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雨[1](2019)在《正阳关古镇研究 ——以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镇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域、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包容性与多样性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古镇的保护,尤其是古镇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受到极大冲击;一些古镇的原始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热度持续升温,我国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内学界也高度关注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古镇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对古镇进行系统研究、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发挥古镇文化遗产的名片作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正阳关古镇位于安徽省中部,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明成化元年(1465),明朝政府在此设收钞大关,自此正阳关古镇一直是淮河流域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重镇。正阳关古镇至今仍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学界对正阳关古镇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不多,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以正阳关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正阳关古镇历史概况、重要文化遗产的调查以及保护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相关保护及利用对策,希望能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正阳关古镇的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章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简述正阳关古镇概况。通过对正阳关古镇历史沿革与历史地位、古镇名人、衰落原因、发展现状的简单梳理,理清正阳关古镇发展的历史脉络。正阳关古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期,自古就以商业繁荣着称,明代成化元年设关至建国前,逐渐成为淮河流域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重镇。凭借淮河水运的天然优势,正阳关显赫一时,被誉为“凤城首镇”。但随着交通方式的变革与蚌埠的快速崛起、战乱与自然灾害的破坏、淮河上游及其支流水利工程的修建等原因,正阳关古镇逐渐走向衰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和政策,这对做好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正阳关古镇的保护利用工作,必将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介绍正阳关古镇重要的文化遗产及其特点。通过对正阳关古镇保存较好的十余处物质文化遗产、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查,全面了解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现状。总结出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具有种类多、分布较为广泛、商业气息浓厚、宗教遗产数量较多、红色革命遗产丰富等特点。第三章主要阐述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建议。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旧房改造与古镇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文物保护资金缺乏与文物保护技术人员不足;三是当地政府和居民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四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是目前正阳关古镇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保护建议:一是科学划定保护区,加大古镇保护力度;二是拓宽保护资金筹集渠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培养专业人才;三是提高当地政府与人民群众文物保护积极性;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五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六是借鉴乌镇、西塘等地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希望正阳关古镇能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更大的作用。
沈费伟[2](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提出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苏利亚[3](2013)在《央行现钞运行风险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货币则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血液。作为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货币形态,现钞货币既是商品流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和金融的发展总体态势、制度健全程度、结构合理性等情况的重要指标,保证现钞货币良好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控制现钞运行风险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阐述现钞货币的相关概念、制度以及我国现钞货币运行的基本情况;其次,对现钞货币运行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将现钞风险分为结构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两种,通过案例分析各类现钞风险案件发生的情况,发现主要风险问题所在;随后,从现钞货币运行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特殊性等方面对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进行研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未来近几年现钞总量需求情况。国际借鉴方面,分析德央行现钞货币运行管理状况和风险控制,作为对我国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管理的参考;最后,针对现钞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管理等方面对央行现钞货币风险控制提出对策建议。
陈柯[4](2013)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赵莉[5](2012)在《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初探 ——兼谈浙江省海盐县博物馆的理念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家对基层博物馆的重视,县级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迎来了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值得期待和关注的焦点。县级博物馆与其它市级及以上的博物馆相比,普遍存在着藏品少、科研人员少、资金缺乏、参观人数少等量上的差别,这就使得我们在做地方历史文化陈列展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布展,有效传达。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博物馆行政力量框架下的自我发展路程。我国县级博物馆一般以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为主,传播该县的历史文化面貌。然而,目前关于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研究,仍是我国博物馆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国内的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又重点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博物馆的个案为突破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又从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建设。对我国目前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现状进行了总体概述,分析其服务对象的特点,针对县级博物馆的特殊性及自身优势进行策展、布展,使博物馆展示能更好的诠释地方信息和本土特色,激发观众的参观热情。研究我国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可行性尝试,期望给我国今后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窦鹏辉[6](2005)在《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5—35 岁年龄段的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本研究的目标在于,理清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认识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最终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提出其开发的方向、重点、途径和模式,然后进一步提出与这种开发方略最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研究,基于围绕本研究所做的社会问卷调查,本着针对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本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明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大胆破旧创新,提出一些可供各界决策、研究所需要的思路、判断和结论。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地参考同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胆地进行模式设计和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立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研究资源配置理论、投入产出比理论等等,通过与历史比较、与现状比较、与国外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同时,结合“外地进京务工青年状况调查”(2004 年3 月)和“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2004)”两次社会问卷调查,同时亲赴陕西铜川、甘肃定西、北京昌平、陕西咸阳等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并运用SPSS 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支撑。 本研究通过分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这种大背景、新形势对农村青年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特点与开发的现状和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化、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对待生活、家庭及亲友的态度、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及其生命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在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林钧昌[7](2005)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问题是随着民族产生而出现的一个十分复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民族问题主要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上,不同民族和民族集团之间在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关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逐渐进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的汉族则越来越多地进人西部民族地区,同时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现象日渐突出,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城市中不同民族之间因经济利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民族矛盾也有所增多。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阶段,不是民族消亡的阶段,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将长期存在,城市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城市民族问题往往与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具体采用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整体系统研究的方法、抽象归纳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等。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论述了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选择青岛、威海为个案研究对象的缘由。第一章:城市的起源与城市化。本章对城市的概念、城市化的概念、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中国的城市与民族。本章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入手,探讨了中国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城市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第三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本章首先论述了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将始终存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只是其中之一部分。第四章: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个案分析之一--青岛市的民族问题。改革开放后,进入青岛的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增加。2004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到4万人。青岛市在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对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和管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 第五章: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个案分析之二—威海市的民族问题。威海市是一个新兴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随着威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快速增长,威海市的民族工作逐渐成为该市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威海市加强了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协调,注重发展农村少数民族经济,全市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稳定。 第六章:城市民族工作机制的探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民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归纳,借鉴了不同城市各具特色的民族工作方法,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处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机制,使新时期城市民族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民族问题,民族工作
张河生[8](2002)在《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文中研究说明 钱币学会是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也是专门研究历代钱币的团体组织。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钱币历史,从贝币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发行,悠悠数千年,发行流通货币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一帜的货币文化。而我国的钱币学会工作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严重制约着钱币研究工作的纵深发展,因此,加大对涉及面广且工作难度大的钱币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从我市1985年成立钱币学会至今18年来,钱币学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同上级学会的要求和部分同级学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近
张河生[9](2002)在《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文中认为 钱币学会是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也是专门研究历代钱币的团体组织。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钱币历史,从贝币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发行,悠悠数千年,发行流通货币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一帜的货币文化。而我国的钱币学会工作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严重制约着钱币研究工作的纵深发展,因此,加大对涉及面广且工作难度大的钱币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胡安舜[10](1997)在《在青海省钱币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
二、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正阳关古镇研究 ——以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阳关古镇概况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历史地位 |
一、历史沿革 |
二、历史地位 |
第二节 古镇名人 |
一、一代廉吏俞化鹏 |
二、红色拓荒者茅延桢 |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高语罕 |
四、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 |
第三节 古镇衰落原因 |
一、交通方式的变革与蚌埠的快速崛起 |
二、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破坏 |
三、淮河上游及其支流水库的修建 |
第四节 古镇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正阳关古镇的重要文化遗产及其特点 |
第一节 重要文化遗产 |
一、古城门 |
二、正阳中学 |
四、三官庙(迎水寺) |
五、大王庙 |
六、淮安客栈 |
七、镇南古商业街及其附属巷弄 |
八、中共中央皖北交通站遗址 |
九、皖北中心县委联络站遗址 |
十、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
十一、正阳关抬阁、肘阁 |
第二节 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的特点 |
一、文化遗产种类多,分布较为广泛 |
二、商业气息浓厚 |
三、宗教遗产数量较多 |
四、红色革命遗产丰富 |
第三章 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建议 |
第一节 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旧房改造与古镇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二、文物保护资金缺乏与文物保护技术人员不足 |
三、当地政府和居民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
四、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 |
第二节 正阳关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 |
一、科学划定保护区,加大古镇保护力度 |
二、拓宽保护资金筹集渠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培养专业人才 |
三、提高当地政府与人民群众文物保护积极性 |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六、借鉴乌镇、西塘等地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文化遗产合理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论证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资源型村庄 |
二、任务型治理 |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
二、荻港村简介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
一、桑基鱼塘修复 |
二、丝绸小镇创建 |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
三、“渔家乐”的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3)央行现钞运行风险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文献综述 |
第2章 央行现钞货币运行管理概述 |
2.1 相关概念及制度 |
2.1.1 现钞货币概念与货币职能 |
2.1.2 现行货币制度 |
2.2 货币发行组织机构及流程 |
2.2.1 货币发行组织机构 |
2.2.2 货币发行流程 |
2.3 现钞印制与物流管理 |
2.3.1 新钞印制 |
2.3.2 现钞库存管理 |
2.3.3 现钞调运管理 |
2.4 现钞处理管理 |
2.4.1 现钞机具与设施 |
2.4.2 现钞清分、复点与销毁 |
2.5 流通中货币的管理 |
2.5.1 现钞货币总量供应管理 |
2.5.2 流通中现钞货币券别结构管理 |
2.5.3 市场流通中现钞货币整洁度管理 |
2.5.4 现钞货币防伪、反假管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
3.1 风险识别 |
3.1.1 风险识别的原则 |
3.1.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3.1.3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的识别 |
3.2 风险评估 |
3.2.1 风险评估的要素 |
3.2.2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的评估 |
3.3 现钞货币总量需求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运行风险形成原因 |
4.1 内部原因 |
4.1.1 内部体制 |
4.1.2 内控管理 |
4.1.3 内部机构 |
4.2 外部原因 |
4.2.1 货币调控政策及法规 |
4.2.2 市场经济环境 |
4.2.3 国际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 |
5.1 德央行现钞货币运行管理现状 |
5.1.1 基本情况 |
5.1.2 现金管理及现钞流通 |
5.1.3 现钞清分及残币销毁 |
5.2 启示与借鉴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 |
6.1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组织保障 |
6.2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制度保障 |
6.3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技术支持 |
6.3.1 硬件设施保障 |
6.3.2 信息技术软件设备保障 |
6.4 现钞风险应急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概述 |
2.1 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1 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3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2.4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与发展历程 |
3.1 基层林业站建立和缓慢发展期 |
3.1.1 基层林业站建立初期 |
3.1.2 基层林业站的缓慢发展 |
3.2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时期 |
3.2.1 国家提出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战略 |
3.2.2 林业部加快林业站建设的措施 |
3.2.3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 |
3.2.4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情况 |
3.3 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巩固提高时期 |
3.3.1 基础设施建设 |
3.3.2 人员稳定与素质提升 |
3.3.3 制度建设与职能发挥 |
3.3.4 创办经济实体 |
3.4 基层林业站重点建设时期 |
3.4.1 投资建设资金大幅增加 |
3.4.2 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4.3 稳定机构与从业人员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 |
4.1.1 全国林业站管理体系现状 |
4.1.2 全国乡镇林业站数量 设置形式及管理体制 |
4.1.3 全国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总体状况 |
4.1.4 全国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总体状况 |
4.1.5 全国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现状 |
4.2 中国基层林业站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
4.2.1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 |
4.2.2 服务能力不足 |
4.3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体系欠完善 |
4.3.2 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
4.3.3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
4.3.4 工资待遇低 |
4.3.5 机构缺乏稳定性 |
4.3.6 社会环境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5 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目标 |
5.1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必要性及客观需求 |
5.1.1 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
5.1.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现实需求 |
5.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 |
5.2.1 综合目标体系 |
5.2.2 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 |
5.3 本章小结 |
6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 |
6.1 组织体系建设 |
6.1.1 改革调整现有相关部门和机构 |
6.1.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
6.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
6.2.1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
6.2.2 目标责任制度建设 |
6.2.3 素质提升制度建设 |
6.2.4 项目公开制度建设 |
6.2.5 考核奖惩制度建设 |
6.2.6 管理制度体系的效用分析 |
6.3 管理机制建设 |
6.3.1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
6.3.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3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途径与办法 |
7.1 建设途径 |
7.1.1 调整组织职能 推动林业站建设 |
7.1.2 改革投资路径 优化投资办法 |
7.1.3 实施项目带动 促进建设工作 |
7.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实施办法 |
7.2.1 分区域分类型建设 |
7.2.2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
7.2.3 监督检查,投资制约 |
7.2.4 优化乡村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8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相关政策建议 |
8.1 职能发挥保障体系 |
8.1.1 政策法规保障 |
8.1.2 组织系统保障 |
8.1.3 资金投入保障 |
8.1.4 技术人才保障 |
8.1.5 硬件设施保障 |
8.1.6 社会意识保障 |
8.2 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服务职能的主要政策建议 |
8.2.1 有偿服务政策建议 |
8.2.2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补贴奖励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一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 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汇总表 |
(5)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初探 ——兼谈浙江省海盐县博物馆的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县级博物馆 |
1.4.2 地方历史 |
1.4.3 陈列展览 |
第二章 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研究与发展历程 |
2.1 研究历程 |
2.2 发展历程 |
2.2.1 出现与发展历程 |
2.2.2 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 |
第三章 影响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前提因素分析 |
3.1 县级博物馆自身特点 |
3.1.1 资金支持 |
3.1.2 人才问题 |
3.1.3 藏品特点 |
3.2 地域性与地方特色分析 |
3.2.1 自然环境 |
3.2.2 挖掘历史轶事与文化名人 |
3.2.3 地域范围及行政变迁的影响 |
3.3 潜在观众的特点 |
3.3.1 观众定位与分析 |
3.3.2 “三贴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下而上的社会力量 |
3.3.3 中小学教育与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 |
第四章 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主题定位与内容策划 |
4.1 前期准备 |
4.1.1 问卷调查与访谈 |
4.1.2 资料整合 |
4.1.3 周边环境比较分析 |
4.2 地方文化认同与传播 |
4.2.1 地方文化认同 |
4.2.2 文化消失的危机感 |
4.2.3 文化记忆与构建 |
4.3 “新文化史”与“城市故事”理论 |
4.3.1 新文化史与地方历史陈列 |
4.3.2 独一无二的地域文明与重要节点的选择 |
第五章 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5.1 因地制宜与建筑条件 |
5.1.1 关于序厅空间的设计 |
5.1.2 旧馆改造的问题 |
5.1.3 空间与流线的设计 |
5.2 地方特色在设计形式中的体现 |
5.2.1 艺术设计与本地元素的融合 |
5.2.2 听觉注意力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 |
5.3 艺术品展项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
5.3.1 艺术品展项 |
5.3.2 现代技术手段 |
第六章 关于做好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的一些思考 |
6.1 建立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研究体系 |
6.1.1 本县地方史研究 |
6.1.2 支撑本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其它学术研究 |
6.1.3 对藏品的深入研究 |
6.2 提高普通民众的博物馆意识 |
6.2.1 加强对外宣传 |
6.2.2 增加陈列展览的趣味性、互动性 |
6.2.3 民众参与共建的陈列展览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全国主要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现状一览表 |
后记 |
(6)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设想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础与已取得的研究成绩 |
1.5.1 研究的自身基础及有利条件 |
1.5.2 已经取得的研究成绩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 |
2.1 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和要求 |
2.1.1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 |
2.1.2 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特征和人力资源的要求 |
2.1.2.1 历代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2 新中国对“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3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目标 |
2.1.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要求 |
2.1.3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要求 |
2.1.3.1 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差距 |
2.1.3.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双重影响 |
2.1.3.3 “入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2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以及政治、经济政策和社会背景 |
2.2.1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背景下农村青年的角色重置 |
2.2.1.1 传统农民的角色定位 |
2.2.1.2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民角色重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2.2.2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形势下农村青年的角色定位 |
2.2.3 入世后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 |
2.2.4 非公经济对当代农村青年带来的诱惑与困惑 |
2.2.4.1 国家关于农村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 |
2.2.4.2 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的成功实践 |
2.2.4.3 农村青年面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诱惑与困惑 |
2.2.5 新文化对传统农村青年的冲击和影响 |
2.3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有益借鉴 |
2.3.1 欧洲青年中心在青年发展和发挥非政府青年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我国的启示 |
2.3.2 美国19世纪的“赠地学院”和“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2.3.3 法国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做法及其借鉴 |
2.3.4 印度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
3.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现状 |
3.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3.3.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3.3.2 国内外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 |
3.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认识 |
3.4.1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成果 |
3.4.2 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关于教育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作用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分析 |
4.1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人口统计情况 |
4.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情况 |
4.2.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但依然偏低 |
4.2.2 农村教育结构虽日趋合理,但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滞后 |
4.2.3 教育经费虽有明显增加,但投入仍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但教学设施及条件仍然较差 |
4.2.4 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式过于统一,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
4.2.5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
4.2.6 农村教育体制日臻健全,但实施中仍存在供需不对称、机制无保障等问题 |
4.3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职业分化情况 |
4.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收入与消费情况 |
4.5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 |
4.5.1 农村青年对待生活、家庭与事业的态度 |
4.5.2 农村青年对待自己与亲友的态度 |
4.5.3 农村青年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 |
4.6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生命与健康状况 |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
5.1 提高农村青年初中进入高中的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5.2 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
5.3 通过各种途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 |
5.4 鼓励进城青年返乡参加务农和创业 |
5.5 丰富并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深化农村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自强观念和守法意识 |
5.6 增强农村青年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提高其避免和抵御自然灾害和人身灾难的能力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机制 |
6.1 农村青年教育的体系分化与制度重建 |
6.1.1 教育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效用 |
6.1.2 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体制架构 |
6.1.3 建立新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及体系 |
6.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机制与特征 |
6.2.1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迫切性及特殊性 |
6.2.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重点和方向 |
6.2.3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6.3 社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
6.3.1 共青团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2 农村青年中心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4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引导、保障及回流机制 |
6.4.1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6.4.2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4.3 建立疏导和保障农村转移青年劳动力回流的机制 |
6.5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机制 |
6.5.1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的经济理论基础概述 |
6.5.2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与目标 |
6.5.3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三种模式选择 |
6.5.4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 |
7.1 我国现行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及相关机制 |
7.2 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
7.2.1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保障 |
7.2.2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管理 |
7.2.3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平衡机制 |
7.2.4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持续机制 |
后记 |
参考文献 |
(7)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
一、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城市多民族化、文化多元化的过程 |
三、城市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晴雨表、测量表 |
四、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在社会各项事业中都有突出的作用 |
第二节城市民族问题研究的紧迫性 |
一、城市多民族化进程加快,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问题愈来愈突出 |
二、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
三、城市中多元文化并存,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并存 |
四、随着城市民族格局出现的新变化,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发生转变 |
第三节选择山东省的青岛、威海两城市为个案研究对象的缘由 |
一、山东省民族工作概况 |
二、选择青岛市为个案研究对象的缘由 |
三、选择威海市为个案研究对象的缘由 |
第四节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论文的基本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9 |
第一章中国的城市与城市化 |
第一节城市的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 |
一、城市的概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理论 |
第二节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
一、中国城市起源及其初期形态 |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
三、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和变化 |
第三节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
一、城市化的概念 |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
三、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
四、未来世界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一、1949~1957年恢复发展时期 |
二、1958~1965年不稳定发展阶段 |
三、1966~1977年停滞发展阶段 |
四、1978年以后复苏和迅速发展阶段 |
第五节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一、城市化起步晚,起点低 |
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滞后 |
三、城市化进程是渐进式的发展态势 |
四、城市化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
五、城市化以乡村经济发展和繁荣为基础 |
第六节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发展后劲不足 |
二、人口与资源矛盾日益突出 |
三、城市缺乏应有韵味和内在魅力 |
四、城市的中心作用难以发挥 |
五、城市水危机愈趋严重 |
六、城市的社会问题日趋复杂 |
第二章中国的城市少数民族 |
第一节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
二、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和分布特点 |
第二节中国城市中的少数民族 |
一、中国城市少数民族的含义 |
二、中国城市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 |
三、中国少数民族城市人口及分布概况 |
四、少数民族向东部渐进的主要渠道及形式 |
第三节中国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
一、城市少数民族的类型 |
二、城市少数民族聚落 |
三、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
第三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 |
第一节民族及民族问题理论 |
一、民族概念 |
二、民族问题理论 |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向 |
第三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城市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 |
一、城市少数民族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问题 |
二、城市民族关系中的不协调因素 |
三、城市少数民族与城市文化的相融相斥 |
四、少数民族东渐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 |
第四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 |
一、城市民族问题首要的是民主民族平等权利问题 |
二、城市民族问题突出的是民族同类化问题 |
三、城市民族问题大量地发生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问题上 |
四、城市民族问题中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影响很大 |
五、城市是我国民族问题的窗口,敏感性强 |
六、城市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晴雨表、测量表 |
七、城市民族问题反应快、连锁性大 |
第五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城市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对城市民族问题的存在认识不足 |
二、对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不够 |
三、对妥善处理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问题重视不够,经验不足 |
四、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弱化或贯彻落实不力 |
五、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六、个别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 |
七、流动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
第六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城市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向 |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民族问题越来越突出 |
二、从重视经济文化发展要求逐步过渡到加强政治平等的要求 |
三、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内聚力强化 |
四、城市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呈上升趋势 |
五、城市民族问题易发生在意识形态领域 |
六、城市民族间通婚逐渐普遍化和民族风俗习惯逐渐社会化 |
七、城市少数民族的“双语”现象逐渐增多 |
八、城市的民族平等自觉化趋势和民族团结习惯化趋势 |
第四章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个案分析之一--青岛市的民族问题 |
第一节青岛市的城市化进程 |
一、青岛市的自然环境 |
二、青岛市的历史沿革 |
三、青岛市的行政区划 |
四、青岛市的城市化建设 |
五、青岛市的民族与宗教 |
第二节青岛市的少数民族状况 |
一、青岛市少数民族人口迁入渠道和类型 |
二、青岛市少数民族的人口情况 |
三、青岛市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
四、青岛市少数民族的职业分布情况 |
五、青岛市少数民族的教育情况 |
六、青岛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情况 |
七、青岛市少数民族的民族交往情况 |
八、青岛市少数民族的婚姻情况 |
九、青岛市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情况 |
十、青岛市少数民族的社团情况 |
第三节青岛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
一、世居少数民族少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
三、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极快 |
四、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年人占多数 |
五、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高 |
六、朝鲜族人口比例高 |
七、少数民族人员创业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 |
八、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没有形成聚居点 |
九、朝鲜族群众信仰基督教的数量不断增多 |
第四节青岛市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
一、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问题 |
二、伤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而引发的问题 |
三、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渗透活动不断增多 |
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有问题 |
第五节青岛市少数民族工作的探讨 |
一、青岛市的民族事务机构 |
二、青岛市的民族政策 |
三、青岛市开展民族工作的情况 |
四、青岛市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经验 |
五、青岛市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 |
第五章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个案分析之二--威海市的民族问题 |
第一节威海市的城市化进程 |
一、威海市的自然环境 |
二、威海市的历史沿革 |
三、威海市的行政区划 |
四、威海市的城市化建设 |
五、威海市的民族与宗教 |
第二节威海市的少数民族状况 |
一、威海市少数民族迁入的渠道 |
二、威海市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 |
三、威海市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
四、威海市少数民族的职业分布状况 |
五、威海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状况 |
六、威海市少数民族的民族交往状况 |
七、威海市少数民族的婚姻状况 |
八、威海市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 |
第三节威海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
一、少数民族成份增多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二、少数民族性别比明显偏低 |
三、朝鲜族人口比例较高,对外联系广泛 |
四、多种少数民族文化交汇,朝鲜族和穆斯林民族文化突显 |
五、民族意识较强 |
第四节少数民族对威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一、加强了威海与外地的民间交流 |
二、促进了威海经济的发展 |
三、充实了威海当地人的文化生活 |
四、丰富了威海人的餐饮文化 |
第五节威海市的民族问题 |
一、因经济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矛盾 |
二、因少数民族政策落实不到位引发的矛盾 |
三、因对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缺乏了解而引发的矛盾 |
四、因当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误解而引发的矛盾 |
五、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把一般的民事问题看成民族问题,使矛盾激化 |
第六节威海市少数民族工作的探讨 |
一、威海市的民族事务机构 |
二、威海市民族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
三、威海市民族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四、附:威海市的民族工作制度 |
第六章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机制的探讨 |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成就 |
一、城市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
二、城市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
三、城市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平等权利得到了尊重和保障 |
四、城市民族工作的行政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
五、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
六、城市少数民族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着成就 |
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
八、不断强化和拓展城市功能,对口支持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曲靖市实施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 |
二、广州市确立的“一统三分”的工作思路 |
三、湖北省宜昌市一二三的工作方法 |
四、武汉市探索建设的城市民族工作的“473”工程 |
五、法德并举立体帮扶--济南市天桥区民族村民主法制建设 |
六、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处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机制 |
一、建立和健全城市少数民族法律体系,为协调城市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
二、领导重视,工作机构健全,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协调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工作奠定基础 |
三、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为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四、加快城市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
五、建立处理城市民族关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
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机制 |
七、强化信访问题日常处理机制 |
八、建立监督检查、表彰奖励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8)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收集钱币资料,为发展钱币事业打下基础 |
三、重新发展会员,健全档案资料 |
四、发挥专业优势,搞好钱币研究 |
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员素质 |
六、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
四、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正阳关古镇研究 ——以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为例[D]. 赵晓雨. 安徽大学, 2019(07)
- [2]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央行现钞运行风险与控制研究[D]. 苏利亚. 河北科技大学, 2013(12)
- [4]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5]县级博物馆地方历史陈列展览初探 ——兼谈浙江省海盐县博物馆的理念与实践[D]. 赵莉. 吉林大学, 2012(09)
- [6]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窦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7]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 林钧昌.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8]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J]. 张河生. 甘肃金融, 2002(S2)
- [9]对做好基层钱币学会工作的几点建议[A]. 张河生. 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 2002(总第293期)
- [10]在青海省钱币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胡安舜. 青海金融, 19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