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能为GPS在中国市场导航?(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雨[1](2022)在《技术权力、技术生命周期与大国的技术政策选择》文中认为大国技术竞争是指国家行为体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争夺技术权力的过程。技术权力可分为强制性权力、网络性权力和制度性权力。技术竞争往往是一个长时段的互动过程,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技术生命周期。各类技术权力在一个技术生命周期内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技术权力的积累在两个技术生命周期的交替期也可能呈现延续或中断的不同走向。这意味着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竞争主体的政策选择将依据技术权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改变。美、俄、中、欧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博弈以及美、欧、日、中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均鲜明体现了驱动国际政治行为体开展技术竞争的意愿因素(获取权力)以及它们在技术发展相应阶段的政策选择。前者仅涉及单个技术生命周期,后者则包含多个时间上紧密衔接的技术生命周期。中国是当前大国技术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注意把握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因时制宜,选择与技术发展阶段匹配的技术政策,并针对下一阶段技术发展的重点方面提前进行布局,以坚持自主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为基本原则,通过科技创新掌握技术权力,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李若兰[2](2020)在《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科研与教学的物质载体,具有生态、实用、美化、教育四大功能。就教育功能而言,大学校园具有较强的环境育人的景观教育功能。良好的大学校园景观可以使大学生群体在与校园景观中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到校园历史文化、校风校训、办学理念、学科特色等。参与性设计引入景观设计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互动化,是目前国内外景观设计师积极探索的一个新领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国各大高校纷纷引入“互联网+教育”理念,来规划、建设“智慧校园”。但互联网相关技术运用到校园景观中的相关研究仍比较欠缺。本文以大学校园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参与性设计、“互联网+教育”理念、互联网思维;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交叉学科研究及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参与性设计、大学校园景观、“互联网+教育”等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选取6个国内外与参与性景观、校园规划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重点对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基础研究进行阐述,包括大学校园景观发展与问题、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意义、影响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因素分析;基于前期的概念解读、优秀案例及参与性景观基础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探究新时代下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的规划设计途径。宏观层面上,应注重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与结构规划、智慧校园景观功能体系搭建;中观层面上,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打造丰富多样的参与性景观,实现灵活空间下的多类型参与性活动行为模式,并对大学校园各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参与性设计;微观上,对大学校园内的主要景观设施小品进行参与性设计,同时以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来激发参与性景观空间的活力,更进一步地强化人、物、自然本体之间及三者之间的互动。最后,基于前期研究综述与笔者的研究成果,选取重视实践教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衡水学院滨湖校区作为实践场地,从不同尺度上实现参与性设计、互联网连接一切等理念落实到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中。
李向頔[3](2020)在《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国,每年的公路建设里程位于世界前列。路面工程直接反映了公路的外观质量和行车舒适性,沥青材料凭借其良好的路用性能成为了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首选。但是,国内的沥青路面饱受一些质量通病的长期损坏。路面质量问题一部分取决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设备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不够专业、承包商偷工减料等。仅让施工单位对这些人为因素进行自我监管是不够的,委托监理方对施工过程监控是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监理方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整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研究路面质量验收主控项目和影响因素,确定了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关键参数,包括沥青生产环节的沥青含量、集料级配、拌合温度和拌合时间,以及路面施工环节的施工机械工作参数。设计了各参数的监控响应范围和警告规则。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前端硬件和基于Web网页的后端软件,系统通过网页程序、SMS信息和现场警示灯对施工过程予以监控和反馈。该监控系统在麻昭高速已成功实施,与未实施系统的路段相比,部署了监控系统后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密度和在统计学意义上得到了显着改善。本文提出的监控系统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所分析和储存的信息也能为以后的路面养护提供决策支持。此外,针对GPS在隧道内无法有效定位施工机械的问题,本文开发了基于UWB(超宽带)技术的隧道内定位子系统。相比于容易受到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无线载波定位技术,UWB技术的高精度和抗衰减能力使其十分适用于半封闭的复杂隧道环境。对于可简化为一维场景的长直隧道,设计了基于平差调整的UWB粗定位系统,其在视距条件下的典型定位误差在10 cm以内。针对在非视距条件下UWB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设计了UWB/SINS二维精定位系统。通过分析UWB和SINS的噪声的来源和特性,在松组合的反馈校正型间接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剔除极端非视距条件,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简化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对UWB/SIN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系统比UWB单独定位系统降低了25.43%的定位误差,自适应滤波比标准卡尔曼滤波又能降低11.39%的误差,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自适应滤波的优越性。此外,在隧道现场进行了多次定位实验,定位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辅助隧道内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
蔺陆洲[4](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认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阴朋[5](2019)在《徕卡(中国)公司GPS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出现了爆发式的成长。这也使得各种先进的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相关的企业进入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装备这个大市场开展角逐,除了传统的全站仪、GPS、水准仪等数据获取设备,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激光雷达、近景摄影测量等新进入行业的产品和技术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过去十多年,徕卡(中国)公司在GPS占有率上一直下跌,除了与国产品牌的占有率已无法相提并论外,与主要进口品牌的竞争对手占有率上也没有大的突破,作为徕卡(中国)公司重要的战略产品,徕卡(中国)公司需要尽快的确定竞争战略,扭转目前的竞争劣势,为整个公司的增长贡献力量。通过对于徕卡(中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确立了徕卡(中国)公司的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确定细分市场,并集中主要资源,对细分市场的潜在客户开展有效的推广活动,最大化的拓展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徕卡(中国)公司在人力资源、渠道资源、本地研发上的优势,以服务差异化为主要差异化方向,提升客户转换成本和对徕卡GPS的品牌忠诚度。同时,打造“厂家+渠道”一体化的团队和组织结构,重视渠道的管理和渠道的培养,提升二者之间在客户管理信息系统、沟通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等各方面的对接,形成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制度协调、目标共同的整体化团队。最后,注重徕卡狼性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归属感提升,打造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为战略实现提供保障。
罗立[6](2019)在《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导航历史从远古发展到现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阶段,关乎国计民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及北斗系统的迅速发展,各领域定位服务应用急速上升。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T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处理它在中国市场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以及怎样保持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文中运用公司战略相关理论以及波士顿矩阵、PESTEL和波特五力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具体分析T公司中国区目前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及企业目标,探索未来几年适合它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方案,同时也为我国导航定位领域或其它相关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本文分析部分首先是T公司发展概述,介绍了它的背景和在中国发展历程,列出了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并购战略。接着是行业发展综述,对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做了介绍。随后利用管理分析工具PESTEL对T公司在中国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外部行业竞争形势并给出应对策略建议。最后通过分析T公司主要业务近年的市场表现,结合其财报以及对销售业绩数据分析和趋势比对,汇总出了 T公司4大SBU及主要业务对应于BCG矩阵中的位置,并给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建议。通过对T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它在中国发展战略建议,包括两部分。一、一体化战略应用:通过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向相关上下游产业延伸;延续并购策略,加强在华合资投产。二、多元化战略应用,涉及行业发展对策和新行业发展储备:首先,从B2B向海量B2C市场延伸,发力民用,从硬件到数据、软件和综合服务;其次,重点行业交通运输业、精准农业对策分析;最后,新行业储备,结合中国未来5-1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进行分析。为保证策略实施、执行及过程中的调整,本文探讨了包括战略并购、扬长避短,多方合作、实现共赢,全球统筹、因地制宜,方针明确、职能清晰等措施建议。
宁一鹏[7](2019)在《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对准及其故障修复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无遮蔽环境中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低频率的导航定位服务,但在复杂环境中,GNSS信号易被遮挡或干扰。惯性导航系统经过初始化后,能够独立自主提供高频率、连续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通过二者合理结合,能够在遮蔽或半遮蔽环境中为用户提供连续且可靠的导航解。本文重点研究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化及其故障修复方法,内容涵盖高精度惯导快速自对准技术、大失准角故障处理、磁力计辅助MEMS IMU抗差自适应姿态融合、神经网络辅助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识别与修复和惯导辅助BDS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技术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初始对准的精度和速度将直接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性能。针对静基座对准的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可观测性差等问题,建立了静基座对准模型,利用PWCS法对静基座的可观测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转位机构增强可观测性的最优多位置对准方案。结果表明,提出的最优三位置对准方法能实现所有状态量可观测,提高状态量的估计精度,有效缩短对准时间。(2)大方位失准角会使SINS误差模型的非线性程度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传统EKF滤波估计精度降低甚至发散。针对惯性系统大失准角故障,推导了SINS任意失准角误差模型,引入了单行采样的sigma点策略,降低UT变换的复杂度,同时为了保证精度,提出利用比例最小偏度动态调整sigma点至采样中心的距离,避免高阶项误差。利用提出的SSUKF处理大失准角对准的非线性方程,结果表明,SSUKF算法具有与SUKF算法近似的估计精度,但计算复杂度明显降低,有利于减少计算量。(3)低精度MEMS IMU姿态初始化需要磁力计等其他传感器辅助,但外部磁干扰环境会导致磁力计出现量测故障。针对磁力计故障,提出了简化的六参数校正模型,改进了传统的LM算法,优化了迭代策略,建立了载体系下现场快速磁力计校正算法。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提出了磁力计/IMU抗差自适应融合定姿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削弱磁力计故障引起的姿态融合异常,且实现了低精度IMU短时受振时的姿态稳健融合估计。(4)复杂城市环境中,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易受观测值粗差和动力学模型故障双重影响。针对传统故障检测手段无法识别两类故障的弊端,建立了基于马氏距离的整体故障检测方法,提出了最优RBF神经网络训练策略并辅助组合导航故障识别,然后针对识别的不同故障来源分别建立了双调节抗差因子和自适应遗忘因子进行调节,有效识别、分离并削弱组合系统中的两类故障。结果表明,针对较小的密集GNSS观测值粗差,最优RBF神经网络的识别成功率可达92%。此外,当GNSS信号完全失锁时,最优RBF神经网络还能根据INS测量值预测导航解,短时间内继续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5)强多路径环境中,严重的伪距多路径效应会导致卫星整周跳变或失锁,历元间变化剧烈的伪距多路径残差还会影响周跳估值的判定,导致传统三频伪距相位组合周跳探测模型失效。为了实现强多径环境中周跳的准确探测与修复,以BDS/INS组合系统为例,提出了INS定位辅助的北斗三频组合法,构建了INS辅助的周跳决策量,优选了强多路径环境中的决策量组合,分析了INS定位误差对周跳探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惯性辅助的周跳探测方法有效减少了强多路径环境中的周跳误探概率,对密集小周跳的探测与修复不受多路径效应残差影响。该论文有图93幅,表29个,参考文献187篇。
蒋浩[8](2019)在《基于RTK技术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自动导航技术是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的重要保障,它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整体作业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针对水田农机自动导航问题,本研究以插秧机为研究对象,采用GPS/北斗-RTK系统、惯性导航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设计了路径跟踪组合控制算法、分段地头转弯策略,研发了一套多种技术融合的自动导航系统,并通过Simulink和实地实验分析了系统的导航精度;然后提出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导航用地图建立及固定障碍物标识的方法,并在全面分析对比了多种常用的算法后,分别确定了适用于云端和移动端农田障碍物检测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为导航系统路径规划功能和避障功能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论详述如下:(1)本研究搭建了一套多种技术融合的自动导航系统。系统采用GPS/北斗-RTK系统与惯性导航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技术,基于路径跟踪组合控制算法和分段地头转弯策略,由方向盘、显示器、控制器、RTK卫星定位系统、前轮转角角度传感器、惯性导航传感器及视觉传感器组成,各子系统间通过CAN总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显示器主要实现数据显示与人机交互功能;嵌入式导航控制器作为导航系统的控制中枢;RTK卫星定位系统选用C94-M8P模块,利用GPS/北斗卫星数据完成插秧机行驶过程中实时位置信息的获取;惯性导航传感器完成插秧机实时姿态信息的获取;电动方向盘实现前轮转动的控制;视觉传感器由相机和镜头组成,实现农机前进路线上作物行或障碍物图片的获取。(2)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确定了路径跟踪控制器的参数,并通过实地实验分析了自动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首先针对C94-M8P模块利用GPS/北斗-RTK系统卫星信息定位的静态和动态精度问题,进行了移动站的测距实验、直线运动实验和圆周运动实验,结果显示,其移动站定位精度在2cm左右;其次通过Matlab/Simulink完成了用于路径跟踪的PID-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参数整定,其中PID控制器的输入合成误差的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的折算因子分别为10和1,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分别取0.8、16、0.4,模糊控制器根据专家经验定义了模糊规则并生成了模糊控制表,组合控制器的模糊量化参数为0.25、PID量化参数为0.75,用组合控制器对路径跟踪过程进行模拟的结果显示,最大误差为5.26cm,平均跟踪误差为1.36cm,直线度精度为2.34cm;然后针对插秧机转弯半径大于作物行间距时的地头转弯问题,设计了分段转弯方式;最后在沥青路面和水田环境下进行实地实验,结果显示,平均跟踪误差分别为2.85cm和6.11cm,直线度精度分别为3.51cm和9.32cm,基本满足插秧机实地工作的精度要求。(3)本研究利用无人机与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实验地块信息,并确定了可用于障碍物检测的无人机遥感图像最低分辨率。首先以障碍物的边界为研究对象将WV3卫星提供的31cm全色分辨率、1.24m多光谱分辨率图像与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提取的障碍物边界长度与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偏差平均值为17.3cm,远大于无人机遥感的3.4cm;接着,通过八旋翼无人机搭载索尼A7RII相机获取校区内西区农田的RGB图像,并利用ArcGIS软件完成坐标配准和障碍物边界提取,其中八个标志点配准图上换算得到的地理坐标与实际经纬度转换的地理坐标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平均偏差分别为4.6cm和5.7cm;然后,设计算法实现了坐标的自动配准和障碍物边界的自动提取过程,其中八个标志点配准图上换算得到的地理坐标与实际经纬度转换的地理坐标在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平均偏差分别为9.2cm和12.0cm,自动提取和ArcGIS提取的七个障碍物角点坐标在X和Y方向上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9cm和5.4cm,上述的自动化算法可以用于后续研究中导航用基础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最后对图像压缩后再进行基于相关系数模板匹配的障碍物边界提取,当像素压缩到735×2174(图像分辨率达到6cm)时,六个障碍物的边界点I在X、Y方向上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87与0.95cm,整个检测过程仅需3s,该结果可以为无人机遥感图像分辨率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4)本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完成对农田中不同姿态的人的判断和识别,并分别确定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端和云端障碍物检测平台的模型。为移动端和云端障碍物检测系统各选择了三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模型,通过Tensorflow在云平台上完成上述模型的训练后在手机app上完成对测试集样本中农田环境下人的检测;首先,得到每个模型的总体检测精度、平均检测时间和最大检测时间;其次,通过计算每个模型检测结果的归一化指数并通过公式转换为最终得分并进行比较,选择MobilenetSSD、Mobilenet-PPN移动端模型和Mask R-CNN+Inception云端平台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将模型的检测距离作为标准分析上述三种模型的性能,在距离梯度样本集上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于应用于移动平台的模型Mobilenet-SSD与模型Mobilenet-PPN,随着离拍摄设备的距离增加,模型Mobilenet-SSD的检测精度下降的较慢,而对于云端平台选择的模型Mask R-CNN+Inceptio一直到9m的距离梯度时仍保持在93.1%的检测精度;最后得出结论,选择模型Mobilenet-SSD和Mask RCNN+Inception分别作为移动端和云端障碍物检测平台的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罗文兴[9](2018)在《面向教育机器人的室内定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快速发展,基于相关领域的技术成果研发并具有提供丰富智能教育服务的教育机器人成为了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热点研究课题。教育机器人在许多应用情景中,需要进行自身的位置发现或对目标物体位置的定位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智能教育服务。当教育机器人在室外时,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为其提供相关的定位服务。但是,关于教育机器人的室内定位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由于无线信号受到建筑物、室内物体,人为活动和信号干扰等不利因素影响,基于教育机器人的室内定位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许多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都投入了资源研究室内定位,以及在教育机器人上的应用。面向教育机器人的室内定位需要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实现,以便教育机器人能够提供各种智能服务。单一的室内定位技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这样的服务需求,选用多种定位技术进行融合定位教育机器人就很有必要。随着WiFi的应用普及,使用教育机器人的室内环境中大多有WiFi信号。另一方面,由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RFID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在兼顾成本、适应性及应用推广的前提下,本研究结合WiFi和RFID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面向教育机器人室内无线指纹融合定位的解决方案;为了能够对室内活动的教育机器人进行更好的定位,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异构无线网络空间布局方案,通过粗细指纹结合,融合WiFi和RFID无线指纹定位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RSS能势场导航路由决策定位算法,实现了教育机器人在室内多场景中基于定位服务的应用。本文主要创新点及贡献如下:(1)在无线网络空间布局设计中,本文提出了异构无线网络布局思路,在WiFi网络覆盖的大区域,利用三角形结构布局无线接入点(AP);在RFID网络覆盖的小区域,提出了利用多种多边形组合而成的结构布局电子标签(Tag)方案。地面标签布局采取了多粒度指纹结合的布局方式,根据不同定位精度需要可调整指纹粒度间隔。(2)在不同区域获取的数据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影响,导致信号特征发生变化,因而采集RSS的数据不能直接用于教育机器人的定位,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均值叠加平滑处理方法,首先对每一个采样点的独立AP进行RSS均值叠加并进行平滑处理,在每一个采样点上获取相对优化的RSS均值;其次在其他AP覆盖区域的每个采样点上对RSS信号进行均值平滑处理,在不同定位区域对不同AP的RSS信号进行叠加再均值平滑处理,获取在不同区域的RSS数据分布特征;最后根据不同AP的RSS均值数据进行联合定位。(3)基于电子标签布局的导航定位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RSS能势场导航路由决策定位算法,通过算法实现了教育机器人自主导航到指定的服务位置。(4)本论文研究的室内定位方法成功应用于本团队研发的三款教育机器人,是构成它们自主避障、测距和路径规划的能力的关键技术。
江博[10](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谁能为GPS在中国市场导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能为GPS在中国市场导航?(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权力、技术生命周期与大国的技术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
二、大国技术政策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 |
(一)技术权力 |
(二)技术生命周期 |
(三)大国的技术政策选择 |
三、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大国技术竞争 |
(一)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权力 |
(二)各方争夺技术权力的政策选择 |
(三)小结 |
四、移动通信领域的大国技术竞争 |
(一)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权力 |
(二)各方争夺技术权力的政策选择 |
(三)小结 |
结 语 |
(2)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向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归纳总结法 |
1.5.4 交叉学科研究法 |
1.5.5 实践验证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概念解析 |
2.1.1 参与性设计 |
2.1.2 大学校园景观 |
2.1.3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
2.1.4“互联网+” |
2.1.5“互联网+教育”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关于参与性设计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研究 |
2.2.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盲点 |
3 相关案例研究 |
3.1 超级校园·以社团为组织线索的超高容积率教育综合体设计 |
3.1.1 案例介绍 |
3.1.2 经验总结 |
3.2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微空间改造——“树洞花园” |
3.2.1 案例介绍 |
3.2.2 经验总结 |
3.3 底特律中心科技园区 |
3.3.1 案例介绍 |
3.3.2 经验总结 |
3.4 北京大兴龙熙旭辉住宅社区公园 |
3.4.1 案例介绍 |
3.4.2 经验总结 |
3.5 成都麓湖云朵乐园 |
3.5.1 案例介绍 |
3.5.2 经验总结 |
3.6 北京海淀智慧公园 |
3.6.1 案例介绍 |
3.6.2 经验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基础研究 |
4.1 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空间的发展及问题 |
4.1.1 中国大学校园景观空间的发展 |
4.1.2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 |
4.2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意义 |
4.2.1 扩展校园开放空间的功能 |
4.2.2 丰富校园景观形式 |
4.2.3 延申大学教育模式与教学空间 |
4.2.4 推动参与性景观的运用与发展 |
4.3 影响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因素分析 |
4.3.1 行为特征 |
4.3.2 环境特征 |
4.3.3 地域特征 |
5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营造策略 |
5.1 大学校园整体规划原则 |
5.1.1 因地制宜 |
5.1.2 尊重历史 |
5.1.3 整体与局部 |
5.1.4 以人为本 |
5.1.5 学科特色性 |
5.1.6 问题导向 |
5.1.7 顺应时代 |
5.2 校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思路 |
5.2.1 主动与被动参与相结合 |
5.2.2 丰富人参与自然的活动类型 |
5.2.3 响应校园景观的特殊教育使命 |
5.3 互联网相关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 |
5.3.1 景观互动为导向的技术应用 |
5.3.2 景观功能为导向的技术应用 |
5.4 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营造策略 |
5.4.1 宏观上——校园整体景观功能分区规划与智慧校园景观体系构建 |
5.4.2 中观上——参与性景观相互渗透与不同校园景观构成要素的参与性营造策略 |
5.4.3 微观上——参与性景观设施小品设计与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设计实践——衡水学院滨湖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
6.1 背景概况 |
6.1.1 区位分析 |
6.1.2 周边环境分析 |
6.1.3 上位规划 |
6.2 场地认知 |
6.2.1 用地现状 |
6.2.2 竖向分析 |
6.2.3 校园发展历史与文化 |
6.2.4 校园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
6.2.5 新校区建设需求分析 |
6.2.6SWOT总结 |
6.3 目标愿景 |
6.3.1 设计依据 |
6.3.2 总体定位 |
6.3.3 总体目标 |
6.4 总体规划 |
6.4.1 规划理念 |
6.4.2 总体规划策略 |
6.4.3 功能分区 |
6.4.4 校园景观结构规划 |
6.4.5 智慧校园景观功能系统布局 |
6.4.6 总平面图(见图 6.5) |
6.4.7 总体鸟瞰(见图 6.6) |
6.5 参与性景观专题规划 |
6.5.1 校园内人群参与性活动潜力分析 |
6.5.2 主要参与性景观功能分区 |
6.5.3 校园参与性活动策划 |
6.5.4 校园参与性景观设施分类设计 |
6.5.5 基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校园景观移动共享平台设计——“AI趣学”APP设计 |
6.6 专项规划 |
6.6.1 竖向设计 |
6.6.2 雨洪管理规划 |
6.6.3 驳岸规划 |
6.6.4 道路交通规划 |
6.6.5 建筑规划 |
6.6.6 植物景观规划 |
6.7 重要参与性景观功能分区详细设计 |
6.7.1 综合核心教学区 |
6.7.2 南部教研与生活区 |
6.7.3 北部教研区 |
6.7.4 北部生活区带状街区 |
6.7.5 森林景观区 |
6.7.6 东北部运动区 |
6.7.7 衡水湖生态保护与分析检测中心 |
6.7.8 农业教研区 |
6.8 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图纸目录 |
附件 |
(3)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沥青路面质量问题 |
1.1.2 隧道施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
1.2.2 隧道内定位技术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
2.1 施工检查验收 |
2.1.1 压实度 |
2.1.2 平整度 |
2.1.3 厚度 |
2.2 施工质量监控 |
2.2.1 沥青拌合环节 |
2.2.2 路面施工环节 |
2.3 本章小结 |
3 GPS/UWB/SINS定位技术研究 |
3.1 GPS定位技术 |
3.2 UWB定位技术 |
3.2.1 工作原理 |
3.2.2 定位算法 |
3.2.3 不确定性分析 |
3.2.4 基于平差调整的UWB一维定位 |
3.3 惯性导航技术 |
3.3.1 基本原理 |
3.3.2 姿态解算 |
3.3.3 导航推算 |
3.3.4 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UWB/SINS隧道内联合定位系统设计 |
4.1 反馈校正型间接卡尔曼滤波 |
4.2 松组合 |
4.3 噪声自适应 |
4.3.1 噪声协方差矩阵 |
4.3.2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
4.4 极端视距条件判别 |
4.5 实验室实验与仿真 |
4.5.1 评价指标选取 |
4.5.2 实验室实验与噪声初值灵敏度分析 |
4.5.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仿真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
5.1 基于物联网的施工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
5.1.1 总体架构 |
5.1.2 硬件组成 |
5.1.3 软件设计 |
5.2 系统实施与分析 |
5.3 隧道现场定位实验 |
5.3.1 UWB一维定位实验 |
5.3.2 UWB/SINS定位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徕卡(中国)公司GPS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徕卡公司介绍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问题、思路和线路图 |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战略 |
2.1.2 基本竞争战略 |
2.1.3 全站仪、大地测量GPS接收机和新兴大地测量仪器 |
2.2 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范式 |
2.2.1 产业基础观理论 |
2.2.2 资源基础观理论 |
2.2.3 制度基础观理论 |
2.2.4 动态能力观理论 |
2.3 前沿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竞合战略 |
2.3.2 商业生态系统 |
2.3.3 蓝海战略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徕卡(中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 |
3.2.1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2 供方议价能力 |
3.2.3 买方议价能力 |
3.2.4 替代品威胁 |
3.2.5 现有竞争对手直接的竞争激烈程度 |
3.3 战略群组 |
3.4 主要竞争对手 |
3.4.1 天宝的竞争战略 |
3.4.2 拓普康的竞争战略 |
3.4.3 南方测绘的竞争战略 |
3.4.4 中海达的竞争战略 |
3.4.5 华测的竞争战略 |
3.4.6 合众思壮(思拓力)的竞争战略 |
3.5 机会与威胁 |
3.5.1 面临的机会 |
3.5.2 面临的威胁 |
第4章 徕卡公司内部环境 |
4.1 有形资源 |
4.1.1 徕卡(中国)公司财务资源 |
4.1.2 徕卡(中国)公司组织资源 |
4.2 无形资源 |
4.2.1 徕卡(中国)公司声誉资源 |
4.2.2 徕卡(中国)公司人力资源 |
4.3 徕卡(中国)公司竞争能力 |
4.3.1 物流配送能力 |
4.3.2 市场营销能力 |
4.3.3 售后服务能力 |
4.3.4 软件研发 |
4.4 优势与劣势 |
4.4.1 企业的优势 |
4.4.2 企业的劣势 |
第5章 徕卡(中国)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 |
5.1 徕卡(中国)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
5.1.1 徕卡(中国)公司的愿景 |
5.1.2 徕卡(中国)公司的使命 |
5.2 竞争战略指导思想 |
5.2.1 SO战略 |
5.2.2 WO战略 |
5.2.3 ST战略 |
5.2.4 WT战略 |
5.2.5 竞争战略指导思想 |
5.3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
5.3.1 战略定位 |
5.3.2 中短期竞争目标 |
5.3.3 长期战略目标 |
5.4 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与选择 |
5.4.1 成本领先战略可行性 |
5.4.2 差异化战略可行性 |
5.4.3 聚焦战略可行性 |
5.4.4 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
5.5 战略实施措施 |
5.5.1 目标市场开展有效推广 |
5.5.2 提升渠道管理和营销能力 |
5.5.3 广泛开展软件定制 |
5.5.4 打造管家式售后服务体系 |
第6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构建目标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 |
6.1.1 设计与目标关联的KPI |
6.1.2 构建目标导向的激励体系 |
6.2 打造“厂商+渠道”一体化的组织结构 |
6.2.1 打造厂商和渠道一致的组织架构 |
6.2.2 健全厂商与渠道的沟通机制 |
6.2.3 打造信息共享的CRM平台 |
6.3 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 |
6.3.1 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
6.3.2 提升员工知识共享 |
6.4 狼性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构建 |
6.4.1 打造狼性企业文化 |
6.4.2 提升员工归属感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一节 企业总体战略理论及工具 |
一、企业总体战略理论回顾 |
二、企业总体战略分析工具 |
第二节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及工具 |
一、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回顾 |
二、企业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
第三章 T公司(中国)的战略分析 |
第一节 T公司发展概述 |
一、T公司简介 |
二、T公司全球经营内容 |
三、T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
四、T公司的并购战略 |
第二节 行业发展综述 |
一、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简述 |
二、现代卫星导航 |
第三节 T公司(中国)外部环境分析 |
一、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
二、T公司(中国)所处行业竞争形势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三、T公司(中国)竞争形势分析 |
第四节 T公司主要业务BCG矩阵分析 |
第四章 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一节 T公司(中国)一体化战略应用 |
一、加强研发保持领先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
二、加大在华合资投产并延续多领域并购 |
第二节 T公司(中国)多元化战略应用 |
一、行业延伸趋势 |
二、重点行业对策和新行业发展储备 |
第五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战略并购扬长避短 |
第二节 多方合作实现共赢 |
第三节 全球统筹因地制宜 |
第四节 方针明确职能清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对准及其故障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基本原理 |
2.1 常用坐标系统及其转换关系 |
2.2 惯性导航姿态表达及微分方程 |
2.3 捷联INS机械编排 |
2.4 捷联INS更新算法 |
2.5 INS输出误差来源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精度SINS快速自对准技术 |
3.1 卡尔曼滤波模型 |
3.2 SINS误差方程 |
3.3 解析式粗对准 |
3.4 似静态精对准 |
3.5 可观测性分析 |
3.6 最优多位置对准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大失准角非线性对准模型 |
4.1 基于EPEA的非线性误差方程 |
4.2 大失准角SINS对准模型 |
4.3 简化无迹卡尔曼滤波 |
4.4 Sigma点采样策略改进 |
4.5 实验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磁力计辅助MEMS IMU抗差快速融合定姿技术 |
5.1 地磁测量原理 |
5.2 磁力计误差分类与建模 |
5.3 改进的Lenenberg-Marquardt算法 |
5.4 磁力计/IMU自适应抗差融合定姿 |
5.5 实验与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6 神经网络辅助GNSS/INS系统故障识别与修复 |
6.1 GNSS观测方程 |
6.2 GNSS/INS组合模型 |
6.3 导航故障检测与抑制 |
6.4 最优RBF辅助故障识别 |
6.5 实验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多路径故障下惯性辅助BDS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
7.1 BDS三频组合观测值 |
7.2 惯性辅助周跳探测估值 |
7.3 周跳检验量的选取 |
7.4 强多路径对周跳探测的影响 |
7.5 试验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RTK技术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究进展 |
1.3 基于RTK技术的农机导航系统研究进展 |
1.4 遥感系统研究进展 |
1.5 障碍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6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自动导航系统平台设计 |
2.1 引言 |
2.2 显示器 |
2.3 控制器 |
2.3.1 数据解析 |
2.3.2 路径相关 |
2.3.3 控制决策 |
2.3.4 数据通讯与保存 |
2.4 基于RTK技术的定位系统 |
2.4.1 系统组成 |
2.4.2 基站与移动站的参数设置 |
2.4.3 定位模块的安装 |
2.5 惯性导航传感器 |
2.6 电动方向盘 |
2.6.1 电动方向盘的总体设计要求 |
2.6.2 转向机构的设计 |
2.6.3 转向控制器的设计 |
2.7 视觉传感器 |
2.7.1 相机与镜头的参数 |
2.7.2 相机标定 |
2.7.3 图像处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机导航关键技术分析 |
3.1 引言 |
3.2 C94 M8P模块基于GPS/北斗-RTK系统卫星数据的定位精度 |
3.2.1 静态定位精度 |
3.2.2 动态定位精度 |
3.3 基于Simulink的控制算法仿真 |
3.3.1 Simulink仿真程序的设计 |
3.3.2 PID控制器的设计 |
3.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3.4 Simulink仿真结果分析 |
3.4 导航系统的实地实验分析 |
3.4.1 农机转弯策略 |
3.4.2 沥青路面实验分析 |
3.4.3 水田环境实验分析 |
3.5 导航系统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S/GIS的农田导航信息获取 |
4.1 引言 |
4.2 基于卫星航天遥感技术的农田导航信息获取 |
4.2.1 卫星遥感数据介绍 |
4.2.2 不同分辨率卫星数据对比 |
4.3 基于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的农田导航信息获取 |
4.3.1 设备介绍 |
4.3.2 实验环境与数据采集 |
4.3.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4 农田信息获取的自动化实现 |
4.4.1 坐标配准算法及其精度比较 |
4.4.2 障碍物边界的自动提取 |
4.5 图像分辨率对障碍物边界提取结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农田障碍物检测 |
5.1 引言 |
5.2 深度学习在人检测上的应用 |
5.3 概念介绍与技术方案 |
5.3.1 CNN的基本概念 |
5.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模型 |
5.3.3 Tensorflow介绍 |
5.4 实验设计和平台搭建 |
5.4.1 样本采集与预处理 |
5.4.2 模型计算平台的系统性能 |
5.5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面向教育机器人的室内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定位技术理论基础及误差分析方法 |
2.1 定位技术概述 |
2.1.1 室外定位技术 |
2.1.2 室内定位技术 |
2.2 室内定位技术的理论基础 |
2.2.1 参数化室内定位方法 |
2.2.2 非参数化室内定位方法 |
2.3 定位误差分析方法 |
2.3.1 参数化室内定位精度影响因素 |
2.3.2 制约现有非参数化室内定位精度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机器人室内WiFi指纹定位研究 |
3.1 WiFi定位基本理论基础 |
3.1.1 WiFi技术概述 |
3.1.2 WiFi网络结构 |
3.1.3 WiFi网络定位 |
3.2 WiFi指纹算法研究 |
3.3 WiFi网络布局研究 |
3.4 WiFi指纹地图的构建探讨 |
3.5 室内多场景下WiFi指纹数据库的构建 |
3.5.1 WiFi指纹数据库构建场景选择 |
3.5.2 WiFi指纹定位场景布局 |
3.5.3 离线阶段RSS指纹栅格建立 |
3.5.4 离线阶段RSS数据采集 |
3.5.5 离线阶段RSS数据建库数据处理探讨 |
3.6 WiFi指纹室内多场景定位研究 |
3.6.1 无障碍细长场景 |
3.6.2 宽敞又极少障碍物的场景 |
3.6.3 宽敞但有极多障碍物的场景 |
3.7 实验效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机器人室内RFID指纹定位研究 |
4.1 RFID定位基本原理 |
4.1.1 阅读器定位 |
4.1.2 标签定位 |
4.2 RFID指纹定位投影位置定位研究 |
4.2.1 投影区域Tags的布局 |
4.2.2 教育机器人信号采集方法 |
4.2.3 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 |
4.2.4 基于投影位置的定位实验及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WiFi+RFID定位技术融合定位教育机器人研究 |
5.1 融合定位的优势分析 |
5.2 WiFi+RFID融合定位在投影区域定位研究 |
5.2.1 WiFi定位技术特性 |
5.2.2 RFID定位技术特性 |
5.2.3 WiFi+RFID融合定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定位技术在教育机器人室内服务中的应用 |
6.1 教育机器人室内应用服务需要面对的问题 |
6.2 教育机器人平台建设 |
6.2.1 教育机器人基础平台框架 |
6.2.2 研发的教育机器人平台 |
6.3 定位技术在多种教学场景下的应用 |
6.3.1 定位技术在展厅的应用 |
6.3.2 定位技术在教育机器人自主充电中的应用 |
6.3.3 定位技术在教育机器人投影推送服务中的应用 |
6.3.4 定位技术在教育机器人语音交互中的应用 |
6.3.5 定位技术在教育机器人扫码链接云平台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谁能为GPS在中国市场导航?(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权力、技术生命周期与大国的技术政策选择[J]. 张倩雨.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2(01)
- [2]大学校园参与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李若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 李向頔.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5]徕卡(中国)公司GPS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阴朋. 山东大学, 2019(03)
- [6]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D]. 罗立. 厦门大学, 2019(02)
- [7]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对准及其故障修复研究[D]. 宁一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RTK技术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系统研究[D]. 蒋浩. 浙江大学, 2019
- [9]面向教育机器人的室内定位研究[D]. 罗文兴.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智慧校园论文; 互联网+论文; 定位精度论文; 机器人教育论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