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鲍威尔:美没有攻击朝鲜的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焮[1](2019)在《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1949-1972)》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发生重大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着提高,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种种危机,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西式“自由市场”和“民主政治”遭遇空前挑战。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但历史并没有完全转化为世界历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力量的此长彼消,预示着“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各种变化和挑战纷至沓来,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自然首当其冲。面对美国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不断崛起,美国精英阶层对华认知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的四十余年里,美国主流对华认知基本延续的都是现实主义中国观,强调“以交流促改变”,即认为西方世界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完全可以利用商品、信息和人员等的自由流动来演变中国。但是近年来,随着中美实力对比的趋势变化,这一中国观的现实基础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不少精英人士在观念上已经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去演变中国。尤其是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两相结合之下,美国精英阶层开始密集炒作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最为典型的论述就是2018年权威杂志《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刊文大肆否定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的现实主义中国观,提出美国应该重新审视中国、制定新的对华政策;《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杂志更是直接宣称“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启。这些都可以明显看出“强硬遏制中国”的思想再次抬头。与此同时,在对华政策上,美国也是新动作不断。先是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单方面悍然发起对华贸易战;后有国会通过“台湾保证法”,要求美国政府“对台军售常态化”。种种迹象显示,在美国的对华认知上,保守主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如何理解这些新变化?这些关于中国的新论述是特朗普治下的阶段性产物,亦或是美国中国观彻底转向保守主义的先兆?回溯历史有助于我们看清未来。本论文通过历史研究来回应当下的这一重大问题。1949到1972年间美国中国观的发展变迁,为我们处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其间,美国中国观有两次根本性转变,一是1950年从短暂占据主流的现实主义转向极端反共反华的保守主义,之后保守主义中国观长期在美占据主流;二是19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摆脱意识形态至上的保守主义桎梏,现实主义中国观重新开始缓慢崛起,最终在1972年前后确立为美国社会的新主流。本论文重点分析1960年代中后期,保守主义中国观逐渐式微和现实主义中国观走向兴盛的历程。以期通过历史性的追根溯源,来理解美国中国观的内在逻辑、探究其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美国中国观的最新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研判,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将以“百万人委员会”为中心分析保守主义中国观,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中心分析现实主义中国观。本论文认为保守主义中国观的核心论述是“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现实主义中国观的核心论述是“中国统治牢固”论、“孤立中国无用”论和“以交流促改变”论。通过详细梳理1949-1972年间美国中国观发展变迁的脉络与逻辑,本论文提出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存在两大模型。实在论模型下,美国中国观由世界格局、美国形势和中国现实共同决定,其中最根本性因素是各方实力消长所带来的世界格局之变化;建构论模型下,美国中国观由美国的自我认知和美国对世界的认知共同决定,其中基础性要素是美国的自我认知。本论文强调,理解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这两个模型不可偏废,两者的结合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基于历史分析和对中国观动力机制的探究,本论文认为美国的保守主义中国观和现实主义中国观看似不同,实则高度一致。两者都致力于维护美国霸权、化解“中国威胁”。两者都是把中国置于一个需要改造的位置上来进行审视,中心议题都是“改变中国”。不过在“如何改变”这一问题上,保守主义中国观坚持“以压促变”,而现实主义中国观提倡“以交流促改变”。也就是说,两种中国观的分歧,更多的是策略性分歧,而不是根本性分歧。正因如此,当前美国中国观的保守主义回潮,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有其内在逻辑。从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中,可以推断出美国中国观很可能会迎来一场大的转变。本论文提出,如果美国中国观在未来彻底转向保守主义,新版“中国威胁论”成为主流,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恐将很难避免。如果中美两国能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则未来的美国中国观有望超越“美国中心主义”,中美两国也有望超越价值观冲突,重回合作共赢的道路。
杨超[2](2019)在《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1988—2018年) ——一种对外政策相向性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界定国别政策、大国和小国概念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大国对小国政策比较分析框架,通过大国国家战略、小国政治发展、小国国内问题国际化三个角度解释了大国对小国政策调整的原因及作用。其中,大国国家战略包括国家战略调整、大国间战略博弈;小国政治发展包括小国国内政治权力格局调整、小国政治转型;小国国内问题国际化是大国国家战略与小国政治互动的结果。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2003年以来中美对缅政策出现相向性演化?相向性是指中美对缅政策部分内容朝一个方向转变,而不是指两国政策内涵变为一致。1988年缅甸国内民主运动爆发后,美国敦促缅甸政治经济改革,推进民主化,对缅实施孤立制裁政策。中国静观缅甸国内治理现状,对缅实施政治支持、经济军事支援。两国对缅政策还包含对方因素,中美政策形成结构性对立。2003年以来中国开始调整立场,敦促缅甸推进政治经济改革,加速民主化。中美出现共同点,结构性矛盾有所松动。本文经过比较研究发现中美存在相向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立场相向。中美都开始敦促缅甸政权转型,开启对缅全方位外交。第二,目标相向。中美都希望缅甸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实现政治和解与民族和解、倾听民意、接触国际社会,保持国内稳定。第三,措施相向。中美开始合作、协调,加强同联合国、东盟等政治力量的合作。相向性是中美国家战略、缅甸政治发展,缅甸问题国际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中美国家战略调整重塑了两国在缅利益需求,是相向性产生的关键,其中,中国国家战略调整更为重要。缅甸政治转型与政治权力格局变化促使中美全方位接触缅甸国内政治力量。缅甸问题国际化使中美对缅政策层次化,两国被迫加大双边、多边合作,协同推进对缅政策。1988年至今,相向性和对立性构成了中美对缅政策互动态势。其中,对立性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相向性出现打破了对立性占据唯一主导地位的局面。相向性是中美对缅政策高度对立、僵化后的自我调适。2017年若开问题激化以来中美相向性趋弱,对立性有上升的趋势。相向性有助于双方良性互动,符合中美长远利益,中美应弥合分歧,推进合作。
张焱飞[3](2019)在《《消息报》上以“中美贸易战”为主题的新闻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所选材料主题可谓是2018年的全球性热点话题,材料选取消息报上以“中美贸易战”为主题的123篇新闻进行口译模拟。相关的新闻报道语速适中,具有篇幅短、内容精、数量多、主题一致的特点;语言上以叙事为主,但遣词用句倾向于中方,有所褒贬;篇章上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词汇上多使用动名词、形动词,借助动名词、连接词、前置词衔接上下信息,形成长句;句式上多使用主从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广泛使用插入语;句式内容固定,甚至会出现前后几篇结尾内容完全一致的情况。根据上述特点,笔者在翻译时树立了以语篇为整体的概念,基于全译策略,将句子,特别是句中的主位/述位作为翻译单位,以新闻中六要素信息完整为目的进行了翻译。基于此,笔者对实践中涉及到的长句切分、长篇调序、插入结构减译,以及动词达意、非新闻六要素减译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其中关于专有名词、数词、外来词汇俄式发音误译进行了思考。
魏斯莹[4](2016)在《政策失灵:不对称互动视角下的美国对朝战略研究(1993-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没能使朝鲜弃核?这一问题来源于美国对朝政策目标与朝鲜半岛核问题实际发展路径的反差,是对外政策效用的衍生问题。基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结构性矛盾,现有研究多从系统性视角出发,将解释方法锁定于国内——国际双层路径上,强调美国国内因素、美国与盟国关系、朝鲜特殊性、第三方影响等是造成美国促使朝鲜弃核政策失灵的原因。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研究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解释,但是却多是静态分析或场景性分析,缺少对历史性互动的把握,在战略过程意义上有所欠缺。针对上述研究问题与现有解释的不足,本文以美朝不对称战略互动为出发点,将结构性矛盾作为论述的背景性知识,着眼于两个决策者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异位现象,认为美国政策失灵的原因是没能使正常化成功转变为常态化。究其根本,是因为在不对称战略互动中,大国和小国之间对彼此的关注是不对称的,大国对小国往往存在关注不足的情况,而小国对大国通常存在关注过度,这与国家体量密切相关,是脆弱性决定下国家权力的表现,体现在不对称战略互动过程中,就是对彼此行动预期估计的差异,容易导致双方对彼此的承诺以及履行承诺的程度产生不满,出现双方都不满意的情况,造成双方政策都不成功的状况。本项研究采取过程追踪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二十年来美国与朝鲜关于核问题的不对称互动,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等三个时期按照战略内容在同一光谱上归位,具体观察每位美国总统任内美朝围绕核问题不对称互动过程中的认知异位现象。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朝达成《朝美框架协议》,缓解了第一次朝核危机,但是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却没能化解认知分歧,常态化努力失败;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虽然六方会谈使美朝双方以多变协议的方式达成弃核共识,但是缺少常态化所需要的制度保障,认知异位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期间努力也多以失败告终;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朝采取战略忍耐的态度,双方缺少走向合作的基本承诺,无法实现正常化,更勿论常态化。
李艳红[5](2015)在《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关键语言是指由政府认可的,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语言和方言。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冷战正酣时期开始支持关键语言教育。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暴露了美国的外语能力危机,促使美国政府展开新一轮的关键语言人才培养战略。本研究依据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实施体系,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为什么说关键语言教育政策是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2)以这种导向为核心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是如何发生和演变的?(3)经过多年的发展,关键语言战略构建了怎样的实施体系?(4)如何评价关键语言战略?(5)美国的做法对中国外语教育规划有何借鉴?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法、例证法、对比法、文献分析法等,从国家安全、战略学、语言政策和美国政治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研究认为,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是全局性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受语言危机驱动的、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外语人才培养战略,其本质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在关键语言战略的实施轨迹上,当美国的安全战略呈现扩张态势时,关键语言的战略地位上升,反之,战略地位下降。此外,关键语言战略还会伴随国家安全战略重心的转移做出适时调整。研究还发现:(1)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包含四点安全诉求——语言能力是核心战斗力、语言能力提升国家竞争力、语言资源是价值观传播工具、语言能力关乎美国全球领导力;(2)关键语言战略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冷战时期的发展期、冷战后的扩展期、21世纪早期的重塑期:(3)美国关键语言教育已经形成了多部门联合实施的战略体系,实施方式是政府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关键语言教育项目;(4)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国家的语言能力,但成效和挑战并存;(5)除了国家安全战略外,关键语言战略实施还受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最后建议,中国应该提高语言战略意识,采取措施提高国家语言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上,“语言”加“区域知识”应该是未来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此外,制定中国的关键语言列表是未来之举。
马云鹏[6](2015)在《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文中指出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核心是统一问题,对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从深层理解南北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本文拟构建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研究方法,并根据系统研究方法,基于对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初步认识,构建了一个简化的统一互动系统。通过对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系统结构性环境和系统重要环境三个层面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南北统一互动的规律性特征及系统性影响。根据南北统一互动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将南北统一互动关系区分为“冷战期间”、“冷战解构期”和“新世纪以来”三个历史分期:冷战期间(1948-1988)南北统一互动表现出三个特征:第一,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第二,从“单一体制”到“政权共存”;第三,从“国际化”到“国家/民族自主”。该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对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稳态结构下互动的安全性。第二,确定了若干国家统一原则。第三,韩国政治民主化的持续进行推动了南北统一政策的接近。第四,统一主导权的争夺从舆论争夺开始转变为实力的竞争。第五,南北统一互动的民族自主性持续增强。该时期,因结构性安全问题引发了朝鲜半岛无核化论议,并产生了持续性重大影响。冷战解构期(1988-1998)的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和结果包括三点:第一,韩国由强调其制度优势逐渐转向支持两种体制共存,并在苏联解体后重新强调其制度优势,主张体制的阶段性共存;第二,朝鲜半岛南北统一的国家/民族自主性继续加强;第三,“和平”统一观念继续得到强化,但韩国的“和平统一”观念包含“和平演变”。新世纪以来(1998-2014),南北统一互动经历了“和平与信任基础的构建”、“和平与信任基础的崩解”和“和平与信任基础的重建”三个阶段。该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包括三点:第一,朝美关系围绕朝核问题频繁互动,矛盾继续深化;第二,韩美同盟经历弱化后再次加强,同时,韩美日同盟及内部关系也经历着类似的变化;第三,朝美围绕核问题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韩国TMD建设,进而与作为重要环境的中、俄产生深刻互动。此阶段南北统一互动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系统后果:一是朝鲜更加坚定了以核武器谋求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二是韩国积极考虑部署“萨德”导弹防御体系以应对朝鲜核威胁。
刘汉风[7](2015)在《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历史反思与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中美关系作为一种体系,以逻辑结构的视角分析、考察中美关系的历史,发现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旨在回答冲突与对抗并非中美关系的必然逻辑,“大国政治悲剧”的理论预言也不一定就是中美关系的必然归宿,中美关系完全可以构建起一个符合双方根本利益且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在中美关系越来越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且两国在有关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问题的认知上尚未取得根本一致的情况下,以期能够提供一点学理支撑和对策思路。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结合大量文献和史实,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的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划分为严重冷战思维下的敌对疏离结构、政治相对缓和下的战略融合结构、政经军全面推进的互惠伙伴结构、防范思维下的接触与遏制结构和应对共同威胁的合作与竞争结构等五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对影响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主要因素的客观理性分析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中美关系应有的理想内在逻辑结构,提出并论证了构建这种应有理想逻辑结构的主要路径。经研究发现,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大国,尽管具有异质性且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有过战场上的直接冲突,但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以及未来都存在着可以和谐共存的因素,也具备战略合作的基础,冲突与对抗绝非大国关系的必然逻辑,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不再重蹈历史上大国关系历史宿命的全新道路。中美两国人民和领袖完全应该有这样的智慧和胆略将其化为现实。只要摒弃冷战思维,超越零和理念,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借重、互惠互利,建立起既符合本国切身利益亦有益于世界的,基于彼此客观理性认知基础上,各领域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平衡对称、和谐统一的距离安排,即和谐共存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而作为具体的实施路径,则必须做到:摒弃冷战思维,铺设良性竞争合作共赢之路;扩大经济合作,夯实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基础;落实相互尊重,减少和避免摩擦与战略冲突;深化求同存异,保持相互间经常性战略互动;健全互信机制,确保绝不发生重大战略误读;拓展合作领域,增加双方更多合作果实收获。简而言之,就是文化求理解、政治少对立、经济促合作、外交谋协调和军事避对抗。如若做到这些,中美关系就必定会相安无事、和谐共存。
杨原[8](2014)在《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大国追求权力的行为以及崛起国和霸权国围绕权力所展开的竞争,是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难以对冷战后霸权国和崛起国的互动模式做出完满而自洽的解释。这固然为我们理解当代大国关系带来了困惑,但同时也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以冷战后的经验困惑为突破口,本文借鉴演化主义的思想,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将现代国际体系从时间上划分为“战争频发时代”和“大国无战争时代”两个时代,进而构建了一个以“利益交换”为核心概念的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理论,描述并解释了这一时代下霸权国和崛起国的行为逻辑和互动机制。本文的核心理论命题建立在5个隐含的假定之上,分别是:1)追求权力是大国行为的主要动机。2)权力是指让他人遵从自己意愿的能力。3)1945年以后核武器的出现,使得大国间战争的成本变得难以承受。4)1945年以后主权规范的深化,使得武力兼并他国领土不再成为大国决策的主要选项。5)为小国提供好处比武力胁迫小国对小国更有吸引力。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逻辑递进关系的理论命题:1)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竞争的核心路径是利益交换。2)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竞争的过程和结果近似于寡头垄断市场中寡头企业间的竞争过程和结果。理论命题1在规范层面的含义是,在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要想增加权力,应当为小国提供其所需的好处或服务;在经验层面,该理论命题预测,小国的行为自主程度越高,大国越有可能选择利益交换战略。理论命题2是理论命题1的逻辑推论。依据该命题,论文按照有能力竞标世界主导权的大国数量,将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竞争的互动类型划分为“同期竞争模式”和“追赶模式”两种。这两种模式中的大国行为和互动结果,可以分别近似地以微观经济中的“古诺模型”和“斯塔克伯格模型”加以刻画。本文的理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二战后的大国政治关系,也有助于更有效地规划和制定当代崛起国的崛起战略。
石冬明[9](2013)在《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文中认为从国际关系史上看,大国崛起往往会引起战争。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崛起国实力接近主导国时可能会引发战争。作为新兴崛起国的中国与作为守成主导国的美国能否避免对抗和战争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美都希望避免历史上大国对抗和战争的悲剧。中美之间需要建构一种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在政府层面上确认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但是在理论上尚未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希望在理论上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有所贡献。论文中引入角色身份视角,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可以理解为要建构一种新型身份。身份是通过互动建构的,恶性互动建构恶性身份,良性互动建构良性的新身份。温特提出三种国家间的角色身份:敌人、竞争对手、朋友。此种角色身份是一种单一身份的划分。论文中提出了复合身份的概念,重点研究竞争者—合作者的复合身份。中美间在冷战前期是敌人身份,在冷战后期是准盟友身份。冷战的结束使中美失去单一身份的明确定位,两国关系在一段时期内起伏不定。进入21世纪后,中美间复合身份凸显,这种复合身份由竞争者和合作者身份构成。复合身份是中美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础,有利于避免建构单一的敌人身份。中美间在不同领域的身份差异比较大,影响着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效果。在合作者身份比较突出的领域,相对比较容易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在竞争者身份比较突出的领域,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难度就比较大。当今国际体系的进步为中美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能否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关键就取决于中美如何互动。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良性互动。相互依存则把竞争与合作联系起来,使中美关系具有弹性,有利于良性互动。合作虽然是中美间理想的互动方式,但是由于双方对于相对收益的追求、缺乏互信等原因,既防范又合作的两面下注成了相当一段时间内双方互动的现实选择。中美需要通过良性互动来建构新型身份(即新型大国关系)。建构新型大国关系需要良性互动,良性互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有创新思维。打破零和思维,避免冷战思维,抛弃霸权思维,探索价值观上的共识。——要控制互动的风险。根据“木桶原理”要防止某个领域、尤其是安全领域的敌人身份出现,这是中美互动的底线。——要完善互动的机制。中美关系机制化既是中美合作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中美合作。——要扩大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扩大有利于中美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在进行理论论证之后,分别选取两个领域的案案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以二十国集团中的中美关系作为研究案例。在亚太地区,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作为研究案例。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良性互动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建构,但是不同层面不领域的情况不同。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初见端倪。在亚太地区,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着诸多困难。
宋达[10](2013)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文中认为冷战后,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甚至出现数次危机,但之后都能化险为夷,最终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是迄今为止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最显着的规律。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和“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以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逐渐确定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相比之下,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始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并依仗其实力掌握着中美关系变化的主动性。因此,研究美国对华政策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影响美国对华政策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到导致这一规律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其决策层是制定和实施对华政策的关键。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冷战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四任六届政府决策层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包括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s)和政治图式(political schema),从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层心理因素这一微观层次上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冷战后历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信念体系包括其主要成员(总统、副总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副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主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和驻华大使等)的成长历程、宗教信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政治思想和对华观点等,这是决策层制定对华政策的思想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采用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的第二代认知结构理论——政治图式理论来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心理因素。图式是指“反映现实世界某些方面、围绕特定主题组织人们知识和设想并有助于理解和处理社会信息的一种心理框架或结构”。笔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是“美国战略目标”、“美国经济利益”、“美国安全利益”和“美国价值观”四位一体组合构成的心理框架结构(老布什政府是除“美国安全利益”之外的三位一体组合)。历任决策层根据自身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对大量的涉及中国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些信息以中美互动关系(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经贸关系、台湾问题等)为核心,以国际局势的变化为基础(大国力量对比变化、大国关系和全球问题等),同时受到美国国内因素(外交决策机构、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等)和第三方因素(如美国的盟国、敌视国、国际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涉华信息首先以表征(representation)的形式存在于决策层的大脑中。表征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与决策层既有的对华政策的政治图式相互作用。美国决策层以其政治图式作为干预变量,对所得到的表征进行加工,使其所做出的任何对华政策都符合其既有的政治图式;如果在对华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与政治图式不符之处,决策层用其政治图式重新检验并修正该政策,直至最终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践。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冷战后美国四任六届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找到其异同点尤其是共性,从微观层次上认清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美政策。笔者发现,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均包括三个方面:美国战略目标(维护霸权)、美国经济利益(维护美国经济霸权、发展国内经济等)和美国价值观(包括自由、民主、人权等),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增加了美国安全利益(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全球性问题等)的内容。相同点是“美国战略目标”在所有政治图式中都处于支配地位。其不同点是:随着国际局势和中美互动关系(尤其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加之两党传统信念体系的不同,“美国经济利益”和“美国价值观”以及“美国安全利益”在维护其战略目标时的相对地位和优先次序有所调整,三者或四者由此形成以战略目标为支配地位的不同的关系组合。同时,历届政府决策层和国会中的对华强硬派与温和派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妥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修正了对华政策,表现在前三任政府的对华政策都由上任之初的对立或竞争转向后期的接触与合作。奥巴马政府有意识地避免了前三任的这种政策失误,但其第一届对华政策的发展趋势有矫枉过正之势。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防止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挑战其世界领导地位,同时从未放弃向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历任决策层尤其是其中的强硬派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价值观普世性上存在认知偏差。事实上,中国的和平发展没有挑战美国世界霸权的意图,但有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世界主导性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霸权竞争和取代关系,而是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的价值观并不具有普世性,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很多国家与民族并不适用。美国决策层在这些方面的认知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战略互信,即“战略互疑”呈上升趋势。中国制定对美政策时,要把握美国对华政策实质,同时避免自己对美国的认知偏差。让美国相信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要体现在中国对美政策和对外战略的宣传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增进互信,从心理上矫正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在中美关系发展方向上形成共识。笔者认为中美双方应从根本问题上、长远发展和当前关系处理三个方面处理好中美关系: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相互尊重;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强化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减少对双方不利的竞争和不必要的摩擦;当前应着重管控分歧,考虑和照顾对方的需求和关切,彼此妥协,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中国应和美国共同努力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并积极推动与美国构建更加成熟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鲍威尔:美没有攻击朝鲜的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鲍威尔:美没有攻击朝鲜的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1949-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 对中国观的研究 |
2. 对美国中国观的研究 |
3. 对“百万人委员会”的研究 |
4. 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研究 |
三、章节要点和创新之处 |
1. 章节要点 |
2.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缘起与兴衰 |
第一节 席卷中国事务的“白色恐怖” |
一、昙花一现的现实主义中国观 |
二、麦卡锡主义和麦卡伦委员会 |
第二节 “百万人委员会”的源流与发展 |
一、“百万人委员会”的渊源:“院外援华集团” |
二、“百万人委员会”的创建及其发展 |
第三节 1964:现代中国观大变革的前夜 |
第二章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要义与逻辑 |
第一节 “中国崩溃论”:1953-1963 |
一、“苏联的附庸” |
二、“不道德的经济” |
三、“统治是暂时现象” |
第二节 “中国威胁论”:1964-1971 |
一、“正视中国的现实存在” |
二、“中国敌视美国” |
三、“中国比苏联更好战” |
第三章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实践与结局 |
第一节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进攻型实践:1953-1963 |
一、联手政治精英共同反对中国 |
二、扼杀舆论新声阻止对华接触 |
第二节 保守主义中国观的防御型实践:1964-1971 |
一、和政治精英渐行渐远 |
二、日渐衰退的公共影响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中国观的崛起与兴盛 |
第一节 《康伦报告》:现实主义中国观的先声 |
第二节 打破“中国禁忌”的两场研讨会 |
一、伯克利“今日中国”研讨会 |
二、华盛顿“美国与中国”全国研讨会 |
第三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 |
一、从“最低共识”开始 |
二、中美交流的关键推手 |
第五章 现实主义中国观的归旨与学理 |
第一节 “中国统治牢固”论 |
一、新中国成绩令人瞩目 |
二、中国发展未来可期 |
三、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
第二节 “孤立中国无用”论 |
一、对华贸易禁运形同虚设 |
二、政治上的孤立难以维系 |
三、“遏制但不孤立” |
第三节 “以交流促改变”论 |
一、利用经济杠杆约束中国 |
二、利用国际体系软化中国 |
三、从内部分化中国 |
第六章 现实主义中国观的践行与成就 |
第一节 面向知识精英:重启理性讨论 |
一、打造对话机制:妥协与让步 |
二、“中立、平衡和客观” |
第二节 面向社会公众:增进对华理性认识 |
一、面向一般公众:普及中国知识 |
二、面向“社群领袖”:为中美民间交流铺路 |
三、面向职业教师:帮助年轻一代客观理解中国 |
第三节 面向政治领袖:推动对华政策调整 |
一、建言约翰逊:“跳出越南看中国” |
二、建言尼克松:“派亲信秘访中国” |
结论 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和现实启示 |
一、美国中国观的动力机制 |
二、美国中国观历史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三、中美价值观:冲突与和解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1988—2018年) ——一种对外政策相向性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总结 |
三、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难点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别政策比较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国别政策的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一、对外政策概念界定 |
二、对外政策分类 |
三、国别政策概念界定 |
四、大国与小国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决定大国对小国政策的因素 |
一、大国国家战略 |
二、小国国内问题国际化 |
三、小国特殊性 |
第三节 国别政策比较研究类型 |
一、国别政策比较研究范式的普遍性分析 |
二、本文国别政策比较研究范式 |
第四节 大国对小国政策的比较框架 |
一、大国对小国政策比较研究框架模型 |
二、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框架模型 |
三、对外政策相向性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对缅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对缅政策的顶层设计 |
一、和平共处周边外交战略驱动时期 |
二、“经济外交”战略驱动时期 |
三、亲、诚、惠、容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驱动时期 |
第二节 中国对缅政府立场分析 |
一、中国对缅政策:政治支持、经济支援、军事援助 |
二、中国对缅双轨政策:支持与促改 |
三、建设性介入 |
第三节 中国对影响中缅关系重大问题的政策 |
一、缅甸问题:强化多边协作 |
二、缅甸政局:开启全方位接触 |
三、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三不政策”升级为建设性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对缅政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对缅政策的顶层设计 |
一、人权、民主、禁毒驱动时期 |
二、杜昂山素季驱动时期 |
三、重返亚太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杜昂山素季驱动时期 |
四、亚太再平衡战略、民主驱动时期 |
五、人道主义价值观、印太战略驱动时期 |
第二节 美国对缅政府立场分析 |
一、孤立制裁 |
二、务实接触与制裁并举 |
三、敦促保障人权与制裁并举 |
第三节 美国对影响美缅关系重大问题的政策 |
一、民主化:政权更迭向政权转型转变 |
二、杜昂山素季:全力支持向淡化支持转变 |
三、人权问题:保障个体政治自由向伸张人道主义转移 |
四、禁毒问题:政治化施压向务实合作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对缅政策内容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对缅立场比较分析 |
一、中美对缅政策立足点 |
二、中美对缅外交方式 |
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美对缅政策目标分析 |
一、中国对缅政策目标分析 |
二、美国对缅政策目标分析 |
三、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中美对缅政策措施分析 |
一、中国对缅政策措施分析 |
二、美国对缅政策措施分析 |
三、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对缅政策相向性的原因及作用 |
第一节 中美国家战略调整导致相向性产生 |
一、地区政策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定位 |
二、中国国家战略调整与对缅战略定位 |
三、美国国家战略调整与对缅战略定位 |
第二节 缅甸政治发展促使相向性显性化 |
一、政府权力格局调整转移中美外交接触对象 |
二、政治转型改变中美立场 |
第三节 缅甸问题国际化使相向性行为化 |
一、缅甸问题国际化对中美对缅政策的影响 |
二、缅甸问题国际化对中美对缅政策影响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相向性特点比较 |
一、地区利益格局变化是国别政策立场变化的重要原因 |
二、国家战略效应是地区利益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 |
三、中国国家战略调整是中美对缅政策相向性演化的关键变量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相向性意义 |
二、对学术和政策研究的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资料 |
二、英文资料 |
三、网站 |
致谢 |
附件 |
(3)《消息报》上以“中美贸易战”为主题的新闻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中美贸易战”主题新闻口译任务与过程 |
第一节 口译任务描述 |
一、材料选择 |
二、材料形式 |
第二节 口译过程描述 |
一、口译模拟形式 |
二、原语理解过程 |
三、内容记忆过程 |
四、译语表达过程 |
五、模拟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贸易战”主题新闻俄语材料分析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第二节 语体特点 |
第三节 语篇特点 |
第四节 句型特点 |
第五节 词汇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贸易战”主题新闻翻译方法 |
第一节 句子翻译方法 |
一、插入结构减译 |
二、长句化简 |
三、长篇调序 |
四、被主转换 |
第二节 词汇翻译方法 |
一、逻辑增补 |
二、去粗取精 |
三、动词达意 |
四、同义一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贸易战”主题新闻汉语误译分析 |
第一节 信息误译与缺失 |
一、信息误译 |
二、信息缺失 |
第二节 词汇与句子失误 |
一、专有名词误译 |
二、外来词误译 |
三、数词误译 |
四、译句混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次翻译实践心得 |
第一节 所遇翻译问题与应对思考 |
第二节 新闻翻译应循原则 |
一、叙事为主,有所褒贬 |
二、前后一致 |
三、简洁明了 |
第三节 笔者翻译素质改进办法 |
一、扎实双语基础和拓宽知识储备 |
二、不断提升听辨能力 |
三、进行听力记忆训练 |
四、不断注重模拟实践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美贸易战”主题新闻相关专有名词的准备及总结 |
附录2 :“中美贸易战”新闻中一些常见词翻译总结 |
附录3 :新闻常见报道句式翻译总结 |
附录4 :原文/译文 |
致谢 |
(4)政策失灵:不对称互动视角下的美国对朝战略研究(1993-201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常见术语字母缩写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解释框架——认知不对称的战略互动 |
第一节 战略互动与博弈: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不对称冲突”理论 |
第三节 国家间认知不对称的战略互动分析——一种解释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的“选择接触”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1993-2001) |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的“选择接触”战略分析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什政府的“鹰派接触”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2001-2009) |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的“鹰派接触”战略分析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忍耐”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2009-2015) |
第二节 奥巴马的“战略忍耐”实施分析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案例总结:不对称互动与政策失灵 |
二、研究价值:理论进步与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关于朝核问题的朝美互动时间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关键语言 |
1.3.2 语言资源 |
1.3.3 语言战略 |
1.3.4 国家语言能力 |
1.4 相关文献 |
1.4.1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 |
1.4.2 关键语言的战略地位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设计和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视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关键语言教育政策 |
2.1 美国国家安全的含义 |
2.2 美国国家安全遭遇的三次语言危机 |
2.3 关键语言教育的安全诉求 |
2.3.1 国防安全:语言能力是核心战斗力 |
2.3.2 经济安全:语言能力是竞争力 |
2.3.3 价值观:语言资源是价值观传播工具 |
2.3.4 国际秩序:语言能力是国际领导力 |
2.4 关键语种规划的国家安全取向 |
2.4.1 第一阶段:提升科技竞争力 |
2.4.2 第二阶段:提升经济竞争力 |
2.4.3 第三阶段:提升国防能力 |
2.4.4 第四阶段:提升全球竞争力 |
2.5 战略目标 |
2.6 小结 |
第3章 20世纪关键语言教育的战略演变 |
3.1 时代背景 |
3.2 发展期(1958-1990) |
3.2.1 《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出台 |
3.2.2 60年代“有为”阶段 |
3.2.3 70年代“守成”阶段 |
3.2.4 80年代“进取”阶段 |
3.3 扩展期(1991-2000) |
3.3.1 《1991年国家安全教育法》的出台 |
3.3.2 面向21世纪的目标 |
3.4 小结 |
第4章 21世纪关键语言战略的重塑 |
4.1 “9·11”后的美国安全战略 |
4.2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转型(2001-2010) |
4.2.1 语言危机再认识 |
4.2.2 联合行动——《2006年国家安全语言计划》 |
4.3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再平衡”(2011-) |
4.3.1 新战略规划 |
4.3.2 战略取向调整 |
4.3.3 经费投入调整 |
4.3.4 实施内容调整 |
4.4 小结 |
第5章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实施体系 |
5.1 战略总体布局 |
5.2 实施途径 |
5.2.1 设立监管机构 |
5.2.2 建立政府与高校合作共赢机制 |
5.2.3 发展国立语言培训中心 |
5.3 实施内容 |
5.3.1 教育部项目 |
5.3.2 国务院项目 |
5.3.3 国防部项目 |
5.3.4 情报界项目 |
5.4 小结 |
第6章 对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评价 |
6.1 成效与挑战 |
6.1.1 成效 |
6.1.2 挑战 |
6.2 语言安全观 |
6.2.1 语言“危机”观 |
6.2.2 语言“实力”观 |
6.2.3 “选择性”语言资源观 |
6.2.4 简评:语言问题“安全化”的困境 |
6.3 战略决策的制约因素 |
6.3.1 国际环境 |
6.3.2 国内政治 |
6.4 发展趋势 |
6.4.1 总体趋势 |
6.4.2 未来走势 |
6.5 小结 |
第7章 对中国语言战略规划的启示 |
7.1 制定有战略远见的中国外语教育规划 |
7.2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
7.3 制定国家关键语言列表 |
7.3.1 语种认定标准 |
7.3.2 语种认定主体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发现 |
8.2 贡献及不足 |
8.2.1 贡献 |
8.2.2 不足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58年国防教育法》“第六编” |
附录2 《1961年富布赖特——海斯法》(节选) |
附录3 《高等教育法》第六编(1980年修订) |
附录4 《1988年外语援助法》 |
附录5 《1991年国家安全教育法》 |
附录6 美国教育部1959年关键语言认定公告(1) |
附录7 美国国防部关键语言、关键国家、关键领域列表 |
附录8 美国海军2012年关键语言列表 |
附录9 美国教育部15个语言资源中心一览表 |
附录10 美国教育部国家资源中心一览表 |
附录11 中国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31所高校37个基地)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既往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理论原则 |
二、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系统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核心议题 |
第一节 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性质 |
第二节 朝鲜半岛南北方要求统一的原因 |
一、朝鲜半岛统一的国家和民族诉求 |
二、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动力 |
第三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主导权 |
第四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目标方案 |
第五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路径方法 |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
第二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
第三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
一、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1948~1960) |
二、从“单一体制”到“政权共存”(1960~1969) |
三、从“国际化”到“国家/民族自主”(1970~1988) |
小结 |
一、冷战期间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 |
二、冷战期间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结果 |
三、朝鲜半岛无核化论议 |
第三章 冷战解构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
第一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
第二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
第三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
一、卢泰愚政府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
二、金泳三政府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的南北统一互动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
一、系统重要环境的显性动向 |
二、系统重要环境隐性变化动向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
一、朝美矛盾继续深化 |
二、韩美同盟转向 |
三、韩国TMD建设动向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
一、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构建 |
二、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崩解 |
三、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重建 |
四、朝核新动向:“经济与核武并举”的理性分析 |
五、系统陷阱——导弹防御体系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 |
第二节 南北统一互动系统三层次互动关系的再阐释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动向列表 |
表2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南北互动关系动向列表 |
表3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动向列表 |
表4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南北互动关系动向列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历史反思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解析 |
二、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点 |
五、研究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案 |
六、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演变 |
第一节 严重冷战思维下的敌对疏离结构(1949~1970) |
第二节 政治相对缓和下的战略融合结构(1971~1979) |
第三节 政经军全面推进的互惠伙伴结构(1980~1989) |
第四节 防范思维下的接触与遏制结构(1989~2001) |
第五节 应对共同威胁的合作与竞争结构(2001~2014) |
第二章 影响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主观认知影响因素 |
一、认知差异,导致中美彼此难以信任 |
二、冷战思维,导致美国对中国的误读 |
三、阴谋理论,导致中美双方戒心加重 |
四、相互借重,导致中美两国关系拉近 |
第二节 客观现实影响因素 |
一、文化传统差异,导致中美难以深层沟通 |
二、社会制度差异,导致中美形成天然沟壑 |
三、价值取向差异,导致中美难以走得更近 |
四、国际权力角逐,导致中美容易引发冲突 |
第三节 其他具体重大问题影响因素 |
一、干涉中国内政是影响中美政治关系的根本桎梏 |
二、联合掣肘中国是影响中美军事关系的负能量 |
三、贸易摩擦是影响中美经济关系的重大障碍 |
四、朝核问题等是影响中美外交关系的催化剂 |
第三章 关于建构符合中美关系应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应有的内在逻辑结构 |
一、冲突与对抗并非中美关系的必然逻辑 |
二、合作与良性竞争应成为中美关系的合理内核 |
三、应对共同威胁应是中美合作的战略基础 |
四、超越零和理念应是中美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认知 |
五、相互借重与互惠互利是中美防止冲突的战略路径 |
六、“和谐共存”应成为中美关系的应有内在逻辑结构 |
第二节 建构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主要路径 |
一、摒弃冷战思维,铺设良性竞争互利共赢之路 |
二、扩大经济合作,夯实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基础 |
三、落实相互尊重,减少和避免摩擦与战略冲突 |
四、深化求同存异,保持相互间经常性战略互动 |
五、健全互信机制,确保绝不发生重大战略误读 |
六、拓展合作领域,增加双方更多合作果实收获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英文文献 |
四、学术文章 |
五、资料与其它 |
致谢 |
(8)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如何理解当代的大国权力竞争 |
1.1 理论问题和经验困惑 |
1.1.1 理论问题 |
1.1.2 经验困惑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对“大国”的定义 |
1.4 章节安排和内容简介 |
第2章 似是实非的解释及现有理论失败的原因 |
2.1 相对实力的视角 |
2.2 安全威胁的视角 |
2.3 规避未来损失的视角 |
2.4 制度、内政与认同的视角 |
2.5 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现实的原因 |
2.5.1 缺乏互动的分析框架 |
2.5.2 轻视国家的权力动机 |
2.5.3 拒绝承认国际体系的变化 |
第3章 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获取的核心逻辑 |
3.1 战争频发时代大国争夺权力的主要方式 |
3.2 国际体系在1945年以后的两个重要变化 |
3.2.1 主权规范的深化和领土不得兼并规范的确立 |
3.2.2 核武器的出现和核威慑的建立 |
3.3 体系变化对权力争夺行为的影响及利益交换逻辑的突显 |
3.3.1 传统争霸路径的阻断与替代方式的浮现 |
3.3.2 作为一种占优战略的利益交换 |
3.3.3 利益交换成为占优战略的条件 |
3.3.4 武力和战争功能的转变 |
3.3.5 利益交换:自助还是他助(助他) |
3.3.6 利益交换:客观规律还是战略处方 |
3.4 利益交换的主要利益类型和实现形式 |
3.4.1 利益交换的主要利益类型 |
3.4.2 利益交换的主要实现形式 |
第4章 春秋与二战后大国权力竞争方式比较 |
4.1 春秋时期大国权力竞争方式的演化 |
4.1.1 体系总体特点 |
4.1.2 前晋楚争霸时期 |
4.1.3 晋楚争霸时期 |
4.1.4 后晋楚争霸时期 |
4.2 二战后大国的权力竞争 |
4.2.1 体系初期美苏两国的利益交换战略 |
4.2.2 美苏两国对小国的争夺 |
4.3 比较与小结 |
第5章 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竞争的具体机制 |
5.1 类比寡头市场竞争 |
5.2 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机制 |
5.2.1 “同期竞争模式”下的权力竞争机制 |
5.2.2 “追赶模式”下的权力竞争机制 |
5.3 “先动优势”与“防御性联盟形成时间”悖论 |
5.3.1 大国无战争时代权力竞争的“先动优势” |
5.3.2 “防御性联盟形成时间”悖论 |
第6章 1945 年以后大国权力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
6.1 美国和苏联联盟阵营的建立 |
6.1.1 美国的联盟阵营 |
6.1.2 苏联的联盟阵营 |
6.1.3 比较和小结 |
6.2 美苏权力竞争的过程 |
6.2.1 对第三世界小国的争夺 |
6.2.2 对“后院”国家 |
6.2.3 对非“后院”盟国 |
6.3 冷战后大国的权力竞争 |
6.3.1 冷战后美国的权力竞争战略和行为 |
6.3.2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转型 |
6.3.3 冷战后权力竞争的“利益交换”逻辑 |
第7章 结论 |
7.1 理论总结及启示 |
7.1.1 理论总结 |
7.1.2 二战后体系的同质性及与此前体系的异质性 |
7.1.3 体系的时代特点以及游戏规则的变化 |
7.1.4 中国与小国结盟的意义 |
7.1.5 冷战后的“战略机遇期” |
7.2 理论和政策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政策意义 |
7.3 新的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
一、国内学者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现状 |
二、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者对中美关系现状与前景的认知 |
三、权力转移理论与中美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身份与互动 |
一、研究视角:身份 |
二、通过互动建构身份 |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假设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章 复合身份: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
第一节 中美身份变迁 |
一、冷战时期:单一身份明确 |
二、后冷战时期:复合身份凸显 |
第二节 中美复合身份 |
一、中美竞争者—合作者复合身份的内涵 |
二、中美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中的复合身份 |
第三章 良性互动: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式 |
第一节 影响中美互动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体系的进步 |
二、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 |
三、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 |
第二节 中美需要良性互动 |
一、合作:中美互动的理想选择 |
二、两面下注:中美互动的现实选择 |
三、良性互动: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选择 |
第三节 通过良性互动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一、创新思维 |
二、控制风险 |
三、完善机制 |
四、共同利益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两个领域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第一节 从二十国集团看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一、全球经济治理与二十国集团 |
二、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中美互动 |
三、中美良性互动和新型大国关系初见端倪 |
第二节 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看亚太地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三、亚太地区是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成败的关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政策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五、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认知结构分析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心理学中的认知分析法 |
一、 国际政治中的研究层次问题 |
二、 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
第二节 认知结构与外交决策的关系 |
一、 外交决策的概念和模式 |
二、 国际政治分析中的认知结构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
一、 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 |
二、 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认知结构 |
第二章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以压促变”与“接触防范” |
第一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务实保守主义 |
第二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布什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为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在北京风波影响下维护中美经贸关系 |
第三节 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制裁施压走向有限接触(1989.01-1993.01) |
一、 充满期待阶段(北京风波发生之前) |
二、 制裁施压而不孤立阶段(北京风波—1991 年) |
三、 接触防范阶段(1991 年—任期结束) |
第三章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人权外交”与“全面接触” |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保守自由主义 |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克林顿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谋求美国独霸全球的地位,对华在“人权”上施压,在经贸、安全领域合作与防范 |
第三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人权外交到战略伙伴(1993.01-2001.01) |
一、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阶段:(任期开始-1996 年) |
二、 美国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接触与遏制并存(1996 年-任期结束) |
第四章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反恐防扩,借重中国 |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新保守主义 |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小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 为实现全球反恐的胜利,在经济与安全领域与中国合作,强调价值观目标 |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战略竞争到建设性合作和利益攸关方(2001.01-2009.01) |
一、 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9·11 事件前) |
二、 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合作者(9·11 事件—2005 年) |
三、 美国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2005 年—任期结束) |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应对金融危机,战略再平衡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
一、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实用自由主义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
一、 奥巴马第一任期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重振美国霸权,通过中美经济、安全合作与竞争发展美国、制衡中国,不放弃价值观目标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对华政策:合作与制衡(2009.01-2013.01) |
一、 与中国的合作的一面 |
二、 加强制衡中国的一面 |
第六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认知结构的比较分析 |
一、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信念体系比较分析 |
二、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与对华政策评析 |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 |
二、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
第七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中国的应对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 |
二、 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应对之策:提倡并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
一、 中国提倡“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及其涵义 |
二、 积极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鲍威尔:美没有攻击朝鲜的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中国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启示(1949-1972)[D]. 张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2]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1988—2018年) ——一种对外政策相向性的分析视角[D]. 杨超. 外交学院, 2019(10)
- [3]《消息报》上以“中美贸易战”为主题的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 张焱飞.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政策失灵:不对称互动视角下的美国对朝战略研究(1993-2015)[D]. 魏斯莹. 外交学院, 2016(08)
- [5]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D]. 李艳红.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6]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D]. 马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1)
- [7]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历史反思与重构[D]. 刘汉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2)
- [8]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D]. 杨原. 清华大学, 2014(09)
- [9]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D]. 石冬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D]. 宋达.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标签: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新型大国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正常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