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内静脉变异1例(论文文献综述)
时倩,房居高,马泓智,侯丽珍,冯凌,何时知,王茹,廉猛,沈茜茜[1](2021)在《术前颈部高分辨增强CT预判颏下皮瓣静脉回流走行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术前颈部高分辨薄层增强CT预判颏下皮瓣(简称颏瓣)回流静脉的走行及周围毗邻关系,指导术中皮瓣回流静脉的解剖及保护。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一诊疗组医师拟行颏瓣修复手术患者16例,术前均行颈部增强CT扫描,跟随面静脉及颏下静脉逐层位置变化,判断皮瓣回流走行及毗邻关系并记录。依据术前预判术中寻找及保护皮瓣回流血管,判断两者吻合程度,并观察皮瓣愈合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术前评估与术中不吻合,其余15例均完全吻合,吻合率为93.75%。术中回流于颈内静脉者5例(31.25%),其中1例同时有颈前静脉回流支;单纯回流颈外静脉6例(37.50%),单纯回流颈前静脉2例(12.50%),颈外及颈前同时有回流支者3例(18.75%)。结论术前颈部高分辨薄层增强CT的精细逐层阅读,能很好的预判颏瓣回流静脉的走行及周围毗邻关系,对术中皮瓣回流血管的解剖及保护有可靠的指导意义。
茅玲[2](2021)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预防》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的优势、穿刺的技术要点和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的82例乳腺癌病例,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等一般情况,分析并发症的种类和例数,以及手术过程和诊治经过。结果共82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其中6例因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穿刺失败中转(7.3%),2例因锁骨下静脉置管失败中转(2.4%)。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0岁(28~76岁),晚期患者8例(9.8%)。穿刺成功82例(100%),手术成功81例(98.8%)。平均携带输液港的时间为192.5天,截至2019年12月,仍有25人携港。未出现误穿动脉、血胸、气胸等穿刺相关并发症。16名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共21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两种并发症),其中3例导致2次手术(1例穿刺部位感染化脓,1例切口裂开,1例导管梗阻),5例导致提前取港(1例穿刺部位感染,2例注射座外露,2例导管不畅)。结论植入输液港时,选择颈内静脉作为入路,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具有损伤少、成功率高的优点。感染、切口裂开、注射座外露和导管梗阻是导致二次手术以及提前取出输液港的主要原因,需要重点预防。注意手术细节的改进,术中使用DSA定位导管头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蒋上,胡文慧,常加松,关晓伟,蔡庆龙[3](2021)在《左颈外静脉变异一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标本解剖学习过程中,发现一处左颈外静脉变异,报道如下。该具标本为老年女性,发现其左侧颈外静脉直接注入颈内静脉。变异部分的颈外静脉长度约为75.61 mm,宽度约为3.90 mm,右侧未见此类变异现象。正常的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耳后静脉及枕静脉汇合而成,起始于下颌角附近,沿着胸锁乳突肌的表面下行至颈根部,
朱明洋[4](2020)在《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治疗左侧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经颈内静脉入路介入栓塞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的疗效及优势。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收治左侧VC患者,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A组)、经股静脉入路组(B组)和经颈内静脉入路组(C组),分别采用开放手术(Palomo术)方法、经股静脉穿刺入路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和经颈内静脉穿刺入路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治疗VC。比较C组与A、B两组间围手术期,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C组手术前和术后3月精液检查:精液量分别为(2.31±0.78)ml 和(3.25±0.84)ml,精液浓度分别为(9.24±4.18)×106/ml和(30.69±8.24)×106/ml,精子总数(22.59±14.41)×106/ml和(82.92±40.01)×106/ml,前向运动精子占比(17.27±8.79)%和(39.11±13.75)%,前向运动精子数(34.58±26.05)×106/ml 和(4.17±3.75)×106/ml,活动精子数(5.98±5.02)×106/ml和(39.58±28.57)×106/ml,C组术前和术后上述精液检查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术后精液量分别为(3.09±0.62)ml和(3.25±0.84)ml,前向运动精子占比分别为(37.49±13.25)%和(39.11±13.75)%,前向运动精子数分别为(41.24±23.32)×106/ml和(4.17±3.75)×106/ml,活动精子数分别为(47.38±25.49)×106/ml和(39.58±28.57)×106/ml,两组术后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1.23±11.05)min 和(18.24±5.1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1.27±0.87)h 和(3.35±0.49)h、住院时间分别为(27.27±1.41)h和(11.93±2.00)h、住院费用分别为(9973.67±838.38)元和(7622.83±1563.57)元、造影剂用量分别为(52.83±7.51)ml 和(32.16±4.09)ml、辐射量分别为(666.11±159.23)mGy和(204.34±78.17)mGy、入路方式满意度分别为(3.70±0.92)分和(4.67±0.48)分、术后整体舒适度分别为(92.87±3.54)分和(105.40±2.84)分、住院整体满意度分别为(110.67±10.19)分和(120.57± 11.01)分,B组和C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0.0%(9/30)、20.0%(6/30)、23.3%(7/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介入手术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精液质量(精液量、精液浓度、精子总数、向运动精子占比、前向运动精子数、活动精子数等);介入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改善精液质量上疗效相当。2.经颈静脉入路介入栓塞治疗VC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辐射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入路方式满意度高、术后整体舒适度好、住院整体满意度提高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郑璇[5](2020)在《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的术式建立和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周围性面瘫影响患者面容,使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损。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术(HFA)是一种常用的面瘫修复术,可恢复患者动态和静态面容,但经典术式不可避免会造成舌下神经功能障碍。本研究旨在通过面神经、舌下神经颅外段及颈襻的解剖学研究,尝试明确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的可行性。即在经典HFA术的基础上,将颈襻上根离断,与舌下神经主干远端吻合,以期修复患侧舌下神经部分功能,力争为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带来新的希望。方法 通过面神经颅外段主干、舌下神经颈段和颈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了解相关神经的层次、走行、长度、横径、神经纤维横截面积情况,探讨新术式的可行性;观察并测量神经与相关毗邻结构的距离,归纳术中可靠的解剖标志;并将新术式运用于临床,验证新术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1、舌下神经入下颌下三角处横径为2.79±0.32mm,神经纤维平均横截面积5.35±1.37mm2,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横径(2.68±0.23mm)和纤维横截面积(4.85±0.91mm2)近似,可行端端吻合;颈襻上根最下端平均横径1.87±0.14mm、纤维横截面积2.30±0.38mm2,可与舌下神经远端行替代移植。2、面神经出茎乳孔至分为颈面、颞面两干的平均长度为16.63±2.50mm,舌下神经水平段长度可达35.21±7.67mm,两者之和远大于面神经距离舌下神经的最短距离35.20±5.55mm,可行无张力吻合;颈襻上根长为51.52±10.87mm,舌下神经发出颈襻上根处至舌下神经进入下颌下三角的距离为28.17±6.51mm,因此颈襻上根同样满足替代移植需求。3、耳后动脉、二腹肌后腹、枕动脉等结构可作为术中寻找面神经颅外段主干、舌下神经颈段的标志。4、10例患者纳入研究,行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平均随访7.6个月,术后6月面瘫恢复良好(至HB II-III)的比例可达8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言语、吞咽障碍。结论 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具有可操作性,且安全、有效、对舌下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明确,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面瘫手术方式供临床医生选择。
谢菲[6](2019)在《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与影像、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不同病理类型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及临床表现特性,为更为准确的术前诊断及评估提供依据,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我院耳鼻喉科及血管外科106例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4例,女性62例,从发病到住院时间3天40年,年龄975岁,平均49.88±14.79岁,本组106例咽旁间隙肿瘤共有97例影像学资料,其中有79例CT平扫+增强,4例CT平扫,52例MRI平扫;9例影像学资料失访。本研究主要对比(1)良性、恶性肿瘤相关临床资料;(2)涎腺源性肿瘤相关临床资料;(3)神经鞘膜瘤相关临床资料;(4)副神经节瘤相关临床资料;(5)前间隙和后间隙来源肿瘤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咽旁间隙肿瘤最高发的年龄为4060岁。在比较后发现病理分类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间的规律:(1)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更常出现于女性、肿物边界清楚,良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更常出现于男性,发生淋巴结肿大、出现神经相关表现、肿物包绕颈内/外动脉概率更高,良恶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涎腺源性肿瘤更少出现阳性临床表现,更常出现边界不清、凸入咽腔、最大横径于口咽,更不易包绕颈内/外动脉及使颈内、外动脉移位,涎腺源性肿瘤和非涎腺源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神经鞘膜瘤影像学中更常出现边界清楚、处于茎突后间隙、与腮腺关系不密切,无包绕颈内/外动脉、无血管流空影发生率较高,神经鞘膜瘤与非神经鞘膜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副神经节瘤较非副神经瘤更常出现阳性临床表现及出现局部压迫症状,与腮腺关系不密切、包绕颈内/外动脉、颈内外动脉距离增宽、颈内/外动脉移位、出现血管流空影、最大径于颅底/喉咽、未凸入咽腔、茎突无移位,双侧发生率较高,副神经节瘤和非副神经节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茎突前间隙肿瘤较茎突后间隙肿瘤更易凸入咽腔、更不易包绕颈内/外动脉及使颈内外动脉距离增宽、颈内/外动脉移位发生率较高,茎突前、后间隙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以副神经节瘤多见,其次为神经鞘膜瘤,多为中老年发病,临床表现以局部压迫表现多见。涎腺源性肿瘤发生于茎突前间隙,常突入咽腔,颈内/外动脉可向后移位;神经鞘膜瘤多边界清晰,不同神经来源的肿瘤颈部血管移位有各自的特点及影像表现;副神经节瘤均出现局部压迫表现,其中颈静脉球瘤较常出现神经相关症状,不同类型副神经节瘤血管移位方向也有不同规律及其他不同的影像特征。正确认识病史及辅助检查中的规律,有助于咽旁间隙肿瘤的术前评估及确定治疗方案。
黄家莲[7](2019)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患者经B超引导下PICC导管穿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腔内心电技术在置管应用中尖端最佳到位成功率、异位调管率、术中即时诊断异位的灵敏度、腔内心电图定位尖端位置与X线胸片定位尖端位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今后替代患者PICC置管术后X线胸片,于置管术中准确完成定位,免除术后X线胸片定位提供理论支持。(2)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应用时患者的紧张焦虑、舒适度、置管所需时间、患者满意度、卫生经济学指标差异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综合使用效果,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补充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肿瘤内科一病区住院患者为观察组,肿瘤内科二病区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95例。两组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置管,置管术后均行X线胸片定位验证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采取传统的体表预测量长度法和超声定位,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在传统的体表预测量长度法和超声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到位成功率、置管术后导管尖端异位调管率、置管术中即时诊断尖端异位灵敏度、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尖端位置与X线胸片定位尖端位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两组患者对置管紧张焦虑程度、舒适度、置管所需时间、满意度、卫生经济学效益和分阶段随访6个月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的190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后,剩余1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失访2例,n1=91;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失访2例,中途退出1例,n2=89。2.患者置管术后经X线胸片验证导管置入效果分析2.1两组患者置管术后X线胸片显示导管尖端对应解剖学位置分布: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尖端不及第5胸椎水平(<T5,位置过浅)0例;平T5水平不超过第8胸椎(T8)间隙水平(T5~T8,正确位置)92例,其中平第6~7胸椎间隙及其上、下水平(T6~T7,最佳位置)80例;超过第8胸椎水平(>T8,位置过深)2例;颈内静脉异位1例。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尖端不及T5水平1例;平T5水平不超过T8间隙水平83例,其中平第6~7胸椎间隙及其上、下水平67例;超过T8水平5例;颈内静脉异位5例,腋静脉返折1例。2.2两组患者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到位成功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内的准确位置92例,准确率为96.84%,其中处于最佳位置占80例,最佳位置到位成功率为84.21%;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内的准确位置83例,准确率为87.37%,其中处于最佳位置占67例,最佳位置到位成功率为70.53%,两组患者最佳位置到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置管术后导管尖端异位调管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经X线验证共有92例患者尖端到位,3例需要行导管尖端异位调整,其中1例异位于左颈内静脉,2例位置过深,异位调管率为3.16%。对照组患者置管术后经X线验证共有83例患者尖端到位,12例需要行导管尖端异位调整,其中5例异位于颈内静脉,1例在上臂腋静脉处返折,5例位置过深,1例位置过浅,异位调管率为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患者在置管术中导管尖端即时诊断异位灵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置管术中尖端异位确诊例数8例,漏诊例数3例,术中即时诊断异位的灵敏度为72.72%;对照组患者置管术中异位确诊例数4例,漏诊例数12例,术中即时诊断异位的灵敏度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腔内心电图技术与X线胸片定位尖端位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比较:本研究以出现特征性P波作为判断导管尖端为阳性结果的标准,即出现特征性P波患者视为到位,未出现特征性P波患者视为异位。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腔内心电图技术置管的95例患者中,最终出现了清晰可辨的特征性P波93例,未出现特征性P波2例。经X线验证1例患者异位于颈内静脉(未出现特征性P波),2例患者位置过深(其中一例出现特征性P波,另一例未出现特征性P波)。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的灵敏度为98.92%,特异度为100%。两种方式定位尖端位置的结果经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80(0.61<0.80<0.81),具有高度一致性。且经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两种定位方式在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结果无明显差异,一致性较高。3.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紧张焦虑程度的比较:两组患者于置管前紧张焦虑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置管紧张焦虑程度的平均评分为(38.46±3.94)分,对照组患者对置管紧张焦虑程度的平均评分为(41.84±4.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对置管舒适度评分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置管表示舒适58例(61.05%),表示一般32例(33.68%),表示不舒适5例(5.26%);对照组患者表示舒适33例(34.74%),表示一般51例(53.68%),表示不舒适11例(1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置管所需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所需平均时间为(28.32±4.28)min,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所需平均时间为(42.47±5.9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满意度评分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PICC置管的满意度评分为(34.34±6.98)分,对照组患者对置管的满意度评分为(30.17±6.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的卫生经济学差异的比较:置管术后观察组患者因异位调管产生的相关费用为99.5元,对照组患者因异位调管产生的相关费用为41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调管后再次复查X线胸片产生的费用为203.34元,对照组患者调管后再次复查X线胸片产生的费用为813.3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尖端异位产生的总费用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置管术后随访6个月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随访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局部穿刺口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栓、导管脱出、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性较高,其定位结果与X线胸片定位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替代X线胸片于置管术中准确完成定位是可靠的。2.腔内心电图技术可提高最佳位置到位成功率,在PICC置管术中导管尖端即时诊断异位的灵敏度较高,可减少术中尖端异位的漏诊率,并于术中及时完成调管,降低置管术后导管尖端异位调管率,使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替代术后X线于术中完成定位成为可能。3.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节省置管所需时间,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置管的工作效率。4.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减轻患者对置管的紧张焦虑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得到患者的认可。5.腔内心电图技术的应用可减少置管术后因异位调管产生的一系列相关费用,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切实给患者带来益处。6.腔内心电图技术对减少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局部穿刺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郑永基[8](2019)在《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CTA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总结不同扫描技术方案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CTA表现及其鉴别要点。(2)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CTA检查技术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归纳检查技术要点。材料与方法:运用信息化系统收集本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8月26例35人次透析患者上肢内瘘CT血管成像(CTA)及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内瘘使用时间等)、其他检查结果(体格检查、B超、DSA等)、CTA扫描技术参数(扫描体位、方式等)及原始图像。由影像分析小组评估图像质量,运用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常用测量工具分析血管变异、吻合口显示及狭窄分度、吻合口两端CT差值比、静脉流出道及动脉流入道情况、远端小分支显示、上肢不同群组肌肉CT值等内容后,综合临床体格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给出一致性意见。按照检查技术、影像表现,分类汇总、分析上述各项观测指标,对其中吻合口两端CT差值比与狭窄分度、上肢不同群组肌肉CT强化值分别行相关性分析、配对T检验。在总结内瘘血管通路并发症CTA表现及鉴别要点基础上,比较不同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结果:(1)35例次CTA检查表现出体位和范围不同、打药位置不定、阈值设定及触发扫描CT值不一、有无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期多样化等特点。全组病例无运动伪影。2例见外物伪影,14例造影剂充盈不均。2例图像质量不合格。(2)26例患者中发现血管变异5例(19.23%),主要为腋静脉分支变异(4/5例)。(3)内瘘并发症CTA表现因扫描方案不同而各异,表现包括:(1)吻合口显示效果与狭窄分度方面,剔除CTV和未扫及内瘘者后的26人次31个内瘘中,0级、1级、2级显示效果者分别占19.35%、19.35%、61.29%;2级显示者中,CTA诊断中度狭窄3个,轻度狭窄5个。(2)静脉流出道病变方面,剔除图像不全及静脉显影模糊者后的31例次中,前臂及肘部引流静脉增粗、瘤样扩张、狭窄、血栓、钙化及侧枝循环等常以不同组合的形式出现,另外发现8例上臂头静脉假性狭窄,5例锁骨下静脉假性狭窄,3例左头臂静脉假性狭窄。(3)动脉流出道病变方面,全组35人次中,显影模糊诊断困难4例,肱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4)颈内静脉病变以狭窄多见(82.35%,14/17例),可累及头臂或锁骨下静脉,亦可伴发血栓、侧枝循环及局部扩张等。(5)2例患者血管通路显影模糊,内瘘侧远端显示多发分支;4例上肢软组织肿胀。(6)与扫描技术相关的静脉充盈不均、显影模糊,血管纤细、显影浅淡,静脉侧枝循环表现及血管结节样高密度等4类表现需细致鉴别。(4)吻合口两端CT差值比越高,瘘口狭窄程度越重(r值=0.51,P值<0.05);按照CTA狭窄程度分正常、轻度、中度组,中度组中1例CT差值比=0.07,透析效果理想,与CTA表现不一致。统计不同肌群CT平均值,可见内瘘侧前臂肌群CT强化值均低于健侧,外侧肌群更明显;上臂外侧肌群CT强化值高于健侧,内侧肌群CT强化值低于健侧;但不同组群肌肉CT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1)血液透析内瘘CTA检查技术方案不统一导致其影像学表现复杂,检查技术有待规范。双上肢伸直上举、掌心相对、对侧注射造影剂、控制造影剂总量和扫描速度,有利于内瘘血管的清晰显影。(2)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CTA表现复杂,狭窄、血栓、增粗、瘤样扩张、侧枝循环等并发症常发生于多根血管、多个部位,需系统、整体分析,否则有些征象不易鉴别。(3)吻合口两端CT值差值比和区域性肌肉CT强化值测量分析对于揭示吻合口两端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和AVF后局部肌肉灌注情况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文茉,张力平[9](2016)在《面静脉分布走行对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面静脉及其分支走行对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充实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3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颌面部缺损,术中记录并分析观察面静脉及其分支回流方式变异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除2例面静脉走行于二腹肌前腹,术中皮瓣制取失败,其余均为Ⅰ期愈合。术后半年随访,除1例皮瓣坏死,其余皮瓣颜色红润,血运良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中发现12例患者的6种面静脉变异解剖结构,变异比例约为37.49%。面静脉与颈前静脉相通4例,占12.50%;面静脉于颌下腺内走行而后注入面总静脉1例,占3.12%;面静脉于颌下腺被膜内走行,汇入面总静脉2例,占6.25%;面静脉直接汇入颈外静脉2例,占6.25%;面静脉直接汇入颈内静脉1例,占3.12%;面静脉的颏下静脉分支走行于二腹肌前腹2例,占6.25%。结论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缺损时,熟练掌握面静脉变异走行有助于选择正确合适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皮瓣成活率。
潘玉芹[10](2016)在《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头端异位颈内静脉的纠正方法探讨》文中认为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能解决化疗、营养及输液困难时血管不清晰的输液问题,且留置时间长、方便使用和维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正确置入PICC导管头端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导管异位是指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或其他血管,导管异位的发生有操作者本身的原因;患者的体质、病情、自身血管状况等因素导致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1]。本文2013年5月2015
二、颈内静脉变异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内静脉变异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术前颈部高分辨增强CT预判颏下皮瓣静脉回流走行对手术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静脉回流情况。 |
2.3 并发症。 |
3讨论 |
(2)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材料 |
1.3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 |
1.3.1 手术部位 |
1.3.2 手术过程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
3.2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技术要点 |
3.3 重点预防和减少二次手术和提前取港 |
3.4 总结 |
(4)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治疗左侧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出院标准 |
2.2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
2.2.1 设备与材料: |
2.2.2 围手术期处理 |
2.2.3 手术方法 |
2.3 术前、术后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A组、B组与C组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
3.2 A组、C组术前、术后精液质量组内统计结果 |
3.3 A、C两组术后精液质量组间统计结果 |
3.4 A组与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统计结果 |
3.5 B组与C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造影剂用量、辐射量统计结果 |
3.6 B组与C组在入路方式满意度、术后整体舒适度、住院整体满意度统计结果 |
3.7 A组、B组与C组在VC术后并发症:阴囊水肿、鞘膜积液、复发、异位栓塞、穿刺部位血肿统计学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介入手术治疗对提升精液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4.2 介入栓塞VC路径的解剖特点及影响 |
4.3 介入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增高 |
4.4 经颈静脉较经股静脉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辐射量、造影剂用量 |
4.5 经颈静脉入路方式可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满意度 |
4.6 术后并发症 |
4.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的术式建立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神经替代移植术治疗周围性面瘫概述 |
1.2 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术及其改良术式的发展和优缺点 |
1.3 颈襻在神经替代移植术中的应用和改良术式的设计思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面神经颅外段主干、舌下神经颅外段、颈襻相关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3.1 面神经颅外段主干的形态学解剖和数值测量 |
2.3.2 舌下神经水平段及颈襻的形态学解剖和数值测量 |
2.3.3 神经组织形态学观察与测量 |
2.4 讨论 |
2.4.1 新术式的可行性 |
2.4.2 面神经颅外段主干相关解剖学标志 |
2.4.3 舌下神经颅外段相关解剖学标志 |
2.4.4 颈襻结构的解剖学相关探讨 |
2.5 小结 |
第三章 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的术式建立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切口设计和面神经暴露 |
3.3.2 舌下神经、颈襻上根的暴露和神经吻合 |
3.4 讨论 |
3.4.1 切口设计 |
3.4.2 术中毗邻结构 |
3.4.3 新术式临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3.5 小结 |
第四章 舌下、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
4.1 前言 |
4.2 资料和方法 |
4.2.1 病例资料 |
4.2.2 纳排标准 |
4.2.3 术前评估 |
4.2.4 手术方法 |
4.2.5 术后随访 |
4.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患者信息和术前面瘫评估 |
4.3.2 术后疗效及副作用 |
4.3.3 并发症 |
4.3.4 疗效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本组患者面瘫病因分析 |
4.4.2 神经替代移植术的手术适应症 |
4.4.3 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 |
4.4.4 新术式对面神经修复的疗效 |
4.4.5 舌肌功能评价 |
4.4.6 新术式与其他术式对舌肌功能的影响对比 |
4.4.7 其他手术并发症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与影像、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2.入选与剔除标准 |
2.1 入选标准 |
2.2 剔除标准 |
3.病理类型 |
4.临床表现 |
5.影像学检查 |
5.1 仪器与方法 |
6.手术入路 |
7.统计处理 |
结果 |
1.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及对比 |
1.1 咽旁间隙良性与恶性肿瘤一般情况及对比 |
1.2 涎腺源性肿瘤的一般情况及与非涎腺源性肿瘤的对比 |
1.3 神经鞘膜瘤的一般情况及与非神经鞘膜瘤的对比 |
1.4 副神经节瘤的一般情况及与非副神经节瘤的对比 |
2.病理类型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
2.1 良性与恶性肿瘤影像学特征及对比 |
2.2 涎腺源性肿瘤影像表现及与非涎腺源性肿瘤的对比 |
2.3 神经鞘膜瘤影像学表现及与非神经鞘膜瘤对比 |
2.4 副神经节瘤影像表现及与非副神经节瘤的对比 |
2.5 茎突前间隙肿瘤与茎突后间隙肿瘤影像学表现对比 |
3.典型病例分析 |
讨论 |
1.咽旁间隙的解剖 |
2.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性 |
2.1 良性、恶性肿瘤临床特性 |
2.2 涎腺源性肿瘤的临床特性 |
2.3 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点 |
3.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3.1 良、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
3.2 涎腺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
3.3 神经鞘膜瘤影像学表现 |
3.4 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表现 |
3.5 茎突前、后间隙肿瘤影像学表现 |
4.临床诊断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患者经B超引导下PICC导管穿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CTA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设备、试剂及后处理软件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技术方案及图像质量分析 |
3.3 内瘘CTA图像分析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扫描技术分析 |
2.1 扫描体位 |
2.2 扫描范围 |
2.3 打药速率及位置 |
2.4 扫描方式 |
2.5 阈值设定位置及触发扫描CT值 |
2.6 增强图像质量评价 |
2.7 运动、伪影及造影剂充盈不均情况 |
3 影像表现 |
3.1 血管变异情况 |
3.2 血流动力学情况 |
3.3 吻合口病变 |
3.4 静脉流出道病变 |
3.5 动脉流入道病变 |
3.6 血管通路外其他血管病变 |
3.7 上肢软组织情况 |
4 影像征象的鉴别诊断 |
4.1 静脉充盈不均,显影模糊 |
4.2 血管纤细,显影浅淡 |
4.3 静脉侧枝循环表现 |
4.4 血管结节样高密度 |
讨论 |
1 血透患者内瘘CTA的检查方案 |
2 血透患者内瘘的影像诊断 |
3 血透患者内瘘CTA其他问题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面静脉分布走行对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颏下岛状皮瓣重建及预后 |
2.2 面静脉变异解剖结构 |
3 讨论 |
(10)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头端异位颈内静脉的纠正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置管方法 |
1.2.2 颈内静脉异位置管中纠正方法 |
1.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异位纠正方法 |
1.2.4 颈内静脉异位纠正成功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明确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初步确定导管颈内静脉异位 |
3.2 颈内静脉异位与置管时患者体位有关 |
3.2.1 异位纠正采用“举臂靠头法”或颈内静脉加压 |
3.2.2 肥胖者颈内静脉异位纠正采用抬高床头或坐位法 |
3.3 颈内静脉异位与个体静脉系统解剖变异有关 |
3.4 部分导丝外撤联合按压颈内静脉 |
3.5 身体重力的作用纠正异位 |
3.6 DSA纠正异位 |
四、颈内静脉变异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术前颈部高分辨增强CT预判颏下皮瓣静脉回流走行对手术的指导意义[J]. 时倩,房居高,马泓智,侯丽珍,冯凌,何时知,王茹,廉猛,沈茜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1
- [2]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预防[J]. 茅玲. 临床研究, 2021(07)
- [3]左颈外静脉变异一例[J]. 蒋上,胡文慧,常加松,关晓伟,蔡庆龙. 解剖学研究, 2021(02)
- [4]经皮颈内静脉穿刺介入栓塞治疗左侧原发精索静脉曲张的探讨[D]. 朱明洋.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舌下神经、颈襻上根联合替代移植面瘫修复术的术式建立和临床应用[D]. 郑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与影像、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D]. 谢菲.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腔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患者经B超引导下PICC导管穿刺中的应用研究[D]. 黄家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8]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CTA应用研究[D]. 郑永基. 成都医学院, 2019(08)
- [9]面静脉分布走行对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疗效观察[J]. 王文茉,张力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03)
- [10]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头端异位颈内静脉的纠正方法探讨[J]. 潘玉芹. 临床护理杂志,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