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榨菜春播制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舒金帅[1](2016)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杂交种子生产是其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通过引进国外资源寻找优良的不育源,但引种获得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源的遗传背景往往不明确,常导致同一类不育源的重复转育,有的不育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死花蕾严重、雄蕊心皮化、开花时间晚、花小、花蜜分泌量少和制种产量低等问题。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对青花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青花菜自交系、CMS材料和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系为试材,对CMS材料的开花结实特性及不育源来源、雄蕊心皮化、死花蕾的基因表达特征、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的遗传模式、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明确不同来源的不育源对青花菜开花结实特性的影响,开发出区分雄蕊心皮化的分子标记,发现参与死花蕾调控的基因,获得开花时间和花器官大小的遗传模式,解析花蜜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来源的不育源转育获得的CMS系的开花结实特性和蜜蜂访花情况差异明显;筛选出4份开花结实优良的CMS材料:CMS738、CMSGD、CMS1169和CMS1183。2、首次获得1个能区分雄蕊心皮化和非心皮化细胞质的线粒体标记mtSSR2,雄蕊心皮化多态性产物与萝卜和埃塞俄比亚芥相似性最高,与非心皮化相比缺失51个碱基。3、青花菜39份不同来源CMS资源中均含有萝卜orf138片段,均属于ogu CMS类型,当相似系数>0.89时,39份CMS资源分为5个组,ogu CMS R3类型占79.49%。4、死花蕾与多聚半乳糖代谢、糖基水解、氧化还原过程、苯丙氨酸代谢和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首次发现了12个可能参与调控死花蕾的基因和2个转录因子ERF115和bHLH137。5、花冠和花瓣宽、雄蕊和花药长受多基因控制,开花时间、花瓣和柱头长受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花柱长受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在2号染色体0.9-2.9 Mb获得主控开花时间、花瓣宽和花柱长的QTL,分别记为ft2.1、pw2.1和sl2.1。ft2.1的候选区域为228Kb,包含29个基因,其中14-3-3蛋白在拟南芥中促进开花。pw2.1和sl2.1存在共定位现象,候选区域为191.66Kb,包含21个基因,其中E3泛素连接酶在拟南芥中调控花器官大小。6、首次明确了保持系、DGMS系和ogu CMS系间花蜜分泌量和含糖量、蜜腺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异同。明确了花蜜分泌的细胞学途径:原蜜汁由筛管产生,通过孔状和泡状结构及胞间连丝运输,以淀粉粒形式贮存,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中加工,通过蜜孔分泌。分析了导致上述材料花蜜分泌差异的相关基因,获得1个在DGMS系中高表达的特异性基因。
黄仁军,袁天泽,潘明安,袁项成,黄明贤,沈远明[2](2011)在《三峡库区中心镇“一村一品”技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的地域特点,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行"一村一品"战略,构建具有库区特色的中心镇,为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有效途径。
王庆彪[3](2010)在《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性状及异源胞质分子差异的研究》文中指出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以下简称甘蓝)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存在着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种的制种途径长期采用自交不亲和系,但近年来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雄性不育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青花菜育种课题组从事甘蓝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已有多年,选育出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先后引进了萝卜胞质甘蓝雄性不育材料(Ogura CMSR1、Ogura CMSR2、Ogura CMSR3)、黑芥胞质甘蓝雄性不育材料(Nig CMS)、玻利玛胞质甘蓝雄性不育材料(Pol CMS)等。目前主要利用的是DGMS79-399-3和Ogura CMSR3两类甘蓝雄性不育材料,均已通过多代转育育成可实际应用的雄性不育系。同时课题组在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过程中观察到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的花器官及制种产量存在差异的现象,但尚没有对此问题做系统深入研究。本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甘蓝自交系02-12、01-20回交多代转育而成的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2-12、DGMS01-20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R302-12、CMSR301-20为试材,研究它们在花器官形态、初花期死花蕾率、蜜蜂授粉情况及制种产量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它们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初花期死花蕾情况:2008、2009两年调查结果均显示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一级分枝死花蕾率差异显着,但在不同调查年份、不同材料间差异程度不同,温室内植株一级分枝死花蕾率,CMSR302-12较DGMS02-12高34.7%、CMSR301-20较DGMS01-20高29.4%;露地种植一级分枝死花蕾率CMSR302-12较DGMS02-12高89.2%、CMSR301-20较DGMS01-20高64.7%。2.花器官形态: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花蕾直径、雄蕊长、侧蜜腺表面积方面存在极显着差异;在花冠直径、花药长、单花花蜜量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从两年调查结果平均值来看,雄蕊长度DGMS02-12比CMSR302-12、DGMS01-20比CMSR301-20分别高77%和60%,花瓣长度分别高12.4%和10.2%,花冠直径分别高16.3%和22.9%,花蕾直径分别高23%和8%,侧蜜腺表面积分别大76.7 %和66.7%,单花花蜜量分别多84%和33.5%,花药长度分别高10.7%和3.5%。3.蜜蜂授粉及影响因素: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间蜜蜂访花次数、访花时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蜜蜂访花次数DGMS02-12比CMSR302-12、DGMS01-20比CMSR301-20分别高28.2%和19%。蜜蜂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上停留的时间更长,DGMS02-12比CMSR302-12、DGMS01-20比CMSR301-20分别高50.8%和63.9%。蜜蜂访花次数与花器官特征的相关性依次为:花冠直径(r=0.976,P <0.01)>花蜜量(r=0.944,P <0.01)>蜜腺大小( r=0.914,P <0.01) >花瓣长(r=0.906,P <0.01)。4.结实性状: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间制种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在不同材料和不同地块间差异幅度不同DGMS02-12比CMSR302-12高62.8%-135.1%;DGMS01-20比CMSR301-20高16.7%-43.1%。制种产量与以上性状的相关性分别为花冠直径(r=0.907,p<0.01),蜜蜂访花次数(r=0.893,p<0.01)和一级分枝死花蕾率(r=-0.891,p<0.01)。初花期死花蕾现象直接减少了结荚的数量;花器官的形态和花蜜量影响蜜蜂访花;蜜蜂访花次数和访花时间影响授粉效果。以上几个方面在两种类型雄性不育系间均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二者之间制种产量差异显着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实验:为了避免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过度单一,课题组近年引进多份不同来源胞质的甘蓝雄性不育材料,其中,有的异源胞质不育材料在形态上很难区分。为了区分不同来源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类型,本研究利用线粒体(mt)和叶绿体(cp)SSR标记,获得了不同来源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分子差异,为甘蓝胞质不育系遗传特性的分类及对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用151对cpSSR引物和182对mtSSR引物对14份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进行扩增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为30对和19对,分别占总引物的19.87%和10.44%,各自均可以区分5种胞质不育类型。利用mtSSR2、cpSSR81、cpSSR138三对引物组合可以鉴别出Nig CMS、Ogura CMSR1、Ogura CMSR2、Ogura CMSR3、Ogura CMSYouXiu、Pol CMS等六种细胞质来源不同的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将三对引物扩增出的8条多态性片段全部回收,经克隆、测序后与拟南芥叶绿体基因组和油菜线粒体基因组相应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进一步验证了扩增片段为胞质来源。因此,利用总基因组DNA和特异的线粒体、叶绿体SSR来区分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是可行的。
李红燕[4](2009)在《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配制二系杂交小麦能有效克服三系制种过程复杂、种子易混杂等缺点,因此选育能够在生产上利用的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具有重要意义。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是将莫迦小麦(T. macha var. subletshchumicum)1BS染色体片段导入K型小麦不育系育成的材料,具有温敏特性。为了深入了解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育性转换的分子机理,本论文以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为试验材料,对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YM3314的育性转换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quantitative RT-PCR),对几个MADS-box基因在不同育性条件下的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幼穗的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YM3314不育(秋播)条件和部分可育(春播)条件下单核期幼穗的正反交SSH-cDNA文库,并对两个文库中的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YM3314的温敏特性和育性转换关键时期通过杨陵分期播种试验和剪穗再生分蘖的育性试验,对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YM3314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的育性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幼穗发育不同阶段的气象资料,对各播期材料幼穗不同发育时期的气象因子与育性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YM3314具有秋播不育,春播部分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各播期材料的育性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平均气温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孕穗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呈显着负相关;孕穗前5日至抽穗后5日是YM3314育性转换的关键时期,该段时期日平均气温达到18.18℃以上表现部分可育,低于18℃表现雄性不育。2. 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幼穗中MADS-box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对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及其保持系,1B/1R类型K型不育系及保持系,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及保持系三对遗传背景相似的材料二核期幼穗中6个MADS-box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 WAP1和TaVRT-1在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KTm3314A中的表达量均比其保持系略高,可能与其不育性的表达相关。对其在不同播期的YM3314单核期和二核期幼穗中的半定量RT-PCR表达模式分析表明, WAP1,TaMADS12,TaMADS51和TaVRT-1在不育(秋播)和部分可育(春播)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幼穗中表达量有差异,推测这4个MADS-box相关基因与YM3314的育性转换相关。3. YM3314单核期不育和部分可育幼穗的SSH-cDNA文库构建及分析以分期播种试验中的不育(秋播)和部分可育(春播)条件下YM3314单核期幼穗为材料,构建了正反交的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从不育(B)和可育(K)的SSH-cDNA文库中分别随机选取117和118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所得序列去除载体、引物及接头,去除重复序列、冗余序列序及小于100bp的序列,B库和K库分别得到60和76条EST序列。B库中的60条EST序列,经BLASTx检索,有37条(61.67%)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中的已知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这些同源序列代表的假定基因主要涉及初级代谢(13.51%)、能量代谢(24.32%)、细胞生长分裂(2.70%)、蛋白质合成(10.81%)、蛋白质修饰/加工/储藏(2.70%)、转运相关(13.51%)、信号传递(5.41%)和抗病与防御(8.11%),7条EST序列未知功能(18.92%)。K库中的76条EST序列,经BLASTx检索,有34条(44.74%)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中的已知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主要涉及初级代谢(5.88%)、能量代谢(23.53%)、转录(11.76%)、蛋白质合成(11.76%)、蛋白质修饰/加工/储藏(2.94%)、转运相关(8.82%)、细胞结构(2.94%)、信号传递(14.71%)和抗病与防御(2.94%),5条EST序列未知功能(14.71%)。比较两个文库中EST序列的功能发现,B库中与初级代谢、能量代谢、转运等有关的基因在YM3314不育性表达方面起重要作用;K库中参与能量代谢、转录、蛋白质合成和信号传递的基因较多。这些基因可能在YM3314由雄性不育到部分可育的育性转换过程中发挥作用。
丁晓蕾[5](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杨连勇,姜守全,管锋,郭军,姚仁祥[6](2007)在《榨菜青海夏季制种适播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结果表明,茎瘤芥(榨菜)青海夏季制种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3月25日、4月1日播期产量较高,种子质量较好;早播覆盖地膜能极显着地提高制种产量;青海制种种子有31d左右的后熟期。
品种管理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2006)在《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Ⅵ)——稻(2)》文中提出
杨连勇,管锋,姜守全,刘磊珍[8](2006)在《榨菜北方制种最佳播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试验共设8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榨菜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北方制种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以3月25日至4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种子质量最好;发芽试验表明,榨菜种子有31d左右的后熟期。
赵利民[9](2005)在《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采种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大白菜原产我国,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深受人民喜爱的蔬菜作物。大白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一代杂种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大白菜抗病,优质,稳产育种的首要措施。目前,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二是利用各种途径选育获得的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存在种子成本高,杂交种难以达到100%的杂交率。而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可以克服自交不亲和系育种和制种的种种缺陷,尤其是对环境和个体发育稳定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生产的一代杂种,纯度达100%,可获得高质量的杂种后代。因此,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一直是白菜育种者追求的目标。 1.利用新引进的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RC97-1作为不育源,通过利用种间杂交,将RC97-1的不育性导入大白菜,再通过连续回交转育、严格经济性状选择等方法获得了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叶色和蜜腺正常、雌蕊功能健全、结实能力强的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不育系RC7的经济性状与转育父本相似,能吸引蜜蜂等昆虫采蜜传粉,配合力好,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2.利用不育系RC7与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亲本杂交,育成了优势明显的大白菜一代杂种“金秋70”和“金秋90”。经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 金秋70:属中、早熟一代杂种,生长期7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高桩直筒型,外叶深绿色,球叶浅绿色,叶柄白色,叶球纵径46cm,横径16cm,球形指数2.9,单球重3.5~4kg,净菜率80%,每667m2产量750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三大病害,纤维少,品质好,包心紧实,耐贮运。 金秋90:属晚熟一代杂种,生育期90天。整齐一致,外叶少,叶绿,白帮,高桩直简型,合抱,叶球纵径56cm,横径17cm,球形指数3.3,单球重4.5~5.5kg,净菜率80%,每667m2产量850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三大病害,品质好,耐贮运。 3.研究了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和保持系B7的采种技术,同时也研究了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RC7的单株有效角果数(r=0.96583**)、二级分枝数(r=0.96419**)、每果粒数(r=0.75701**)、主花序有效角果数(r=0.49024*)及主花序有效长度(r=0.40623*)与单株产种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或显着的正相关。 4.建立了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和保持系B7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多元线性
殷明[10](2004)在《杂交榨菜春播高产制种应注意些什么?》文中指出
二、杂交榨菜春播制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榨菜春播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1.1.1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类型 |
1.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 |
1.1.3 细胞质雄性不育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 |
1.1.4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 |
1.1.5 核质互作对花器官形态及结实性影响的研究 |
1.2 植物开花时间的研究 |
1.2.1 开花时间的遗传模型 |
1.2.2 开花时间的QTL定位 |
1.2.3 调控开花的途径及基因 |
1.3 植物花器官大小的研究 |
1.3.1 花器官大小的遗传分析 |
1.3.2 花器官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 |
1.4 植物死花蕾现象的研究 |
1.4.1 死花蕾现象的影响因素 |
1.4.2 死花蕾结构和生理生化的研究 |
1.4.3 死花蕾的分子机理研究 |
1.5 植物蜜腺的研究 |
1.5.1 花蜜的组分及功能 |
1.5.2 蜜腺的形态和类型 |
1.5.3 蜜腺的细胞学结构和花蜜分泌 |
1.5.4 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
1.5.5 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的分子机理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对花器官形态的影响 |
2.2.2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对花器官大小的影响 |
2.2.3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对花蜜分泌的影响 |
2.2.4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间蜜蜂访花的比较 |
2.2.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结实特性的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雄蕊心皮化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雄蕊心皮化植株的开花和结实特征 |
3.2.2 雄蕊心皮化分子标记的开发 |
3.2.3 多态性条带的序列特征 |
3.2.4 雄蕊心皮化相关基因的亲缘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3.3.1 雄蕊心皮化现象和遗传方式 |
3.3.2 细胞器SSR标记的母系遗传和应用 |
第四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利用线粒体特异性标记鉴定青花菜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4.2.2 利用线粒体SSR标记鉴定青花菜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源 |
4.2.3 多态性标记的验证 |
4.2.4 青花菜中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遗传多样性 |
4.2.5 多态性产物的序列特征 |
4.3 讨论 |
4.3.1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来源 |
4.3.2 青花菜ogu CMS的类型 |
第五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死花蕾的基因表达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测序与组装 |
5.2.2 基因注释与功能分类 |
5.2.3 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 |
5.2.4 死花蕾和正常花蕾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
5.2.5 qRT-PCR分析 |
5.2.6 参与青花菜死花蕾的相关基因 |
5.2.7 参与调控青花菜死花蕾的转录因子 |
5.3 讨论 |
5.3.1 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与死花蕾调控 |
5.3.2 参与死花蕾过程的糖基水解酶和抑制剂及植物防御相关基因 |
5.3.3 调控死花蕾的转录因子 |
第六章 青花菜ⅹ甘蓝开花时间及花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表型数据分析 |
6.2.2 分离群体中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相关性状的频率分布 |
6.2.3 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相关性状的最优遗传模型 |
6.2.4 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6.2.5 QTL-seq预测控制开花时间及花大小相关性状的候选区域 |
6.2.6 遗传连锁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
6.3 讨论 |
6.3.1 开花时间的遗传分析 |
6.3.2 花大小的遗传分析 |
第七章 青花菜不育系蜜腺结构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花蜜分泌的比较 |
7.2.2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花蜜含糖量的比较 |
7.2.3 青花菜蜜腺的基本形态特征 |
7.2.4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蜜腺的发生和发育过程 |
7.2.5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蜜腺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 |
7.2.6 青花菜花蜜分泌的细胞学途径 |
7.2.7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的转录组测序和基因注释 |
7.2.8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的差异基因 |
7.2.9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7.2.10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糖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
7.2.11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中特异性表达基因分析 |
7.3 讨论 |
7.3.1 青花菜蜜腺的起源 |
7.3.2 青花菜蜜腺发育和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细胞器和物质变化 |
7.3.3 导致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花蜜分泌差异的基因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三峡库区中心镇“一村一品”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导品种筛选 |
2 高产增收技术 |
2.1 稻田种植模式 |
2.1.1 水稻+雪里蕻。 |
2.1.2 水稻+榨菜。 |
2.1.3 水稻制种+雪里蕻。 |
2.1.4 水稻制种+榨菜。 |
2.2 旱地种植模式 |
2.2.1 玉米+甘薯+雪里蕻。 |
2.2.2 玉米+甘薯+榨菜。 |
2.2.3 甘薯+榨菜。 |
2.2.4 甘薯+雪里蕻。 |
3 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 |
4 原料基地建设 |
5 种植专业户培植 |
6 三峡库区中心镇“一村一品”效益及启示 |
6.1 效益 |
6.2 启示 |
(3)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性状及异源胞质分子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 |
1.2 甘蓝雄性不育类型 |
1.2.1 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2 甘蓝细胞核雄性不育 |
1.3 雄性不育系的开花结实性状研究 |
1.3.1 花器官形态 |
1.3.2 初花期死花蕾现象 |
1.3.3 蜜腺及花蜜的分泌 |
1.3.4 蜜蜂访花及影响因素 |
1.3.5 蜜蜂授粉与雄性不育系制种 |
1.4 不同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1.4.1 异源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的田间性状 |
1.4.2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
1.4.3 分子标记与胞质不育类型的鉴定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两种类型不育系初花期死花蕾及花器官形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类型不育系间初花期死花蕾情况 |
2.2.2 两种类型不育系间花器官形态、花蜜量的差异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蜜蜂授粉及制种产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一天内不同时刻蜜蜂访花次数 |
3.2.2 两种类型不育系间蜜蜂访花次数和访花时间的差异 |
3.2.3 两种类型不育系间采种植株生长势的差异 |
3.2.4 两种类型不育系间结实性状的差异 |
3.2.5 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细胞质SSR 鉴定不同来源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与总基因组DNA 提取 |
4.1.2 SSR 的引物设计 |
4.1.3 SSR 分析 |
4.1.4 克隆测序 |
4.1.5 聚类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利用叶绿体 SSR 区分异源不同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类型 |
4.2.2 利用线粒体SSR 区分异源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类型 |
4.2.3 利用分子标记组合鉴定甘蓝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异源胞质对雄性不育系的影响 |
5.2.2 关于初花期死花蕾现象 |
5.2.3 蜜蜂授粉与制种产量 |
5.2.4 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初花期敏感问题 |
5.2.5 利用 mtSSR 和 cpSSR 鉴定异源胞质甘蓝雄性不育材料 |
5.2.6 关于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 |
1.1.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
1.1.2 植物核雄性不育 |
1.1.3 植物光温敏雄性不育 |
1.2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类型与研究进展 |
1.2.1 小麦非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
1.2.2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
1.2.3 小麦核质互作光温敏雄性不育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方法及在小麦上的应用 |
1.3.1 细胞学研究 |
1.3.2 生理生化研究 |
1.3.3 分子标记 |
1.3.4 基因表达分析 |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与预期结果 |
1.5.1 技术路线 |
1.5.2 预期结果 |
第二章 YM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YM3314 的温敏特性及育性转换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分期播种试验 |
2.1.3 剪穗试验 |
2.1.4 发育时期及育性调查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YM3314 分期播种试验的育性表现 |
2.2.2 YM3314 剪穗再生分蘖育性变化 |
2.3 讨论 |
2.3.1 温敏不育小麦的温度敏感期和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
2.3.2 斯卑尔脱小麦和莫迦小麦185 染色体上的温敏基因的异同 |
2.3.3 YM 型小麦育性转换可能的遗传机理 |
2.3.4 YM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 |
第三章 YM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幼穗不同发育时期MADS-BOX 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3 RT-PCR 所用引物序列及扩增片段长度 |
3.1.4 花粉发育时期鉴定 |
3.1.5 不同类型不育系及保持系二核期幼穗中MADS-box 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
3.1.6 不同播期的YM3314 单核期和二核期幼穗中MADS-box 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粉发育时期鉴定 |
3.2.2 RNA 质量检测 |
3.2.3 模板浓度的确定 |
3.2.4 不同类型不育系及保持系二核期幼穗中MADS-box 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3.2.5 不同播期YM3314 单核期和二核期幼穗中MADS-box 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
3.3 讨论 |
3.3.1 MADS-box 相关基因片段与温敏雄性不育性 |
3.3.2 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的可行性 |
第四章 YM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YM3314 育性转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谱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3 载体与菌株 |
4.1.4 材料处理与总RNA 提取 |
4.1.5 幼穗总RNA 中基因组DNA 的去除 |
4.1.6 双链cDNA 合成 |
4.1.7 Rsa I 酶切及酶切产物的纯化 |
4.1.8 接头连接 |
4.1.9 两轮差减杂交 |
4.1.10 两轮抑制PCR 扩增 |
4.1.11 PCR 产物的纯化 |
4.1.12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1.13 连接、转化和克隆检测 |
4.1.14 阳性克隆序列测定与分析 |
4.1.15 序列分析中用到的序列分析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去基因组DNA 后的RNA 质量检测 |
4.2.2 杂交效率检测 |
4.2.3 抑制PCR 产物的克隆检测 |
4.2.4 序列测定 |
4.2.5 B 库中EST 序列的比对与功能分析 |
4.2.6 K 库中EST 序列的比对与功能分析 |
4.2.7 B 库和K 库EST 功能比较 |
4.2.8 B 库和K 库中相同或相似基因对应的EST 序列比较 |
4.3 讨论 |
4.3.1 关于SSH-cDNA 文库的构建 |
4.3.2 YM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与YS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的异同 |
4.3.3 YM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
4.3.4 YM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机理研究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与英汉对照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6)榨菜青海夏季制种适播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2.3 播期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2.4 盖膜和不盖膜处理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 |
(9)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采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1.3 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1.4 植物雄性不育性概述 |
1.4.1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的意义 |
1.4.2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概念及表现 |
1.4.3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 |
1.4.4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来源 |
1.4.4.1 个体的自然突变 |
1.4.4.2 自交和品种间杂交 |
1.4.4.3 远缘杂交 |
1.4.4.4 物理或化学诱变 |
1.4.4.5 杂交转育 |
1.4.4.6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创建植物雄性不育性 |
1.5 十字花科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
1.5.1 自交不亲和系的应用 |
1.5.2 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
1.5.2.1 核型雄性不育的利用 |
1.5.2.2 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 |
1.6 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1.6.1 制种隔离区研究 |
1.6.2 采种方式研究 |
1.6.3 栽培技术研究 |
1.6.3.1 播种季节 |
1.6.3.2 播期及育苗方式 |
1.6.3.3 定植密度 |
1.6.3.4 施肥、灌水 |
1.6.3.5 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 |
1.6.3.6 病虫害防治 |
1.6.3.7 打顶、摘心 |
1.6.3.8 地膜覆盖 |
1.6.3.9 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 |
1.7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不育源 |
2.1.1.2 转育父本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雄性不育材料的回交转育 |
2.1.2.2 农艺性状观察 |
2.1.2.3 杂交组合的选配 |
2.1.2.4 品种比较试验 |
2.1.2.5 抗病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育7代的雄性不育材料及其对应回交父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2.2.2 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的育成 |
2.2.3 不育系RC_7的主要特征特性 |
2.2.3.1 花器官特征 |
2.2.3.2 不育性表现 |
2.2.3.3 综合园艺性状 |
2.2.3.4 结实能力 |
2.2.4 抗病性鉴定结果 |
2.2.4.1 人工苗期接种抗病性鉴定 |
2.2.4.2 田间抗病性鉴定 |
2.2.5 不育系RC_7配制的一代杂种“金秋70” |
2.2.5.1 产量表现 |
2.2.5.2 抗病性鉴定 |
2.2.5.3 品质分析 |
2.2.5.4 金秋70大白菜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2.2.6 不育系RC_7配制的一代杂种金秋90 |
2.2.6.1 产量表现 |
2.2.6.2 稳产性分析 |
2.2.6.3 抗病性鉴定 |
2.2.6.4 品质分析 |
2.2.6.5 金秋90大白菜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白菜杂交组合(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判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2 考察性状的选取及调查标准 |
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调查数据的整理 |
3.2.2 诸性状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
3.2.3 计算关联系数 |
3.2.4 大白菜参试杂交组合(品种)的综合评价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及保持系单株产种量构成因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察 |
4.1.2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农艺性状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 |
4.2.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4.2.3 单株产种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建立 |
4.2.4 主要农艺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
4.2.5 不育系RC_7和保持系B_7单株产种量构成主要因素在各级分枝上的分布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育成了新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 |
5.2 育成了优势明显的大白菜一代杂种“金秋70”和“金秋90” |
5.3 研究了不育系RC_7和保持系B_7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 |
5.4 建立了不育系RC_7和保持系B_7单株种子产量构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5.5 建立了一套大白菜新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判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杂交榨菜春播制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D]. 舒金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2]三峡库区中心镇“一村一品”技术集成研究[J]. 黄仁军,袁天泽,潘明安,袁项成,黄明贤,沈远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
- [3]两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性状及异源胞质分子差异的研究[D]. 王庆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4]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分子机理研究[D]. 李红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5]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6]榨菜青海夏季制种适播期的研究[J]. 杨连勇,姜守全,管锋,郭军,姚仁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07(01)
- [7]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Ⅵ)——稻(2)[J]. 品种管理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种子科技, 2006(06)
- [8]榨菜北方制种最佳播期的研究[J]. 杨连勇,管锋,姜守全,刘磊珍. 种子科技, 2006(04)
- [9]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及采种技术的研究[D]. 赵利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10]杂交榨菜春播高产制种应注意些什么?[J]. 殷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