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不同土工成分斜坡降水入渗与树木生长

干热河谷不同土工成分斜坡降水入渗与树木生长

一、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胡月,卢阳,金可,周火明,万丹,张乾柱,闫建梅[1](2021)在《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加之消落带涉及面广,类型复杂,自我修复缓慢,增加了干热河谷生态治理的难度。为明确干热河谷生态治理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干热河谷的基本情况,系统回顾了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水分分布和植被恢复技术、种类选择以及消落带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干热河谷生态治理存在微观研究不够深入、缺乏长期动态监测、生态恢复效益评估指标单一化等不足,亟需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合理筛选优良的当地植物种类,建立生态环境长期动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干热河谷生态治理。

李婕[2](2021)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元谋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存在水热矛盾突出、生态修复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缺点。该地区过去开展了以种植桉树、银合欢等生态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工程,但较为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保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态效应有限且缺乏经济效益。本世纪初至今,为构建多样性生态系统,元谋县开展了以“经果林”和“生态林”相结合的植被修复策略,使得全县中高、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在2019年达到97.5%,较1999年增加36.82%,植被恢复取得显着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干热气候和水分胁迫仍是制约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如2012年,干热胁迫导致植物大面积凋萎甚至死亡。因此,选择耐旱性能强、种植效益高、环境友好型树种作为该区域的生态修复树种变得尤为迫切。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因为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及含油量高(生物柴油),被认为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的生态修复树种,在我国云南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930 m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河谷地带。但基于气候变化与水量平衡,作为入侵物种的小桐子,种植后是否降低了该地区植物多样性,是否增加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以及其适应干热环境的水分传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小桐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气候与植被关联的分析,小桐子林地蒸散发、降雨再分配及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高温与干旱胁迫控制试验,分析小桐子人工林地生态水文过程和小桐子干旱胁迫及适应性机制,研究小桐子能否作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找寻小桐子的生态修复适宜区,为该区生态修复的树种选择及后继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小桐子人工林实际蒸散发,蒸散发变化规律为:平地>坡地,湿季>干季,晴天>雨天。以2020年为例,湿季和干季的降雨量为464.24和45.91 mm,平地和坡地实际蒸散发(ETbowen)为214.04和182.18 mm(湿季),107.9和95.94 mm(干季),湿季降雨能满足小桐子林地对蒸腾、蒸散耗水需求,但干季的实际蒸散发量大于降雨量。(2)基于次降雨事件的连续观测发现,小桐子林冠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其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截留量分别占比72.48%、4.60%和22.92%,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临界雨量为0.6和4.8 mm,今后可通过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来估算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元谋干热河谷区年内土壤蓄水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10~12月),土壤水分恢复期(6~9月)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1~5月)。此外,干季耗水而湿季蓄水,10~30cm土层蓄水量最大,30~50cm土层蓄水量次之,50~75cm土层单月耗水量最大。研究期内,平地和坡地的土壤蓄水量为39.32和16.58 mm,种植小桐子后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3)高温与干旱胁迫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桐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植物水势,导致小桐子冠层和根系的导水能力减弱,水流阻力增加,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受到抑制,但植物为适应干旱胁迫可通过调控水势差来减缓逆境条件下的吸水难度。干旱胁迫是导致液流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在午间高温情况下,液流通量有所下降,形成短暂的“午休”现象以减少水分散失。(4)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种植区植物种类丰富,小桐子群落物种丰度可达7.61,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比桉树人工林、银合欢人工林和稀疏灌草丛高,属于生态环境友好型树种。综合考虑小桐子生长以及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海拔≥1100 m,10°<坡度≤15°范围内;较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5°范围内;较不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0°范围内。小桐子在元谋干热河谷区作为生态友好型树种,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修复生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抗高温和干旱胁迫能力强,干旱复水后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和生长活动,可作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

王进[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区裂隙水土养分漏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裂隙地下水土漏失严重制约了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关注和研究。地下水土漏失作为喀斯特水土流失的特有形式,对石漠化的演化进程、地下河水质量,旱涝灾害问题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有关喀斯特地下漏失研究主要集中在于现象的定性描述和模拟试验阶段。本研究以贵州3个典型石漠化区域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研究单元。首先考察了研究区的裂隙形态和对研究区裂隙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在此基础上设置喀斯特裂隙漏失及养分流失模拟试验,以期揭示裂隙水土漏失与养分流失的特征及两者耦合机制。本研究以地质学、土壤学、水文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共采取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样品43个,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70个、施秉喀斯特研究区47个。通过在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降雨监测(2019年6月至9月)共收集到有产流发生26场次,有产沙发生20场次;并分别对26场次产流的水分和20场次产沙的土壤进行养分浓度实验分析。同时进行不同雨强降雨监测和长短时间降雨监测,分析不同雨强条件下裂隙的产流产沙特征和裂隙形态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讨论裂隙地下水土漏失受降雨的影响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重点探讨裂隙地下水土漏失与养分漏失的耦合机制及其石漠化环境效应,以期为石漠化治理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迹长和开口值最大,随裂隙深度的增加,裂隙土壤容重、土壤黏粒含量逐渐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砂粒含量和粉粒含量逐渐降低。裂隙土壤养分含量表现出;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Cl-、SO42-随裂隙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Ca2+和Mg2+表层含量高,随裂隙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通过研究区对比发现,石漠化程度越深,裂隙发育程度越高。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高于毕节撒拉溪和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以白云岩为主的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Mg2+含量高于以石灰岩为主的毕节撒拉溪和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总体表现出,石漠化程度越深,裂隙发育程度越强,土壤紧实度越差,总孔隙度越好,抗侵蚀能力越差,地下漏失风险越高,养分含量较低。裂隙形态、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Cl-和SO42-含量与基岩岩性无明显相关。(2)裂隙土壤水分和电导率变化随降雨量的增减而升降。LX1(漏失模拟试验1号裂隙)表现出下层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表层,表层受降雨影响较为敏感,随降雨大小波动较大,而下层则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LX2(漏失模拟试验2号裂隙)受降雨影响较大,70 cm层土壤水分含量最低,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35 cm层和105 cm层受降雨影响类似,70 cm层受岩-土界面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流。土壤水电导率随降雨量变化而波动,总体随着降雨的持续,电导率值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峰值较降雨峰值存在滞后性。裂隙土壤水动态和电导率变化均随降雨量的升降而增减,裂隙土壤水分流失存在土壤入渗流和优势流,土壤水溶质存在降低趋势。(3)降雨量和裂隙开口越大裂隙地下产流产沙量越大。通过对比不同降雨类型下裂隙地下产流产沙影响,表明大暴雨类型下产流产沙值变化幅度最大,小雨和中雨雨强变化幅度最小。小雨条件下裂隙产流产沙量最小,大暴雨对裂隙产流产沙影响最大,贡献率最高,小雨条件下下裂隙除LX2和LX6(漏失模拟试验6号裂隙)外,其余裂隙不产沙。雨强对裂隙产流产沙表明:降雨强度越大,产流产沙量越高。降雨条件和裂隙地下连通性相同条件下,裂隙开口越大,地下产流产沙量越大,裂隙土壤体量越大,产流产沙量越小。裂隙水土漏失受降雨量、裂隙开口面积、裂隙土壤体量和连通性的影响。(4)土壤养分含量越高,裂隙漏失土壤养分浓度越高;漏失溶质养分随降雨监测的持续,养分浓度呈降低趋势,降雨量越大,养分漏失越多。养分漏失总量对比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以土壤的形式漏失为主,可溶性有机碳、Ca2+、Mg2+、Cl-、SO42-以溶质形式漏失为主。降雨条件下裂隙形态对养分漏失存在明显的影响,裂隙开口越大,溶质养分漏失浓度越高,裂隙土壤体量越大裂隙漏失溶质养分浓度越低。养分总量上,裂隙开口面积越大,漏失养分越多,不同裂隙养分漏失量存在显着差异。降雨对裂隙溶质养分漏失的影响均可用一次函数拟合,溶质养分漏失与裂隙开口面积以二次函数拟合效果较好,Ca2+以一次函数拟合最好。

邵方丽[4](2017)在《干热河谷典型地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我国干热河谷典型地区的植被恢复为主要内容,对树种选择,造林整地、节水保水技术、植被恢复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概述,提出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的建议,为该区域多目标可持续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费世民,蒋俊明,张旭东,周金星[5](2016)在《再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文中提出本文在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技术提出的基础上,以干热河谷的自然植被演替、土壤水分承载力、立地异质性为依据,从系统化、定量化的研究角度,在林分结构(微观)上探讨了造林"适度"密度,在区域景观尺度(宏观)上探讨植被恢复的群落"适度"配置,旨在进一步阐明"适度"造林技术与理论,以期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王会儒,陈国鹏,王飞,曹秀文,郭星[6](2015)在《干旱河谷植物生态适应与植被恢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的干旱河谷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植被恢复/重建难度极大。概略介绍了干旱河谷气候、地质、土壤和植被特点,回顾和评述了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干旱河谷植被生态学研究应关注植被演替及退化机制、从植物功能属性为视角了解生态学过程和推演植物在不同尺度的适应机制、自然灾害对植被的影响、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等几点期望。

熊东红,翟娟,杨丹,苏正安,董一帆,陈安强,刘刚才[7](2011)在《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冲沟沟头集水区5种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冲沟沟头集水区不同覆被类型下土壤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裸地A(地表无铁锰胶膜)和裸地B(地表有铁锰胶膜)的入渗性能远远低于印楝林地、耕地和草地的入渗性能,这可能是导致裸地A、裸地B所在沟头发育仍然活跃的原因之一;(2)3种公式拟合效果以通用经验公式为最佳,拟合结果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按照印楝林地>耕地>草地>裸地A>裸地B的顺序递减;(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砂粘比、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容重均与各土壤入渗性能指标呈显着的相关关系,但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初始水分含量与入渗性能指标相关性不显着。主成分分析也表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砂粘比是影响该区土壤入渗性能最重要的3个因子。

刘洁[8](200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入渗及贮水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的原因的叠加效应,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是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该区覆盖率低,植被恢复困难,气候干旱、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区域植被恢复的主导制约因子。为此,本文选择云南省元谋县小跨山流域的新银合欢林、罗望子+百喜草、扭黄茅三种成功的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裸露地作为对照,通过野外试验、室内分析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性质、土壤贮水及入渗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的优劣都表现为罗望子+百喜草>新银合欢林>扭黄茅。相对于裸露地,三种植被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表明植被覆盖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结构,并且越往表土层,改良效果越好。(2)三种植被恢复模式之间土壤贮水量差异明显,罗望子+百喜草、新银合欢林这两种模式对土壤的贮水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三种植被类型的饱和贮水量、最大滞留贮水量和最大吸持贮水量都表现为罗望子+百喜草>新银合欢林>扭黄茅,且植被对土壤滞留贮存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大于土壤吸持贮水功能。(3)三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其中表层饱和导水率的大小顺序为:罗望子+百喜草(2.37mm min-1)>新银合欢林(1.02mm min-1)>扭黄茅(0.85mm min-1),,底层的饱和导水率表现为:罗望子+百喜草(1.69mm min-1)>扭黄茅(0.69mm min-1)>新银合欢林(0.58mm min-1)。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成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成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程度较大。(4)三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入渗特征值大小表现出初渗率>平均入渗率>稳渗率的规律。几种模式不同季节到达稳渗阶段需要的时间最长为42min(出现在新银合欢林),最短为20min(出现在裸露地)。到达稳渗阶段的累积入渗量,最大为326.2mm(出现在罗望子+百喜草),最小为41.6mm(出现在裸露地)。主成分分析法表明,不论是在旱季还是雨季,三种植被类型土壤的渗透性能优劣都表现为:罗望子+百喜草>扭黄茅>新银合欢林>裸露地。(5)分析表明,三种植被模式的土壤渗透性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着或者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并依此分析建立了影响土壤渗透性的主导因子方程。(6)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拟合精度以通用经验方程最高,Kostiakov方程次之,Horton方程拟合效果最差。误差分析显示,通用经验方程计算值在整个土壤入渗过程与实测土壤入渗率在衰减阶段最为相似,且拟合结果比Kostiakov方程更接近于实测值,表明通用经验方程是用于描述该流域土壤入渗过程的最优模型。

何锦峰,杨忠,陈国阶[9](200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泥岩坡地植被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坝周低山区是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而泥岩坡地植被恢复又是坝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的难点。在中科院元谋水土保持生态试验站进行了泥岩坡地的封禁植被恢复、半封禁植被恢复及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并对比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封禁、半封禁和人工促进的植被恢复方法都能促进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均有改善,而封禁恢复可能带来相对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马定渭[10](2008)在《湖南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选择湖南省衡邵盆地和湘西自治州沅水河谷丘陵这一水土流失和季节性干旱同步发生的重灾区,以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中的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为对象,在客观评价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保土效应机理和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设计研究,并配套探讨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为确立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在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技术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引导,同时以丰富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路线。主要结论如下:1、在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中,集成出了科学实用的新型植被恢复“复合种植”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这套指标体系优选出了适宜紫色土荒山坡地植被恢复运用的林草复合种植模式。2、在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保土效应机理研究中,明确了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保土效应状态和效应状态产生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集水”概念;进而从生态集水概念内涵和外延探讨中,论证出了适合我国南方季节性干旱区域防治干旱灾害的新技术。3、在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工程设计研究中,凝炼出了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明确了工程设计中空间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时间设计方法,并以此实证了可供紫色荒山坡地植被恢复应用的几种林草复合种植模式。4、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探讨中,明确了新的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类型划分依据、率先理顺了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思路,并规范了龙须草与林木复合种植等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同时,初步研制出了林木与龙须草复合种植模式产业化开发中的核心技术—龙须草生物制浆技术。

二、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1)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1.2 相关研究成果概况
2 干热河谷土壤性质及水分研究
    2.1 土壤类型和理化性质
    2.2 土壤水分
3 干热河谷植物恢复研究
    3.1 植被恢复目标
    3.2 植被恢复种类选择
    3.3 植被恢复技术
4 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
    4.1 干热河谷生态系统恢复
    4.2 干热河谷水库消落带修复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5.1 存在的不足
        (1)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微观研究不够深入。
        (2)缺乏长期连续动态监测。
        (3)忽略了本地乡土种的生态价值。
        (4)生态恢复效益评估指标单一化。
        (5)缺少实际应用经验。
    5.2 展 望
        (1)深入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微观研究,加强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2)建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长期动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创建数据共享平台。
        (3)重视乡土品种的生态价值,加强乡土品种的筛选与利用。
        (4)加强消落带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同共生。

(2)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干热河谷主要特征与生态安全
        1.2.1 区域气候、水系及土壤
        1.2.2 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与生态修复
        1.2.3 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模式
    1.3 小桐子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1.3.1 生长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1.3.2 小桐子种植效益
    1.4 林地水分循环
        1.4.1 林地水分循环
        1.4.2 植被的蒸散发
        1.4.2.1 植被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
        1.4.2.2 干、热条件下植被的蒸腾特性
        1.4.2.3 高温与胁迫下植物蒸腾特性
        1.4.3 降雨再分配与土壤水分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气候与植被变化
        2.2.1.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2.1.2 植被覆盖度
        2.2.2 生物多样性调查
        2.2.2.1 调查区地理位置
        2.2.2.2 采样点详情
        2.2.2.3 乔灌层林木调查
        2.2.2.4 林下植被群落调查
        2.2.2.5 稀疏灌草丛群落调查
        2.2.2.6 重要值与α多样性指数
        2.2.3 降雨再分配观测
        2.2.3.1 实验设计
        2.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土壤水分
        2.2.4.1 实验设计
        2.2.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小桐子林地蒸散发
        2.2.5.1 波文比法实测蒸散发实验设计
        2.2.5.2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蒸散发
        2.2.5.3 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估算蒸散发
        2.2.6 小桐子苗木适应干、热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
        2.2.6.1 试验材料
        2.2.6.2 试验设计
        2.2.6.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理统计
第三章 干热对植被的胁迫作用
    3.1 气候年际变化
        3.1.1 降雨量年际变化
        3.1.2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3.1.3 地面温度年际变化
        3.1.4 气温年际变化
        3.1.5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3.2 植被覆盖度变化
        3.2.1 元谋干热河谷1999和2019 年植被覆盖度
        3.2.2 元谋干热河谷20 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3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变化
        3.3.1 极端干热气候特征
        3.3.2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特征
        3.3.3 元谋干热河谷极端干热气候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4 小桐子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3.4.1 小桐子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3.4.2 小桐子乔灌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3.4.3 小桐子草本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3.4.4 元谋干热河谷稀疏灌草丛物种丰富度
    3.5 不同海拔、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5.1 不同海拔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5.2 不同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内小气候与林地蒸散特性
    4.1 森林小气候变化(以平地为例)
        4.1.1 林内外温、湿度小气候
        4.1.2 降雨量和太阳辐射
        4.1.3 风速和风向
    4.2 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4.2.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4.2.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4.2.3 能量闭合及各分量年季变化
    4.3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蒸散发
        4.3.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4.3.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4.3.3 蒸散发年际变化
    4.4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的蒸散发
        4.4.1 参考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4.4.2 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4.5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人工林水分盈亏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与土壤水分迁移
    5.1 小桐子人工林地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1.1 大气降雨(RF)特征
        5.1.2 林冠降雨再分配特征
        5.1.3 不同降雨等级下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5.2 林外降雨气候特征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1 降雨量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2 降雨历时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3 降雨强度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5.2.4 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回归分析与校验
    5.3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根区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3.1 平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3.2 坡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5.4 干热河谷区次降雨后小桐子根区土壤水迁移特征
        5.4.1 湿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5.4.2 干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5.5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5.6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的水量平衡
    5.7 讨论
        5.7.1 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
        5.7.2 小桐子林地水分迁移及的水量平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适应干、热环境的生理机制
    6.1 小桐子生长、光合和水力结构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小桐子生长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6.1.3 小桐子光合速率
        6.1.4 小桐子导水率
        6.1.5 小桐子水势
    6.2 小桐子树干液流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6.2.1 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变化
        6.2.2 高温-湿润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3 高温-半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4 高温-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2.5 常温-干旱复水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讨论
    7.2 主要研究结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喀斯特石漠化区裂隙水土养分漏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 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土漏失研究
    (二) 土壤养分形态特征研究
        1 土壤中有机碳的形态特征研究
        2 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形态特征研究
        3 土壤中Ca~(2+)、Mg~(2+)的形态特征研究
        4 土壤中Cl~-、SO_4~(2-)的形态特征研究
    (三) 喀斯特水土漏失及养分流失研究进展及展望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二) 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3 实验方案
    (三) 研究区的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 材料数据的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裂隙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分布特征
    (一) 裂隙形态迹长和开口特征
    (二) 裂隙土壤物理性质分布特征
        1 裂隙土壤容重特征
        2 裂隙土壤总孔隙度特征
        3 裂隙土壤颗粒组成特征
    (三) 裂隙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
    (四) 小结
四 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动态特征
    (一) 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动态
        1 裂隙土壤水动态特征
        2 降雨类型对裂隙水动态的影响
    (二) 裂隙土壤水电导率动态
        1 裂隙土壤水电导率变化特征
        2 降雨类型对裂隙土壤水电导率的影响
    (三) 小结
五 降雨条件下喀斯特裂隙产流产沙特征
    (一) 监测期间研究区降雨与裂隙产流产沙特征
        1 监测期研究区降雨量状况
        2 监测期裂隙地下产流产沙量特征
    (二) 不同降雨条件下裂隙产流产沙特征
        1 不同降雨类型对裂隙产流产沙的影响
        2 降雨对裂隙产流产沙的影响
        2.1 降雨强度对裂隙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2.2 裂隙产流产沙量受降雨的影响过程
        2.3 降雨量对裂隙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三) 小结
六 降雨条件下喀斯特裂隙养分漏失特征
    (一) 降雨对裂隙养分漏失浓度的影响
        1 降雨对裂隙地下漏失溶质养分浓度的影响
        2 裂隙漏失土壤养分浓度及养分漏失总量特征
    (二) 裂隙养分漏失因子相关分析
        1 降雨和裂隙形态对养分漏失的影响
        2 降雨和裂隙形态与养分漏失模数回归方程
    (三) 小结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 参与科研项目
    二 发表论文
    三 实用新型授权
    四 软件着作权
    五 获奖情况
致谢

(4)干热河谷典型地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植被恢复目标
2 树种选择
    2.1 树种整体筛选
    2.2 树种引种
    2.3 不同立地的树种选择
3 造林整地
4 节保水技术
5 植被恢复模式
    5.1 类型区划
    5.2 配置模式
    5.3 恢复成效
6 其他研究
7 建议

(5)再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度”造林的背景
2 “适度”造林的理论依据
    2. 1 自然植被演替
    2. 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与林分稳定性
    2. 3 立地异质性
3 “适度”造林密度
    3. 1 土壤水分供应能力
    3. 2 植物耗水量的计算
    3. 3 “适度”造林的密度
4 植被恢复的“适度”配置
    4. 1 从植被景观的多样性探讨区域植被群落分布的“适度”格局
    4. 2 从立地条件的空间异质性探讨区域植被群落的“适度”配置
5 结果与讨论

(6)干旱河谷植物生态适应与植被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特点
2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
    2.1植物个体适应性研究
    2.2种群生态学研究
    2.3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
    2.4景观生态学研究
3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现状与植物生态学研究展望

(7)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冲沟沟头集水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入渗特征
        3.1.1 土壤的理化性质
        3.1.2 土壤入渗过程
        3.1.3 土壤入渗特征
    3.2 土壤入渗过程模拟
    3.3 土壤入渗影响因子分析
        3.3.1 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3.3.2 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4 结 论

(8)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入渗及贮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土壤入渗的研究概况
        1.1.1 土壤入渗过程研究
        1.1.2 入渗模型的应用
        1.1.3 入渗的影响因素
        1.1.3.1 土壤性质
        1.1.3.2 土壤表层结皮
        1.1.3.3 土壤初始含水量
        1.1.3.4 地形因素
        1.1.3.5 降雨因素
        1.1.3.6 植被因素
    1.2 土壤入渗研究方法概述
        1.2.1 双环法
        1.2.2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法
        1.2.3 水文分析法
        1.2.4 实验方法对比分析
    1.3 土壤贮水特性的研究
    1.4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4.1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
        1.4.2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品种选择
        1.4.3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技术研究
        1.4.4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效益评价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4.2 土样采集与分析
        2.4.3 入渗性能测定
        2.4.4 土壤贮水量计算
        2.4.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 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贮水能力
    3.3 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
        3.3.1 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饱和导水率
        3.3.2 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入渗特征
        3.3.3 土壤渗透性能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3.4 土壤入渗影响因子分析
    3.5 土壤入渗过程模拟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得到如下课题资助

(9)金沙江干热河谷泥岩坡地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2 试验方法
    2.1 植被恢复
        2.1.1 封禁恢复
        2.1.2 半封禁恢复
        2.1.3 人工恢复
        2.1.4 对照区
    2.2 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评价
        2.2.1 评价指标
        2.2.2 研究方法与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10)湖南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1 本研究立题背景
        1.2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1.1 关于紫色土性征的研究
        2.1.2 关于紫色土退化的研究
        2.1.3 关于紫色土响应的研究
        2.1.4 关于紫色土综合治理研究
        2.2 非紫色土区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2.1 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
        2.2.2 植被恢复的生物效应
        2.2.3 植被恢复的水分效应
        2.2.4 植被恢复的其它效应
        2.2.5 植被恢复的林草模式
    3 本研究内容与创新
        3.1 本研究内容
        3.1.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3.1.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保土效应机理研究
        3.1.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工程设计研究
        3.1.4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方式探讨
        3.2 本研究创新点
        3.2.1 本研究预期结果
        3.2.2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林草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述
        1.1.1 泸溪县武溪镇概况
        1.1.2 衡阳县西渡镇概况
        1.2 参试模式的选择
        1.2.1 参试模式特征要求
        1.2.2 参试模式样本确定
        1.3 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1 指标设置的原则
        1.3.2 指标设置的方法
        1.3.3 指标体系构成
        1.4 指标数据处理
        1.4.1 指标数据的提取
        1.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生态效益
        2.1.1 植被覆盖效益
        2.1.2 水土保持效益
        2.1.3 土壤改良效益
        2.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
        2.2.1 资金投入效率
        2.2.2 综合生产效率
        2.2.3 劳动投入效率
        2.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社会效益
        2.3.1 产品供给率
        2.3.2 产业拉动率
        2.3.3 产品多样率
        2.4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3.1 主要结论
        3.2 主要讨论
        3.2.1 紫色土荒山坡地植被恢复模式选择
        3.2.2 理想的林草复合种植模式
第三章 林草复合模式蓄水保土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述
        1.2 处理设计
        1.3 指标测定与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保土性能
        2.1.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性能
        2.1.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保土性能
        2.1.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保肥性能
        2.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蓄水保土机理
        2.2.1 对土壤粒径的影响
        2.2.2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2.3 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2.2.4 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2.2.5 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6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2.7 对茎叶截雨效果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主要结论
        3.1.1 林草复合种植蓄水效应
        3.1.2 林草复合种植保土效应
        3.2 讨论
        3.2.1 林草复合种植与水土流失治理
        3.2.2 林草复合种植与蓄水保土机理
        3.2.3 关于龙须草产业开发
第四章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设计研究
    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设计原则探讨
        1.1 模式结构与功能统一原则
        1.2 提高模式整体效益原则
        1.3 坚持相宜性原则
        1.4 资源开发与保护同步原则
        1.5 可调节性原则
    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设计原理集成
        2.1 生物与环境相适原理
        2.2 生物共生原理
        2.3 充实生态位原理
        2.4 食物链构成原理
        2.5 整合效益原理
    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设计方法探讨
        3.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平面结构设计方法
        3.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立体结构设计方法
        3.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时间结构设计方法
        3.3.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种群嵌合时间结构设计方法
        3.3.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种群密集时间结构设计方法
        3.3.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人工设施时间结构设计方法
    4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设计实证
        4.1 桤木+龙须草带状间作模式
        4.1.1 模式构建原理
        4.1.2 模式适应范围
        4.1.3 模式技术规程
        4.2 桤木+红车轴草带状间作模式
        4.2.1 模式构建原理
        4.2.2 模式适应范围
        4.2.3 模式技术规程
        4.3 紫穗槐+黑麦草块状混作模式
        4.3.1 模式构建原理
        4.3.2 模式适应范围
        4.3.3 模式技术规程
第五章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
    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方式探讨
        1.1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类型划分依据
        1.1.1 长期复合型
        1.1.2 短期复合型
        1.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思路
        1.2.1 全效集成思路
        1.2.2 时效集成思路
    2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技术集成实证分析
        2.1 桤木与龙须草带状间作技术
        2.1.1 桤木栽培技术
        2.1.2 龙须草栽培技术
        2.2 桤木与红车轴草带状间作技术
        2.2.1 桤木栽培技术
        2.2.2 红车轴草栽培技术
        2.3 紫穗槐与黑麦草块状混作技术
        2.3.1 紫穗槐栽培技术
        2.3.2 黑麦草栽培技术
    3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产业联动技术研制
        3.1 技术研制材料与方法
        3.2 工艺技术参数研制
        3.3 产品质量测试
        3.4 污染控制效果分析
        3.5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探讨[J]. 胡月,卢阳,金可,周火明,万丹,张乾柱,闫建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2]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D]. 李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喀斯特石漠化区裂隙水土养分漏失研究[D]. 王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干热河谷典型地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J]. 邵方丽. 林业建设, 2017(01)
  • [5]再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J]. 费世民,蒋俊明,张旭东,周金星. 四川林业科技, 2016(01)
  • [6]干旱河谷植物生态适应与植被恢复[J]. 王会儒,陈国鹏,王飞,曹秀文,郭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5)
  • [7]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J]. 熊东红,翟娟,杨丹,苏正安,董一帆,陈安强,刘刚才.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6)
  • [8]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入渗及贮水特性研究[D]. 刘洁.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9]金沙江干热河谷泥岩坡地植被恢复研究[J]. 何锦峰,杨忠,陈国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0]湖南紫色土荒坡地植被恢复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研究[D]. 马定渭.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干热河谷不同土工成分斜坡降水入渗与树木生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