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专家说核电更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周宏春[1](2021)在《另辟蹊径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之路》文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按照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精神,国家有关部门会尽快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引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是无法效仿西方国家做法的一项伟大工程。从总体上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与一国或一地的资源禀赋、
李琭璐[2](2020)在《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文中指出这是一篇令人肝肠寸断的文字,病痛尤其是重症夺去了多少人的健康和生命权利?剥夺了多少家庭追求幸福奔向小康的梦想?随着中国扶贫攻坚和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因病致贫这头拦路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忧虑,全国每年有多少家庭因病致贫?重症患者及家庭到底经受着怎样的煎熬与困境?小康路上,因病致贫的顽疾到底如何根治?让我们跟随作者沉重忧伤的笔触,到众多患者家庭中去寻找答案……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程红兵[4](2020)在《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文中认为未来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社会已经重新定义知识,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教育,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应对未来变化,国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修订体现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面对未来社会,家长应该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立足长远的教育理念。应对未来变化,学校要实现目标现代化、课程现代化、教学现代化。目标现代化包括情意目标、智能目标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现代化,从群体式课程走向个体式课程;从分科式课程走向整合式课程;从闭合型课程走向开放型课程。教学现代化,技术撬动教学变革,从经验性教学走向实证性教学;从标准化教学走向个性化学习;从传统式教学走向现代化教学。
Altantuya Dashnyam(金婷)[5](2019)在《蒙古国“永久中立”地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9月29日,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ЦахиагийнЭлбэгдорж)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宣示:蒙古国将实行永久中立政策,希望成为永久中立国,并呼吁国际社会各方予以认可和支持。蒙古国的这一国际宣示,对其本国的内政外交无疑有着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邻国和一带一路构想的北方陆路重要支点国,对中蒙关系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长期奉行“等距离”和“多支点”外交的东北亚重要国家,对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地缘格局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对于国际安全和国际合作也提出了新问题。“蒙古国的永久中立地位”已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而学术界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学位论文以此作为研究主题,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蒙古留学生,从事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具有熟悉蒙古国情并能熟练运用蒙古国文献的优势。本文首先对于“永久中立”这一国际关系中特殊而又突出的现象,从国际行为层面对其内涵和外延作了辨析,并对其与相近的“孤立主义”、“不介入主义”、“不结盟”等作了比较;从国际法层面对其所依据的国际职责和义务、国际权利和保障作了探讨;从国际关系层面对其历史缘起、国际实践及当代演进作了考察,进而为深入研究蒙古国宣示的“永久中立地位”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对蒙古国的基本国情、地缘困境和国际诉求作了分析;对蒙古国外交政策的演变轨迹以及与“永久中立”的历史联系作了追溯;对进入新时期后蒙古国对于“永久中立”地位的新追求作了解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地位”所面临的国内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从公开宣示到国内立法再到政权更替后被搁置的国内进展进行了回溯;其次对围绕“永久中立”的社会和舆论反响、不同政党的分野以及军方的意见作了分析;最后对蒙古国追求“永久中立地位”的前景作了解析。同时也从三个层次和三个方位,对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地位”所面对的国际问题进行了考察。首先考察“永久中立”对于其两大邻国——俄国和中国的影响、中国和俄国的反应、以及围绕“永久中立”蒙、俄、中三边互动;接着考察“永久中立”对被蒙古国列为“第三邻国”的美国、日本以及相关国家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反应、以及围绕“永久中立”与这些国家的互动。最后考察“永久中立”作为新时期的新诉求,对蒙古国外交空间的制约与拓展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揭示:蒙古国对于“永久中立地位”的宣示,既是对在大国环绕下传统的小国地缘战略的承袭,对传统的蒙古国外交政策的延伸,同时又具有在新时代新态势下既追求国家安全的国际保障又寻求国际空间拓展的新特点。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蒙古国对“永久中立地位”的谋求,已经并仍将面对国内和国际的种种问题,但对其前景则作较为乐观的推测。
王宇婷[6](2018)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年来,社会日益进步经济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人无忧虑,必有近忧》作为与时俱进的环境类着作,准确地展示了对大气、水、能源等多方面的调研成果,并将调研成果加以分析和整理得出气候变化是人为的这一重大结论,另外在书中给人们提供了改变自身行为以解决气候变化的可行性方法。这对当代人们采取适当的举措去改善环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作为一篇翻译研究报告,基于对《人无忧虑,必有近忧》的翻译过程,探讨了赖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对信息类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文本可根据语言功能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三类,译者面对不同类型的文本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就本文来说,本文属于典型的信息类文本,具有突出的词汇、句法、语篇等特点,如专有名词专业性强,直接引语频现,复合词巧妙使用,长难句繁多,被动语态表准确,逻辑突出等。因此,在赖斯的文本型理论指导下,译者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加之相应翻译技巧和方法的运用,可以保证在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选文词汇准确翻译,句式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重现语篇翻译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笔者选取原英文文本《人无忧虑,必有近忧》的前两章作为英文研究范本,验证了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信息类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本实践报告共包含5章。第一章阐述了文本类型理论的国内外现状,本实践报告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工作的应用价值和时间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实践的背景以及翻译实践的意义与目的。第三章分析了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中,作者具体分析了翻译实践理论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第五章作者再次陈列了本文中的重点内容。
曹原原[7](2018)在《炼油厂废气的排放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炼油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不加以治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以某石化企业为例,对炼油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燃烧烟气等进行统计分析。炼油厂的废气来源通常包括有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和火炬排放烟气等。为使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措施主要有:燃料气脱硫、催化烟气旋风分离、重整装置再生尾气处理、硫磺回收装置、减少烃类排放、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锅炉废气治理设施等。其中,减少烃类排放主要包括原油及轻油采用浮顶罐储存、设置气柜回收燃料气、常减压装置"三顶"气回收、油气回收装置等;减少恶臭气体排放主要包括含硫污水密闭输送、储罐恶臭气体处理等。炼油厂除了对传统的SO2、NOx、烟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源进行监测外,还要加强对非甲烷总烃、VOCs、TSP等排放源进行监测,并对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控。
詹佩[8](2017)在《消息来源呈现与新闻框架构建 ——基于中西方媒体雾霾报道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的雾霾问题成为全球公众与媒介关注的典型环境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是,中西方媒体的雾霾报道框架构建存在怎样的差异性?这种框架的差异性如何通过消息来源的呈现而完成?基于框架理论,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家媒体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与比较分析,发现在雾霾现状界定、健康科普和治理措施三个主题的报道上两者达成共识,但是却呈现出差异化的报道框架,《中国日报》所呈现的报道框架为“保护框架”、“模糊归因框架”和“经济发展框架”,这样的报道框架倾向于凸显出雾霾的可控性和技术可解决性;《纽约时报》所呈现的报道框架为“幸福缺失框架”、“强联系框架”与“困境框架”,则着重于阐述雾霾的风险性和治理的困境。本文发现,政府、专业人士与公众始终是报道中核心的消息来源,新闻媒体善用环境科学、政策法律和经济学专业人士在环境新闻的传播中的技术权威性。通过碎片化、简单化、模糊化地引用其话语及科研报告,通过暗示、明示与建立因果关系等方式,构建出属于己方的报道框架,如暗示肺癌与PM2.5建立直接且唯一的归因联系,而不论述其如何产生作用。此外,《中国日报》善于将技术权威与政治权威相衔接,极力塑造出雾霾作为环境风险的可控性,而忽略掉雾霾中的弱势群体与个体;而《纽约时报》则通过将技术权威与社会大众的个体感知相衔接,从而形成对政治权威的质疑与抵制。也正因为如此,在两家媒体中,作为技术权威的消息来源在雾霾报道中所提供的科技理性被消解。这种差异加深了中国与外国公众在雾霾问题上相互交流与理解的难度。本研究对框架构建中消息来源的呈现进行了探讨,更深入地理解了消息来源平衡性之于新闻报道的作用,深化了对新闻框架运作机制的理解。
贺震[9](2013)在《PX项目:何去何从?》文中认为Spreading Banishment Tide风起云涌驱逐潮近几年来,"PX"似乎已成为敏感词;"PX项目"似乎也已成为不受公众欢迎、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继2007年厦门PX项目因当地居民抗议被驱逐搬迁到漳州古雷、2011年大连PX项目因当地居民抗议宣布停产待迁之后,2012年10月28日,宁波镇海PX项目也因群众抗议被迫喊停。宁波镇海PX项目事件,能不能为我国风起云涌的驱逐PX项目浪潮画
韩永[10](2012)在《重启悬念》文中认为核电重启,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管理和体制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离核电重启的日子越来越近了。2012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全国民用核实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简称《核安全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
二、加专家说核电更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专家说核电更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2)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活下去的筹码是什么?钱! |
二、有病没药吃是天灾,有药没钱吃就是人祸 |
三、“一夜回到‘解放前’。” |
四、“病人多极了,但不少是从农村来的,没钱手术。” |
五、“国家是否可以给我们这些患大病家庭一些补助?” |
六、没人可以挣脱疾病的枷锁,但亟待建立更为完善的医保制度、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看病难”“用药贵”等问题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面向未来,社会何为? |
(一)重新定义知识 |
(二)重新定义学习 |
(三)重新定义教育 |
(四)重新定义培养目标 |
二、面向未来,国家何为? |
(一)核心素养 |
(二)课程标准 |
(三)学业质量 |
三、面向未来,家长何为? |
(一)只顾眼前 |
(二)放眼长远 |
四、面向未来,学校何为? |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现代化 |
1. 情意目标 |
2. 智能目标 |
(二)回应时代发展变革——课程现代化 |
1. 从群体式课程走向个体式课程 |
2. 从分科式课程走向整合式课程 |
3. 从闭合型课程走向开放型课程 |
(三)技术撬动教学变革——教学现代化 |
1. 从经验性教学走向实证性教学 |
2. 从标准化教学走向个性化学习 |
3. 从传统式教学走向现代化教学 |
(5)蒙古国“永久中立”地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四、研究架构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永久中立地位”辨析 |
第一节 “中立”的涵义 |
一、战时中立 |
二、永久中立 |
三、武装永久中立 |
四、战时中立与永久中立的区别 |
第二节 永久中立与相近的国际行为比较 |
一、“永久中立”与“孤立主义” |
二、“永久中立”与“不介入主义” |
三、“永久中立”与“不结盟” |
第三节 “永久中立”与国际法 |
一、“永久中立”的国际法依据 |
二、“永久中立地位”与国际承认 |
三、“永久中立”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
四、“永久中立”的国际权利和保障 |
第四节 “永久中立”的国际实践 |
一、“永久中立”的缘起 |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中立 |
2.瑞士的永久中立地位 |
二、“永久中立”的嬗变 |
1.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2.瑞典的永久中立地位 |
3.爱尔兰的永久中立地位 |
三、“永久中立”的当代演进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 |
2.奥地利的永久中立地位 |
3.芬兰的永久中立地位 |
4.土库曼斯坦的永久中立地位 |
小结 |
第二章 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地位的历史源流与当代推进 |
第一节 蒙古国的国际定位和国家诉求 |
一、蒙古国的基本国情 |
二、蒙古国的地缘困境 |
三、蒙古国的国际诉求 |
第二节 蒙古国追求“永久中立”地位的历史轨迹 |
一、从独立到选边站 |
二、永久中立与“均衡外交” |
三、永久中立与“第三邻国”外交 |
四、永久中立与“无核区”地位 |
第三节 蒙古国对“永久中立”地位的新追求 |
一、东北亚安全与合作的新态势 |
二、“缓冲国”和“大通道”:蒙古国的新定位 |
三、“区域性中心国家”的新追求 |
小结 |
第三章 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地位的国内问题辨析 |
第一节 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地位的进展 |
一、向国际社会公开宣示 |
二、推动“永久中立地位”的国内立法 |
三、政权更替后的搁置 |
第二节 围绕“永久中立地位”的国内争论 |
一、社会和舆论反响 |
二、民主党与人民党关于“永久中立”地位的分野 |
三、军方关于“永久中立地位”的意见 |
第三节 蒙古国追求“永久中立地位”的前景 |
一、延续还是突破? |
二、搁置还是抛弃? |
小结 |
第四章 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地位的国际问题考察 |
第一节 “永久中立”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关系 |
一、“永久中立”与俄蒙传统伙伴关系 |
二、“永久中立”与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
三、“永久中立”与蒙俄中三边关系的演变 |
第二节 “永久中立”与“第三邻国”外交 |
一、“永久中立”与蒙美“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全面伙伴关系” |
二、“永久中立”与蒙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三、“永久中立”与蒙古和其他“第三邻国”关系 |
第三节 “永久中立”与蒙古国外交空间的拓展 |
一、对蒙古国“永久中立”的国际评价 |
二、蒙古国的“永久中立”地位与地区对话中心 |
三、蒙古国的“永久中立”地位与国际和平协调中心 |
四、蒙古国的“永久中立”地位与国际组织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
Chapter Ⅱ Task Description |
2.1 Background |
2.2 Features and Difficulties |
Chapter Ⅲ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ask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on Process |
3.3 Post-task Control |
Chapter Ⅳ Case Analysis |
4.1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
4.2 Feedback and Self-Assessment |
4.3 Special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Applied |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5.1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and Strategies Applied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7)炼油厂废气的排放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废气来源 |
2.1 有组织排放源 |
2.2 无组织排放源 |
2.3 火炬排放烟气 |
3 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 |
4 废气污染治理措施 |
4.1 燃料气脱硫 |
4.2 催化烟气旋风分离 |
4.3 重整装置再生尾气处理 |
4.4 硫磺回收装置 |
4.5 减少烃类排放 |
4.5.1 原油、轻油采用浮顶罐储存 |
4.5.2 设置气柜回收燃料气 |
4.5.3 常减压装置“三顶”气回收 |
4.5.4 油气回收装置 |
4.6 减少恶臭气体排放 |
4.6.1 含硫污水密闭输送 |
4.6.2 储罐恶臭气体处理 |
4.6.3 延迟焦化冷焦水密闭循环使用 |
4.6.4 化纤污水场恶臭治理 |
4.6.5 炼油污水处理场加盖, 废气集中处理 |
4.7 锅炉废气治理设施 |
5 结语 |
(8)消息来源呈现与新闻框架构建 ——基于中西方媒体雾霾报道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框架理论与消息来源 |
1.2.2 国内外环境新闻传播研究现状 |
1.2.3 中国雾霾问题报道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新闻主题与消息来源的构成 |
2.1 新闻主题的分类与报道框架的建构 |
2.2 消息来源的构成 |
2.2.1 政府官方:环境保护部及其他 |
2.2.2 专业技术人士:学者与环保人士 |
2.2.3 社会大众:保护儿童的母亲 |
2.3 小结 |
3 框架构建与消息来源呈现机制 |
3.1 如何界定雾霾的现状 |
3.1.1 基于专业人士的科技理性视角 |
3.1.2 基于公众幸福缺失的感受 |
3.2 如何建立雾霾健康知识 |
3.2.1 “不确定性”成为解释的盲点 |
3.2.2 建立雾霾与疾病的直接因果关系 |
3.3 如何展示中国环境治理的困境 |
3.3.1 从新能源发展看环境治理的前景 |
3.3.2 从煤炭经济看到环境治理的困境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组合不同的消息来源 |
4.1.2 对话语的差异化解读 |
4.1.3 选择立场鲜明的权威人士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9)PX项目:何去何从?(论文提纲范文)
Spreading Banishment Tide 风起云涌驱逐潮 |
Feel the Pulse of Public for PX“Fear Disease” 号脉公众PX“恐惧症” |
Hand Out the Truth to Public 把真相交给公众 |
四、加专家说核电更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另辟蹊径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之路[J]. 周宏春. 中国商界, 2021(10)
- [2]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J]. 李琭璐.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0(11)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J]. 程红兵. 课程.教材.教法, 2020(02)
- [5]蒙古国“永久中立”地位问题研究[D]. Altantuya Dashnyam(金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6]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翻译实践报告[D]. 王宇婷. 辽宁大学, 2018(01)
- [7]炼油厂废气的排放与防治[J]. 曹原原. 中外能源, 2018(04)
- [8]消息来源呈现与新闻框架构建 ——基于中西方媒体雾霾报道的比较研究[D]. 詹佩. 武汉大学, 2017(06)
- [9]PX项目:何去何从?[J]. 贺震. 绿色视野, 2013(04)
- [10]重启悬念[J]. 韩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