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名师争讲基础课(论文文献综述)
武圣强,方东杰[1](2018)在《治史需将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有机结合——访杨圣清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者简介:杨圣清, 1931年生,山西夏县人。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主编和个人着作有:《阎锡山评传》《中国共产党谈判史》《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荣获1995年全国图书提名奖)《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苦痛的记忆——中条山战役难民口述历史实
段卫斌[2](2018)在《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选题立足工匠精神本体,在当下设计教育中解构和重塑。从史鉴的角度梳理其演进过程,运用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调研、纵横比较、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从逻辑上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理论解构与实践应用的四维研究体系,考述中国古代“师徒授受”式教育、近代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设计教育的传承、发展,以及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遭致“悬置”的原因,分析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美术教育和“作坊制”学徒工教育、文艺复兴后“工场式”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历史嬗变,解构工匠精神的现代性特质,总结工匠精神在国内外设计教育中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案例探究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方法。通过研究,提出了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是对尊重劳动、崇尚自然、注重传承、追求创新等职业操守的认同,其内涵集中于“精”“守”“信”三种价值观。“精”为设计之标准与目标,致力于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守”为臻艺求精之过程中秉持专心、专业、专职的守业精神;“信”为怀抱设计之信仰,坚信价值,遵从道德,德以立名的职业信念。这三种价值观成为重塑当下设计教育的优良基因。若立“大国工匠”,必育工匠精神。通过对设计教育中工匠精神价值认知和培育策略的研究,提出了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路径的建构;并在其基础上,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设计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验证,来科学检验工匠精神融入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方法与问题,以论证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现实应用价值与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在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中建构基于“技、艺、道”一体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在厘清框架、审视困境的基础上施行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课程化”,多视域凸显其要旨,遂而形成利其“生长”的因素,实现对设计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符合国际设计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的目标。
唐文丹[3](2016)在《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研究(2003-2013)》文中认为温家宝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2003-2013),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充分重视和发挥高等教育的战略作用。十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辉煌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温家宝对高等教育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本文在全面论述温家宝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论述、讲话和指示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探讨温家宝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在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以为理解和观察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个案和视角。本文还通过对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的提炼和总结,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同时,根据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将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所蕴含的经验总结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探讨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孔庆东[5](2013)在《我讲现代文学史》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高校的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基础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国上百路人马数千名学者围攻这30多年的文学现象,成果甚丰。而对该门课程的反思、总结与交流相对较少。本人试结合自己对这门课的接触史,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对该课程的若干粗浅
赵艳丽[6](2013)在《北京清华大学各个时期办学理念形成和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办学中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也是几代清华人追寻大学理想、殚力于大学内在价值追求的过程。清华大学在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办学理念几经变化,体现出清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大学是什么、为什么办大学、怎样办大学等问题的哲学思考,这个过程是几代清华人在实践中精心勾勒大学蓝图,不断找寻大学理想殚力于大学内在价值追求的过程。本文试图对清华大学不同时期的办学理念进行分析探讨,希望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所涉及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的转变;第三章主要介绍周诒春和曹云祥在清华学堂至清华学校时期的办学理念;第四章主要介绍罗家伦和梅贻琦在国立清华时期的办学理念;第五章主要介绍新清华时期的办学理念;第六章介绍今日清华的办学理念。
许丽英,黄敏[7](2012)在《论严家显先生办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严家显先生所倡导的研究、教学、推广"三结合"办学思想在我国近代大学办学思想中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先进思想,并且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的办学实践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当前,我国高校"三结合"办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继承和弘扬严家显先生研究、教学、推广"三结合"的办学思想,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庆美[8](2011)在《杨振声与山东大学第一个“黄金时期”》文中提出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100多年来,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几个历史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被称
张庆美[9](2011)在《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大学办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基本性质、理想模式、目标追求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系统思想,是大学主要领导者管理大学的理想、信念、观念和办学的指导思想,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一所大学若无明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作指导,很难创建一流的水平。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着名大学之一,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取得过辉煌的学术成就。研究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对于我们弘扬传统和继续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办学理念问题为核心,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在山东大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三个时期的办学理念作了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揭示了办学理念在山东大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探讨了不同时期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对当今山东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20世纪初,山东大学堂在创办之初,便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即“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以培养能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人才为己任,开设了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课程,突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推动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时至今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依然是山东大学所极力倡导和遵循的办学理念,激励着山东大学的师生员工奋发图强、勇于担当。国立山东大学时期,杨振声、赵太侔两位校长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发挥教授群体作用和培养通专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制度措施,使国立山东大学在短短几年内,形成了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大学,创造了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华岗、成仿吾两位校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全校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办学理念,恰当协调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的关系,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期。两位校长以卓越的远见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科学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突出了学校的特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并对学校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办学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是几代山东大学师生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的结晶。它推动了山东大学的发展,也将成为山东大学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吴小征[10](2010)在《西南联大学术与教学互动初探》文中提出西南联大产生于抗战时期,虽是战火纷飞,但联大在短短的几年间却培养了许多的人才,创造了世界奇迹,在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创立了一所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大学,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目前,我国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教育改革,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教学方法、管理方式以及学术风气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大作为教育的楷模,我们可以作为案例来研究。通过对西南联大的教育宗旨和精神、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联大成功的原因。本文从联大的办学宗旨和精神入手,积累了大量的关于西南联大学术与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得出了联大以“学术”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联大灵活的教学管理为教授们开设众多的丰富多彩的课程提供了环境,教授们以自己的方式把学术运用于教学之中,对开拓学生的眼界和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教授们的耐心指导下,联大培养了许多的优秀人才,从联大毕业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祖国的建设默默的贡献着。同时,教授们在教学的反作用下也取得了颇丰的学术硕果。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向着创办研究型大学的方向迈进,而当时的西南联大已初具了研究型大学的雏形。研究型大学以校、院、系为组织结构,以科研为核心。联大的组织机构亦是以校、院、系为主的,科研在联大也有着明显的优势。联大对学术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从其对教授的聘任标准里清楚地看出来,要成为联大的教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学术成果。联大教授们把学术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学术的辉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教育的使命,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二、北大名师争讲基础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大名师争讲基础课(论文提纲范文)
(2)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2.1 设计教育中的相关概念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致知: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 工匠之意涵 |
2.1.1 工匠的界定 |
2.1.2 传统工匠及其职业界别 |
2.2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演进 |
2.2.1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
2.2.2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 |
2.3 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 |
2.3.1 手工劳作中“技”之淬炼 |
2.3.2 生活美学中“艺”之修持 |
2.3.3 造物理念中“道”之推崇 |
第3章 史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传承 |
3.1 工匠精神在中国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
3.1.1 古代师徒制教育中的传承 |
3.1.2 近代工艺美术教育中的延续 |
3.1.3 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曲折发展 |
3.2 工匠精神在西方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
3.2.1 中世纪欧洲:“作坊”式的学徒工教育 |
3.2.2 文艺复兴后:“工场式”工匠教育和学院派美术教育 |
3.2.3 工业革命后: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时期的设计教育 |
3.2.4 二战结束后: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 |
3.3 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
3.3.1 设计教育的“躁状” |
3.3.2 设计教育“同质化”现象普遍 |
3.3.3 设计教育“东方性”特质缺失 |
第4章 再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
4.1 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原则 |
4.1.1 格物致知,美用和谐 |
4.1.2 博学广识,跨界创新 |
4.1.3 求真务实,艺理共通 |
4.1.4 科技驱动,精工善育 |
4.2 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
4.2.1 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 |
4.2.2 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 |
4.2.3 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 |
4.2.4 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 |
第5章 实践:设计教育中践行工匠精神的探索 |
5.1 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国际案例 |
5.1.1 德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2 日本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3 美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4 北欧及瑞士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2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
5.2.1 精于“技”的实践先导 |
5.2.2 守于“艺”的审美铸造 |
5.2.3 信于“道”的价值修持 |
5.2.4 益于“器”的机制保障 |
5.3 启示:工匠精神在设计教学实践中培育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研究(200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温家宝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一、温家宝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
(三)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 |
二、温家宝教育思想的实践基础 |
(一)温家宝的教育经历 |
(二)温家宝对教育的重视和领导 |
(三)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第二章 温家宝论高等教育的功能 |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
(一)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
(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
二、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
(一)智力与体力 |
(二)思想与道德 |
(三)审美情趣 |
第三章 温家宝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 |
一、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 |
(一)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 |
(二)教授、名师要上课堂 |
(三)教书育人 |
二、高校要培养创新性人才 |
(一)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 |
(二)高校要培养创新性人才 |
三、高校要促进科学研究 |
(一)高校在发展科技力量方面的优势 |
(二)如何利用高校科技优势,促进科学研究发展 |
第四章 温家宝论高等教育的管理 |
一、现代大学制度 |
(一)高校要“去除行政化” |
(二)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 |
二、现代大学精神 |
(一)自治精神 |
(二)创新精神 |
(三)开放办学精神 |
第五章 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意义 |
一、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 |
(一)国际化 |
(二)现代化 |
(三)中国特色 |
二、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温家宝教育活动年表(2003-2013) |
致谢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北京清华大学各个时期办学理念形成和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概述 |
3. 清华学堂--清华学校时期的办学理念(1911--1928) |
3.1 周诒春----“人格教育”的开山人 |
3.1.1 清华大学完整计划创办第一人 |
3.1.2. 完全人格教育 |
3.2 曹云祥----清华改办大学的圆梦人 |
4.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48) |
4.1 罗家伦----现代化、独立化改革 |
4.2 梅贻琦----文理兼备倚重通识 |
5. 新清华的办学理念 |
5.1 蒋南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
6. 今日清华的办学理念 |
6.1 “一、二、三”办学理念之核心 |
6.2 育人为本 |
6.3 科学实干 |
6.4 追求卓越 |
6.5 爱国奉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论严家显先生办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严家显先生“三结合”办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中国近代一些着名大学校长对高等学校职能的阐述 |
(二)严家显先生始终践行“三结合”办学思想 |
1.注重研究农业高深学术。 |
2.重视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
3.注重社会服务。 |
二、严家显先生“三结合”办学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
(一)当前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状 |
(二)坚持践行严家显先生“三结合”办学思想 |
1.制定政策法规,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
2.完善教师业绩综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重视教学工作。 |
3.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育人职责的使命感。 |
三、结语 |
(8)杨振声与山东大学第一个“黄金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名师云集声振南北 |
教授治校与“最高权力机构”校务会议 |
“在行政上多花一文,这一文便是虚耗;在基础上多花一文,这一文便是建设” |
蔡元培赞许山东大学“文理渗透”教学法 |
“一个大学要协助地方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问题” |
(9)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山东大学堂时期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1901-1914年) |
(一)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三) 事无巨细,各有专责 |
二、国立山东大学时期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1928-1937年) |
(一)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
(二) 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
(三) 通才为本,协调发展 |
(四) 民主管理,教授治校 |
(五) 严格管理,从严治校 |
(六) 勤俭行政,改善办学条件 |
三、20世纪50~60年代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实践(1950-1966年) |
(一)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尊重专家,重视人才 |
(三)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
(四)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 |
(五) 培育和树立良好的学风 |
(六) 以特色办学,办特色大学 |
(七) 刊物是培养学术的泥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西南联大学术与教学互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二、西南联大的办学宗旨与精神 |
(一) 西南联大的办学宗旨 |
(二) 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 |
三、学术与教学互动 |
(一) 教学的学术起点 |
1、选聘教师的标准 |
2、教材之建设来源 |
(二) 学术运用于教学之中 |
1、学术运用于教学的基础 |
2、学术运用于文、理、法、商等各科的基本表现 |
(三) 开放的课堂教学反作用于学术 |
1、开放的课堂教学之表现特点 |
2、学术热情的滋长 |
四、学术与教学互动的结果 |
(一) 优质社会人才的培养 |
(二) 高水准学术硕果的产生 |
1、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以及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成果 |
2、高水准的教学科研成果 |
3、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取得的先进成果 |
4、以研究云南本土为主的学术成果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北大名师争讲基础课(论文参考文献)
- [1]治史需将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有机结合——访杨圣清先生[J]. 武圣强,方东杰. 北京党史, 2018(05)
- [2]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D].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3]温家宝高等教育思想研究(2003-2013)[D]. 唐文丹. 安徽工业大学, 2016(04)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我讲现代文学史[J]. 孔庆东. 中国大学教学, 2013(06)
- [6]北京清华大学各个时期办学理念形成和发展探究[D]. 赵艳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论严家显先生办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J]. 许丽英,黄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8]杨振声与山东大学第一个“黄金时期”[J]. 张庆美. 青年记者, 2011(11)
- [9]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 张庆美. 山东大学, 2011(04)
- [10]西南联大学术与教学互动初探[D]. 吴小征. 云南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