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卤代1,3-苯二腈的水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孔莹莹[1](2020)在《过渡金属催化C-O、C-N键的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过渡金属催化芳基C-O键、C-N键和烷基C-O键的转化研究。第1章介绍了芳基2-吡啶醚与硅锌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通过NiCl2(PCy3)2催化实现了温和条件下C(aryl)-OPy键断裂,生成相应的芳基硅烷。富电子、缺电子以及含氮芳杂环的芳基2-吡啶醚和各种苯基硅锌试剂都适用于该反应。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一系列邻位带取代基的芳基2-吡啶醚,为OPy邻位导向C-H功能化后的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芳基硅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第2章展示了镍催化芳基2-吡啶醚与烷基格氏试剂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以NiCl2(DME)/dcype为催化体系,可以很好地催化芳基2-吡啶醚与含β-H烷基的格氏试剂之间的反应,而NiCl2(DME)/IPr-HCI催化体系则可以顺利催化芳基2-吡啶醚与不含β-H的烷基格氏试剂之间的交叉偶联;实现Caryl-O键的选择性断裂与Csp2-Csp3键的形成。该体系可以兼容CO2R、OMe、OPh、CONEt2等官能团,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均可得到优秀产率。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机理进行。第3章描述了芳基四氟硼酸重氮盐与锌试剂的反应。该反应采用Pd(OAc)2/PPh3催化体系,富电子和贫电子的重氮盐都是良好的亲电试剂;芳基锌试剂、甲基锌试剂、乙烯基锌试剂都可以顺利地参与反应。该反应的化学选择性优良,即使当芳基重氮盐的芳环上带有Cl、Br取代基时,锌试剂也能选择性地与重氮基反应。第4章研究了利用[IrCp*C12]2催化芳基乙腈与醇的α-烷基化反应。该反应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一级醇、链式和环状二级醇,各种取代苯基、萘基和芳杂环基乙腈都可以顺利地参与反应。芳基乙腈上的OMe、NHCOR、缩醛结构等取代基都可以保留。这是对腈的烷基化方法的很好的补充。
孙玉琴[2](2020)在《Cs2CO3催化2-糠酸/苯羧酸与CO2羧基化反应》文中指出CO2的化学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吸引着广大研究者不断探索。由CO2参与的C-C键的形成反应与传统路径相比具有简洁且效率高等优势,在充分利用CO2的基础上可以合成诸多高价值羧酸化学品,使得CO2直接羧基化研究成为十分活跃的科研领域。因此,不断拓宽参与CO2羧基化反应的底物范围,并优化该类羧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对今后CO2的羧基化应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含弱酸性C-H的芳酸如2-糠酸、苯羧酸与CO2羧基化反应的研究较少,不利于CO2羧基化反应的应用拓展,也使得由2-糠酸或者苯羧酸直接羧基化制备高价值化学品受到限制。故本文以此为着眼点,以2-糠酸与苯羧酸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子化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Cs2CO3催化其参与的羧基化反应进行前期探索,旨在为CO2合成化学品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和潜在支持,并为开创绿色高效制备芳酸类化学品路径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优化了2-糠酸和苯羧酸分别进行羧基化反应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结构,并根据探究需要分别计算了各物质频率、能量、分子轨道、Mulliken电荷和键级等数据。分析了2-糠酸的热力学性质、产物选择性以及与CO2羧基化的反应机理;探究了苯羧酸羧基化的热力学性质、理论反应活性以及羧基化产物分布与结构性质的关系。然后通过具体实验操作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分析讨论2-糠酸和苯羧酸分别与CO2羧基化反应对环境的要求。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Cs2CO3催化2-糠酸与CO2发生羧基化反应时,产物单一,不存在目标产物2,5-呋喃二甲酸(FDCA)的同分异构体。当压力为0.5 MPa时,该反应在200?600 K范围内是可以自发进行的,并且是放热反应,理论上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通过实验发现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以活化反应体系,在化学反应中需要综合考虑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速率两个因素。在553 K的反应温度,0.8 MPa的反应压力和3 h的反应时间条件下,FDCA的收率约达60%,温度和压力的持续增加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通过动力学探究可得知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0.43 kJ?mol-1,指前因子为2401.41 h-1。(2)经过量子化学计算发现2-糠酸铯与CO2羧基化反应的机理可分为两大反应步骤:首先是具有较强碱性的Cs2CO3催化剂与2-糠酸铯上的活性氢相互作用的夺氢过程,此过程存在过渡态,反应能垒为4.47 kJ?mol-1;然后是具有一定亲电性的CO2进攻2-糠酸铯中失去氢原子的碳原子,发生亲电吸附,生成产物,该过程为整个反应路径的决速步。(3)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在2 MPa压力,200?600 K温度范围内,Cs2CO3催化苯羧酸与CO2发生羧基化反应均是自发进行且是放热的。CO2在C-C键形成反应中多为亲电试剂,故推测苯羧酸与CO2羧基化反应时反应活性与苯羧酸底物的反应位Mulliken电荷有关,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此推测,根据Mulliken电荷可推测低羧基数苯羧酸发生羧基化反应的活性顺序为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连苯三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另外,苯羧酸反应位碳原子的Mulliken电荷还可判断同一底物分子中不同碳原子的反应活性,即碳位点的Mulliken电荷越负,在该位点越易生成羧基,生成相应的羧基化产物选择性越高,由此可有效推断苯羧酸的羧基化产物分布。(4)实验结果表明Cs2CO3催化下苯羧酸可与CO2发生羧基化反应,即使是空间位阻较大的苯五甲酸,也可通过羧基化反应生成苯六甲酸,底物与Cs2CO3先水解混合成盐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苯羧酸发生羧基化反应时,CO2根据底物分子的不同碳位点的活性顺序逐步吸附各个反应位,逐步逐级形成羧基。
潘峰[3](2020)在《多官能化苯炔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指出苯炔是目前合成化学中最活泼的活性物种之一,作为一类重要的高度亲电活性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药物、配体与材料合成等领域。苯炔在有机化学以及天然产物全合成中有着广泛应用。近十几年内发展了大量苯炔参与的化学反应,例如环加成反应、多组分反应、插入反应等。通过这些反应,可以很容易地构建芳稠环化合物和多官能团芳烃化合物。本文主要开展了多官能化苯炔前体的制备以及基于苯炔反应的稠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研究。第一部分:磺酸(卤代苯)酯的的选择性合成根据苯环上取代基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实验方案构建若干不同类型的磺酰氧基卤代苯作为苯炔前体,过程中首次实现2,6-双(对甲苯基)磺酰氧基卤代苯的选择性单侧水解,水解产物核磁纯度>99%。合成的产物经IR、1H NMR、13C NMR、HRMS确证。第二部分:“一锅法”苯并环丁烯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在锂试剂的作用下,磺酰氧基卤代苯形成苯炔结构与烯醇负离子发生[2+2]环加成反应,选择性形成苯并环丁烯醇化合物。研究发现反应区域化学受到苯环取代基类型的影响明显,为选择性构建多功能分子提供思路与方法。产物经IR、1H NMR、13C NMR、HRMS确证。第三部分:多卤代羟基二芳醚的选择性合成多卤代羟基二芳醚不仅是一类具有抑菌效果的化合物,多官能化芳环也为芳烃衍生化提供多种机会。以2-氟-6-溴甲苯为原料,经氧化、芳环上选择性亲核取代、Baeyer-Villliger氧化、水解选择性等多步反应合成多卤代羟基二芳醚,产物经IR、1H NMR、13C NMR、HRMS确证。部分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第四部分:二苯并呋喃化合物的合成多卤代羟基二芳醚经磺酰化后形成具有多活性中心的苯炔前体。在碱性条件下,首次实现芳炔与苯基负离子的分子内亲核加成Domino过程,形成的新活性中心可进一步化学转化,实现官能化二苯并呋喃新合成方法学。通过底物设计、碱的筛选等对反应进行优化,并提出可能的机理。产物经IR、1H NMR、13C NMR、MS及HRMS确证。
姜茂强[4](2019)在《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酮与乙腈的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石是一种离子化合物,C≡C2-离子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值得深入研究,例如,强Lewis碱性、强还原性、强脱水性、和亲核性。但是因为电石具有较强的晶格结构以及在有机溶剂中不溶解限制了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因此,研究碳化钙的新用途,合理利用电石性质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化学物质,对于电石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电石除了作为乙炔源以外,还可作为强碱性活化剂,用于一些碱催化反应中,特别是一些有微量水产生的反应,例如酮缩合反应。因为电石可将反应生成的水及时移出反应体系,促进反应进行。为此,本文将研究电石作为碱性活化剂以及脱水剂用于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的应用。首先,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电石与氟化铯协同活化丙酮和环己酮与乙腈的缩合反应,制备相应的烯腈类物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仔细考察了环己酮、丙酮与乙腈反应过程中,电石与氟化铯所起的作用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铯的量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液相产物,推测了丙酮或环己酮与乙腈的反应机理。研究了丁酮与环庚酮在丙酮和环己酮的优化条件下与乙腈的反应。其次,本文首次利用电石与氟化铯协同活化环戊酮的快速缩合反应制备2-环亚戊基环戊酮。探索了电石与氟化铯在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氟化铯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液相产物,推测了环戊酮的缩合反应机理。最后,根据反应结果总结出酮与乙腈的反应规律。
崔时胜[5](2017)在《双环吡啶酮/1,3-恶嗪烷与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很多上市药物的母体结构单元都含有双环吡啶酮结构。1.3-恶嗪烷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核甘逆转录酶抑制等药理活性,且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单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对此类化合物报道的非常少。因此,探索新的合成路线来合成双环吡啶酮及1.3-恶嗪烷类衍生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环吡啶酮、1,3-恶嗪烷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杂环烯酮缩胺、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1,3-恶嗪烷类化合物、异喹啉亚胺以及异喹啉酮类化合物进行简要的综述。第二章:以杂环烯酮缩胺和2-氰基-3,3-双(甲硫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无催化剂条件下,“一步法”合成了 16个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产率达68%~92%。另一方面,当以碳酸铯作为碱的条件下,五元环杂环烯酮缩胺与2-氰基-3,3-双(甲硫基)丙烯酸乙酯或者(双(甲硫基)亚甲基)丙二腈加热回流时,一步反应则合成了 20个1,3-恶嗪烷类化合物,产率达76%~87%第三章:建立了以3,3-双(甲硫基)-1-苯基丙-2-烯-1-酮等衍生物和胺(卞胺或苯乙胺)反应,一步法合成1,1-烯二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共合成29个化合物,产率达66%~90%。紧接着以得到的1,1-烯二胺类化合物与四氟间苯二甲腈反应,常温常压下,以1,4-二氧六环和丙酮为溶剂,简捷高效的地合成了 30个异喹啉酮类化合物,产率达74%~89%。以上三类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NMR,13CNMR,IR,HRMS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别对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1,3-恶嗪烷类化合物以及异喹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验证。
李雯彬[6](2016)在《饮用水中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鉴定、生成条件以及浓度分布研究》文中提出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如氯、氯胺等)会和水源水中的溴、碘离子以及天然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毒理学研究显示,卤代消毒副产物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卤代消毒副产物与人类多种癌症的发病存在联系,并且相当一部分癌症风险来源于未知的卤代消毒副产物。在用C12消毒的饮用水中,未知的卤代消毒副产物中占总卤代消毒副产物的近50%(这一比例在用其他消毒剂消毒的饮用水中更高),并且绝大部分未知的消毒副产物都呈现极性甚至强极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检测饮用水中卤代消毒副产物的常规方法,该技术适用于检测非极性/亲油性/挥发性的有机物,不适用于检测极性/亲水性/不挥发性有机物,因此,该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很多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无法被检测到。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UPLC/ESI-tqMS)的前体离子扫描(precursor ion scan,PIS)方法,并通过设置PIS 127,有选择性地检测出了饮用水中几乎所有的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进一步运用UPLC/ESI-tqMS的多反应监测和子离子扫描方法,鉴定了其中11种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结构,并推测了 8种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这19种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在不同水源水水质(天然有机物种类和pH)和消毒剂作用下的生成规律,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自来水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这些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在其中的浓度分布。此外,本论文报道了饮用水中一组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三卤代-羟基环戊烯二酮)的检测、合成、制备分离、结构鉴定和生成条件研究。我们利用UPLC/ESI-tqMS(全扫描、多反应监测、子离子扫描)和高分辨质谱(全扫描)分析,确定了这组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分子式;通过摸索和优化合成条件(前体物质和反应比例),合成了这组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中的三溴代产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分析,得到了这个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收集制备系统,收集足量的该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收集后的组分经冻干后得该消毒副产物的标准品。根据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我们确定它的结构为三溴代-羟基环戊烯二酮。该方法的建立为鉴定饮用水中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尤其是缺乏商业标准品的新型消毒副产物)的结构打开了新的思路。在结构鉴定基础上,我们阐述了三溴代-羟基环戊烯二酮在饮用水消毒中的生成路径,研究了这组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在不同水源水水质(溴离子浓度和pH)和消毒方式(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时间)下的生成规律,并测定了三溴代-羟基环戊烯二酮在长江三角洲8个城市的自来水中浓度。本论文的工作为饮用水中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并为控制饮用水中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红,黄义争,徐杰[7](2016)在《第七章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文中指出7.1前言石油化工是工业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和纺织等多行业提供支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01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06万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2.8%。基于现代石油化工发展,精细化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精细化工产品批量小,但附加值和生
马朝伟[8](2016)在《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5-氨基吡唑与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杂环化学是近现代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机化学领域近年来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杂环化合物存在于大量的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其总数已超过已知有机化合物的三分之一,而含氮杂环化合物是杂环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吡唑和吡咯衍生物是两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他们存在于许多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功能材料中。因此,很多化学合成工作者们的兴趣也一直聚焦在对含氮杂环结构的化合物的构建和功能改造上。当今社会需要的化学合成方法不仅仅是传统地对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做出要求,而且对新方法也有一些要求,总结如下:1.使用简单且容易制备的原料;2.实验操作简单可行;3.有利的经济因素: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成本;4.对环境的影响小:包括减少溶剂的使用,催化剂的可重复利用以及原子经济等。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制备有机化合物是当今有机合成工作者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以及在一个单一的操作中创建多个新化学键的形成,也已经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目标。另外,探索更为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也是化学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本论文主要致力于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研究。我们用高效、绿色的方法合成了5-氨基吡唑衍生物和吡咯衍生物,具体包含如下两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对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对近年来报道的合成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乙腈和腙的衍生物为底物,发展了一种用醋酸钯和乙酰丙酮铜联合催化通过C-C键和C-N键的形成高效合成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物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利用该反应体系,各种取代的乙腈和腙都能顺利参与反应并且给出良好的产品收率。相比于脂肪族和芳香杂环取代的底物,芳香基取代的底物表现出了更好的反应活性。产物5-氨基吡唑的氨基还可以作为反应官能团与其他分子进行衍生化反应,比如氨基磺酰化,氨基羰基化和重氮化反应。第二章:我们对吡咯衍生物在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及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做了介绍,同时对微波和蒙脱土K10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一种用α-氨基酮衍生物和苯乙醛衍生物通过C-C键和C-N键的形成高效合成多取代吡咯化合物的新方法,此方法通过微波辐射、蒙脱土K10催化来实现。该方法对带有各种取代基的底物适用性良好,并且可以得到中等至良好的收率,最高产率可达98%。与常规加热反应方式相比,该方法具有无污染、反应速率快、产品产率高且产物易于分离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并可能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合成方法。
王浩贵[9](2016)在《新型溴代芳香苯醚聚酰亚胺单体的合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卤代芳香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应用与发展,它们在农药、医药、化工、材料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聚合反应中,溴原子是制备共轭聚合物的关键的活性基团,能对共轭聚合物进行有效的修饰,因此探讨在有机光电领域中溴原子对共轭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的相关工作在不断进行。聚酰亚胺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强的有机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突出的耐腐蚀、耐高温、耐辐射和电绝缘性能,已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液晶、分离膜、纳米、微电子、激光、分离膜等领域。随着人们对新型聚酰亚胺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其单体的合成工艺也在不断的更新。为了拓展溴代苯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本文致力于设计合成新型溴代苯二醚化合物并对其表征。本实验以2,4,6-三溴间苯二酚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一种含苯环、溴官能团、羧基和醚氧键的新型苯二醚羧酸衍生物。该化合物含有多个羧基,与氨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缩聚合成聚酰亚胺,有望制备多功能型聚酰亚胺材料。实验第一部分是间苯二酚和溴素在阶段升温的条件下合成2,4,6-三溴间苯二酚,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第二部分是2,4,6-三溴间苯二酚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发生亲核反应,合成1,3-二(3,4-二腈基苯基)-2,4,6-三溴间苯二醚,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等条件,优化了其合成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第三部分是探索将1,3-二(3,4-二腈基苯基)-2,4,6-三溴间苯二醚水解为1,3-二(3,4-二羧基苯基)-2,4,6-三溴间苯二醚的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蔡舒[10](2015)在《2-苯氧基苯甲酸(2-PBA)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2-PBA和二苯醚的代谢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二苯醚及其衍生化合物如苯氧基苯甲酸(PBA)、二苯醚类除草剂、杀虫剂和多卤代二苯醚在农业和化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保证农业生产、保障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研究表明二苯醚类合物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和其它生物健康。因此研究二苯醚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和机制,开发二苯醚类污染微生物降解修复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是环境中二苯醚类化合物降解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分离筛选到多株二苯醚类化合物降解菌株,发现了两条二苯醚类化合物降解代谢途径:侧面双加氧途径和角度双加氧途径,并克隆到多个降解基因。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分离到能够降解重要的二苯醚类化合物2-PBA的菌株,对其微生物降解过程和机制还不清楚。本文筛选到两株能够降解2-PBA的Sphingobium属菌株SC3和SC4,通过多相分类研究,将菌株SC3和SC4鉴定为Sphingobium属新种。研究了SC3对二苯醚和2-PBA降解代谢途径、降解基因和降解酶,发现了一条微生物降解二苯醚的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二苯醚类化合物降解菌株的筛选、生物学特性和分类地位研究以2-PBA为唯一碳源,通过连续传代富集技术筛选到两株能够降解2-PBA的Sphingobium属菌株SC3和SC4。降解结果表明菌株SC3和SC4都能够完全降解2-PBA和二苯醚,并利用2-PBA和二苯醚为唯一碳源生长。根据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发现菌株SC3与Sphingobium属的同源性在95%-97.0%之间,与Sphingobium abikonense KCTC 2864T的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97.0%;与其他Sphingobium菌属的同源性都低于97%。菌株SC3与Sphingobium abikonense KCTC 2864T的DNA-DNA杂交率为36.8±4.7%。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特征、脂肪酸成分分析、细胞化学成分分析及DNA-DNA杂交等多相分类技术将菌株Sphingobium sp.SC3鉴定为Sphingobium属的一个新种,根据其能降解2-PBA的特性命名为Sphingobium phenoxybenzoativorans sp.nov.。根据16S rRNA基因分析,发现菌株SC4与Sphingobium属同源性最近,与Sphingobium phenoxybenzoativorans SC3T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97.08%。菌株SC4和Sphingobium phenoxybenzoativorans SC3T的DNA-DNA值为44.2±1.5%。通过多相分类研究分析将菌株Sphingobium sp.SC4鉴定为Sphingobium属的一个新种,根据其能降解二苯醚的特性命名为Sphingobium diphenylethervorans sp.nov.。(二)菌株SC3降解2-PBA和二苯醚的代谢途径菌株SC3能降解二苯醚、2-PBA、2,3-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和邻苯二酚,但不能降解2-PBA的同分异构体3-PBA和4-PBA。菌株SC3降解2-PBA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和pH值7.0。通过HPLC和LC-MS技术检测到菌株SC3降解2-PBA和二苯醚的两个中间代谢产物:2,4-己二烯酸苯酚酯和苯酚。推测菌株SC3降解2-PBA和二苯醚的代谢途径为:2-PBA或二苯醚在一个角度双加氧酶催化下在苯环上连接氧的角度碳原子C1及其邻位碳原子C2分别加氧后形成不稳定的半缩醛结构,随后半缩醛的C1-C2共价键自发开裂(同时2-PBA的羧基被脱去)导致苯环开环,生成2,4-己二烯酸苯酚酯。2,4-己二烯酸苯酚酯的酯键水解后生成苯酚和粘康酸半醛。这一途径与已报道的二苯醚侧面双加氧开环途径的开环过程和产物均不同。(三)降解2-PBA的角度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利用Illumina Hiseq2000技术测定了菌株SC3的基因组。菌株SC3基因组大小为5,044,557 bp,编码的ORF为4906个,G+C%含量为62.2%。基因克隆的策略是既然2-PBA跟二苯呋喃、咔唑、二苯并噻吩和二恶英的结构类似,降解2-PBA的角度双加氧酶基因序列也应该和降解上述物质的角度双加氧酶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将11个已报道的角度双加氧酶与SC3全基因组进行dot plot比对,从SC3基因组发现9个疑似的双加氧酶基因,通过功能验证试验确证其中一个位于contig 0053上的双加氧酶基因为2-PBA和二苯醚降解基因,命名为dpeA1A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DpeA1A2属于Type V类RHO氧化酶,DpeA1含有该类型α亚基所共有的[2Fe-2S]保守位点(CXH17CX2H),该位点中包含能与铁离子共价结合的两个His(119,140)和两个Cys(117,137)残基。另外,DpeA1还含有一个Fe(Ⅱ)保守位点[EX4DX2HX4H],包含能与铁离子共价结合的Asp(235)、Glu(230)和His(238,243)保守残基。通过同源重组单交换技术成功获得dpeA1基因被插入突变的突变株SC3(QCA),突变株SC3(QCA)失去了对2-PBA和二苯醚的降解能力,突变株回补dpeA1A2基因后恢复了降解2-PBA和二苯醚的能力,说明dpeA1A2是菌株SC3中的唯一的降解2-PBA和二苯醚的双加氧基因。Real-time PCR实验结果表明2-PBA和二苯醚可诱导dpeA1A2的转录。(四)铁氧还蛋白基因dpeB和还原酶基因dpeC的克隆及Dpe全酶的体外活性研究通过将菌株SC3基因组和已经报道的Type V类RHO氧化酶的铁氧还蛋白和铁氧还蛋白还原酶进行dot plot比对,在菌株SC3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可能的[2Fe-2S]型铁氧还蛋白基因dpeB和一个GR型还原酶基因dpeC。dpeB编码了一个105个氨基酸的蛋白,dpeC编码了一个408个氨基酸的蛋白。通过pET29a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通过镍柱纯化了这个双加氧酶的四个组分DpeA1、DpeA2、DpeB和DpeC。将纯化的四个组分混合,成功重组了具有降解2-PBA和二苯醚活性的全酶DpeA1A2BC。HPLC和LC-MS鉴定结果表明DpeA1A2BC能够将2-PBA和二苯醚转化为2,4-己二烯酸苯酚酯。因此确定DpeB和DpeC能够为DpeA1A2传递电子。以上结果表明角度双加氧酶DpeA1A2BC催化的二苯醚双加氧开环方式是一种不同于已报道的二苯醚侧面双加氧方式,也不同于已报道的角度双加氧方式。在侧面双加氧方式中,需要双加氧酶BphA、脱氢酶BphB和双加氧酶BphC三个酶共同作用,经过C2和C3碳原子双加氧、脱氢和双加氧三步反应才能导致二苯醚其中一个苯环开环,而本文报道的双加氧酶Dpe在角度碳原子C1及邻近C2碳原子双加氧形成不稳定的半缩醛结构,半缩醛结构能够自发开环,因此只需一个酶一步反应就能够导致二苯醚的一个苯环开环。已报道的角度双加氧酶断裂的位置为双加氧形成的两个羟基的间位(外开环),即醚键断裂形成一个苯环;而本论文报道的角度双加氧酶开环的位置为双加氧形成的两个羟基中间的C-C键,即邻位开环(内开环)。
二、多卤代1,3-苯二腈的水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卤代1,3-苯二腈的水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过渡金属催化C-O、C-N键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镍催化芳基2-吡啶基醚与硅基锌试剂的叉偶联反应 |
1.1 前言 |
1.1.1 芳基2-吡啶基醚参与的转化 |
1.1.2 硅氢化合物作为硅源制备芳基硅 |
1.1.3 硅硼化合物作为硅源制备芳基硅 |
1.1.4 联硅化合物作为硅源制备芳基硅 |
1.1.5 硅锂,镁,钾化合物作为硅源制备芳基硅 |
1.2 本章工作目的 |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1.4 本章小结 |
1.5 实验部分 |
1.5.1 芳基2-吡啶基醚的制备 |
1.5.2 硅锌试剂的制备 |
1.5.2.1 PhMe_2SiZnCl和Ph-_2MeSiZnCl的制备 |
1.5.2.2 Ph_3SiZnCl的制备 |
1.5.3 芳基2-吡啶醚和硅锌试剂反应的操作步骤 |
1.5.4 产物核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镍催化芳基2-吡啶基醚与烷基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
2.1 前言 |
2.1.1 酚的碳酸酯衍生物作亲电试剂构建C_(sp2)-C_(sp3)键 |
2.1.2 酚的磷酸酯衍生物作亲电试剂构建C_(sp2)-C_(sp3)键 |
2.1.3 酚的磺酸酯衍生物作亲电试剂构建C_(sp2)-C_(sp3)键 |
2.1.4 芳基甲基醚作亲电试剂构建C_(sp2)-C_(sp3)键 |
2.2 本章工作目的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烷基格氏试剂的制备 |
2.5.2 芳基2-吡啶醚与格氏试剂反应的操作步骤 |
2.5.3 产物核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钯催化芳基重氮盐与有机锌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
3.1 前言 |
3.1.1 芳基重氮盐通过C-N键断裂生成C_(sp2)-C_(sp2)键的反应 |
3.1.2 芳基C-N断裂与芳基锌试剂生成C_(sp2)-C_(sp2)键的反应 |
3.2 本章工作目的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四氟硼酸重氮盐的制备 |
3.5.2 芳基格氏试剂的制备 |
3.5.3 芳基锂试剂的制备 |
3.5.4 芳基锌试剂的制备 |
3.5.5 芳基重氮盐与锌试剂反应的操作步骤 |
3.5.6 产物核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铱催化下醇对芳基乙腈的α-烷基化反应 |
4.1 前言 |
4.1.1 Ir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2 Ru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3 Rh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4 Os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5 Mn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6 Fe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7 Pd催化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8 芳基乙腈与一级醇的反应 |
4.1.9 芳基乙腈与二级醇的反应 |
4.2 本章工作目的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酰胺类芳基乙腈的合成方法 |
4.5.2 1-甲基吲哚-3-乙腈的合成 |
4.5.3 Ir催化芳基乙腈与醇反应的一般步骤 |
4.5.4 产物核磁数据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致谢 |
(2)Cs2CO3催化2-糠酸/苯羧酸与CO2羧基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CO_2的性质及其化学应用 |
1.3 CO_2参与的芳香族化合物羧基化反应概述 |
1.3.1 芳香族化合物羧基化反应的分类 |
1.3.2 芳香族化合物羧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及相应作用机制 |
1.4 量子化学简介 |
1.4.1 量子化学的方法及基组 |
1.4.2 量子化学计算应用实例 |
1.5 FDCA及苯羧酸的制备与用途 |
1.5.1 FDCA的制备及用途 |
1.5.2 苯羧酸的制备及用途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 实验流程 |
2.3 实验方法及装置 |
2.3.1 理论计算方法 |
2.3.2 实验操作步骤 |
2.3.3 具体实验内容 |
2.4 产物分析 |
2.4.1 HPLC分析 |
2.4.2 ~1H-NMR检测 |
第三章 2-糠酸与CO_2的羧基化反应 |
3.1 产物选择性的初步判断及实验验证 |
3.2 羧基化反应的的热力学性质 |
3.2.1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
3.2.2 反应焓变及平衡常数 |
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1 Cs_2CO_3的添加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FDCB收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FDCB收率的影响 |
3.3.4 反应压力对FDCB收率的影响 |
3.3.5 催化剂种类对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3.4 反应动力学研究 |
3.4.1 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3.4.2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3.4.3 反应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
3.5 反应机理探究 |
3.5.1 反应过程解析 |
3.5.2 机理计算过程 |
3.5.3 反应过程势能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羧酸与CO_2的羧基化反应 |
4.1 反应的的热力学性质 |
4.2 苯羧酸羧基化反应的活性判断 |
4.2.1 分子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
4.2.2 Mulliken电荷与反应性的关系 |
4.2.3 苯羧酸羧基化反应活性的实验验证 |
4.3 苯羧酸羧基化反应的反应规律初探 |
4.3.1 苯羧酸羧基化反应产物的分布规律 |
4.3.2 羧基化反应过程中羧基的形成规律 |
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4.1 混合方式对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4.4.2 温度对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4.4.3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4.4.4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4.5 催化剂盐组分对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多官能化苯炔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苯炔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苯炔的合成前体 |
1.1.2 苯炔参与的反应 |
1.1.2.1 苯炔对碳碳单键的插入反应 |
1.1.2.2 苯炔的环加成反应 |
1.1.2.3 苯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1.2 苯并环丁烯衍生物的应用 |
1.2.1 苯并环丁烯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2.2 苯并环丁烯衍生物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
1.3 Domino反应 |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 |
2 磺酸(卤代苯)酯的选择性合成 |
2.1 结果与讨论 |
2.1.1 磺酸-(3-烷氧基)-2-碘苯酯的合成 |
2.1.1.1 2-碘间苯二酚的制备 |
2.1.1.2 2-碘间苯二酚的选择性烃化 |
2.1.1.3 2,6-双磺酰氧基碘苯的选择性水解 |
2.1.1.4 2-碘-3-(对甲苯磺酰氧基)苯基醚的合成 |
2.1.2 2-(苄氧基)-6-(对甲苯磺酰氧基)溴苯的合成 |
2.1.2.1 溴代间苯二酚的合成 |
2.1.2.2 2-溴代-1-羟基苯醚的合成 |
2.1.2.3 2-溴代-1-羟基苯基醚的磺酰化 |
2.1.3 其他2-卤代苯酚的合成 |
2.1.4 卤代苯酚的磺酰化反应 |
2.2 小结 |
3 苯并环丁烯衍生物的合成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苯并环丁烯醇化合物的合成 |
3.1.1.1 6-烷氧基苯并环丁烯醇的合成 |
3.1.1.2 烯醇含量的测定 |
3.1.1.3 3-烷基苯并环丁烯醇的合成 |
3.2 小结 |
4 多卤代羟基二芳醚的选择性合成 |
4.1 结果与讨论 |
4.1.1 2-氟-6-溴苯甲醛的合成 |
4.1.2 多卤代二芳醚的合成 |
4.1.3 羟基多卤代二芳醚的合成 |
4.2 小结 |
5 二苯并呋喃化合物的合成 |
5.1 结果和讨论 |
5.1.1 对甲苯磺酸酯二芳醚的合成 |
5.1.2 二苯并呋喃化合物的合成 |
5.2 小结 |
6 实验部分 |
6.1 碘-间苯二酚2.2的合成 |
6.2 2,6-双磺酰氧基碘苯的合成 |
6.3 2-碘-3-(对甲苯磺酰氧基)苯酚2.6的合成 |
6.4 2-碘-3-(对甲苯磺酰氧基)苯醚2.7的合成 |
6.5 2-溴代间苯二酚的合成 |
6.6 2-溴代-1-羟基苯醚的合成 |
6.7 2-卤代苯酚的合成 |
6.8 2-卤代对甲苯磺酰氧基苯2.12的合成 |
6.9 6-烷氧基苯并环丁烯醇3.1的合成 |
6.10 烯醇负离子含量的测定 |
6.11 6-烷基苯并环丁烯醇3.3的合成 |
6.12 2-氟-6-溴-苯甲醛4.3的合成 |
6.13 多卤代二芳醚4.4的合成 |
6.14 多卤代羟基二芳醚的合成 |
6.15 多卤代对甲苯磺酸酯二芳醚5.1的合成 |
6.16 二苯并呋喃化合物5.2的合成 |
7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酮与乙腈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化钙的研究背景 |
1.2 碳化钙的性质 |
1.2.1 碳化钙的物理性质 |
1.2.2 碳化钙的化学性质 |
1.3 电石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3.1 电石与醇的反应 |
1.3.2 电石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
1.3.3 电石与卤代烃反应制备炔烃 |
1.3.4 电石与含氮化合物反应 |
1.4 电石制备碳材料 |
1.5 电石的碱催化性能研究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6.2 论文的意义 |
1.6.3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仪器药品及表征方法 |
2.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标准溶液配制 |
2.2.1 丙酮-甲醇标准曲线测定 |
2.2.2 丁酮-甲醇标准曲线测定 |
2.2.3 环己酮-甲醇标准曲线的测定 |
2.2.4 环己烯乙腈-甲醇标准曲线测定 |
2.2.5 环戊酮-甲醇标准曲线的测定 |
2.2.6 环庚酮-甲醇标准曲线的测定 |
2.3 样品表征方法 |
2.3.1 XRD |
2.3.2 ~(13)C NMR |
2.3.3 紫外分光光度计 |
第三章 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环己酮与乙腈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液相产物的分析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0 反应产物的组成 |
3.3.1 碳化钙与氟化铯作用研究 |
3.3.2 温度的影响 |
3.3.3 氟化铯用量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 条件优化 |
3.5 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制备环己烯乙腈反应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环戊酮的缩合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液相产物分析与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产物组成 |
4.3.2 电石与氟化铯作用探究 |
4.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4 温度的影响 |
4.3.5 氟化铯量的影响 |
4.3.6 反应优化 |
4.3.7 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丙酮与乙腈的反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2.3 液相产物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产物组成分析 |
5.3.2 温度的影响 |
5.3.3 氟化铯用量的影响 |
5.3.4 条件优化 |
5.4 反应机理推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其他酮类与乙腈的反应研究 |
6.1 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丁酮与乙腈反应研究 |
6.1.1 实验部分 |
6.1.2 回流条件下的反应 |
6.1.3 丁酮与乙腈反应机理研究 |
6.1.4 丙酮与丁酮反应比较 |
6.1.5 总结 |
6.2 环庚酮与乙腈的反应 |
6.2.1 实验部分 |
6.2.2 回流条件下的反应 |
6.2.3 反应机理 |
6.2.4 环庚酮与环己酮反应比较 |
6.2.5 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5)双环吡啶酮/1,3-恶嗪烷与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杂环烯酮缩胺 |
1.1.1 杂环烯酮缩胺的区域选择性反应 |
1.1.2 杂环烯酮缩胺的C3和N1位双亲电反应 |
1.1.3 杂环烯酮缩胺的O6位反应 |
1.1.4 杂环烯酮缩胺的研究进展 |
1.2 双环吡啶酮概况 |
1.2.1 双环吡啶酮的活性研究发展 |
1.2.2 双环吡啶酮的研究进展 |
1.3 1,3-恶嗪烷类衍生物 |
1.3.1 1,3-恶嗪烷衍生物的活性介绍 |
1.3.2 13-恶嗪烷衍生物的合成介绍 |
1.4 异喹啉类化合物的介绍 |
1.5 异喹啉亚胺的简单介绍 |
1.6 异喹啉酮的简单概述 |
1.6.1 异喹啉酮研究背景 |
1.6.2 异喹啉酮合成方法的介绍 |
1.7 含氟有机化合物 |
1.7.1 含氟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7.2 含氟化合物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7.3 四氟间苯二甲腈 |
1.8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环吡啶酮和1,3-恶嗪烷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 |
2.1 前言 |
2.2 原料的合成 |
2.2.1 苯乙酮类二甲缩硫醚的制备 |
2.2.2 氰乙酸乙酯或丙二腈类二甲缩硫醚的制备 |
2.2.3 杂环烯酮缩胺常用制备方法 |
2.3 双环吡啶酮和1,3-恶嗪烷类衍生物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机理的推测 |
2.4.2 合成部分结果讨论 |
2.5 单晶衍射数据分析 |
2.6 本章总结 |
2.7 所构建的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 |
2.8 所构建的1,3-恶嗪烷类化合物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喹啉亚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3.1 前言 |
3.2 异喹啉类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间体1,1-烯二胺 |
3.3.2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 |
3.4 本章总结 |
3.5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单晶衍射 |
3.6 所构建的中间体1,1-烯二胺类化合物谱图数据 |
3.7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谱图数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部分双环吡啶酮类化合物图谱(~1H NMR,~(13)C NMR,MS,IR) |
2. 部分1,3-恶嗪烷类化合物图谱(~1H NMR ~(13)C NMR,MS,IR) |
3. 部分1,1-烯二胺类化合物图谱(~1H NMR,~(13)C NMR,MS,IR) |
4. 部分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图谱(~1H NMR,~(13)C NMR, ~(19)F NMR, MS,IR) |
5. 新化合物一览表 |
硕士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6)饮用水中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鉴定、生成条件以及浓度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饮用水消毒和消毒副产物 |
1.1.1 国内外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标准 |
1.1.2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种类以及浓度分布状况 |
1.1.2.1 碘代酸和碘代三卤甲烷 |
1.1.2.2 卤代硝基甲烷 |
1.1.2.3 N-亚硝胺 |
1.1.2.4 卤代酰胺 |
1.1.2.5 卤代腈 |
1.1.2.6 卤代呋喃酮 |
1.1.2.7 卤代吡咯 |
1.1.2.8 卤代醌 |
1.1.2.9 其他消毒副产物 |
1.1.2.10 微污染水源水消毒副产物 |
1.1.3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 |
1.1.4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毒性 |
1.1.5 总有机卤素和未知的总有机卤素 |
1.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饮用水中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条件和浓度分布研究 |
2.2 引言 |
2.3 本章研究内容 |
2.4 实验部分 |
2.4.1 药品、材料及实验仪器 |
2.4.2 3-碘-4-羟基-5-甲基苯甲酸和2,4-二碘-6-硝基苯酚的合成,分离和定量 |
2.4.3 模拟饮用水样的配制 |
2.4.4 真实水样的采集 |
2.4.5 水样预处理 |
2.4.6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 |
2.4.7 总有机碘测定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模拟饮用水样中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2.5.2 模拟饮用水样中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确认 |
2.5.2.1 化合物m/z 185 (RT 0.61 min)的确认 |
2.5.2.2 化合物m/z 219/221 (RT 0.80 min)的确认 |
2.5.2.3 化合物m/z 263 (RT 3.11 min)的确认 |
2.5.2.4 化合物m/z 277(RT 3.32 min)的确认 |
2.5.2.5 化合物m/z 311 (RT 0.93 min)的确认 |
2.5.2.6 化合物m/z 373(RTs 3.41 min和8.61 min)的确认 |
2.5.2.7 化合物m/z 389 (RT 4.58 min)的确认 |
2.5.2.8 化合物m/z 390(RTs 4.96 min和8.40 min)的确认 |
2.5.2.9 化合物m/z 471 (RT 9.28 min)的确认 |
2.5.3 模拟饮用水样中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条件研究 |
2.5.4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饮用水中新型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分布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饮用水中一组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三卤代-羟基环戊烯二酮)的制备分离方法、结构鉴定以及生成条件研究 |
3.2 引言 |
3.3 本章研究内容 |
3.4 实验部分 |
3.4.1 药品、材料及实验仪器 |
3.4.2 模拟饮用水样的配制、真实水样采集和水样预处理 |
3.4.3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 |
3.4.4 高分辨质谱分析 |
3.4.5 新型极性消毒副产物m/z 345/347/349/351的合成和预处理 |
3.4.6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新型极性消毒副产物m/z345/347/349/351 |
3.4.7 新型极性消毒副产物m/z 345/347/349/351的制备分离和结构鉴定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模拟饮用水中新型极性消毒副产物m/z 345/347/349/351的检测和结构推测 |
3.5.2 新型极性消毒副产物m/z 345/347/349/351的合成 |
3.5.3 新型极性消毒副产物m/z 345/347/349/351的制备分离和结构鉴定 |
3.5.4 模拟饮用水中三卤代-羟基环戊烯二酮的生成条件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附录 烹饪水中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鉴定和生成条件研究 |
5.2 引言 |
5.3 本章研究内容 |
5.4 实验部分 |
5.4.1 药品、材料及实验仪器 |
5.4.2 食盐中溴离子含量的测定 |
5.4.3 5-溴-4-羟基-1,3-苯二羧酸的合成 |
5.4.4 模拟烹饪水样的配制 |
5.4.5 水样预处理 |
5.4.6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 |
5.4.7 高分辨质谱分析 |
5.4.8 总有机溴测定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食盐中溴离子含量测定结果 |
5.5.2 模拟烹饪水样中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5.5.3 模拟烹饪水样中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的鉴定 |
5.5.3.1 化合物m/z 171/173/175 (RT 0.75/0.73 min)的结构鉴定 |
5.5.3.2 化合物m/z 193/195(RT 0.71 min)的结构鉴定 |
5.5.3.3 化合物m/z 215/217/219(RT 0.79/0.77 min)的结构鉴定 |
5.5.3.4 化合物m/z 233/235/237(RT 4.57 min)的结构鉴定 |
5.5.3.5 化合物m/z 259/261(RT 3.23 min)的结构鉴定 |
5.5.3.6 化合物m/z 277/279/281(RT 4.75 min)的结构鉴定 |
5.5.3.7 化合物m/z 293/295/297(RT 4.31 min)的结构鉴定 |
5.5.3.8 化合物m/z 293/295/297(RT 5.74 min)的结构鉴定 |
5.5.3.9 化合物m/z 345/347/349/351(RT 2.90 min)的结构鉴定 |
5.5.3.10 化合物m/z 457/459(RT 7.95/8.08 min)的分子式鉴定 |
5.5.3.11 化合物m/z 471/473/475 (RT 8.30 min)的分子式鉴定 |
5.5.3.12 化合物m/z 489/491(RT 6.87/6.73 min)的分子式鉴定 |
5.5.3.13 化合物m/z 507/509/511/513 (RT 8.26 min)的分子式鉴定 |
5.5.3.14 化合物m/z 533/535/537/539 (RT 8.77 min)的分子式鉴定 |
5.5.3.15 化合物m/z 551/553/555/557 (RT 7.78 min)的分子式鉴定 |
5.5.4 模拟烹饪水样中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条件 |
5.5.4.1 消毒方式 |
5.5.4.2 消毒剂残余量 |
5.5.4.3 食盐投加量 |
5.5.4.4 有机物的种类和量 |
5.5.4.5 烹饪温度 |
5.5.5 模拟烹饪水样中新型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辨识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第七章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论文提纲范文)
7.1前言 |
7.2催化加氢 |
7.2.1加氢催化剂 |
7.2.2苯加氢制环己烯 |
7.2.3硝基化合物加氢制芳香胺 |
7.2.4脂肪酸及其酯加氢 |
7.2.5生物质来源化合物加氢制化学品 |
7.2.5.1生物质多羟基化合物加氢制低碳多元醇 |
7.2.5.2木质素加氢制酚类化合物 |
7.3烃类催化氧化 |
7.3.1烃类氧化催化剂 |
7.3.1.1金属盐及络合物催化剂 |
7.3.1.2有机催化体系 |
7.3.1.3负载型多相催化剂 |
7.3.1.4分子筛 |
7.3.1.5纳米金属氧化物 |
7.3.1.6杂多酸 |
7.3.2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和己二酸 |
7.3.2.1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 |
7.3.2.2环己烷氧化制己二酸 |
7.3.3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 |
7.3.4甲苯和乙苯氧化 |
7.3.5苯氧化制苯酚 |
7.3.5.1过氧化氢氧化法 |
7.3.5.2 N2O氧化法 |
7.3.5.3氧气/空气氧化法 |
7.3.6环己烯氧化制己二酸 |
7.3.7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 |
7.4醇催化氧化制醛(酮) |
7.4.1贵金属催化体系 |
7.4.2非贵金属体系 |
7.4.3有机催化体系 |
7.5氨氧化 |
7.5.1丙烯氨氧化 |
7.5.2丙烷氨氧化 |
7.5.3甲苯及取代甲苯氨氧化 |
7.5.4小结 |
7.6羰基化 |
7.6.1烯烃氢甲酰化 |
7.6.2烯烃氢羧基化 |
7.6.3甲醇羰基化 |
7.6.4卤代烷与CO的羰基化反应 |
7.6.5胺与CO的羰基化反应 |
7.7酯化 |
7.7.1酯化反应的类型 |
7.7.1.1羧酸与醇的反应 |
7.7.1.2羧酸衍生物与醇反应 |
7.7.2酯化反应历程与热力学 |
7.7.3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
7.7.4酯化工艺 |
7.8展望 |
(8)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5-氨基吡唑与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钯和铜联合催化的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1.1 引言 |
1.2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应用 |
1.2.1 5-氨基吡唑类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
1.2.2 5-氨基吡唑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3 5-氨基吡唑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3 5-氨基吡唑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β-酮腈与肼反应 |
1.3.2 丙二腈和肼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
1.3.3 其他类型的反应 |
1.4 由钯和铜共同催化的 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1.4.1 引言 |
1.4.2 实验部分 |
1.4.3 结果与讨论 |
1.4.4 本章小结 |
1.4.5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波辅助下蒙脱土K10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吡咯类化合物的应用概述 |
2.2.1 吡咯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2.2.2 吡咯衍生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
2.2.3 吡咯衍生物在导电聚合物方面的应用 |
2.2.4 吡咯衍生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应用 |
2.2.5 吡咯衍生物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2.3 微波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概述 |
2.3.1 微波概述 |
2.3.2 微波加热基本原理 |
2.3.3 微波加热的特点 |
2.3.4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4 蒙脱土K10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概述 |
2.4.1 蒙脱土简介 |
2.4.2 蒙脱土K10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5 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
2.5.1 经典人名反应 |
2.5.2 金属催化的吡咯合成 |
2.5.3 微波辅助的吡咯合成 |
2.6 微波辅助下蒙脱土K10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2.6.1 引言 |
2.6.2 实验部分 |
2.6.3 结果与讨论 |
2.6.4 本章小结 |
2.6.5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型溴代芳香苯醚聚酰亚胺单体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卤代芳香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1 阻燃剂的应用 |
1.1.2 医药 |
1.1.3 生物学活性研究 |
1.2 苯醚类衍生物的研究状况 |
1.3 羧酸类衍生物的研究 |
1.3.1 配位聚合物 |
1.3.1.1 配位聚合物的由来 |
1.3.1.2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3.2 聚酰亚胺 |
1.3.2.1 聚酰亚胺 |
1.3.2.2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1.3.2.3 聚酰亚胺的应用 |
1.3.3 其他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2,4,6-三溴间苯二酚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合成路线 |
2.2.4 合成步骤 |
2.3 产物结构的表征 |
2.3.1 双目显微熔点仪测点熔点 |
2.3.2 红外表征及图谱分析(KBr压片) |
2.4 小结 |
第三章 1,3-二(3,4-二腈基苯基)-2,4,6-三溴间苯二醚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合成路线 |
3.4 合成步骤 |
3.5 结果分析讨论 |
3.5.1 催化剂的确定 |
3.5.2 反应溶剂对产率的影响 |
3.5.3 溶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3.5.4 反应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
3.5.5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3.5.6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3.5.7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3.6 产物表征 |
3.6.1 产物溶解性能测试及重结晶条件的选择 |
3.6.2 双目显微熔点仪测点熔点 |
3.6.3 红外表征及图谱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1,3-二(3,4-二腈基苯基)-2,4,6-三溴间苯二醚水解条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及试剂处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步骤 |
4.4.1 硫酸水解 |
4.4.2 碱水解 |
4.4.3 结果与讨论 |
4.4.3.1 不同浓度硫酸对水解反应的影响(A1) |
4.4.3.2 有机溶剂的影响(B1) |
4.4.3.3 Na_2S对收率的影响(C1) |
4.4.3.4 碱浓度对收率的影响(A2) |
4.4.3.5 温度对收率的影响(A2) |
4.4.3.6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A2) |
4.4.3.7 碘离子对水解反应的影响(B2) |
4.4.3.8 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B2) |
4.4.4 产物的表征 |
4.4.4.1 产物溶解性能测试及重结晶条件的选择 |
4.4.4.2 双目显微熔点仪测点熔点 |
4.4.4.3 红外表征及图谱分析(KBr压片)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2-苯氧基苯甲酸(2-PBA)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2-PBA和二苯醚的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二苯醚类化合物概述 |
第二节 二苯醚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 |
第三节 二苯醚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多溴代二苯醚(PBDEs)的微生物降解现状 |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其降解中间产物PBA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
第六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2-PBA降解菌株的分离与分类地位研究 |
第一节 2-PBA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和纯化 |
1.3 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
1.4 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PBA高效降解富集液的获得 |
2.2 2-PBA降解菌株的获得 |
2.3 菌株SC_3和SC_4的初步鉴定 |
2.4 SC_3和SC_4对2-PBA的降解情况 |
第二节 菌株SC_3的分类地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和试剂 |
1.3 菌落形态观察 |
1.4 菌株系统进化树分析 |
1.5 API系统鉴定分析 |
1.6 其他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
1.7 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
1.8 细胞醌类测定(委托云南大学微生物所) |
1.9 G+C mol%含量测定 |
1.10 脂肪酸分析(委托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进行) |
1.11 极性酯组分分析 |
1.12 DNA-DNA同源性测定(委托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DSMZ进行) |
1.13 细胞多胺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SC_3的形态观察 |
2.2 菌株SC_3 16S r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 菌株SC_3生理生化特征 |
2.4 其它生理生化特征 |
2.5 菌株SC_3的细胞化学成分分析 |
2.6 新种Sphingobium phenoxybenzoativorans的描述 |
第三节 菌株SC_4的分类地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与试剂 |
1.3 菌落形态观察 |
1.4 菌株系统进化树分析 |
1.5 API鉴定系统分析 |
1.6 其他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
1.7 细胞醌类测定(委托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
1.8 DNA G+C mol%的测定 |
1.9 细胞脂肪酸组分分析(委托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
1.10 细胞极性酯组分分析(委托德国DSMZ) |
1.11 DNA-DNA同源性分析(委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1.12 细胞多胺组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SC_4的形态观察 |
2.2 菌株SC_4 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3 菌株SC_4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
2.4 其它生理生化特征 |
2.5 菌株SC_4的细胞化学成分研究 |
2.6 新种的Sphingobium diphenyletherivorans描述 |
本章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菌株SC_3的降解特性及对2-PBA、二苯醚的降解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菌株SC_3的降解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与培养基 |
1.2 菌株SC_3对2-PBA的降解特性研究 |
1.3 菌株SC_3对3-PBA和4-PBA的降解 |
1.4 菌株SC_3对其它苯环类物质的降解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SC_3对2-PBA和二苯醚的降解及菌株的生长情况 |
2.2 温度对SC_3降解2-PBA的影响 |
2.3 pH对SC_3降解2-PBA的影响 |
2.4 接种量对SC_3降解2-PBA的影响 |
2.5 2-PBA的初始浓度对SC_3降解2-PBA的影响 |
2.6 菌株SC_3对2-PBA同分异构体的降解 |
2.7 菌株SC_3对其它苯环类物质的降解 |
第二节 菌株SC_3对2-PBA和二苯醚降解代谢产物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试剂与菌株 |
1.2 细胞静息液的制备 |
1.3 菌株SC_3降解2-PBA和二苯醚的代谢产物制备 |
1.4 代谢产物HPLC检测 |
1.5 代谢产物的质谱鉴定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代谢产物的HPLC分析 |
2.2 代谢产物的LC-MS鉴定 |
本章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菌株SC_3降解2-PBA的角度双加氧酶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 |
第一节 菌株SC_3的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培养基 |
1.2 菌株SC_3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 全基因组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SC_3对2-PBA降解功能的验证 |
2.2 菌株SC_3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 基因组测序及其分析情况 |
第二节 角度双加氧酶基因dpeA1A2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培养基 |
1.2 所用菌株与质粒 |
1.3 双加氧酶基因的查找 |
1.4 疑似双加氧酶基因的功能验证 |
1.5 2-PBA双加氧酶大亚基基因的插入突变 |
1.6 2-PBA和二苯醚对dpeA1A2的诱导条件下的诱导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加氧酶基因的查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双加氧酶验证功能质粒构建 |
2.3 双加氧酶基因簇的异源表达 |
2.4 dpeA1A2基因簇分析 |
2.5 dpeA1A2侧翼序列及苯酚降解基因簇ORF分析 |
2.6 双加氧酶大亚基的插入突变及功能验证 |
2.7 2-PBA和二苯醚对dpeA1A2的诱导转录 |
本章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角度双加氧酶Dpe电子传递体基因的克隆与DpeA1A2BC全酶功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培养基 |
1.2 供试菌株、质粒和引物 |
1.3 电子传递体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发现 |
1.4 dpeA1A2及可能的铁氧还蛋白和还原酶基因的扩增 |
1.5 表达载体的构建 |
1.6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1.7 DpeA1A2BC全酶对2-PBA和二苯醚的降解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子传递体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发现 |
2.2 DpeA1、DpeA2、DpeB和DpeC的异源表达及纯化 |
2.3 菌株SC_3对2-PBA(二苯醚)的降解途径及相关基因分析 |
本章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今后展望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申请 |
致谢 |
四、多卤代1,3-苯二腈的水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过渡金属催化C-O、C-N键的转化[D]. 孔莹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Cs2CO3催化2-糠酸/苯羧酸与CO2羧基化反应[D]. 孙玉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3]多官能化苯炔的合成及应用[D]. 潘峰.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电石氟化铯协同活化酮与乙腈的反应研究[D]. 姜茂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双环吡啶酮/1,3-恶嗪烷与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D]. 崔时胜. 云南大学, 2017(05)
- [6]饮用水中新型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鉴定、生成条件以及浓度分布研究[D]. 李雯彬. 南京大学, 2016(05)
- [7]第七章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J]. 马红,黄义争,徐杰. 工业催化, 2016(04)
- [8]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5-氨基吡唑与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 马朝伟. 兰州大学, 2016(08)
- [9]新型溴代芳香苯醚聚酰亚胺单体的合成[D]. 王浩贵.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2-苯氧基苯甲酸(2-PBA)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2-PBA和二苯醚的代谢机制研究[D]. 蔡舒.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