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平[1](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邹成成[2](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王建坡[3](2020)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致使人们希望回归自然,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生态休闲等旅游得以蓬勃发展。其中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在其中具有典型价值。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既在环渤海旅游圈中,也在环京津休闲产业带范围之内,在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拥有“赛罕林海、满蒙民俗、皇家猎苑、塞罕坝精神”等优势资源。同时,在政策、市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发展现状却不尽人意。因此,本文选择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为具体研究对象,试图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为其他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相关森林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分析-问题分析-解决方法”的基本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即前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主要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基本内容。第二章,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情况进行概述,对其资源进行分析,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进行调查,掌握其旅游市场的反映情况;并利用PEST-SWOT分析,对其总体发展环境做出判断。第三章,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并提出假设与构建模型;利用Python、SPSS等工具对所获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并得到结论。第四章,提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对策。主要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市场四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最后部分为结语。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专业人士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不仅利用描述法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Python、SPSS等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在掌握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其旅游竞争力进行全面研究,并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但是,其中也还存在原始数据准确度等问题,仍待以后在以后研究工作中进行改进。
孙振杰[4](2020)在《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文中认为旅游业具有广泛关联、综合性强的特点,不仅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功能正在逐步显现。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功能不断多元化,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目标;面向新时代,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十八大及以后提出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共生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之间物质能量交流关系,为认识旅游业与相关各方面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的旅游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旅游产业和企业共生、旅游资源和产品共生等方面,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对旅游发展与“五位一体”各方面共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旅游业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面向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强旅游发展与各方面的协调共生,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遵循“协调共生、协同共赢”理念,将旅游发展的定位提高到社会经济整体的高度,把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各方面对接,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的理论框架,并以京津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实现“大旅游”管理。全文共分为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包括八章内容,具体如下: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缘起,论述了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过程及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共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含义,回顾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旅游共生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然后概括介绍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其他基础理论。理论构建部分包括第三、四章,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及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首先界定了旅游共生、旅游共生单元、旅游共生体系统、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等概念,在研究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和基础动因、旅游共生关系的主要类型、旅游共生体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然后通过分析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演化的不同特征,提出运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判定两个维度上旅游共生关系演化状态的方法,阐释其演化机制,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是对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及评价的研究。首先解释了京津冀旅游共生的基础,研究了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和旅游市场共生体的时空演化情况,从京津冀旅游协同过程及进展和构建旅游发展指数角度,整体上认识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然后把京津冀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各方面分别视为单个共生单元,从共生关系、共生体的时空演化等角度分别对京津冀旅游-经济、旅游-政治、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和旅游-生态共生体展开研究;最后,对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状态和关联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旅游共生体系统演化中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促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即第八章。该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共生理论把各种旅游关联现象抽象为旅游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能够整合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既包括旅游内部的共生体系统,也包括对接“五位一体”各方面形成的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2)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都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任何共生关系都是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组合。(3)旅游共生体演化是共生单元通过相互适应走向协调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旅游共生关系在两个维度上的协调演化,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指标的正负值、大小比较等标准可以判定旅游共生体协调演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4)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演化过程顺利,旅游行业共生体形成了一体化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旅游市场共生体正在向高水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演化。(5)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整体处于明显的进化过程,表现为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和旅游-社会共生体进化良好,旅游-政治共生体和旅游-文化共生体进化较好,旅游-生态共生体进化一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陈银[5](2020)在《杭州市胥口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全域旅游是突破传统景区旅游的一种新区域发展模式,作为国家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已在全国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工作,其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工作备受各界关注。本论文以笔者参与的杭州市胥口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案例,试探讨乡镇全域旅游发展的规划技术方法与建设内容,以期为乡镇尺度全域旅游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探索。首先,本论文在梳理了国内全域旅游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全域旅游的区域发展协同性、资源利用整合性、产业开发融合性、服务配套共享性以及治理方式协调性的五大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全域旅游与乡镇建设在资源层、空间层、产业层、服务层、治理层五个维度互动关系,并在分析胥口现状关系基础上为未来发展提供引导,实现以深度挖掘优化资源利用率,以全域联动增强镇村协同性、以产业升级带动就地城镇化、以双向互补促进服务共享化、以多管合一提升治理高效化。其次,在理清上述五个互动关系及其响应机制背景下,构建了乡镇全域旅游的规划框架。通过分析全域旅游与簇群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旅游产业链的契合关系,形成“旅游+”和“+旅游”双轮驱动下的产业簇群圈链,并以钻石模型方法分析在全域旅游簇群空间内部资源、产业、服务、治理的系统运作,架构乡镇全域旅游规划体系框架并提出具体的规划路径,即构建了镇景整合的资源体系、联结互动的空间体系、融合创新的产业体系、主客共享的服务体系、改革共建的治理体系。最后,以杭州市胥口镇全域旅游规划作为实证,提出胥口镇全域旅游总体定位与发展规划体系,形成了山水药文资源整合、区块空间联动、镇域产业扶贫、服务功能覆盖、乡村治理等各种体系与全域旅游发展的系统融合,并为地方实践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谢剑昭[6](2020)在《基于游客感知的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出现了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加,其中就包含了旅游需要以及良好的游览体验。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用于旅游消费的支出占比不断增大,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旅游产业的供给端更要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让旅游需求得到数量充分满足的同时也达到质量层面的满足。卢龙县棋盘山是国家3A级景区,是卢龙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完善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增强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更大程度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应加快品质提升。本文从游客感知角度入手,运用Kano模型和IPA分析法,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对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提高游客良好的感知水平,整体促进卢龙县旅游业提质升效。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游客感知旅游管理研究和景区品质提升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并对研究内容涉及的理论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论文的经验研究部分首先对卢龙县棋盘山的景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定量加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归纳提取了影响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的因素,并据此编制游客感知的调查问卷。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的影响因素共有10个维度,40项测量指标,经检验分析,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问卷编制规范。通过Kano模型分析和IPA模型分析景区品质提升的具体影响因素,得出了基于游客感知的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表现性,在此基础上确定提升卢龙县棋盘山景区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确定提升卢龙县棋盘山景区的关键指标,进而提出基于游客感知相应的提升棋盘山景区品质的具体策略。
李婷[7](2020)在《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阶段,人们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对生命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需求,突出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与旅游消费上。随着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2017年我国首批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公布,其中有6个属于山地环境型,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这为我国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目前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加以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其发展潜力,也能反映旅游地当前发展健康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而关于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如何科学评价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推进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等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今后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和经验借鉴。论文借助了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健康旅游、山地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热点与趋势、研究历程以及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山地旅游与健康旅游受政府支持力度强、政策环境利好,对其相关研究自2016年起进入迅速增长期。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后,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定义,用需求层次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联系健康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横向升级”新理解。然后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条件与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依托型—生态疗养旅游地、文化驱动型—文化养心旅游地、医养植入型—医疗医护旅游地、养老综合型—养老度假旅居地、体旅融合型—运动健身旅游地等五种建设模式;结合山地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出三种适宜国内一般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文化驱动型-山地文化养生旅游地、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拟定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经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多次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山地健康旅游产品、山地健康旅游环境、山地健康旅游管理、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2)一级指标中,山地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4547),其次是山地健康旅游产品(0.2407),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权重相同(0.1203),占比最小的是山地健康旅游管理(0.064),说明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在山地健康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3)二级指标中,自然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3637),其次为山地健康旅游专项产品(0.1925)、健康旅游专项服务设施(0.0963),说明自然健康旅游资源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三级指标中气候舒适度所占权重最高(0.1889),说明舒适的气候是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硬件”条件;(4)在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三级指标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所占权重最高(0.101),其次是山地疗养旅游产品(0.0643)、山地度假旅游产品(0.0305),这表明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是当前人们广泛认同并参与到山地健康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丰富的山地运动旅游产品;(5)在山地健康旅游环境的三级指标中,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占比最高(0.4433),说明地质安全是开展山地健康旅游的重要基础保障。论文选取玉龙雪山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采取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当地实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综合得分S=3.5855,属于中等发展潜力旅游地,具有较好的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2)玉龙雪山的健康旅游产品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山地疗养产品得分较高,说明适宜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两种建设模式;(3)基于评价结果分析和实际调研,认为当前玉龙雪山发展健康旅游的主要困境为:无力支撑“遍地开花”、人文资源“孤芳自赏”、航母策略“一枝独秀”等问题。(4)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等五大发展路径建议。
张红梅[8](2020)在《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各行各业稳定生产的基础环境,旅游安全既是区域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居民出游的首要前提。边境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旅游业态,担负着柔性外交、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资源保护等诸多功能,同时因其具有地缘环境特殊、旅游活动丰富、关联行业众多等特点,在运营管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风险,因此边境旅游安全要兼顾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考验,抵御风险、保障安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开展研究,选择云南边境地区作为研究案例点,在基于系统理论进行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等分析基础上,进行客观环境和主观感知两方面的旅游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旅游安全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第一、二章在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地缘环境、旅游安全评价、边境旅游安全等的研究成果,理清地缘环境、边境旅游、边境旅游安全、边境旅游安全事件等基本概念。第三章基于系统理论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分析,认为边境旅游安全与一般旅游安全相比在旅游主体、安全设施、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特征,认为边境地区旅游安全受自然环境、地缘文化、边境社会、旅游管理、网络管理等五方面因素影响;第四章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从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五大影响因素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环境评价模型,并从时空分异角度分析云南边境市州旅游环境安全变化规律;第五章基于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模型,测度游客对影响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不同因素的感知差异和空间差异;第六章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观点,将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与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联系起来,从针对旅游环境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提出了旅游安全管理的系列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兼具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属性,旅游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呈现出时空分异特征。从时空演化角度来看,随着时间推移,2013—2017年间云南边境8个市州的旅游安全状况越来越好;同时,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得分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河、普洱、保山、德宏、西双版纳、文山、临沧、怒江;但是各边境市州安全得分的差异逐年缩小。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五类影响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因素中,边境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因子的影响比重逐年增加。2)云南边境地区的游客主观感知评价是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云南边境地区游客的安全评价,呈现出以下规律:除了婚姻这一变量之外,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特征统计变量对边境旅游安全评价呈现出显着差异;从空间上分析,边境游客对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评价几乎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从影响因素上分析,游客对五类旅游安全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有如下规律:除了边境地区社会安全评价、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游后反馈行为等因素存在地域空间差异,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呈现出一致性;从游客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一致性的差异性上分析,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安全环境因素的认知评价对其安全行为意向的作用呈现出如下规律:游客对“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前准备行为越充分;游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中防范行为越明显;游客对“边境社会安全”、“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评价越高,游后反馈行为越明显。3)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要从旅游环境安全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着手。关于边境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有:从旅游环境安全角度,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关于边境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有: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魏超[9](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姚新涛[10](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山地旅游研究 |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
2.1.2 旅游驱动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旅游推—拉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旅游供需理论 |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3.1.1 景区基本概况 |
3.1.2 旅游发展历程 |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
3.3.2 结果分析 |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
4.1.1 推力系统分析 |
4.1.2 引力系统分析 |
4.1.3 支持系统分析 |
4.1.4 媒介系统分析 |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权重确定 |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现状 |
(二)国内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现状 |
(三)旅游竞争力研究现状 |
(四)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现状 |
(五)研究综评 |
四、主要概念 |
(一)森林公园 |
(二)森林公园旅游 |
(三)旅游竞争力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定量研究法 |
七、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及其旅游发展现状 |
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二、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及景观 |
(一)概述 |
(二)具体类型及主要景观 |
(三)资源景观主要特征 |
三、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现状 |
(一)概述 |
(二)旅游市场效应调查 |
(三)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分析 |
第三章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一)构建思路 |
(二)指标选择原则 |
(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四)影响指标阐释及提出假设 |
(五)影响关系模型构建 |
二、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因子分析 |
(四)相关分析 |
(五)回归分析 |
(六)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对策 |
一、旅游产品层面 |
(一)坚持“生态优先”产品规划原则 |
(二)优化组合旅游产品走向“四季游” |
(三)丰富内涵打造“文旅融合”产品 |
(四)区域合作“错位”产品发展战略 |
二、旅游管理层面 |
(一)理顺体制关系 |
(二)强化人才建设 |
(三)加大投资力度 |
三、旅游服务层面 |
(一)完善交通服务系统 |
(二)建设特色服务设施 |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
四、旅游市场层面 |
(一)品牌策划管理 |
(二)进行立体营销 |
(三)构建营销网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4)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旅游业的功能不断多元化 |
二、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四、京津冀旅游协同持续推进 |
第二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思考过程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的意义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相关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共生理论的内涵 |
一、共生理论的提出——生物学内涵 |
二、共生理论的发展——生态学内涵 |
三、共生理论的发扬——社会科学内涵 |
四、共生理论的前景 |
第二节 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研究中的综述 |
一、概述 |
二、微观经济领域 |
三、城市与区域协调 |
四、区域产业经济 |
五、管理学领域 |
六、共生哲学 |
第三节 旅游共生研究综述 |
一、旅游共生研究的总体进展 |
二、旅游共生理论的探索 |
三、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研究 |
四、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共生研究 |
五、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研究 |
六、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共生研究 |
七、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共生研究 |
第四节 其他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协同论 |
三、产业生态学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五、博弈论 |
第三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构建 |
第一节 旅游共生的基础解释 |
一、旅游共生 |
二、旅游共生单元 |
三、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 |
四、旅游共生的基础动因 |
第二节 旅游共生关系分析 |
一、旅游共生关系及其类型 |
二、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 |
三、旅游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 |
四、旅游共生成本与共生效益 |
第三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
一、旅游共生体形成的条件 |
二、旅游共生体与旅游共生体系统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结构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
第四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一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述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含义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实质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研究视角 |
第二节 组织形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
二、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
三、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
第三节 行为方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
二、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
三、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
第四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机制 |
一、旅游共生对象选择的机制 |
二、内生动力机制 |
三、外生动力机制 |
第五章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
一、京津冀地区概况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条件 |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行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
一、旅游行业间的共生关系 |
二、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
三、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过程 |
四、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空间格局 |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国内旅游市场共生关系的研究 |
一、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 |
二、主质参量的选择 |
三、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四、旅游市场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规律与建议 |
第四节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新阶段 |
三、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的形成与表现 |
一、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概述 |
二、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关系 |
三、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关系 |
四、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关系 |
五、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关系 |
六、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关系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质参量 |
一、各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
二、各共生单元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三、各共生单元主质参量的计算 |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二、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三、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四、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五、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第七章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与对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 |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况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特征 |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风险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 |
一、形成旅游共生观念 |
二、完善旅游共生界面 |
三、优化旅游共生环境 |
四、推进全域旅游共生 |
五、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理论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二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
一、整合形成统一的旅游共生研究框架 |
二、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
三、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 |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及评价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仍需完善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指标和方法还要充实 |
三、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有待深入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对策措施的针对性还应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杭州市胥口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旅游、大市场”发展的时代需求 |
1.1.2 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示范区的战略导向 |
1.1.3 全域旅游与乡镇建设融合发展的优势机遇 |
1.1.4 胥口镇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研究理论依据 |
2.1.1 波特簇群理论与钻石模型 |
2.1.2 点-轴开发理论 |
2.1.3 旅游产业链理论 |
2.1.4 旅游系统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全域旅游 |
2.2.2 旅游规划 |
2.2.3 全域旅游规划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
2.3.2 国内休闲旅游相关研究 |
2.3.3 国内镇域转型发展研究 |
2.3.4 国外休闲旅游研究进展 |
2.3.5 小结与思考 |
2.4 镇域全域旅游规划案例借鉴 |
2.4.1 张家港市凤凰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
2.4.2 鸠山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
2.4.3 长沙县开慧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2.4.4 案例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全域旅游与乡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
3.1 全域旅游内涵解构 |
3.1.1 理念要义 |
3.1.2 基本内涵解构 |
3.2 全域旅游与乡镇发展的互动机制构建 |
3.2.1 乡镇发展要素分析 |
3.2.2 响应与互动机制构建 |
3.3 资源层互动:深度挖掘优化资源利用率 |
3.3.1 互动关系构建 |
3.3.2 胥口资源分析 |
3.4 空间层互动:全域联动增强镇村协同性 |
3.4.1 互动关系构建 |
3.4.2 胥口空间分析 |
3.5 产业层互动:产业升级带动就地城镇化 |
3.5.1 互动关系构建 |
3.5.2 胥口产业分析 |
3.6 服务层互动:双向互补促进服务共享化 |
3.6.1 互动关系构建 |
3.6.2 胥口服务分析 |
3.7 治理层互动:多管合一提升治理高效化 |
3.7.1 互动关系构建 |
3.7.2 胥口治理分析 |
第四章 乡镇全域旅游规划框架 |
4.1 规划框架构建思路 |
4.1.1 全域旅游与簇群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旅游产业链的契合 |
4.1.2 规划技术思路——双轮驱动的产业簇群圈链 |
4.1.3 乡镇全域旅游规划体系框架 |
4.2 镇景整合的资源体系 |
4.2.1 资源萃取,彰显多元价值禀赋 |
4.2.2 整合分类,提升镇域资源质量 |
4.3 联结互动的空间体系 |
4.3.1 圈层联动,架构全域簇群空间 |
4.3.2 共生共存,增强区域空间协作 |
4.3.3 镇村联动,完善乡镇功能布局 |
4.4 融合创新的产业体系 |
4.4.1 产旅融合,延伸乡镇产业链条 |
4.4.2 村产文景,构建多维产品体系 |
4.4.3 引擎带动,建设重点旅游项目 |
4.5 主客共享的服务体系 |
4.5.1 游线串联,完善镇域交通网络 |
4.5.2 居旅融合,丰富配套设施服务 |
4.5.3 科技应用,搭建智慧旅游平台 |
4.6 改革共建的治理体系 |
4.6.1 制度创新,建立旅游治理机制 |
4.6.2 保护开发,营造全域旅游环境 |
4.6.3 营销助力,构建乡镇品牌形象 |
第五章 胥口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
5.1 胥口镇全域旅游规划总体思路 |
5.1.1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1.2 发展规划框架 |
5.2 资源体系:以山水药文整合全域资源 |
5.2.1 价值多元、特色鲜明的资源认知 |
5.2.2 依托景区、全域挖掘的资源整合 |
5.3 空间体系:以四区联动塑造全域形象 |
5.3.1 圈层驱动、廊道串联的全域簇群空间架构 |
5.3.2 品牌带动、差异开发的区域簇群空间架构 |
5.3.3 镇区辐射、乡村互补的空间联动布局 |
5.4 产业体系:以镇产一体带动产业扶贫 |
5.4.1 医养融入、农业扶贫的全域旅游产业链 |
5.4.2 场景开发、浸入体验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
5.4.3 多元驱动、核心引导的全域综合体建设 |
5.5 服务体系:以全网覆盖提升镇域功能 |
5.5.1 水陆结合、游行融合的交通体系规划 |
5.5.2 驿站带动、网络建设的配套服务体系 |
5.5.3 技术助力、平台打造的智慧旅游体系 |
5.6 治理体系:以乡旅合一推进乡村治理 |
5.6.1 “一中心、两社团”的全域组织架构 |
5.6.2 生态治理、村庄整治的全域环境营造 |
5.6.3 IP开发、多元营销的乐养胥口品牌塑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1.1 对全域旅游机理解构,总结五大核心内涵理念 |
6.1.2 构建了全域旅游与乡镇发展的五维度互动关系 |
6.1.3 以产业簇群圈链规划思想架构乡镇五体系框架 |
6.1.4 以胥口镇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全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路径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游客感知的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相关概念明晰 |
2.1.2 景区经营管理理论概述 |
2.1.3 体验经济理论概述 |
2.1.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2 分析方法概述 |
2.2.1 IPA分析方法 |
2.2.2 Kano模型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影响因素确定 |
3.1 棋盘山景区概况 |
3.2 棋盘山景区提升影响因素指标的收集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与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3.3 调查问卷的有效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游客感知的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的模型分析 |
4.1 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被调查对象性别特征 |
4.1.2 被调查对象年龄特征 |
4.1.3 被调查对象所来自地区特征 |
4.1.4 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特征 |
4.1.5 被调查对象游玩目的特征 |
4.2 棋盘山景区提升影响因素的IPA分析 |
4.2.1 消费者自述重要性与表现性的相关分析 |
4.2.2 修正的IPA模型 |
4.2.3 IPA模型的定位图分析 |
4.3 基于IPA分析的景区提升影响因素Kano模型分析 |
4.3.1 数据两虚拟因子自然对数偏相关分析 |
4.3.2 景区提升影响因素表现性系数象限图的创建 |
4.3.3 棋盘山景区提升的关键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游客感知的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对策 |
5.1 重点提升关键效益指标的发展质量 |
5.1.1 保持景区特色游览内容 |
5.1.2 提升景区生态环境质量 |
5.1.3 布局区域长期旅游规划 |
5.2 渐进提升低优先级指标的发展前景 |
5.2.1 凸显景区游览主题 |
5.2.2 加强游客中心服务管理水平 |
5.3 保持关注过度表现指标的发展状况 |
5.3.1 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
5.3.2 保持景区商业经营秩序 |
5.4 加强表现良好区指标的竞争优势 |
5.4.1 持续加强景区内游览安全 |
5.4.2 合理布局景区公共服务设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
1.1.2 “健康+旅游”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 |
1.1.3 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 |
1.1.4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亟需转型升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献分析数据来源 |
1.2.2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
1.2.3 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健康旅游 |
2.1.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 |
第3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条件与模式分析 |
3.1 建设条件分析 |
3.1.1 环境条件 |
3.1.2 资源价值 |
3.1.3 产品基础 |
3.1.4 市场构成 |
3.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
3.2.1 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
3.2.2 山地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 |
3.2.3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
第4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4.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
4.2.2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调整指标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1 AHP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权重结果分析 |
4.4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章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 |
5.1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发展概况 |
5.1.1 研究区域 |
5.1.2 旅游业发展水平 |
5.1.3 山地健康旅游资源 |
5.1.4 山地健康旅游产品 |
5.1.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
5.2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 |
5.2.1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 |
5.3.1 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 |
5.3.2 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 |
5.3.3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 |
5.3.4 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 |
5.3.5 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一轮专家调査问卷:指标筛选 |
附录2 第二轮专家调査问卷:权重打分 |
附录3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4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
二、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地缘环境研究 |
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
三、边境旅游安全研究 |
四、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区域选择 |
一、研究区域范围 |
二、研究对象确定 |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七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地缘环境 |
二、边境旅游 |
三、边境旅游安全 |
四、边境旅游安全事件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风险评估理论 |
二、风险感知理论 |
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四、安全系统理论 |
第三章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分析 |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特殊性分析 |
一、旅游主体特殊 |
二、旅游安全设施特殊 |
三、旅游环境特殊 |
四、旅游安全管理特殊 |
第二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识别 |
一、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类型 |
二、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特征 |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三、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依据 |
一、变异系数法 |
二、熵值法 |
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模型构建 |
一、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
二、基于熵值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
三、构建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模型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
一、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时间演化分析 |
二、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各市州变化分析 |
三、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动态评价 |
第五章 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分析 |
一、问卷设计过程 |
二、问卷调查情况 |
三、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四、问卷的修正与确定 |
第三节 基于回归模型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研究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
三、基于空间分析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
四、边境游客安全认知—行为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分析结果讨论 |
第六章 完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建议 |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 |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 |
二、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
三、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
第二节 针对边境地区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 |
一、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
二、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 |
三、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选择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资料获取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大城市 |
2.1.3 大城市边缘区 |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
2.1.5 旅游转型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城乡互动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2.4 旅游转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乡村旅游研究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态势 |
3.1.3 研究评述 |
3.2 旅游转型研究 |
3.2.1 国外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研究态势 |
3.2.3 研究评述 |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3.1 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国内研究态势 |
3.3.3 研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
4.3.1 市场消费特征 |
4.3.2 产品供给特征 |
4.3.3 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发展演化特征 |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
5.1.1 转型原则 |
5.1.2 转型目标 |
5.1.3 转型战略 |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
5.2.1 初始阶段 |
5.2.2 发展阶段 |
5.2.3 成熟阶段 |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
5.3.1 旅游产品维度 |
5.3.2 空间结构维度 |
5.3.3 参与主体维度 |
5.3.4 旅游效应维度 |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
5.4.1 供给要素 |
5.4.2 需求要素 |
5.4.3 支持要素 |
5.4.4 技术要素 |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
5.5.1 需求系统 |
5.5.2 中介系统 |
5.5.3 引力系统 |
5.5.4 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
6.2.1 旅游产品转型 |
6.2.2 空间结构转型 |
6.2.3 参与主体转型 |
6.2.4 旅游效应转型 |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
6.3.1 转型影响要素 |
6.3.2 转型内部动力 |
6.3.3 转型总体思路 |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
6.4.1 景区升级模式 |
6.4.2 社区提升模式 |
6.4.3 文化重构模式 |
6.4.4 主题休闲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7.1 典型案例选取 |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
7.2.1 木兰草原概况 |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
7.3.1 杜堂村概况 |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
8.1.1 制度障碍 |
8.1.2 需求障碍 |
8.1.3 能力障碍 |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湘西地区 |
1.2.2 山地生态旅游 |
1.2.3 生态旅游规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演绎法 |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
1.4.1.4 问卷调查法 |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
4.2.1.1 评价原则 |
4.2.1.2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3.2.1 数据来源 |
4.3.2.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分析 |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
4.3.4 相关结论 |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5.2.2.1 评价方法 |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
5.2.3.1 指标选取 |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
5.2.4 数据分析 |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
5.2.5 评价结果 |
5.2.5.1 不适宜区域 |
5.2.5.2 低适宜区域 |
5.2.5.3 中适宜区域 |
5.2.5.4 高适宜区域 |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
5.3.1.1 研究区域 |
5.3.1.2 数据来源 |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
5.3.2.2 评价方法 |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
6.1.4.1 存在问题 |
6.1.4.2 调整优化 |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
6.2.4.1 游步道设计 |
6.2.4.2 休息亭设计 |
6.2.4.3 水榭设计 |
6.2.4.4 观景台设计 |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
6.3.3.1 设计原则 |
6.3.3.2 设计方法 |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
6.3.4.2 生态旅馆 |
6.3.4.3 环保厕所 |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
6.3.4.5 购物设施 |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5.1 酉水简介 |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
7.1.1 概念辨析 |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
7.2.1.3 规划评审 |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
7.2.2.1 组织管理 |
7.2.2.2 人才建设 |
7.2.2.3 法律法规 |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
8.2 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研究[D]. 王建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D]. 孙振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杭州市胥口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 陈银.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6]基于游客感知的卢龙县棋盘山景区品质提升研究[D]. 谢剑昭. 燕山大学, 2020(01)
- [7]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D]. 李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 张红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