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院士介绍

200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院士介绍

一、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01年当选院士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季山[1](2020)在《水利学科两院院士知多少》文中指出中国科学院是国内自然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其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制度始于1955年。中国工程院是国内工程技术科学研究的最高咨询学术机构,其院士制度始于1994年。《1915-2015中国水利高等教育100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一书附录"涉水领域院士简介",系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本文则按《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划分的水利分支学科进行排序,以方便了解各分支学科院士分布情况;在前人统计

张玉婷[2](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李爱花[3](2020)在《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科学女博士作为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研究其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本文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研究对象,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考察影响女性成为女博士科学家的社会因素。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和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后的工作与成就是影响科学女博士生命历程的关键节点。本文以这四个节点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成为科学女博士及发挥科学女博士科学潜能的社会影响因素。科学职业信念影响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女性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的独立意识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启蒙影响;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其科学天赋认可的影响;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科学及女科学家认同的影响。科学学士学位是进入科学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进入科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女性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不仅需要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而且需要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女性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受到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和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的影响;女性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受到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和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入职学术工作的普遍要求。女性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同样也需要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女性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受到个人争取、学校推荐和资金支持的影响;女性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受到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入职科学界尤其是学术工作领域,是做出科学贡献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女性成为科学家不仅需要获得科学职业而且需要做出科研成果。科学女博士获得科学职业受到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和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的影响;科学女博士取得科研成就受到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影响。纵观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的生命历程,发现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职业与家庭的选择,渴望成为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和对自己科学能力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平等的性别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史文天[4](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汕头档案馆[5](2019)在《中国栋梁 潮人骄傲》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中国高端科技人才队伍里,频频可见潮籍人士的身影。在此,我们一睹潮籍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的风采,感受潮汕平原人杰地灵的魅力。杜国庠杜国庠(1889~1961),广东澄海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曾用杜守素、林伯修等笔名。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执教于北京大学等校。参加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曾任左翼刊物《中国文化》主编。中华人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真真,彭晴晴[7](2017)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中科院外籍院士制度自1994年正式建立,迄今已走过20余年历程。文章以中科院外籍院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探讨外籍院士对中国科技事业的贡献,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外籍院士的作用,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陈炜,张明明[8](2014)在《中国现代地学家群体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地学家群体是中国近现代地学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通过从出生年代、出生地域、当选年龄与性别分布、教育经历、所在机构与所在地以及专业方向等多个角度对这一群体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共时性与历时性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总结概括我国现代地学家群体的特征,并得到地学人才乃至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启示。

朱安远[9](2013)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陆家羲》文中研究说明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陆家羲是世界闻名的组合数学家,他在"四无(无科研经费和环境、无科研时间和条件、无同行交流和情报、无技术头衔和职称)"的窘困情况下,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矢志不移顽强拼搏,独自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荣获1987年度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一殊荣,他是所有一等奖得主中唯一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另类",是中国民间科学家的标志性代表人物和业余数学爱好者中最成功的光辉典范,这一奇迹的创造是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好诠释。

赵明[10](2012)在《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杰出科学家的认可过程实际上也是在科学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竞争、交流、合作的机制在发生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发展演化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科学计量方法对中国杰出科学家认可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中国的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这两大国家认可形式相互关联性为线索,结合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我国杰出科学家两大国家认可形式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由此尝试提出改进完善我国科学建制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运行模式和应对措施。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本文依据卡尔纳普、波普尔和库恩等科学哲学理论,探索了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哲学认识论来源,然后分析并解读了默顿科学规范的结构、科学社会学奖励系统理论以及杰出科学家社会分层理论和累积优势理论等,提出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中规范理论的本质是保障杰出科学家竞争、交流和合作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科学创新的竞争,而科学奖励系统理论是对杰出科学家竞争力认可的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指出由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交流和合作而导致杰出科学家的社会分层,科学奖励制度对于学术竞争、促进科学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累积优势,推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本文探索了世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一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在早期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科学技术。由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也显示出宗教和神话色彩,在古希腊时期,表现为“哲学思辨式”的科学,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表现为应用性的技术科学,在后来则表现为“经验试错式”的科学,由于缺乏科学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科学技术也没有产生持续的竞争、交流和合作机制,所以这种科学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小科学阶段前期,伽利略用数理逻辑和观察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生产方式创立了现代科学,随着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科学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发展,而资本主义制度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竞争,带动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发展;随着法国科学院和建立和德国大学的创立,科学家逐步实现了职业化,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大科学阶段,在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和社会竞争互动作用下,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文章还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文章对我国杰出科学家的两大认可形式—一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奖励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其问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总之,本文立足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分析,以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为出发点,系统考察了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重点对中国的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奖励制度这两大国家认可形式及其关联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指出了中国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为如何建立一个理性的科学建制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提供了基于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为支撑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01年当选院士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01年当选院士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学科两院院士知多少(论文提纲范文)

1两院院士简介
    水力学、河流及海岸动力学分支学科
    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程结构及材料分支学科

(2)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
    1.1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1.1.1 家庭的性别启蒙
        1.1.2 学校的性别启蒙
        1.1.3 社会的性别启蒙
    1.2 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
        1.2.1 个人对科学天赋的认可
        1.2.2 家庭对科学天赋的重视
        1.2.3 学校对科学天赋的肯定
    1.3 对科学职业的期望
        1.3.1 个人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1.3.2 家庭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1.3.3 学校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第二章 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
    2.1 进入高等科学教育大门
        2.1.1 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
        2.1.2 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
        2.1.3 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
    2.2 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
        2.2.1 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
        2.2.2 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
第三章 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
    3.1 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
        3.1.1 个人争取
        3.1.2 学校推荐
        3.1.3 资金支持
    3.2 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
        3.2.1 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
        3.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3.2.3 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
第四章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的工作与成就
    4.1 科学职业的获得
        4.1.1 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
        4.1.2 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
    4.2 科研成就的取得
        4.2.1 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
        4.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结语
附录 中国早期女博士名录(1918-195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样本
        1.4.3 主要数据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辨析
        3.1.1 人才
        3.1.2 科技人才
        3.1.3 科学家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3.2.4 复杂网络理论
        3.2.5 空间结构理论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4.1.2 研究方法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网络构建
        5.1.3 测度模型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5.2.1 网络节点特征
        5.2.2 等级层次结构
        5.2.3 节点角色识别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测度模型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6.2.1 网络整体特征
        6.2.2 等级层次结构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6.3.1 度中心度性
        6.3.2 加权度中心性
        6.3.3 介数中心性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7.3.1 空间联系结构
        7.3.2 网络体系结构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7.4.1 溢出效应
        7.4.2 创造效应
        7.4.3 回流效应
        7.4.4 随从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层面
        8.2.2 实证层面
    8.3 政策启示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栋梁 潮人骄傲(论文提纲范文)

潮籍工程院院士
相关链接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外籍院士群体计量分析
    1.1 整体特征
    1.2 国家(地区)分布
    1.3 当选年龄分布
    1.4 学科领域分布
2 外籍院士对中国科技的贡献历程
    2.1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
    2.2 20世纪90年代
    2.3 21世纪以来
3 外籍院士贡献的案例分析
    3.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
    3.2 承办国际数学家大会
4 思考和建议

(8)中国现代地学家群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生年代分析
二出生地域分析
三当选年龄与性别分布分析
四教育经历分析
五所在机构与所在地分析
六专业方向分析
七启示

(9)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陆家羲(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现行的科技奖励制度
    1.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 国家自然科学奖
    1.3 国家技术发明奖
    1.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奖简况
3“另类”陆家羲
    3.1 研究领域“另类”
    3.2 所属单位“另类”
    3.3 学历“另类”
    3.4 经历“另类”
    3.5 职称和头衔“另类”
4 结束语

(10)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关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研究背景
    0.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目标、意义和基本内容
        0.2.1 本文研究的方法
        0.2.2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0.2.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1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探索
    1.1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1.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探索
        1.2.1 杰出科学家认可的科学哲学分析
        1.2.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研究的科学社会学理论
    1.3 国内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相关研究述评
        1.3.1 科技奖励学与院士制度研究
        1.3.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个案研究和科学史研究
        1.3.3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2.1 科学发展早期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2.1.1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科学技术
        2.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1.3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与宗教
        2.1.4 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2 小科学时期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
        2.2.1 英国皇家学会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2.2 法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2.2.3 德国大学与杰出科学家职业定位的关系
    2.3 大科学时代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1 美国早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2 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3 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科学技术建制
    2.4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2.4.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的三大特点
        2.4.2 科学中心转移的三大特点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的两大形式及其关系概述
    3.1 院士制度及其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3.1.1 西方主要国家院士制度现状概述
        3.1.2 院士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科学家的认可机制简析
    3.2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及其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3.2.1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
        3.2.2 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3.3 两大认可形式的关联及其互动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两院院士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1 中国两院院士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4.1.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回顾
        4.1.2 中国工程院发展历史回顾
    4.2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2.1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概述
        4.2.2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认可过程
    4.3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3.1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群体认可机制概述
        4.3.2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认可过程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5.1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基本制度概述
    5.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的地位及其科学社会学意义
    5.3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与民间科学技术奖励的关系
        5.3.1 民间科学技术奖励概述
        5.3.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中国民间科学技术奖励的相关性分析
    5.4 国内外重大科学技术奖励和对杰出科学家认可的差异及其影响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两大认可形式的相关性研究
    6.1 中国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6.1.1 民国前后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6.1.2 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史发展
    6.2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性研究
        6.2.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时考察及联动关系
        6.2.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比较
    6.3 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性分析
        6.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时考察及联动关系
        6.3.2 中国工程科技专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比较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7.1 两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7.2 国内外科学家分层认可机制中的竞争力对比和结论
    7.3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科学社会学本质
    7.4 各种创新突破的体制化保障
    7.5 中国科技发展的体制规范与对策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01年当选院士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学科两院院士知多少[J]. 季山.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0(07)
  • [2]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D]. 李爱花. 山西大学, 2020(12)
  • [4]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栋梁 潮人骄傲[J]. 汕头档案馆. 潮商, 2019(05)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研究[J]. 李真真,彭晴晴.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3)
  • [8]中国现代地学家群体特征分析[J]. 陈炜,张明明.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01)
  • [9]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陆家羲[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3(38)
  • [10]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D]. 赵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200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院士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