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荔枝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荔枝炭疽病发生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少卡,赵亚,王祥和,胡福初,陈哲,范鸿雁[1](2021)在《海南荔枝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炭疽病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限制了荔枝产业的发展。为明确海南荔枝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spp.)的种类构成、优势种群以及在海南小区域空间内不同种群间的分布与地理来源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2019年对海南各荔枝种植产区进行了炭疽病发生危害调查及采样,共采集病样217份,通过柯赫氏法则鉴定分离病原79株;采用转录间隔区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肌动蛋白基因(actin, AC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β-微管蛋白(β-tubulin, TUB2)、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etase, CHS-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iutamine synthetase, GS) 5个基因联合分析及交配型(mating type, Mat)基因ApMat (apn2 and Mat1-2-1)对海南荔枝炭疽病菌种类构成、分布与地理关系及各地区间种群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海南荔枝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有尖孢炭疽(Colletotrichum acutadum)和胶孢炭疽复合群下的胶孢炭疽(C.gloeospoiorides)、果生炭疽(C. fructicola)、暹罗炭疽(C. siamense)、亚洲炭疽(C. asianum)、香蕉炭疽(C.musae)、卡哈瓦炭疽菌(C. kahawas subsp. kahawae)和哈锐炭疽菌(C. horri),在种类构成上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胶孢炭疽菌为优势病原菌群;各种类菌株在来源上不具有地理区域性、各地理菌株遗传距离较接近,其病原菌分布与地理无明显相关性;遗传变异来源主要在地理种群间。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荔枝炭疽病的发生、防治以及进一步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少卡,何凡,陈哲,王祥和,胡福初,郭利军,赵亚,罗志文,邓会栋,范鸿雁,何舒[2](2019)在《防治荔枝炭疽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为筛选出高效防治荔枝炭疽病的药剂及混配组合。[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药剂对荔枝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活性;选择4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0%苯甲·咪鲜胺EW、50%多菌灵WP对该菌的抑制效果最强,EC50值分别为0.0465、0.2604 mg/L,田间防效分别为80.23、77.24%;2者1∶1混用防效达84.48%;20%苯甲·咪鲜胺EW+50%多·锰锌WP防效为82.76%。[结论] 20%苯甲·咪鲜胺EW、50%多菌灵WP单施及其混用对荔枝炭疽病防治效果较好,可轮换使用进行田间防治。

许本宏[3](2018)在《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大国,但是病原菌侵害和生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危害,寻找高效低毒、安全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带鱼(Trichiutus haumela)肠道样品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能够抗多种水产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暹罗芽孢杆菌JFL15,对其所产的抗菌物质的分子结构、抗菌机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所得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菌株JFL15进行了分类学鉴定,确定其为暹罗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暹罗芽孢杆菌JFL15(Bacillus siamensis JFL15)。(2)对B.siamensis JFL15发酵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终的培养条件为:最佳培养基为无机盐矿物培养基(MSM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00 mL、接种量1%、培养基自然pH(7.2)、培养温度30°C、培养时间72 h、转速200 rpm。同时,对菌株JFL15的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和抗菌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对酶、温度、酸碱度、紫外线都很稳定,并且在4°C下储存28天后还能保持较高的活性;硫酸铵沉淀、盐酸沉淀甲醇抽提和乙酸乙酯萃取3种方法提取的粗提物对15株水产病原菌和5株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3)对B.siamensis JFL15的抗菌物质进行纯化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挥发性抗菌物质(酮类、碳氢化合物、醇类、酯类等)及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iturin A、bacillomycin F)、嗜铁素类(bacillibactin)、聚酮类和环二肽类等多种抗菌物质,且各类化合物中都含有多种同系物。(4)研究了化合物iturin A和bacillomycin F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菌机理,结果显示,iturin A和bacillomycin F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芒果炭疽病菌、荔枝霜疫霉菌和荔枝炭疽病菌的MIC分别为62.50、31.25、62.50、31.25、62.50和125.00、62.50、125.00、62.50、125.00μ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菌丝生长正常,呈现出完整光滑的菌丝表面和饱满的管状结构。而经iturin A或bacillomycin F处理的菌丝被破坏,表现为菌丝变形和畸形,其表面粗糙、褶皱和不规则。(5)对暹罗芽孢杆菌JFL15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B.siamensis JFL15基因组大小为3,841,225 bp,共有5条Scaffolds,G+C含量为46.35%。基因组中包含3933个基因,编码序列占整个染色体序列的88.52%,3933个基因中有36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DS);另外还含有25个rRNA、82个tRNA和9个sRNA和123个串联重复区域。同时,对B.siamensis JFL15基因组进行了全面的特征功能和代谢分析,包括COG、GO和KEGG等。(6)利用antiSMASH软件对B.siamensis JFL15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簇进行预测,共预测出至少9种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包括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聚酮类(difficidin、bacillaene)、嗜铁素类(bacillibactin)、氨基糖苷类抗菌物质(plantazolicin、butirosin)、羊毛硫细菌素(lantipeptide)和一个新型的聚酮化合物基因簇(PKS)等,同时对这些抗菌物质的代谢途径和调控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7)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中成功挖掘了C、G、T、S、A2、N、AP和B1等8个抗菌蛋白基因,同时对这8个基因进行了原核异源表达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8个蛋白均获得成功表达,重组蛋白C、G、T和AP对荔枝炭疽病菌有较微弱的抗菌活性,而重组蛋白S、A2、N和B1则无抗菌活性。(8)构建了暹罗芽孢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确定最佳条件为:感受态制备时添加1%DL-苏氨酸、2%甘氨酸、0.1%色氨酸和0.03%吐温80,电击缓冲液中不含盐离子,只含0.5 M山梨醇、0.5 M甘露醇和0.5 M海藻糖,电转质粒浓度最好在600ng/μL以上,最佳电击参数为电压2.1 kv、电击时间5 ms、电容25 u F和电阻200Ω。(9)成功构建了以敲除cody基因为靶向的同源敲除质粒pHT08-cody-up-down和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敲除质粒pHT08-Cas9-gRNA,并都成功转入暹罗芽孢杆菌JFL15中,同时Cas9蛋白成功获得表达,但两种方法均未成功敲除cody基因。

董丁铭[4](2017)在《荔枝炭疽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文中提出荔枝炭疽病,由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引起,是荔枝的重要病害之一,对荔枝采前采后都可构成危害,严重制约着荔枝的生产。目前化学防治是防控荔枝炭疽病的主要方法。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及嘧菌酯已用于防治荔枝炭疽病多年,但目前仍未见抗药性的报道。本研究于2012年至2016年采集了来自福建、海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7个不同省区的356个荔枝炭疽病菌菌株,分别测定了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嘧菌酯对这些菌株的有效中浓度值(EC50);分别建立了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及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以敏感性基线为标准进一步评价荔枝炭疽病菌对药剂的抗性程度及发生情况。同时,也对抗性菌株(或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交互抗药性及抗性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基硫菌灵对351个荔枝炭疽病菌菌株的有效中浓度值(EC50),经分析确定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基线为0.6433±0.2156μg/m L。以敏感性基线为标准,计算各菌株的抗性指数,结果表明:在供测定的351个菌株中,有202株敏感,1株低抗,9株中抗,139株高抗,抗性菌株的数量达149株,占到总群体的42.45%。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抗性菌株的适应性与敏感菌株无显着性差异。交互抗药性研究的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噻菌灵、多菌灵有正交互抗性,与乙霉威有负交互抗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主要是由于位于β-微管蛋白tub2基因上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引起。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对356个荔枝炭疽病菌菌株的有效中浓度值(EC50),经分析确定荔枝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基线为0.0573±0.0299μg/m L。以该基线为标准,计算各菌株的抗性指数,发现有1株高抗菌株。通过药剂驯化得到4株抗性突变体,发现抗药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产孢量、孢子萌芽率和致病力等方面,均显着下降。未发现咪鲜胺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戊唑醇这几种药剂没有交互抗性。采用孢子萌芽法测定了嘧菌酯对174个荔枝炭疽病菌菌株的有效中浓度值(EC50),经分析确定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为11.8871±33.4922μg/m L,以该敏感性基线为基准,计算各菌株的抗性指数,结果表明:174株荔枝炭疽病菌中,有163株敏感菌株,6株低抗菌株,4株中抗菌株和1株高抗菌株。抗性菌株的数量有11株,占到总群体的6.32%。抗性菌株的适应性及遗传稳定性与敏感菌株无显着性差异。交互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有正交互抗性,而与其他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本研究在荔枝炭疽病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120-155位未发现单基因突变。

邢梦玉[5](2017)在《两株链霉菌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潜力和防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中国岭南名果,因味美、外形可爱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侵染引起的荔枝霜疫病是荔枝上重要的采前采后病害,可导致果实大量腐烂。目前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该病,但化学防治导致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等问题会给荔枝出口及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蒙上阴影,因此,生物防治成为该病防治研究的热点。链霉菌是重要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其代谢产生的抗生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已用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本研究从海南省昌江县霸王岭野生荔枝树下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两株对荔枝霜疫霉具有很强抑菌活性的链霉菌菌株TJGA-19、BWL-H1,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分类地位、发酵优化、抑菌活性、防病潜力以及抑菌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稀释法对28份土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后获得476株放线菌,去重后剩下163株。综合菌体和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测定,从163株放线菌中筛选出1株对荔枝霜疫霉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TJGA-19,该菌株抑菌谱很广,其菌体及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物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通过双皿对扣测定方法,筛选到2株挥发性物质可显着地抑制荔枝霜疫霉生长的放线菌,菌株BWL-H1的抑菌率达94.6%,菌株TJGA-19的抑菌率为86.3%。2.采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TJGA-19和BWL-H1分别鉴定为链霉菌属阿孙链霉菌霸王岭变种(Streptomyces abikoensis var.bawanling-ensis TJGA-19)和粪生链霉菌(S.fimicarius BWL-H1)。3.对菌株TJGA-19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黄豆粉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可溶性淀粉,(NH4)2SO4、NaCl和酵母粉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黄豆粉5.5%,(NH4)2SO4 0.2%,NaCl 0.2%,酵母粉0.1%;最佳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80 rpm、温度为28℃、pH 7.0、发酵时间为7 d、装液量为250 mL三角瓶装液60 mL。4.研究了菌株TJGA-19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TJGA-19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在可见光、紫外光、高温、pH712中性及碱性环境和蛋白酶K处理中均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但在pH≤6的酸性环境中,抑菌活性显着下降。5.研究了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孢子囊萌发和卵孢子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到2%发酵滤液处理的菌丝体严重畸形、过度分枝、生长缓慢、原生质外渗,菌丝体凹陷。荧光染色实验观察到5%、10%的发酵滤液处理的菌丝体绿色荧光信号强烈,此结果表明了抑菌活性物质破坏了菌丝体细胞膜的透性。对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显示,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病有很好的防效,10%发酵滤液喷雾接种叶片的发病率为24.1%、病斑直径为2.6 mm,显着低于对照的发病率97.3%和病斑直径18.3mm。6.研究了菌株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结果表明: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和卵孢子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挥发性物质的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可有效控制荔枝霜疫病的发生,但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没有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到,挥发性气体薰蒸的荔枝霜疫霉菌丝体塌陷、干瘪,孢子囊细胞壁粗糙、下陷,透射电镜观察到菌丝细胞中细胞器消解、空泡化。32 g/L的TJGA-19小麦粒培养物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有很好的防效。经GC-MS分析,从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出22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属于烯类、醇类、酯类、烷烃等,其中含量最大的是2-Methylisoborneol。7.研究了菌株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结果表明: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谱很广,能够抑制1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其中对荔枝霜疫霉、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rum)、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100%。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和卵孢子的形成及芽管穿透玻璃纸的能力,可有效控制荔枝霜疫病的发生。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荔枝霜疫霉经挥发性气体薰蒸可导致菌丝体塌陷干瘪、孢子囊细胞壁粗糙且下陷、菌丝细胞中细胞器消解、菌丝细胞空泡化、菌丝细胞的细胞膜内陷而产生质壁分离;在荔枝霜疫霉侵染离体叶片的实验中观察到荔枝霜疫霉的侵入与扩展均受到强烈抑制。经GC-MS分析,培养14 d和21d的BWL-H1分别产生12和21种挥发性物质,多属于烯类、醇类、酯类、酮类和烷烃。从这些化合物中选取8种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孢子囊萌发和芽管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了Humulene外,其它7种化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4-ethyl-Phenol的抑菌活性最强。

裴炜,戴彦韵[6](2015)在《生物保鲜剂CF-3防治荔枝炭疽病及其生化机理》文中指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CF-3对荔枝采后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它对体内活性氧代谢和病程相关蛋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F-3对荔枝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处理后6 d,其防治效果为35.17%;经CF-3处理荔枝果皮的POD,PPO,SOD,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和GSH与ASA含量均比病菌处理的高,而膜透性、MDA含量与O2-产生速率却比病菌处理的低。当接种后6 d,经CF-3处理荔枝果皮的SOD,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比病菌处理的高23.31%,20.15%,19.35%,15.59%,38.74%,195.76%;而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却分别比病菌处理的低18.14%和16.85%。

张新春,彭元科,王家保[7](2015)在《不同来源荔枝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研究从不同地域和寄主组织来源的荔枝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征,采用离体果实直接接种法和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在不同品种的荔枝上对11个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验证,发现菌株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从中选取致病力差异较大的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和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颜色等方面很相似,但二者在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盘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产孢量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2倍;培养6 h后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分生孢子萌发率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倍;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2个菌株致病力不同的部分原因,对研究荔枝胶孢炭疽菌的致病机制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彭埃天,凌金锋,习平根,宋晓兵,冼继东,姜子德[8](2011)在《我国荔枝产区杀菌剂的使用现状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对我国荔枝产区杀菌剂在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归类总结,指出荔枝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出了防治这两种主要病害的新杀菌剂及使用方法,为果农正确用药、安全用药、提高防治效果提供借鉴。

凌金锋,彭埃天,宋晓兵,陈霞,习平根,姜子德[9](2010)在《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杀菌剂烯酰吗啉与咪鲜胺7∶3、3∶2、1∶1和2∶3等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并根据Wadley法评价了该4个配比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该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均具有显着的相加作用。考虑到配比1∶1烯酰吗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荔枝霜疫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风险,且该配比在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中增效系数分别为0.99和1.19,相加作用均表现优良,因此推荐该配比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的优选方案。如考虑生产实际,也可选择配比3∶2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复配制剂的生产配比,该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的增效系数分别达到1.05和0.84,相加作用也表现良好。

何荣状[10](2007)在《咪鲜胺对几种重要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25%使百克(咪鲜胺)乳油防治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tumgloeosporioides)、苹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g loeosporioides)、水稻穗颈瘟(Magnapothe grisea)和50%使百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黑痘病(Elsinoeampelina)的防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咪鲜胺的广谱性很好,对水稻上的穗颈瘟、荔枝上的炭疽病、苹果上的炭疽病、葡萄上的黑痘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5%使百克乳油在使用剂量为2000~3000mL/hm2时对荔枝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在使用剂量为400~500ml/hm2时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使用600~1000ml/hm2时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5%以上,增产效果在6%以上。50%使百功可湿性粉剂使用300~500ml/hm2时对葡萄黑痘病在果实部分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在叶面部分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同时25%使百克乳油和50%使百功可湿性粉剂具有很好的持效性,25%使百克EC防治水稻穗颈瘟使用剂量为500ml/hm2时药后21d的防治效果为92.1%,50%使百功WP防治葡萄黑痘病使用500g/hm2时,药后32d在果实上的防治效果为92.11%,在叶面上的防治效果为83.23%。2.咪鲜胺制剂对水稻穗颈瘟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三环唑目前被认为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咪鲜胺用于防治稻瘟病的研究还鲜有报道,而本试验的结果为咪鲜胺制剂防治稻瘟病提供了科学依据。3.咪鲜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该研究历时5年,在3个省的6个县市的4种作物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制剂广谱性和持效性、增产效果都非常好,对半知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和多种作物上的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咪鲜胺制剂的效果也很稳定,跨时5年在南方和北方的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效果。4.在研究过程中对安全性观察表明:25%使百克乳油防治荔枝炭疽病、苹果炭疽病、水稻穗颈瘟和50%使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黑痘病时对作物均无不良影响。

二、荔枝炭疽病发生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荔枝炭疽病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荔枝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1.2.2 致病性鉴定
        1.2.3 形态学鉴定
        1.2.4 分离菌株目的基因PCR扩增
        1.2.5 遗传多样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株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鉴定
    2.2 形态学鉴定
    2.3 多基因PCR扩增与检测
    2.4 基于多基因联合聚类分析
    2.5 Ap Mat基因聚类分析
    2.6 遗传多样性分析
        2.6.1 病原菌种类构成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2.6.2 不同地理间种群遗传变异
3 讨论
4 结论

(2)防治荔枝炭疽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培养基
        1.1.3 供试药剂
    1.2 供试方法
        1.2.1 室内毒力测定
        1.2.2 田间药效试验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
        2.1.1 供试药剂对荔枝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2.1.2 荔枝炭疽病菌对几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比较
        2.1.3 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对荔枝炭疽菌的毒力大小比较
    2.2 田间药效试验
        2.2.1 单一药剂对荔枝炭疽病菌的田间防治
        2.2.2 混配施药对荔枝炭疽病菌的田间防治
3 结论与讨论

(3)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及中文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病原菌危害及抗生素滥用
        1.1.1 病原菌的危害
        1.1.2 抗生素滥用
        1.2 拮抗芽孢杆菌的研究概况
        1.2.1 芽孢杆菌简介
        1.2.2 芽孢杆菌基因组测序研究概况
        1.3 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
        1.3.1 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物质
        1.3.2 非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物质
        1.3.3 挥发性的抗菌物质
        1.3.4 其他抗菌活性物质
        1.4 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1.4.1 抗菌物质的快速检测
        1.4.2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1.4.3 抗菌物质的结构鉴定
        1.5 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途径
        1.5.1 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
        1.5.2 抗菌物质的合成调控
        1.6 芽孢杆菌基因编辑技术概况
        1.6.1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1.6.2 CRISPR-Cas9技术
        1.6.3 其他基因敲除方法
        1.7 暹罗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8.2 主要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拮抗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2.1.4 培养基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2.2.2 细菌的分离
        2.2.3 拮抗菌的筛选
        2.2.4 拮抗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6 JFL15菌株抗菌谱的测定
        2.2.7 水产病原指示菌耐药性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带鱼肠道中细菌的分离
        3.2 JFL15菌株的常规方法鉴定
        3.2.1 JFL15菌株的形态特征
        3.2.2 JFL15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3.3 JFL15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3.1 基因组DNA提取
        3.3.2 16SrDNA序列的扩增
        3.3.3 16SrDNA测序
        3.3.4 菌株的进化树分析
        3.4 水产病原菌耐药性的测定
        3.5 JFL15发酵上清液的抗菌谱测定
    4 讨论
        4.1 芽孢杆菌作为抗生物替代物的优势
        4.2 关于芽孢杆菌的鉴定
        4.3 关于菌株JFL15的抗菌活性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暹罗芽孢杆菌JFL15产抗菌活性物的发酵条件及其提取方法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活化
        2.2.2 种子液的制备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 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2.2.4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2.2.5 发酵条件的优化
        2.2.6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液理化性质研究
        2.2.7 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2.2.8 不同方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抗菌谱测定
        2.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生长曲线的测定
        3.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条件的优化
        3.2.1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3.2.2 培养基装液量的影响
        3.2.3 接种量的影响
        3.2.4 培养基起始pH值的影响
        3.2.5 培养温度的影响
        3.2.6 培养时间的影响
        3.2.7 转速的影响
        3.3 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研究
        3.3.1 对酶的稳定性
        3.3.2 对热的稳定性
        3.3.3 对酸碱的稳定性
        3.3.4 对紫外线的稳定性
        3.3.5 储存时间的影响
        3.4 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3.4.1 最佳硫酸铵浓度的确定
        3.4.2 不同方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抗菌谱测定及活性比较
    4 讨论
        4.1 关于发酵培养基选择
        4.2 发酵条件优化
        4.3 关于抗菌物质提取方法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菌株JFL15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抗菌活性物质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菌培养
        2.2.2 菌株JFL15的全基因组测序
        2.2.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4 基于全基因组比对的菌株JFL15鉴定
        2.2.5 菌株JFL15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的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 测序与组装结果
        3.3 基因组测序质量控制分析
        3.3.1 GC含量与测序深度关联分析
        3.3.2 K-mer分析
        3.4 菌株JFL15全基因组基本概况
        3.5 比较基因组分析
        3.5.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3.5.2 Core和Pan基因分析
        3.5.3 基于全基因组比较的菌株JFL15鉴定
        3.6 基因组特征功能分析
        3.6.1 COG功能分类
        3.6.2 GO功能分类
        3.6.3 KEGG代谢途径分析
        3.7 抗菌活性物质基因簇挖掘与分析
        3.8 抗菌物质合成通路分析
        3.8.1 抗生素的代谢途径
        3.8.2 非核糖体合成的抗菌物质的代谢途径
        3.8.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中的调控系统
    4 讨论
        4.1 基于全基因的菌株JLF15鉴定
        4.2 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分析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基因检测
        2.2.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基因检测
        3.2 挥发性抗菌物质的鉴定及活性分析
        3.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挥发性物质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3.2.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挥发性抑菌代谢物鉴定
        3.3 硫酸铵沉淀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3.1 硫酸铵沉淀A组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3.2 硫酸铵沉淀B组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3.3 组份A1和B的抗菌谱测定
        3.4 盐酸沉淀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4.1 盐酸沉淀法对JFL15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粗提
        3.4.2 SephadexLH-20凝胶层析分离
        3.4.3 制备型反向HPLC纯化
        3.4.4 纯化后活性物质的鉴定
        3.4.5 IturinA和BacillomycinF的MIC测定及抗菌机理研究
        3.5 乙酸乙酯萃取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5.1 SephadexLH-20凝胶层析分离
        3.5.2 制备型反向HPLC纯化
        3.5.3 纯化后活性物质的鉴定
        3.5.4 抗菌活性检测
    4 讨论
        4.1 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
        4.2 关于抗菌物质的鉴定
        4.3 关于提取方法研究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菌株JFL15中抗菌蛋白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2.1.4 培养基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本地blast数据库的构建
        2.2.2 抗菌蛋白基因的挖掘
        2.2.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2.2.4 抗菌蛋白基因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
        2.2.5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验证
        2.2.6 重组蛋白的表达
        2.2.7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抑菌活性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DNA提取
        3.2 抗菌蛋白基因的挖掘
        3.3 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3.3.1 8种抗菌蛋白基因的扩增
        3.3.2 阳性克隆载体鉴定及测序
        3.4 抗菌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1 抗菌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3.4.2 抗菌蛋白疏水性分析
        3.4.3 抗菌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3.5 抗菌蛋白的表达
        3.5.1 原核表达载体的筛选
        3.5.2 抗菌蛋白的原核表达
    4 讨论
        4.1 关于原核表达载体选择
        4.2 关于蛋白表达量
        4.3 关于重组蛋白抗菌活性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尝试敲除cody基因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2.1.2 引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2.1.5 培养基
        2.1.6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2.2.2 以cody基因为敲除靶点的同源重组敲除载体的构建
        2.2.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的转化
        2.2.4 pHT-Cas9-gRNA敲除系统的鉴定
        2.2.5 pHT08-cody敲除系统的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
        3.1.1 pHT08质粒的提取
        3.1.2 cas9基因的扩增
        3.1.3 pHT08-Cas9质粒鉴定
        3.1.4 gRNA片段的扩增
        3.1.5 pHT08-Cas9-gRNA质粒鉴定
        3.1.6 电击转化结果
        3.1.7 转化子质粒提取及PCR鉴定
        3.1.8 Cas9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
        3.1.9 cody基因的敲除鉴定
        3.2 以cody基因为敲除靶点的同源重组敲除体系的构建
        3.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DNA提取
        3.2.2 cody基因上、下游同源臂扩增
        3.2.3 pHT08-cody-up中间载体的鉴定
        3.2.4 pHT08-cody-up-down载体的鉴定
        3.2.5 电击转化结果
        3.2.6 转化子质粒提取及PCR鉴定
        3.2.7 同源重组法cody基因的敲除鉴定
        3.2.8 线性片段(up-Cm-down)转化敲除鉴定
    4 讨论
        4.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转化
        4.2 同源重组敲除体系
        4.3 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
    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菌株JFL15的16SrDNA基因序列
附录B 8种(C、G、S、T、A2、AP、N、B1)抗菌蛋白的编码序列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荔枝炭疽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荔枝
    1.2 胶孢炭疽病菌概述
        1.2.1 胶孢炭疽病菌的分类地位
        1.2.2 胶孢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1.2.3 荔枝炭疽病的危害症状
        1.2.4 荔枝炭疽病的病害循环
        1.2.5 荔枝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3 胶孢炭疽病菌抗药性研究
        1.3.1 胶孢炭疽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MBCs)的抗药性研究
        1.3.2 胶孢炭疽病菌对 14ɑ‐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的抗药性研究
        1.3.3 胶孢炭疽病菌对Qo Is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主要药剂和试剂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嘧菌酯的敏感性
        2.2.1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2.2.2 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2.2.3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嘧菌酯的抗性程度划分标准
    2.3 抗药突变体的诱导
        2.3.1 药剂驯化
        2.3.2 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测定
    2.4 抗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嘧菌酯的生物学特性
        2.4.1 抗性菌株的形态
        2.4.2 抗性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干重测定
        2.4.3 抗性菌株的产孢能力及孢子萌发能力测定
        2.4.4 抗性菌株的致病性
    2.5 交互抗药性测定
    2.6 抗性分子机制研究
        2.6.1 菌丝收集
        2.6.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6.3 不同目的片段的引物和PCR扩增
        2.6.4 目的片段的回收
        2.6.5 目的片段的克隆
        2.6.6 阳性克隆PCR鉴定
        2.6.7 目的片段测序
    2.7 数据处理分析与序列比对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研究
        3.1.1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基线的确立
        3.1.2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频率和抗性水平
        3.1.3 抗甲基硫菌灵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3.1.4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交互抗性
        3.1.5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分子机制
    3.2 荔枝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研究
        3.2.1 荔枝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
        3.2.2 荔枝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频率和抗性水平
        3.2.3 抗咪鲜胺突变体的药剂驯化
        3.2.4 抗咪鲜胺的生物学特性
    3.3 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研究
        3.3.1 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
        3.3.2 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频率和抗性水平
        3.3.3 抗嘧菌酯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3.3.4 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交互抗性
        3.3.5 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分子机制
4 结论与讨论
    4.1 荔枝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风险
    4.2 荔枝炭疽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
    4.3 荔枝炭疽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5)两株链霉菌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潜力和防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荔枝的概述
    1.2 荔枝霜疫病的研究进展
        1.2.1 荔枝霜疫病的危害
        1.2.2 荔枝霜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1.2.3 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措施
        1.2.3.1 农业防治
        1.2.3.2 化学防治
        1.2.3.3 生物防治
    1.3 链霉菌的研究概况
        1.3.1 链霉菌的分布情况及形态特征
        1.3.2 链霉菌分类鉴定方法
        1.3.3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1.3.4 链霉菌的生防作用机制
        1.3.4.1 抗生作用
        1.3.4.2 寄生作用
        1.3.4.3 竞争作用
        1.3.4.4 促生作用
        1.3.4.5 诱导抗性
    1.4 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4.1 真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4.2 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4.3 链霉菌挥产生的发性抑菌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荔枝霜疫霉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供试菌株
        2.1.1.2 培养基
        2.1.2 实验方法
        2.1.2.1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纯化
        2.1.2.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1.2.1.2 放线菌株的分离及保藏
        2.1.2.2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2.1.2.2.1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初选
        2.1.2.2.2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复筛
        2.1.2.2.3 生防放线菌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抑菌活性测定
        2.1.2.2.4 产生挥发性抑菌物质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2.1.2.2.5 放线菌TJGA-19菌株活体的抑菌谱测定
        2.1.2.2.6 放线菌TJGA-19发酵滤液的抑菌谱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放线菌分离纯化
        2.2.2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初选
        2.2.3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复选
        2.2.4 生防放线菌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抑菌活性测定
        2.2.5 产生挥发性物质(VOCs)抑制荔枝霜疫霉的菌株
        2.2.6 放线菌TJGA-19菌体的抑菌谱测定
        2.2.7 放线菌TJGA-19发酵滤液的抑菌谱测定
    2.3 小结
第三章 放线菌TJGA-19、BWL-H1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1.1 供试菌株
        3.1.1.2 供试培养基
        3.1.2 实验方法
        3.1.2.1 16S rDNA序列分析
        3.1.2.1.1 基因组DNA提取
        3.1.2.1.2 PCR扩增
        3.1.2.1.3 PCR产物检测
        3.1.2.1.4 序列分析
        3.1.2.2 形态特征观察
        3.1.2.2.1 光学显微镜观察
        3.1.2.2.2 扫描电镜观察
        3.1.2.3 培养特征观察
        3.1.2.4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3.1.2.4.1 碳源利用
        3.1.2.4.2 氮源利用
        3.1.2.4.3 pH耐受实验
        3.1.2.4.4 NaCl耐受实验
        3.1.2.4.5 温度耐受实验
        3.1.2.4.6 过氧化氢酶实验
        3.1.2.4.7 脲酶实验
        3.1.2.4.8 酯酶实验
        3.1.2.4.9 明胶液化实验
        3.1.2.4.10 淀粉水解实验
        3.1.2.4.11 纤维素利用实验
        3.1.2.4.12 硫化氢产生实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株TJGA-19的多相分析鉴定
        3.2.1.1 菌株TJGA-19的基因组DNA提取及扩增
        3.2.1.2 菌株TJGA-19的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2.1.3 菌株TJGA-19形态特征
        3.2.1.4 菌株TJGA-19培养特征
        3.2.1.5 菌株TJGA-19生理生化特征
        3.2.2 菌株BWL-H1的多相分析鉴定
        3.2.2.1 菌株BWL-H1的基因组DNA提取及扩增
        3.2.2.2 菌株BWL-H1的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2.2.3 菌株BWL-H1形态特征
        3.2.2.4 菌株BWL-H1的培养特征
        3.2.2.5 菌株BWL-H1生理生化特征
        3.2.3 菌种鉴定
        3.2.3.1 菌株TJGA-19的鉴定
        3.2.3.2 菌株BWL-H1的鉴定
    3.3 小结
第四章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条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供试菌株
        4.1.1.2 培养基
        4.1.2 实验方法
        4.1.2.1 种子液的制备
        4.1.2.2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4.1.2.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4.1.2.4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优化
        4.1.2.4.1 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4.1.2.4.2 碳源筛选
        4.1.2.4.3 有机氮源筛选
        4.1.2.4.4 无机氮源筛选
        4.1.2.4.5 微量元素筛选
        4.1.2.5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用量优化
        4.1.2.5.1 可溶性淀粉用量筛选
        4.1.2.5.2 黄豆粉用量筛选
        4.1.2.5.3 (NH_4)_2SO_4用量筛选
        4.1.2.5.4 NaCl用量筛选
        4.1.2.5.5 酵母粉用量筛选
        4.1.2.6 菌株TJGA-19发酵条件优化
        4.1.2.6.1 发酵温度筛选
        4.1.2.6.2 发酵时间筛选
        4.1.2.6.3 培养基pH值筛选
        4.1.2.6.4 摇床转速筛选
        4.1.2.6.5 装液量筛选
        4.1.3 优化培养条件后的抑菌活性检测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优化
        4.2.1.1 不同碳源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1.2 不同有机氮源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1.3 不同无机氮源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1.4 不同微量元素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2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用量优化
        4.2.2.1 可溶性淀粉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2.2 黄豆粉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2.3 (NH4)2SO4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2.4 NaCl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2.5 酵母粉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3 菌株TJGA-19发酵条件优化
        4.2.3.1 发酵温度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3.2 发酵时间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3.3 培养基pH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3.4 摇床转速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3.5 装液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2.4 优化培养条件后的抑菌活性检测
    4.3 小结
第五章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滤液稳定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供试菌株
        5.1.1.2 培养基
        5.1.2 实验方法
        5.1.2.1 菌株TJGA-19种子液的制备
        5.1.2.2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5.1.2.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5.1.2.4 菌株TJGA-19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5.1.2.5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5.1.2.5.1 光照稳定性
        5.1.2.5.2 热稳定性
        5.1.2.5.3 蛋白酶K稳定性
        5.1.2.5.4 酸碱稳定性
        5.1.2.5.5 紫外光的稳定性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光照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5.2.2 温度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5.2.3 100℃下不同处理时间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5.2.4 蛋白酶K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5.2.5 pH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5.2.6 紫外光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1.1 供试菌株
        6.1.1.2 植物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2.1 菌株TJGA-19种子液的制备
        6.1.2.2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6.1.2.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6.1.2.4 菌株TJGA-19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6.1.2.5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6.1.2.6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6.1.2.7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6.1.2.8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6.1.2.8.1 光学显微镜观察
        6.1.2.8.2 扫描电镜观察
        6.1.2.8.3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6.1.2.9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6.2.2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6.2.3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6.2.4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6.2.4.1 光学显微镜观察
        6.2.4.2 扫描电镜观察
        6.2.5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6.2.6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6.3 小结
第七章 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1.1 供试菌株
        7.1.1.1.1 生防菌
        7.1.1.1.2 靶标菌
        7.1.1.2 植物材料
        7.1.1.3 培养基
        7.1.2 实验方法
        7.1.2.1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7.1.2.2 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制备
        7.1.2.3 培养时间对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7.1.2.4 活性碳对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7.1.2.5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7.1.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7.1.2.7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7.1.2.8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7.1.2.8.1 扫描电镜制样
        7.1.2.8.2 透射电镜制样
        7.1.2.9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7.1.2.10 挥发性物质的收集及鉴定
        7.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培养时间对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7.2.2 活性碳对阿孙链霉菌TJGA-19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7.2.3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7.2.4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7.2.5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7.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7.2.7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7.2.8 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实验方法
        8.1.2.1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8.1.2.2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制备
        8.1.2.3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谱测定
        8.1.2.4 培养时间对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8.1.2.5 活性碳对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8.1.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8.1.2.7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芽管形态的影响
        8.1.2.8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8.1.2.9 挥发性物质对芽管穿透玻璃纸能力的影响
        8.1.2.10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8.1.2.10.1 扫描电镜制样
        8.1.2.10.2 透射电镜制样
        8.1.2.11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在离体叶片上侵染过程的影响
        8.1.2.12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8.1.2.13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枝条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8.1.2.14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果实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8.1.2.15 挥发性物质的收集及鉴定
        8.1.2.16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8.1.2.16.1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8.1.2.16.2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芽管生长的影响
        8.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谱
        8.2.2 培养时间对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8.2.3 活性碳对粪生链霉菌BWL-H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8.2.4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8.2.5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芽管形态的影响
        8.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8.2.7 挥发性物质对芽管穿透玻璃纸能力的影响
        8.2.8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8.2.9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在离体叶片上侵染过程的影响
        8.2.10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8.2.11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枝条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8.2.12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果实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8.2.13 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8.2.14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孢子囊萌发和芽管生长的影响
    8.3 小结
第九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
    9.1 全文讨论
        9.1.1 荔枝霜疫霉拮抗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9.1.2 放线菌TJGA-19、BWL-H1的鉴定
        9.1.3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条件优化
        9.1.4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滤液稳定性研究
        9.1.5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研究
        9.1.6 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9.1.7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9.2 总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6)生物保鲜剂CF-3防治荔枝炭疽病及其生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
        1.2.2 枯草芽孢杆菌CF-3对荔枝炭疽病的防治
        1.2.3 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CF-3对荔枝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2.2 CF-3对荔枝果皮膜透性和丙二醛 (MDA) 含量的影响
    2.3 CF-3对荔枝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的影响
    2.4 CF-3对荔枝果皮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的影响
    2.5 CF-3对荔枝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和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的影响
    2.6 CF-3对荔枝果皮还原型抗坏血酸 (ASA) 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含量的影响
    2.7 CF-3对荔枝果皮几丁质酶 (CHI) 和β-1, 3-葡聚糖酶 (GLU) 活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7)不同来源荔枝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菌株
        1.1.2荔枝组织材料
    1.2方法
        1.2.1致病力测定
        1.2.2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菌株致病力比较验证
        2.1.1病斑直径差异
        2.1.2不同发病级别寄主组织上菌株的比率差异
        2.1.3聚类分析
    2.2不同致病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2.2.1菌丝形态和生长速度的比较
        2.2.2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盘的比较
        2.2.3产孢量的比较
        2.2.4孢子萌发率的比较
3结论与讨论

(8)我国荔枝产区杀菌剂的使用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荔枝产区防治荔枝病害的杀菌剂使用情况
2 荔枝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果农对杀菌剂的防控对象及安全用药认识不清
    2.2 部分产区使用杀菌剂种类较单一或较陈旧
    2.3 缺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意识
3 防治荔枝主要病害的新杀菌剂及使用方法
    3.1 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部分新杀菌剂及使用方法
    3.2 防治荔枝炭疽病的部分新杀菌剂及使用方法
    3.3 兼治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杀菌剂
4 使用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几点建议

(9)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3.1 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
        1.3.2 对荔枝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烯酰吗啉与咪鲜胺不同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作用
    2.2 烯酰吗啉与咪鲜胺不同配比对荔枝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作用
3 讨论与结论

(10)咪鲜胺对几种重要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咪鲜胺的性质和作用机理
    1.2 咪鲜胺在国内的应用状况
    1.3 咪鲜胺的几种防治对象的介绍
    1.4 我国杀菌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设计
    2.3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2.4 施药方法
    2.5 调查与计算方法
    2.6 调查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5%使百克乳油防治荔枝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50%使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黑痘病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50%使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黑痘病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25%使百克乳油防治穗颈瘟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25%使百克乳油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25%使百克乳油防治苹果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荔枝炭疽病发生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荔枝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李少卡,赵亚,王祥和,胡福初,陈哲,范鸿雁.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04)
  • [2]防治荔枝炭疽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J]. 李少卡,何凡,陈哲,王祥和,胡福初,郭利军,赵亚,罗志文,邓会栋,范鸿雁,何舒. 农药, 2019(10)
  • [3]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D]. 许本宏.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荔枝炭疽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D]. 董丁铭.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两株链霉菌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潜力和防病机理研究[D]. 邢梦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生物保鲜剂CF-3防治荔枝炭疽病及其生化机理[J]. 裴炜,戴彦韵. 农产品加工, 2015(09)
  • [7]不同来源荔枝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张新春,彭元科,王家保. 中国果树, 2015(03)
  • [8]我国荔枝产区杀菌剂的使用现状及建议[J]. 彭埃天,凌金锋,习平根,宋晓兵,冼继东,姜子德. 中国热带农业, 2011(05)
  • [9]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作用研究[J]. 凌金锋,彭埃天,宋晓兵,陈霞,习平根,姜子德.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8)
  • [10]咪鲜胺对几种重要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D]. 何荣状.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荔枝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