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兰芳的又一座艺术丰碑——《穆桂英挂帅》摭谈(论文文献综述)
杨先艺,王永东,王乔萌[1](2021)在《再现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代语境下百年中国艺术思想的话语嬗变》文中提出文章以百年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时代语境和艺术演变双线并行的逻辑结构,展开了对于中国百年艺术思想发展的嬗变研究,再现了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百年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伴随于中国文艺事业从新民主主义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性飞跃,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历程的中国艺术发展史回顾,分别是革命时期现实主义的萌起;抗战时期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现实主义的争鸣与反思;改革开放时期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现代艺术繁荣。在这个恢宏而壮阔的艺术史展开中,这些艺术作品构成了革命艺术史的两个谱系:一是革命艺术的艺术演进历程;另一条是艺术作品展现党的革命征程。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百年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议题的回顾,鉴析了中国艺术百年的发展演变规律。百年艺术历史画卷中承载的中国精神与革命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根基。可以看到,在这百年艺术史的展开中,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艺术家自觉地用艺术作品描写并记录党为民族解放与民族崛起奋斗的画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崇高性、人民性、整体性在这百年艺术历史画卷中已直观地传达了出来,中国艺术肩负起以艺术演绎的形式记录历史、唤醒人民、号召团结的国家重任。回顾百年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国百年艺术画轴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团结奋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缩影,同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艺术在不断完善自身审美修辞、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推进国家形象建设、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之中经历与实现的伟大征程。将中国百年艺术的发展置于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长廊中进行回顾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中国艺术当下及未来发展的"总体性问题"。
周澳[2](2021)在《京剧进课堂 ——梅兰芳塑造的美丽的虞姬》文中认为京剧进课堂,是教育部下发的音乐课程中的必要的一部分,让京剧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们的培养和熏陶,让学生们在音乐教育中增加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从而做到传承传统的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京剧艺术,把我们的京剧文化发扬光大。本篇论文的题目为《京剧进课堂——梅兰芳塑造的美丽的虞姬》,是讲解京剧剧目《霸王别姬》中虞姬所演唱的一个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是由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所演唱的一段经典的唱段。本文从作品的出处到人物的分析,从作品的唱词到唱腔的分析,又将这节音乐课带入课堂,对教学中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阐释。本文的第一章就是写京剧进课堂,首先对京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了京剧的历史、京剧的发展,并分析了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章是关于《美丽的虞姬》的艺术分析,在这里分析了作品的出处,分析了虞姬这个人物,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阐述了梅派艺术特色,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个唱段的唱词和唱腔。第三章是对这节音乐课进行教学方法的分析,从教材到教学环节,再到课程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阐述。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和讲解,使同学们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并且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
齐致翔[3](2021)在《忆新中国成立后怦然问世的国家京剧院的青春岁月 兼论中国京剧第二次高峰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京剧院(原中国京剧院)刚刚过完65岁华诞,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回眸与望新共举,兴奋与沉重俱来。我生有幸,恰经历了我所供职的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成立初期的创业辉煌。窃以"中国京剧史第二次辉煌"之铭想追忆如下,与当下的青年演员和广大观众共享。《贵妃醉酒》《龙凤呈祥》《三岔口》《闹天宫》等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让我们一想起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等大师就心潮澎湃,崇想至今。
张凌羽[4](2020)在《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经历了1978年至1984年的发展开拓期、1985年至1999年的发展活跃期和2000年至今的发展探索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式:从其社会生活剧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从其名着改编和名人事迹改编类作品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表达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从其英模戏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特殊贡献和其对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巨大突破。对时代价值的追求贯穿了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始终:创作团队引领着豫剧现代戏的创作风尚;现代化和戏曲化是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自觉追求;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较好地走近了新时代的戏曲观众、走向了新时期的戏曲市场。
江爱华[5](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指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黄建华[6](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张也奇[7](2019)在《“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新兴的话剧及转型中的本土戏曲一起,吸取着同样的美学资源,经历过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和政权更迭的考验,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互相竞争、共济、互仿、互渗,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且影响深远的互动关系。互动,对剧影双方的生产体制、创作观念、思想传达、艺术呈现、传播接受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剧影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新的态势。在经历了此前数十年的发展、变异,并已各自走向成熟之后,“十七年”的戏剧和电影再度紧紧交织在一起,从创作主体、艺术理念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互仿与交融。本文尝试将“十七年”戏剧和电影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关注、检视和探索二者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进而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二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独特风貌和美学品格,揭示其发展的某些特殊规律。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来对“十七年”剧影互动进行深入论析。绪论揭示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剧影创作主体的跨界或重叠,作品改编的同源与交互,艺术理念的通约与互渗,艺术形式的嫁接与拼贴等构成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外在表现。这些互动现象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机理,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究。第一章从产业重建的角度入手,探究剧影互动的必然性。产业重建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将戏剧和电影业由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由国家主导、资源归国家调配、创作受制于政治需求的“人民”体制。但这一重建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困难重重,充满了各种博弈、对抗、让步、妥协和权宜之计。尤其是自身积累薄弱的“人民电影”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供需失衡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人民电影”的海外传播还需要调适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剧影间的互动,尤其是电影向戏剧借取资源,就成了解决这些难题既便捷又有效的办法。第二章探讨剧影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以及呈现样态。在戏剧与电影互动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背后,始终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场。通过相关政府机构的创立与管控,新政权将戏剧与电影的创作权、经营发行权收归国有,并进行严苛的审查;建立代理式创作模式,取消戏剧与电影的商业性;以“剧本中心制”取代了“导演中心制”。通过打造、甄选、推广“正典”,新政权既致力于理想艺术类型的诞生,也借此将意识形态推而广之。十七年“一体化”的文艺生产体制和强大的政治权力的介入使剧影产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几乎丧失,在国家的统一操控下,戏剧和电影被迫走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互动机制。第三章分析剧影的互通与互融造成的电影类型及人物谱系的变异和新生。“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给双方的艺术语言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影艺术的影响与渗透,丰富了戏剧舞台呈现的艺术语汇;而更重要的一个维度则在于,当电影既有的类型无法满足国家意志的需要之时,舞台艺术则为其打破既有类型的局限、实现类型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剧影的交融与互渗,造成了电影类型的杂糅。剧影互动还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影将舞台上已经光彩夺目的“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进一步强化和纯化,使之成为抽象的理想化的符号。第四章专论剧影艺术化合的产物戏曲电影。“十七年”时期的制片环境、思想导向与大众审美趣味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家对电影在本土和海外提出的不同创作要求,使得一些经典剧目电影化的过程中,在主题、情节、结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写”与重塑。戏曲电影一方面在叙事方式的显性层面延续着戏曲中“幕”和“场”的情节单元,另一方面则需要隐性的内在层面进行着电影化的时空建构与美学整合。电影镜头语言需要与戏曲表演的运动形态和技艺风格相协调,以凸显演员的专业功底和身体语言的个性美感;在银幕时空重构中也需充分保留戏曲艺术的程式特色与诗化意境,用电影手段强化戏曲的美学效果。“十七年”时期戏曲与电影的密切互动在戏曲电影本体方面达成了全面融合,使“十七年”戏曲电影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形式。结语总结剧影互动为剧影艺术的发展造成的后果。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对二者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审美建构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剧影互动造成了艺术的高度同质化。其次,剧影互动有时并未能拓展、反而压缩了电影语言的探索空间,甚至使电影的艺术本体迷失。再次,剧影互动对技法的借用,有时难免本末倒置,“扬短避长”,其效果也就可能南辕北辙。“十七年”时期的剧影互动,其中既有值得珍视的艺术遗产,也有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训。
阙艳华[8](2017)在《中国共产党的戏曲实践及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主要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戏曲政策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党指导文化建设、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的主要抓手。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中国戏曲实践与戏曲政策的思想基础。第二部分梳理了党的戏曲实践及政策的历史轨迹。第三部分总结了党的戏曲实践及政策的经验及启示,探索党指导戏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还对完善党的戏曲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党的戏曲政策提供直接理论来源:如,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戏剧观、戏剧艺术的阶级倾向性、戏剧艺术的实践性以及戏剧要坚持党性原则、为群众服务等思想。中国共产党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涵养源泉,在批判继承历代戏曲政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制定了党的戏曲政策。在当代戏曲事业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扮演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本文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具体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戏曲实践及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戏曲指导的特点可总结为实践先于理论、客观需要决定戏曲作品。从建党初期对戏曲活动的初步指导,苏区时期党的戏曲政策的孕育,抗战时期党的戏曲政策的继续发展,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对戏曲发展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对戏曲发展一直比较重视,采取了辩证发展的指导原则、以实践为基础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的政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政党,为戏曲政策的制定创造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这一时期的戏曲政策又可分为两个具体的时期: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党的戏曲方针政策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总方针的指导下,大致经历了从“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政策到“两条腿走路”、“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演变历程,在实践中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戏曲政策评价需要紧密联系样板戏来分析。虽然当时样板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戏曲却遭到了整体性摧残:剧团被撤销、剧本被焚烧、艺人被迫害,大量传统剧目不得上演,导致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在“文革”十年出现文化断层,许多表演传统在这场十年浩劫中不复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戏曲政策的指导始于第四次文代会前后的拨乱反正。拨乱反正时期是新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赋予“二为方向”新的含义,拨乱反正结束后,文艺从属政治的口号被舍弃,并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为新时期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如,恢复了“双百方针”,实行民主艺术,建立健全了民主制度。随着文艺界拨乱反正的完成,戏曲进入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对党的戏曲政策提出了要尊重艺术规律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戏曲政策主要体现在振兴戏曲、剧目创作、体制改革等方面。然而,随着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出现,戏曲面临着巨大危机,如何使戏曲重返市场是这一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四大以来,党对戏曲工作的指导进入探索发展阶段。在戏曲院团体制改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振兴戏曲被日益提上日程,如何释放戏曲艺术自身的魅力,如何创造适合戏曲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何使戏曲的创作演出走向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戏曲进入繁荣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戏曲实践及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围绕着振兴戏曲,同时要求戏曲工作者增强文化自信。本文第三部分(第五章)重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戏曲发展的主要经验和主要启示。主要经验包括:加强和改进党对戏曲的指导工作,要尊重戏曲自身的艺术规律,戏曲政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制定戏曲政策时要防止“左”右两种倾向。主要启示包括:在指导戏曲发展时要正确处理好戏曲与政治的关系,戏曲与经济的关系,戏曲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关系等。本文主要从党和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三个角度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党的戏曲政策体系的几点建议:首先,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振兴戏曲计划,从而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党对文化政策制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主导作用,推动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地方特色重点发展。其次,在社会层面,要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营造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环境,社会要广泛支持戏曲的振兴。振兴戏曲,弘扬中华文化是一项社会事业,应该广泛借助社会力量,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协作。吸引关心中华文化发展的各界人士,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建立健全戏曲演出市场、消费市场、品牌打造等在内的综合性市场体系。在信息时代下,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扩大影响,并采取贴合时代的方式吸引群众。最后,在个体层面,要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和其他个体的积极性。重点是名家传带“育”人才、搭建舞台“推”人才;要把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作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关键是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收入水平相一致的高雅艺术消费观;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支持和参与戏曲发展,构建起党和国家关心、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戏曲艺术发展格局。总之,戏曲政策作为党指导戏曲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对它的研究应从政治的、应用的和艺术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党的戏曲政策,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学术性、党性与科学性并重的课题。党的戏曲政策是先进文化方向的集中体现,需要把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新时期的政策选择和根本出发点。
张雪玮[9](2016)在《白蛇题材戏曲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白蛇题材戏在许多剧种中都属于传统剧目,本文所作的探讨主要包涵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纵向上,本文理清了白蛇传说与雷峰塔之联系及其在清代传奇、曲艺作品中的发展历程;具体到特定的声腔、剧种,本文又考察了其白蛇题材剧目在历史上的演变及艺术处理的异同。横向上,本文详细论述了梅兰芳演出的昆曲白蛇戏在表演上与传统昆剧的不同及梅兰芳在改革白蛇扮相上对中国戏曲所做出的贡献;阐明了田汉编剧的京剧《白蛇传》的多个版本的改编、搬演过程;地方剧种方面又以川剧、婺剧为例,指出了不同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下白蛇戏曲表演技艺的独特创造。总体而论,本文采取音像资料(录音、录像、剧照等)与文献记载(剧本、戏单、回忆录、评论等)互证的研究方法,以分析白蛇本传为主、后传为辅,且因剧种的差异而在行文上有详略之别。
马修伦[10](2013)在《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生产运作机制进入了高度意识形态化时期。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亚类型之一,纪实影片被权力机构定位为“形象化的政论”。本文以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呈现与重构,并将这种呈现与重构作为一种影像修辞和话语策略加以使用,以实现纪实影片创作的目的表述。具体来看,首先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创作中,“载道”功能是其最突出的价值特点;其中体现的由“天人合一”转化而来的“人定胜天”的自然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与情感鼓动宣传相关;新的政府和执政党在塑造其合法地位的要求表述方面,纪实影片借助了“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加以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的表述,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借用了剧情电影的“影戏”观念与“影戏”手段、民俗和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影像的修辞表达能力。传统观念在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充当了意识形态影像展示的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其次,这一时期纪实影片与传统观念之间重构的原初动力,来自于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宣传的目标要求,来自于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更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的不同价值观念定位。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中对许多观念的极端强调(如“载道”、“家国同构”等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和滥用),直接导致了观众与众多艺术工作者对这些观念的排斥和抵触,也造成了这些观念在政治传统道路上表述的终结;并推动新时期的纪实影片在表述目的和表述方式上走向多元共生之路。再次,时代纪录影像与传统观念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既反对又借用,既抵抗又发展,既排斥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共融的关系。立足当下回望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纪实影片,已经作为一种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存在,成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影像建构的参照物象。文章共分为下述部分:绪论部分除阐明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和研究缘起外,重点对研究视域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发现本论题得以成立的前提,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背景和方法。第一章总体上对1949—1976年间的纪实影片进行概貌总结,主要对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创作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并试图概括出其总体特点,以便为下面的论述提供基础。第二章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入手,论述1949—1976年的纪实影片呈现出“人定胜天”的表征,这一表征的形式是“天人合一”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异化。本部分结合影像文本,重点从题材角度分析了阶级斗争、现代化建设、科考等方面的纪实影片中,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同时,从人物造型、自然造型、场景造型、氛围造型等影像本体角度,分析了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以及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三章从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念“家国同构”渊源的探究出发,论述了该观念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然后从劳动场景、人物身份、解说词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通过纪实影片题材的选择、民众对“政党”与“国家”情感的微妙差别等角度论述了“国党”符号的合二为一;从劳动场景与生活空间等方面论述了私人空间的“国有化”;从性别定位,特别是女性身份定位体现出了国家中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纪实影片实现了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四章论述了从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文以载道”在电影中形成“影以载道”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载道”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传统观念,并通过叙事结构、场景渲染、色彩修辞强化等角度,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对“载道”观念的呈现与重构。第五章从中国电影“影戏”观的形成与发展着手,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纪实影片在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字幕与解说的程式化、幕表式的叙事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以及注重表现而疏离写实等方面,对“影戏观”的呈现与重构。第六章结合传统民俗、民族艺术、以及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论述了纪实影片对传统民俗、民族艺术的呈现与重构。第七章作为延伸和总述,在前六章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的纪实影片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该时期的纪实影片对传统观念的呈现与重构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及矛盾性;这种呈现与重构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体现了政治想象与观念引导的纠结;传统观念在纪实影片中作为一种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存在。时至今日,当时的纪实影片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景观和历史文本,成为进一步了解当时艺术形式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独特影像文本。
二、梅兰芳的又一座艺术丰碑——《穆桂英挂帅》摭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兰芳的又一座艺术丰碑——《穆桂英挂帅》摭谈(论文提纲范文)
(1)再现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代语境下百年中国艺术思想的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时期现实主义的萌起(1921—1937) |
(一)“西学东渐”下文艺意向的“中西合璧” |
(二)觉醒年代的艺术革命与使命担当 |
二、革命战争时期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937—1949) |
(一)战地艺术的形成与重塑 |
(二)民族形式与艺术自觉的形成 |
(三)文艺新方针的确立 |
三、新中国建设时期现实主义的争鸣与反思(1949—1979) |
(一)以工农兵艺术为表现题材的创作阶段 |
(二)艺术的分疏阶段 |
(三)人民艺术的启蒙阶段 |
四、改革开放时期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现代艺术繁荣(1979—2021) |
(一)“伤痕艺术”和“生活流”艺术思潮 |
(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艺术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
(三)新世纪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 |
(四)新时期党的文艺思想及其主流价值观 |
(五)新时期以来其它艺术种类的繁荣 |
五、结语 |
(2)京剧进课堂 ——梅兰芳塑造的美丽的虞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京剧进课堂 |
一、京剧介绍 |
(一)京剧的产生发展 |
(二)京剧的艺术特色 |
二、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与问卷调查 |
(一)京剧进课堂的意义 |
(二)问卷调查 |
第二章 《美丽的虞姬》的艺术分析 |
一、《美丽的虞姬》作品出处 |
(一)故事梗概 |
(二)版本的由来 |
二、美丽的虞姬人物分析 |
(一)虞姬的形象分析 |
(二)虞姬的情感分析 |
三、梅派艺术特色 |
(一)京剧大师梅兰芳简介 |
(二)梅派的发音与用嗓 |
(三)梅派演唱中气息的运用 |
(四)梅派演唱的咬字与行腔 |
四、《霸王别姬》中【南梆子】的唱段分析 |
(一)【南梆子】唱腔简介 |
(二)《霸王别姬》中【南梆子】的唱腔结构 |
(三)《霸王别姬》中【南梆子】演唱的咬字、吐字 |
第三章 《美丽的虞姬》的课堂教学方法 |
一、教材分析 |
(一)作品简介 |
(二)表演者介绍 |
(三)相关的知识简介 |
(四)拓展与探究的意图 |
二、教学步骤(详案) |
(一)教学环节 |
(二)课堂总结 |
三、课程中的重点、难点 |
(一)课程中的重点 |
(二)课程中的难点 |
四、由《美丽的虞姬》引发的对京剧进课堂的思考 |
(一)如何让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 |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京剧素养 |
(三)京剧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分期 |
一、豫剧现代戏发展历史回溯 |
二、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分期 |
第二节 1978年至1984年: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开拓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三节 1985年至1999年: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活跃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四节 2000年至今: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探索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二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继承、发展与突破 |
第一节 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一、在主题内容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二、在艺术样式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三、在整体风格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第二节 表现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
一、名着改编与名人事迹改编类的豫剧现代戏 |
二、在艺术特征上对表现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的回应 |
三、跨文化改编的豫剧剧目 |
第三节 现代戏创作的突破 |
一、豫剧“英模戏”的特殊贡献 |
二、“公仆三部曲”的四个维度 |
三、其他豫剧“英模戏”的创作突破 |
第四节 中原文化底蕴的回归 |
一、豫剧现代戏和中原文化 |
二、演绎豫剧史和中原地域文化的相关剧目 |
三、中原文化背景下相关剧目的舞台创造 |
第三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当代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创作团队引领风尚 |
一、豫剧现代戏创作团队 |
二、创作团队对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引领作用 |
第二节 对现代化与戏曲化的追求(文学、表演、音乐) |
一、文学创作的时代追求 |
二、表演语汇的时代追求 |
三、音乐设计的时代追求 |
第三节 戏曲市场与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6)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章节大纲 |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
一、政局环境 |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
一、政治社会环境 |
二、文化建设政策 |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
一、剧团的脉络 |
二、活动情况 |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
小结 |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
一、大鹏国剧队 |
二、海光国剧队 |
三、陆光国剧队 |
四、明驼国剧队 |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
一、大宛国剧队 |
二、龙吟国剧队 |
三、干城国剧队 |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
一、劳军戏演出 |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
一、国光剧团 |
二、台湾京崑剧团 |
小结 |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
二、「京剧改革」论争 |
三、京剧演出活动 |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
小结 |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
四、复兴国剧特刊 |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
一、中国文化大学 |
二、台湾戏曲学院 |
三、台湾艺术大学 |
小结 |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
(7)“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产业重建与剧影互动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剧影互动的基本方式 |
一、从自然竞争到肃清“旧片” |
二、供需矛盾的凸显 |
三、以戏剧充实电影 |
第二节 剧影互动与海外认同 |
一、集体记忆的连通与强化 |
二、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的调适 |
三、外汇创收与产业属性的海外复归 |
第二章 国家在场与剧影互动的常态化 |
第一节 剧影自主性的消亡与互动的多样性 |
一、剧影的生产、经营与审查 |
二、主体的置换与市场的困境 |
三、剧影互动的多层面展开 |
第二节 正典的生成与互动作品的系列化 |
一、题材规划对正典的期待 |
二、会演展映对“正典”的甄选 |
三、互动对正典的纯化与强化 |
第三章 剧影艺术的交融与互渗 |
第一节 剧影类型的更新与杂糅 |
一、喜剧类型的嬗变 |
二、反特片类型的革新 |
三、题材理论对类型的改造 |
第二节 剧影合力制造“英雄” |
一、剧影对新英雄人物的呼唤 |
二、向戏曲学习人物塑造 |
三、电影对人物的魅化 |
第四章 戏曲电影中的“戏”“影”化合 |
第一节 电影语言对戏曲艺术的重塑 |
一、戏曲结构的电影化 |
二、戏曲时空的重构 |
三、演艺风格的变异 |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突破与美学创造 |
一、镜语风格的舞台转译 |
二、虚实结合的视觉修饰 |
三、视觉元素的音乐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七年”剧影互动作品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的戏曲实践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戏曲实践与政策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戏剧的主要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戏剧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戏剧思想 |
第二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曲政策 |
一、古典戏曲思想中的人民性 |
二、宋元明清时期戏曲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三、宋元明清时期戏曲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重要启示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戏曲实践与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戏曲思想 |
一、陈独秀的戏曲思想 |
二、瞿秋白的戏曲思想 |
三、鲁迅的戏曲思想 |
第二节 建党初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党指导戏曲发展的初步实践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指导戏曲的初步实践 |
二、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发展 |
三、长征时期党领导下的戏曲实践 |
第三节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戏曲实践与政策 |
一、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戏曲实践与政策 |
二、《讲话》是抗战时期党指导戏曲实践的核心文本 |
三、国统区党的戏曲实践与政策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戏曲实践与政策 |
一、中共戏曲政策指导下的解放区戏曲 |
二、中共戏曲政策指导下的国统区戏曲 |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戏曲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一、戏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二、戏曲实践的社会属性 |
三、戏曲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戏曲实践与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结构体系 |
一、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指导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三、中国共产党戏曲政策的结构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戏曲思想 |
一、毛泽东戏曲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毛泽东戏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新中国头十七年的戏曲实践与探索(1949-1966) |
一、新中国头七年的戏曲实践与政策(1949-1956) |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戏曲政策与实践(1956-1966) |
三、新中国“十七年”党的戏曲政策的总体特征及启示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指导戏曲发展的失误(1966—1976)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戏曲政策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戏曲活动及评价 |
第五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戏曲政策的概括及评价 |
一、戏曲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
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
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
四、党对戏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
五、加强党对戏曲艺术的组织领导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时期戏曲实践与政策(1976-2017) |
第一节 第四次文代会前后戏曲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戏曲领域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 |
二、拨乱反正时期的戏曲实践活动 |
三、新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第二节 戏曲方针政策指导下戏曲的恢复阶段(1980-1992) |
一、邓小平的文艺思想与戏曲观点 |
二、恢复发展阶段党指导戏曲发展的实践及政策 |
三、党的戏曲方针政策指导下的戏曲实践 |
第三节 戏曲方针政策指导下戏曲的探索发展阶段(1992-2012) |
一、探索发展阶段党指导戏曲发展的思想 |
二、探索发展阶段党指导戏曲发展的基本政策 |
三、探索发展阶段党指导戏曲发展的实践 |
第四节 戏曲方针政策指导下戏曲的繁荣发展阶段(2012-) |
一、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二、繁荣发展阶段党指导戏曲发展基本政策 |
三、繁荣发展阶段党指导戏曲发展的实践 |
第五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戏曲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根本方向 |
二、“两个尊重”是基本原则 |
三、社会效益是最高准则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指导戏曲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指导戏曲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戏曲工作的领导 |
二、党制定戏曲政策应遵循戏曲自身的艺术规律 |
三、戏曲政策要为人民群众服务 |
四、制定戏曲政策要防止“左”与右两种错误倾向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指导戏曲发展的主要启示 |
一、要正确处理戏曲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
二、要正确处理戏曲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
三、要正确处理戏曲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关系 |
四、要正确处理戏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第三节 对发展新时期党的戏曲政策体系的几点思考 |
一、党和国家的层面——加强对戏曲政策的宏观指导 |
二、社会层面——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 |
三、个体层面——发挥自身及全社会的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白蛇题材戏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论文写作综述 |
雷峰塔建造始末及其与白娘子之联系 |
第一章 清代的《雷峰塔》作品 |
第一节 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 |
第二节 梨园抄本《雷峰塔》传奇的创造 |
第三节 方成培改订《雷峰塔》传奇 |
第四节 白蛇传说在《义妖传》等作品中的衍变 |
第二章 《雷峰塔》传奇的演出 |
第一节 《雷峰塔》传奇演出述略 |
第二节 梅兰芳对《金山寺》《断桥》及白蛇扮相的革新 |
第三节 风格特异的《雷峰塔》 |
第四节 《盗库银》的流变 |
第三章 京剧传统的白蛇剧目 |
第一节 《祭塔》演出述略 |
第二节 “武”《金山寺》及《盗仙草》 |
第三节 全本《白蛇传》的演出 |
第四章 田汉编剧的京剧《白蛇传》的演出 |
第一节 李紫贵导演《白蛇传》 |
第二节 田汉《白蛇传》的盛演不衰 |
第五章 地方剧种异彩纷呈的《白蛇传》 |
第一节 梆子戏中的《白蛇传》 |
第二节 川剧《白蛇传》 |
第三节 婺剧滩簧《断桥》 |
总结 |
附录一:白蛇题材剧目剧本目录 |
附录二:白蛇题材剧目戏单(京、昆为主)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 纪实影片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纪实影片的创作及特点(1949-1976) |
第一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创作概貌及特点 |
一、 创作概貌 |
二、 创作特点 |
第二章 自然观的呈现与重构:“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 |
第一节 “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人定胜天”观念的发展演变 |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
一、 题材选择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
二、 造型表征与“人定胜天”观念的呈现与重构 |
三、 “人定胜天”观念重构的内在驱动 |
第三章 政治伦理观的呈现与重构:“家国同构” |
第一节 “家国同构”观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与“家国同构”观 |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家国同构”观念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
一、 “国家利益”至上 |
二、 “党”“国”符号的合二为一 |
三、 “私人空间”的“国有化” |
四、 性别定位与国家中心 |
第四章 文艺价值观的呈现与重构:“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 |
第一节 “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的发展 |
一、 “文以载道”观的历史渊源 |
二、 “影以载道”观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纪实影片的“载道”历史 |
第三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呈现(1949-1976) |
一、 叙事结构展示“载道”功能 |
二、 场景呈现“载道”功能 |
三、 “色彩”修辞强化“载道”功能 |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载道”观的重构(1949-1976) |
第五章 影像观的呈现与重构:“影戏”观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理论与“影戏”观 |
一、 关于“影戏”的论争与定型 |
二、 “影戏”观念发展历史 |
第二节 “影戏”观与电影创作 |
一、 早期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
二、 新中国的电影创作与“影戏”观 |
第三节 纪实影片与“影戏”观的呈现(1949-1976) |
一、 人物形象的定型化 |
二、 “幕表”式的叙事单元 |
三、 戏剧冲突律 |
四、 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策略 |
五、 注重表现,疏离写实 |
第四节 纪实影片对“影戏”观的重构(1949-1976) |
第六章 民俗与民族艺术形式的呈现与重构(1949-1976) |
第一节 纪实影片中的民俗、民族仪式 |
一、 传统民俗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
二、 “仪式”化的影像 |
三、 少数民族仪式的借用与呈现 |
第二节 传统艺术与政治表述 |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传统民俗和民族艺术 |
第七章 对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反思 |
第一节 传统观念影像呈现与重构的必然 |
一、 传统观念的稳定性 |
二、 传统观念重构的必然性 |
第二节 影像修辞与话语策略 |
一、 影像修辞 |
二、 话语策略 |
第三节 政治想象与观念纠结 |
第四节 景观呈现与纪实影片 |
附录 |
重要参考资料 |
一、 参考文献 |
二、 参考影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 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 获奖情况 |
后记 |
四、梅兰芳的又一座艺术丰碑——《穆桂英挂帅》摭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现中华民族建设改革、民族奋斗与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代语境下百年中国艺术思想的话语嬗变[J]. 杨先艺,王永东,王乔萌. 艺术百家, 2021(05)
- [2]京剧进课堂 ——梅兰芳塑造的美丽的虞姬[D]. 周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忆新中国成立后怦然问世的国家京剧院的青春岁月 兼论中国京剧第二次高峰的形成[J]. 齐致翔. 中国戏剧, 2021(02)
- [4]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D]. 张凌羽.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5]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7]“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D]. 张也奇. 南京大学, 2019(12)
- [8]中国共产党的戏曲实践及政策研究[D]. 阙艳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9)
- [9]白蛇题材戏曲初探[D]. 张雪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 [10]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视角[D]. 马修伦. 上海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