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电子政务(论文文献综述)
卢文刚,刘晓敏[1](2021)在《日本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式及启示》文中指出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发展较早,19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公共卫生相关立法,之后开展了包括机构改革、责任细化以及健全法律在内的一系列工作,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模式。在此次新冠疫情前期防控中,日本也以其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与丰富的过往经验为基础,初步控制了第一波疫情,但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日本防控战线拉长,其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对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模式、经验及在此次疫情中所存在的短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车芸芸[2](2020)在《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判各国政治是否民主的一个重要指标,政治参与也一直是政治学领域中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一种新的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补充,较传统政治参与而言,参与方式的简单直接、参与主体的平等匿名、参与成本的低廉等都是它的巨大优势,为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由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因多样、参与过程的难以控制等特征对各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及其治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而,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全面深入研究是现代各国政治建设过程中不容回避的迫切问题。2011年,对于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和公民而言是非比寻常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席卷了这个区域,西方学者将其称为“阿拉伯之春”。此次风暴造成多国政局动荡,甚至造成有些国家的政权变更。此次革命的爆发除了阿拉伯国家普遍存在的专制统治、政体僵化、政府腐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原因外,网络参与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此次革命也被称为“维基革命”或者“推特革命”。而作为阿拉伯国家的利比亚,非制度性网络政治参与对利比亚的政权变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利比亚的政权变更中,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主要体现为公民通过互联网络浏览信息、发表政治意见、讨论政治议题、与政府对话以及进行网络政治行动。在此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青年公民为参与主力军、快速的网络集结、公民混乱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以及政府部门的消极应对四种特点。通过对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对利比亚政权变更中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所存在的参与数字鸿沟、网络谣言、网络参与盲从以及网络参与群体极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总结出推动整个网络政治参与向着健康、有序、理性方向发展的应对意见。
褚楚[3](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提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石立春[4](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指出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李凌慧[5](2019)在《中国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实现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停地加快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生态失衡、政府治理滞后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等一系列问题也应接不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是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主要特征,为了使城市的发展更加绿色更加现代化。对于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实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仅是解决城市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对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对建设责任政府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就是在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基础上,从城市智慧化生态管理入手,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揭示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与政府责任实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甄别出中国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以此为依据,通过概要总结国外经验,集中探讨了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下的政府所应担当的基本职责体系及其实现的对策思考,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变迁规律和自然生存规律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保开发的动态平衡,进而提高我国智慧城市政府生态治理责任实现的水平,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徐亚清[6](2018)在《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信访的治理逻辑研究》文中认为信访,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国家对来信来访的处理,是本土语境下产生的治理活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访既可解读为社会场景中的一种现象,又可视作学术研究中的一类概念。作为现象,信访的存在贯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场景中,如果究其缘起,此种现象甚至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政权建构中所创设的群众工作。作为概念,对信访的研究长期存在于诸多学科中,如历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近几年来,主要的趋向是考察现实场景中的微观化的信访政策和个体化的信访活动。微观化、个体化的趋向主要受国外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论,以及制度经济学聚焦所谓个体偏好的特质的影响。受此影响,诸多研究开始聚焦信访者的个案,力图从个案中考究信访逻辑。此类研究丰富了信访的案例基础,然而信访本身是渗透于国家和社会治理,影响日常生活各个层面的现象,其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故而研究不应止步于微观化视角,而应更具有整体化、历史化的逻辑。换言之,是整体化、历史化地考察信访的治理逻辑。整体化、历史化的逻辑,使历史制度主义成为信访研究需直面的对象。历史制度主义的兴起,对应着国外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对行为科学等实证主义范式的反思。历史制度主义具有的特质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漫长历史时空的基础性。其将社会现象置于整体化而非碎片化的格局中加以诠释,使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二是国家概念的凸显。这在受到历史制度主义影响的晚近历史社会学中有明显的体现。其将国家视角引入,从国家政权建构的历史中探究一系列社会表达活动,从而克服了既往功能主义研究存在的“社会中心论”的倾向。三是对历史路径持续和变迁的考究。如路径依赖、拐点等词汇,是旨在诠释历史传统的延续和重要时空节点中传统的沿革、新兴要素的出现。若回到信访的研究主题,不难发现,既往研究中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关注并非绝对空白,但诸多研究或是直接忽视、或是“引而不用”,即并未直接透视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内涵。此局限性揭示了信访研究缺乏整体性、历史性的瓶颈,亦为研究的深化揭示了方向。历史制度主义,可为信访研究构筑总体脉络,且能将其置于本土历史演化的时空之中进行更为深刻的诠释。关键在于如何依托信访研究主题,基于本土语境,构筑起历史制度主义对信访概念的支撑。首先,信访需理解为一种治理方式。毋庸置疑,信访是本土语境下,与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治理之道,存在于社会表达和国家回应的诸多层面。其次,对历史制度主义需实现更为深刻、更为本土化的解读。简单“复制”仍然是停留在所谓的“引而不用”。相反,需够透过信访,实现历史制度主义扎根本土语境之后的丰富与创新。国外范式的合理性与本土语境的根源性的契合,方才是历史制度主义视域得以构建的基石。其三,对信访的研究,需探求其治理的内核所在。这既是历史制度主义要义的体现,亦是克服既往研究中个体、微观视角局限的研究。因为唯有透过围绕信访的、表层化的、纷繁复杂的各类现象,去探究信访作为本土治理之道所具有的基本维度,方能真正理解信访的缘起、奠基、变迁和当前阶段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信访为何存在,信访为何不能简单理解为“提意见的处理工作”,信访的传统究竟如何,现阶段的现象与传统之间究竟有何联系,有何变化?这实质是对信访治理逻辑的主题研究。因此,可提出制度、场景、话语的三重交互辩证的维度,将此三重维度视为形塑信访治理逻辑的基本层面。制度是诠释信访的首要层面,因为信访之所以成为长期、普遍的现象,得益于党和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创设。在本土语境下,这体现在领导同志的发函、指示、党代会的战略路线、国务院的条例制定等。信访在制度层面的演化历史,将使研究直接越过微观化的“藩篱”,将社会成员的表达、政府的回应与整合均置于以国家政权的建构和治理为核心的、刚性化、整体化的制度框架。场景之维是信访演化的现实基础,可理解为制度演化的现实载体,是信访的治理之场。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域下,场景自然不会局限于对二十一世纪现阶段的孤立化诠释,而会探求漫长的历史时空演化,场景应视作是这一演化的聚焦之处。话语之维的提出是契合了历史制度主义对传统的考究,并基于本土语境对研究的深刻意义。信访的治理逻辑,亦可解读为信访现象背后核心化的话语规范,话语规范由制度承载,在场景的历史演化中形成,渗透于场景的各个层面,随着场景的演化而发生改变,其调适又将重新形塑制度、深刻影响场景。制度是刚性承载、场景是演化之源,话语则是核心依托,使信访的治理逻辑得以明朗。信访治理逻辑的缘起,既要考察制度的创设和场景的基础,又要从核心层面考究信访背后群众工作的话语传统。话语在治理实践中的成熟最终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信访工作得以奠基。遵循话语脉络,方能将信访的场景划分为革命政权建构阶段的缘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奠基和改革开放至今的延续性与同传统相差异的断裂性三个基本阶段。在考究中可发现,一些地方在治理实践中由“主动”动员意见转为“被动”回应表达,便充分印证了治理逻辑的断裂。对于信访制度的走向,社会各界存在较多论争,所谓“扩权论”、“取消论”曾一度引发学界研究的关注。制度层面的争论植根于制度背后话语体系在场景变革中的适应性问题,即全面扎根基层、总体动员意见、充分维护权益的群众工作传统,是否能够在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转型交融的场景中扎根,能否真正与法治化、信息化进程辩证统一?对信访治理逻辑的诠释,最终得出的是信访治理逻辑转向的命题,即由相对静态场景中的话语传统,转向为基于场景变革,实现制度的调整、改革同话语的适应、丰富相结合。基于此,研究共分九个部分。其中第一章是研究绪论。第二章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基本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选择了与历史制度主义内涵相契合的国家理论、话语理论作为研究话语基础,并阐释制度、场景、话语三重交互辩证的维度。第三章阐释信访治理逻辑之生成,包括革命政权建构阶段的话语缘起、治理的路径求索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制度性奠基。第四章诠释改革开放之后信访治理逻辑的延续,包括常态工作的恢复与适应、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与场景变革中的信息化。第五章是解读信访治理逻辑的断裂,包含制度本身在社会场景分化中的割裂与科层管理问题、信息化过程中的复杂风险样态、社会价值的分化对传统话语共识的挑战。第六章是论述信访治理逻辑的断裂成因,包含制度文本与制度执行的内在张力、场景自身在断裂式变革中产生的异质性主体与不确定问题、话语在共识上的整合失效对社会复杂样态的加剧。第七章是诠释关于信访治理逻辑走向的论争和各自的内在问题,包括“扩权论”与法治化的张力、“取消论”的价值偏差与治理失效、“调整论”需面对的逻辑核心与表达张力。第八章是探讨研究自身对信访治理逻辑的展望,即改革中如何依托场景变革样态、法治趋向、群众工作传统实现对信访治理逻辑之重塑。第九章为余论,其中回顾了研究的整体思路,并对信访话语的研究价值和主题深化方向做了自身构想。
卢洪[7](2018)在《国家治理中大数据应用问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认为国家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探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统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政治发展的全过程。十九大以后,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统的治理理论和方法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发展的挑战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局面,国家治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治理面临新的转型。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信息革命,在带来技术革新的同时,为各领域创新应用提供了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战略行动,深刻的影响着国家治理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着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发展思路。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前沿,具有规模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四个显着特征,是信息技术崭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融合的前提。大数据时代能够将国家治理的各项内容数据化——“数据万物”,深刻改变和改革国家治理理念、治理范式、治理手段和治理内容,彻底改变传统的治理模式,合理的界定权力的边界并最终把权力关进数据的“笼子”,实现国家治理“善”的目标。贵阳市从2013年开始进行大数据相关创新、研究和实践,是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有国家发改委批复组建的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大数据场景和应用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本文以贵阳市大数据场景应用为案例进行实践分析,解剖麻雀,通过对贵阳市公安“块数据中心”—决策科学化、“数据和云”—社会治理协同、“数据铁笼”—权力运行制约等的分析,深度挖掘实践案例的典型性,为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贵阳的案例,大数据在提升国家治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实现权力制约无缝化、决策的科学理性化、公共服务的精准化、社会治理协同化,有效满足公民政治参与多样化的诉求。但是,大数据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意识层面缺乏“数据治国”的战略思维、管理层面缺乏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共享层面开放数据面临风险和危机、操作层面缺乏成熟的技术与人才等难题,面对国家认同建设、政治合法性、虚拟空间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区块链技术作为大数据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分布式账本记录、智能合约和时间戳的不可篡改等特性,能够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和无法篡改,为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重建提供了解决方案,提升不同主体间交易的成本和运营效率,有可能重构人类社会的交往秩序,实现国家、社会、公民和技术的有机融合,推进互联网从无序走向有序,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可能。
王政[8](2018)在《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地方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都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务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担负着满足不断扩大的公众公共服务需求的重任。十八大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互联网+”概念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和推广,政府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不断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的融合发展。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的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以便民利企、改善营商环境等为突破口,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央和地方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入手,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从电子政务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演变历程,总结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充分利用问卷法、面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背景、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利用整体治理理论、数字政府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理论建立分析研究的基础,在分析借鉴澳大利亚、中国苏州等地互联网政府建设经验,提出以构建“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重组组织架构,理顺部门权责关系和权力边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整合外部资源,推动共治格局建立的四个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建议,为下一步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建设和完善地方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欧阳鹏[9](2018)在《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 ——以公民参与为中介变量》文中研究指明政府信任反映出公民对政治系统与政府行为确当性的预期,是政府合法性与正当性的重要基石。然而就全球范围来看,公民对政府信任水平的下降已成为各个国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此外,由于政府信任危机带来的政府治理难度的提升、社会信任水平的下降等各类问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寄望于这一新兴技术能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通过回顾以往的研究发现,电子政务的应用对政府信任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本文在回顾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1)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利于政府信任的提升;(2)公民参与是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之间的中介变量。然后采用使用率较高的电子政务量表、公民参与量表、政府信任量表进行测评,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接着使用SPSS、AMOS、Lisr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研究显示量表的信效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介效应也获得了数据支持。最后,结合本文变量之间的关系,从电子政务、公民参与角度提出提升政府信任的对策与建议。
李章程[10](2018)在《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之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世界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表明,民主政治有效性的提升依赖于政治系统内外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以减少不确定性与降低风险,从而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在借鉴拉斯韦尔、多伊奇、派伊等人传统政治沟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来统筹本文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架构,即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建议与对策。也就是,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沟通问题、沟通对策是本文主要的关涉面。绪论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以及研究创新点进行资料性的、线索性的和总结性的叙述与分析。第一章对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的内在关联给予判辨与剖释。区分网络空间中公众的不同身份即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别其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有无序与有序之别,分辨其弊利。归纳信息沟通基本特征,阐发信息沟通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和模式进行梳理、汇总与剖析。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蒐集与梳理,明确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包括政府网站、政务双微、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商业新闻网站、个人微博等。围绕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界定其沟通的模式,并总结其特征。第三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进行详细的归纳与论证。指出双方信息沟通的层次有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三种。特别是将网络话语表达引入双方沟通的过程分析中,即符号生产、意义争夺、秩序重建。为体现双方信息沟通的效果,在不同模式对比的基础上,从政府回应角度进行了测评,并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的调查数据作为实证支撑。第四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从案例分析到理论归因。就存在的问题而言,选取了近3年多起代表性网络公共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归纳的分析方法,从信息沟通主体、信息沟通过程、信息沟通平台三个方面指出相应的问题。并基于这三个方面一一阐释了相关原因。第五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思考与建议。根据第四章的原因归纳,即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从塑造对话——协调式沟通主体、优化效率——交互式沟通平台、完善良性——认同式沟通过程三方面一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论文抓住民主政治是对话与沟通的实质,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成效,以及如何规范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另一个切入点与观察点。这既能够从较完整的意义上对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也是对传统政治沟通理论在网络时代的一个拓展。此外,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话语交流方法,突出公众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克服了以往信息传输路径和观念传播路径忽视公共价值的局限。
二、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电子政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电子政务(论文提纲范文)
(2)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界定 |
一、政治参与 |
(一)政治参与理论的简述 |
(二)政治参与的内涵 |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 |
(一)网络的概念 |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
第二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的网络政治参与 |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过程及其成因 |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的过程 |
(二)利比亚发生政权变更的原因分析 |
二、网络政治参与在政权变更中的表现 |
(一)利比亚政权变更前的网络信息化程度 |
(二)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 |
(三)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发挥的作用 |
三、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特点 |
(一)青年公民是参与的主力军 |
(二)快速的网络集结 |
(三)混乱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 |
(四)政府部门的消极应对 |
第三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 |
一、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愿 |
(一)提高公民政治表达意愿 |
(二)增加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 |
(三)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途径 |
二、造成公民政治参与新的不平等 |
(一)网络参与中的数字鸿沟 |
(二)加深公民政治参与挫败感 |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盲目扩大 |
(一)网络谣言充斥 |
(二)造成社会动乱 |
四、公民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 |
(一)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盲从 |
(二)出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
第四章 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的反思 |
一、缩小网络政治参与数字鸿沟 |
(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公民网络参与技术教育培训 |
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 |
(一)健全网络政治参与制度 |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 |
三、培养理性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 |
(一)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
(二)培养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脉络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期创新 |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
5.1.1 关注弱势群体 |
5.1.2 强化网络监督 |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中国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实现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简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与政府责任理论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与政府责任实现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智慧城市及其生态治理 |
二、政府生态治理责任及其实现 |
三、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的内涵 |
第二节 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与政府责任实现的逻辑关系 |
一、智慧城市生态治理对政府责任实现的影响 |
二、政府责任实现对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目标的表达 |
第三节 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的特征与价值 |
一、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的特征 |
二、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的价值 |
第四节 政府责任实现的理论依据 |
一、行政生态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责任政府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存在的问题 |
一、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责任意识不够明确 |
三、智慧城市生态治理责任履行主要以行政追责为主 |
四、治理责任履行方式的非智慧化 |
第二节 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理念滞后:“智慧城市”政府生态治理理论普及程度限制 |
二、法治缺失:“智慧城市”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三、制度匮乏:智慧城市缺乏完善有效的监督制度体系 |
四、技术限制:政府对高新技术研发与运用支持力度不够 |
五、实践差异:智慧城市政府部门间协同程度较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智慧城市政府生态治理责任实现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智慧城市政府实现生态治理责任的经典案例 |
一、美国:哥伦布市服务创新智慧城市 |
二、西班牙:巴塞罗那绿色环保智慧城市 |
三、荷兰:阿姆斯特丹可持续ASC(Amsterdam Smart City)计划 |
四、韩国:“U-Korea”智慧生态新城 |
第二节 智慧城市政府实现生态治理责任的主要经验 |
一、发挥智慧城市政府生态建设和生态环保中的主导作用 |
二、注重智慧城市的业务和服务创新 |
三、加大智慧城市科技创新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
四、加大智慧城市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 |
五、因需制宜鼓励多元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实现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的政府责任对策 |
第一节 强化智慧城市生态行政意识 |
一、加强智慧城市行政生态的识别与研判 |
二、树立智慧城市整全型行政理念 |
三、普及社会化行政生态意识 |
第二节 健全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政府责任实现的制度体系 |
一、完备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
二、积极推行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的社会制度建设 |
三、优化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的政策调控机制 |
四、构建智慧城市生态补偿机制 |
第三节 完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生态责任系统 |
一、政府生态环境责任的核心:问责制的构建和完善 |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
三、健全生态危机管理责任机制 |
四、创新智慧城市核心生态技术研发应用的路径 |
第四节 创新智慧城市核心生态技术研发应用的路径 |
一、提高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的政务数据质量 |
二、优化生态治理的高端人才及干部队伍 |
三、完善智慧城市产业智慧化 |
四、升级智慧城市生态治理的电子智能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信访的治理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思路设计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难点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难点 |
第二章 研究主题的学理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信访 |
二、治理逻辑 |
三、信访的治理逻辑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借鉴 |
一、理论基础 |
二、理论视角与反思性借鉴 |
第三节 信访治理逻辑的三重维度透视 |
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度奠基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化进程 |
二、由静态化的格局转向信息时代多元复杂治理图景的变迁 |
三、从群众工作的话语创设到自我调适与被动回应的并存 |
四、场景变革中的制度演进与话语重构 |
第三章 信访治理逻辑的生成:国家政权的建构方位 |
第一节 话语缘起:“自上而下”的基层调查与权益维护 |
一、调查的缘起与基层的记忆 |
二、《兴国调查》的历史节点与话语方位 |
第二节 孕育场景:革命政权建构时期的表达与平衡 |
一、权益保护的基层向度 |
二、治理实践的路径形塑 |
三、诉求反馈的核心承载 |
第三节 制度奠定: 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建构与治理 |
一、从发函到“五一决定”的制度性基石 |
二、全局化的治理布局与信访工作的正式起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逻辑延续: 改革开放中信访的治理功效 |
第一节 话语继承: 恢复性工作与常态化治理 |
一、历史事件处理的导向与恢复性举措 |
二、围绕信访的战略指令与权威共识 |
三、中共中央的指示工作与信访的话语愿景 |
第二节 制度设计: 信访法治化的脉络 |
一、改革的深入进行与信访的法治化演进 |
二、围绕《信访条例》的法治化探索 |
三、信访法治化的世纪回望与治理定位 |
第三节 场景适应: 深化变革中的信访信息化 |
一、信访信息化的先导与萌芽 |
二、信访信息系统的规范化设置与技术革新 |
三、信访信息化的路径探索与多元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访的治理逻辑的断裂性 |
第一节 制度设置的割裂化与单向性 |
一、信访沟通机制的割裂化 |
二、非制度化参与的心态根源与结构性影响 |
第二节 场景变革的分化趋向与问题输入 |
一、多元信访主体的演化逻辑与活动方式的复杂样态 |
二、风险孕育的未知性与趋向的不确定化 |
三、多元复杂的问题输入 |
第三节 话语传承的现实偏移与实践张力 |
一、语言表达的偏移与共识规范的消解 |
二、价值偏移的技术化与话语统合的失效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访治理逻辑的断裂成因 |
第一节 信访制度预期与治理实践的失衡 |
一、过度化的制度承载与权力依赖 |
二、单向化绩效考评与非制度化的信访活动 |
第二节 信访场景的多元样态与风险趋向 |
一、风险的记忆之场与持续演化 |
二、风险的网络样态与场景叠加 |
第三节 话语向度的多维化与失效性 |
一、价值样态的多样化与分割性 |
二、话语传统的向度变革与延续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围绕信访治理逻辑的方向性论争 |
第一节 扩权论: 局部性扩张与法治化瓶颈 |
一、围绕信访的治理诉求与认知误区 |
二、科层的拓展化与身份的有限性 |
第二节 取消论: 效能的边缘化与场景的偏差性 |
一、现实治理效能的边缘化误区 |
二、错位化的场景判断与认同困境 |
第三节 调整论: 话语与变革之间 |
一、多重交织与调整之困 |
二、有限调试与转型阵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访治理的逻辑转向: 传承与定位 |
第一节 场景变革: 风险坐标与治理契机 |
一、风险的同质化与转向的可能性 |
二、治理观的场景反思与变革契机 |
三、治理契机的节点与社会日常的承载 |
第二节 制度承载: 法治的权威与包容的格局 |
一、在法治框架内实现信访的制度定位 |
二、在深刻变革的场景中确立包容性制度导向 |
第三节 话语向度: 群众路线与公平正义 |
一、群众路线传统的整体性功能 |
二、公平价值的合理赋予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7)国家治理中大数据应用问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综述 |
(一)治理理论的由来及其辨析 |
(二)国内国家治理研究综述 |
(三)大数据下的国家治理研究综述 |
五、国家治理现代化概念界定 |
附图 |
第二章:国家治理与大数据应用 |
一、工具理性何以可能? |
(一)从古典政治学到行为主义政治学及其以后 |
(二)国家治理:互联网时代的国家、社会和公民 |
(三)大数据下的数据量化 |
二、方兴未艾的大数据 |
(一)大数据的概念及其特征 |
(二)大数据发展简要历程 |
三、国家治理中技术应用的演进 |
(一)治理1.0治理2.0到治理3.0 |
(二)国外大数据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与创新 |
(三)国内大数据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实践 |
四、贵阳大数据应用的探索 |
(一)贵阳发展大数据的历程 |
(二)贵阳发展大数据的条件和机遇 |
(三)贵阳大数据的应用实践 |
第三章:贵阳决策科学化中大数据的应用 |
一、大数据与决策科学化 |
(一)决策科学化的理论 |
(二)大数据与决策 |
二、贵阳数据开放共享与决策科学化 |
(一)开放共享之于决策科学化 |
(二)数据开放共享的战略 |
三、贵阳市公安块数据指挥中心:大数据决策的路径和功能 |
(一)公安警务系统在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用大数据理念破解公安决策信息化发展的难题 |
四、大数据应用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资源 |
(一)大数据促进了决策议程多元互动 |
(二)大数据改变了决策方式 |
(三)大数据使得决策全程可调整可追溯可监控 |
第四章:贵阳社会治理中大数据的应用 |
一、社会治理中大数据的应用 |
(一)社会治理的演变 |
(二)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变化 |
二、贵阳“社会和云”工程建设:社会治理中大数据应用的实践 |
(一)总体目标 |
(二)“社会和云”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
三、大数据应用提升社会治理:以贵阳市白云区为例 |
(一)建立三个数据库,摸清“三个家底” |
(二)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六个管理” |
(三)配置三个中心,收获“三个数变” |
(四)构筑三个模块,推动“三化同步” |
四、大数据应用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
(一)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去中心化和交互式 |
(二)大数据下社会治理机构的运行具有自组织的特性 |
(三)大数据能够带来社会系统的功能、秩序和制度重构 |
(四)大数据能够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升民主化水平 |
第五章:贵阳政府重塑中大数据的应用 |
一、技术与政府重塑 |
(一)政府何以重塑? |
(二)用技术重塑政府的可能 |
二、贵阳“数据铁笼”:大数据应用重塑政府的探索 |
(一)数据铁笼的基本原则 |
(二)数据铁笼建设的整体构架 |
(三)数据铁笼建设的实施步骤 |
三、数据铁笼工程建设的情况 |
四、“数据铁笼”下的贵阳市交管局 |
(一)诚信档案是政府治理重塑的基础和框架 |
(二)权力边界模型是政府重塑的笼条和结构 |
(三)权力运行可视化是政府重塑的要义 |
五、大数据应用是国家治理中政府重塑的重要力量 |
第六章:贵阳大数据应用的路径和功能 |
一、贵阳大数据应用的技术路径“四部曲” |
(一)技术设施路径 |
(二)数据关联路径 |
(三)流程智能路径 |
(四)跨界融合路径 |
二、贵阳大数据应用的功能 |
(一)大数据能够有效实现权力制约无缝化 |
(二)大数据能够实现决策的科学理性化 |
(三)大数据能够改善政府公共供给 |
(四)大数据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
(五)大数据能够实现社会治理协同共治 |
第七章:贵阳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一、贵阳大数据应用面临的三大挑战 |
(一)网络合法性是贵阳大数据应用的新挑战 |
(二)网络认同建设是贵阳大数据应用的新难点 |
(三)虚拟空间管理是贵阳大数据应用必须关注的新内容 |
二、贵阳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四个问题 |
(一)意识层面:缺乏“数据治国”的战略思维 |
(二)管理层面:缺乏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 |
(三)共享层面:开放共享数据的风险和危机 |
(四)操作层面:缺乏成熟的技术与人才 |
第八章:大数据技术的新发展:区块链 |
一、区块链的起源及其特征 |
二、区块链和新的互联网秩序 |
三、主权区块链与国家治理 |
(一)主权区块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模式 |
(二)主权区块链实现了国家、社会、公民和技术有机融合 |
(三)主权区块链推进互联网从无序走向有序 |
参考文献 |
(8)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整体治理理论 |
二、数字治理理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服务型政府 |
二、互联网+ |
三、地方政务服务体系 |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的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
第一节 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
一、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 |
二、徐州市政务服务体系主要管理层级、构成和运行情况 |
第二节 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
一、积极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工作 |
二、大力推进各部门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 |
三、稳妥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工作 |
四、以技术运用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
五、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
第三章 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
第一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深入推进 |
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还不够到位 |
二、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一长四多”现象依然突出 |
第二节 徐州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一、政务服务管理机构权责不对等 |
二、政务服务管理部门与各审批服务部门职能交叉 |
第三节 治理理念落后,各部门改革动力不足 |
一、没有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
二、部门利益的本位主义影响,改革动力不足 |
第四节 政务信息共享工作推进缓慢 |
一、政务信息共享工作牵涉部门众多增加工作协调难度 |
二、条块分割的权力管理体制阻碍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 |
第四章 国内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经验 |
第一节 澳大利亚整体政府信息化建设经验 |
一、建设制度框架 |
二、建立信息组织架构 |
三、建立“互联网+”技术框架 |
第二节 江苏省苏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建设经验 |
一、以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支撑 |
二、推动信息网络体系等配套建设提供运行机制保障 |
三、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功能拓展和流程优化 |
第五章 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建议 |
第一节 整合建设目标,构建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
一、强化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文化氛围 |
二、强化党的领导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制度性作用 |
第二节 重组组织架构,理顺部门权责关系和权力边界 |
一、组建徐州市行政审批局,优化机构及人员配置 |
二、理顺行政审批局和职能部门权责关系和权力边界 |
第三节 完善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制度体系建设 |
一、建立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市级协同建设制度 |
二、建立徐州市大数据管理委员会制度 |
三、建立标准化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制度 |
第四节 整合外部资源,推动社会共治格局建设 |
一、在强化信息技术安全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建设力量 |
二、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建设,推动共治格局发展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 ——以公民参与为中介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研究现状 |
1.3.2 公民参与的中介效应 |
1.3.2.1 电子政务与公民参与的关系研究 |
1.3.2.2 公民参与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及理论模型 |
2.1 概念 |
2.1.1 电子政务 |
2.1.2 政府信任 |
2.1.3 公民参与 |
2.2 理论模型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电子政务与公民参与 |
3.1.2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 |
3.1.3 公民参与与政府信任 |
3.1.4 公民参与: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中介变量 |
3.2 研究设计 |
3.2.1 量表设计 |
3.2.1.1 电子政务的量表设计 |
3.2.1.2 政府信任的量表设计 |
3.2.1.3 公民参与的量表设计 |
3.2.2 控制变量 |
3.2.3 统计方法 |
3.2.4 样本情况 |
第4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1.1 电子政务量表信效度分析 |
4.1.2 公民参与量表信效度分析 |
4.1.3 政府信任量表信效度分析 |
4.2 假设检验 |
4.2.1 相关性检验 |
4.2.2 回归分析 |
4.2.3 中介作用检验 |
4.2.4 假设检验结论 |
第5章 提升政府信任的对策 |
5.1 电子政务角度 |
5.1.1 树立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5.1.2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
5.1.3 建立健全政府回应机制 |
5.2 公民参与角度 |
5.2.1 培养公民参与意识与提升公民参与能力 |
5.2.2 促进公民社会的培育 |
5.2.3 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与框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政治沟通理论 |
(二)社会互动理论 |
(三)公民参与理论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一)信息沟通与政治沟通 |
(二)公民与公众 |
六、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 |
第一节 “公民”到“网民”: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另类身份 |
一、构成中的历史现象——网民 |
(一)结构与分类 |
(二)网民政治参与特征 |
二、政治精英——网络意见领袖 |
(一)来源 |
(二)网络意见领袖政治参与特征 |
三、新型政治参与主体——网络共同体 |
(一)网络社群与网络社团 |
(二)网络共同体政治参与特征 |
第二节 秩序与自由:无序与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
一、有序与无序 |
二、无序网络政治参与 |
(一)特征 |
(二)表现 |
三、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
(一)原则 |
(二)适度把握“有序” |
第三节 规范与桥梁:信息沟通与公众网络政治参与 |
一、信息沟通的特征 |
二、信息沟通促进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
(一)有利于维系公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
(二)有利于解决社会危机 |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第二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 |
第一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 |
一、网络平台对于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促进 |
(一)促进信息沟通的常态化 |
(二)促进信息沟通的深入化 |
(三)促进政治权力的阳光运作与交往理性的实现 |
二、网络信息沟通平台的类型及特征 |
(一)政府网站 |
(二)网络问政平台 |
(三)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 |
(四)政务双微 |
(五)商业新闻网站 |
(六)个人微博 |
第二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模式 |
一、传统信息沟通模式 |
(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视角 |
(二)传播论的视角 |
(三)政治传播的视角 |
(四)传统信息沟通模式评价 |
二、现代科技信息沟通模式 |
(一)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模式 |
(二)“传播——回应”模式 |
三、传统与现代信息沟通模式之比较 |
(一)沟通特征 |
(二)沟通渠道 |
(三)沟通成效 |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 |
第一节 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层次 |
一、信息沟通的单向输出 |
(一)内输出 |
(二)外输入 |
二、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 |
三、信息沟通的多向互动 |
第二节 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 |
一、沟通主体角色与互动关系 |
(一)角色定位 |
(二)互动关系 |
二、话语表达与信息沟通过程 |
(一)话语、话语表达与话语权 |
(二)公众网络话语表达关注的主题 |
(三)公众和政府的网络话语互动 |
三、网络意见领袖与信息沟通过程 |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地位与作用 |
(二)网络意见领袖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 |
(三)网络意见领袖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 |
第三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成效 |
一、信息沟通成效的测评维度 |
(一)基于媒介信息传播效果的角度 |
(二)基于信息与反馈综合的角度 |
(三)基于政府回应的角度 |
二、信息沟通成效的标准选择及实证分析 |
(一)标准选择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基于近几年网络公共事件的分析 |
第一节 网络公共事件的案例选取与研究设计 |
一、网络公共事件用于分析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可行性 |
(一)“过程——事件分析”与网络公共事件 |
(二)案例选择 |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发现 |
(一)文本的归纳分析 |
(二)网络公共事件过程分析与研究发现 |
(三)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梗阻的原因 |
一、信息沟通主体因素 |
(一)信息掌控的非对称性 |
(二)权力距离的差距 |
二、信息沟通平台因素 |
(一)政府网络施政平台沟通功能的不足 |
(二)微博沟通功能的不足 |
(三)商业新闻网站沟通功能的不足 |
三、信息沟通过程因素 |
(一)信息输入——输出的不对称 |
(二)信息解码的不对称 |
第三节 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梗阻的消极影响 |
一、无法形成多元合作的治理主体关系 |
(一)政府与公众 |
(二)政府和新媒体 |
(三)新媒体和公众 |
二、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 |
三、引发线上——线下非理性行为的连环效应 |
第五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塑造对话——协商式的沟通主体 |
一、公开到服务: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与政府数据开放 |
(一)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 |
(二)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
二、抗争到协商:新型沟通主体关系的构建 |
(一)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抗争性行为 |
(二)协商的根本动力——信任 |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和政府的信任关系 |
三、协商到治理:信息沟通各方的多元治理 |
(一)加强沟通各方的主体建设 |
(二)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 |
第二节 优化效率——交互式的沟通平台 |
一、媒介使用与政治信任 |
二、完善信息沟通的渠道建设 |
(一)规范自媒体与政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 |
(二)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
(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 |
(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
(五)推进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 |
第三节 完善良性——认同式的沟通过程 |
一、加强信息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
(一)加强和完善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立法 |
(二)整合与吸纳网络民意 |
(三)区分与规范公众的网络表达 |
(四)促进与提升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效能 |
二、促进政府回应体系的构建 |
(一)明确政府回应的制度化 |
(二)考虑建立不同利益者的回应策略 |
(三)尊重网络舆情的回应规律 |
(四)加大政策解读回应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政府信息化第三波:电子政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式及启示[J]. 卢文刚,刘晓敏. 社会治理, 2021(07)
- [2]利比亚政权变更中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车芸芸.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中国智慧城市生态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实现问题探究[D]. 李凌慧.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信访的治理逻辑研究[D]. 徐亚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国家治理中大数据应用问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卢洪.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研究[D]. 王政.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1)
- [9]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 ——以公民参与为中介变量[D]. 欧阳鹏.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8)
- [10]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D]. 李章程. 苏州大学, 2018(07)
标签:政治参与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国家治理现代化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