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技术策略——双层皮外墙类型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茹[1](2020)在《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热性能及其室内热环境特性》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但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居民已有丰富的利用太阳能来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经验,例如用玻璃房作为阳光间以提升昼间室内温度。但是,玻璃幕墙阳光间在昼间得热量大的同时,夜间也存在大量失热问题,室内温度波动剧烈。从太阳能得热量有效利用的角度考虑,应提高此类玻璃幕墙建筑室内白天有效得热量、而降低夜间大量失热。因此,本研究针对墙体-屋面一体化全玻璃幕墙的南向结构,在其内部增加蓄热通风内墙结构予以改进,用以全面提高现有大量玻璃幕墙结构的热性能。本文针对提出的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结构,通过对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与空气循环流动传热过程分析,建立了玻璃幕墙、坡屋面,通道内空气,吸热涂层表面,蓄热体内表面等热平衡方程;联立构建了此类蓄热通风墙室内空气及其壁面热平衡数学方程组;以拉萨为例,通过大量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屋面倾斜角度、通风孔尺寸、通道厚度、风机风速等对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结构和运行参数,归纳得到屋面不同倾角下的热量简化折算计算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以45°为基准线,屋面倾斜角度大于或小于45°相同的角度时,出口温度相近;日平均总供热量在45°时出现最大值。随着通风孔尺寸的增加出口温度下降,下降幅度逐渐减小;综合考虑总供热量和对流换热量,通风孔尺寸为250mm×250 mm最佳。随着通道厚度的增加,出口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综合考虑供热量和经济性的影响,建议通道厚度为100 mm。(2)9:00~次日4:00,出口温度随着风机风速的增加而降低,但在4:00~9:00时间段内,出口温度呈相反趋势。日平均总供热量在风机风速为1.0 m/s时达到最大值,且出口温度较高,没有形成冷风感。建议在9:00~24:00时间段开启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的通风孔,其余时间关闭通风孔。对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及气候分区的划分,选取典型地区,研究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及其节能效果等。主要结果如下:以拉萨、西宁、西安三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对比发现: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的出口温度和总供热量变化规律相似。拉萨和西安地区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房间自然室温满足室内要求的时间可分别延长约3.5 h和6 h,约在13:00~17:00时间段满足人的舒适性要求,其余时间段仍需加入辅助热源。拉萨地区室温波动缩小了约3℃,昼夜温差明显减小。相比传统玻璃幕墙,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房间的有效得热量明显提高,拉萨和西安地区蓄热通风墙房间的得热时间延长约3.5 h和4 h;两个地区蓄热通风墙房间的热负荷均大幅降低,分别降低了约40.7%和38.2%,但其白天的节能效果优于夜间的节能效果,总体,蓄热通风墙更适用于太阳能富集地区。
李江铃[2](2019)在《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期间,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通过锅炉房实现稳定热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加剧,锅炉房逐渐被闲置废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38]锅炉房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空间的多样性与形象的标识性,在工业建筑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绿色改造是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等为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维护、更新、加固等活动。[26]相对于推倒重建,对废旧锅炉房进行绿色改造,植入新的功能业态,提升其使用价值;在空间改造与立面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绿色建筑理念,结合绿色设计方法,合理利用锅炉房建筑的独特特点,在延长建筑寿命的同时减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单位时间的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符合功能、环境、生态的多重要求,符合当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实践,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与模拟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与案例实践,在项目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过程中的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演绎分析与归纳总结。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同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对相关绿色改造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与项目相关的绿色改造方法。然后,在梳理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改造的可行性与改造目标。最后,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拆解研究,内容包括绿色改造设计策略、绿色改造技术策略与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三个方面。研究在确立绿色改造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综合绿色改造技术方法,进行绿色改造设计演绎,并进行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以验证绿色改造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研究为废旧锅炉房改造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和设计参考,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的绿色改造及旧建筑的可持续再生具有较高的类比价值和代表意义。
宋文鸽[3](2019)在《基于空间热缓冲效应的建筑复合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多变,四季差异较大,在冬、夏两季极易出现极端天气状况,提高建筑围护体系的气候适应性与缓冲性能是应对此自然状况的重要途径。从该角度出发,笔者将“复合界面”的生态研究作为切入点来探寻此问题的应对策略。本文首先对复合界面定义以及热缓冲效应的原理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通过对前人研究资料的分析整理,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归纳了复合界面热缓冲作用的机理与方法:复合界面的空间层级、热缓冲性能体现、通风路径以及季节调节模式。然后,笔者将现有建筑中的复合界面类型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复合屋顶、复合立面分别从形式和材料两方面分类。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计算机模拟部分,主要内容是针对每种类型的复合界面进行热环境模拟和热压通风模拟。第四章运用DeST软件,在冬、夏季节自然状态下,分别模拟不同类型复合界面以及各复合界面与地下空间相连时的室内热环境,探讨影响复合屋顶和复合立面热缓冲效果的因素,并总结出复合界面的优化设计策略。在第五章中,笔者运用Airpak软件,首先建立不同通风路径、体型的复合界面,模拟其在过渡季五月份的热压通风作用,并得出复合界面通风效果与通风路径、体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将复合立面与地下空间相连,模拟地下冷热源对复合立面热压通风作用的影响。第六章为复合界面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依据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从复合界面的选择、复合界面与功能空间的整合以及复合界面通风路径的设置三方面层层递进的阐述了复合界面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复合界面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举例说明。通过上述研究所得出的复合界面的规律性结论以及实际应用策略,希望可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提供新思路与参考价值。
胡赤[4](2018)在《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策略及其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表皮作为建筑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的分界面,发挥着控制室内外空间能量交互的功能。如何在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状态的气候环境中,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和稳定,即气候适应性,是建筑设计的永恒话题之一。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不同于静态的建筑表皮,通过控制建筑表皮上可变构件的变化,对影响室内的各项环境因子进行调节,动态地适应室外气候的变化。本文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硬件”部分是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策略,包括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形式,其中设计思路按照调控的目标环境因子的不同分为适应太阳辐射、风环境、太阳能利用、光环境、多环境因子等5种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设计形式分为开合孔洞、建筑内部附加构件、双层皮外墙、机械设计、植物、特殊材料等6种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软件”部分是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控制模式,研究控制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发生变化的原理,包括了手动控制、基于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基于反馈机制的智能控制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慧控制4种控制模式。理论研究之后,本文通过制作两个实验模型,验证了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可行性,并进行了 2组实验,实验1比较了在不同的控制模式下同一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环境调节能力的差异,实验2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2个不同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可以相互协同,提升整体的环境调节能力。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后,将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运用在实际建筑案例“Nature Between”之中,对实际应用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其控制方案。
冯福亮[5](2018)在《生态适宜技术在“城中村”改造中应用研究 ——以河南省豫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催生了中国特有的“城中村”现象。基于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特征表现,“城中村”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战略发展,“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以往对“城中村”改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机制,改造政策及改造模式探讨,缺乏其与生态环境关系方面的深入思考。本文在生态视觉下,以河南省豫北地区为例,研究生态适宜技术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研究背景,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研究目的与意义,指出研究内容与方法,绘制研究框架,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城中村”形成、发展及形态特征,并指出“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及改造模式。论述生态适宜技术的理论演变、特征表现、体系构建及应用实践。并指出生态适宜技术在“城中村”改造中应用的特点及意义。第三部分,通过对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地调研,分析其问题,指出改造思路。同时通过传统村落调研,为改造工作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最后指出生态适宜技术在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四部分,从生态系统、总体规划、建筑单体、建筑构件、材料及资源利用方面,提出生态适宜技术在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策略:包括生态系统等级优化、住区规划中气候的“用”与“防”、“开放态度”的建筑单体设计、因地因时的“应变”设计以及传统材料及清洁能源的利用。文章通过“城中村”改造中生态适宜技术的应用,旨在建设与人友好、与环境友好的新社区,提升豫北地区“城中村”中村民的生活环境品质,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丰富“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
邓孟仁[6](2017)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适应已从对气候的被动适应变成通过能量转换的主动适应,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比例已接近40%,成为加剧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的进步也使建筑的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城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一定程度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居住与使用需求,但同时在生态方面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超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对外主要是高强度的开发与使用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巨大规模的建筑个体也改变了原有的微气候条件。对内主要是建造耗能,从全生命周期看,它不仅体现在建设、拆除过程中的各种能源消耗,同时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而消耗巨大能源;特殊的结构体系也制约了功能的适应性从而削弱了建筑本体的高效性与长效性。但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现实要求城市建筑必须以更高密度发展策略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当前,在岭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且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使用与废物产生最为集中的生态单元之一,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长时间存在并发展,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生态研究与设计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岭南地域,结合自身多年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经验与设计案例,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知识,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详细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内外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序循环转换的途径与促成建筑成为自然、节能、高效的有机整体的方法。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横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文献阅读法、设计实践法等常规方法,还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算机软件模拟、SPSS数据统计、空间句法等科学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与技术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实现生态性的设计策略:在规划设计方面,探讨了生态位原理与建筑规划的结合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多层次的可达途径设计,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位与适应岭南地域的自然生态位的策略,使外部自然环境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从而建立起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建筑本体设计方面,围绕生态效率的本质,从空间、环境、行为三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与长效性做了较全面研究,阐述了合理的尺度设计、功能适应性的提高、建筑空间协同等策略是提高建筑本体高效性的基础,而弹性灵活的建筑空间尺寸、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自然环境空中补偿、纵向空间的联动则是实现长效的关键,只有提高超高层建筑本体的生态效率,才能实现建筑真实生态性;在应对地域气候被动式设计方面,结合建筑高度与体量的特点,通过传统技术现代提炼,结合软件模拟技术,研究了建筑体型、平面组合、采光、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与建筑节能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建筑对自然气候的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利用的策略;最后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章节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现有气候条件,提高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提出加强对太阳辐射、雨水、风能创新一体化利用策略。本研究通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丰富了建筑学学科的内容,补充了岭南地域性建筑生态设计理论,填补了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系统研究的空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与结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揭示了符合生态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内涵,探究了岭南地域超高层建筑友好型设计策略,拓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视野,使无机建筑环境与有机自然环境以良性的方式产生无缝对接,成为低能耗的城市载体,它构建了超高层建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对于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岭南地域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杨富钧[7](2017)在《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内部空间节能改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第三产业的进入,城市功能发生转变,人口也随之增长。在旧城区更新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企业搬迁和废弃建筑的拆除,这从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对遗产建筑资源的浪费。当然,也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建筑群。其中,租赁型旧厂房的再利用,其改造不仅为适应新的需求,需对其进行功能更新和空间改造。而且其改造需具有可逆性,不能拆除重建,也不能对其原有结构做大的改动。所以,根据这一限制,将租赁型旧厂房的改造与loft模式的可逆性相结合,在对其内部空间的更新中,植入loft模式。loft的兴起始于二战后的纽约SOHO区,艺术家利用旧厂房和工业附属建筑的开敞空间,改造成供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自由之地。从那时开始,工业建筑就和loft文化紧密结合。现今,loft文化早已成为现代都市时尚的“符号”,而旧厂房空间改造中的loft风格也更加丰富。然而大部分旧厂房改造中更强调空间的艺术性,而忽略了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是,租赁型旧厂房内部空间loft模式的改造和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论文首先介绍相关概念、限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说明研究内容和方法。在概述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通过调研和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旧厂房的改造现状和不足,逐一分析其内部空间和节能方式的种类和特点,并将loft模式与租赁型旧厂房改造特点相结合,提出了“恢复原状限制”评价标准。论文重点讨论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内部空间适宜的改造方式和类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匹配和使用需求,并结合评价标准,论述相关改造策略是否适用。租赁型旧厂房内部空间绿色节能改造策略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讨论在改造和更新时,如何运用绿色节能技术于改造中,以及运用哪些与旧厂房相适宜的技术。并结合评价标准和loft模式特点,论述相关改造方法和技术是否适用。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空间改造方面、功能适应性方面、绿色节能改造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及相应步骤,得出根据不同情况的不同的改造方式和技术策略。并结合实例和设计实践分析,以验证改造策略的适应性。
赵欣悦[8](2016)在《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寻求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方式。我国的建筑能耗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的城镇住宅采暖能耗逐年上升,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重。在这种背景下,住宅的设计开始向绿色、生态、节能转变,住宅的表皮是住宅应对气候和环境最直接关键的部位,它的物理性能和生态性能对住宅整体的生态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住宅表皮的设计进行生态层面的考虑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住宅的形态带来新的审美意义。本文以住宅的表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生态、形式和表皮的关系入手,对住宅表皮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指出“形式追求生态”是住宅表皮设计发展的必然。其次对寒冷地区的住宅表皮设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设计现状并发现住宅表皮在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的设计目标。最后,在本文的核心章节,按照住宅表皮的不同位置的分类方式(外墙、门窗、屋面、阳台及外廊),从保温隔热、采光遮阳、能源利用和对住宅造型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适合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的15条设计策略。并在最后的设计实践中对它的可操作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住宅表皮的形式如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利用太阳能、风、自然光等外界能量,实现具有生态价值的住宅表皮形式。住宅的表皮在建筑的生态和能源探索中负担的作用举足轻重,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探索,为寒冷地区住宅的生态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朱婷婷[9](2016)在《重庆地区中小学教室西向双层皮外墙遮阳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学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场所。一直以来,教学建筑主要采用空调设备进行调节室内热环境,忽视了遮阳技术的作用,导致教学楼成为了建筑的能耗大户之一。然而,适宜的遮阳设计不仅能降低能耗,也可以改善室内光环境,是教学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气候区,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诸多建筑不可避免地朝向或偏向东西向,或偏向东南、西南向,为了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该地区教学建筑目前主要使用空调系统来进行降温,建筑设计阶段很少考虑合适的遮阳设计来增加热舒适的节能潜力,这就是本论文选题的由来。教学建筑由于其特殊的使用人群——学生,而需要更好的室内热环境,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针对重庆地区的中小学教学建筑西向外墙遮阳不当而引起能耗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双层皮组合外墙遮阳设计措施,并试图通过模拟室内能耗和室内光环境来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整合出切合建筑设计的策略。本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课题的研究背景、对象以及范围,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来源、研究意义、内容以及框架。在第二章中,通过对重庆地区气象资料的分析解读,从中小学教室内人员热舒适及节能的需求出发,探索双层皮遮阳对室内热舒适的改观,初步论证西向双层皮组合外墙的可行性;并初步分析了双层皮组合外墙对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第三章从影响遮阳的要素入手,分析双层皮组合外墙与遮阳的关系;并探讨了开洞方式、开洞位置以及双层皮之间间距等与遮阳相关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的模拟制定方案。在通过第二、三章充分的对问题进行认识的基础上,第四章根据相关规范、调研数据、资料统计等制定出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模拟原型;并采用重庆地区气象参数,利用Radiance采光设计软件和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的采光和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最优开洞方式、开洞位置和双层皮之间间距等跟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设计策略。第五章是建筑遮阳技术与建筑美学的结合,对建筑表皮的设计发展趋势出发,对双层皮外墙组合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案例来说明双层皮组合外墙性能与选型结合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则在总结全文的同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思考和展望。在实际的设计中,由于建筑和地区微气候的复杂性,导致模拟的结果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只能通过相同气候条件和相同使用条件下的对比来说明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然而本文的写作意义除了提出双层皮组合外墙遮阳设计策略外,更重要的则体现在提供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参考。
王兰芳[10](2012)在《基于生态技术的沈阳电表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属于旧建筑再利用范围内的旧工业建筑生态化改造的专题研究。通过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理论与实例,研究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学习旧建筑改造手法的经验和技术,梳理目前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地域(沈阳)、类型(旧工业建筑)方面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指出生态技术与设计方法在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中必须处于特定的地域环境才具有实际意义。文章也提出前期设计是实现旧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策略,因此论文偏重于从建筑设计角度,理出旧工业建筑结合生态建筑技术在改造过程中的各个设计环节与方法,从生态设计的方法上研究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重点针对沈阳电表厂老厂区做相应的研究性改造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沈阳旧有工业建筑调研后比较,选择了沈阳电表厂作为研究设计对象,分析其存在状态、区位价值、建筑生命质量、历史文脉特色等,继而制定了老厂区改造的目标与新生功能,依托于生态技术的手段,对厂区的整体布局与环境进行整合设计,以改善厂区生命质量,对单体建筑做出必要的整改与修复,以提高生态性能来满足新的功能与舒适要求。论文即是针对一特定建筑及其群体进行的生态化改造设计研究,这样的设计研究必然需要考虑到改造的经济与可行,也算是一种试探,对于东北寒冷地区的旧建筑改建具有一定程度的示范意义,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也具有借鉴作用,提倡社会各界以生态、科学的态度对待身边即将逝去的工业遗产。论文主要阐述以下内容:(1)论述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并从建筑设计角度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调查与分析,进一步确定出重点的改造策略;(2)对相关的生态建筑技术进行详细研究,探讨与旧工业建筑改造相适应的总体改造方法与局部更新设计;(3)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对沈阳电表厂进行实例研究,并建立必要的模型进行相关模拟与评估;总之,本文基于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经验与技术成果,对改造中各种设计方法分析与提炼,总结出一点基于生态技术的旧建筑改造更新理论。
二、生态技术策略——双层皮外墙类型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技术策略——双层皮外墙类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热性能及其室内热环境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双层幕墙简介 |
1.2.1 双层幕墙的原理和特点 |
1.2.2 双层幕墙的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集热蓄热式太阳能建筑构件研究 |
1.3.2 双层幕墙的研究 |
1.4 课题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热工理论 |
2.1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改进原理 |
2.2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结构与热过程 |
2.3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传热过程 |
2.3.1 玻璃幕墙、坡屋面热平衡方程 |
2.3.2 通道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
2.3.3 吸热涂层表面热平衡方程 |
2.3.4 蓄热墙体、屋顶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
2.4 通道内空气流动传热控制方程 |
2.4.1 质量守恒方程 |
2.4.2 动量守恒方程 |
2.4.3 能量守恒方程 |
2.4.4 k-epsilon湍流模型 |
2.4.5 数值模拟假设条件 |
2.5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房间热过程 |
2.5.1 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
2.5.2 房间空气热平衡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3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模拟模型建立及验证 |
3.1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物理模型 |
3.2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数值模拟模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2.3 计算条件及数值方法 |
3.3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 |
3.4 模型实验验证 |
3.4.1 实验台搭建 |
3.4.2 测点布置及测试仪器 |
3.5 模拟结果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热性能数值分析 |
4.1 概述 |
4.2 模拟工况设置 |
4.3 热性能影响因素优化分析 |
4.3.1 屋面倾斜角度的影响分析 |
4.3.2 通风孔尺寸的影响分析 |
4.3.3 通道厚度的影响分析 |
4.3.4 风机风速的影响分析 |
4.4 不同倾角的热量折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供暖室内热环境分析 |
5.1 概述 |
5.2 典型地区的选取 |
5.3 建筑模型概况 |
5.3.1 建筑模型 |
5.3.2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5.4 模拟参数 |
5.4.1 气象数据的选取 |
5.4.2 冷风渗透量 |
5.4.3 室内设计温度 |
5.4.4 典型日室外气象参数 |
5.5 不同地区蓄热通风墙和传统玻璃幕墙房间室内热环境分析 |
5.5.1 热性能对比分析 |
5.5.2 房间得失热量对比分析 |
5.5.3 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 |
5.5.4 建筑热负荷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室外气温UDF |
1 拉萨地区典型日室外气温UDF |
2 西宁地区典型日室外气温UDF |
3 西安地区典型日室外气温UDF |
B 图表目录 |
C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
致谢 |
(2)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项目选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概述 |
1.2.2 国内研究发展概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绿色改造案例研究 |
2.1 废旧锅炉房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
2.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2.1.2 徐州矿大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办公楼 |
2.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为建筑创作空间案例研究 |
2.2.1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 |
2.2.2 天津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
2.2.3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楼 |
2.3 绿色改造案例总结 |
2.3.1 绿色建筑创作空间设计要求 |
2.3.2 废旧锅炉房适应性改造模式 |
2.3.3 绿色改造技术归纳 |
2.3.4 改造绿色评价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 |
3.1 项目可行性研究 |
3.1.1 项目背景 |
3.1.2 现状分析 |
3.1.3 改造目标 |
3.2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 |
3.2.1 绿色改造理念 |
3.2.2 绿色改造原则 |
3.2.3 多方案设计比较 |
3.2.4 最终方案 |
3.2.5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总结 |
3.3 绿色改造技术策略 |
3.3.1 结合当地气候的绿色改造技术分析 |
3.3.2 被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
3.3.3 主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
3.3.4 绿色改造措施汇总 |
3.4 改造设计绿色评估 |
3.4.1 专项模拟计算 |
3.4.2 整体对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 国内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认证案例 |
附录二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现状图纸 |
附录三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施工图(选录) |
附录四 改造方案结构核算 |
附录五 不同被动式技术策略焓湿图逐月分析图 |
附录六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室外光环境模拟对比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空间热缓冲效应的建筑复合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危机与能源短缺 |
1.1.2 建筑围护体系问题严重 |
1.1.3 复合界面在建筑围护体系中应用缺乏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4 研究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困难 |
1.4.1 研究所针对的问题 |
1.4.2 研究所面临的困难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复合界面的定义 |
2.2 空间热缓冲效应的原理研究及技术要点 |
2.2.1 空间热缓冲效应的原理研究 |
2.2.2 空间热缓冲效应的技术要点 |
2.3 热缓冲效应于复合界面中的体现 |
2.3.1 复合界面的空间层级 |
2.3.2 复合界面的热缓冲性能体现 |
2.3.3 复合界面的通风路径 |
2.3.4 复合界面的季节调节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界面空间类型划分 |
3.1 建筑中的复合屋顶 |
3.1.1 架空屋顶 |
3.1.2 双层隔热通风屋顶 |
3.1.3 双层玻璃屋顶/双层集热屋顶 |
3.1.4 阁楼 |
3.1.5 种植屋面/蓄水屋面 |
3.2 建筑中的复合立面 |
3.2.1 双层玻璃幕墙 |
3.2.2 边庭 |
3.2.3 边廊/阳光房 |
3.2.4 中空厚墙 |
3.2.5 遮阳墙/垂直绿化 |
3.3 建筑地下空间 |
3.4 复合界面空间类型总结 |
3.4.1 复合屋顶——以形式划分 |
3.4.2 复合立面——以材料划分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界面的热环境模拟计算与量化分析 |
4.1 相关背景介绍 |
4.1.1 软件介绍(DeST) |
4.1.2 模型条件设置 |
4.1.3 材料及构造作法设置 |
4.1.4 评价指标 |
4.2 复合屋顶的热环境模拟 |
4.2.1 复合平屋顶模拟结果 |
4.2.2 复合坡屋顶模拟结果 |
4.3 复合立面的热环境模拟 |
4.3.1 双层实墙型复合立面 |
4.3.2 外玻璃内实墙型复合立面 |
4.3.3 双层玻璃型复合立面 |
4.3.4 三种复合立面热缓冲效果比较 |
4.4 复合界面结合地下空间的热环境模拟 |
4.4.1 复合立面结合地下空间的热环境模拟 |
4.4.2 复合立面结合复合坡屋顶同时结合地下空间的热环境模拟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界面的热压通风模拟计算与量化分析 |
5.1 相关背景介绍 |
5.1.1 热压通风原理简介 |
5.1.2 软件介绍(Airpak) |
5.1.3 模型条件设置 |
5.1.4 材料及构造作法设置 |
5.1.5 评价指标 |
5.2 复合屋顶的热压通风模拟 |
5.2.1 复合屋顶通风路径模拟比较 |
5.2.2 复合平屋顶热压通风影响因素 |
5.2.3 复合坡屋顶热压通风影响因素 |
5.3 复合立面的热压通风模拟——双层玻璃为例 |
5.3.1 双层玻璃复合立面通风路经模拟比较 |
5.3.2 双层玻璃型复合立面热压通风影响因素 |
5.4 复合界面结合地下空间的热压通风模拟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复合界面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6.1 复合界面优化设计策略的总结与分析 |
6.1.1 复合界面优化策略总结 |
6.1.2 复合界面优化策略分析 |
6.2 复合界面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6.2.1 建筑设计中复合界面的选择 |
6.2.2 建筑设计中复合界面与功能空间的整合 |
6.2.3 建筑设计中复合界面的通风路径设置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策略及其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3.3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策略研究 |
2.1 基于不同环境因素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案例分析 |
2.1.1 适应太阳辐射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 |
2.1.2 适应风环境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 |
2.1.3 适应太阳能利用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 |
2.1.4 适应光环境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 |
2.1.5 适应多环境因子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 |
2.2 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形式 |
2.2.1 开合孔洞 |
2.2.2 建筑内部附加构件 |
2.2.3 双层皮外墙 |
2.2.4 滑动、倾斜、旋转、折叠式等机械设计 |
2.2.5 植物 |
2.2.6 特殊材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控制模式研究 |
3.1 手动控制 |
3.2 基于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 |
3.3 基于反馈机制的智能控制 |
3.4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慧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实体模型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实验 |
4.1 实验背景介绍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 |
4.2 实验1 南向坡屋顶动态可旋转遮阳百叶 |
4.2.1 实验模型搭建 |
4.2.2 实验设置 |
4.2.3 实验数据分析 |
4.3 实验2 平屋顶动态可开合构件与北向动态可开合构件 |
4.3.1 实验模型搭建 |
4.3.2 实验设置 |
4.3.3 实验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在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方案Nature Between中的应用 |
5.1 Nature Between项目介绍 |
5.1.1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介绍 |
5.1.2 Nature Between方案介绍 |
5.2 Nature Between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应用介绍 |
5.2.1 Nature Between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介绍 |
5.2.2 Nature Between的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控制方案介绍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
实验1-1代码 |
实验1-2代码 |
实验1-3代码 |
实验1-4代码 |
实验1-5代码 |
实验2-1代码 |
实验2-2代码 |
实验2-3代码 |
实验1 数据 |
实验2 数据 |
Nature Between部分图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态适宜技术在“城中村”改造中应用研究 ——以河南省豫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
1.1.2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豫北地区的概念 |
1.2.2 “城中村”的概念 |
1.2.3 “城中村”改造的概念 |
1.2.4 生态适宜技术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的启迪与借鉴 |
1.3.2 国内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6 课题研究框架 |
1.7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城中村”与生态适宜技术理论研究 |
2.1 “城中村”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 |
2.1.2 “城中村”的发展历程 |
2.1.3 “城中村”的形态特征 |
2.1.4 “城中村”改造必要性 |
2.1.5 “城中村”改造模式 |
2.2 生态适宜技术理论研究 |
2.2.1 生态适宜技术理论演变 |
2.2.2 生态适宜技术理论特征 |
2.2.3 生态适宜技术理论体系构建 |
2.2.4 生态适宜技术理论应用实践 |
2.3 “城中村”改造中生态适宜技术应用的特点及意义 |
2.3.1 生态适宜技术应用特点—表现与表达 |
2.3.2 生态适宜技术应用意义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挑战与机遇共存 |
3.1 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特征研究 |
3.1.1 豫北地区地理特征 |
3.1.2 豫北地区气候特征 |
3.1.3 豫北地区“城中村”问题特征 |
3.2 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城中村”改造现状分析 |
3.2.2 “城中村”改造问题分析 |
3.3 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的思路分析 |
3.3.1 生态设计理念的介入 |
3.3.2 生态设计理念成功经验借鉴 |
3.4 生态适宜技术在豫北地区传统村落中沉淀 |
3.4.1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生态自然观 |
3.4.2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选址 |
3.4.3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布局 |
3.4.4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庭院空间 |
3.4.5 豫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单体营建生态经验 |
3.4.6 豫北地区传统民居材料选择生态经验 |
3.5 生态适宜技术在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应用的契机 |
3.5.1 生态适宜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
3.5.2 生态适宜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生态适宜技术应用策略 |
4.1 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生态系统等级优化 |
4.1.1 生态系统等级分类 |
4.1.2 生态系统等级优化策略 |
4.2 住区规划中气候的“用”与“防” |
4.2.1 场地规划 |
4.2.2 住区内道路设置 |
4.2.3 住区建筑群体布局 |
4.2.4 植被应用 |
4.3 “开放态度”的建筑单体设计 |
4.3.1 “迁徙” |
4.3.2 自然通风 |
4.3.3 气候缓冲层 |
4.4 因地因时的“应变”设计 |
4.4.1 应变核 |
4.4.2 生长空间 |
4.4.3 多样性建筑构件设计 |
4.5 传统材料及清洁能源的利用 |
4.5.1 传统材料的特色表达 |
4.5.2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中生态适宜技术应用策略 |
附录2: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实地调研地图示意 |
附录3:豫北地区“城中村”改造特色案例解读 |
附录4:豫北地区传统民居调研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背景 |
1.2.1. 建筑能耗的激增 |
1.2.2. 生态意识的觉醒 |
1.3. 国内外生态建筑研究发展动态 |
1.3.1. 国外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
1.3.2. 国内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
1.3.3. 建筑生态观的理论流变 |
1.4. 关键词的解析 |
1.4.1. 生态建筑名词 |
1.4.2. 生态建筑名词 |
1.4.3.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辨识 |
1.4.4. 超高层建筑 |
1.5. 岭南地域 |
1.5.1. 地理位置 |
1.5.2. 地理特征 |
1.5.3. 气候特征 |
1.5.4. 文化特性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性 |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7.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3.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1.8.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9. 论文的结构框架 |
1.10.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超高层建筑的生态观 |
2.1. 岭南地域的传统生态观 |
2.2. 岭南地区建筑的生态理论研究 |
2.2.1. 面向气候性的适应倾向 |
2.2.2. 面向自然性的应用倾向 |
2.2.3. 面向地方性的材料倾向 |
2.3. 国内外超高层生态设计进展 |
2.3.1. 国外:生态化理念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结合 |
2.3.2. 国内:生态化理念的超高层的实践 |
2.4. 超高层建筑对环境带来的生态影响 |
2.4.1.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正效应分析 |
2.4.2.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负效应分析 |
2.5. 开展我国超高层建筑生态研究的迫切性 |
2.5.1. 超高层建筑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长期存在并发展 |
2.5.2. 超高层建筑生态建筑设计是创建人居友好环境的途径 |
2.5.3.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2.6. 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观 |
2.6.1. 整体观 |
2.6.2. 自然观 |
2.6.3. 高效观 |
2.6.4. 气候观 |
2.6.5. 健康观 |
2.7.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核心价值-生态效率 |
2.7.1. 生态建筑的效率旨趣 |
2.7.2. 生态效率概念对生态建筑具有理论标度性 |
2.7.3. 生态效率概念下的标准与原则确定 |
2.7.4. 超高层生态建筑的多层面价值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位视角下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
3.1. 生态位理论在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1. 建筑生态位概念 |
3.1.2. 建筑生态位构成的契合分析 |
3.1.3. 建筑生态位现象的比较分析 |
3.1.4. 建筑生态位理论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
3.2. 基于社会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
3.2.1. 超高层建筑选址的生态位意义 |
3.2.2. 超高层建筑的城市选址要素分析 |
3.2.3. 面向城市总体功能布局的超高层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
3.2.4. 面向建筑使用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
3.2.5. 基于社会生态位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
3.3. 基于自然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
3.3.1. 城市自然条件对超高层建筑选址影响分析 |
3.3.2. 基于自然景观均好性的超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
3.3.3. 基于城市物理环境的超高层建筑群体规划设计研究 |
3.3.4. 基于自然生态位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对生态效率的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研究 |
4.1. 实现本体功能的高效与长效是超高层建筑的生态性目标 |
4.2. 高效的生态效率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提出的要求 |
4.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研究 |
4.3.1. 面向建筑空间的高效性研究 |
4.3.2. 面向纵向流线协同的高效性研究 |
4.3.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策略 |
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研究 |
4.4.1. 面向建筑空间的长效性研究 |
4.4.2. 面向外部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
4.4.3. 面向行为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
4.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对气候适应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生态设计研究 |
5.1. 被动式策略的生态性内核 |
5.1.1. 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被动式“容器” |
5.1.2. 顺应自然与适应气候的实践 |
5.1.3. 现代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被动式实践 |
5.1.4. 地域生态思想下的被动式设计是超高层建筑生态发展方向 |
5.2. 基于节能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形体分析与优化 |
5.2.1. 体形系数与能耗对比研究 |
5.2.2. 基于能耗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型体对比研究 |
5.2.3. 基于能耗的建筑横向功能位置研究 |
5.2.4. 基于结构能耗的形体纵向应对研究 |
5.2.5.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形体被动式设计策略 |
5.3. 基于舒适性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
5.3.1. 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是健康的生态观要求 |
5.3.2. 基于热舒适性的岭南地区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
5.3.3. 生态的室内自然通风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研究与启示 |
5.3.5. 基于热舒适性标准的超高层建筑纵向自然通风模拟 |
5.3.6. 基于内外联动的呼吸表皮通风 |
5.3.7. 基于内部风环境的超高层建筑横向风压通风研究 |
5.3.8. 基于热舒适性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
5.4.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设计研究 |
5.4.1. 遮阳是岭南建筑对太阳辐射的被动式应对 |
5.4.2. 建筑遮阳的生态作用 |
5.4.3. 超高层建筑中遮阳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4. 生物遮阳技术是地域生态观在超高层建筑的现代应用 |
5.4.5. 现代建筑遮阳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 |
5.4.6.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的设计策略 |
5.5.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中自然采光设计研究 |
5.5.1. 自然采光是实现超高层建筑室内环境健康化的重要手段 |
5.5.2. 自然采光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3. 提高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效率的方法研究 |
5.5.4.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对资源利用的超高层建筑创新结合设计研究 |
6.1. 自然资源的创新利用是实现超高层建筑生态化的重要手段 |
6.1.1. 自然资源内涵 |
6.1.2. 超高层建筑与稀缺资源 |
6.1.3. 超高层建筑与可再生绿色资源 |
6.1.4. 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对超高层建筑生态化设计提出的要求 |
6.2.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场地资源的优化与分析 |
6.2.1. 建筑场地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析 |
6.2.2. 场地稀缺-高强度开发下的地面建筑空间生态 |
6.2.3.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上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
6.2.4.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面场地利用策略 |
6.2.5.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下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
6.2.6.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下场地利用策略 |
6.3.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的优化与分析 |
6.3.1. 淡水资源稀缺性要素分析 |
6.3.2. 基于生态补偿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
6.3.3.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策略 |
6.4.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太阳能资源生态利用 |
6.4.1. 岭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
6.4.2. 太阳能资源主动式利用可行性分析 |
6.4.3. 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基于辐射条件的超高层建筑光伏发电效益分析 |
6.4.5. 生态思想下的光伏一体化美学表达方式 |
6.4.6.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光伏一体化设计策略 |
6.5.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风能资源生态利用 |
6.5.1. 岭南地区建筑风能资源分析 |
6.5.2. 建筑表面风能资源分布 |
6.5.3. 风能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
6.5.4.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风能利用一体化(BIWE)生态设计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具体研究成果 |
7.2.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应用的约束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内部空间节能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1.1.1 租赁型旧厂房 |
1.1.2 Loft的定义 |
1.1.3 节能改造 |
1.1.4 内部空间改造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旧厂房改造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3.2 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4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4.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概述及改造现状分析 |
2.1 Loft模式的发展及可逆性特点 |
2.1.1 Loft在旧厂房改造中的发展历程 |
2.1.2 Loft在租赁型旧厂房改造中的适用性 |
2.2 租赁型旧厂房调研 |
2.2.1 调研内容 |
2.2.2 调研方式 |
2.2.3 调研结果 |
2.3 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内部空间特点 |
2.3.1 大尺度的开敞空间 |
2.3.2 灵活可变的空间 |
2.3.3 真实而怀旧 |
2.3.4 空间的模糊性 |
2.4 租赁型旧厂房热工性能现状分析 |
2.4.1 开敞空间的“热损耗” |
2.4.2 围护结构 |
2.4.3 通风 |
2.4.4 采光 |
2.4.5 绿色节能系统及其他 |
2.5 改造策略分析 |
2.5.1 改造的内容重点 |
2.5.2 “恢复原状限制”评价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内部空间改造策略分析 |
3.1 空间改造模式分析 |
3.1.1 尊重既有空间 |
3.1.2 整体空间重构 |
3.1.3 局部空间重构 |
3.1.4 空间的功能置换 |
3.2 空间改造类型分析 |
3.2.1 Loft模式的居住空间 |
3.2.2 Loft模式的办公空间 |
3.2.3 Loft模式的展览空间 |
3.2.4 Loft模式的创意空间 |
3.2.5 Loft模式的商业空间 |
3.3 内部空间形象优化 |
3.3.1 细部的改造 |
3.3.2 细节的改造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租赁型旧厂房内部空间绿色节能改造策略研究 |
4.1 内部绿色节能系统更新策略 |
4.1.1 “气层”建筑空间 |
4.1.2 膜结构对内环境更新 |
4.1.3 中庭系统 |
4.1.4 被动式太阳房 |
4.1.5 通风照明系统更新 |
4.1.6 能源的更新利用 |
4.2 绿色节能改造实例 |
4.2.1 德国AEG公司主库房节能改造 |
4.2.2 深圳市蛇口三洋厂房改造 |
4.2.3 深圳国际低碳城高桥工业区宿舍绿色改造 |
4.3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策略分析 |
4.3.1 墙体节能改造 |
4.3.2 屋面节能改造 |
4.3.3 外窗的节能改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策略优化及改造实例分析 |
5.1 改造策略优化 |
5.1.1 基于loft模式内部空间改造的策略优化 |
5.1.2 基于loft模式功能适应性的策略优化 |
5.1.3 基于绿色节能提升的策略优化 |
5.2 改造实例分析 |
5.2.1 “留云草堂” |
5.2.2 艾迪尔新办公楼 |
5.3 福·艺术馆改造概念设计 |
5.3.1 背景分析 |
5.3.2 现状调研 |
5.3.3 既有厂房内部空间评估 |
5.3.4 既定改造目标 |
5.3.5 改造策略选择 |
5.3.6 改造设计策略 |
5.3.7 绿色节能改造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1.1 寒冷地区住宅节能背景 |
1.1.2 新时期住宅转型的需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寒冷地区 |
1.4.2 住宅表皮 |
1.4.3 表皮的生态化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住宅表皮的生态化发展 |
2.1 关于住宅表皮的本体思考 |
2.1.1 住宅表皮的构成与分类 |
2.1.2 住宅表皮的特征与功能 |
2.2 住宅表皮生态化的涵义 |
2.2.1 表皮体现生态 |
2.2.2 住宅表皮生态化的内涵 |
2.3 住宅表皮的生态化演进 |
2.3.1 住宅表皮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住宅表皮的独立和解放 |
2.3.3 住宅表皮的生态化发展 |
2.4 传统民居的生态启示 |
2.4.1 形态与气候适应性 |
2.4.2 表皮的被动式能源利用 |
2.4.3 地域性生态材料的利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设计现状 |
3.1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及设计基本要求 |
3.1.1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 |
3.1.2 寒冷地区住宅表皮设计的基本要求 |
3.2 寒冷地区住宅表皮设计现状分析 |
3.2.1 寒冷地区住宅表皮设计现状概述 |
3.2.2 寒冷地区住宅表皮设计现状调研 |
3.2.3 寒冷地区住宅表皮现状问题总结 |
3.3 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设计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寒冷地区住宅生态表皮的设计策略研究 |
4.1 外墙设计策略 |
4.1.1 保温隔热设计(1) |
4.1.2 外墙遮阳(2) |
4.1.3 太阳能的利用(3) |
4.1.4 生态材料的选择与利用(4) |
4.2 窗户设计策略 |
4.2.1 适宜的开窗面积,形状以及比例(5) |
4.2.2 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6) |
4.2.3 可调节遮阳的运用(7) |
4.3 屋顶设计策略 |
4.3.1 保温隔热设计(8) |
4.3.2 种植屋面(9) |
4.3.3 太阳能利用(10) |
4.3.4 雨水收集(11) |
4.4 阳台设计策略 |
4.4.1 太阳能利用(主动式)(12) |
4.4.2 充分发挥缓冲空间的调节作用(13) |
4.4.3 空调机位的合理设置(14) |
4.4.4 充分发挥阳台的形式要素的功能(15) |
4.5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生态节能住宅设计实践 |
5.1 优秀生态住宅表皮设计案例分析 |
5.1.1 英国贝定顿零能耗生态社区 |
5.1.2 挪威卡路斯特瑞格生态住宅 |
5.1.3 案例分析总结 |
5.2 大连市某生态住宅设计实践 |
5.2.1 项目基本情况 |
5.2.3 住宅平面及体形系数设计 |
5.2.4 住宅的表皮的节能设计分析 |
5.2.5 基于Ecotect软件模拟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住宅舒适度问题的问卷调查 |
附录B 实践设计工程相关节能计算及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重庆地区中小学教室西向双层皮外墙遮阳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2.1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
1.2.2 重庆地区的气候特殊性 |
1.2.3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盲目性 |
1.2.4 教学建筑的节能潜能 |
1.3 研究来源、对象及适用范围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4 相关概念界定 |
1.3.5 研究适用范围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以重庆地区气候及遮阳设计为对象的研究 |
1.4.2 以双层皮玻璃幕墙为内容的研究 |
1.4.3 以教学建筑的节能设计为内容的研究 |
1.4.4 以Energyplus模拟建筑能耗及Radiance模拟采光为方法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方案阶段节能设计方法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建筑遮阳需求设计分析及中小学教学楼能耗特点分析 |
2.1 重庆地区对遮阳的需求 |
2.1.1 重庆地区气候特点分析 |
2.1.2 气候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2.1.3 重庆地区的地形地貌引起的西向对遮阳需求分析 |
2.2 重庆地区教学建筑的调研及对遮阳的需求分析 |
2.2.1 重庆地区建筑遮阳设计的现状 |
2.2.2 重庆地区普通教学楼的遮阳现状和一般能耗特征 |
2.2.3 基于室内学生热舒适感受现状的遮阳需求分析 |
2.3 遮阳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
2.4 建筑外遮阳对建筑室内环境与能耗的影响 |
2.4.1 建筑外遮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
2.4.2 建筑遮阳对于建筑节能的贡献 |
2.5 本章小结 |
3 双层皮组合外墙遮阳设计 |
3.1 影响建筑遮阳的相关因素的理论知识 |
3.1.1 建筑日照 |
3.1.2 基地条件 |
3.1.3 遮阳方式 |
3.2 遮阳与采光 |
3.2.1 采光理论知识 |
3.2.2 重庆光环境对教学建筑的影响 |
3.2.3 教学建筑的普通教室光环境要求 |
3.3 基于双层皮组合外墙的遮阳设计策略 |
3.3.1 双层皮组合外墙开洞形式和开洞率 |
3.3.2 双层皮组合外墙间距 |
3.3.3 图解法确定双层皮组合外墙开洞方位 |
3.4 本章小结 |
4 双层皮组合外墙遮阳设计模拟分析优化设计 |
4.1 建筑模型的描述 |
4.1.1 建筑设计 |
4.1.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4.1.3 室内热扰 |
4.1.4 室内设计参数 |
4.2 双层皮组合外墙遮阳与采光 |
4.2.1 Radiance模拟软件简介 |
4.2.2 建筑室内采光环境的模拟 |
4.2.3 室内光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4.3 双层皮组合外墙对室内能耗的影响 |
4.3.1 Energy Plus模拟软件简介 |
4.3.2 建筑能耗的模拟流程 |
4.3.3 建筑能耗结果分析 |
4.4 双层皮组合外墙与视线 |
4.5 双层皮组合外墙与隔声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向双层皮组合外墙造型多样化设计 |
5.1 建筑遮阳技艺一体化 |
5.1.1 当代遮阳设计的发展趋势 |
5.1.2 建筑遮阳设计一体化 |
5.1.3 结论 |
5.2 双层皮组合外墙造型多样化 |
5.2.1 实体墙 |
5.2.2 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 |
5.2.3 其他材料 |
5.3 双层皮组合外墙技艺一体化 |
5.3.1 津西文化大厦技艺一体化 |
5.3.2 南京鼓楼医院南扩工程的技艺一体 |
5.3.3 韩国城市蜂巢的技艺一体化 |
5.4 双层皮组合外墙的界面设计研究 |
5.4.1 双层皮组合外墙的实现关系 |
5.4.2 双层皮组合外墙之间的空间利用 |
5.4.3 “外墙”隔热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存在西晒问题的中小学遮阳现状调研 |
C.校园总平面 |
(10)基于生态技术的沈阳电表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
1.1.2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紧迫性与局限性 |
1.1.3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生态化考虑的欠缺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旧工业建筑的界定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生态化理论 |
2.1 相关概念与生态改造理论 |
2.1.1 生态建筑 |
2.1.2 生态技术 |
2.1.3 传统改造与生态改造 |
2.1.4 传统改造存在的问题 |
2.1.5 生态改造的内容 |
2.2 影响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的因素 |
2.2.1 气候因素 |
2.2.2 旧工业建筑现状条件 |
2.2.3 改造后的功能特点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环境标准 |
2.2.6 经济因素 |
2.3 物理环境的改善 |
2.3.1 风环境的改善 |
2.3.2 光环境的改善 |
2.3.3 热环境的改善 |
2.3.4 声环境的改善 |
2.3.5 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表厂的现状与改造目标 |
3.1 现状分析 |
3.1.1 历史沿革与区位 |
3.1.2 空间特征与布局 |
3.1.3 结构与材料 |
3.1.4 建筑质量评估 |
3.2 城市气候 |
3.3 改造的条件 |
3.3.1 优势条件 |
3.3.2 劣势条件 |
3.3.3 兼容性研究 |
3.4 改造的原则 |
3.4.1 突出生态性能 |
3.4.2 功能适应性 |
3.4.3 整体性设计 |
3.4.4 忠实于旧建筑 |
3.4.5 激发社会活力 |
3.5 改造目标的设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及其环境的改造设计 |
4.1 场地改造设计 |
4.1.1 建筑朝向分析 |
4.1.2 总体布局更新 |
4.1.3 调节微气候 |
4.1.4 室外基础设计 |
4.2 单体与室内改造设计 |
4.2.1 功能的置换 |
4.2.2 结构的加固 |
4.2.3 生态化空间设计 |
4.2.4 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 |
4.2.5 避免冬季冷风渗透 |
4.3 自然因素考虑 |
4.3.1 自然采光 |
4.3.2 自然通风 |
4.3.3 遮阳设计 |
4.4 室内外绿化配置 |
4.5 再生的场所精神 |
第五章 设备更新与能源改造 |
5.1 设备设施的更新 |
5.1.1 机械辅助通风 |
5.1.2 照明系统改造 |
5.1.3 采暖设备更新 |
5.2 能源的更新利用 |
5.2.1 太阳能的利用 |
5.2.2 水的再利用 |
5.3 改造的动态性与可持续性 |
第六章 结论 |
6.1 改造的模拟与评估 |
6.1.1 改造设计的效果模拟 |
6.1.2 改造后的评估 |
6.2 改造中的困难 |
6.3 改造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工程实践项目 |
致谢 |
四、生态技术策略——双层皮外墙类型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墙体-屋面组合式蓄热通风墙热性能及其室内热环境特性[D]. 刘倩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2]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D]. 李江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基于空间热缓冲效应的建筑复合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D]. 宋文鸽. 东南大学, 2019(05)
- [4]动态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策略及其控制模式研究[D]. 胡赤. 厦门大学, 2018(07)
- [5]生态适宜技术在“城中村”改造中应用研究 ——以河南省豫北地区为例[D]. 冯福亮. 吉林建筑大学, 2018(08)
- [6]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租赁型旧厂房loft模式内部空间节能改造策略研究[D]. 杨富钧.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8]寒冷地区住宅生态化表皮设计研究[D]. 赵欣悦.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9]重庆地区中小学教室西向双层皮外墙遮阳分析研究[D]. 朱婷婷. 重庆大学, 2016(03)
- [10]基于生态技术的沈阳电表厂改造设计研究[D]. 王兰芳.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