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脲酶抑制剂硫代磷酸正丁酯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土壤脲酶抑制剂硫代磷酸正丁酯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一、土壤尿素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物特性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妮[1](2021)在《腐植酸与生化抑制剂对大颗粒肥料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胡晓娇,白艳萍,蒋国伟,张静,王翔,李红,薛青花,张生萍[2](2021)在《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产过程产生危险废弃物降解回收正丁胺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是优良的土壤尿素酶抑制剂,在生产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过程中因副反应产生大量危险废弃物,需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可用资源回收才能保障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安全环保效益最大化。本研究采用降解转化回收生产原料的方法,探讨了降解转化机理,并对降解转化剂种类、用量,降解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完善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产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艺。

张梦莹[3](2021)在《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而氮肥利用率却较低,导致氮素大量损失,进而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的负面效应。为同时实现增产和环保,从满足化肥供应数量转向提高质量,鼓励施肥转向控制施肥,加强节能和产品优化工作,本研究依托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春小麦大田试验,设9个处理:(1)CK;(2)U1:100%施氮量(110kg/hm2);(3)U2:75%施氮量(86.25kg/hm2);(4)U1+N:100%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施用量);(5)U2+N:75%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6)U1+D:100%施氮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7)U2+D:75%施氮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8)U1+N+D:100%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9)U2+N+D:75%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本试验设置于田间条件下,以尿素为基础氮源,在磷肥施用量相同、不施钾肥的条件下,通过探究两种抑制剂配施氮肥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优质小麦生产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抑制剂可延缓土壤中NH4+-N的氧化,延长NH4+-N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显着降低土壤中NO3--N含量,有效抑制了土壤NH4+-N向NO3--N的转变。2.土壤脲酶活性随生育时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并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抑制剂处理的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比未添加抑制剂的处理低,不同施氮添加抑制剂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显着,不同施氮量对脲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影响,硝化抑制剂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小;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减小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均为CK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最低,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呈上升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比未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处理高。3.土壤pH值呈先低后高的趋势,成熟期土壤pH值最高;施用尿素对土壤全氮、硝铵态氮含量提升显着;有机碳含量在分蘖期最高,趋势呈先降后升;两种抑制剂的添加可促进小麦对速效磷的吸收。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4.尿素配施抑制剂能显着增加小麦籽粒和秸秆对氮、磷的吸收积累量并提高小麦产量,脲酶/硝化抑制剂提升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同,添加抑制剂的处理均比U处理增产,通常在75%(86.25kg/hm2)施氮量下两种抑制剂配施增产效果最好,在100%(110kg/hm2)施氮水平上,配施抑制剂处理使小麦减少生物量0.72%-7.51%,增产3.21%-8.42%;在75%(86.25kg/hm2)施氮水平上,配施抑制剂处理可使小麦增加生物量6.27%-19.70%,增产14.05%-30.13%。与只施尿素的U处理相比,所有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小麦的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利用率相似,在施磷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CK也增加了磷肥偏生产力,两种抑制剂配施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减少施氮量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可以达到减量增效,且组合效果更佳,从减少农田氮素损失和作物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在减氮施肥的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保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建立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田发祥,纪雄辉,官迪,谢运河,柳赛花,刘昭兵[4](2020)在《氮肥增效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在农业生产上研究与应用情况,介绍了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并对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崴一[5](2020)在《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尿素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人群易感染细菌,它与消化、泌尿系统疾病、阿尔兹海默症、脑卒中、胃癌等众多疾病息息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物。研究表明,由HP分泌的尿素酶是其主要毒力因子,现已将尿素酶作为治疗由感染HP而引发相关疾病的靶点,尿素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药物。受卡托普利分子设计思想的启发,设计出N-芳基-ω-巯基酰胺型尿素酶抑制剂。以芳基胺、酰氯以及硫代乙酸钾为主要原料,经过N-酰基化、亲核取代以及水解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共51个化合物(e1-e46,f1-f5),利用1H NMR、13C NMR以及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靛酚法测定了它们的尿素酶抑制活性,对部分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通过分子模拟对这些新型的尿素酶抑制剂结合模式和具有代表性构效关系做出了理论解释。活性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其中4个化合物e17、e18、e26、e28(IC50分别为0.81±0.05、0.074±0.008、0.44±0.04、1.78±0.21μM)的活性比阳性对照乙酰氧肟酸(AHA)更好。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对尿素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进行研究,结果阐明了e17、e18、e26、e28与尿素酶的亲和力都很好,KD值分别为(1.48±0.14)×10-6μM、(1.23±0.26)×10-6μM、(8.12±0.38)×10-6μM和(8.13±0.56)×10-6μM。基于靛酚法对化合物e17、e18、e26、e28进行了酶动力学研究,用origin对混合型抑制剂的酶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拟合与非线性拟合,同时求得了相应的Ki与Ki′值,得出这些化合物的抑制机制属于慢速可逆混合型。通过分子对接发现e3、e15、e18、e28与尿素酶结合起重要作用的是巯基基团、亚甲基基团与羰基基团以及苯环结构,结合方式除了巯基S与尿素酶镍原子直接作用外,其他基团会与尿素酶活性空腔周围的氨基酸残基结合,而化合物的苯环结构则与氨基酸残基形成疏水作用,进一步加强化合物与尿素酶的亲和程度。利用MTT法与CCK-8法评价浓度为250μg/m L化合物对Hepg2、SGC-7901和K562的细胞毒,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这三种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但活性较高的化合物e17、e18、e26对三种细胞均表现出较低的毒性,N-芳基-2-巯基乙酰胺的细胞毒性整体上比N-芳基-3-巯基丙酰胺的小,化合物细胞毒性的大小可能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与位置有关。

张震宇[6](2020)在《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的筛选与效果评价》文中认为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细菌脲酶水解尿素生成氨的速率过快,无法与挥发性脂肪酸(碳架)的生成速度匹配,导致氨在瘤胃中不能及时被微生物利用而吸收入血,降低了反刍动物对尿素氮的利用率,严重时造成动物氨中毒,同时污染环境。因此,降低瘤胃细菌脲酶活性在反刍动物营养领域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利用同源建模获得高丰度瘤胃细菌脲酶的三维结构,通过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化合物库并评价其抑制脲酶活性效果。利用酶动力学、瘤胃微生物厌氧培养及Caco-2细胞培养评价化合物的抑制类型、对微生物氮代谢的影响、稳定性及细胞毒性。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化合物与脲酶的作用模式,通过化合物-靶标蛋白间的药效团模型解析化合物的有效化学基团。为获得瘤胃高丰度脲酶蛋白结构及其抑制剂,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瘤胃高丰度脲酶基因为靶标序列,以产气克雷伯氏菌脲酶蛋白为模板,利用SWISS-MODEL server对瘤胃高丰度脲酶蛋白进行同源建模,利用SAVES 5.0对瘤胃脲酶蛋白结构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表明,靶标序列与产气克雷伯氏菌脲酶蛋白(PDB_ID 4EP8)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69.56%。以该蛋白为模板,生成瘤胃脲酶蛋白结构模型的GMQE和QMEAN值分别为0.85与-0.37;ERRAT值为96.9371,Verify3D值为89.38%;其结构中有424个氨基酸残基(占89.6%)落在最适区,44个氨基酸残基(占9.3%)落在允许区,1个氨基酸残基(占0.2%)落在不允许区,且脲酶活性中心中氨基酸均在允许区。表明构建的瘤胃脲酶蛋白结构合理。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ChemDiv化合物库,最终总共获得了40个候选瘤胃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为评价筛选化合物的脲酶抑制效果,以瘤胃脲酶活性抑制试验构建筛选模型,并通过酶动力学评价化合物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化合物6238-0047与化合物Y041-7877瘤胃脲酶抑制效果最高,IC50值分别为65.86μmol/L与101.4μmol/L。化合物6238-0047及化合物Y041-7877作用下脲酶动力学曲线参数Vmax/Km的比值均发生变化,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为混合性脲酶抑制剂。为了评价瘤胃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对微生物氮代谢的抑制能力、稳定性、细胞毒性及瘤胃微生物对化合物的适应性,利用瘤胃微生物厌氧培养法及Caco-2细胞培养法评价化合物对瘤胃微生物氨氮生成及尿素降解的抑制能力、化合物的稳定性、瘤胃微生物对化合物的适应性及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238-0047与化合物Y041-7877在传代培养六代中均能抑制瘤胃微生物厌氧培养体系中氨氮的产生,不存在微生物适应性。同时化合物6238-0047能够抑制瘤胃微生物厌氧培养体系中尿素的降解。化合物6238-0047在传代培养第一代及第六代中的24 h降解率均小于对照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表明化合物6238-0047稳定性较强。同时以Caco-2为细胞模型的细胞毒性评价亦表明,在浓度为100μmol/L时化合物6238-0047没有细胞毒性。为了获得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与脲酶的作用模式及小分子化合物的有效抑制结构,将化合物6238-0047与化合物Y041-7877分别与相应的脲酶靶标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6238-0047分别与Arg335、Asp220形成氢键,同时化合物的羧基也分别与Ala362、Asp359形成2条氢键。此外化合物6238-0047中部的吡咯环结构能与瘤胃脲酶蛋白活性中心的His319位点形成Pi-Pi Stacked作用力,与瘤胃脲酶活性中心外的柔性片状区域的Cys318位点形成Pi-Alkyl作用力。化合物6238-0047的甲氧基苯结构也能与瘤胃脲酶蛋白活性中心的His319位点形成Pi-Pi Stacked作用力。化合物Y041-7877能与His246、His321形成氢键,其苯环结构能与Asp221、Arg336形成Pi-Anion作用力。此外,化合物Y041-7877尾部的杂环结构还能与His320、Phe332形成Pi-Sigma、Pi-Pi stacked作用力。通过“受体-配体-药效团”功能解析化合物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合物6238-0047有2个氢键受体(HBA)、1个疏水基团(HY)、2个氢键供体(HBD)以及1个芳香环(RA)特征。化合物Y041-7877有2个氢键受体(HBA)、1个疏水基团(HY)、1个氢键供体(HBD)以及2个芳香环(RA)特征。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瘤胃高丰度脲酶基因簇为靶标,利用同源建模技术获得瘤胃脲酶蛋白活性中心所在亚基的三维结构,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构建了一系列筛选与评价模型。从ChemDiv化合物库中筛选获得了能够抑制瘤胃微生物群体氮代谢的小分子化合物6238-0047与化合物Y041-7877。为降低瘤胃中尿素分解速度,提高反刍动物尿素和氨的利用效率,节约饲料蛋白质资源提供技术途径。

刘钰莹[7](2020)在《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氮肥在稻田易于损失,其当季利用率低。脲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脲酶活性以达到延缓尿素水解为铵态氮的目的,硝化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氨的氧化,有效减少氮素淋失和反硝化损失,因此,施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氮肥管理措施,是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中国南方两种典型水稻土(红壤发育的酸性水稻土和潮土发育的中性水稻土)为对象,通过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从土壤氮素转化、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氨氧化微生物变化三个角度筛选出两种氮肥增效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最适用量,进一步研究DMPP/NBPT与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探讨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影响氮素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为DMPP和NBPT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为优化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管理,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角度上看,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都能提高水稻土中的氮肥利用率,但在不同水稻土中的表现效果不同。单施DMPP/NBPT时,DMPP适合于酸性水稻土,而NBPT更适合中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中,以2%的DMPP和0.5%的NBPT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15.3%和14.1%;中性水稻土中,以0.5%的DMPP和0.1%的NBPT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1.8%和18.2%。配施生物炭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升了DMPP和NBPT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效果,但在不同水稻土中作用效果不同。NBPT配施生物炭后,仅酸性水稻土中的氮肥利用率有显着提高,而DMPP配施生物炭后,仅在中性水稻土中有显着的提升效果。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作用效果也有差异,酸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和500BC后,DMPP的作用效果分别提高了5.9%和1.6%,NBPT的作用效果分别提高了10.2%和8.2%;中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DMPP的作用效果更好,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2.0%,而配施500BC对NBPT作用效果更好,氮肥利用率高5.7%。总体而言,在酸性水稻土中,NBPT+300BC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最好,而中性水稻土中以DMPP+300BC处理的效果最好。2.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抑制效果均表现为酸性水稻土>中性水稻土。单施DMPP/NBPT时,酸性水稻土中,以2%的DMPP和0.5%的NBPT硝化抑制率最高,而中性水稻土中,以0.5%的DMPP和0.1%的NBPT硝化抑制率最高;就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而言,NBPT效果优于DMPP,处理21天内,与CK相比,酸性水稻土施用0.5%的NBPT,土壤反硝化活性降低了62%(P<0.05),显着高于施用2%的DMPP(降低11%);中性水稻土处理7天内,施用0.1%的NBPT的反硝化活性降低了26.2%,而施用0.5%的DMPP后降低了16.7%。配施生物炭延长了DMPP/NBPT的硝化抑制时长,但对二者的硝化抑制效果影响不同。生物炭配施提高了DMPP/NBPT的硝化抑制效果,对NBPT在酸性水稻土中效果要高于中性水稻土,而对DMPP在中性水稻土的效果要高于酸性水稻土中。对不同生物炭而言,效果也有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提高NBPT的硝化抑制率的效果更显着(提高10.6-71.9%),而在中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提高DMPP的硝化抑制率的效果更显着(提高16.1-75.4%)。对于反硝化活性来说,配施生物炭都能增强DMPP/NBPT对反硝化的抑制作用,且显着延长酸性水稻土中的作用时长;不同生物炭对反硝化活性的抑制效果在不同土壤中也有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配施500BC的效果较好,DMPP和NBPT的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分别提高2.73倍和2.11倍;在中性水稻土中,DMPP配施500BC效果较好,NBPT则配施300BC的效果较好,DMPP和NBPT的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分别提高80%和46%。3.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DMPP>NBPT,且对氨氧化细菌(AOB)的影响大于氨氧化古菌(AOA)。单施DMPP显着抑制水稻土中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AOB)的丰度而对AOA无影响,而单施NBPT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影响不显着,但中性水稻土施用0.1%的NBPT能显着抑制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单施DMPP相比,配施生物炭后,对AOB丰度的作用在不同水稻土表现不同,酸性水稻土中的AOB丰度有所提高,而中性水稻土AOB丰度被抑制了,且均以500BC生物炭作用效果更显着;与单施NBPT相比,配施不同生物炭均能显着抑制(4.4-22.4%)水稻生育中期酸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但对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没有显着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土壤铵态氮浓度的相关性较显着,配施生物炭对中性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与铵态氮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周旋[8](2017)在《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环境生态效应》文中指出尿素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氮(N)肥种类,如何减少稻田尿素N损失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至关重要。从土壤中N素生物化学转化的过程入手,采用脲酶/硝化抑制剂进行双重调控,是从源头上控制农田N素污染、实现高效利用尿素N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及其两者组合对尿素态N在黄泥田土壤中的转化作用效果及氨(NH3)挥发累积特性的影响,以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生化抑制剂组合抑制N素转化效果的影响;对比土壤或纯脲酶中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与NBPT抑制尿素水解效果,评价抑制脲酶性能,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其与洋刀豆脲酶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土柱淋溶试验,研究N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N、钾(K)在黄泥田土体中淋溶损失,及土壤CO2、CH4和N2O累积排放和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互作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N素浓度动态变化、NH3挥发及稻季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及氨挥发累积特性的影响:不同剂量NBPT处理可以缓释尿素施入3~9 d,有效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解,显着降低NH3挥发速率峰值34.98%。不同剂量C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其有效调控时间长达72 d以上,但加剧NH3的挥发损失,显着增加NH3挥发速率峰值10.89%。NBPT+CP组合既能缓释尿素3~9d,有效抑制脲酶活性,减缓尿素水解,又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的时间超过72 d,且降低施肥初期的NH3挥发速率,减少NH3挥发损失。在黄泥田土壤中施用生化抑制剂时,NBPT和CP选用范围分别为≤0.5%和≤0.3%。2. NPPT与NBPT的脲酶抑制效应比较:壤土和黏土中,尿素作用时间≤9d,NBPT/NPPT可以延长尿素水解时间超过3d。砂土中,尿素分解过程相对缓慢,NBPT/NPPT显着降低土壤脲酶活性,抑制NH4+-N生成。不同尿素用量条件下,脲酶抑制剂在不同质地土壤中脲酶抑制效果表现为高施N量优于低施N量,且砂土>黏土>壤土。不同剂量NPPT与土壤或洋刀豆脲酶反应显着抑制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效果与NBPT类似。分子对接显示,NPPT/NBPT与洋刀豆脲酶之间的作用模式相似:两者均渗入脲酶活性催化位点,与洋刀豆脲酶催化部位的镍离子和不同氨基酸的残基密切结合。模拟计算得出,NPPT和NBPT与洋刀豆脲酶的结合能(AGdock)分别为-66.04 kcal·mol-1 和-66.36 kcal·mol-1。NPPT由于其产品热稳定性高、适于尿素融浆的加工过程,有利于尿基肥料应用在以后的生产中。3.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生化抑制剂组合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生化抑制剂组合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尿素水解效应显着,以土壤温度影响更大。随着土壤温度增加,尿素水解转化增强,有效作用时间降低,硝化作用增强,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减弱;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尿素水解转化缓慢,有效作用时间延长,硝化作用减弱,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增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下,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有效抑制黄泥田土壤中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CP或配施NBPT/NPPT处理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长时间的存在。黄泥田土壤中生化抑制剂组合最佳应用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5℃和60%WHC。4.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钾淋溶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同N肥种类NBPT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淋溶液中NH4+-N生成,延缓淋洗出峰时间,减少NH4+-N流失;CP处理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转化,减少NO3--N流失,有效调控时间超过72d; NBPT+CP组合既能保持土壤中较高NH4+-N含量,又能降低淋溶液中NO3--N浓度。与单施NBPT相比,配施CP可以减少黄泥田土壤中NO3-淋溶,增加土壤晶格对K+的吸附,减轻K+淋失风险,有效时间长达72 d。不同种类N肥添加CP延迟并显着降低N2O排放通量峰值。CP或配施NBPT分别减少土壤N2O排放量32.66%和24.72% (尿素)、29.85%和29.44% (尿素硝铵);尿素配施NBPT显着减少N2O排放量10.56%。添加抑制剂有效减少各种N肥的GWP,以NBPT+CP组合降幅最大(24.68%)。5.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养分累积及利用率的影响: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一次性施用处理分别显着提高14.2%和14.6%;水稻有效茎蘖数、有效叶面积指数(LAI)、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和抽穗期SPAD值分别提高0.8%、24.0%、9.3%和1.5%;水稻成熟期N、P、K吸收量分别提高11.0%、0.9%、4.2%; N肥吸收利用率和N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显着提高27.5%和70.8%。不同施肥模式下,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NBPT/NPPT+CP)显着提高水稻有效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增大有效LAI,增加抽穗期SPAD值,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增加水稻N、P、K吸收量,促进抽穗后干物质生产和N素积累,提高籽粒中的养分分配及N素利用效率。6.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氮素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稻季NH3挥发净损失率较一次性施用处理显着降低24.6%; CH4和N2O排放总量、GWP及GHGI分别显着降低13.5%、20.7%、14.4%和25.0%。不同施肥模式下,CP显着提高稻季田面水NH4+-N浓度和NH3挥发速率峰值,增加稻田NH3挥发损失量,而NBPT/NPPT或配施CP有效降低田面水NH4+-N和NH3挥发速率峰值,减少稻田NH3挥发损失量;CP显着降低稻季渗漏液N03--N浓度和N2O排放通量峰值,减少稻季CH4和N2O排放总量,而CP或配施NBPT/NPPT有效降低渗漏液NO3--N峰值,减少稻季CH4和N2O排放,降低GWP和GHGI。

庄文明,尤洪星,李秀芹,李淑庆[9](2016)在《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改进的"一锅法"合成N-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以三氯硫磷为原料,与正丁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中间体正丁基硫代磷酰二氯,再通氨气进行氨解反应合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实验优化了反应温度和配料比,产品纯度98.2%,总收率78.1%。该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收率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张亚莉[10](2016)在《N-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尿素作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氮源,施入土壤只有小部分被植物吸收。因此,提高尿素中氮元素的利用率具有深远意义。N-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是当前最有效的脲酶抑制剂,能延缓土壤中尿素的水解,且自身在土壤中自然降解为铵和磷,促进根系吸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现有合成方法分离和提纯难度大,多数需分离中间产物,反应时间长,杂质多,能耗高,收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对现有的“一锅法”进行了改进。以氨气分别作为第一步反应的缚酸剂和第二步胺化反应的原料,将第一步反应生成的活泼中间体直接串联进入第二步胺化反应,无需处理中间体。在改进的合成方法中确定制备NBPT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制备N-苯基硫代磷酰二氯时,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并对反应溶剂进行了回收工艺开发,在回收系统中,当冷却介质温度为0 o C,二氯甲烷的回收率为92%,四氢呋喃的回收率为88%。利用改进的“一锅法”合成了NBPT,以氨气替代传统液相试剂作为缚酸剂及后续胺化反应的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氨气流速、通氨间歇时间和胺化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0 o C,正丁胺与三氯硫磷的摩尔比为1.2:1,氨气流速为15 m L/min,通氨间歇时间为30 min,胺化反应温度为10oC。在该条件下,N B P T收率达7 5.6%,采用红外光谱(I R)、元素分析、核磁分析(NMR)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粗产物纯度为97%。利用改进的“一锅法”对低聚核苷酸二硫代磷酸酯的中间体N-苯基硫代磷酰二氯进行了制备,考查了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氨气流速、通氨间歇时间和底物浓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 o C,三氯硫磷与苯胺摩尔比为1:1.4,通氨流速为2 0 m L/m i n,通氨间歇时间为2 5 m i n,底物浓度为1.4 m o l/L,单次通氨时间为30 min。在该条件下,N-苯基硫代磷酰二氯平均收率为6 1.4%,利用红外(I R)、元素分析、核磁分析(N M 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等方法对产品进行表征,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特征及性能。并根据粗产品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晶体形貌和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开发出以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溶剂作为重结晶溶剂,并确定了混合溶剂的最佳比例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5。

二、土壤尿素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物特性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尿素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物特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产过程产生危险废弃物降解回收正丁胺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分析仪器
    2.2 实验过程
        2.2.1 降解转化
        2.2.2 精馏精制
3 结果与讨论
    3.1 NBPTHW成分及元素组成
    3.2 降解反应机理
    3.3 降解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3.4 降解反应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3.5 降解反应时间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4 结论

(3)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氮素损失
        1.1.1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
        1.1.2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
    1.2 抑制剂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脲酶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1.2.2 硝化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1.2.3 脲酶/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1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p H的影响
    2.2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全氮含量的影响
    2.3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4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无机氮转化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1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3.1.1 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1.2 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2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1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2.2 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成熟期不同土层土壤指标的相关性
第四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及氮磷素累积的影响
    4.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4.1.1 小麦(考种)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分析
        4.1.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4.3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小麦氮磷素累积分析
        4.3.1 对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累积及相关氮利用指标的影响
        4.3.2 对小麦不同器官磷素累积及相关磷利用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抑制剂施用对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
        5.1.2 抑制剂施用对土壤酶的调控效应
        5.1.3 抑制剂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磷素利用的影响
    5.2 结论
    5.3 创新点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氮肥增效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种类
2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种类
3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应用效果
    3.1 脲酶抑制剂应用效果
        3.1.1 提高肥料利用率
        3.1.2 促进作物生长
        3.1.3 降低环境污染
    3.2 硝化抑制剂应用效果
        3.2.1 提高氮肥利用率
        3.2.2 促进作物生长
        3.2.3 降低环境污染
        3.2.4 改善作物品质
4 环境因素对抑制剂的影响
    4.1 环境因素对脲酶抑制剂的影响
        4.1.1 土壤p H值及通气条件
        4.1.2 土壤微生物
        4.1.3 土壤温度
        4.1.4 其他因素
    4.2 环境因素对硝化抑制剂的影响
        4.2.1 土壤温度
        4.2.2 土壤p H值
        4.2.3 土壤有机质
        4.2.4 土壤含水量
        4.2.5 其他因素
5 问题与展望

(5)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尿素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幽门螺旋杆菌简介
    1.2 尿素酶简介
    1.3 尿素酶抑制剂简介及分类
        1.3.1 氧肟酸类
        1.3.2 磷酰胺类
        1.3.3 酚醌类
        1.3.4 杂环类
        1.3.5 尿素衍生物类
        1.3.6 其他类
    1.4 尿素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
        1.4.1 在农业上的应用
        1.4.2 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1.4.3 在临床及医药上的应用
    1.5 课题设计
第2章 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3 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2.2.4 N-芳基-ω-巯基酰胺类系列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酰化剂的选取
        2.3.2 N-酰基化反应合成方法的确定
        2.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2.4 小结
第3章 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活性测试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化合物的活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尿素酶抑制剂的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化合物尿素酶亲和力研究
        4.2.3 尿素酶抑制剂动力学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与尿素酶亲和力的评价
        4.3.2 化合物对预培养时间依赖性的评价
        4.3.3 动力学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5章 分子对接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软件
        5.2.2 对接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细胞毒性测试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仪器
        6.2.2 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化合物NMR谱图
附录B 化合物ESI谱图

(6)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的筛选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尿素的应用历史
    1.3 尿素缓释技术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分子对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1.4.2 同源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
        1.4.3 脲酶抑制剂的类型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瘤胃脲酶蛋白三维结构的建模与虚拟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瘤胃脲酶蛋白三维结构的建模
        2.1.2.2 基于瘤胃脲酶蛋白靶标三维结构虚拟筛选化合物库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瘤胃脲酶蛋白靶标氨基酸序列的获得
        2.2.2 瘤胃脲酶蛋白靶标氨基酸序列模板结构的搜索
        2.2.3 瘤胃脲酶蛋白三维结构的建立
        2.2.4 瘤胃脲酶蛋白三维结构的评价
        2.2.5 瘤胃脲酶蛋白三维结构活性位点的分析
        2.2.6 基于瘤胃脲酶蛋白靶标三维结构虚拟筛选化合物库
    2.3 讨论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小分子化合物对瘤胃脲酶酶动力学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瘤胃液的采集与瘤胃脲酶溶液的制备
        3.1.2.2 瘤胃脲酶抑制候选小分子化合物的抑制活性排序
        3.1.2.3 瘤胃脲酶动力学评价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候选瘤胃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的抑制活性排序
        3.2.2 瘤胃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IC50值的测定
        3.2.3 瘤胃脲酶抑制小分子化合物的酶动力学参数
        3.2.3.1 化合物6238-0047的酶动力学参数
        3.2.3.2 化合物Y041-7877的酶动力学参数
    3.3 讨论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小分子化合物对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影响及其稳定性和毒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瘤胃厌氧培养基的配制
        4.1.2.2 瘤胃微生物体外厌氧培养评价瘤胃脲酶抑制化合物
        4.1.2.3 Caco-2细胞培养实验评价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瘤胃脲酶抑制化合物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厌氧培养体系中氨氮的影响
        4.2.2 瘤胃脲酶抑制化合物6238-0047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厌氧培养体系中尿素的影响
        4.2.3 瘤胃脲酶抑制化合物6238-0047的降解率
        4.2.4 瘤胃脲酶抑制化合物6238-0047的细胞毒性
    4.3 讨论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小分子化合物与脲酶的结合互作模式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化合物6238-0047与瘤胃脲酶蛋白的作用模式
        5.2.2 化合物Y041-7877 与模板蛋白(PDB_ID4EP8)的作用模式
        5.2.3 化合物6238-0047的有效化学结构
        5.2.4 化合物Y041-7877 与模板脲酶蛋白(PDB_ID4EP8)的作用模式
    5.3 讨论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2.2 氮肥增效剂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1.2.3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3.2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2.3.3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2.3.4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3.5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3.6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4.2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2.4.3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3.2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3.3.3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3.4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3.5 NBPT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3.6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4.2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3.4.3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DMPP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和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4.3.2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4.3.3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3.4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DMPP配施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4.2 DMPP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4.4.3 DMPP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NBPT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3.2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5.3.3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5.3.4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5.4 讨论
        5.4.1 NBPT配施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4.2 NBPT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5.4.3 NBPT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6.3.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环境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脲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1.1 脲酶来源
        1.1.2 脲酶结构
        1.1.3 脲酶作用机理与条件
        1.1.4 脲酶抑制剂分类
        1.1.5 脲酶抑制剂适用条件
        1.1.6 脲酶抑制剂应用比较
    1.2 脲酶抑制剂NBPT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1.2.1 NBPT作用机理
        1.2.2 NBPT对土壤N素转化的影响
        1.2.3 NBPT在草地上的应用
        1.2.4 NBPT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1.3 脲酶抑制剂NBPT阻控NH_3排放效果及影响因素
        1.3.1 尿素水解产NH_3的过程
        1.3.2 NBPT阻控NH_3排放应用效果
        1.3.3 NBPT对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1.3.4 NBPT与硝化抑制剂组合应用效果
        1.3.5 NBPT作用影响因子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及氨挥发累积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计算公式
        2.2.5 NH_3挥发动力学模拟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尿素态N含量的变化
        2.3.2 土壤脲酶抑制率的变化
        2.3.3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
        2.3.4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
        2.3.5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变化
        2.3.6 土壤硝化抑制率的变化
        2.3.7 土壤NH_3挥发的变化
        2.3.8 土壤NH_3挥发动力学特性
        2.3.9 土壤pH值的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新型磷酰胺类脲酶抑制剂对不同质地土壤尿素转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 计算公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尿素态N含量的变化
        3.3.2 土壤脲酶活性抑制率的变化
        3.3.3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
        3.3.4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
        3.3.5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NPPT与NBPT的脲酶抑制效应比较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4 计算公式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脲酶抑制率
        4.3.2 纯脲酶反应动态
        4.3.3 纯脲酶抑制率
        4.3.4 分子对接
    4.4 讨论
        4.4.1 土壤质地对脲酶抑制效应的影响
        4.4.2 NBPT与NPPT的作用机制
        4.4.3 抑制剂稳定性
    4.5 小结
第5章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生化抑制剂组合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尿素态N含量
        5.3.2 土壤脲酶抑制率
        5.3.3 土壤NH_4~+-N含量
        5.3.4 土壤NO_3~--N含量
        5.3.5 土壤表观硝化率
        5.3.6 土壤硝化抑制率
    5.4 讨论
        5.4.1 土壤温度对抑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5.4.2 土壤含水量对抑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对黄泥田土壤氮、钾淋溶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装置
        6.2.3 试验设计
        6.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5 计算公式
        6.2.6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柱淋溶液中NO_3~--N的变化
        6.3.2 土柱淋溶液中NH_4~+-N的变化
        6.3.3 NO_3~--N淋溶特征曲线拟合
        6.3.4 土柱淋溶液中K~+的变化
        6.3.5 K~+与NO_3~--N淋溶特征曲线拟合
        6.3.6 土壤剖面速效K分布
        6.3.7 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6.3.8 全球增温潜势
    6.4 讨论
        6.4.1 N肥种类对土壤N、K淋溶损失的影响
        6.4.2 抑制剂对土壤N、K淋溶损失的影响
        6.4.3 黄泥田土壤中N、K素的淋失特征
        6.4.4 对N_2O排放的影响
        6.4.5 对CH_4、CO_2排放和GWP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水稻产量、群体质量和养分累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供试材料
        7.2.3 试验设计
        7.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7.2.5 计算公式
        7.2.6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水稻籽粒产量
        7.3.2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
        7.3.3 一次性施肥与分次施肥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7.3.4 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7.3.5 水稻经济效益
        7.3.6 水稻株高
        7.3.7 水稻茎蘖成穗率
        7.3.8 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7.3.9 水稻叶面积指数
        7.3.10 水稻粒叶比
        7.3.11 水稻SPAD值
        7.3.12 水稻干物质积累
        7.3.13 水稻N素吸收、分配与利用率
        7.3.14 水稻P素吸收与分配
        7.3.15 水稻K素吸收与分配
        7.3.16 N、P、K吸收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7.4 讨论
        7.4.1 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7.4.2 抑制剂组合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7.4.3 施肥模式对水稻N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7.4.4 抑制剂组合对水稻N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7.5 小结
第8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氮素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概况
        8.2.2 供试材料
        8.2.3 试验设计
        8.2.4 温度与土壤相对含水率测定方法
        8.2.5 田面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8.2.6 渗漏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8.2.7 NH_3挥发采集与测定方法
        8.2.8 温室气体采样与测定方法
        8.2.9 计算公式
        8.2.10 数据处理
    8.3 结果与分析
        8.3.1 稻田气温、土温和土壤相对湿度
        8.3.2 稻田田面水NH_4~+-N、NO_3~--N和TN浓度的动态变化
        8.3.3 稻田渗漏液NH_4~+-N、NO_3~--N和TN浓度的动态变化
        8.3.4 稻田NH_3挥发的动态变化
        8.3.5 稻田田面水pH的动态变化
        8.3.6 NH_3挥发速率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3.7 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
    8.4 讨论
        8.4.1 对稻田田面水N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8.4.2 对稻田渗漏液N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8.4.3 施肥模式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8.4.4 抑制剂组合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8.4.5 环境因子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8.4.6 施肥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8.4.7 抑制剂组合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8.5 小结
第9章 创新点和展望
    9.1 创新点
    9.2 不足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9)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合成路线
    1.2 仪器及试剂
    1.3 实验步骤
        1.3.1 正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合成
        1.3.2 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合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缚酸剂对反应的影响
    2.2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 结论

(10)N-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氮循环过程
        1.2.2 氮过度循环的危害
        1.2.3 氮过度循环的原因
        1.2.4 提高氮素利用的途径
        1.2.5 NBPT作用机制
        1.2.6 NBPT的使用效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溶剂回收
        1.4.1 未回收有机溶剂的危害
        1.4.2 有机溶剂回收方法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2. 合成方法改进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缚酸剂的选择
        2.3.1 以三乙胺为缚酸剂
        2.3.2 以氨气为缚酸剂
    2.4 溶剂的选择
        2.4.1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2.4.2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
    2.5 溶剂回收工艺开发
        2.5.1 成分分析
        2.5.2 实验装置
        2.5.3 实验过程
        2.5.4 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NBPT的合成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过程
    3.2 结构与表征
        3.2.1 红外分析
        3.2.2 元素分析
        3.2.3 差热分析
        3.2.4 核磁图谱分析
        3.2.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3.3.2 原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
        3.3.3 氨气流率对收率的影响
        3.3.4 通氨间歇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3.3.5 胺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3.3.6 优化条件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N-苯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合成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过程
    4.2 结构与表征
        4.2.1 红外光谱分析
        4.2.2 元素分析
        4.2.3 核磁图谱分析
        4.2.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4.3.2 摩尔比对收率的影响
        4.3.3 氨气流速对收率的影响
        4.3.4 通氨间歇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4.3.5 底物浓度对收率的影响
        4.3.6 优化条件验证
    4.4 N-苯基硫代磷酰二氯重结晶工艺开发
        4.4.1 重结晶溶剂选择
        4.4.2 重结晶参数确定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土壤尿素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物特性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腐植酸与生化抑制剂对大颗粒肥料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D]. 高妮.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生产过程产生危险废弃物降解回收正丁胺工艺研究[J]. 胡晓娇,白艳萍,蒋国伟,张静,王翔,李红,薛青花,张生萍. 山东化工, 2021(16)
  • [3]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D]. 张梦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4]氮肥增效剂的研究进展[J]. 田发祥,纪雄辉,官迪,谢运河,柳赛花,刘昭兵. 杂交水稻, 2020(05)
  • [5]N-芳基-ω-巯基酰胺类尿素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李崴一. 吉首大学, 2020(02)
  • [6]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的筛选与效果评价[D]. 张震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 刘钰莹. 浙江大学, 2020(02)
  • [8]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环境生态效应[D]. 周旋. 浙江大学, 2017(02)
  • [9]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J]. 庄文明,尤洪星,李秀芹,李淑庆. 山东化工, 2016(21)
  • [10]N-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 张亚莉.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土壤脲酶抑制剂硫代磷酸正丁酯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