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

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

一、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弋诗文[1](2021)在《高能球磨—微波协同作用对钡铁氧体矿相重构及性能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钡铁氧体是一种典型的铁磁材料,因其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较大的矫顽力,常被用于制作永磁材料、传感器、记录介质、微波吸收材料等方面。本文以三氧化二铁、碳酸钡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微波烧结制备钡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检测方法考察不同高能球磨时间、不同微波烧结条件下钡铁氧体前驱体物相、微观形貌、官能团及磁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常规烧结制备的钡铁氧体。而且通过红外二阶导数光谱、拟合平滑光谱计算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阐明了钡铁氧体前驱体高能球磨过程中物相的变化规律。XRD及SEM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增加,钡铁氧体前驱体各物相的衍射峰宽度变宽,粉末细化,晶格逐渐发生畸变,产生晶体空位缺陷,从而使Ba溶入Fe2O3晶格中生成Ba XFe2-XO3的固溶体,且产生吸附“团聚”现象;当球磨时间大于40h时,发生和“纳米尺寸效应”,生成有磁性的Fe3O4及Ba XFe3-XO4固溶体。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Ba CO3和α-Fe2O3的特征峰均存在峰强减小、峰位发生明显移动的规律,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增加,Ba CO3和α-Fe2O3颗粒粒度变小,且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红外光谱的平滑拟合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计算可知,随球磨时间增加,各吸收峰面积均明显减小。相对于球磨0h,在波数473cm-1的Fe-O键振动吸收峰的峰面积分别减少48.84%、65.97%、93.54%;而在波数540cm-1处Fe-O键吸收峰的峰面积则分别减少37.11%、51.76%、82.85%;在波数856cm-1处的O-C-O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的峰面积分别30.62%、44.71%、67.10%;在波数1446cm-1处的C-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峰的峰面积分别减少0.03%、27.63%、57.90%。微波烧结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佳烧结温度(1000℃)下,钡铁氧体的磁性能为:饱和磁化强度为68.27 emu/g、剩余磁化强度为32.36 emu/g、矫顽力为3415.41 Oe;而采用高能球磨-微波烧结,在最佳烧结温度(900℃)下,钡铁氧体的磁性能为:饱和磁化强度为53.67 emu/g,剩余磁化强度为26.34 emu/g,矫顽力为5617.88 Oe,比不经高能球磨、单纯采用混料烧结制备的钡铁氧体,烧结温度降低,其矫顽力提高很多;而对比常规烧结,微波烧结制备的钡铁氧体磁性能相近,但焙烧温度降低了100℃,且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烧结时间大大缩短。

刘畅[2](2020)在《聚吡咯包覆Sm、Dy掺杂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钡铁氧体由于兼具磁损耗和介电损耗,故常用来做吸波剂,但由于其具有c轴各向异性,导致低磁导率和高的共振频率,因此对电磁波的吸收有限,故需对其进行改性。通常采用金属或稀土元素掺杂、材料纳米化等方式,来改善材料的电磁参数,但双稀土掺杂铁氧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制备聚吡咯包覆的Dy-Sm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改善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通过扫描(SEM)、红外(FTIR)、磁性能(VSM)、吸波性能(VN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微观结构及性能表征。钡铁氧体采用溶胶凝胶及自蔓延方法制备,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分别以p H、柠檬酸加入量和分散剂浓度为变量,探究变量对样品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7、n CA:n Ba2+=13和CCTAB=0.01mol/L时,可获得杂质最少的片状钡铁氧体,当复合材料厚度为7.0mm时,反射损耗在14.64GHz处可达-2.15d B。为提高钡铁氧体的磁晶各向异性,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稀土Dy、Sm掺杂的钡铁氧体,以掺杂量为变量,探究两种稀土元素单独掺杂时的最大掺杂量及混合掺杂时达到较大反射损耗的比例。结果表明,当n Dy3+:n Ba2+=0.20和n Sm3+:n Ba2+=0.10时掺杂量最大,无稀土铁氧化物的生成,并且稀土的掺杂可以增加样品的磁导率的虚部值,增加样品对电磁波的损耗。并且当n Dy3+:n Ba2+=0.10和n Sm3+:n Ba2+=0.050时,可获得较大反射损耗,即当复合材料厚度为7.0mm时,最大反射损耗分别为-4.54d B(16.79GHz)和-4.00d B(16.00GHz)。Dy-Sm掺杂共同掺杂可以获得最大的反射损耗,即当n Dy3+:n Sm3+=7:3时反射损耗最大,在7.0mm厚度条件下,反射损耗的最大值为-5.38d B,对应频率为15.38GHz。为提高样品的介电损耗,以获得较大的反射损耗,故在钡铁氧体表面包覆一层聚吡咯。以氯化亚铁和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原位聚合制备Ba Fe12O19@PPy复合吸波材料,以吡咯加入量为变量,探究获得较大反射损耗的加入量。结果表明,当m Py:m Ba Fe12O19=5:1时,样品的反射损耗最大,且包覆的反射损耗均大于共混时的反射损耗。其中聚吡咯包覆的Dy-Sm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材料厚度为7.0mm时,样品在4.93GHz处的反射损耗可达-12.46d B,在15.82GHz处的反射损耗可达-23.24d B,并且小于-10d B的吸收频宽可达4.81GHz。

何庆[3](2020)在《纳米氮化铝粉末的制备、烧结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氮化铝(AlN)陶瓷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目前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微波器件、红外窗口、蒸发舟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力。现有的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AlN粉末的生产工艺存在碳热还原温度高、原料混合均匀难、原料获取难、能耗高等突出问题。溶液燃烧合成(SCS)作为一种适合制备纳米粉末的有效方法,具有所合成产物活性高、成分均匀、原料易获取、能耗低等众多优势。本文将利用这种方法来制备纳米AlN粉末,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无定形A1203和C的混合前驱体,以NH3作为反应气体,成功制备出超细纳米AlN粉末。研究了燃烧气氛对合成前驱体的粒度形貌、碳含量以及比表面积的影响,对比不同气氛中燃烧合成前驱体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的差异。在Ar中燃烧合成前驱体的碳铝原子比为4.4:1,比表面积为7.4m2/g,在1000℃氮化就生成AlN相,在1300℃氮化2h实现完全氮化,获得粒径20~30nm的超细纳米AlN粉末。无助剂纳米AlN粉末常压1600℃烧结4h后致密度达到98.5%。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无定形Al2O3在NH3中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开始温度为1068℃,无定形A1203在热力学上的开始氮化温度要比γ-Al2O3低50℃。(2)研究了溶液燃烧合成前驱体在低温氮化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研究了前驱体中C对A1203结晶相变及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研究了 AlN颗粒的形核和结晶规律。以N2为反应气体,燃烧合成前驱体的开始氮化温度为]300℃,比球磨混合前驱体的低200℃。在1500℃氮化2h实现完全氮化,获得粒径80~1 00nm的纳米AlN粉末。在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C不仅起到了还原A12O3的作用,同时抑制了 A1203从高活性晶型向稳定晶型的转变。在燃烧合成前驱体的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无定形A1203在转变成结晶态A12O3之前,优先与C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AlN相,这无疑加快了氮化反应进程。AlN相的生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氮化反应开始阶段,无定形态AlN首先在前驱体的片状颗粒上均匀形核;随后局部区域的无定形态AlN优先发生结晶转变;随着氮化反应的进行,不断发生AlN的形核、结晶和长大;最终所有的A1203全部转变成AlN后,达到完全氮化。(3)研究了溶液燃烧合成纳米AlN粉末的常压烧结致密化规律,研究了烧结助剂、压制压力以及预处理对致密度、显微组织及陶瓷性能的影响。无助剂纳米AlN粉末进行常压烧结时,1700℃烧结4h致密度达到98.4%,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1040HV0.3和277.41MPa。添加3%氧化钇的纳米AlN粉末常压1600℃烧结4h致密度达到99.5%,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1310HV0.3和350.34MPa。纳米AlN粉在较低压制压力成形后烧结就可以获得高致密度的陶瓷,压制压力过高时坯体会在卸压后发生弹性膨胀,在生坯中产生孔隙和裂纹,从而造成陶瓷致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对AlN脱脂坯进行预处理能降低坯体的氧、碳含量,随着陶瓷中氧含量的降低,第二相种类由富铝盐向着富钇盐转变。预处理提高了 AlN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热导率,经预处理的AlN陶瓷中,1300℃预处理5h的AlN陶瓷抗弯强度为最高值549.28MPa,比未预处理的AlN陶瓷提高了 59.0%,在1500℃预处理10h的AlN陶瓷热导率为最高值144.98W/m·K,比未预处理的AlN陶瓷提高了36.5%。

岳中岳[4](2014)在《磁有序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赫兹(THz)波,又称为远红外波或亚毫米波,是处于微波与红外波之间的电磁波。近年来随着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发展,太赫兹科学逐渐在通信、成像、安全等领域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有效地工具。磁有序材料的超快动力学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物理研究的热点,促进了自旋电子学的发展。本论文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选取钙钛矿、磁铅石以及纤锌矿三种不同类型的磁有序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从逆法拉第效应、自旋相干控制、吸收系数以及折射率等问题入手,开展了以下工作:1、利用THz脉冲的磁场分量,研究了倾角反铁磁RFeO3(R=Y, Dy和Pr)晶体中的自旋极化波的激发和色散等特性;利用THz脉冲的磁场分量与晶体的磁共振吸收,实现了DyFeO3等晶体中的准铁磁和准反铁磁模式的THz相干控制。2、利用THz-TDS研究了磁有序材料——钡铁氧体以及Al掺杂钡铁氧体的THz光谱、吸收系数以及折射率。结果表明,对于磁有序材料样品钡铁氧体,退火温度对钡铁氧体的吸收曲线和折射率有影响,在0-1.2THz波段内,不同退火温度的钡铁氧体样品的吸收曲线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退火温度钡铁氧体的折射率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缓慢减小,且钡铁氧体样品的折射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对于Al掺杂钡铁氧体而言,在0-1.2THz频域内,样品在1000℃和1100℃退火的吸收系数谱线在0.67THz处有较明显的吸收,在吸收峰(0.67THz)附近,样品的折射率随频率的增大而略有减小,呈现出反常色散特性。我们认为,在0-1.2THz频域内,Al的掺杂改变了钡铁氧体的晶格结构,Al的掺杂降低了钡铁氧体对THz波的吸收的同时也减小了钡铁氧体的折射率。3、利用THz-TDS研究了ZnO单晶、ZnO块材和Mg掺杂ZnO块材的THz光谱、吸收系数以及折射率。结果表明,Mg的掺杂提高了氧化锌的吸收系数,而降低了其折射率,在0.2-2.0THz频域内,ZnO块材和Mg掺杂ZnO块材相比较ZnO单晶具有相似的介电特性,并用横向光学声子模型对现象进行了解释。

曹渊,王亚涛[5](2013)在《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大量专利文献报道。而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纳米材料,操作简单易行、无需煅烧、所得产物粒径小、分布比较均匀。本文综述了微波诱导燃烧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制备一些简单纳米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纳米金属及合金、无机纳米材料等几个方面的实际应用。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李敏[6](2012)在《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吸波材料在民用和军事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仅在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和服装等上用作电磁防护材料;而且也应用于隐形飞机和雷达等武器装备上。铁氧体吸波材料是既具有亚铁磁性又有介电特性的双复介质,其中六角晶系的M型钡铁氧体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成为人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硝酸铁、硝酸钡为基本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性能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试分析方法,对M型钡铁氧体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优化并确定了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分散剂聚乙二醇的浓度为20g/L,凝胶在850℃煅烧3h。采用已优化的工艺,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考察氧化石墨烯的掺杂量对复合吸波材料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氧化石墨烯后,并没有改变M型钡铁氧体的相组成和多边形的形貌。复合吸波材料的磁性能随着掺杂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大减小。复合吸波材料不仅比M型钡铁氧体材料微波吸收频段宽,而且吸收强度增大,其中掺杂氧化石墨烯含量为3%的样品,在10~18GHz的频率上,反射率是最小的。因此,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有效的改善了M型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

王二永,罗驹华[7](2012)在《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新进展》文中指出阐述了国内外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纳米钡铁氧体在磁性和吸波性能等方面都展现了优异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新工艺,溶胶-凝胶法因其在控制产品的成分及均匀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成为纳米钡铁氧体粉体和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但有些新工艺的机理还需深入研究。分析表明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还需进一步完善,并提出纳米钡铁氧体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纳米钡铁氧体的掺杂及掺杂后与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是纳米钡铁氧体制备的研究方向。

贺强[8](2011)在《Ba-Fe-O铁氧体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a-Fe-O铁氧体作为一种磁性材料,它的发展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铁氧体磁性材料以其优异的磁性能和价格优势在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引起研究者广泛的兴趣。Ba-Fe-O铁氧体在微波毫米波器件,高密度磁记录介质以及医疗等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可以作为隐形飞机和无人侦察机表面的涂层,进行微波的吸收,达到隐形的目的;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的磁靶,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Ba-Fe-O铁氧体的应用价值,对于研究者来说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其矫顽力,优化其磁性能,探讨其形成机制,调控掺杂元素的掺杂状态任重道远。研究工作对促进Ba-Fe-O铁氧体的应用和丰富磁性理论有重要意义。Ba-Fe-O铁氧体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尖晶石型、磁铅石型(M型)和石榴石型。尖晶石铁氧体是一种软磁材料,广泛地应用于高密度磁记录、微波装置和磁流体等领域。尖晶石铁氧体结构的化学通式为:AB2O4,为面心立方结构,晶胞中含有许多四面体和八面体空位间隙,这些空位的存在为改进铁氧体性能提供了条件,为金属离子的掺杂和取代创造了条件,因而使尖晶石型铁氧体种类繁多,性能更加优异。M型Ba-Fe-O铁氧体材料是一种永磁材料,为硬磁材料,广泛用于磁记录,发动机马达以及电磁波吸收材料等。M型钡铁氧体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的矫顽力、单轴磁晶各向异性、优良的旋磁特性、高的化学稳定性、高居里温度和高剩磁等特点,同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近些年随着合成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提高,通过掺杂不同的元素和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铁氧体合成过程中结构和相变的报道很多,由于机械合金法做为一个合成磁性纳米材料的主要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机械合金化由于反应复杂,材料配比和球磨能量不同,导致产生结构相变情况也不同。因此,可以形成高性能的纳米磁性前驱体粉末。甘氨酸硝酸盐法又称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是近二三十年兴起的制备材料的方法,属于一种高新技术。烧结合成出铁氧体粉末性能稳定和尺寸分布均匀等,且燃烧合成前驱体颗粒较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铁氧体。采用机械合金法进行Ba-Fe-O铁氧体的合成,通过球磨BaCO3和α-Fe2O3,首次制备出尖晶石结构BaxFe3-xO4相。研究表明:在球磨过程中,首先形成了α-(Fe,Ba)2O3固溶体,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Ba在α-(Fe,Ba)2O3中的固溶量增加,当Ba含量达到一定的固溶限时,α-(Fe,Ba)2O3转变为具有较高密度的BaxFe3-xO4尖晶石相。在BaxFe3-xO4中,Ba2+替代Fe2+占据尖晶石结构中八面体的B位,其成份为Ba0.23Fe2.77O4,饱和磁化强度为53.3emu/g,矫顽力是113.7 Oe。利用常规烧结、机械合金化结合高温烧结和甘氨酸硝酸盐法开展了M型钡铁氧体(M-BaFe12O19)的制备、表征和磁性能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烧结曲线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中M-BaFe12O19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α-Fe2O3和BaCO3为原材料,利用常规烧结制备M-BaFe12O19过程中,首先是α-Fe2O3和BaCO3反应生成具有正交结构的BaFe2O4中间相,然后BaFe2O4与α-Fe2O3在770至920℃温度之间反应,烧结形成M-BaFe12O19.在机械合金化结合高温烧结法中,首先将α-Fe2O3和BaCO3的混合物球磨80h形成尖晶石结构的BaxFe3-xO4,然后将BaxFe3-xO4在700-1000℃退火2小时,形成M-BaFe12O19.在甘氨酸硝酸盐方法中,首先通过自蔓延反应生成了α-Fe2O3,Fe3O4和BaFe2O4混合的前驱体粉末,然后通过在1000℃条件下烧结前驱体粉末制备出了单一相的M-BaFe12O19。比较三种制备方法,以尖晶石结构BaxFe3-xO4为前驱体通过烧结制备M-BaFe12O19的最低形成温度最低。研究发现,以机械合金法制备的M-BaFe12O19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是47.24emu/g和5086.340e,其矫顽力比其它两种方法制备的M-BaFe12O19的矫顽力大。矫顽力的增大不是由于晶粒尺寸和纯度所造成的,而是由于Ba离子残留在八面体2a位置上的原因。利用甘氨酸硝酸盐法进行了Al、Dy及La掺杂M-BaFe12O19的制备和掺杂元素对钡铁氧体的结构和矫顽力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当燃料和氧化物比为1.5:1时,前驱体粉末经900℃烧结2h形成单一M-BaFe12O19相。因此,所有掺杂都是在这一比例下进行的。对于A1掺杂,A1在M-BaFe12O19中Al3+替代Fe3+,记作BaAlxFe12-xO19。XRD测试结果表明:当0<x≤4时,随着Al3+含量的增加,衍射角向高角移动,这归因于Al3+半径小于Fe3+的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对晶格常数a影响较大,a值从5.887A下降到5.819A,对晶格常数c影响趋势相同。另外,XRD峰的半高宽随A1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即晶粒尺寸随A1掺杂量增加而减小。这意味着铝的加入减慢了晶粒生长速度。伴随着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的变化,矫顽力随A1掺杂量的增加从4012 Oe增加到13738 Oe,接近钕铁硼的矫顽力。但是,当x=5时,BaAlxFe12-xO19出现分相,样品由M-BaAlxFe12-xO19.α-Fe2O3和BaAl2O4相组成,同时矫顽力下降到8430 Oe。这意味着A1在M-BaAlxFe12-xO19有限固溶度。由于Al3+在BaAlxFe12-xO19中优先占据2b和12k晶位,替换了该晶位上的Fe3+,使整个钡铁氧体Fe3+磁性离子数减小,因此,随A1掺杂量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单调降小。对于Dy掺杂,Dy替代Ba,经900℃烧结形成的BaxDy1-xFe12O19结晶较差,矫顽力没有增加反而略有降低,这与文献报道的不一致,可能由于制备方法不同所致。对于La掺杂,La替代Ba形成M-BaxLa1-xFe12O19,在0<x<5范围内,矫顽力随La含量增加基本没有变化,但饱和磁化强度却从x=0的60.4 emu/g逐渐下降到x=0.5的38.6emu/g。由La和A1共掺杂形成的M-Ba0.5La0.5AlFe11O19,矫顽力为8704 Oe,饱和磁化强度为26.7emu/g。其矫顽力高于BaAlFe11O19的6679 Oe。以上结果表明:对于M型BaFe12O19来说,其矫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对Fe3+的替代掺杂,而替代Ba2+的掺杂形式对矫顽力的影响较小。

刘瑞娟,张秀蕾,孟凡君[9](2010)在《超细钡铁氧体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超细钡铁氧体粒子的基本制备方法及其综合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有机树脂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玻璃晶化法和微乳液法等以及它们的结合法,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王建华[10](2010)在《自蔓延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与自蔓延低温合成(LCS)方法对NiZn铁氧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合成NiZn铁氧体中的热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了ZnO含量、铁粉和NaClO4含量、压坯密度对SHS镍锌铁氧体样品性能的影响;初次采用Ni粉、NiCO3作为镍源SHS镍锌铁氧体。首次在SHS反应的坯料中添加各类氧化物,系统地对镍锌铁氧体的掺杂进行了研究。率先在我国开展磁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铁氧体的技术工作,对外加磁场条件下合成镍锌铁氧体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针对磁场强度、磁场方向和燃烧波传播方向关系、以及不同燃烧阶段施加磁场对燃烧温度、样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应纳米镍锌铁氧体发展趋势,对自蔓延低温合成镍锌铁氧体进行了研究,对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配比、溶胶pH、引燃温度、烧结温度和燃料种类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用红外测温仪测试了燃烧温度,应用XRD、EDS、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镍锌铁氧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Jade软件对样品晶格常数、颗粒尺寸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应用热力学相关理论对SHS镍锌铁氧体反应过程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得到不同配比下燃烧体系的绝热温度,根据合成可能发生反应的焓变和温度的关系推导出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的合成途径,提出了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的反应机制。通过研究初始反应物中的ZnO含量对SHS镍锌铁氧体样品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具有较低的矫顽力、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的Ni0.35Zn0.65Fe2O4作为自蔓延燃烧合成的目标产物,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压坯密度为2.2g/cm3,Fe与Fe2O3比例为3:1,NaClO4含量为23.2%,合成得到Ni0.35Zn0.65Fe2O4的样品的矫顽力Hc为17Oe,比饱和磁化强度Ms最大可达68.1emu/g,初始磁导率为23.3;同时研究发现镍源对Ni0.35Zn0.65Fe2O4的性能有直接影响,采用Ni粉作为镍源也可以制备出与采用NiO性能相当的镍锌铁氧体样品。在Ni0.35Zn0.65Fe2O4掺杂Bi2O3、Co2O3、PbO、MoO3和纳米SiO2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随着Bi2O3和PbO添加含量的增加,镍锌铁氧体晶体尺寸有长大的趋势;另外PbO、MoO3和SiO2能有效提高镍锌铁氧体样品的烧结密度,磁导率也有所提高;添加纳米SiO2可达到晶粒细化的目的,铁氧体颗粒尺寸在1-2μm之间;当添加3%的SiO2时,初始磁导率提高10%。当添加1%的MoO3时,初始磁导率提高74.4%。对外加电磁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Ni0.35Zn0.65Fe2O4研究结果表明:(1)磁场下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可以达到提高样品比饱和磁化强度的目的,本实验条件下约在在0.5T和1.1T附近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普遍得到提高。在1.12T下合成Ni0.35Zn0.65Fe2O4的饱和磁化强度最大可达71.8emu/g,相比无磁场条件制备的样品提高5.4%。磁场强度使样品晶体长大,在场强为1.1T时,铁氧体由类球形变为多面体形状。1.12T反向磁场下自蔓延合成样品的初始磁导率达到32.2,比无磁场时提高38%。(2)通过在燃烧合成的不同阶段施加1.3T外磁场合成Ni0.35Zn0.65Fe2O4样品性能的研究表明:不同阶段下外加磁场使镍锌铁氧体的矫顽力都有所提高,比饱和磁化强度变化无明显趋势,磁场对自蔓延高温合成影响主要表现在自蔓延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冷却等两个阶段。初步建立了磁场下自蔓延燃烧合成过程中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低温燃烧合成Ni0.35Zn0.65Fe2O4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前躯体溶液pH值为7的条件下,取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的配比R为2:1,预烧温度400℃,烧结温度为1180℃时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越的Ni0.35Zn0.65Fe2O4样品,矫顽力Hc为51.60e,比饱和磁化强度达70.2emu/g。除柠檬酸外,采用甘氨酸和尿素同样能制备出单相的Ni0.35Zn0.65Fe2O4样品。

二、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能球磨—微波协同作用对钡铁氧体矿相重构及性能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M型钡铁氧体磁性材料
        1.1.1 M型钡铁氧体的晶体结构
        1.1.2 主要磁性参数
        1.1.3 M型钡铁氧体的制备技术
        1.1.4 M型钡铁氧体的研究现状
    1.2 高能球磨技术
        1.2.1 高能球磨的原理
        1.2.2 高能球磨的优势
        1.2.3 高能球磨的应用
    1.3 微波烧结工艺
        1.3.1 微波烧结的原理
        1.3.2 微波烧结的优势
        1.3.3 微波烧结在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部分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流程
    2.4 检测方法
3 高能球磨制备钡铁氧体前驱体的实验
    3.1 球磨时间对钡铁氧体前驱体粉末物相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3.2 不同球磨时间下钡铁氧体前驱体粉末形貌和成分分析
    3.3 不同球磨时间下钡铁氧体前驱体粉末红外光谱分析
    3.4 小结
4 常规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结构及磁性能
    4.1 常规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
        4.1.1 M型钡铁氧体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4.1.2 M型钡铁氧体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4.1.3 M型钡铁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4.1.4 M型钡铁氧体的磁性能
    4.2 高能球磨-常规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
        4.2.1 M型钡铁氧体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4.2.2 M型钡铁氧体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4.2.3 M型钡铁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4.2.4 M型钡铁氧体的磁性能
    4.3 小结
5 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结构及磁性能
    5.1 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
        5.1.1 M型钡铁氧体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5.1.2 M型钡铁氧体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5.1.3 M型钡铁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5.1.4 M型钡铁氧体的磁性能
    5.2 高能球磨协同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
        5.2.1 高能球磨协同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5.2.2 高能球磨协同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5.2.3 高能球磨协同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5.2.4 高能球磨协同微波烧结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磁性能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聚吡咯包覆Sm、Dy掺杂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吸波材料概况及隐身原理
        1.1.1 吸波材料概述
        1.1.2 常见吸波材料及分类
        1.1.3 吸波材料的隐身原理
    1.2 铁氧体吸波材料
        1.2.1 铁氧体的结构与性质
        1.2.2 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1.2.3 改性铁氧体的研究现状
    1.3 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
        1.3.1 铁氧体核壳结构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3.2 铁氧体核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2.1.1 化学试剂及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2.2.1 钡铁氧体的制备
        2.2.2 聚吡咯包覆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4 X射线衍射仪(XRD)
        2.3.5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2.3.6 吸波性能测试(VNA)
第3章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铁氧体及表征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H变量条件下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3.2.2 柠檬酸变量条件下的组织性能变化
        3.2.3 分散剂浓度变量下的组织性能变化
    3.3 小结
第4章 稀土掺杂M型钡铁氧体制备及表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镝掺杂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4.2.2 钐掺杂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4.2.3 镝-钐掺杂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4.3 小结
第5章 聚吡咯包覆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聚吡咯包覆无掺杂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组织及吸波性能
        5.2.2 聚吡咯包覆稀土掺杂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组织及吸波性能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纳米氮化铝粉末的制备、烧结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氮化铝的性质与应用
        2.1.1 氮化铝的基本特性
        2.1.2 氮化铝的应用
    2.2 氮化铝粉末的制备
        2.2.1 铝粉直接氮化法
        2.2.2 碳热还原法
        2.2.3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2.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2.2.5 其他方法
    2.3 氮化铝粉末的成形与烧结
        2.3.1 成形方法
        2.3.2 氮化铝坯体的烧结
    2.4 烧结的影响因素
        2.4.1 粉末粒度
        2.4.2 成形过程
        2.4.3 烧结助剂
    2.5 氮化铝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2.5.1 导热机理
        2.5.2 影响因素
    2.6 溶液燃烧合成
        2.6.1 溶液燃烧合成的原理
        2.6.2 溶液燃烧合成的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4 溶液燃烧合成制备超细氮化铝粉末的研究
    4.1 实验过程
    4.2 燃烧气氛对前驱体的影响
    4.3 碳热还原反应过程
    4.4 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机制
    4.5 烧结性能
    4.6 本章小结
5 溶液燃烧合成前驱体低温氮化的规律研究
    5.1 实验过程
    5.2 前驱体特性对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
    5.3 前驱体中氧化铝晶型的转变规律
    5.4 氮化铝颗粒形核和结晶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常压烧结氮化铝粉末的研究
    6.1 实验过程
    6.2 纳米氮化铝粉末常压烧结致密化
    6.3 烧结助剂对纳米氮化铝粉末烧结的影响
    6.4 压制压力对纳米氮化铝粉末烧结的影响
    6.5 预处理对纳米氮化铝粉末烧结及性能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磁有序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赫兹波简介
    1.2 太赫兹电磁波的独特性质
    1.3 太赫兹波的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
        1.4.2 太赫兹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1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概述
    2.2 几种 THz 时域光谱实验系统
        2.2.1 全光泵浦-探测(pump-probe)实验系统
        2.2.2 透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Transmission THz-TDS)系统
        2.2.3 时间分辨太赫兹时域光谱(Time-resolved Terahertz spectroscopy)系统
        2.2.4 THz 相干控制(THz coherent control)实验系统
    2.3 本章小结
    2.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系统和数据处理
    3.1 引言
    3.2 实验数据处理
    3.3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3.4 透射型 THz-TDS 提取材料光学常数的原理
        3.4.1 材料的光学常数
        3.4.2 THz-TDS 处理光学参数方法
        3.4.3 材料光学参数的拟合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 THz-TDS 的反铁磁有序材料研究
    4.1 磁有序材料的相干控制
        4.1.1 磁有序材料概述
        4.1.2 磁有序材料的光学调控
    4.2 飞秒激光脉冲与磁有序材料相互作用
        4.2.1 磁有序材料的磁化矢量的动力学
        4.2.2 磁有序材料的反铁磁共振模式
        4.2.3 磁有序材料的逆法拉第效应
        4.2.4 磁有序材料光诱导自旋相干控制
        4.2.5 太赫兹波对磁有序材料的自旋激发和相干控制
    4.3 THz 脉冲激发反铁磁晶体中的自旋波
    4.4 THz 脉冲激发反铁磁晶体的色散特性
    4.5 双 THz 脉冲对自旋极化波的相干控制
    4.6 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 THz-TDS 钡铁氧体的 THz 光谱研究
    5.1 钡铁氧体简介
        5.1.1 钡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和基本特性
        5.1.2 钡铁氧体的离子代换
        5.1.3 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5.2 钡铁氧体的 THz 光谱
        5.2.1 钡铁氧体 XRD 分析
        5.2.2 钡铁氧体的 THz 时域光谱与频域谱
        5.2.3 钡铁氧体在 THz 波段的吸收系数及折射率
    5.3 THz 与 Al 掺杂钡铁氧体相互作用
        5.3.1 Al 掺杂钡铁氧体的 XRD 分析
        5.3.2 Al 掺杂钡铁氧体的 THz 光谱
        5.3.3 Al 掺杂钡铁氧体的光学常数
    5.4 钡铁氧体与 Al 掺杂钡铁氧体 THz 光谱的对比分析
        5.4.1 钡铁氧体与 Al 掺杂钡铁氧体样品的 THz 时域光谱和频域光谱
        5.4.2 钡铁氧体与 Al 掺杂钡铁氧体样品的吸收系数与折射率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 ZnO 研究
    6.1 氧化锌(ZnO)简介
    6.2 ZnO 样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
        6.2.1 样品的 XRD 和 SEM 分析
        6.2.2 ZnO 样品的 THz 光谱分析
    6.3 本章小结
    6.4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总结
    7.2 未来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5)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诱导燃烧法
2 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
    2.1 纳米氧化物的制备
    2.2 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2.3 纳米金属及合金的制备
    2.4 其他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
3 微波诱导燃烧法过程中制备参数的影响
    3.1 燃料种类的影响
    3.2 反应物量的影响
    3.3 温度的影响
    3.4 微波功率的影响
    3.5 pH的影响
    3.6 其他因素的影响
4 结语

(6)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铁氧体吸波材料
        1.2.1 磁铅石型铁氧体
        1.2.2 磁铅石型铁氧体材料的应用
        1.2.3 M 型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研究现状
    1.3 氧化石墨烯
        1.3.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1.3.2 氧化石墨烯的性能
        1.3.3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理
    2.1 溶胶-凝胶技术
        2.1.1 溶胶-凝胶技术的特点
        2.1.2 溶胶-凝胶技术的基本原理
        2.1.3 溶胶-凝胶技术的研究前景
    2.2 电磁波的吸收原理
        2.2.1 吸波材料吸收电磁波的基本规律
        2.2.2 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
        2.2.2.1 电损耗型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
        2.2.2.2 磁损耗型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
第三章 化学试剂与仪器及表征方法
    3.1 主要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3.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分析表征方法
第四章 M 型钡铁氧体的工艺优化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溶胶-凝胶法自蔓延法制备 M 型钡铁氧体
    4.3 制备 BaFe12O19纳米粉末影响因素分析
        4.3.1 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3.1.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4.3.1.2 样品的 XRD 分析
        4.3.2 分散剂聚乙二醇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3.2.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4.3.2.2 样品的 XRD 分析
        4.3.2.3 样品的 SEM 分析
    4.4 M 型钡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 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
    5.2 复合吸波材料的晶体结构表征
    5.3 复合吸波材料纳米粉体的形貌分析
    5.4 复合吸波材料的磁学性能
    5.5 复合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
    5.6 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特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1.1 化学共沉淀法
    1.2 水热法
    1.3 微乳液法
    1.4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1.5 溶胶-凝胶法
    1.6 溅射法
    1.7 复合电沉积法
    1.8 微波辐射法
2 制备方法的结合或改进
    2.1 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合成法
    2.2 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法
3 结语

(8)Ba-Fe-O铁氧体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铁氧体材料及铁氧体纳米材料概述
        1.1.1 尖晶石铁氧体
        1.1.2 M型磁铅石铁氧体
    1.2 Ba-Fe-O铁氧体制备技术进展
    1.3 磁性特征和来源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工作的实验技术原理和表征方法
    2.1 实验技术原理
        2.1.1 球磨法
        2.1.2 甘氨酸硝酸盐法
    2.2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手段
        2.2.1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2.2 X光电子能谱(XPS)
        2.2.3 热膨胀系数测试
        2.2.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磁性
        2.2.5 X射线散射能谱(EDX)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7 热重-差热((TG-DTA)分析
        2.2.8 穆斯堡尔谱测量
        2.2.9 Raman光谱测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α-Fe_2O_3与BaCO_3机械化学反应形成尖晶石结构Ba_xFe_(3-x)O_4机制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机械球磨过程中尖晶石结构Ba_xFe_(3-x)O_4形成规律
        3.2.1 实验方法
        3.2.2 机械球磨过程中尖晶石结构Ba_xFe_(3-x)O_4的形成和结构表征
    3.3 尖晶石结构Ba_xFe_(3-x)O_4的XPS和EDS及穆斯堡尔谱分析
    3.4 尖晶石结构Ba_xFe_(3-x)O_4的磁性能测试分析
    3.5 机械球磨不同摩尔比BaCO_3和α-Fe_2O_3混合粉末形成尖晶石结构Ba_xFe_(3-x)O_4的结构表征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制备方法对钡铁氧体形成过程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三种方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烧结特性研究
        4.3.2 三种方法制备的M型钡铁氧体磁性能研究
        4.3.3 三种方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拉曼光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高矫顽力M型Ba_xA_(1-x)B_yFe_(12-y)O_(19)的结构表征和磁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未掺杂的M型钡铁氧体纯相的合成与表征
        5.3.2 Al掺杂M型钡铁氧体的合成与表征
        5.3.3 Dy掺杂M型钡铁氧体的合成与表征
        5.3.4 La及La、Al共掺M型钡铁氧体磁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超细钡铁氧体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超细钡铁氧体粉末的制备方法
    2.1 超细钡铁氧体粉末的基本制备方法
        2.1.1 低温化学法[ 1, 3]
        2.1.2 喷雾热解法[ 1-4]
        2.1.3 水热法[ 1, 3, 6]
        2.1.4 玻璃结晶法[ 1, 3, 6, 8]
        2.1.5 微乳液法[ 1, 3, 6, 8]
        2.1.6 有机树脂法[ 1, 6, 8]
        2.1.7 金属有机物水解法[ 1, 6, 8]
        2.1.8 化学共沉淀法[ 1, 3, 6, 8]
        2.1.9 熔盐法[ 3]
        2.1.10 溶胶-凝胶法 (sol-gel method) [ 1, 3]
        2.1.11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SCFD) [ 1, 19]
        2.1.12 自蔓延高温合成或燃烧合成法[ 1, 3, 6, 16]
    2.2 超细钡铁氧体粉末的综合制备方法
        2.2.1 化学共沉淀与熔盐法[ 1, 3]
        2.2.2 柠檬酸盐前驱体法与喷雾干燥法相结合[ 20]
        2.2.3 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合成法[ 1, 4]
3 结 语

(10)自蔓延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镍锌铁氧体概述
        1.1.1 镍锌铁氧体晶体及其磁性
        1.1.2 镍锌铁氧体的掺杂研究进展
        1.1.3 镍锌铁氧体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1.4 镍锌铁氧体的应用
    1.2 自蔓延燃烧合成的研究现状
        1.2.1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1.2.2 低温燃烧合成技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理论分析
    2.1 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绝热温度的理论计算
        2.1.1 不同反应物配比对绝热温度的影响
        2.1.2 预热温度对绝热温度的影响
    2.2 镍锌铁氧体自由焓变与T的关系
    2.3 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机制
    2.4 自蔓延高温合成铁氧体的动力学
        2.4.1 燃烧速率
        2.4.2 自蔓延高温燃烧中的反应速率
        2.4.3 能量释放速率和质量燃烧速率
        2.4.4 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3 自蔓延燃烧合成NiZn铁氧体的实验过程与方法
    3.1 实验用试剂
    3.2 合成实验的主要设备
    3.3 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
    3.4 低温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超细粉末的制备
    3.5 实验测试与样品性能表征
        3.5.1 温度测试
        3.5.2 密度测试
        3.5.3 X射线衍射分析
        3.5.4 能谱分析
        3.5.5 扫描电镜分析
        3.5.6 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
        3.5.7 产品初始磁导率的测量与分析
4 自蔓延高温合成NiZn铁氧体工艺影响分析
    4.1 ZnO含量对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4.2 压坯密度对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4.3 铁粉和高氯酸钠对铁氧体的性能的影响
    4.4 不同镍源对燃烧合成Ni_(0.35)Zn_(0.65)Fe_2O_4的影响
        4.4.1 前驱物的XRD结果与分析
        4.4.2 烧结样品的XRD结果与分析
        4.4.3 不同镍源下样品的磁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SHS合成Ni_(0.35)Zn_(0.65)Fe_2O_4的掺杂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添加不同附加物的镍锌铁氧体产物烧结的XRD分析
    5.2 添加不同含量Co_2O_3对镍锌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5.3 添加Bi_2O_3对镍锌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5.3.1 添加Bi_2O_3对镍锌铁氧体初始磁导率的影响
        5.3.2 添加Bi_2O_3对镍锌铁氧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5.3.3 添加Bi_2O_3对镍锌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5.4 掺杂纳米SiO_2对镍锌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5.5. 添加PbO对镍锌铁氧体的影响
        5.5.1 添加PbO对镍锌铁氧体磁导率的影响
        5.5.2 添加PbO对镍锌铁氧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5.6 添加MoO_3对镍锌铁氧体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磁场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ZnFe_2O_4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6.1 弱磁场条件下燃烧合成铁氧体
        6.1.1 弱磁场下燃烧产物的XRD分析
        6.1.2 弱磁场下燃烧产物的磁性能
    6.2 强磁场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_(0.35)Zn_(0.65)Fe_2O_4的影响研究
        6.2.1 磁场强度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_(0.35)Zn_(0.65)Fe_2O_4的影响
        6.2.2 磁场方向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_(0.35)Zn_(0.65)Fe_2O_4的影响
        6.2.3 不同燃烧阶段下施加磁场对合成样品性能的影响
        6.2.4 磁场对镍锌铁氧体初始磁导率的影响
        6.2.5 不同镍源强磁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
    6.3 磁场作用下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机制探讨
    6.4 磁场作用下燃烧合成数学模型的建立
    6.5 本章小结
7 低温燃烧合成Ni_(0.35)Zn_(0.65)Fe_2O_4的结果与分析
    7.1 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物质的量之比的确定
        7.1.1 柠檬酸与硝酸盐溶液的摩尔配比对样品的XRD影响分析
        7.1.2 柠檬酸与硝酸盐溶液的摩尔配比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7.2 前躯体溶液pH值的对燃烧产物的影响
        7.2.1 不同PH值下产品XRD分析
        7.2.2 PH值对产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7.3 烧结温度对镍锌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7.3.1 不同烧结温度下镍锌铁氧体的XRD分析
        7.3.2 不同烧结温度下Ni_(0.35)Zn_(0.65)Fe_2O_4产品的SEM分析
        7.3.3 不同烧结温度下镍锌铁氧体磁性能分析
    7.4 引燃温度的确定
        7.4.1 不同引燃温度下产品的XRD分析
        7.4.2 不同引燃温度下产品的颗粒尺寸
        7.4.3 不同引燃温度下产品的磁性能
    7.5 有机燃料种类对镍锌铁氧体产物的影响
        7.5.1 不同有机燃料合成镍锌铁氧体的XRD分析
        7.5.2 不同有机燃料合成镍锌铁氧体的SEM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能球磨—微波协同作用对钡铁氧体矿相重构及性能影响机制研究[D]. 弋诗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聚吡咯包覆Sm、Dy掺杂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 刘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纳米氮化铝粉末的制备、烧结及性能研究[D]. 何庆.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4]磁有序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D]. 岳中岳. 上海大学, 2014(02)
  • [5]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 曹渊,王亚涛. 化工新型材料, 2013(09)
  • [6]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敏. 天津大学, 2012(07)
  • [7]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新进展[J]. 王二永,罗驹华. 化工进展, 2012(08)
  • [8]Ba-Fe-O铁氧体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磁性研究[D]. 贺强. 吉林大学, 2011(09)
  • [9]超细钡铁氧体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 刘瑞娟,张秀蕾,孟凡君. 硅酸盐通报, 2010(04)
  • [10]自蔓延燃烧合成镍锌铁氧体及其机理研究[D]. 王建华. 中北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微波诱导低温燃烧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粉末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