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以全新思路解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全局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俊娟[3](2020)在《“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考察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时期,东北地区作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重工业体系,曾为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政权的巩固做出巨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的体制机制矛盾,导致发展跟不上国家形势,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能见度每况愈下。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吹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时代号角。为了更好地贯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有必要对“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进行考察研究,因为只有了解清楚了一个事物的过去,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其现在和畅想其未来。基于此,本文的写作以“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进程为线索,呈现该时期东北工业建设实践情况,归纳其建设的历史成就,并总结其发展经验。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具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陈述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介绍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本选题密切相关的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梳理“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时代背景,展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梳理“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三大进程——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基本建成阶段;最后从重工业基地、城市化进程、巩固人民政权、支援全国建设四个方面归纳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成就,以及从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区位优势、借鉴先进经验三个方面总结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一五”时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的开端,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进行考察研究,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的振兴发展和转型发展。因此,对“一五”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考察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鹏程[4](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陈文林[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陈丹[6](2019)在《政府扶持视阈下吉林省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该产业链条式的连接技术、制造、服务、市场等各个环节的独特优势和强大能力,使其成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推动全球产业链再布局的新动力。由此,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把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提升本国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以及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最佳模式之一,积极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其中,并争取主导地位。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看,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普及应用,以及“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体系促进”+“示范城市带动”双轮驱动模式的强力推动下,各类资源要素持续向现代服务业领域集聚。这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氛围,也为各地方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伴随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对各级政府部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立足战略高度,建设和完善精准化、长效化、系统化的政府扶持体系已是当务之急。这成为如吉林省一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借力于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所在。与国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先进地区相比,虽然吉林省在该产业发展上起步时间较晚、成长速度缓慢、经验做法欠缺、政府作用力不强、政策扶持力不足,但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吉林省基本具备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后发优势条件。这一点从近年来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呈现逐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中可见一斑。吉林省各级政府应在充分利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实施“互联网+”战略和“服务外包+”发展模式等国家级重大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绿色、环保、节能、智慧于一身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使其成为吉林省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战略目标的新途径和新抓手。毫无疑问,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和吉林发展,吉林省各级政府在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上,就要做到政策扶持的精准化、长效化和系统化。其实,从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辨识和发展特点看,以及基于政府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理论阐释而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从起步到成长、从弱小到强大、从赶超到跨越,均离不开政府扶持及政策保障。具体来说,政府在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应扮演方向上的引导者、制度上的供给者、环境上的营造者、服务上的监管者四种角色,并努力发挥出、发挥好这四种角色的应有职能和独特作用。以此为基点来审视,并基于各类调研成果以及参考科尔尼(A.T.Kearney)全球服务外包目的地指数(GSLI)——财务方面吸引力、人力资源和技能、商务环境三个要素,作为综合衡量吉林省与成熟的全球服务外包目的地在政府扶持方面差距的尺度。可以看出,吉林省在政府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上,存在财务方面吸引力偏小、人力资源和技能不足、整体营商环境的欠佳三大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吉林省在政府扶持该产业发展上,深受思维观念落后、政治生态欠佳、产业政策缺项、信息服务不足的影响,致使其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徘徊于缓慢增长的不佳状态,而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政府扶持视域看,吉林省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优先抓住三个关键点。其一,增强财务方面吸引力。一要设立省级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二要调整现有省级扶持资金使用范围支持方向,确保资金使用效果;三要完善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金融扶持政策,挖掘产业融资潜力。其二,强化产业布局及人才技能。一要明确产业战略定位,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二要培育吉林服务品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三要提升从业人员技能,强化专业团队素质。其三,优化整体营商环境。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涵养健康政治生态;二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规模;三要深化信息服务职能,加强政府保障力度。由此,为吉林省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以及为吉林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与国内外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展开市场竞争与合作,提供及时的、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政府扶持及保障,更好的促进和强化该产业发展,更好的发挥出发挥好政府作用、展现政府作为。
姜帅[7](2019)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开启了第一轮东北振兴。在10年时间里,东北振兴通过作规划、上项目,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增长效果。在第一轮东北振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成为自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长相对最好的时期。然而,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出现经济增长整体性的下滑,并跌落到全国的后几名。这促使中央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如此,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东北三省的面前,就是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好环境。”这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点。本文就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以法治环境建设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影响为主线,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机理分析和典型考察相印证的梳理和解读。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述评,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进一步整理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区域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和法学中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和现实困境、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借鉴,提出了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最终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法治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前提;第二,法治环境是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柱;第三,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制度建设、观念转变、严格执法等环节的努力。
冯诗瑶[8](2019)在《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黑龙江省迅速响应,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使得“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构想之中。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产能过剩及缺少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迫切需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及时调整国际合作战略,突破困境。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根据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发展水平、国际合作现状以及国际合作战略环境分析,探讨适合“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的战略。本文首先系统论述了国际合作战略概念及动因、装备制造企业理论基础和“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进而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对“一带一路”下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进行环境分析,运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和SWOT综合分析把握影响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的关键因素,根据“一带一路”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制定的原则、战略指导思想以及战略目标,采用改进型定量战略计划矩阵计算战略方案评价结果进行战略选择,进而根据战略方案计算结果确定国际合作战略定位。提出“以俄为重,产管双变,多元强基”的总体战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的具体战略。最后有针对性的从战略实施环境、战略实施沟通交流平台和战略实施内部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提出黑龙江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对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林木[9](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指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城市先后解放,中国共产党陆续接管和改造这些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初次探索,其不仅是巩固革命成果与支援前线战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建立民主政权的关键问题,因而意义重大。沈阳作为东北最大城市,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工业经济发达与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性强。因此,论文研究1948-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思想,总结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城市的一般规律;实践上有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首先,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其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准备,并梳理其具体过程;最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成效与经验,并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另一方面结合沈阳具体实际,批判继承已有东北城市接管经验,并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即近代沈阳城市管理经验和苏美城市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对沈阳政权、经济、文化、市政和社会系统分别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取得显着成效,为人民带来福祉,证明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能打破旧世界,还能创造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更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对当前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给以启迪。
于凡修[10](2017)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东北三省以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森林、煤炭、石油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被尊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为我国迅速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些资源型城市资源的枯竭和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的衰落,东北地区经济一度陷入困境,被称为“东北现象”。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东北三省经济迅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2%。然而,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发展方式的转型,东北地区依然保持着以要素驱动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低迷,三省增速集体跌破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增长动力,实现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并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充分发展、协调发展,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应当看到,相关研究在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本文试图依照马克思主义创新经济理论、以及当前学者普遍关注的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和经济发展等理论,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科学分析方法,讨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实施路径。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等角度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制约因素,并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实证分析为依据,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本文主要涵盖了以下研究内容:创新驱动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的体制与机制设计;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东北老工业创新转型的要素配置及其路径与政策选择研究。这些研究既涉及理论与方法上的研究,如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研究、地区产业创新发展问题研究、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也涉及到实证研究,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能力等现状的实证分析研究,东北老工业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等。综合上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本文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且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的盲点与不足,并据此制定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介绍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等相关理论以及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旨在梳理创新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疏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脉络,为文章提供理论分析基础,并从微观、中观与宏观角度探究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章指出,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考虑内外两方面因素,即区域内创新主体自身因素与外部创新环境因素,这也是本文分析的逻辑框架。第三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本章通过单一指标以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和索罗余值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比了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与水平,为下文对东北地区创新驱动问题的分析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分析,本章认为,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应当辩证看待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在优化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层次,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竞争力,实现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本章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区位环境等,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与动力转化机制。本章认为,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要素投入,区位差异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动力、区位协同系统创新动力、人才管理创新动力、金融资本管理创新动力等方面加以培育,并辅以相应的动力转化机制,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转型。第五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微观主体研究。本章将企业分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微观主体,探求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主体培育问题。本章认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微观力量。在发展创业型经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同时,深化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与效率,并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与技术溢出效应,走不同所有制企业协同创新道路,是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力量的必由之路。第六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与支持体系研究。合理配置创新要素,实现创新有关的资源的有效组合,尤其是构建科技创新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组合机制,是提升东北地区创新效率的重要保障。本章从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及其支持体系三个视角进行研究,考察创新要素与及其支持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作用。本章认为,人才和资本要素短缺是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体系,加快创新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改革,保障创新资本供应和高效配置。第七章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的探讨。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机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给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当有效利用人口、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力量,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指导下,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借助“一带一路”北线出口的区位优势,加强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要坚持换血与输血相结合,做好“加减乘除”,培育新产业与新业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通过完善财税政策等措施,激发经济活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老工业基地单一结构城市转型发展。
二、黑龙江:以全新思路解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全局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以全新思路解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全局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结构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历史背景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东北地区 |
1.1.2 东北老工业基地 |
1.2 “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背景 |
1.2.1 国内背景 |
1.2.2 国际背景 |
1.3 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提出 |
1.3.1 国家首选东北作为工业建设基地原因 |
1.3.2 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提出 |
第二章 “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程 |
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起步阶段 |
2.1.1 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总体安排 |
2.1.2 苏联援建东北项目的确立及分配 |
2.1.3 工业部门中的优先重点建设 |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发展阶段 |
2.2.1 地区分配与原料相结合的发展特点 |
2.2.2 工业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正规化 |
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建成阶段 |
2.3.1 地区工业建设整体概况 |
2.3.2 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 |
2.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
第三章 “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就及历史经验 |
3.1 “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就 |
3.1.1 基本建成了特色鲜明的重工业基地 |
3.1.2 以工业为中心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
3.1.3 大力支援了全国建设 |
3.1.4 有效巩固和维护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3.2 “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历史经验 |
3.2.1 党的领导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根本保证 |
3.2.2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有力支撑 |
3.2.3 有效利用先进经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历史的方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1.5 基本概念 |
1.5.1 公正 |
1.5.2 公正观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2.2.2 腐败问题 |
2.2.3 民生问题 |
2.2.4 生态正义问题 |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
4.1.1 经济依据 |
4.1.2 制度依据 |
4.1.3 文化依据 |
4.1.4 社会依据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
5.2.2 远期目标论 |
5.2.3 阶段性目标论 |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
5.3.1 发展经济论 |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
5.3.3 “三位一体”论 |
5.3.4 共享论 |
5.3.5 短板论 |
5.3.6 兜底论 |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
5.4.1 城乡区域公平 |
5.4.2 收入分配公平 |
5.4.3 教育公平 |
5.4.4 社会保障公平 |
5.4.5 公民权利公平 |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
5.5.2 制度保障论 |
5.5.3 法治保障论 |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
5.6.1 共识论 |
5.6.2 改革论 |
5.6.3 环境论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政府扶持视阈下吉林省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政府与市场的相关研究 |
(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
(三)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研究 |
(四)总体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辨识及发展特点 |
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辨识 |
(一)外包概念的辨析 |
(二)服务外包的含义 |
(三)服务外包产业的辨识 |
(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界定 |
二、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业务类型广泛 |
(二)投资回报率高 |
(三)吸纳就业力强 |
(四)能源消耗较低 |
(五)IT承载度较高 |
第二章 政府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理论阐释与角色定位 |
一、政府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理论阐释 |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维度 |
(二)公共服务的理论维度 |
(三)公共治理的理论维度 |
二、政府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角色定位 |
(一)方向上的引导者 |
(二)制度上的供给者 |
(三)环境上的营造者 |
(四)服务上的监管者 |
第三章 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实施检视 |
一、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总体政策评价 |
(一)政府扶持的政策出台情况 |
(二)政府扶持的主要规划考虑 |
(三)扶持政策导向下政府角色 |
二、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实施成效 |
(一)促进产业有序展开 |
(二)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
(三)引导业务来源拓展 |
(四)推动园区稳步发展 |
第四章 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财务方面吸引力偏小 |
(二)人力资源和技能不足 |
(三)整体营商环境的欠佳 |
二、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思维观念落后 |
(二)政治生态欠佳 |
(三)产业政策缺项 |
(四)信息服务不足 |
第五章 吉林省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化选择 |
一、增强财务方面吸引力 |
(一)设立省级专项资金调整资金使用支持方向 |
(二)完善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金融扶持政策 |
二、强化产业布局及人才技能 |
(一)明确产业战略定位 |
(二)培育吉林服务品牌 |
(三)提升从业人员技能 |
三、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
(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
(二)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
(三)深化信息服务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老工业基地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三、法治环境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和法学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的发展 |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问题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问题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观念问题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体系现状 |
一、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法律体系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待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 |
一、法治文化薄弱 |
二、法治意识淡薄 |
三、法律执行困难 |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
三、历史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体制建设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培养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主体法治观念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规范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秩序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效率市场的影响 |
第二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
四、法治环境对技术集聚的影响 |
第三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法行政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政府管理规范化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法治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第二节 德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第三节 英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 |
第一节 健全经济法律制度形成有效法治环境 |
一、配套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
二、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营商环境 |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加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
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
二、普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完备依法行政及监督体系 |
一、完善执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
二、完善司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
三、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建设的对策 |
一、强化法律服务 |
二、加强相关法治环境建设 |
三、强化法治研究 |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多重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及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现状分析 |
2.1 国际合作战略的概念及动因 |
2.1.1 国际合作战略的概念 |
2.1.2 国际合作战略的动因 |
2.2 装备制造企业理论基础 |
2.2.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 |
2.2.2 装备制造业的类型 |
2.2.3 装备制造企业的特征 |
2.3 “一带一路”相关内容概述 |
2.3.1 “一带一路”的内涵 |
2.3.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特点 |
2.4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现状 |
2.4.1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评价 |
2.4.2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现状分析 |
2.4.3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现存问题及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技术环境分析 |
3.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5 地理区位环境分析 |
3.2 产业及市场环境分析 |
3.2.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分析 |
3.2.2 市场竞争分析 |
3.3 内部条件分析 |
3.3.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
3.3.2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分析 |
3.3.3 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
3.3.4 企业文化分析 |
3.4 SWOT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制定 |
4.1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制定原则及指导思想 |
4.1.1 战略制定原则 |
4.1.2 战略指导思想 |
4.2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目标 |
4.3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选择 |
4.3.1 改进型定量战略计划矩阵模型概述 |
4.3.2 确定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及指标权重 |
4.3.3 建立战略备选方案矩阵及方案评价量样本矩阵 |
4.3.4 确定评价灰类和灰色权矩阵 |
4.3.5 计算备选战略方案评价结果 |
4.4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定位 |
4.5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总体战略 |
4.6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具体战略 |
4.6.1 科创兴业领航战略 |
4.6.2 引进输出融合战略 |
4.6.3 国际市场供给侧调整战略 |
4.6.4 装备制造项目深度开发战略 |
4.6.5 高附加值区块移动战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建设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实施环境 |
5.1.1 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环境 |
5.1.2 建立企业国际合作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
5.1.3 寻求国际合作优质融资渠道 |
5.2 建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实施沟通交流平台 |
5.2.1 建立完善的国内外沟通交流平台 |
5.2.2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网络化信息交流平台 |
5.3 完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实施内部管理体制 |
5.3.1 树立“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理念 |
5.3.2 加强国际合作战略制定者与实施者的有效沟通 |
5.3.3 培养国际化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制定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判调查问卷表 |
附录B |
(9)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城市接管 |
1.2.2 城市改造 |
1.2.3 城市管理 |
1.2.4 城市治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1.2 列宁的城市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1 毛泽东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2 陈云的城市工作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东北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1 哈尔滨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2 长春的城市接管经验 |
2.4 国内外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1 近代沈阳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2 苏联与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 |
3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背景及条件 |
3.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
3.1.1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博弈 |
3.1.2 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与军事政治失败 |
3.1.3 共产党革命力量壮大与方针政策正确 |
3.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掌握战争主动权 |
3.2.1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
3.2.2 夏秋冬季攻势取得胜利 |
3.2.3 辽沈战役加速推进沈阳解放 |
3.2.4 战争中重视对沈阳的保护 |
3.3 沈阳地下党组织采取有效行动 |
3.3.1 调查与搜集有关沈阳的情报资料 |
3.3.2 宣传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的方针政策 |
3.3.3 组织沈阳各界群众开展护城运动 |
3.3.4 保护沈阳党员进步分子与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 |
3.4 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
3.4.1 明确沈阳军事管制的目的与军管会的使命 |
3.4.2 设置沈阳军管会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 |
3.4.3 调配与培训沈阳军管会所需的干部队伍 |
4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具体实践 |
4.1 沈阳政权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1.1 解散反动党团与实行公开建党 |
4.1.2 打碎旧政权机构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4.1.3 留用旧职人员与整顿公职人员思想纪律 |
4.1.4 搜集军队遗留资财与加强军工军需生产 |
4.2 沈阳经济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2.1 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与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
4.2.2 没收官僚资本财政金融机构与稳定金融市场 |
4.2.3 保护与引导私营工商业向有益于国计民生方向发展 |
4.3 沈阳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3.1 恢复进步报纸广播与加强职工文艺活动 |
4.3.2 调整合并学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
4.3.3 整治环境卫生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
4.4 沈阳市政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4.1 抢修煤气电力与自来水系统 |
4.4.2 抢修邮电通讯系统 |
4.4.3 修复铁路交通运输网 |
4.5 沈阳社会秩序的接管和改造 |
4.5.1 遣散散兵游勇与收容游民乞丐 |
4.5.2 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与打击盗匪抢劫 |
4.5.3 取缔封建会道门与整顿宗教界活动 |
4.5.4 封闭妓院与禁绝烟毒 |
5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及经验 |
5.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 |
5.1.1 政权相对稳定党政领导加强 |
5.1.2 经济加快恢复国家财政好转 |
5.1.3 文教卫发生变革人民素质提升 |
5.1.4 市政设施改善社会风气净化 |
5.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功经验 |
5.2.1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 |
5.2.2 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 |
5.2.3 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
5.2.4 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
5.3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
5.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5.3.2 接管人员与机动兵力准备不足 |
5.3.3 城市工作方法过粗 |
6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作用及启示 |
6.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历史作用 |
6.1.1 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
6.1.2 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 |
6.1.3 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 |
6.1.4 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 |
6.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现实启示 |
6.2.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城市治理民主化水平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 |
6.2.3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
6.2.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评述 |
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问题研究 |
1.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
1.2.3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与研究基础 |
2.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
2.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2.1.3 创新系统理论 |
2.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
2.2.1 创新的内涵 |
2.2.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
2.2.3 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2.2.4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
2.2.5 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与创新发展理论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产生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发展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系统化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3.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
3.1.2 基于索罗余值方法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3.1.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创新效率测算方法 |
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
3.2.1 基于单一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2 基于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
3.2.3 基于创新效率的对比分析 |
3.2.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比分析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3.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
4.2.1 制度创新动力 |
4.2.2 区位协同系统创新动力 |
4.2.3 人才管理创新动力 |
4.2.4 金融资本管理创新动力 |
4.2.5 文化创新动力 |
4.2.6 科技服务创新动力 |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化机制 |
4.3.1 外部动力转化机制 |
4.3.2 内部动力转化机制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微观主体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
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表现 |
5.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5.1.3 加快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 |
5.2.2 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
5.2.3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途径 |
5.3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
5.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现状 |
5.3.2 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对创新发展的影响 |
5.3.3 发挥外商投资企业作用的措施选择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与支持体系 |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要素 |
6.1.1 创新人才要素的基本构成 |
6.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人才要素的现状 |
6.1.3 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 |
6.1.4 创新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 |
6.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本要素 |
6.2.1 资本要素的形成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
6.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本要素的基础状况 |
6.2.3 创新资本要素的优化与融资保障 |
6.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体系 |
6.3.1 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体系的作用机制 |
6.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
6.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第7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1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路径 |
7.1.1 着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
7.1.2 发挥企业家的关键作用 |
7.1.3 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优先 |
7.1.4 加强国内外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 |
7.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2.1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7.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发展措施 |
7.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7.3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3.1 确立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核心地位 |
7.3.2 完善创新驱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7.3.3 加强创新驱动的载体建设 |
7.3.4 增加科技创新的研发经费投入 |
7.3.5 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投入融资体系 |
7.3.6 集聚创新驱动的高端智力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以全新思路解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全局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考察研究[D]. 高俊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政府扶持视阈下吉林省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陈丹. 吉林大学, 2019(10)
-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D]. 姜帅.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8]基于“一带一路”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合作战略研究[D]. 冯诗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9]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D]. 林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D]. 于凡修. 吉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