三章回顾了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第四章开始到第六章按照产业链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三个环节,主要分析研究了每个产业链环节的构成、特征、经营主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论文第七章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进行分析,使用了DEA效率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农业部颁证企业与全国上市公司的效率差异以及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建立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八章以种子产业体系为基础,研究水稻种子产业链外部因素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计量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经过几年市场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得到完善,政府部门正着手将种子作为一项单纯技术转变为一项独立产业来培育,由过去以“管”为主,转变为行政管理与事业服务融为一体;由过去生产和科研两个体系运转,转变为种子产业一盘棋,通过行政、市场、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种子产业市场化改革,吸引了诸多社会资本进入,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集中度还较低,企业数目远高于理论数目,市场竞争还很激烈。为了在种子产业中站稳脚跟,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正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原来脱节最为严重的水稻品种选育环节,市场化方向已经初具雏形,国有科研机构设立附属于自己的种子企业,对水稻育种科研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尝试,部分实现了水稻品种市场价值,激发了育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种子企业通过自设科研机构,或者与国有科研机构联合,向国有科研机构注资,开始涉足品种选育环节。品种选育环节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发展已经初露端倪。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开始分化,“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正在逐渐成型,其综合实力在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农业部颁证的一体化企业正向种业“航空母舰”方向发展。原来单纯为其他种子企业代工制种的企业,在江苏省劳动力价格以及耕地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下,受制于预约制种方和制种农户,企业竞争力在削弱。与其境遇不同的是纯种子经营企业,尽管综合实力与其他企业还无法相提并论,但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表现出较强的市场逐利能力。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是脱胎于计划管制时期的产物,品种权的市场化转让切断了其品种来源,目前主要通过生产不需要品种选许可的品种,企业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改革,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鼓励和支持企业改革,通过整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提高大型企业对种子产业的整合力,迅速建立起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第二,彻底改革国有水稻品种选育机构,改变目前国家与社会资本同步开展育种科研工作的现状,积极向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科研主体结构转变,结合江苏省区域自然特征,建立区域性的商业育种机构;第三,完全实现政府行为的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革原有不适应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种子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政府机构立足于服务与市场监管,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企业行为,政府行为作为必要的补充。政府角色要坚持准确到位,种子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要合理定位,相关企业要适时进位,形成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合理的竞争环境。
二、如何选购水稻良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选购水稻良种(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研究(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现状 |
1.1.3 本文的创新以及不足 |
1.2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资料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架构 |
1.4 计量单位说明 |
2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成立背景 |
2.1 战前四川粮食生产情况 |
2.2 战时全国粮食供求矛盾 |
2.3 战时四川粮食供求矛盾 |
2.3.1 人口增加 |
2.3.2 “自由贸易”的粮食政策 |
2.3.3 四川法币泛滥 |
2.3.4 劳动力减少 |
2.4 国民政府粮食政策的失误 |
3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组织体系 |
3.1 机构成立 |
3.2 组织规程 |
3.3 组织结构 |
3.4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与其他涉粮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
4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增产措施 |
4.1 增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 |
4.1.1 限制非必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 |
4.1.2 垦殖荒地及利用隙地 |
4.1.3 推广冬耕及利用冬夏闲地 |
4.2 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
4.2.1 推广良种 |
4.2.2 增进地力 |
4.2.3 防治病虫害 |
4.2.4 扩大农田水利 |
4.3 减少粮食损耗 |
4.4 补充农业劳动力 |
5 对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评价 |
5.1 粮食增产成效 |
5.1.1 粮食增产概况 |
5.1.2 粮食供应前线 |
5.1.3 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
5.2 粮食增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
5.3 战时农业在四川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安徽省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驱动农垦创新发展 |
1.1.2 农旅产业融合促进农场发展 |
1.1.3 创建现代农业庄园培育农场新功能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
2.1 相关概念诠释 |
2.1.1 国有(国营)农场 |
2.1.2 现代农业庄园 |
2.1.3 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基本特征 |
2.1.4 现代农业庄园与乡村农庄比较 |
2.1.5 农业旅游 |
2.2 相关理论及评述 |
2.2.1 农业产业化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4 休闲经济理论 |
2.3 相关研究 |
2.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 相关实践 |
2.4.1 广西农垦荔乡现代农业庄园 |
2.4.2 腰街桔荔现代农业庄园 |
2.5 龙亢农场相关研究综述 |
2.5.1 产业 |
2.5.2 空间 |
2.6 小结 |
第三章 龙亢农场发展现代农业庄园适宜性分析 |
3.1 基本情况 |
3.1.1 概述 |
3.1.2 区域关系 |
3.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3.2 特征与优势 |
3.2.1 特征 |
3.2.2 优势 |
3.3 创建现代农业庄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3.3.1 必要性 |
3.3.2 必然性 |
3.4 现代农业庄园目标导向下的发展基础 |
3.4.1 区域环境适宜 |
3.4.2 农业园区初步建成 |
3.4.3 农业生产先进 |
3.4.4 旅游功能初现 |
3.5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存在的问题困惑 |
3.5.1 发展的困惑 |
3.5.2 存在的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发展响应 |
4.1 农场创建现代农业庄园的特殊性 |
4.1.1 土地 |
4.1.2 产业 |
4.1.3 文化 |
4.2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思路与基本原则 |
4.2.1 发展思路 |
4.2.2 基本原则 |
4.3 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战略研究 |
4.3.1 发展定位 |
4.3.2 发展目标 |
4.4 小结 |
第五章 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规划策略研究 |
5.1 现代农业提升策略 |
5.1.1 立足蚌淮地区,创新农旅融合 |
5.1.2 着力现代农业,体现农垦本色 |
5.1.3 彰显农业特色,打造休闲主题 |
5.2 庄园空间组织策略 |
5.2.1 优化现代农业布局,统筹农业与庄园 |
5.2.2 培育农旅复合空间,创新农业与休闲 |
5.2.3 维育乡土空间肌理,协调农业与自然 |
5.3 休闲环境营造策略 |
5.3.1 氛围:凸显农垦风情,强化现代乡土 |
5.3.2 格局:构筑大美田园,延续自然肌理 |
5.3.3 环境:打造林果花廊,优化生态景观 |
5.4 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
5.4.1 旅游服务设施与小镇设施一体组织 |
5.4.2 农业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统筹考虑 |
5.4.3 设施农业与旅游服务节点有机结合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农户信息获取与农药使用行为研究 ——以江苏省水稻种植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信息获取 |
2.2.2 农药使用行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业信息渠道现状研究 |
2.3.2 农户信息渠道的选择研究 |
2.3.3 农业信息内容需求研究 |
2.3.4 信息获取与农药使用行为研究 |
2.3.5 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2.4 分析框架 |
3 江苏省水稻种植户信息获取与农药使用行为分析 |
3.1 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2 样本农户信息获取现状及特征的微观分析 |
3.2.1 样本农户信息渠道选择和利用行为分析 |
3.2.2 样本农户获取的信息内容分析 |
3.3 江苏省农药使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
3.4 样本地区病虫害发生及农药使用概况分析 |
3.5 样本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微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信息渠道利用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4.1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4.2 信息渠道数量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3 信息获取频率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信息内容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2.1 信息内容对是否考虑安全间隔期的影响 |
5.2.2 信息内容对施药次数的影响 |
5.2.3 信息内容对农药废弃物处理行为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水稻种植户入户调研和本研究有关的内容 |
致谢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利用土地流转 加快良种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 衡阳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措施和问题 |
1.1 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 |
1.2 农作物良种推广措施 |
1.3 农作物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
2 衡阳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特点和对作物良种的要求 |
2.1 土地流转的概况 |
2.2 主体多元化, 形式多样化 |
2.3 土地流转范围不断拓宽 |
2.4 土地流转规模逐年增加 |
2.5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日益规范 |
2.6 土地流转对良种推广要求 |
3 土地流转与良种推广的相互作用 |
3.1 土地流转对良种推广的重要作用 |
3.2 良种推广对土地流转的重要作用 |
4 利用土地流转加快良种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
4.1 引导种植大户积极参与 |
4.2 扩大良种示范的规模 |
4.3 推广与良种、与农机具、与当地栽培条件相配套的新技术 |
4.4 提高目标价格和加大农业保险 |
4.5加大对良种的宣传和推介 |
(6)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回顾 |
1.2.2 与种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
2.1 种业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
2.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 |
2.1.2 世界种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种业发展 |
2.2.1 中国种业发展历程 |
2.2.2 中国种子市场规模 |
2.2.3 中国种业发展及研发特征 |
2.2.4 中国种子贸易概况 |
2.2.5 中国种业市场中的跨国种业公司 |
2.3 中国的种业发展政策 |
2.3.1 关于促进中国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
2.3.2 关于外资进入国内种业市场的政策法规 |
2.3.3 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评价 |
2.4 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三章 跨国种子公司并购行为及影响机制分析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相关研究及综述 |
3.3 跨国种业公司进入影响机制分析 |
3.3.1 基本假定 |
3.3.2 基于利润函数的经济学分析 |
3.4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四章 我国种子企业经营绩效及比较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及经营状况 |
4.2.1 研究对象及企业的基本情况 |
4.2.2 国内骨干种子企业经营绩效 |
4.3 影响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分析 |
4.3.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3.3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
4.4 国内典型种子企业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 |
4.4.1 中种集团典型案例分析 |
4.4.2 隆平高科典型案例分析 |
4.4.3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种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我国种业科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5.2.1 传统科企合作模式 |
5.2.2 现代种业合作模式 |
5.3 产学研合作联盟相关理论 |
5.4 种业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
5.4.1 产学研合作联盟——“1+5”玉米联合体产生背景及现状 |
5.4.2 “1+5”玉米联合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
5.4.3 小结 |
5.5 政策含义 |
第六章 玉米种植农户品牌选择行为及影响分析 |
6.1 背景及相关研究 |
6.2 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
6.3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统计分析 |
6.4 影响农户外资品牌选择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研究发现和政策含义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良种补贴政策设计分析 ——以水稻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出台背景 |
1.1.2 现行操作办法 |
1.1.3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框架和研究综述 |
2.1 理论框架 |
2.1.1 激励相容理论的分析方法 |
2.1.2 公共支出分析的理论框架 |
2.1.3 公共资金管理的ABC分析方法 |
2.1.4 补贴政策五要素分析方法 |
2.2 研究综述 |
2.2.1 对农业补贴政策认识的研究 |
2.2.2 激励相容理论对公共政策分析的研究 |
2.2.3 良种补贴政策效果的研究 |
3 江苏省良种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
3.1 我国良种补贴政策出台背景 |
3.1.1 我国农民农业生产概况 |
3.1.2 我国农业补贴方式的历史沿革 |
3.1.3 良种补贴政策的出台 |
3.1.4 现行的良种补贴方式 |
3.2 江苏省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状况与效果 |
3.2.1 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概况 |
3.2.2 良种补贴的实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3.2.3 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民选种决策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良种补贴政策的动因和制约因素探讨 |
4.1 良种补贴政策的博弈分析 |
4.1.1 相关假设 |
4.1.2 博弈模型 |
4.1.3 模型分析 |
4.2 实现博弈均衡路径的制约因素 |
4.2.1 补贴额度的确定 |
4.2.2 补贴品种的科学性 |
4.2.3 补贴对象和方式 |
4.3 机制设计理论的解释 |
4.4 不同主体对良种推广方式的意愿表达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规范现行良种补贴,建立补贴长效机制 |
5.2.2 准确定位五项要素,科学设计农业补贴 |
5.2.3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的创新 |
5.2.4 规范政府行为和农业要素市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萌芽时期(19世纪末-1919) |
第二节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初创时期(1919-1930) |
第三节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独立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二章 近代重要水稻育种机构 |
第一节 高等农业院校的水稻育种机构 |
第二节 农事机关内设的水稻育种机构 |
第三章 近代水稻育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近代水稻育种基础理论研究 |
第二节 近代的水稻品种检定 |
第三节 纯系育种在中国近代的发展 |
第四节 近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 |
第五节 抗虫育种与抗病育种 |
第六节 其它育种方法的初步研究 |
第四章 近代水稻育种成就与良种推广 |
第一节 育种成就 |
第二节 良种推广 |
第三节 近代重要水稻良种 |
第五章 近代水稻品种改良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促进了水稻生产 |
第二节 推动区域农业开发 |
第三节 对现代水稻育种的深远影响 |
第六章 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动力与条件 |
第一节 技术推动:遗传育种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突破 |
第二节 资源禀赋与需求拉动:水稻育种科技的诱致性技术变迁 |
第三节 强制性技术变迁: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主要路径 |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 |
第五节 国际转移与技术扩散:水稻育种科技的中外交流 |
结语 |
一、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特点 |
二、近代水稻育种科技的局限与不足 |
三、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 |
附录 近代水稻改良品种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产业概念 |
2.1.2 产业组织理论 |
2.1.3 交易费用理论 |
2.1.4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1.5 与产业链相关概念 |
2.2 产业链理论概述 |
2.2.1 产业链概念 |
2.2.2 产业链环节理论 |
2.2.3 产业链参与主体理论 |
2.2.4 产业链类型理论 |
2.2.5 产业链应用研究 |
2.3 水稻种子产业链相关概念概述 |
3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
3.2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现状 |
3.2.1 江苏省水稻种子市场规模 |
3.2.2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优势 |
3.2.3 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主体 |
3.2.4 江苏省种子管理机构 |
3.3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竞争主体整体实力一般 |
3.3.2 水稻种子产业市场集中度低 |
3.3.3 种子管理体制和机构还不健全 |
3.3.4 品种选育优势还未转化成胜势 |
4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分析 |
4.1 品种选育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
4.1.1 品种选育对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4.1.2 品种选育影响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 品种选育环节构成及特征 |
4.2.1 品种选育环节构成 |
4.2.2 品种选育环节特征 |
4.3 江苏省水稻育种成果分析 |
4.3.1 江苏省审定水稻品种构成 |
4.3.2 江苏省审定水稻品种选育机构构成 |
4.4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经营主体现状 |
4.4.1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经营主体构成 |
4.4.2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环节种子企业现状 |
4.5 江苏省国有水稻育种科研机构改革的利弊分析 |
4.5.1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机构改革尝试基本情况 |
4.5.2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机构改革模式的利弊分析 |
4.5.3 改革尝试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
4.6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人员现状行为分析 |
4.6.1 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人员状况 |
4.6.2 影响江苏省水稻育种科研人员行为的因素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环节分析 |
5.1 种子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
5.1.1 种子生产对种子产业发展重要性的案例分析 |
5.1.2 种子生产影响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5.2 种子生产环节构成及特征 |
5.2.1 种子生产环节构成 |
5.2.2 种子生产环节特征 |
5.3 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环节种子企业现状 |
5.3.1 江苏省水稻种子一体化生产经营企业现状 |
5.3.2 江苏省水稻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现状 |
5.3.3 江苏省纯代工水稻种子生产企业现状 |
5.4 种子公司与制种农户利益联接机制调查与分析 |
5.4.1 种子公司与制种农户主要利益联接模式 |
5.4.2 对种子公司与制种农户主要利益联接模式的评价 |
5.5 农户杂交制种规模对制种产量影响的计量分析 |
5.6 种子企业加工设备与种子企业利润关系分析 |
5.6.1 种子企业种子加工设备现状 |
5.6.2 种子加工设备与种子企业主营利润之间的相关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环节分析 |
6.1 种子经营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理 |
6.2 种子经营环节构成及特征 |
6.2.1 种子经营环节构成 |
6.2.2 种子经营环节特征 |
6.3 江苏省水稻种子经营环节种子企业现状 |
6.4 种子广告与企业主营利润关系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分析 |
7.1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DEA效率评价 |
7.1.1 种业上市公司与江苏省全国经营种子公司生产效率比较 |
7.1.2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效率 |
7.2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 |
7.3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
7.4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
7.5 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层次分析法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水稻种子产业链外部因素分析 |
8.1 资源条件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
8.1.1 自然资源条件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
8.1.2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
8.1.3 劳动力资源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
8.2 政府行为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
8.2.1 种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存在的依据 |
8.2.2 种子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手段 |
8.2.3 政府干预种业行为效果的实例分析 |
8.2.4 江苏省政府干预水稻种业的主要范围 |
8.3 相关产业对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
8.3.1 相关产业与种子产业发展相关性的案例分析 |
8.3.2 相关产业对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8.4 种子使用农户与种子产业发展 |
8.4.1 种子使用农户对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8.4.2 研究模型的建立 |
8.4.3 种子使用农户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8.4.4 实证模型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
9.1 全文总结 |
9.2 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战略 |
9.3 促进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9.3.1 保证政府角色在种子产业发展中准确到位 |
9.3.2 实现种子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合理定位 |
9.3.3 引导相关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适时进位 |
9.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种子生产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种子使用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3:科研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4: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DEA评价结果 |
附录5: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主成分评价结果 |
附录6: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
附录7: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如何选购水稻良种(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研究(1941-1945)[D]. 田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2]安徽省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规划策略研究[D]. 过琰琳.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农户信息获取与农药使用行为研究 ——以江苏省水稻种植户为例[D]. 陈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5]利用土地流转 加快良种推广[J]. 任福生,谭咸彬,雷苗琳,王海英,魏贱生,蒋飞,陈祖方,邓满英. 中国种业, 2015(12)
- [6]开放环境下中国种业发展研究[D]. 张宁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7]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良种补贴政策设计分析 ——以水稻作物为例[D]. 丁筱.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8]中国近代水稻育种科技发展研究[D]. 夏如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9]对良种补贴政策科学发放的思考[J]. 李鑫. 北京农业, 2008(14)
- [10]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 靖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