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凌宇[1](2016)在《草莓灰霉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活性成分分析及田间防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莓在生长的过程中常遭受植物病害的干扰,其中草莓灰霉病是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侵染黄瓜、西红柿、辣椒、草莓等多种植物,寄主范围广泛。由于该菌选择性强,适应性广、繁殖速度快,容易变异,已发现该菌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因此,防治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生产上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如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乙霉威、多菌灵等,这进一步加重该菌产生抗药性。因此,探寻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新途径十分必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可避免化学药剂的负面影响,不仅高效、低毒,而且成本低,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已开发的生防菌中,有些已经在室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有些已经登记注册,但不少生防菌株容易退化,寻找新的菌株迫在眉睫。本研究针对这类问题,从种植草莓的土壤中分离到了对草莓灰霉病菌拮抗效果较强的细菌,并进行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筛选了草莓灰霉病菌拮抗细菌采用稀释分离法从土壤中共分离102株细菌,其中菌株W2、W4、W7、W11、 W20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占所筛选菌的4.9%:菌株W2菌落形态呈放射状,菌株W20菌落形态呈不规则形,而菌株W4,菌株W7、拮抗细菌W11菌落形态呈圆形,菌株W2和拮抗细菌W11菌落表面光滑,而菌株W4和菌株W20菌落表面粗糙。菌株W2和菌株W20菌落边缘不整齐,其他3株菌落边缘整齐。菌株W4菌落呈苍白色,其他3株菌落为乳白色。在筛选的5株拮抗细菌中,拮抗细菌W11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拮抗效果最好,其他4株菌拮抗效果较弱。因此,本研究选用拮抗细菌W11作为草莓灰霉病菌拮抗细菌,以备下一步研究。2)鉴定了草莓灰霉病菌拮抗细菌Wll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价了拮抗细菌W1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拮抗细菌W11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拮抗效果最好,其次为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其他按照拮抗强弱从大到小依次为: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效果最弱。说明该菌株的抑菌谱广,可控制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进一步开发生物农药的潜力。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拮抗细菌W11活性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发现该菌活性物浓度越高,其抑制效果越明显,当浓度为7.5μg/mL时,抑菌效果最好,达到69.04%;该活性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为4.3363μg/mL,回归方程为y=0.1706+1.9607x,相关系数为0.9622。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以使葡萄糖产酸、明胶液化,也能使淀粉水解,MR, V.P、接触酶、硝酸盐还原、甲基红反应试验均表现为阳性,但是吲哚、硫化氢、厌氧生长、丙二酸盐利用、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均表现为阴性。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的16S rDNA的序列长度为1477bp,将该序列与NCBI在线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拮抗细菌W11的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较高,达到100%。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上亦显示拮抗细菌W11与枯草芽孢杆菌在进化地位上最接近。将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相结合,鉴定拮抗细菌W1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初步探明了拮抗细菌W11抑菌活性成分采用GC-MS联用仪对拮抗细菌W11活性物进行初步分析,获得总离子流图,并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组分在总组分中的质量分数。按照相似度超过80%,含量超过2%的比例分析物质,共检测到44个化合物,鉴定其中的43个,占总组分的97%。拮抗细菌W11活性成分主要以脂肪类、酮类、酯类、醇类、酸类、酚类、肽类、烯类、胺类、醛类等物质。其中脂肪类物质是拮抗细菌W11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占整个活性成分的23.68%;酮类物质次之,其占整个活性成分的18.42;酯类物质居于第3位,占整个活性成分的13.16%;醇类和酸类各占整个活性成分的7.9%;酚类占整个活性成分的5.26%;其余几类物质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环类、肽类、醛类、酐类、胺类、嘧啶、吡咯等。4)明确了拮抗细菌W11活性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拮抗细菌W11活性物对草莓灰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浓度越高,防病效果越好。当浓度为6.25-25μg/mL时,防病效果较差,均低于60%。当浓度为50-70μg/mL时,防病效果介于62-77%。当浓度为100lg/mL时,防病效果最好为81.69%,显着高于对照药剂速克灵的防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另外,拮抗细菌W11活性物对草莓的正常生长无影响,其中草莓叶、花、果、根均未见药害斑点。说明该活性物对草莓的生长安全,可以在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查晶[2](2016)在《取代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植物病原真菌给农业造成极大危害,一些真菌病害像苹果腐烂病菌因防治困难、致病力强、易传染成为一些地区的“头号杀手”。含氮农药活性高、选择性好、毒性低、用量少,得到广泛的应用。戊菌隆和代森锰是两种广泛使用的含氮杀菌剂,它们含有类似的活性基团-NH-CH=,基于此以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我们设计了取代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和对3龄粘虫的胃毒活性,探讨了构效关系,所得结果如下:1.设计了20个取代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优化了反应条件。通过熔点测定、1H NMR、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化合物3b做了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2.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将所合成化合物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在100μg/mL浓度下进行了初筛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3d、3e、3g、3i、3r对苹果腐烂病菌活性较好;化合物3d、3e、3g、3h、3r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化合物3d、3e、3g、3i、3r对马铃薯干腐病菌抑制率显着,化合物3a、3d、3e、3f、3g、3h、3i、3r、3t对苹果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都超过70%,化合物3r进行了EC50值的活性测定,发现3r对所测试的三种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为杀菌剂的潜力。3.采用载毒叶片饲喂法测定了所有化合物(浓度为20 mg/mL,取1μL)对3龄粘虫的胃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e、3g、3h、3i、3o、3p、3n、3l、3r在48 h内对3龄粘虫的胃毒活性分别为10.0%、23.3%、10.0%、40.0%、43.3%、10.0%、23.3%、16.6%、13.3%,其中化合物3o胃毒活性最高,其它化合物对3龄粘虫的胃毒活性都不显着。4.取代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表明:苯环含甲基取代基化合物(如3d和3e)的抑菌活性高于苯环含羟基取代基的化合物(如3b和3c)的抑菌活性;苯环上引入卤原子也有利于抑菌活性的提高(如化合物3f、3g和3h);在取代醛与缩氨基硫脲间增加一个双键,可以显着提高相应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如化合物3r的抑菌活性高于化合物3q的)。
李婷婷[3](2014)在《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红外、荧光、循环伏安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研究配合物的光谱性质、电化学性质,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抑菌性和生物活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对硫脲衍生物的主要合成方法、硫脲衍生物特别是含有酰基的硫脲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了综述,总结了化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方法,对硫脲衍生物及其配合物在化学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第二章:以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和氯化铜为原料,在乙醇中合成了四种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铜(II)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及荧光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初步确定其组成为[Cu(L-S)2Cl2](L=L1、L3、L4、L6)并推测了结构。第三章:先以氯化钯和氯化钾为原料合成氯亚钯酸钾,以氯亚钯酸钾和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为原料,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四种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钯(II)的配合物,并以元素分析、紫外、红外、荧光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手段对配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初步确定配合物的结构组成为cis-[Pd(L-O,S)2](L=L2、L3、L4、L6)。第四章:在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以氯亚铂酸钾和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六种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铂(II)的配合物。借助元素分析、紫外、红外、荧光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手段分析配合物的组成,初步确定配合物的结构组成为cis-[Pt(L-O,S)2](L=L1、L2、L3、L4、L5、L6)。第五章: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本文中涉及到的六种配体和十四种金属配合物对具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抑菌活性,以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铜(II)、钯(II)、铂(II)三种金属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方式以及机理。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对所用的实验菌种的抑制能力具有选择性,且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相应的配体;配体的抑菌活性随配体取代基推电子能力的呈规律性变化,配体中推电子取代基的数目和推电子能力是影响配合物抑菌活性的主要因素。十四种配合物以插入式与ct-DNA的作用,其中钯(II)与苯环上双甲氧基取代的配合物的嵌插作用最强。
陈岚[4](2012)在《卡枯醇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Ⅳ)》文中研究表明在创制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型农药的过程中,植物源杀菌剂以其来源广泛,低毒,与环境相容性高,易降解,低残留,符合现代环保和人类健康的需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因此,从植物源天然物质中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或者以已知具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探求构效关系,进而提高其活性水平,将是植物源杀菌剂研究的主流。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现已成为我国创制新型杀菌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卡枯醇是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较高抑菌活性,因其结构简单,结构修饰和改造潜力大,有作为农药合成先导化合物的可能。本研究结合卡枯醇的结构特点,根据亚结构拼接原理,以芝麻酚为原料,引入脂肪醚结构、亚胺基团和卤原子,合成了27个亚胺类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NMR,MS等现代波谱方法予以确认。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7个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生测结果表明:在100mg/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er)、番茄早疫病菌(Alernaria sonali)、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及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vasinfectum)等6种供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a和4b系列化合物的活性普遍高于4c系列化合物的活性。苯环上有氯原子取代的化合物的活性高于其它大多数化合物。化合物4a-5、4b-7对番茄早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均超过90%,高于阳性对照药噻菌灵的抑制率。
王海波[5](2012)在《含金刚烷基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合成了具有金刚烷基的10种Schiff碱配体及10种相应锌配合物。通过熔点、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推断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对培养出单晶的Schiff碱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及晶体结构解析,获得了两种配体及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最后对所有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实验。内容有:1.分别由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的盐酸盐与水杨醛及其衍生物缩合首先得到具有金刚烷基的10种Schiff碱配体;配体再与二氯化锌反应,得到了10种相应锌配合物。配体和配合物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不仅证明了配合物的形成,同时也推断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可能结构。2.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两个晶型较好的配体的单晶结构。配体L6呈黄色,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164(1)A,b=12.883(2)A, c=14.068(2)A,Z=4,V=1718.2A3,F(000)=680,R1=0.0456,ωR2=0.0998.配体L10也呈黄色,单斜晶系,空间群P1/c;晶胞参数:a=9.9656(12)A, b=16.1791(17)A,c=11.6239(13)A,Z=4,V=1717.7(3)A3,F(000)=680,R1=0.0462, ωR2=0.1015.3.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两个晶型较好的配合物单晶结构。配合物C5呈白色,三斜晶系,空间群Pi。晶胞参数:a=13.0940(13)A,b=13.5529(13)A, c=22.508(2)A;Z=4,V=3563.0(6)A3,F(000)=1480,R1=0.0613,ωR2=0.1652.配合物C1o呈白色,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晶胞参数:a=13.2436(14)A, b=123110(13)A,c=24.888(2)A;Z=4,V=4057.8(7)A3,F(000)=1616,R1=0.0505, ωR2=0.1190.4.对所有Schiff碱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试验。
赖兰[6](2011)在《水杨醛衍生物Schiff碱及其Cu、Mn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水杨醛衍生物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抑菌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设计并合成了氨基酸类和氨基硫脲类水杨醛衍生物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并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抑菌和抗癌新药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以水杨醛为原料,制备了5个水杨醛衍生物,分别是:3,5-二溴水杨醛、3-硝基水杨醛、5-硝基水杨醛、3,5-二碘水杨醛、5-磺酸钠水杨醛。采用溶液法和溶剂热法培养了3-硝基水杨醛和5-磺酸钠水杨醛的晶体,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获得晶体结构数据。将上述5个水杨醛衍生物与L-甲硫氨基酸以及L-色氨酸和氨基硫脲反应,合成了12个新Schiff碱:3,5-二碘水杨醛缩氨基硫脲(HL1)、3-硝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HL2)、5-磺酸钠水杨醛缩氨基硫脲(HL3)、3,5-二溴水杨醛缩L-甲硫氨酸钠(HL4)、3-硝基水杨醛缩L-甲硫氨基酸钠(HL5)、5-硝基水杨醛缩L-甲硫氨基酸钠(HL6)、3,5-二碘水杨醛缩L-甲硫氨基酸钠(HL7)、5-磺酸钠水杨醛缩L-甲硫氨基酸钠(HL8)、3,5-二溴水杨醛缩L-色氨酸钠(HL9)、3,5-二碘水杨醛缩L-色氨酸钠(HL10)、3-硝基水杨醛缩L-色氨酸钠(HL11)、5-硝基水杨醛缩L-色氨酸钠(HL12)。所有Schiff碱都采用了熔点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等手段表征。采用溶液法培养了3-硝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晶体,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获得其晶体结构数据。将纯化后的Schiff碱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反应,制备了24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经红外、紫外、差热-热重分析等表征,推断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部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根据荧光猝灭理论判断体系的荧光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计算了配合物与BSA的结合距离,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配合物与BSA的平均结合位点数约为1。配体对BSA没有荧光猝灭作用,[HL3-Cu(II)]与BSA的结合作用最弱,增加了该配合物在溶液中的游离浓度,显示更强的药效。采用圆滤纸片平板扩散法,初步探讨了3个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测得不同浓度下各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发现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优于配体,抑菌活性与化合物的浓度不呈线性关系。
李晓娟[7](2011)在《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缩氨基硫脲类席夫碱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由于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结核、抗癌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从而受到世界各国生物、化学、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杂环类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因生物活性更显着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且研究表明,配体的不同取代基和金属离子的配位与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直接相关。因此,研究杂环类缩氨基硫脲席夫碱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其生物活性,对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杀菌、抗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2-乙酰吡啶类、噻吩类、及2-苯并吡啶三类杂环类缩氨基硫脲席夫碱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癌生物活性研究及机制的研究、药物对正常细胞毒性的体外鉴定、并对抗癌效果较好的药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如下:(1)在合成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HL1、2-乙酰吡啶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HL2、2-苯并吡啶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HL3、2-噻吩甲醛-N(4)-甲基缩氨基硫脲HL4的这四种配体基础上,与金属盐反应,进一步合成了Mn(L1)2(1)、Mn(L2)2 (2)、[Zn(L3)2(ClO4)] (3)、[Cu2(L3)2(CH3COO)](ClO4) (4)、[Ag6(L4)6·4DMF](5)五种金属化合物,采用Perkin–Elmer 240C型元素分析仪对C、N、H元素进行分析。(2)对这四种配体及其相应的金属化合物的抗肿瘤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和食道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增殖的作用,其中配体HL3和HL2的抗肿瘤性最强,HL1次之,而HL4几乎无抗肿瘤性。但是络合了金属离子之后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生物活性显着改变,配体HL3在络合了铜离子后的化合物4抗肿瘤生物活性更强,但是络合的锌离子之后化合物3抗肿瘤性则较弱,HL4在络合了银离子之后的化合物5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性。在这以上九种化合物中,[Cu2(L3)2(CH3COO)](ClO4)(4)和[Ag6(L4)6·4DMF](5)两种化合物对食道癌细胞的半致死浓度IC50值分别为1.14μg/ml和4.77μg/ml,而对肝癌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04μg/ml和2.75μg/ml,表现了显着的抗肿瘤性,并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继而又检测化合物4和5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它们均对正常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进一步用食道癌细胞初步研究了二者的抗肿瘤机制,用吉姆萨染色和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两种药物对食道癌细胞EC109形态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和细胞的凋亡情况;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是否出现明显的凋亡条带(DNA ladder)。结果表明化合物5是通过引起细胞凋亡来达到抑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且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不能进入S期而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增殖。而化合物4以引起食道癌细胞坏死为主,少量凋亡从而达到抑制细胞生长增殖。(3)检测HL3、HL4、化合物4和5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4有显着的抗菌活性,具有抗肿瘤性和抗菌活性都较强的双重特点。
任姗[8](2011)在《不对称双希夫碱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席夫碱类化合物由于它们所含C=N基团的功能性以及电子效应等因素使得其在医药、催化、化学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长期成为研究热点。不对称双席夫碱,由于其结构的不对称性,使得拥有很多特殊的功用,如可用作载氧载体、催化剂、杀虫剂、抑菌剂、生物模拟过程的模拟分子等等,近年来此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也成为化学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课题。本论文综述了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状况,其中重点介绍了有关不对称双席夫碱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合成得到的一系列不对称双席夫碱产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总结。合成路线是以选择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酸为原料依次进行酰化、酯化、fries重排、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单席夫碱,单席夫碱再分别与水杨醛、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噻吩甲醛、苯甲醛、2-呋喃甲醛、大茴香醛、肉桂醛、邻氯苯甲醛、正戊醛、对羟基苯甲醛共十种醛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不对称产品,大概有46种新型不对称双席夫碱,3种新型单席夫碱。合成得到的新型产物采用溶剂缓慢挥发法进行单晶培养,结果得到了一种化合物的良好单晶,其余的未得到合适的单晶结构。晶体结构用X衍射仪进行了解析。所得产物通过核磁共振、薄层色谱层析、X-ray、熔点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抑菌活性部分采用滤纸片法对三十种新型不对称双席夫碱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选用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供试菌种,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来判断其抑菌活性。通过多次对照实验,确定了具有抗菌效果的化合物的数目。结果表明一部分不对称双席夫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几乎无作用。
郭红梅[9](2010)在《2-乙酰吡啶类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发现,含有杂环的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较一般的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具有更加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在缩氨基硫脲化合物中引入杂环改善其结构,则有望得到生物活性更好的化合物。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因含有杂环,从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是一类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此外,多种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N(4)位上引入不同的活性基团,可以使它的抗菌、抗癌活性增强,研究发现缩氨基硫脲配体的生物活性受Mn、Ni、Co等金属的影响,所以,合成不同结构的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并与金属离子配合得到配合物,体外测试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在合成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配体HL1、2-乙酰吡啶-N(4)-苯基缩氨基硫脲配体HL2、2-乙酰吡啶-N(4)-甲基缩氨基硫脲配体HL3、2-乙酰吡啶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配体HL4的基础上,与金属盐反应,进一步合成了Mn(L1)2、Ni (L2)2、Mn(L3)2和Ni(L3)2、Co(L4)2五种金属配合物,采用Perkin-Elmer 240C型元素分析仪对C、H、N元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测试了这些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霉菌:黑曲霉、大毛霉、草酸青霉等;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活性,其中配体HL3和HL4的抗菌活性最强、配体HL1次之,配体HL2最弱,它们均对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抗菌活性强。通过测定加药前后菌体的生长曲线、SDS-PAGE电泳、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抗菌机制,结果表明: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细菌体内DNA合成前期与细胞分裂相关的蛋白的合成,使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是在抑制了菌体细胞增殖的基础上,进一步破坏了菌体的细胞结构,使内含物外泄而致菌体细胞死亡。
陈西[10](2009)在《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缓释性能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环唑(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是对小麦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化学名称为(±)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氮唑,在其结构的二氧戊环上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具有2对cis-和trans-对映体。近年来,以农药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逐渐被科研工作者重视,因为它不仅保持甚至提高了农药本身的生物活性,而且扩大了活性范围,降低了农药的毒性,还可以作为一种缓释技术,使农药能够提高持效,延长半衰期,降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等。本文合成了20种cis-和trans-丙环唑的金属配合物,并分别研究了两类金属配合物的配位能力、缓释性能及杀菌活性,期望能够开发出对环境更友好、杀菌活性更高的丙环唑金属配合物杀菌剂,为农业生产服务。首先,本文对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开展了研究。采用先环化后溴化再与硝酸成盐的方法合成出丙环唑原药。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分离丙环唑的cis-和trans-异构体。利用cis-和trans-丙环唑与过渡金属盐在乙醇或甲醇中反应,合成了20种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M1(cis-L)2Y2,M1(trans-L)2Y2和M2(cis-L)4Y2, M2(trans-L)4Y2 (M1= Zn(II), Co(II), Cu(II); M2=Mn(II), Ni(II); Y=OAc, Cl, ClO4和N03)。采用原子吸收、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等对所合成的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其次,对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cis-和trans-丙环唑两类配合物在水中具有不同的释放速率,但释放趋势相似。cis-丙环唑配合物释放速率均小于相应过渡金属的trans-丙环唑配合物。其中,丙环唑钴配合物释放配体速率最低,且cis-丙环唑钴配合物经96h可释放配体75%,小于相应的trans-丙环唑钴配合物(84%)。同时发现,温度,pH值或包膜影响配合物释放配体的速率。温度降低、pH升高或包膜均会降低配合物释放配体的速度。如温度为5℃、或者pH为14、或者PVA包膜条件下,96h后Zn(cis-L)2Y2释放配体约60%,比正常条件(25℃、pH为7、未包膜)时,释放速率减缓了近30%。但添加金属盐不能改变配合物释放配体的速率。最后,对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cis-和trans-丙环唑及各自金属配合物对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黄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和水稻恶苗病菌(Fussrium moniliforme)的EC50值。结果表明,cis-丙环唑的杀菌活性是trans-丙环唑的3.39~5.95倍。配合物对供试菌种的毒力指数均比配体高,且cis-丙环唑配合物的抑菌能力明显高于相应的trans-丙环唑配合物,特别是Zn(cis-L)2Cl2,其毒力指数分别是配体的3.85~6.36倍和相应的trans-的5.00~8.67倍。此外,本文还对金属配合物对病原菌的活性比配体明显提高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草莓灰霉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活性成分分析及田间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草莓灰霉病的主要症状 |
1.2 草莓灰霉病病菌形态及特征 |
1.3 影响草莓灰霉病流行的因素 |
1.4 草莓灰霉病菌的侵染过程 |
1.5 草莓灰霉病害分级标准 |
1.6 草莓灰霉病的防控方法 |
1.6.1 农业防治 |
1.6.2 化学防治 |
1.6.3 生物防治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草莓品种 |
2.1.3 供试药品及试剂 |
2.1.4 供试仪器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的制备 |
2.2.2 菌株的分离筛选 |
2.2.3 W11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
2.2.4 培养形状与形态特征 |
2.2.5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2.2.6 菌株16S rDNA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
2.2.7 拮抗细菌W11的发酵方法 |
2.2.8 拮抗细菌W11活性物的提取方法 |
2.2.9 GC-MS检测色谱条件及方法 |
2.2.10 田间小区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拮抗菌株的筛选 |
3.2 拮抗细菌W11的抑菌谱测定 |
3.3 拮抗细菌W11活性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3.4 拮抗细菌W11菌落特征 |
3.5 拮抗细菌W11形态特征 |
3.6 生理生化特征 |
3.7 16SrDNA的序列分析 |
3.8 拮抗细菌W11活性成分分析 |
3.9 对草莓的安全性 |
3.10 拮抗细菌W11活性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田间防效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研究展望 |
4.3.1 明确最佳发酵培养基及条件 |
4.3.2 筛选活性物最佳提取方法 |
4.3.3 研制生物制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取代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农用杀菌剂的主要种类 |
1.2.1 三唑类 |
1.2.2 吡啶类 |
1.2.3 恶(咪)唑类 |
1.2.4 氨基酸类 |
1.2.5 酰胺类 |
1.2.6 吡咯类 |
1.2.7 嘧啶胺类 |
1.2.8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
1.2.9 有机磷杀菌剂 |
1.3 两种常见杀菌剂 |
1.3.1 戊菌隆的理化性质 |
1.3.2 代森类杀菌剂的理化性质 |
1.4 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4.1 芳香环类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 |
1.4.2 杂环类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 |
1.5 论文设计思想 |
1.5.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合成实验部分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2 中间体 3-呋喃丙烯醛 1r的合成 |
2.1.3 反应条件优化 |
2.1.4 目标化合物 3a~3t的合成 |
2.2 生物活性测定部分 |
2.2.1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 目标化合物对粘虫的胃毒活性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与分析 |
3.2 目标化合物 3a~3t结果与分析 |
3.2.1 文献证实 |
3.2.2 ChemBio Draw Ultra 11.0 模拟 1H-NMR对比 |
3.2.3 X-射线单晶衍射 |
3.3 生物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化合物 3a~3t抑菌活性结果与分析 |
3.3.2 目标化合物 3a~3t对粘虫的胃毒活性结果及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1.1 硫脲及其衍生物 |
1.1.1 简介 |
1.1.2 几种典型的硫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1.2 硫脲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领域 |
1.2.2 生物医学领域 |
1.2.3 硫脲衍生物在分析中的应用 |
1.2.4 硫脲衍生物在金属离子的萃取、富集、分离中的应用 |
1.2.5 作为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
1.2.6 阴离子识别 |
1.2.7 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1.2.8 在纳米材料和液晶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
1.2.9 在抑制金属腐蚀方面的应用 |
1.3 配合物与 DNA 作用的常见方式及研究方法 |
1.3.1 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1.3.2 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部分 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
2.2.3 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物理性质 |
2.3.2 红外光谱 |
2.3.3 紫外光谱 |
2.3.4 荧光光谱 |
2.3.5 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2.4 结论 |
第三部分 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钯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K_2PdCl_4的制备及钯含量的测定 |
3.2.3 配合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理性质分析 |
3.3.2 红外光谱 |
3.3.3 紫外光谱 |
3.3.4 荧光光谱 |
3.3.5 核磁共振氢谱 |
3.4 结论 |
第四部分 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铂的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物理性质分析 |
4.3.2 红外光谱 |
4.3.3 紫外吸收光谱 |
4.3.4 荧光光谱 |
4.3.5 核磁共振氢谱 |
4.4 结论 |
第五部分 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铜、钯、铂的配合物的抑菌性和与 DNA 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抑菌活性测试 |
5.2.3 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 的作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
5.3.2 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ct-DNA)的作用方式的结果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4)卡枯醇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杀菌剂 |
1.2 植物源杀菌剂 |
1.2.1 萜类 |
1.2.2 黄酮类 |
1.2.3 生物碱类 |
1.2.4 苷类 |
1.2.5 酚类化合物 |
1.3 卡枯醇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卡枯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1.3.2 卡枯醇衍生物农用抑菌活性的研究 |
1.4 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1 亚胺类化生物的合成 |
1.4.2 亚胺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1.4.3 亚胺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1 中间体3a和3b的合成 |
2.2.2 中间体3c的合成 |
2.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构鉴定 |
2.4 生物活性测定 |
2.4.1 供试病原菌 |
2.4.2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
2.4.3 活性测试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
3.2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
3.3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化合物合成方法和路线的选择 |
4.1.1 中间体 2 合成路线的选择 |
4.1.2 醚化过程中方法的选择 |
4.1.3 硝基还原的方法选择 |
4.1.4 亚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选择 |
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4.2.1 IR 结构表征 |
4.2.2 1H-NMR 结构表征 |
4.3 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含金刚烷基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概述 |
1.2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
1.2.1 金刚烷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2.2 金刚乙胺缩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3 Schiff碱锌配合物概述 |
1.3.1 Schiff碱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
1.3.2 Schiff碱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1.3.3 Schiff碱锌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
1.2.4 Schiff碱锌配合物的发光及催化特性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途径及创新 |
1.4.1 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
1.4.2 Schiff碱及配合物的表征 |
1.4.3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 |
1.4.4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性研究 |
1.4.5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金刚烷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金刚烷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的合成 |
2.3 金刚烷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锌配合物的合成 |
2.3.1 配合物C_1~C_5的合成 |
2.4 金刚烷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锌配合物单晶的培养 |
2.4.1 配合物C_5单晶的培养 |
2.5 抗菌活性试验 |
2.6 金刚烷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表征 |
2.6.1 物理性质 |
2.6.2 红外光谱 |
2.6.3 核磁共振氢谱 |
2.6.4 元素分析及电导率分析 |
2.6.5 热重分析 |
2.6.6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6.7 抗菌性试验分析 |
2.6.8 配合物的结构 |
2.7 晶体结构研究 |
2.7.1 配合物C_5的晶体结构分析 |
2.8 小结 |
第3章 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3.1.1 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2 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的合成 |
3.3 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锌配合物的合成 |
3.3.1 配合物C_6-C_(10)的合成 |
3.4 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单晶的培养 |
3.4.1 金刚乙胺缩邻香草醛Schiff碱L_6单晶的培养 |
3.4.2 金刚乙胺缩4-甲氧基水杨醛Schiff碱L_(10)单晶的培养 |
3.4.3 配合物C_(10)单晶的培养 |
3.5 抗菌活性试验 |
3.6 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表征 |
3.6.1 物理性质 |
3.6.2 红外光谱 |
3.6.3 核磁共振氢谱 |
3.6.4 元素分析及电导率分析 |
3.6.5 热重分析 |
3.6.6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6.7 抗菌性试验分析 |
3.6.8 配合物的结构 |
3.7 晶体结构研究 |
3.7.1 配体L_6、L_(10)的晶体结构分析 |
3.7.2 配合物C_(10)的晶体结构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6)水杨醛衍生物Schiff碱及其Cu、Mn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Schiff 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简况 |
1.1.1 Schiff 碱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
1.1.2 Schiff 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1.2.1 直接合成法(in situ synthesis) |
1.1.2.2 分步合成法(step by step reaction) |
1.1.2.3 模板合成法(template synthesis) |
1.1.2.4 单晶的培养(growth of single crystals) |
1.1.3 Schiff 碱的分类 |
1.1.3.1 缩胺类Schiff 碱 |
1.1.3.2 腙类和酰腙类Schiff 碱 |
1.1.3.3 缩氨基酸类Schiff 碱 |
1.1.3.4 缩氨基硫脲类Schiff 碱 |
1.1.3.5 大环类Schiff 碱 |
1.2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状况 |
1.2.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2.2 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 |
1.2.3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1.2.4 在光致变色和腐蚀领域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水杨醛衍生物 Schiff 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水杨醛衍生物的合成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2 水杨醛衍生物的合成 |
2.1.3 3-硝基水杨醛的晶体结构分析 |
2.1.4 5-磺酸钠水杨醛的晶体结构分析 |
2.2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1 氨基硫脲类Schiff 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1.1 配体的合成 |
2.2.1.2 配合物的合成 |
2.2.1.3 结果与讨论 |
2.2.1.4 3-硝基水杨醛缩氨基硫脲(HL2)的晶体结构分析 |
2.2.2 氨基酸类Schiff 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2.1 配体的合成 |
2.2.2.2 配合物的合成 |
2.2.2.3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配合物与BSA 的光谱测定 |
3.2.1 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紫外吸收光谱 |
3.2.2.2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光谱 |
3.2.2.3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配合物对BSA 猝灭机理的推断 |
3.2.2.4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配合物与BSA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求取 |
3.2.2.5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配合物与BSA 之间的能量转移 |
3.3 结论 |
第四章 水杨醛衍生物Schiff 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初探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1.2.1 培养基的制备 |
4.1.2.2 细菌的培养 |
4.1.2.3 试剂的配制 |
4.1.3 抑菌测试结果 |
4.2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部分谱图) |
(7)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缩氨基硫脲简介 |
1.2.2 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3 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4.2 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
1.4.3 鉴定了化合物4 和5 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
1.4.4 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
1.4.5 抗菌活性的测定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受试细胞系、菌种及培养基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1 配体HL~1 的合成 |
2.2.2 配合物Mn(L~1)_2(1)的合成 |
2.2.3 配体HL~2 的合成 |
2.2.4 配合物Mn(L~2)_2(2)的合成 |
2.2.5 配体HL~3 的合成 |
2.2.6 配合物[Zn(L~3)_2(C1O~4)](3)的合成 |
2.2.7 配合物[Cu2(L~3)_2(CH~3COO)](C1O~4)(4)的合成 |
2.2.8 配体HL~4 的合成~([31]) |
2.2.9 配合物[Ag_6(L~4)_6·4DMF](5)的合成 |
2.3 抗肿瘤活性及IC50 值的测定 |
2.3.1 肝癌细胞SMMC7721 和食道癌细胞EC109 的培养与传代 |
2.3.2 MTT 法测定溶剂DMSO 对肝癌细胞和食道癌细胞的毒性 |
2.3.3 MTT 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2.4 鉴定化合物4 和5 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
2.4.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复苏和传代 |
2.4.2 MTT 法鉴定化合物4 和5 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
2.5 化合物4 和5 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
2.5.1 细胞形态学分析 |
2.5.2 药物对EC109 细胞DNA 的影响 |
2.5.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 |
2.6 HL~3 及化合物4、HL~4 及化合物5 的抗菌性及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2.6.1 菌悬液的制备 |
2.6.2 抑菌活性的测定采用管碟法 |
2.6.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肿瘤活性及IC50 值的的测定 |
3.1.1 溶剂DMSO 对肝癌和食道癌细胞毒性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3.1.2 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及分析 |
3.2 化合物4 和5 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结果与分析 |
3.3 化合物4 和5 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
3.3.1 形态学分析 |
3.3.2 化合物4 和5 对食道癌细胞DNA 的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3.3.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结果与分析 |
3.4 HL~3 及化合物4、HL~4 及化合物5 的抗菌性及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3.4.1 HL~3 及化合物4 的抑菌活性结果 |
3.4.2 HL~4 及化合物5 的抑菌活性结果 |
3.4.3 抗菌性结果分析 |
3.4.4 HL~3 及化合物4、HL~4 及化合物5 的最低抑菌浓度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不对称双希夫碱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席夫碱的研究进展 |
1.1.1 席夫碱的分类 |
1.1.2 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 |
1.1.3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研究 |
1.2 单晶培养方法研究 |
1.3 抑菌方法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菌种 |
2.2 苯甲酸苯酯的合成 |
2.2.1 苯甲酸对溴苯甲酯的合成 |
2.2.2 2-羟基-5-溴二苯甲酮的合成 |
2.2.3 2-羟基-5-溴二苯甲酮缩邻苯二胺单席夫碱的合成 |
2.2.4 不对称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一) |
2.3 2-羟基-5-甲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
2.3.1 苯甲酸-4-甲基苯酯的合成 |
2.3.2 2-羟基-5-甲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
2.3.3 2-羟基-5-甲基二苯甲酮缩邻苯二胺单席夫碱的合成 |
2.3.4 不对称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二) |
2.4 2-羟基-5-氯二苯甲酮的合成 |
2.4.1 苯甲酸-4-氯苯酯的合成 |
2.4.2 2-羟基-5-氯二苯甲酮的合成 |
2.4.3 2-羟基-5-氯二苯甲酮缩邻苯二胺单席夫碱的合成 |
2.4.4 不对称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三) |
2.5 4-甲基苯甲酸-4-R 苯酯的合成 |
2.5.1 对溴苯甲酸苯酯 |
2.5.2 (5-溴-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的合成 |
2.5.3 (5-溴-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缩邻苯二胺席夫碱的合成 |
2.5.4 不对称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一) |
2.6 (5-甲基-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的合成 |
2.6.1 对甲基苯甲酸苯酯 |
2.6.2 (5-甲基-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的合成 |
2.6.3 (5-甲基-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缩邻苯二胺席夫碱的合成 |
2.6.4 不对称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二) |
2.7 (5-氯-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的合成 |
2.7.1 对氯苯甲酸苯酯 |
2.7.2 (5-氯-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的合成 |
2.7.3 (5-氯-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缩邻苯二胺席夫碱的合成 |
2.7.4 不对称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三) |
2.8 单晶培养及晶体衍射数据的测定 |
2.8.1 单晶培养 |
2.8.2 晶体数据收集和结构检测 |
2.9 抑菌活性研究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席夫碱合成机理 |
3.1.1 反应机理 |
3.1.2 影响席夫碱合成的因素 |
3.2 单晶培养及解析 |
3.2.1 单晶培养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5-氯-2-羟苯基)-(4-甲苯基)甲酮-缩邻苯二胺席夫碱的晶体结构 |
3.3 席夫碱抑菌活性机理及抑菌效果分析 |
3.3.1 抑菌活性机理 |
3.3.2 抑菌活性效果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2-乙酰吡啶类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缩氨基硫脲简介 |
1.2.2 研究背景 |
1.2.3 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应用及生物学活性 |
1.2.3.1 对阴离子的识别及与金属螯合显色 |
1.2.3.2 作为中间体或者新物质合成的前体 |
1.2.3.3 于对生物活性的研究 |
1.2.4 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5 研究目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3.2 抗菌活性的测定 |
1.3.3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1.3.4 抗菌机制的研究 |
1.3.5 合成抗菌活性更高的化合物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菌种和培养基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1 配体HL~1 的合成 |
2.3.2 配合物Mn(L~1)_2(1)的合成 |
2.3.3 配体HL~2 的合成 |
2.3.4 配合物Ni(L~2)_2(2)的合成 |
2.3.5 配体HL~3 的合成 |
2.3.6 配合物Mn(L~3)_2(3)的合成 |
2.3.7 配合物Ni(L~3)_2(4)的合成 |
2.3.8 配体HL~4 的合成 |
2.3.9 配合物Co(L~4)_2 的合成 |
2.4 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4.1 菌悬液的制备 |
2.4.2 抑菌活性的测定采用管碟法 |
2.4.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5 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
2.5.1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5.2 扫描电镜的观察 |
2.5.3 SDS-PAGE 电泳分析 |
2.5.3.1 样品的制备 |
2.5.3.2 试剂的配制 |
2.5.3.3 电泳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菌活性结果与分析 |
3.1.1 HL~3 等配体及其配合物Mn(L~3)_2 抑菌活性效果如图13 所示 |
3.1.2 抗生素对照的抑菌活性结果 |
3.1.3 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
3.1.3.1 HL~1 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
3.1.3.2 HL~2 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
3.1.3.3 HL~3 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
3.1.3.4 HL~4 及其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
3.1.4 配体和配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
3.2 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
3.2.1 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 |
3.2.2 扫描电镜观察 |
3.2.2.1 枯草芽孢杆菌电镜观察 |
3.2.2.2 铜绿假单胞菌电镜观察 |
3.2.3 电泳结果分析 |
4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10)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缓释性能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以腙类化合物为配体的配合物 |
2 以硫脲类化合物为配体的配合物 |
3 以吡唑啉酮类化合物为配体的配合物 |
4 以有机磷化合物为配体的配合物 |
5 以三唑类化合物为配体的配合物 |
6 配合物农药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 |
6.1 咪鲜胺锰盐在农业上的应用 |
6.2 代森锰锌在农业上的应用 |
6.3 敌敌钙在农业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试剂 |
2.3 丙环唑(L)的制备方法 |
2.3.1 合成路线 |
2.3.2 合成步骤 |
2.4 丙环唑cis-和trans-异构体的分离 |
2.5 平衡溶解度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5.1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2.5.2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6 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2.6.1 cis-和trans-丙环唑氯化锌配合物的合成 |
2.6.2 cis-和trans-丙环唑氯化钴配合物的合成 |
2.6.3 cis-和trans-丙环唑氯化镍配合物的合成 |
2.6.4 cis-和trans-丙环唑氯化锰配合物的合成 |
2.6.5 cis-和trans-丙环唑氯化铜配合物的合成 |
2.6.6 cis-和trans-丙环唑醋酸铜配合物的合成 |
2.6.7 cis-和trans-丙环唑硝酸铜配合物的合成 |
2.6.8 cis-和trans-丙环唑高氯酸铜配合物的合成 |
2.6.9 cis-丙环唑草酸铜配合物的合成 |
2.6.10 cis-丙环唑硝酸锌配合物的合成 |
2.6.11 cis-丙环唑硝酸钴配合物的合成 |
2.6.12 cis-丙环唑醋酸镍配合物的合成 |
2.7 配合物组成及结构表征 |
2.7.1 配合物元素分析及金属离子含量鉴定 |
2.7.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 添加回收率 |
3.3 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确定 |
3.4 配合物组成分析 |
3.5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数据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缓释性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试剂 |
2.3 缓释性能测定 |
2.3.1 cis-L和trans-L配合物释放配体速率比较 |
2.3.2 温度对1a的缓释性能的影响 |
2.3.3 pH值对1a的缓释性能的影响 |
2.3.4 包膜对1a的缓释性能的影响 |
2.3.5 金属盐对1a的缓释性能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is-L和trans-L配合物在水中的释放趋势 |
3.2 不同温度下1a的释放趋势 |
3.3 不同pH值下1a的释放趋势 |
3.4 包膜前后1a在水中的释放趋势 |
3.5 添加金属盐对释放趋势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 |
2.2 试剂 |
2.3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3.1 cis-L、trans-L及其配合物杀菌活性测定 |
2.3.2 金属盐对配体杀菌活性影响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配体cis-L与trans-L的杀菌活性 |
3.2 cis-L和trans-L金属配合物杀菌活性比较 |
3.3 cis-L和trans-L金属配合物增效机制初探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莓灰霉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活性成分分析及田间防效研究[D]. 王凌宇.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2]取代醛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D]. 查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3]N-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7)
- [4]卡枯醇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Ⅳ)[D]. 陈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5]含金刚烷基Schiff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菌活性研究[D]. 王海波. 辽宁大学, 2012(07)
- [6]水杨醛衍生物Schiff碱及其Cu、Mn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 赖兰. 湖南科技大学, 2011(05)
- [7]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 李晓娟. 河南大学, 2011(08)
- [8]不对称双希夫碱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任姗. 青岛科技大学, 2011(07)
- [9]2-乙酰吡啶类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D]. 郭红梅. 河南大学, 2010(11)
- [10]cis-和trans-丙环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缓释性能与生物活性研究[D]. 陈西.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