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

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

一、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胡锡琴[2](2021)在《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对非洲援助秉承“义利相兼”的理念,充分彰显“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的援助特征,对非洲援助的力度和深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际对非洲援助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坚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首要目标和行动方向。虽然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对其援助目的、援助效果却存在诸如“新发展经验的示范者”、“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等褒贬不一的评价。这既与援助自身的作用机理高度复杂,援、受双方异质性极其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等因素有关,也与对援助认知偏差、统计口径差异、研究方法各异等因素有关。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新世纪以来对非洲援助最多的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呈现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的模式,具有显着的民生性和平等性,与西方主要援助国实施的“南北援助”迥然各异。因此,研究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新世纪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具深远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研究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既是考证通过援助带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能否为受援国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又是思考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的贸易便利化,还是审视援助能否实现中国发展减贫经验在非洲的跨国再生产和本土化,缓解和消除非洲的极端贫困状况,更是探寻援助与增长之间“黑箱效应”的有效破解路径,回归到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论文以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遵循“总—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首先展开中国对非洲援助、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随之梳理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及现实特征,然后基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角,将援助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以及援助流入从需求侧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以此形成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框架。分论部分首先分别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其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随后,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援助流入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宏观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体现为通过对非洲援建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中国对非国际直接投资的物流成本,其先导效应也可抑制其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并且还可通过援助有效缩短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的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对非洲援助具有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即在中国对非洲援助初期,基础设施领域是援助流入的重点,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外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援助对投资的吸引力却并不持续。因此,援助流入不能仅重视援助流入规模的增加,而应在援助后期将工作重心放在援助分类,加强对教育、生产部门领域的援助,促进受援国制造业以及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第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表现为通过对非洲提供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的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通过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还通过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环境优化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能够促进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加大非洲对华的出口效应,以及进口效应。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企业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能显着提高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在进口、出口效应中均有体现。同时,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在双边贸易效应和出口效应中均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非双边贸易往来中,非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商品对华出口仍占较高比重,也体现出中非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互补。第三,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意味着通过对非洲援助能充分发挥中国减贫经验在非洲的国际示范效应,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缓解受援国的债务水平。实证分析表明非洲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与援助是息息相关的,援助能够促进受援国的减贫,特别是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对受援国减贫具有长期的改善作用。尽管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确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但其影响却较缓慢,这也印证了减贫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虑到援助的异质性,论文将援助分为类似于OECD界定的官方发展援助(ODA-like)和其他官方融资(Other Official Flows-like,简称OOF-like),结果显示两者均有助于受援国减贫,但就其援助效果而言,OOF-like援助效果更为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同时拥有援助国和受援国经验的发展中大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在对非洲援助实践中致力于为受援国提供高效的发展方案和发展援助,有助于构建受援国的产业体系,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对受援国政府部门实施债务减免,既减少了受援国金融风险危机爆发的可能,使政府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受援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其长期艰巨的减贫工程提供可持续的经济基础。最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包括援助流入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以及技术传递与外溢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目的并不仅是提供金融援助,而是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尤其是提供技术援助,从根本上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民生服务、技术人才、农工业合作等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民生性和平等性。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援助通过物资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传递和溢出效应,直接促进了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关于援助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门槛效应,目前还不确定。同时,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相关关系,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推理。基于研究结论,论文对改善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建议主要有:大力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尊重受援国,提升受援国公平参与全球发展的机会;积极构建公平有效的对非洲援助新体制,从援非的实施路径、发展多元化的援助合作方式着手,提升援助的实际效果;强化援、受双方的有效沟通,增进南北援助国之间的理解,减少援助实施的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为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将援助流入、受援国FDI、贸易、减贫(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视为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四轮驱动力”,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支撑,论文提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框架既包含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也包括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学界对OECD主要援助国对非洲援助关注较多,而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议题关注相对较少。同时,学界也多单方面关注援助有效性、政策动机,多论证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或投资,或贸易,或减贫的单方面影响。可见,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议题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分析援助对受援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援助对消除受援国贫困的作用,最后回归于探究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充分融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第二,论文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在受援国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结合系统GMM模型、分位数回归、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FGLS模型等实证方法相结合,分别检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具有明显的“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特征,呈现出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命运共生型”援助模式,切实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力的驳斥了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的观点。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既有基础设施效应,也有先导效应,还具有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对受援国的贸易具有成本削减效应,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和贸易环境优化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既能发挥中国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又能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援助是否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是讨论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中心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有助于发挥对受援国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同时技术援助有显着的外溢效应,进而促进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第三,论文通过调研掌握了对非洲援助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一手资料。调研形式为向世界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高校从事援助非洲问题的学者等发放中英文版本的对非洲援助质量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受访对象关于对非洲援助的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认知并不统一,也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实证检验方面,论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类型划分为ODA-like和OOF-like,并引入了援助的滞后期,通过实证检验中国援助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43个样本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李青[3](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毅[4](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范瑞滨[5](2020)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并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把握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凭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接下来以大历史的长焦距,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历史性的审视,意图勾画出经200年来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历程的时代画卷,阐明中国现代化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独特样态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并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现代化作为一项旷古未见之宏大事业,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层次,论文分别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型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布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核心要素入手,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独特结构和本质特征,意图通过这种结构性分析,揭示和阐释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遵循和发展。“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正文分为六章。论文的“引言”主要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现代化问题成为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即“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析,揭示出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简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以及运用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确定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内涵,阐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借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研究,可有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把握资本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作用,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第二章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本论文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阐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阐明了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的政治保障。然后,本论文依次剖析了中国在冷战时期独立自主的进行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剖析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本论文在阐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运用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创了多样化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把握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阶段论思想的基础上,本论文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内涵,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阶段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以及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探索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础,有效把握了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利用资本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注重驾驭资本、消除资本的消极影响,同时强调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本论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利用和驾驭资本实现现代化所具有的创造性贡献。第六章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在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途径。在“结语”中,对论文分析和阐述的观点和逻辑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揭示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背景与具体的条件,历史性透视表明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法真正启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闭关锁国、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代进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顺利推进不可能缺乏中国的现代化;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形态。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付正[7](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孙竹雪[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们党注重通过惠农政策来带动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大国的历史现状,农业“左倾”错误的惨痛教训以及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现实,都进一步促进新时期“三农”政策的出台、发展和演变。“三农”政策正确与否,事关“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借助政策来引导农村发展,以期破解发展难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自1978年,党中央在两大时间阶段共出台21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党中央关注“三农”发展的专有代名词,其中包含着系统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三农”政策始终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持续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三个中心任务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时期内“三农”主要矛盾,出台不同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三农”重难点问题,政策的着力点也发展转变。总的来说,“三农”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政策演变立足现实矛盾,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政策与时俱进,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政策服务于我国整体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在“三农”政策带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农村逐步走向振兴。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中央对“三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三农”问题复杂,农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三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政策制定如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解决突出矛盾;政策执行、落实成效如何保障;政策发展如何逐步走向法治化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总结政策发展规律,吸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对于不断完善“三农”政策发展新路径,保证“三农”政策发挥实效、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三农”政策来强基础、补短板,促进好政策落地生花,确保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

程琳琳[9](2018)在《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此境况下,各国普遍寻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然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进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它的理念在于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碳生产率兼具“保增长”与“促减排”双重属性,应是新时期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现实水平如何,其历史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其空间分布结构又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存在某种变化特征与规律,导致其时空分异的机理与决定机制何在?农业碳生产率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外溢效应,此种外溢性又是由何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如果存在外溢特征,则意味着低碳农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空间地理因素可能的重要作用,而在农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碳生产率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碳生产率”概念出发,以“机理阐释-生产率测度-时空分析-实证检验”为逻辑主线,系统性分析了“相对减排”阶段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旨在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国内外背景与目的、可能的贡献、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户,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动态;最后,以经典理论为支撑,剖释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及决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为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与空间格局变迁特征刻画与揭示,即在明确本研究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内容的基础上,从“相对减排”阶段低碳农业发展题中之义出发,以合适的方法测度农业碳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分异特征(第4、5、6章)。第三部分,从空间地理视角实证检验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机制,深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情况,并检验农业产业集聚在其中可能具有的门槛结构性效应;最后基于前文得到的结论的与发现,提出政策建议(第7、8章)。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得到结论:第一,1993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在各类气体中,甲烷的排放比例不断缩减,而二氧化碳的比例提高明显。同时,农业碳排放地域梯次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碳排放总量排序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华南>青藏;不同农业碳排放又存在结构差异性特征,畜牧业仍是农业第一大碳源。第二,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但省际、区际间增长的非均衡性越发凸显;从收敛性来看,全国与任一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迹象,但全国、优先发展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迹象。区域分布上,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外围高值区、西部内陆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种植业碳生产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而畜牧业则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而在全国农业碳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西北区和华南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分化是农业碳生产率非均衡化发展的根源。第三,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空间依赖性,但其在不断弱化,这说明尽管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着聚类现象,但局部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化更加明显,与前文相关发现较为一致。考究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空间地理因素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省区农业碳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技术进步、农业产业集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种植业结构、城镇化、工业化和自然灾害的显着影响,还受到邻域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工业化、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在这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的特点、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功能地位,有区别、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第二,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抑或成为新时期提高农业碳生产率、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推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影响农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会因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而不同,应有区别地推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发展及其低碳转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的范围界定更为全面与科学。农业碳排放核算内容的合适与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相关问题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结合中国与世界权威机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大田实验数据测度中国农业碳排放,对现有研究是一个较好的补充与拓展。二是视角的创新。从农业碳生产率的角度解释农业低碳发展问题,不仅符合当前阶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碳强度降低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也更贴合农业减排的。同时,本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地理视角分析了农业碳生产率分异的机理,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业碳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亦是对以往研究假设空间均质做法的改进与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地理视角,运用空间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内在作用的认识。

赵其波[10](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二、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对外援助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1.2.3 关于促贸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减贫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核心概念
        2.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国际政治学理论
        2.2.3 国际社会学理论
        2.2.4 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
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形式及特征
    3.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规模及结构
        3.1.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
        3.1.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规模
        3.1.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结构
    3.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时代特征
        3.2.1 中国对非洲援助进入“南南合作+援助”的机制化阶段
        3.2.2 从意识形态输出向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转变
        3.2.3 从政治外交单一驱动向多维动机驱动的转变
        3.2.4 南南援助与南北援助的异质性日益凸显
    3.3 国内外对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认知
        3.3.1 来自国际社会的认知
        3.3.2 来自国内社会的认知
4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框架
    4.1 新世纪中国援助促进非洲受援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解析
        4.1.1 从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层面的解析
        4.1.2 从促贸援助层面的解析
        4.1.3 从减贫效应层面的解析
        4.1.4 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层面的解析
    4.2 新世纪对非洲援助宏观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
        4.2.1 对非洲援助促进受援国资金累积的作用机理
        4.2.2 对非洲援助改善受援国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
        4.2.3 对非洲援助提升受援国技术水平作用机理
5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5.1 中国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
        5.1.1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持续上升
        5.1.2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多样化
        5.1.3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国别分布的差异化
    5.2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作用路径
        5.2.1 援建基础设施,降低FDI物流成本
        5.2.2 援助的先导效应,降低FDI投资风险
        5.2.3 援助缩短了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
    5.3 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检验
        5.3.1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3.2 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门槛效应”
        5.3.3 东道国规模差异化条件下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
    6.1 对中非双边贸易的现实考察
        6.1.1 中非贸易总额的变化
        6.1.2 中非贸易的商品构成
        6.1.3 中非贸易的地理分布
    6.2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作用路径
        6.2.1 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贸易成本削减效应
        6.2.2 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
        6.2.3 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环境优化效应
    6.3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检验
        6.3.1 双边贸易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3.2 援助对中非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作用的检验
        6.3.3 援助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
    7.1 对非洲贫困的现实考察
        7.1.1 贫困人口规模及人均预期寿命
        7.1.2 贫困人口地域分布
    7.2 对非洲援助减贫效应的作用路径
        7.2.1 通过援助发挥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
        7.2.2 通过援助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7.2.3 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
    7.3 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检验
        7.3.1 减贫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7.3.2 援助总量对受援国减贫的影响
        7.3.3 援助异质性对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8.1 非洲经济增长的困境
        8.1.1 非洲经济增长的时序变化
        8.1.2 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8.1.3 非洲经济增长的阶段位次
    8.2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
        8.2.1 援助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
        8.2.2 援助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8.2.3 技术援助的外溢效应
    8.3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8.3.1 经济增长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8.3.2 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9 提升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建议
    9.1 完善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
        9.1.1 改革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援助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力
        9.1.2 优化对非洲援助领域,提升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
    9.2 坚持包容平等的发展援助,培育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9.2.1 通过包容平等的对非洲援助,增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9.2.2 坚持包容性视域下的援助,提升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9.3 积极与利益相关主体沟通,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9.3.1 增强与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资源整合和经验共享
        9.3.2 改善援助数据透明度从而增进与其他援助国的互信
附件1: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件2: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英文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4)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评析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1. 研究思路
        2. 主要观点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 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二、 资本主义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换”
        三、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
        四、 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性审视
    第一节 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及中国革命探索
        一、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
        二、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探索
    第二节 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 融入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二、 在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世界历史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二、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布局的调整
        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逆全球化运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新时代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源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二、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来源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一、 世界历史与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二、 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的转变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一国胜利论”的运用和发展
        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多样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建设国情基础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三、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
        四、 毛泽东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方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划时代创新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历史条件
        一、 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世界历史下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一、 世界历史下资本的两面性与资本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二、 世界历史下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守与资本作用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模式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驾驭资本提供借鉴
第六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发展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背景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2.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3. 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要特征
        二、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时代远大规划和部署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条件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规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质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层次
        4.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途径
结语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二、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三农”政策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传统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一) 农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二) 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比重高
        (三) 我国农业仍为传统农业模式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左倾”错误的教训
        (一)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基本概况
        (二)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带来的后果
        (三) “左”倾错误对“三农”政策实施的教训
    三、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一)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概况
        (二)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原因
        (三) 农村改革对“三农”政策发展的启示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
    一、1978—1991年:实现农民自主经营权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二、1992—2002年: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三、2003—2017年: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实现城乡 一体化化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部署
        (一) 产业振兴——物质基础
        (二) 人才振兴——智力支持
        (三) 文化振兴——精神支撑
        (四) 生态振兴——发展底线
        (五) 组织振兴——制度保障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创新的表现
        (一) 新的政策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 新的政策导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 新的政策布局:内容全面目标长远
        (四) 新的政策要求:农村全面提档升级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实施成效
        (一) 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就
        (二) 农村基层政治取得突出成就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三农”政策的评析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政策演变特点
        (一) “三农”政策演变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
        (二) “三农”政策演变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三) “三农”政策演变始终坚持较强的服务性
    二、“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足
        (二) 农民自身政策参入度不高
        (三) 政策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关于“三农”政策发展演变的启示
        (一) 政策制定要着眼“三农”突出矛盾
        (二) 政策内容要尊重农民合法权益
        (三) 政策执行要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四) 政策落实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
        1.3.2 农业生产率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排放
        2.1.2 农业碳生产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3 碳生产率的特征
    2.4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机理阐释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与农业碳生产率测度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3.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
        3.1.2 农业碳排放时序演变趋势
        3.1.3 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3.2 农业碳生产率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3.2.1 单要素农业碳生产率
        3.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3.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3.3 不同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特征
    4.1 农业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农业碳生产率变动趋势
        4.1.2 省域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趋势
    4.2 农业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轨迹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4.3 农业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4.3.1 σ收敛检验
        4.3.2 绝对β收敛
        4.3.3 条件β收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变迁轨迹与格局分布
    5.1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5.1.1 农业碳生产率省域分布及其差异
        5.1.2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格局及其差异
        5.1.3 种植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5.1.4 畜牧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5.2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演化轨迹
        5.2.1 重心模型的由来及其应用
        5.2.2 空间轨迹呈现与分析
    5.3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解
        5.3.1 研究方法
        5.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6.1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农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6.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1.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农业碳生产率
        6.2.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碳生产率关系辨识
        6.2.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系统研究
        1.5.2 历史研究
        1.5.3 实证研究
        1.5.4 文献研究
    1.6 论文研究思路
    1.7 文章逻辑结构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2.1 理论渊源
        2.1.1 系统科学
        2.1.2 地理科学
        2.1.3 历史科学
        2.1.4 全球化理论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2.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4.1.1 粮食安全
        4.1.2 农村牧区安全
        4.1.3 食品安全
        4.1.4 农业地理安全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4.2.1 食品安全
        4.2.2 粮食安全
        4.2.3 农村牧区安全
        4.2.4 农业地理安全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5.1.1 国际食品安全
        5.1.2 国际粮食安全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5.3.1 农业贸易
        5.3.2 国际农业投资
        5.3.3 体系建设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5.4.2 外部性问题
        5.4.3 冲突增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6.2.1 食品安全
        6.2.2 粮食安全
        6.2.3 农村牧区安全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6.6 小结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7.1 规划背景
    7.2 规划理念
    7.3 总体设计
    7.4 主要目标
        7.4.1 食品安全
        7.4.2 粮食安全
        7.4.3 农村牧区安全
        7.4.4 农业地理安全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8.5.1 理论创新
        8.5.2 主要贡献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8.7 今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胡锡琴. 四川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范瑞滨.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D]. 孙竹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D]. 程琳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10]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