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包公”师傅(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茹[1](2021)在《陵川曲艺音乐传承现状考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陵川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有着较为浓厚的曲艺传统,陵川县的曲艺品种主要有陵川钢板书、陵川丝弦书和陵川鼓书,但陵川鼓书是借鉴“长子鼓书”(主要流传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而来,并非本土曲种,所以本文以陵川钢板书和陵川丝弦书这两种曲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陵川县曲艺音乐传承现状。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是陵川县曲艺音乐的主要传承团体,是山西省生存状况较好的盲人班社,在曲艺队逐步解散、曲艺音乐发展不容乐观的今天,其演出场次与曲艺作品却不断增加,呈现良好态势。本文从曲艺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陵川曲艺音乐的生成环境、形态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第一章介绍陵川县曲艺音乐形成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发展变迁;第二章是曲艺音乐艺术形态及文化功能现状考察;第三章是对陵川县曲艺音乐传承现状的考察;第四章以“太行书会”为例研究政府和民间结合的传承方式;第五章是对陵川县曲艺音乐传承现状问题的总结以及对策分析。希望在国家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大力号召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响应下,以及艺人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曲艺等传统音乐可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陵川曲艺音乐概况、曲艺音乐形态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传承现状考察、政府和民间结合的传承方式、问题及对策分析五个部分,希望通过这五个部分的论述,使人们对以陵川钢板书和陵川丝弦书为代表的陵川曲艺音乐传承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使艺人对曲艺音乐传承的优势与不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为陵川县曲艺音乐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何明[2](2020)在《安徽石牌镇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牌戏剧盔帽不仅具有戏剧文化的内涵,更在当代转型成为民间信仰的物质载体。通过以“传承”为线索,将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传承环境、传承历史、传承内容和传承模式串联起来,旨在探寻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传承规律与内在逻辑,并对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予以反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力图在研究中凸显三个关注,即:一是关注整体性,考察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在石牌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整体的传承生态;二是关注包括传承人在内的传承主体,直面主体实践,充分尊重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三是对活态传承的关注,在关注活态传承的同时把握变异性。揭示何以传承,剖析传承得失,以促进有序传承。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因戏而生,随时代变迁而沉浮。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之所以得以传承至今,乃是因为艺人在接续传统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变迁,并通过与民众的互动实现转型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具有片面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影响要辩证看待。针对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保护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文化部门、传承人与其他艺人三方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力图促进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有序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刘重麟[3](2020)在《说书与敬神:太行山神书艺人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神书是一种在太行山区域民间信仰活动中表演的文艺形式,常见于公共庙会的酬神仪式与私人家户的还愿仪式。神书艺人是指参与仪式策划与表演,精通乐器或说唱技能并以此为生的群体。他们出生贫寒,身体缺陷,现实中常常遭受不公待遇,处于社会边缘。本文通过对“神书艺人”这一地域标志性民间曲艺群体及其仪式性说唱活动的研究,剖析流动的艺人是如何链接村落社会中人、祖先、神的关系,如何互构仪式角色与社会身份,进而讨论技术时代的神书艺人的生存规则与生活策略。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环境、民间信仰、灾荒移民、晋商流动、佛头宣卷与乐户赛社等因素对神书艺人的历史源流与说唱传统的影响,重新审视了曲艺说唱作为神圣载体参与社会交换的过程。第二章通过考察清末民初神书艺人群体的行会组织,讨论了中国传统业缘性社会组织的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其中发现祖师崇拜对行业内部秩序整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三皇信仰是官方祭祀下移民间与艺人群体借神自重、塑造认同的双重构建。孔圣崇拜强调了艺术来源的正统性与说古劝善的功能。对苗庄王、邱祖的敬奉体现了佛道传教对曲艺传承的影响。第三章从艺人的主体性出发,重点介绍了太行山神书艺人入行前的苦难遭遇,学艺经历与婚姻生活。艺人将苦难遭遇转化为奇遇经历,以此塑造灵验的仪式身份。学艺中师徒关系的建立既维持了曲艺流派的风格特征与特殊技艺,也建立了一种互惠型的经济契约。在婚姻家庭方面,艺人的通婚圈主要是以其演艺活动的地域范围为中心向外扩散。职业特点、经济收入、身体状况成为艺人建立婚姻关系的消极因素。第四章介绍了神书表演的具体场合、说唱程序与文本选择,比较了襄垣郭庄村求雨书与长子岚水乡杨府周年书两类演出的异同,具体分析了艺人在链接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中作用与功能。第五章选取了神书类型之一的庙会书为研究对象,介绍神书表演的基本形式、市场关系与经营模式,剖析神书艺人的人际交往网络与社会互动模式。神书演出的基本形式地摊、神棚与舞台派生出香客还愿经济、善人功德捐赠,村落商业雇佣三类市场关系。神书市场的多元性促使艺人在表演中运用不同的策略满足主家的期待。说唱表演中“吉祥话”“扣子”的使用,团队搭班与收入分配的秩序化,个人营销与社交的线上化都是影响艺人经济收入与演艺市场的重要因素。
强君[4](2020)在《山西孝义皮影戏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皮影戏是民间传统小戏的一种重要剧种,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产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皮影戏的调查研究不但可以帮助认识传统民间小戏等剧种,也有助于为我们了解民间小戏的历史成因,发展历史脉络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事实依据。本文在对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及其皮影木偶剧团、表演舞台、传承人等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等相关内容,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知识,以孝义皮影戏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了其产生的历史渊源、表演形态、剧目班社、文化功能以及传承模式等相关问题,并结合传承过程中皮影戏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孝义位于吕梁山脉中断,是吕梁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之地,交通便利,经济发展速度快。孝义皮影戏作为传统的民间小戏,自然受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演出上的独特性“半农半艺”、独具特色的孝义碗碗腔、表演舞台的形式化、剧目剧情的多样化、文化功能的丰富性以及与民俗文化的内涵性。皮影戏演出活动的频繁,与演出地点的不固定性,使得孝义皮影戏活动演出时间跨度较长,而表演时所唱的声腔主要包括碗碗腔、吹腔、秦腔等。孝义碗碗腔是孝义原有唱腔与外来剧种唱腔相互融合产生的,山西商人为碗碗腔在孝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并因此不断提升艺人的表演技艺。同时,碗碗腔的形成发展也为晋商经济发展进一步开拓了市场。孝义皮影戏也是民俗文化的产物,它作为农民农事前祭天,庆丰时庆祝的重要演出活动,具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性质,同时也是娱民娱乐的重要活动,这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内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庙会时期以皮影戏为中心而形成的商贸集散之地,对于皮影的传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皮影酬神还愿的功能是其与庙会相结合的关键。因此,对孝义皮影戏的调查与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整个孝义影戏艺人以及他们的传承状态,社会地位,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问题,并能够以此来不断调适心态及形象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与主流社会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延续皮影戏的发展轨迹。
阮鸿璜[5](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赵莎莎[6](2019)在《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腔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种,是整个梆子腔体系的代表。明清以来,生长于民间的传统秦腔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由无数民间艺人积累创造,形成了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剧目,承担着娱人娱神、祈福还愿、人际交往等多重社会功能,是西北地区民众性格、世俗人情、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现。“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课题,本文着力于在戏曲学研究视域下对传统秦腔剧目进行综合性、全面性考察,融传统秦腔剧目的基本特征、发展流变、创作形态、文学特色、舞台呈现、民俗文化、地域流播等多方面的研究于一体。本文从传统秦腔剧目的概况研究开始,从“概况”、“分类”、“命名”三方面对剧目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聚焦剧目的创作形态演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剧目的文学特色与舞台呈现,并延展到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力图构建一个立体多元的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框架。第一章“传统秦腔剧目概况”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考辨传统秦腔剧目的出现时间,探析其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特征,分析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特征及创作阶段,研究代表性文人创作剧目的秦腔移植,统计剧目数量并梳理存目、存本情况。第二章“传统秦腔剧目分类”按研究视域的不同,从戏曲研究的常规视角和传统秦腔剧目的本体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对剧目的分类进行系统梳理与细化评述,总结剧目分类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命名”关注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从剧目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出发,重点分析纷繁复杂的多名与重名现象,探究传统秦腔剧目命名背后的民间性特质。第四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是第五章“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与第六章“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的研究基础。第四章从演员中心制为主导的剧目创作形态出发,梳理传统秦腔剧目从口头剧本形态的路头戏到有固定文本形态的定本戏的嬗变轨迹。第五章分析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重点关注剧目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叙事共生体背景下剧目的多元化题材来源,分析英雄演义、世俗传奇和神怪故事这三种传统秦腔剧目的主要题材类型对秦人性格、西北民风、甘陕民俗等秦地文化的展现。探究传统秦腔剧目的故事内涵对民众心理的体现以及集体愿望的表达,分析传统秦腔剧目中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塑造所体现出的平民阶层的想象特征,分析“同姓一家”心理主导下演出剧目的民俗禁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概括传统秦腔剧目所具备的俗文学特质,重点分析经典剧目《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展现。第六章研究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传统秦腔剧目的编演将舞台效果放在第一位,特技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艺术化地塑造人物、表现情绪、展现剧情。名角优秀的舞台表现力成就了一批经典剧目,二者之间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关系。而传统秦腔剧目之所以适宜场上演出,和剧目所具备的剧场性密切相关。从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的对比分析可见,根植于民间的传统秦腔剧目具备更强的剧场性,更适合舞台演出。第七章是传统秦腔剧目的衍生研究。秦腔在西北地区的广泛流播使其具备了西北文化的共性特质,但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秦腔班社和艺人在组织方式、擅演剧目上各有不同,剧目的流播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传统秦腔剧目由此更为丰富多元。余论部分是传统秦腔剧目研究的延展性讨论。关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改工作对剧目造成的影响,并引入“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的概念探讨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余聪[7](2019)在《观音题材宝卷研究》文中指出观音题材宝卷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文学与宗教宝卷,本生与应身故事宝卷等。观音题材宝卷在命名、形制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宝卷序言及俗曲则提供了了解宝卷版本、明清俗曲发展新的视角。宝卷叙事上遵循一定的程式结构,总体分为三大叙事类型:地狱叙事构建奇幻诡谲的异质空间,通过地狱恐怖劝人向善;家庭叙事关注家庭内部关系,描写了家庭内部修道与伦理的矛盾及其消解;时事叙事关注时事,提出解决措施,注重社会稳定。本生故事中妙善公主坚心修行,应身故事中观音随类化现,承担着启悟者、指引者、救度者的角色。宝卷中的观音信仰复杂,南海观音保留了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拔苦与乐的核心义理,同时融合了其他观音信仰成为主流。民众信仰活动则围绕“家庭-庙宇-普陀山”三重信仰空间展开,仪式丰富,信仰的内容更注重实用。宝卷的功能丰富,观音题材宝卷是民众社会道德的教科书,通过“法戒并陈”的方式指引人们构建符合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同时,以《香山宝卷》为代表的众多女性修行宝卷为女性提供了解脱的“新”出路。宝卷中的禅宗语句、方言语词、熟语歇后语、民俗事项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是一座重要的宝库。
周柱英[8](2019)在《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研究》文中提出话语标记是作为连接话语前后关系和表达说话者立场、情感、态度的一种语言成分,也是说话者引导和制约听话者理解其交际意图的一种语用策略,对话语组织和理解有重要的作用。话语标记在各类篇章中都有分布。本文以四川成都评书艺人李伯清的“散打评书”话语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以衔接-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采用定性和定量,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对李伯清“散打评书”中的话语标记进行分类统计,讨论各类话语标记的功能,并通过比较说明主要的话语标记类型,由此探求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特点与成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李伯清“散打评书”的相关研究和国内外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本文参照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概念的界定和划分的标准,结合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对话语标记进行定义。然后,逐一找出李伯清“散打评书”中的话语标记,并从语义—语用的角度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对自建的语料库进行检索,统计出各类话语标记的位置分布和使用情况。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各类话语标记的功能。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话语标记虽不具有概念意义,不表达概念功能,但在语篇组织、交际互动和标明说话人元语用意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以衔接-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为基础,结合大量的语例,重点探讨了李伯清“散打评书”中各类话语标记在语篇组织、人际协商和元语用功能方面的具体表现。第四章尝试探求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特点及成因。首先,通过与北方评书代表人袁阔成的经典评书《三国演义》进行对比,分析出李伯清“散打评书”中话语标记在使用上、形式上及地域上所具有的特点。其次,尝试解释影响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使用的成因。李伯清“散打评书”的“散打”叙事风格和突出的口语特征——随意性、互动性和连贯性都制约着说话者对话语标记的选择,同时话语标记的选用也受到受众对象和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朱栋绮[9](2019)在《绍兴目连戏的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绍兴民间祭祀活动频繁,常通过目连戏等宗教剧目来满足祭祀的需求,使得目连戏得以流传,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首先对绍兴目连戏进行溯源,梳理其在历史上的演出情况。明清时绍兴一带目连戏演出繁盛,五十年代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少。近年来得益于非遗保护机制,绍兴目连戏迎来了第二春。在探究实际发展情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绍兴地域文化环境下,演出习俗及民间信仰等对目连戏这类剧目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演出实录对绍兴目连戏演出剧团的传承人及传承剧目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绍兴目连戏的折子戏演出及全本《目连救母》老戏复排的情况,具体到新昌调腔剧团、浙江省绍剧团、上虞哑目连传承人、马山镇群乐农民艺术团等绍兴目连戏传承群体。在此基础上,剖析传承过程中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存在的不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绍兴目连戏。
孙梦梅[10](2018)在《安徽包公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拯以其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善断疑案着称,又因勤政爱民、体恤百姓深受民众的喜爱。时至今日,在其家乡还广泛流传着他的传说、轶事。本文以流传在包公故里安徽地区的包公传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类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安徽包公传说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包公出生、成长、为官及离世等人生的各个阶段。笔者首先从包公的家世背景和生平入手,探究包公与安徽的关系,并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和整理包公传说的地域分布;其次,对搜集整理出的71则安徽包公传说根据传说的主要内容,运用民间文学的类型归纳法,将其归纳为五大主题、六十九个类型;然后,运用民间文学基本理论和传说学方法,深入分析安徽包公传说的口头语言叙事特征和蕴含的民俗文化特色;最后,分析安徽地方政府为安徽包公文化的打造所做的工作,以及包公传说在包公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我的“包公”师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包公”师傅(论文提纲范文)
(1)陵川曲艺音乐传承现状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陵川曲艺音乐概况 |
第一节 自然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历史发展概况 |
一、1943 年以前 |
二、1943年——1966 年 |
三、1966——1976 年 |
四、1978——2013 年 |
五、2013 年至今 |
第二章 陵川曲艺音乐艺术形态及文化功能现状考察 |
第一节 陵川钢板书艺术形态 |
一、唱腔形式 |
二、唱词格律和腔词关系 |
三、伴奏 |
四、表演形式 |
五、曲目 |
第二节 陵川丝弦书艺术形态 |
一、唱腔形式 |
二、唱词格律和腔词关系 |
三、伴奏 |
四、表演形式 |
五、曲目 |
第三节 陵川钢板书和陵川丝弦书之比较 |
一、共性 |
二、差异性 |
第四节 陵川曲艺的文化功能 |
一、经济功能 |
二、地域文化价值 |
三、社会和谐功能 |
四、教育功能 |
五、民俗文化价值 |
六、审美功能 |
七、娱乐功能 |
第三章 陵川曲艺音乐传承现状考察 |
第一节 曲艺团体现状考察 |
一、“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现状考察 |
二、“盲人就业说唱团”现状考察 |
三、“满富说书队”现状考察 |
第二节 社会传承现状考察 |
一、理论认知不足 |
二、曲艺观众较多 |
三、传承人缺失 |
四、传承不均衡 |
第三节 学校传承现状考察 |
一、曲艺实践较少 |
二、对“非遗”及传承人了解不足 |
三、潜在传承人较多 |
四、传承不均衡 |
第四节 传承人个案考察 |
一、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党支部书记——侯安凤 |
二、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队长——靳文莲 |
三、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副队长——宋学敏 |
四、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骨干成员——焦路兰 |
第四章 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传承——以“太行书会”为例 |
第一节 “太行书会”概况 |
第二节 “太行书会”实况 |
第三节 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
第五章 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
第一节 现状问题 |
一、曲艺唱腔简单 |
二、地方特色不足 |
三、传承结构单一 |
四、理论宣传不足 |
五、学校传承缺失 |
六、传承范围狭窄 |
第二节 对策分析 |
一、政府保障 |
二、社会支持 |
三、学校践行 |
四、曲艺队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访谈实录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田野考察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安徽石牌镇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现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区位环境与石牌戏剧盔帽发展之关系 |
第一节 自然人文环境与石牌戏剧盔帽业形成之关系 |
一、水上交通带来的经济繁荣 |
二、戏剧资源丰富 |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石牌戏剧盔帽业盛衰之关系 |
一、现代传媒冲击与石牌戏剧盔帽业的衰落 |
二、民间信仰复兴与石牌戏剧盔帽业的繁荣 |
第二章 石牌戏剧盔帽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石牌戏剧盔帽业的产生与发展(清道咸年间-1949年) |
一、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产生(清道咸年间-同治八年) |
二、石牌戏剧盔帽业的发展期(清末至1949年) |
第二节 石牌戏剧盔帽业由盛到衰的转折期(1949年-1978年) |
一、石牌戏剧盔帽业的繁荣期(1949年-1966年) |
二、石牌戏剧盔帽业的衰落期(1966年-1978年) |
第三节 石牌戏剧盔帽业的复兴期与转型期(1978年至今) |
一、石牌戏剧盔帽业的复兴期(1978年-20世纪末) |
二、石牌戏剧盔帽业的转型期(20世纪末至今) |
第三章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基本要素研究 |
第一节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技术的传承与演变 |
一、石牌戏剧盔帽制作材料的传承与演变 |
二、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具的传承与演变 |
三、石牌戏剧盔帽制作流程的传承与演变 |
四、石牌戏剧盔帽式样的传承与演变 |
第二节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传承模式及其得失 |
一、血缘传承及其得失 |
二、亲缘传承及其得失 |
三、业缘传承及其得失 |
四、校园传承及其得失 |
第四章 石牌戏剧盔帽的功能转换与当代建构 |
第一节 功能转换: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保护的两难选择 |
一、民众的宗教实践——功能转换的合理性 |
二、戏剧内涵消解——功能转换的原罪 |
三、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功能转换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项目的当代建构与反思 |
一、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确认过程回顾 |
二、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确认过程的反思 |
第三节 非遗时代艺人的分化 |
一、作为传承人的艺人 |
二、非传承人的艺人群体 |
第五章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
第一节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后继无人 |
二、名不副实 |
三、工艺退步 |
第二节 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的保护路径 |
一、培养后继人才 |
二、承认合法身份 |
三、提升工艺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80年石牌戏剧盔帽产品价目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说书与敬神:太行山神书艺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源起 |
2.学术史综述 |
3.核心概念 |
第一章 神书艺人的历史源流与说唱传统 |
1.1 自然环境与民间信仰 |
1.2 灾荒移民与晋商流动 |
1.3 民间宣卷与乐户赛社 |
第二章 神书艺人的祖师信仰与行会组织 |
2.1 官方祭祀:三皇信仰与三皇会 |
2.2 圣儒先贤:孔子与苗庄王信仰 |
2.3 宗教活动:邱祖信仰与长春会 |
第三章 神书艺人的学艺经历与婚姻家庭 |
3.1 神灵的旨意:入行前的苦难遭遇 |
3.2 出门三辈小:三年投师五年学艺 |
3.3 夫妇搭班子:男人说书女人引路 |
第四章 神书艺人的仪式程序及说唱文本 |
4.1 庙会与家户:神书表演的场合 |
4.2 说书与敬神:神书的说唱程序与文本选择 |
4.3 祈雨与丧葬:襄垣郭庄村求雨书与长子岚水乡杨府周年书 |
第五章 神书艺人的市场竞争及生存策略 |
5.1 地摊、搭棚、舞台:神书表演的基本形式 |
5.2 还愿交换、集体供养、商业雇佣:神书演出的市场关系 |
5.3 策略化、秩序化、线上化:神书艺人的经营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山西孝义皮影戏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动态 |
1.3.1 从皮影戏剧种起源展开研究多种说法 |
1.3.2 对中国皮影戏展开研究成果颇丰 |
1.3.3 对区域研究成果—孝义皮影戏展开研究成为一大热点 |
1.4 研究个案的选择 |
2 孝义皮影戏历史背景与社会概况 |
2.1 孝义皮影戏历史背景 |
2.1.1 孝义皮影戏的起源 |
2.1.2 孝义皮影戏的发展 |
2.2 孝义皮影戏社会概况 |
2.2.1 孝义皮影戏生成的自然环境 |
2.2.2 孝义皮影戏生成的社会环境 |
3 孝义皮影的艺术要素 |
3.1 皮影制作工艺 |
3.2 皮影戏的舞台装置 |
3.3 皮影戏传统剧目特征 |
4 孝义皮影的演剧习俗 |
4.1 皮影戏的独特形态 |
4.2 皮影戏表演习俗 |
4.3 皮影戏的民间班社及表演者 |
5 皮影戏表演场景及其文化功能 |
5.1 皮影戏表演场景 |
5.1.1 农事祭祀与皮影戏 |
5.1.2 农业收成与皮影戏 |
5.1.3 传统节日与庙会中的皮影戏演出 |
5.2 孝义皮影的文化功能 |
5.2.1 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 |
5.2.2 调节民众生活节奏 |
5.2.3 传递民间传统文化 |
5.2.4 整合民间人际关系 |
6 孝义皮影戏的传承状态及其发展 |
6.1 传承人生存状态 |
6.2 传承特点 |
6.2.1 血缘关系——传承人一脉相承 |
6.2.2 地缘关系——艺人间的自我认同 |
6.2.3 业缘关系——艺人群体达成共识 |
6.3 孝义皮影的发展 |
6.3.1 孝义皮影剧目的创新 |
6.3.2 语言的丰富与创新 |
6.3.3 表现形式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搜集整理孝义皮影戏剧本选(部分) |
附录 B |
附录 C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东亚文化圈 |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 |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
小结 |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
一、章节问题 |
二、词序倒置问题 |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
四、心挂在树梢上 |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
七、狼和鹤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雁衔龟 |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
小结 |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
小结 |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故事 |
二、活猴肝故事 |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越语文献 |
后记 |
(6)传统秦腔剧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传统秦腔 |
2、剧目与剧本之辨析 |
3、研究范围 |
三、研究综述 |
1、秦腔剧种演变史研究 |
2、传统秦腔文学研究 |
四、文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统秦腔剧目概况 |
第一节 剧目出现时间 |
一、明初说 |
二、明中叶说 |
三、剧目出现时间推测 |
第二节 剧目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 |
一、生成机制 |
二、传承方式 |
三、花雅之争背景下传统秦腔剧本体制的定型 |
第三节 民间艺人与集体创作 |
一、创作主体及创作特征 |
二、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阶段 |
第四节 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十大本”与秦腔移植 |
一、李芳桂生平及“影戏”简述 |
二、“十大本”及其秦腔移植 |
第五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数量与现存情况 |
一、剧目数量 |
二、现存情况 |
第二章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 |
第一节 戏曲研究常见分类标准 |
一、体制规模 |
二、角色行当 |
三、题材类型 |
四、演出习俗 |
五、其他分类方式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研究主流分类标准 |
一、故事朝代 |
二、版本形态 |
三、禁演与否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的意义 |
一、故事题材丰富广泛 |
二、传统秦腔演出繁盛 |
三、传统秦腔作为独立剧种的成熟性 |
第三章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 |
第一节 命名方式 |
第二节 多名与重名之探析 |
一、一剧多名(同目异名) |
二、多剧一名(同名异目)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的民间性特质 |
一、口语化、通俗化 |
二、类型化 |
第四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
一、从台州戏班的路头戏讲起 |
二、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
第二节 民间艺人对演出剧目的整理:演出抄本 |
一、演出抄本产生的背景 |
二、演出抄本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经典剧目的书坊刻印本与定本戏 |
一、经典剧目刻印本:曲词固定的定本戏 |
二、定本戏评述 |
第五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题材分析 |
一、“叙事共生体”与多元化题材来源 |
二、题材类型与秦地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民众心理表达 |
一、类型戏故事内涵:世俗心理的表达 |
二、平民化王侯英雄:草根阶层的想象 |
三、“同姓一家”的民众心理与民俗禁忌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俗文学特质 |
一、俗文学特质概说 |
二、个案分析:《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 |
第六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表演特技 |
第二节 经典剧目与名角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场上演出 |
一、“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
二、对比研究: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 |
第七章 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陕西的流播 |
一、中路秦腔(西安乱弹) |
二、东路秦腔(同州梆子) |
三、南路秦腔(汉调桄桄) |
四、西路秦腔(西府秦腔)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甘肃的流播 |
一、中路秦腔 |
二、东路秦腔 |
三、南路秦腔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流播 |
一、新疆秦腔 |
二、宁夏秦腔 |
三、青海秦腔 |
余论 |
一、戏改对传统秦腔剧目的影响 |
1、西北地区传统秦腔剧目审查与整理工作报告 |
2、戏改的影响 |
二、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观音题材宝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观音题材宝卷概述 |
第一节 观音题材宝卷分类 |
第二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体制 |
第二章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事特色 |
第一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述结构及手法 |
第二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事类型 |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宝卷中的观音形象 |
第一节 本生故事中的观音形象 |
第二节 应身故事中的观音形象 |
第三节 宝卷图像中的观音 |
第四章 宝卷中的观音信仰与信仰活动 |
第一节 宝卷中的观音信仰 |
第二节 宝卷中民众观音信仰空间及信仰活动 |
第五章 观音题材宝卷的功能 |
第一节 提供道德规劝 |
第二节 指引女性修行 |
第三节 保存文化民俗资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经眼观音题材宝卷 |
附录二 数本观音题材宝卷地狱图景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李伯清“散打评书”研究现状 |
1.3.2 话语标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4.1 衔接-连贯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1.7 语料转写说明 |
第2章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类型分析 |
2.1 话语标记的定义 |
2.1.1 国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界定 |
2.1.2 汉语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界定 |
2.1.3 本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 |
2.1.4 本文中话语标记的特征 |
2.2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分类 |
2.3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位置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功能研究 |
3.1 语篇组织功能 |
3.2 人际协商功能 |
3.3 元语用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特点及成因分析 |
4.1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特点 |
4.1.1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使用特点 |
4.1.2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形式特点 |
4.1.3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地域方言特点 |
4.2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使用特点的成因分析 |
4.2.1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语体风格 |
4.2.2 话语标记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成都方言音韵系统 |
附录2 :李伯清“散打评书”中话语标记语料举例(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绍兴目连戏的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绍兴目连戏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绍兴目连戏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绍兴目连戏溯源 |
第二节 明清及民国绍兴目连戏的演出情况 |
第三节 1949 年后绍兴目连戏的演出情况 |
第二章 绍兴目连戏当代传承的地域文化生态土壤 |
第一节 绍兴目连戏的演出习俗 |
第二节 绍兴目连戏与民间信仰 |
第三章 绍兴目连戏的当代传承团体 |
第一节 专业剧团的师生传承 |
第二节 民间剧团的家族式传承 |
第三节 专业老师与业余演员的传承组合 |
第四章 绍兴目连戏剧目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新昌调腔剧团复排全本《目连救母》 |
第二节 上虞哑目连全剧演出 |
第三节 目连戏“绍剧三绝” |
第四节 马山群乐农民艺术团目连戏剧目 |
第五章 绍兴目连戏传承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专业演出团体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民间演出团体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演出场所的转变 |
第四节 民间信仰转变与消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10)安徽包公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及目的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题意义 |
三、选题目的 |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
一、我国传说研究现状 |
二、包公研究现状 |
(一)历史学研究 |
(二)文学研究 |
(三)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一)类型研究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田野调查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包公传说在安徽的流传与分布 |
第一节 包公与安徽 |
第二节 包公传说在安徽的流传与分布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安徽包公传说的主题与类型 |
一、包公的出生 |
(一)奇异出生 |
(二)异相 |
(三)弃婴 |
二、少年包公 |
(四)嫂嫂抚育 |
(五)姑母为“阿哺” |
(六)拨浪鼓 |
(七)“焦面”的由来 |
(八)巧审偷蛋案 |
(九)巧诗对 |
(十)对诗免店金 |
(十一)对联劝逆子 |
(十二)联对骂员外 |
(十三)小事情断出大道理 |
(十四)智解斗牛之争 |
(十五)包公额头上的月牙 |
(十六)脚印塘 |
(十七)捡芝麻 |
(十八)拒赴富人宴 |
三、成年包公 |
A.断案 |
(十九)漂油珠的铜钱 |
(二十)断鹅 |
(二十一)打笆斗 |
(二十二)巧断争执案 |
(二十三)巧判伞 |
(二十四)巧断家务案 |
(二十五)包公上任坐高低轿 |
(二十六)审石头 |
(二十七)审城隍 |
(二十八)审罗盘 |
(二十九)牛舌案 |
(三十)断牛案 |
(三十一)智断二凤山 |
(三十二)登台判虎 |
(三十三)巧断“韩道青” |
(三十四)无头女尸案 |
(三十五)乌盆喊冤 |
(三十六)鹰叼老鼠断不清 |
B.执法 |
(三十七)铡刀石 |
(三十八)造铡 |
(三十九)一计两圣旨 |
(四十)两山为“出” |
(四十一)除三害 |
(四十二)包公背纤 |
(四十三)国法无亲 |
(四十四)铡包勉 |
C.勤政爱民 |
(四十五)洗墨池 |
(四十六)微服私访 |
(四十七)一亩三分地 |
(四十八)巧免皇粮 |
(四十九)巧赈灾民 |
(五十)初当监税官 |
(五十一)胭脂山 |
(五十二)欢喜老太更欢喜 |
D.清正廉明 |
(五十三)廉泉 |
(五十四)无丝藕 |
(五十五)清不过包公 |
(五十六)月月红 |
(五十七)情别离 |
(五十八)包家大门朝北开 |
四、包公离世 |
(五十九)立碑戒后 |
(六十)石枕头 |
(六十一)疑冢 |
(六十二)墓设机关 |
五、包公死后及其他 |
(六十三)照妖镜 |
(六十四)包家祠堂李家修 |
(六十五)衣胞庙 |
(六十六)千年花园井 |
(六十七)包公捉妖 |
(六十八)包公治病 |
(六十九)包公选土地 |
小结 |
第三章 安徽包公传说与民俗文化 |
第一节 安徽包公传说的口头叙事特征 |
一、安徽包公传说对民间口头文学主题、类型及母题的运用 |
二、联对、吟诗等民间文学中常见情节在安徽包公传说中的运用 |
三、安徽包公传说对三段式的民间口头文学结构的运用 |
四、安徽包公传说地方化叙事的特征 |
第二节 安徽包公传说的民俗文化内涵 |
一、包公传说与民间俗语 |
二、包公传说与安徽地方食俗 |
三、包公传说与民间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安徽包公文化的打造与包公传说的传播 |
第一节 安徽包公文化的打造 |
一、中国包公园的打造 |
二、肥东县包公文化的打造 |
三、合肥以公共交通为载体大力弘扬包公文化 |
第二节 安徽包公传说的传播 |
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安徽包公传说情节梗概一览 |
附录2 寻访包公故里——安徽省合肥市田野调查札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我的“包公”师傅(论文参考文献)
- [1]陵川曲艺音乐传承现状考察研究[D]. 张静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安徽石牌镇戏剧盔帽制作工艺研究[D]. 何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3]说书与敬神:太行山神书艺人的调查研究[D]. 刘重麟. 山西大学, 2020(01)
- [4]山西孝义皮影戏调查研究[D]. 强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传统秦腔剧目研究[D]. 赵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观音题材宝卷研究[D]. 余聪. 暨南大学, 2019(02)
- [8]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研究[D]. 周柱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绍兴目连戏的当代传承研究[D]. 朱栋绮.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10]安徽包公传说研究[D]. 孙梦梅.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