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昊楠[1](2021)在《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的具体实践,更是构建高水平开放发展新格局、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视角,依据开放型经济等理论,借鉴前人向海经济、开放型经济、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首先界定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相关内涵,从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开放程度、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文化等六个方面分析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现状。其次,结合广西向海经济相关文件,构建广西向海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权重,利用全局主成分法分析测度结果,并将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在对广西向海经济新动能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广西向海经济新动能综合得分对向海经济综合得分的影响。最后提出广西向海经济新动能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研究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问题上更具理论解释力与实践价值。
董俊杰[2](2021)在《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其高质量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文献综述法和实证分析法,梳理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乡村旅游目前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了高质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从乡村旅游为农村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视角下,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其在经济效益层次上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是第二章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两山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主要分析了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分布、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耦合协调度分析对山东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村经济效益进行了剖析,分析各市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的增加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第六章,主要是结论和对策建议。推动乡村旅游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促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办法之一,本文构建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对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与经济效益的耦合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丰富相关理论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为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凌连新[3](2021)在《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历了从协作发展到协同发展的演变历程,但是仍然面临着三对突出的矛盾: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严重制约着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存在着空间割裂、产业同构、诸侯经济等现象,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局。因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以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岭南—北部湾地区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从逻辑上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论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详细分析研究难点,总体上把握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系统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内容,厘清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深入分析构成要素,构建内在逻辑分析框架,深化认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构成维度、动力、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等,系统分析协同发展形态与阶段,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内容,依据史料系统梳理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情况,阐述旅游业发展概况,系统分析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其突出矛盾,并提出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内容,依据理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协同发展轨迹,探索时空演变特征。第五部分为第六章内容,运用面板VAR模型、VAR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复合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六部分涵盖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在深入分析客观情况与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岭南—北部湾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运用简单、概括的语言对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凝练本文的核心思想,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研究创新点,客观地审视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结论: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区域旅游业是循环发展的复合系统,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其中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重要变革力量、价值链是发展目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具有联动、共生、进化的动态交互关系,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二是,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分为复合系统、子系统两个部分,均呈现高度集聚性、较强波动性、复杂性、较低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是复合系统方面,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呈现不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省域层面等级演化呈现三重集聚、高度波动性的特点,城市群层面呈现非均衡性、波动性的特点;其次,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也是呈现震荡式上升、非均衡性、复杂性的特点。三是,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显着,持续时间长,只是在脉冲响应路径、峰值、冲击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四是,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动态交互作用,促进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等的,而且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差异性。五是,根据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时空演变特征,提出了五条靶向路径,分别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加快制定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规划,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升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增强链核溢出效应、逐步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另外,从组织、政策、人才、资金、用地/用海五个维度构建了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深入辨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的动态交互作用,深入阐述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动力、影响因素、传导路径、发展形态与阶段等方面。(2)根据理论基础建立测度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有效地测度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揭示复合系统、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3)采用PVAR模型、VAR模型现代计量方法系统地分析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践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靶向路径选择、保障体系分析夯实了客观基础。
王环[4](2021)在《河北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陆地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使得海洋成为了人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一方面,海洋经济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不断升高,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海洋资源过度利用,海洋环境恶化。河北省是沿海省市之一,资源禀赋优良,但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河北省水质恶化,海洋灾害频发。因此,如何协调好河北省“发展海洋经济”与“保护海洋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河北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河北省2006-2017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质量三个维度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从环境压力、环境现状二个维度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环境的保护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3种方法评价河北省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其中重点研究了河北省与天津、辽宁、山东等环渤海省市及国家整体水平的差异,另外也在产业层面上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例,评价了主要海洋产业的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此后,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方案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间,河北省海洋经济总体显着增加,海洋环境在2014年前后分别为逐渐恶化和改善趋势,与近年来的环境治理及自然因素波动均有一定联系。河北省海洋经济—海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U”型,即海洋环境随经济发展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特征。耦合协调度在2015年之前多呈降低或波动变化,2016年之后显着提升。两者的脱钩状态前期以负脱钩为主,后期以强脱钩为主,但受环境波动变化影响也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与天津、辽宁、山东等环渤海省市及国家整体水平相比,河北省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明显较低,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低、海洋环境状态差有密切关系。(2)2006~2017年间,滨海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海洋渔业发展相对平缓。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基本相似,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2015年之前波动特征明显,以勉强协调为主,2016年之后显着提升,达到中级或良好协调水平,与海洋环境改善有关。
陈明慧[5](2020)在《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旅游业由以观光型为主向以度假型为主转型,度假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滨海地区是度假型旅游的首选地之一,对滨海地区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就成为基础性研究。系统地分析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建立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地研究滨海地区度假旅游发展潜力,对滨海地区度假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我国滨海省份,发展滨海度假旅游条件优越,因此选取山东省滨海34个市区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滨海发展度假旅游的适宜性,得出哪些市区县更适合发展滨海度假旅游,可为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在查阅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相关文献并分析滨海度假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滨海度假旅游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计算各滨海市区县准则层即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旅游吸引物得分值以及得分值变化率,借助ArcGIS软件,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析准则层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进行时空分析与评价。最后分析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将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归纳为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旅游吸引物四个方面,构成滨海度假旅游评价模型的准则层。将准则层分解为分类层16个指标,指标层45个指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2)对山东省滨海34个市区县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旅游吸引物进行时空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趋势上东营区等13个市区县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显着上升,环翠区等7个市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略显上升。经济环境分析得出,经济环境质量高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经济环境质量低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滨州;变化趋势上,即墨市等8个市区县经济环境上升显着,荣成市等14个市区县经济环境上升较为显着,广饶县等12个市区县经济环境略显上升。社会环境分析得出,社会环境质量高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社会环境质量低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滨州;变化趋势上,龙口市等18个市区县社会环境显着上升,环翠区等10个市区县社会环境上升较为显着,东港区等6个市区县社会环境略显上升。旅游吸引物分析得出,旅游吸引物分布呈现两翼不平衡型,黄海沿岸市区县的旅游旅游吸引物质量整体高于渤海沿岸市区县;变化趋势上,黄海沿岸市区县的旅游旅游吸引物提升速度明显快于渤海沿岸市区县。(3)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进行时空分析,依据适宜性得分值将34个市区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分为4个层级,其中市南区等8个市区县为第一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非常高;市北区等11个市区县为第二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高;李沧区等6个市区县为第三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较高;广饶县等9个市区县为第四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低。依据适宜性得分值变化率,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时间变化分析发现,黄岛区等8个滨海市区县度假旅游适宜性显着上升,寿光市等8市区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较显着上升,沾化区等18个市区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略显上升。(4)结合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度假旅游适宜性的角度,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提出对策。对于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本文只是进行初步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时间演变过程的长度和研究的深度进一步深化。
郭春秀[6](2020)在《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旅游现代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启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势在必行。科技创新是旅游产业提升的关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已在国内外逐步开始,但暂未形成全面系统权威的测评方法,学者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研究也较少。基于此,在明确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山东省17地市数据为基础,运用旅游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指标体系,对山东省各地市自2008-2017年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演变趋势及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并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旅游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从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时间演变上看,山东省各地市旅游产业创新能力总体呈显着上升趋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2012年为高速增长期,年增长率均高于18%;第二阶段是增速放缓期,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年增长率减缓至10%;从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演变来看,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自东向西呈“台阶型”的空间分布状态,旅游产业创新能力“沿海-内陆”对比分化态势明显,鲁东-鲁中-鲁西城市带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呈递减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因素对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不显着,旅游业投入、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旅游生产率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黄灵海[7](2020)在《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着,已经日益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最大空间、最大动能。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视察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在全球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海洋经济在国内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战略指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国内外向海经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理论,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相关工具模型,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向海经济研究,在实践上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根据当前国内外关于向海经济概念的研究和讨论,结合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海陆统筹、高质量发展等绿色发展相关理论,本文将向海经济的概念界定为:以陆域经济为基础、以海洋经济为依托、以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将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界定为:向海经济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沿海地区海陆空间为空间载体,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沿海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次,为及时掌握当前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动态,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国际方面,基于地域分布平衡和国家体制差别的考虑,主要以美国、日本、欧盟为典型,分别对其向海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概述,得出“注重海洋战略引领”“注重海洋科技创新”“注重完善海洋法律体系”“注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条经验启示。国内方面,主要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是否纳入国家战略为依据,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5个省市列为中国沿海先进地区,并分别从“注重发挥组织领导”“强化海洋顶层谋划”“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基于本文对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重点运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分别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7~201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等公开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平均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值由2006年的1.78增加到2015年的2.40,年均提高0.62%。与此同时,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之间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差距波动较大,且差距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在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状况大致符合上海、广东、山东、天津、浙江、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广西、海南的排列顺序,基本与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总体经济实力呈正向相关,且省份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系统对陆域经济发展的助推效应总体偏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不明显;海陆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有所下降,之后又呈缓慢上升趋势,且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向协调范围转变,但进程极为缓慢;2013、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特征,其他年份在空间上基本表现出离散分布特征;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负自相关特征,从离散分布状态向集聚分布状态转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短板进行总体判断,在认真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六条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提出下一步展望。从总体上看,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上。本文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首次构建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提出了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二是方法上。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特征,分别使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多角度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的准确度。三是实践上。本文根据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结果,在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韩冬[8](2020)在《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海洋旅游已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成为很多世界旅游经济强国和旅游产业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的深入推进,岚山区依托独特海洋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根鱼竿钓天下”的旅游休闲产业品牌,推出了“有一种味道叫岚山”的旅游宣传口号,将海洋旅游业上升为岚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力量。但岚山区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正由传统的“渔村经济”向现代化海滨城市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着力优化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加快海洋产业结构和经济战略的调整、制定科学有效的海洋旅游发展战略成为该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日照市岚山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交通路网和配套服务日益健全,近年来结合山、海、茶等独特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旅游消费总额和游客接待人次持续增长。本文基于现有的海洋旅游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理论研究后发现:岚山区具有独特的区位和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富市”战略全面推进和新型旅游方式与产业模式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增长催生出新的消费群体,为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旅游典型案例分析等对岚山区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项目建设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大连市、三亚市和夏威夷等国内外海洋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岚山区实际,找问题、找差距、找方向,发现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存在旅游内容单薄、拳头产品不足、旅游配套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沿海城市圈竞争愈发激烈,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为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坚持“系统化”规划、“可持续”路径、“特色化”发展等原则,通过旅游发展战略分析,提出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对策。通过“海洋旅游+”融合发展,聚焦打造多岛海综合体、航空小镇、官草汪渔村等多彩旅游项目,进一步延长游客游玩时间;聚焦“海钓+旅游”“有一种味道叫岚山”等精品文旅产品开发,着力提升游客消费水平;聚焦完善滨海交通、娱乐游客服务等旅游基础配套,进一步扩大游客群体范围;聚焦主流媒体、旅游产品包装等海洋旅游营销推介宣传,全面提升岚山海洋旅游知名度,让岚山区海洋旅游产业发展迈入新的台阶,从而推动日照市海洋旅游的全面发展。
李树玲[9](2020)在《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升级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同时还可以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近年来尤为重视发展农村经济,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我国将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落实这一战略的其中一条路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党中央和政府也应当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我党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工作将成为未来我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引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还可以有效协调休闲农业和田园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北戴河区发展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北戴河的乡村旅游业进行探索研究。针对研究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明了旅游业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北戴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保障条件以及北戴河区乡村经济及旅游业总况。其次,阐述了北戴河乡村旅游业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宣传促销力度不足、旅游产品发展滞后、品牌管理意识低、配套设施不健全、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外日本、德国以及国内青岛市、大理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北戴河乡村旅游业采取的对策。包括旅游季节性应对策略、加强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构筑乡村旅游品牌文化、健全配套设施、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措施。
符勇拓[10](2020)在《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江苏海洋产业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产业带动性强,能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海洋强省是江苏的战略目标,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经济稳定增长和不断提升江苏国民经济贡献率,加快江苏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步伐,需要明晰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不足之处,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首次将生态位适宜度引入到海洋产业研究中,并给出了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同时,依据相关文献研究,结合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从资源禀赋基础、科技智力基础、海洋经济基础、核心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基础五个角度分析了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因素,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测度公式和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本文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海洋产业发展度,更直观的表现了各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对现有海洋基础资源的利用程度;通过分析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不足,为加快江苏海洋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苏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值为0.5268,位居全国第四;江苏海洋产业发展度为0.7097,位居全国第六。与其它海洋强省相比,江苏海洋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与自身相比,江苏海洋产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2江苏资源禀赋基础、科技智力基础、海洋经济基础、核心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基础五个具体指标的生态位适宜度与海洋产业发达省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和需要发展完善的方面。3海洋自然资源是影响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海洋产业的发展受到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4江苏对海洋科研投入的力度较一般,而海洋科研成果的产出较好。5加强海洋经济建设,扩大海洋经济规模,降低海洋生产活动成本,有利于提升海洋产业产品竞争力。6江苏海洋产业的发展应更多地参与到高附加值海洋产业的发展中,有助于提升海洋生产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快速提升江苏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7海洋生态环境是影响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江苏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治理,以提升江苏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向海经济的研究综述 |
1.2.2 开放型经济的研究综述 |
1.2.3 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研究综述 |
1.2.4 相关文献述评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向海经济 |
2.1.2 经济发展新动能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开放型经济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向海经济新动能的界定 |
3.2 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现状 |
3.2.1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效率不高 |
3.2.2 海洋产业体系仍需完善 |
3.2.3 开放政策扶持亟待加强 |
3.2.4 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足 |
3.2.5 局部海域环境有待改善 |
3.2.6 海洋专业人才培育乏力 |
3.3 广西向海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构建 |
3.3.1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2 测度指标的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水平测度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说明 |
4.2 向海经济新动能指标的权重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层次分析法准则层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分析法准则层权重的确定 |
4.3 广西向海经济新动能发展水平测度实证分析 |
4.3.1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
4.3.2 全局主成分得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对策建议 |
5.1 发展向海经济科技创新动能 |
5.1.1 支持军民融合科研创新示范 |
5.1.2 大力培育涉海科技龙头企业 |
5.1.3 建设陆海联动创新合作中心 |
5.1.4 实施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平台 |
5.1.5 推动海洋高端人才资源集聚 |
5.2 推进向海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创新 |
5.2.1 着力打造绿色临海工业 |
5.2.2 优化提升海洋传统产业 |
5.2.3 重点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
5.2.4 加快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 |
5.3 加快海洋特色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
5.3.1 提质升级现代海洋渔业园区 |
5.3.2 积极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园区 |
5.3.3 着力打造临港特色工业园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2.2 基础理论 |
2.2.1 “两山”理论 |
2.2.2 旅游经济效应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现状 |
3.1 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 |
3.1.1 经济发展迅速,乡村旅客需求旺盛、客源大 |
3.1.2 政府政策的支持 |
3.1.3 交通发展迅速 |
3.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 |
3.3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现状 |
3.3.1 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和开发深度增强 |
3.3.2 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3.3.3 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投入使用 |
3.3.4 生态的保护受到重视 |
3.4 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成就 |
3.4.1 山东省乡村旅游扶贫作用明显 |
3.4.2 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建设逐渐完善 |
3.4.3 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
第4章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4.1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 数据来源 |
4.3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系统聚类分析 |
4.3.4 相对发展度分析 |
4.4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空间分析 |
4.4.1 耦合协调度空间可视化分析 |
4.4.2 结果分析 |
第5章 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模型选择 |
5.3 回归结果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山东省整体层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
6.2.2 山东省东部半岛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
6.2.3 山东省中部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
6.2.4 山东省西北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1 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
2.1.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
2.1.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学理论 |
2.2.2 复合系统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创新链理论 |
2.2.5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3.1.1 内涵界定 |
3.1.2 特征分析 |
3.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1 旅游产业链 |
3.2.2 旅游创新链 |
3.2.3 旅游价值链 |
3.3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 |
3.3.1 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 |
3.3.2 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 |
3.3.3 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整合价值链 |
3.4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型分析 |
3.5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形态与阶段分析 |
3.5.1 协同发展形态分析 |
3.5.2 协同发展阶段分析 |
第四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与突出矛盾分析 |
4.1 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分析 |
4.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4.2.1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夯实了客观基础 |
4.2.2 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非均衡性突出 |
4.2.3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集聚性明显 |
4.2.4 旅游景区数量不断上升 |
4.2.5 旅游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
4.3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4.3.1 区域旅游合作历程 |
4.3.2 分工体系初步构建,产业网络有待增强 |
4.3.3 区域合作略显成效,合作纵深化有待加强 |
4.3.4 全球价值链初步嵌入,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
4.4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分析 |
4.4.1 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 |
4.4.2 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 |
4.4.3 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 |
4.5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
第五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与发展轨迹分析 |
5.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
5.1.1 评价体系构建 |
5.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2 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第六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6.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估计 |
6.1.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2 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2.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2.2 省域层面 |
6.2.3 城市群层面 |
6.3 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3.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3.2 省域层面 |
6.3.3 城市群层面 |
第七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分析 |
7.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选择 |
7.1.1 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制定协同发展规划 |
7.1.2 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高协同发展水平 |
7.1.3 增强链核溢出效应,掌握价值链话语权 |
7.1.4 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
7.1.5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
7.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河北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洋经济系统的研究 |
1.2.2 海洋环境系统的研究 |
1.2.3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
2.1 数据与方法 |
2.1.1 计算方法 |
2.1.2 指标体系 |
2.1.3 数据来源 |
2.2 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
2.2.1 海洋经济规模 |
2.2.2 海洋经济结构 |
2.2.3 海洋经济发展质量 |
2.2.4 综合评价 |
第三章 河北省海洋环境发展评价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计算方法 |
3.1.2 指标体系 |
3.1.3 数据来源 |
3.2 河北省海洋环境发展评价 |
3.2.1 环境压力 |
3.2.2 环境状态 |
3.2.3 综合评价 |
第四章 河北省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计算方法 |
4.1.2 指标体系 |
4.1.3 数据来源 |
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1 不考虑地区发展差异的耦合协调度 |
4.3.2 考虑地区发展差异的耦合协调度 |
4.4 Tapio脱钩模型 |
第五章 基于主要海洋产业的河北省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计算方法 |
5.1.2 指标体系 |
5.1.3 数据来源 |
5.2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
5.3 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滨海旅游 |
2.1.2 滨海度假旅游 |
2.1.3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滨海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度假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区位理论 |
2.3.2 资源禀赋理论 |
3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
3.1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态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旅游吸引物 |
3.2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设计思路 |
3.3 模型构建方法 |
3.3.1 德尔菲法 |
3.3.2 层次分析法 |
3.4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指标选取 |
3.4.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5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
3.5.1 确定指标权重 |
3.5.2 综合评价模型 |
4 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 |
4.1 研究区域与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的来源以及标准化处理 |
4.2.1 数据的来源 |
4.2.2 数据标准化 |
4.3 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准则层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3.1 生态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3.2 经济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3.3 社会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3.4 旅游吸引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4 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4.1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 |
4.4.2 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时间变化特征 |
5 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解决对策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意见咨询表 |
附录2 :专家打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能力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
1.1.2 提高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研究理论 |
1.3.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旅游 |
2.1.2 旅游产业 |
2.1.3 科技创新 |
2.1.4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创新理论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2.3.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 |
2.3.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
第三章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度 |
3.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科学性原则 |
(2)全面性原则 |
(3)重点性原则 |
(4)可操作性原则 |
3.1.2 指标选取及指标含义 |
(1)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基础 |
(2)旅游产业科技创新投入 |
(3)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产出 |
3.2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度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3.2.3 指标权重评价 |
3.3 综合评价模型 |
3.4 研究对象情况概述 |
3.5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数 |
3.5.1 综合指数 |
第四章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4.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趋势 |
4.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时间演变 |
4.3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 |
4.4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4.4.2 模型构建 |
4.4.3 GWR拟合结果分析 |
4.4.4 实证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
5.1 提高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产出 |
5.1.1 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 |
5.1.2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旅游科技成果转化率 |
5.1.3 鼓励加快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 |
5.2 加大旅游产业科技创新投入 |
5.2.1 培育和重视旅游院校资源 |
5.2.2 稳定和用好旅游科技人才 |
5.3 增强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基础 |
5.4 大力推进旅游智慧化 |
5.5 发挥创新带动效应,拓展区域旅游合作创新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评价模型 |
2.1 向海经济相关理论 |
2.1.1 向海经济概念的讨论 |
2.1.2 向海经济概念的界定 |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2.6 陆海统筹理论 |
2.2.7 高质量发展理论 |
2.3 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相关评价模型 |
2.3.1 基于DEA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 |
2.3.2 基于耦合协调度与空间自相关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3.1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1.1 海洋经济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
3.1.3 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4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选择方面的研究 |
3.2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2.1 关于海岸带生态问题的研究 |
3.2.2 关于沿海经济带发展问题的研究 |
3.3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综述 |
3.3.1 海洋经济对沿海区域经济、陆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
3.3.2 海陆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研究 |
3.3.3 海陆关系形成动因阐释研究 |
3.3.4 海陆经济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3.5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
3.3.6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第四章 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 |
4.1 国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1.1 美国:强化海洋战略引领 |
4.1.2 日本:以海立国 |
4.1.3 欧盟:积极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极 |
4.1.4 经验与启示 |
4.2 国内先进省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2.1 注重发挥组织领导 |
4.2.2 强化海洋顶层谋划 |
4.2.3 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 |
4.2.4 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 |
4.2.5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五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 |
5.1.2 DEA对指标选择的要求 |
5.2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具体原则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4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
5.4.2 评价指标选择的要求 |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4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第六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6.1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1.1 海洋捕捞产量 |
6.1.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6.1.3 港口货物吞吐量 |
6.1.4 工业废水排放量 |
6.1.5 R&D经费支出 |
6.1.6 固定资产投入 |
6.1.7 运输路线长度 |
6.1.8 涉海就业人数 |
6.1.9 地区GDP |
6.1.10 人均GDP |
6.1.11 海洋生产总值 |
6.1.12 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GDP比重 |
6.1.13 海洋环境保护区数量 |
6.1.14 海域使用权确权面积 |
6.2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2.1 调整投入前的结果 |
6.2.2 随机前沿分析的结果 |
6.2.3 调整投入后的结果 |
6.3 中国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3.1 超效率DEA模型结果分析 |
6.3.2 回归分析结果 |
6.3.3 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优劣势分析 |
6.4 中国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6.4.1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效应评价 |
6.4.2 海陆经济协调性分析 |
6.4.3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空间格局演变 |
6.4.4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趋势判断与政策建议 |
7.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 |
7.1.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7.1.2 当前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 |
7.2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 |
7.2.2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7.2.3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7.2.4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7.2.5 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7.2.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海洋旅游 |
2.1.2 旅游发展战略 |
2.2 基础理论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旅游区位理论 |
2.2.3 旅游系统理论 |
2.2.4 SWOT分析法 |
第3章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3.2 海洋旅游发展概况 |
3.2.1 海洋旅游资源 |
3.2.2 海洋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状况 |
第4章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4.1 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
4.1.1 区位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2 海洋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 |
4.2.1 旅游内容单薄,游客逗留时间短 |
4.2.2 拳头产品不足,游客旅游消费低 |
4.2.3 客群吸引力不强,旅游知名度低 |
4.3 海洋旅游发展的机遇分析 |
4.3.1 “旅游富市”战略的全面推进 |
4.3.2 新型旅游方式与产业模式日趋成熟 |
4.3.3 外向型经济增长催生新的消费群体 |
4.4 海洋旅游发展的威胁分析 |
4.4.1 沿海城市圈竞争激烈 |
4.4.2 生态环境压力大 |
第5章 国内外海洋旅游发展模式借鉴 |
5.1 大连—城市海洋融合发展旅游模式 |
5.2 三亚—创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
5.3 夏威夷—海洋旅游—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融合发展模式 |
第6章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 |
6.1 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
6.2 海洋旅游发展战略原则 |
6.2.1 坚持“系统性”规划 |
6.2.2 坚持“可持续”路径 |
6.2.3 坚持“特色化”发展 |
6.3 海洋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
6.3.1 可持续化发展战略 |
6.3.2 融合发展战略 |
6.3.3 信息化发展战略 |
6.3.4 全时全域化发展战略 |
6.4 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措施 |
6.4.1 聚焦打造多彩海洋旅游项目,延长游客游玩时间 |
6.4.2 聚焦精品海洋文旅产品开发,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
6.4.3 聚焦完善海洋旅游基础配套,扩大游客群体范围 |
6.4.4 聚焦海洋旅游营销推介宣传,提升旅游知名度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乡村旅游业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乡村旅游业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实地调查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乡村旅游概述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1.2 乡村旅游的特点 |
2.2 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 |
3.1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
3.1.1 自然资源 |
3.1.2 民宿资源 |
3.2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条件 |
3.2.1 政府的重视 |
3.2.2 外部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
3.3 北戴河区乡村经济及旅游业总况 |
3.3.1 北戴河区乡村经济现状 |
3.3.2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现状 |
3.4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发展调查 |
3.4.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3.4.2 旅游动机情况 |
3.4.3 游客旅游评价情况 |
3.4.4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
4.1 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 |
4.2 宣传促销力度不足 |
4.3 旅游产品发展滞后 |
4.4 品牌管理意识低 |
4.5 配套设施不健全 |
4.6 乡村旅游人才缺乏 |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内外乡村旅游案例做法 |
5.1.1 日本 |
5.1.2 德国 |
5.1.3 青岛 |
5.1.4 大理 |
5.2 对北戴河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
5.2.1 先进的发展理念 |
5.2.2 良好的地理位置 |
5.2.3 体验特色传统文化 |
5.2.4 政府的支持参与 |
注释 |
第六章 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
6.1 旅游季节性应对策略 |
6.2 加强旅游市场宣传促销 |
6.3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 |
6.4 构筑乡村旅游品牌文化 |
6.5 健全配套设施 |
6.6 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
注释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江苏海洋产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海洋产业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生态位适宜度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2.2 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基础 |
2.2.1 生态位内涵 |
2.2.2 生态位理论 |
2.2.3 生态位适宜度 |
2.3 赋权方法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3.1 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 |
3.1.1 海洋经济 |
3.1.2 海洋产业 |
3.2 我国海洋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
3.2.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3.2.2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3.2.3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3.3 江苏海洋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
3.3.1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3.3.2 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3.3.3 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
3.3.4 江苏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 |
4.2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
4.3 生态位适宜度测度公式的选择 |
4.4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构建 |
4.4.1 数据的来源及标准化 |
4.4.2 确定最适生态位 |
4.4.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4 确定权重系数 |
4.4.5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值 |
4.5 海洋产业发展度及其确定 |
4.5.1 海洋产业发展度内涵 |
4.5.2 海洋产业发展度计算公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比较分析 |
5.1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指标因子权重系数的确定及分析 |
5.1.1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指标因子权重系数的确定 |
5.1.2 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指标因子权重系数的分析 |
5.2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总体比较 |
5.2.1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值的计算 |
5.2.2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值的比较 |
5.3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的具体比较 |
5.3.1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资源禀赋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比较 |
5.3.2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科技智力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比较 |
5.3.3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比较 |
5.3.4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核心产业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比较 |
5.3.5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生态环境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比较 |
5.4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度比较 |
5.4.1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度的确定 |
5.4.2 江苏与其它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度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快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建议 |
6.2 加快江苏资源禀赋基础发展的建议 |
6.3 加快江苏科技智力基础发展的建议 |
6.4 加快江苏海洋经济基础发展的建议 |
6.5 加快江苏核心产业基础发展的建议 |
6.6 提升江苏生态环境基础发展的建议 |
6.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指标统计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D]. 杨昊楠. 北部湾大学, 2021(08)
- [2]山东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D]. 董俊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凌连新. 广西大学, 2021(12)
- [4]河北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及优化对策研究[D]. 王环. 河北大学, 2021(02)
- [5]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研究[D]. 陈明慧.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山东省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研究[D]. 郭春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黄灵海.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韩冬.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北戴河区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 李树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10]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江苏海洋产业比较研究[D]. 符勇拓.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标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海洋强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