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形的“极矩”不等式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文[1](2021)在《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波函数的全相对论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电荷态离子的能级结构和辐射跃迁行为是近些年原子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对等电子体系离子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原子的基本物理规律,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本文采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理论方法,以全相对论Dirac方程为基础,加入横场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和原子核运动效应等高阶修正后,通过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包GRASP2K对类锂离子(Z=31~40)基组态和1s2np(n=2~5)组态的精细结构能级、各能级间的跃迁能、跃迁几率、振子强度及线强进行了系统地理论计算,本文得到的计算结果揭示了相关物理量随原子核电荷数Z的变化规律以及随主量子数n的变化规律,证明了随核电荷数Z的增加相对论效应以及QED等效应影响的重要性。在波函数构建的基础上,本文还完成了类锂离子(Z=31~40)基组态和1s2np(n=2~5)组态的核处电子电荷密度ρ(0)和径向期待值<rk>(-2≤k≤2)的计算,并与其他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再次证明了利用全相对论方法构建高离化原子体系波函数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最后,本文计算了类锂离子(Z=31~40)基组态和1s2np(n=2~5)组态的超精细结构和朗德g因子,为今后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刘超[2](2021)在《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子存储器是量子信息科学中的一种核心器件。它能将预报单光子转化为确定单光子、增进量子精密测量的精度、同步量子计算中的门操作。基于量子存储器的量子中继方案,能够有效地克服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指数衰减问题,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量子通信。目前量子存储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推动量子存储器的实际应用,研究小型化可集成化的量子存储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固态体系的量子存储器,具有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加工和与其他器件集成的优点,很适合用来研制可集成量子存储器。掺杂在固体中的稀土离子,在低温下具有很长的相干寿命,是一种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的量子存储材料。我博士阶段主要基于稀土掺杂晶体,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研制可集成的固态量子存储器。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测定掺Nd3+硅酸钇晶体中143Nd3+离子光学基态的自旋哈密顿量。量子存储依赖于存储介质中具体的能级,在应用量子存储方案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能级体系,因而需要了解该介质详细的能级结构,也就是说需要知道该体系的哈密顿量。143Nd3+离子是一种典型的Kramers离子,它具有S=1/2的电子自旋以及I=7/2的核自旋,光学基态共有16个能级,采用传统的光谱学的方法很难定出它的自旋哈密顿量。我利用参与研制的脉冲式超低温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结合自己编写的程序,拟合出了掺钕硅酸钇(Nd3+:Y2SiO5)晶体中143Nd3+离子光学基态的自旋哈密顿量,拟合偏差接近于实验数据的误差。该方法也可直接应用于其他Kramers离子自旋哈密顿量的测定。2.参与搭建基于稀土掺杂晶体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平台。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可重复性、稳定性好的优点。我采用该技术在稀土掺杂晶体上刻蚀Ⅱ、Ⅲ、Ⅳ型的光波导,一条光波导就可以作为一个量子存储器使用。这些不同种类的光波导在量子信息科学中有不同的应用,其中Ⅱ型光波导能极大地增强光场的功率密度;Ⅲ型光波导则能够支持不同偏振光的单模传输;Ⅳ型光波导位于晶体的表面20微米内,便于与其他的片上可集成器件对接。3.实现基于掺铕硅酸钇(151Eu3+:Y2SiO5)晶体的高保真度相干光存储。151Eu3+:Y2SiO5晶体可表现出长达6个小时的自旋相干时间,这是目前所有体系中最长的相干时间,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得它在量子信息领域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我在151Eu3+:Y2SiO5中晶体刻蚀出Ⅱ型光波导,该波导能够很好地与单模光纤兼容,插入损耗最低可达4.95 dB。接着我在Ⅱ型光波导中演示了基于两种不同存储方案的相干光存储,存储保真度均在99%左右,证明了基于Ⅱ型光波导的存储器的可靠性。4.实现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我在151Eu3+:Y2SiO5晶体的表面上刻蚀片上光波导,并在光波导的旁边引入电极,利用Stark调制的原子频率梳方案,实现了光量子比特的按需读取,存储保真度为99.3%±0.2%,这接近基于块状晶体的量子存储器中获得的99.9%的最高保真度的记录。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两个峰值电压为5V的电场脉冲,就能主动地控制存储时间。这种跟晶体管-晶体管逻辑兼容的设置,为基于波导的量子存储器的进一步扩展和集成奠定了基础。
彭泽安[3](2021)在《受驱量子系统辐射特性的量子滤波调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如今高分辨率光谱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光场在频域上的操控已经深入到少光子和多光子水平,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到量子信息技术、原子分子瞬态动力学探测、以及非经典光源的设计等诸多领域中。其中,对量子辐射源在强激光场驱动下辐射特性的频谱操控和应用已逐步发展成光谱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Mollow光谱学(Mollow spectroscopy)。其核心思想便是对以二能级辐射源的Mollow谱为代表的共振荧光实施频率滤波以获取目标频率荧光光子的统计特性,并利用输出的滤波光子对目标量子系统的内态信息进行精密探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量子点作为具有宽激发谱和窄发射谱等优势的人造原子已经为Mollow光谱学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相比于二能级系统的Mollow谱,三能级系统的共振荧光因其更丰富的频域多样性能否对光子统计性质的操控提供更多的优越性呢?为此,我们首先研究了对单个∧型三能级原子的共振荧光进行频率滤波所产生的频域-时域光子统计特性及其对时序量子干涉效应的依赖关系。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结果,我们发现,分别由不同的电偶极跃迁产生的两个高频(或低频)边带光子的时域统计特性强烈依赖于探测顺序;而对于给定的探测顺序,仅需调控驱动激光场的频率就可使得该双模光场的时域统计性质在聚束和反聚束效应之间转换。我们揭示了其物理机制在于该双模光子同时以不同的缀饰态跃迁振幅参与到一对具有相反辐射时序的级联跃迁通道中,使其以高度的时域非对称性建立时序量子干涉效应。通过比较发现,三能级系统的这一特性在被广泛研究的二能级系统和最新研究的四能级量子点中并不具备,从而为共振荧光的频域-时域量子操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除了利用光子统计特性,人们最近提出了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来表征和判定光场的非经典特性,并提出了“波粒量子关联”的概念和实验探测方案。鉴于这一概念在当前仅适用于双光子过程和高斯态光场,我们通过引入“多重波粒量子关联”的概念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研究了对Mollow共振荧光进行频率操控而产生的多光子非经典性和非高斯性,并提出了多种实验测量方案。我们发现,相比于对光场非经典性的传统判定方法,我们提出的基于多重波粒量子关联的新判据能够判定出Mollow三光子辐射在较广泛的系统参数区域内呈现出的非经典特性。同时,我们还将多重波粒量子关联推广为含时情形,发现Mollow三光子态的时域波粒量子关联与其非高斯性密切相关,并从正向演化和逆向演化两种条件量子动力学角度揭示了这一关系。这些结果将有可能为Mollow多光子物理和过去-未来量子关联提供新的视角。在Mollow光谱学中,鉴于产生于Mollow谱的中心峰带和边带之间正中心频率处的光子因其超聚束效应而在量子精密探测中最具应用前景,我们在双原子辐射系统中通过建立频域-空间联合分辨研究了 Mollow超聚束效应的空间定向性及其在双原子系统精密探测中的应用。在我们设计的双原子辐射系统中,其中一个二能级原子作为主要辐射源被一束强激光场驱动而产生Mollow共振荧光,另一个辅助二能级原子仅靠真空辐射场诱导的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集合自发衰变与前者发生耦合,从而对前者的Mollow光子进行调控。我们发现,通过滤波产生的超聚束效应能够作为双原子间距微弱变化的灵敏量子响应,并且双原子间建立的原子相干性不仅能进一步增强这种超聚束效应,还使其具有明显的空间定向性,从而使得该双原子辐射系统可作为一种最简单的量子天线应用到Mollow光谱学中。我们进一步设计了由三个原子构成的二维量子天线并研究了其集合共振荧光的空间定向频谱非经典特性。在该三原子天线中,两个全同的二能级原子作为主要辐射源被一束强激光场驱动从而辐射双原子集合Mollow共振荧光,同时被另一个辅助二能级原子通过真空辐射场调控。根据三原子的集合辐射模式与其他不同频率Mollow光子的频率组合,我们分别选择了基于强度-强度关联、波粒量子关联、以及双模纠缠的非经典判据,并发现由频率操控而产生的非经典信号均能呈现显着的空间定向性。我们揭示了由多原子之间的集合辐射动力学所建立的原子相干效应是制备光场的空间定向非经典特性的关键因素,其相关结果为研究和应用与空间方向有关的Mollow光谱学提供了可能。最后,我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陶思洪[4](2021)在《基于平面近场扫描的电磁辐射源重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电磁兼容领域中的电磁辐射源定位和电磁辐射评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了实现电磁辐射源的定位,建立了一个表征接地板上的电流源与辐射近场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基于数值格林函数的辐射源模型去重构复杂介质环境中的辐射源。为了加速辐射源的重构,一方面,一个只需要少量近场样本的稀疏求解器被用于快速求解已经建立的辐射源模型;另一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个自适应的采样方法去高效地收集辐射源的近场信息。求解辐射源模型得到的电流图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电流的分布情况,该电流图可以用来定位辐射源并预测它们的辐射。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在传统偶极矩模型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辐射源模型去表征电流源与它们的辐射场之间的关系。在提出的源模型中,根据流动的方向,物理电流首先被分解为水平电流和垂直电流。将水平电流和垂直电流所在的平面作为源平面。然后,在源平面上放置一些电偶极子去代替所有的电流。最后,使用表征位于接地板上的电流源与它们的辐射近场之间关系的半空间格林函数去建立辐射源模型。利用电流的空间稀疏性,一个稀疏求解器FOCUSS被用于求解辐射源模型,该求解器有效地减少了求解源模型所需要的近场样本的数目。数值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提出的辐射源模型是有效且可靠的。其次,根据强辐射源附近的场变化很快的物理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个自适应采样方法去提高采样效率。首先,使用一组初始均匀采样的数据求解辐射源模型,得到一个粗糙的辐射源。其次,基于辐射源幅值的相似性,采用一个的区域增长方法对粗糙的辐射源进行分割。当辐射源被分割后,能够鉴定出多个强源点。再次,围绕这些强源点自适应地增加新的采样点。最后,自适应增加的采样和初始均匀采样的数据都被用于求解源模型。以上自适应采样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直到所有强源点的坐标收敛为止。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采样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采样效率更高,时间成本更低。再次,考虑到半空间格林函数无法准确地表征复杂介质中的场源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数值格林函数的辐射源模型去重构复杂介质环境中的辐射源。不同于传统的分层介质格林函数,数值格林函数利用仿真工具直接计算得到介质中的场源关系。首先,在仿真软件中建立接地板和介质基板的模型(它们的尺寸和需要重构的目标相同)。然后,将源平面(辐射源所在的平面)离散成均匀的网格,在每个网格上依次放置一个单位电偶极子进行仿真得到辐射场信息。最后,按照场点和电偶极子源的位置关系排列所有的辐射场数据,建立基于数值格林函数的辐射源模型。进一步地,一个基于矩阵近似和体采样的自适应采样方法被用于减少数值格林函数构造过程中的仿真次数,加快辐射源模型的建立。最后,本文研究了近场测试方法中应用最广的平面近场扫描方法。前文中提到的辐射源模型都是由平面近场扫描的数据求解的,对于平面近场扫描技术的研究为这些辐射源模型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首先,研究并掌握了经典的基于平面波谱展开的近-远场变换和口径场反演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采集强方向性辐射体任意近场平面上的切向电场去计算该辐射体的远场方向图和口径场分布。然后,不同于通过大量仿真得到探头接收方向图的传统方法,本文提出了一个快速方法去计算探头的接收方向图。该快速方法只需要进行一次仿真,它有效地提高了探头接收方向图的计算效率。最后,使用计算的探头接收方向图去修正探头误差,该修正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近场测试系统本身的误差,确保了近场测试数据的精度。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电磁辐射源重构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自适应采样方法和数值格林函数的提出加速了辐射源模型的求解,扩展了辐射源模型的实用价值和应用范围。这些研究内容为电磁辐射源重构方法在电磁兼容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精度和效率保障。
胡凤[5](2020)在《高中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在锻炼学生数学语言、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价值,但常常因学生并未整体掌握三角函数单元内容,导致所学三角函数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等现状。同时,单元教学可帮助教师和学生整体认识单元内容和方法,故基于单元教学理论开展三角函数单元教学是可尝试的路径。而目前已有研究中较为缺乏三角函数单元教学案例,还缺少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尤其在设计单元教学活动的方面少有研究涉及。因此本研究将从以下内容展开对高中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陈述了单元教学的起源及发展、已有概念,并辨析了单元教学设计、整体教学等概念,归纳提炼得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特征及定义;进一步从认识、设计以及评价三个阶段分析得到整体性的具体表现(图2.1),并从学生角度发现单元教学有利于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促进主动学习以及改善学习方式等价值。其次,对三角函数单元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单元教学整体性的具体表现,参考文献从教师教的角度和学生学的角度分别编制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提纲(表3.2与表3.3),分别对4位教师和6名学生进行录音访谈并提炼访谈要点(附录1与附录2),对访谈结果分析发现:教师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和“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活动”两方面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尤其难以“结合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设计“完整”的单元教学活动。再次,对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构建。分析已有数学单元教学现状的原因,发现目前数学单元教学需要突破两个方面:“设置完整单元教学活动”和“开展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活动”;而基于“一般研究路线”和“概念的二重性”两个数学特征,得到了两个教学启示:“引入教学主线”和“将数学思想方法过程对象化”;通过修改已有单元教学的操作步骤,依据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概括得到单元教学对应的教学措施(图4.2),进一步形成从大单元和小单元视角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步骤(图4.3),并对开展数学单元教学提供了三点说明。然后,对三角函数大单元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在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步骤的指导下,对三角函数单元的教学要素进行分析,获得了三角函数单元的教学启示;依据教学启示,形成了三角函数大单元的单元知识结构图(图5.3)、单元教学思路(图5.4)和小单元教学规划(表5.3)。最后,对三角函数小单元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依据三角函数的大单元教学方案,选择了“单元起始课”和“两角和与差公式”两个小单元,分析了其教学要素,从教学主线、教学流程及教学评价三方面设计了这两个小单元的教学方案;将“两角和与差公式”小单元第一课时在Z学校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访谈听课教师和听课学生获得了教学反馈,发现该单元教学方案在帮助学生完善小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均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研究,对单元教学的概念、特征以及价值等方面有了更清晰地认识,更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结合单元教学特征的表现得到了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的现状,对教师了解三角函数教学现状以及改进三角函数单元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利用单元教学的特征、现状以及教学理论构建的数学单元教学操作步骤,利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单元教学;在数学单元教学操作步骤指导下生成的三角函数单元教学方案实践反馈来看,三角函数单元教学方案和数学单元教学操作步骤对我们新教师开展数学单元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张军[6](2020)在《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相干性增强》文中指出量子精密测量致力于利用量子系统,量子特性以及量子调控手段实现对物理量高精度的测量,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具有相干时间长,可调控性高等优点,在应用于磁场的高精密测量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在旋量玻色-爱因斯坦中可以实现一些对精密测量有用的量子态,包括多体自旋压缩态,Dicke态和多体singlet态。然而,在实际实验中,从量子态的制备,操控,到最终利用量子态进行精密测量都不可避免受到环境噪声的影响。为了抑制旋量BEC实验中杂散磁场的噪声效应,我们采用连续性驱动方案Ro-tary Echo 来增强系统的 自旋相干性。我们通过解析分析和数值计算发现,当 Rotary Echo的驱动场强度h与脉冲宽度τ满足魔幻条件hτ=mπ,m=1,2,3,…时,杂散磁场的噪声效应被显着抑制。相比于自由演化的情况,自旋相干态和自旋压缩态在魔幻条件下可以被保存相当长时间。特别是对于自旋压缩态,能同时保持其自旋平均值和自旋压缩。动力学解耦能有效延长自旋系统的相干时间,意味着在精密测量中能提高了系统相干演化的时间。在磁力计中,动力学解耦技术通常只限于对交变磁场的测量。这是因为动力学解耦的脉冲序列周期性翻转系统,同时消除了噪声和静磁场与自旋系统相互作用而累积的相位。因此,我们提出相位续接法,将被脉冲调制的自旋系统与待测磁场相互作用而累积的相位恢复成单调递增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静磁场的测量。我们的数值验证以Balanced-UniDD为调控序列,在87Rb旋量F=1 BEC中,分别以10000个原子的自旋相干态和自旋压缩态对微弱静磁场进行测量。在强度为0.1mG的噪声环境下,利用自旋相干态对对约0.16mG的微弱磁场进行测量。在200ms获得最优磁场灵敏度为0.36pT/(?),达到了标准量子极限。同样条件下,利用自旋压缩态对约0.0016mG的磁场进行测量,获得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磁场灵敏度64fT/(?)。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待脉冲,将其视为相干的强噪声,而相位续接即是对脉冲序列的逆向操作。我们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于其他直流信号的测量方案中。
刘金龙[7](2019)在《四旋翼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翼无人机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兴科技成果,以其重量及体积小、运动灵活,目前逐渐在军、民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用途。本文以四旋翼的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开展无人机集群的协同控制方法研究。首先,建立四旋翼无人机相关坐标系与非线性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设计比例微分控制器,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一种高效降维的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将具有N个节点的无人机集群看作三维欧式空间内的一个抽象刚体,将集群内代表各节点位置的3N个控制变量转化为刚体的九个基本参数,这九个参数可以分解为互相独立的两类控制变量,提出用曲线拟合方法来得到期望的抽象状态,以此实现对整个集群的队形伸缩变换,降低了无人机集群飞行控制的维度。最后,研究一种通信拓扑受限约束下的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将集群通信受限约束描述为图论中的拓扑,基于领航-跟随方法设计满足燃料最优的输出反馈分布式控制器,并证明控制器的稳定性。以任务驱动的无人机集群协同飞行为仿真实验场景,设计了针对热点的监视构型与针对用户的服务构型,并利用分布式控制器对构型的形成和变换进行控制。
张洪杨[8](2018)在《模糊变参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镇定》文中指出T-S模糊控制理论日趋完善,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当系统中的时变参数过多时,前件变量和子系统的数目便会增加,控制器增益矩阵所需满足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个数也会呈指数增加。因此,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并研究了模糊变参数系统理论。模糊变参数系统是一种集T-S模糊系统和线性变参数系统诸多优点为一体的新型非线性时变模型,它继承了T-S模糊模型有效处理非线性系统的优点,又保持了线性变参数模型处理时变系统的优势,不仅克服了传统T-S模糊模型在处理时变系统时模糊规则剧增的弱点,而且扩展了线性变参数系统理论的适用范围。根据传统T-S模糊模型理论中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设计并行补偿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本文给出了模糊变参数系统的并行补偿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凸优化理论中的顶点定理得到了包含有限个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控制器设计条件。受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增益调度控制思想的启发,本文还给出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的参数依赖全状态反馈及便于应用到实际系统中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此外,本文给出的参数依赖控制器设计方法较经典T-S模糊系统理论中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能使闭环系统具有更优秀的诱导L2范数指标。为了进一步降低控制器设计方法的保守性,本文引入模糊Lyapunov函数来替代二次Lyapunov函数研究模糊变参数系统。应用全分块S-procedure引理分离隶属度函数和时变参数的耦合项,将一个非凸的矩阵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凸问题。本文还应用放缩矩阵的技巧克服了因利用隶属度函数信息所引入隶属度函数导数项的上下界而增加保守性的问题。基于稳定性分析的结果,给出基于模糊Lyapunov函数的参数依赖增益调度状态反馈和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本文还利用时变参数在线可测特性降低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所得结果的保守性。基于参数依赖的Lyapunov函数,结合时变参数满足的不同条件,给出若干个不同的模糊变参数系统稳定性判定条件。借鉴线性变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和增益调度控制的思想,充分利用时变参数信息,多次应用全分块S-procedure引理和凸优化技术,给出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的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将以上提出的控制方法应用在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的轨迹跟踪控制中。将火星大气密度作为时变参数,建立相应的模糊变参数模型。然后依次应用本文所给出的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模糊Lyapunov函数、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参数依赖的H∞控制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控制方法均可以使火星探测器按预先设计的轨迹进入火星大气。
王界双[9](2018)在《中子星与伽玛暴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伽玛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暴发现象,是很好的高红移探针。一般地,以2秒作为持续时间的界限可以分为短伽玛暴和长伽玛暴。伽玛暴本身及其余晖辐射的研究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研究的是与伽玛暴相关的天体物理现象。在第1章中,我将分别介绍短伽玛暴和长伽玛暴前身星及其相关暂现源现象的研究进展。在第2章中,我研究的是伽玛暴作为可能的宇宙线加速源会存在的高能伽玛射线(>GeV)辐射,这种高能辐射由宇宙线产生的次级电子或者光子在磁场中的电磁级联辐射所导致,即电子通过同步辐射出的高能光子被磁场吸收后又产生高能的正负电子对,进而触发电磁级联辐射。同时发现了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级联辐射能谱可以用很简单的解析公式表示,而且这个公式对不同的源是通用的。在第3章中,我将研究双中子星在旋进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快速射电暴,并且发现重复的快速射电暴也可以用类似的模型解释,即中子星与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碰撞。而在第4章中,我将介绍短伽玛暴前身星-双中子星在旋进过程中的高能辐射以及能加速质子到EeV,并且发现这种高能辐射能够解释目前观测到的短伽玛暴的前暴。需要注意的是在旋进过程中产生的高能辐射的辐射角度比较宽,而快速射电暴的辐射角度可能比较小,考虑到它们以及伽玛暴本身的辐射指向可能不一样,因此同时观测到所有成分会有一定的难度。在第5章中,我将研究长伽玛暴前身星大质量恒星在坍缩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磁星在超临界吸积盘作用下的引力波辐射,具体过程是通过R模式不稳定性,并且发现这种情况下R模式不稳定性会被产生的环向磁场抑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只有在很近的地方才能被观测到。但是这种引力波辐射依然会对磁星的自转造成急剧的减速,这对可能有同样中心引擎的超亮超新星的光度有一定的限制。以上都为理论研究工作,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研究数据统计方面能够对天体物理过程的一些限制。其中在第6章中,我将利用数据把伽玛暴和宇宙学联系起来,研究伽玛暴对宇宙学模型的限制,其中包括把伽玛暴标准烛光化,研究宇宙可能存在的各向异性(置信度超过2σ)以及研究暗物质与暗能量相互作用的模型(置信度超过2σ)。而在第7章中,我将研究自组织临界性现象,以及将其应用在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的Ⅰ型X射线暴中,并且发现本文中的模型可以解释其它自组织临界性现象中的等待时间概率分布。随着我国各种天文仪器的顺利运行(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暗物质粒子探测器)以及国际上的各种大型项目的运行,将会更精确地观测到更多的伽玛暴及其超新星、快速射电暴、引力波事件等,因此可以对各种暂现源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上和数据统计上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更精确的伽玛暴数据也能更好的限制宇宙学模型,以及更好的探测高红移宇宙。
程潏[10](2018)在《地月系中的转移轨道设计和洛伦兹力编队飞行》文中研究表明地月系统的平动点是地球和月球之间引力的平衡点,是通往月球、火星和更深远空间的无人和载人探测的通道。在地月平动点附近建造空间站,可以作为深空探测的过渡发射平台、月球着陆器的中继站、月球基地的维修中心或者地球辐射带以外的深空基地等。随着人类探测活动在空间的深入,仅依赖地面观测站或近地卫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空间观测和通讯需求,天基观测平台和通讯中继站等成为新的选择。本文作为一项应用基础研究,以地月L1平动点空间站向环月轨道发射航天器构建编队观测平台为任务背景,研究了任务中所涉及到的从空间站到环月轨道的转移问题以及空间编队飞行问题,尝试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对转移轨道设计和编队飞行中的动力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以期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本文首先设计了从平动点轨道到环月轨道的通用转移方案,解决了从平动点空间站向月球附近发射卫星的问题;继而针对构建天基编队观测平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人工磁场下的洛伦兹力来实现无工质的编队飞行,以解决执行长时间观测任务中最关键的燃料受限问题。研究过程中,对现有的求解周期轨道和拟周期轨道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开发了通用的Fortran程序包。在平动点轨道到环月轨道之间的轨道转移问题研究中,本文设计了基于不变流形的双脉冲通用转移方案。考虑月球自转轴的角度,推导了二体假设下的双脉冲解析解,将其作为三体问题下的初始解可以快速设计出转移轨道。该方案包括两段轨道:第一段位于平动点轨道的不稳定流形上,第二段为连接不稳定流形和目标环月轨道的转移轨道,两个脉冲分别施加在转移轨道的起始点和终点。在数值仿真中,以地月系统为例,选择L1点附近的Halo轨道为出发轨道、高度为100~500 km的环月极轨为目标轨道,以转移消耗为优化指标,对可能影响转移消耗的参数以及每个参数影响的大小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消耗最优的方案为:在流形上的第一个远月点施加离开机动,并在该点完成倾角改变,使机动后的轨道倾角为目标轨道的倾角。本文的设计方案通用性很强,可以应用到任何类型、任意倾角的目标环月轨道和类似三体系统中的L1或L2点附近的平动点轨道。在洛伦兹力编队飞行问题中,本文关注带电从星在主星的人工磁场下运动时的相对动力学,利用动力系统理论对动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重点研究了三种运动:平衡点、周期轨道和拟周期轨道(2D不变环面),及其附近的轨道性质,提供了相应的精确动力学描述,并利用这三种运动的数值编队结果设计了合理的编队构型。首先推导了系统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对称性,研究了各个系统参数对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最关键的参数是主星绕月的平运动与偶极子转动速率之间的比值。求解了9种平衡点,并分析了其线性稳定特性。利用零速度曲面对位形空间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从星运动的可达域和不可达域,并研究了曲面的拓扑结构在平衡点能量面处的演化性质。对于中心流形非空的平衡点,求解了其附近的18个周期轨道族,并根据特征算子的拓扑分布,对周期轨道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拓扑分类。另外,求解了8个分岔周期轨道族并完成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对于动力系统理论中的难点——拟周期轨道,改进了现有的参数化数值方法,并以此求解了分别延拓至共振15:64、1:29和2:27的3个拟周期轨道族,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的可行解。最后,作为应用示例,利用系统的平衡点、对称的周期轨道和拟周期轨道作为标称轨道,设计了构型固定或松散的多个编队飞行构型,并完成了对构型特性的分析。论文对洛伦兹力编队模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动力学分析和初步的应用探索,为该模型在编队飞行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和快速的理论和技术参考。论文提出的通用转移轨道设计方案适用于任意三体问题中平动点轨道向小天体附近的转移,人工磁场下洛伦兹力编队中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则对空间无工质编队的相关需求和应用具有比较广泛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中的各项研究为地月L1平动点空间站向环月轨道发射航天构建编队观测平台中的相关任务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储备,扩展了动力系统理论在航天任务设计中的应用。
二、三角形的“极矩”不等式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角形的“极矩”不等式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波函数的全相对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发展简介 |
1.2 高电荷态离子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理论方法 |
2.1 现有的理论方法介绍 |
2.2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
2.2.1 相对论单电子自旋轨道波函数 |
2.2.2 组态波函数(CSF)与原子态波函数(ASF) |
2.2.3 Dirac-Coulomb哈密顿量 |
2.2.4 哈密顿矩阵 |
2.2.5 单电子波函数求解 |
2.3 哈密顿量的高阶修正 |
2.3.1 Breit修正 |
2.3.2 量子电动力学(QED)修正 |
2.3.3 原子核运动效应修正 |
2.4 辐射跃迁 |
2.4.1 振子强度 |
2.4.2 超精细结构能级计算 |
3 类锂等电子序列能级结构的理论计算 |
3.1 波函数的构造 |
3.2 里德堡常数的计算 |
3.3 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1s~22s,1s~2np能级的理论计算 |
3.4 类锂离子精细结构计算 |
4 相对论效应对类锂离子辐射跃迁性质的影响 |
4.1 类锂离子2s_(1/2)-np_(1/2,3/2)(n=2~5)跃迁的跃迁能 |
4.2 类锂离子2s_(1/2)-np_(1/2,3/2)(n=2~5)跃迁的线强 |
4.3 2s_(1/2)-np_(1/2,3/2)(n=2~5)跃迁的振子强度和跃迁几率 |
5 波函数的其他应用 |
5.1 径向期待值的相关计算 |
5.2 超精细结构能级的相关计算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量子科技 |
1.1.1 量子通信 |
1.1.2 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 |
1.1.3 量子传感和量子精密测量 |
1.2 量子存储器及其应用 |
1.2.1 量子中继和远程量子通信 |
1.2.2 量子光源 |
1.2.3 线性光学量子计算 |
1.2.4 量子精密测量 |
1.3 量子存储器的表征参数 |
1.4 量子存储体系 |
1.4.1 冷原子 |
1.4.2 热原子 |
1.4.3 单量子系统 |
1.5 稀土掺杂晶体 |
第2章 量子存储方案 |
2.1 光子回波 |
2.1.1 自旋回波 |
2.1.2 ROSE |
2.2 原子频率梳方案 |
2.2.1 自旋波的原子频率梳 |
2.2.2 斯塔克调制的原子频率梳 |
2.3 总结 |
第3章 Kramers离子自旋哈密顿量的测定 |
3.1 稀土离子的自旋哈密顿量 |
3.1.1 non-Kramers离子的自旋哈密顿量 |
3.1.2 Kramers离子的自旋哈密顿量 |
3.2 光谱烧孔技术 |
3.3 ~(143)Nd~(3+):Y_2SiO_5光学基态自旋哈密顿量的测定 |
3.4 实验和模拟 |
3.5 总结 |
第4章 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 |
4.1 铌酸锂波导 |
4.2 聚焦离子束刻蚀 |
4.3 飞秒光微加工 |
4.4 飞秒光微加工光波导的分类 |
4.4.1 Ⅰ型光波导 |
4.4.2 Ⅱ型光波导 |
4.4.3 Ⅲ型光波导 |
4.4.4 Ⅳ型光波导 |
4.5 总结 |
第5章 光波导的飞秒光微加工和优化 |
5.1 飞秒光微加工系统简介 |
5.2 Ⅱ型光波导的加工和优化 |
5.2.1 光波导的耦合 |
5.2.2 光波导的传输损耗 |
5.2.3 光波导的低温测试 |
5.3 总结 |
第6章 Ⅱ型光波导中高保真度的相干光存储 |
6.1 实验装置 |
6.2 样品的加工 |
6.3 样品的测试 |
6.4 实验结果 |
6.4.1 ROSE存储 |
6.4.2 自旋波的原子频率梳存储 |
6.5 总结 |
第7章 Ⅳ型光波导量子存储器中量子比特的按需读取 |
7.1 实验样品的加工及测试 |
7.2 实验装置 |
7.3 测量直流斯塔克系数 |
7.4 实验结果 |
7.5 time-bin比特 |
7.6 脉冲序列 |
7.7 总结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受驱量子系统辐射特性的量子滤波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2 光子关联的频谱滤波 |
1.2.1 滤波光子关联的研究进展 |
1.2.2 滤波光子关联的理论描述 |
1.3 光场的非经典性 |
1.3.1 多光子物理的研究进展 |
1.3.2 光场的波粒关联与非经典性 |
1.3.3 光场非经典性的一般形式 |
1.4 过去量子态 |
1.4.1 过去量子态的相关理论 |
1.4.2 过去量子态的研究进展 |
1.5 多原子阵列与量子天线 |
1.5.1 量子天线的空间定向辐射 |
1.5.2 超辐射与亚辐射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时序操控滤波共振荧光的光子统计特性 |
2.1 引言 |
2.2 系统的描述 |
2.3 频率-时间分辨的双光子关联特性 |
2.3.1 条件量子态与时序 |
2.3.2 过去量子态与联合探测 |
2.4 基于时序操控光子统计 |
2.4.1 双光子共振的级联辐射 |
2.4.2 双光子非共振的级联辐射 |
2.4.3 缀饰三能级原子与四能级量子点的比较 |
2.5 窄带滤波 |
2.6 本章小结 |
2.7 附录 |
第三章 滤波强关联三光子辐射的多重波粒量子关联 |
3.1 引言 |
3.2 Mollow共振荧光的强关联三光子辐射 |
3.2.1 哈密顿量和主方程 |
3.2.2 利用滤波产生强关联三光子辐射 |
3.3 强关联三光子辐射的非经典性 |
3.3.1 多重波粒关联与双光子强度关联 |
3.3.2 多重波粒关联与三光子强度关联 |
3.4 多重波粒量子关联的时域特性 |
3.4.1 强度-双重振幅双时关联 |
3.4.2 强度-振幅-振幅三时关联 |
3.4.3 与三光子强度关联函数的比较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3.6 附录 |
3.6.1 稳态概率幅的解析表达式 |
3.6.2 条件量子态和过去量子态 |
第四章 双原子量子天线滤波共振荧光的定向超聚束效应 |
4.1 引言 |
4.2 双原子量子滤波系统 |
4.3 超聚束共振荧光的条件探测 |
4.4 超聚束共振荧光的应用 |
4.4.1 单原子极限 |
4.4.2 利用双原子相干效应增强超聚束效应 |
4.4.3 原子间距的精密探测 |
4.5 空间双点超聚束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4.7 附录 |
第五章 三原子二维量子天线滤波共振荧光的定向非经典性 |
5.1 引言 |
5.2 三原子量子滤波系统 |
5.2.1 量子滤波系统的描述 |
5.2.2 主方程 |
5.3 原子相干效应与滤波量子态 |
5.3.1 对角原子态表象 |
5.3.2 对角原子态表象中的滤波量子态 |
5.3.3 缀饰原子态表象中的滤波量子态 |
5.4 频率分辨强度-强度定向非经典关联 |
5.5 频率分辨强度-振幅定向非经典关联 |
5.6 空间定向双模纠缠 |
5.7 本章小结 |
5.8 附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致谢 |
(4)基于平面近场扫描的电磁辐射源重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物理电流的电磁辐射源模型 |
2.1 引言 |
2.2 基于物理电流的辐射源模型 |
2.2.1 辐射源模型的建立 |
2.2.2 辐射源模型的求解 |
2.3 辐射源模型的仿真验证及分析 |
2.3.1 四弯曲走线传输线 |
2.3.2 数值U-型传输线 |
2.3.3 算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区域增长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
3.1 引言 |
3.2 源模型的构造与求解 |
3.3 电偶极子近场分布特性 |
3.4 自适应采样方法 |
3.4.1 初始均匀采样 |
3.4.2 区域增长方法 |
3.4.3 自适应采样方法 |
3.5 数值实验与分析 |
3.5.1 双模激励传输线 |
3.5.2 数值IC模块 |
3.5.3 稳定性和采样效率分析 |
3.6 测试实验与分析 |
3.6.1 实测IC结构 |
3.6.2 实测FPGA板 |
3.6.3 分析和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值格林函数的辐射源模型 |
4.1 引言 |
4.2 基于数值格林函数的辐射源模型 |
4.2.1 构建基于数值格林函数的辐射源模型 |
4.2.2 数值格林函数验证 |
4.3 张量完成方法 |
4.3.1 三阶张量 |
4.3.2 矩阵低秩近似和投影聚类问题 |
4.3.3 基于近似体积采样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
4.3.4 数值实验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平面扫描的近场测试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平面波谱展开的近-远场变换理论 |
5.2.1 波谱积分表达式 |
5.2.2 近-远场变换理论验证 |
5.3 基于近-远场变换理论的天线口径场和近场反演 |
5.3.1 口径场和近场反演 |
5.3.2 口径场和近场反演理论验证 |
5.4 偶极子探头的误差修正 |
5.4.1 偶极子探头接收方向图的快速计算 |
5.4.2 偶极子探头接收方向图快速计算的验证 |
5.4.3 探头误差修正及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高中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三角函数教学研究的综述 |
1.2.2 单元教学研究的综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2 单元教学理论概述 |
2.1 单元教学的起源及发展 |
2.2 单元教学概念的界定 |
2.2.1 单元教学概念的概述 |
2.2.2 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设计的联系 |
2.2.3 单元教学与整体教学的联系 |
2.2.4 单元教学的概念 |
2.3 已有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 |
2.4 单元教学的特征—整体性 |
2.5 数学单元教学的价值 |
3 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和对象 |
3.3 调查提纲的设置 |
3.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3.4.2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4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步骤研究 |
4.1 数学单元教学现状的问题分析 |
4.2 数学特征分析及启示 |
4.2.1 中学数学研究的一般路线及启示 |
4.2.2 数学概念的二重性及启示 |
4.3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步骤的修改过程 |
4.4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 |
4.5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步骤的说明 |
4.6 小结 |
5 三角函数“大单元”的教学要素分析及方案设计 |
5.1 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设计的前期要素分析 |
5.1.1 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要素分析 |
5.1.2 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设计的辅助要素分析 |
5.1.3 三角函数单元教学要素分析结果概述 |
5.2 三角函数单元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案 |
5.2.1 三角函数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
5.2.2 三角函数“大单元”的教学思路 |
5.2.3 三角函数“小单元”的教学规划 |
6 三角函数“小单元”教学的案例 |
6.1 “三角函数单元起始课”小单元的教学方案 |
6.1.1 “三角函数单元起始课”小单元的教学要素分析 |
6.1.2 “三角函数单元起始课”小单元的教学方案 |
6.1.3 “三角函数单元起始课”小单元的教学过程 |
6.1.4 “三角函数单元起始课”小单元教学方案反思 |
6.2 “两角和与差公式”小单元的教学方案 |
6.2.1 “两角和与差公式”小单元的教学要素分析 |
6.2.2 “两角和与差公式”小单元的教学方案 |
6.2.3 “两角和与差公式”小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
6.2.4 “两角和与差公式”小单元教学方案反馈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师访谈要点记录 |
附录2:学生访谈要点记录 |
致谢 |
(6)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相干性增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量子与经典物理的对比 |
1.1.1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
1.1.2 量子相干性 |
1.2 量子度量学 |
1.2.1 基本原理 |
1.2.2 原子磁力计 |
1.3 本文内容 |
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简介 |
2.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 |
2.1.1 理想气体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
2.1.2 平均场理论 |
2.1.2.1 托马斯-费米近似 |
2.1.3 弱相互作用气体中的Bogoliubov理论 |
2.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现 |
2.2.1 真空腔 |
2.2.2 激光冷却 |
2.2.3 原子俘陷技术 |
2.2.4 蒸发冷却 |
2.2.5 实验实现 |
2.3 旋量F=1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
2.3.1 自旋F=1体系的哈密顿量 |
2.3.2 塞曼能量 |
2.3.3 单模近似 |
2.3.4 偶极相互作用 |
3 旋量BEC中的度量学 |
3.1 量子干涉仪 |
3.1.1 双模干涉仪 |
3.1.2 三模干涉仪 |
3.2 费舍信息 |
3.2.1 经典费舍信息 |
3.2.2 量子费舍信息 |
3.3 自旋压缩 |
3.3.1 自旋相干态 |
3.3.2 Kitagawa和Ueda定义的压缩参数ξ_s~2 |
3.3.3 Wineland等人定义的压缩参数ξ_R~2 |
3.4 旋量BEC中的自旋压缩 |
3.4.1 两分量BEC中的自旋压缩 |
3.4.2 偶极旋量BEC中的自旋压缩 |
3.5 旋量BEC中其它测量可用的量子态 |
3.5.1 Dicke态 |
3.5.2 多体Singlet态 |
4 旋量BEC中量子相干性的保存 |
4.1 前言 |
4.2 自旋1/2体系中的相干性保存 |
4.2.1 退相干的半经典图像 |
4.2.2 动力学解耦 |
4.3 Rotary Echo |
4.4 Rotary Echo对杂散磁场的压制效果 |
4.4.1 自旋相干态 |
4.4.2 自旋压缩态 |
4.5 本章总结 |
5 动力学解耦增强的原子磁力计 |
5.1 前言 |
5.2 旋量BEC中的磁力计实验 |
5.3 动力学解耦技术在磁力计中的应用 |
5.4 单轴动力学解耦(Uni-DD) |
5.5 静磁场的测量 |
5.5.1 相位续接 |
5.6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四旋翼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智能体集群协同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无人机集群项目与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四旋翼无人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四旋翼无人机的相关坐标系 |
2.3 六自由度动力学建模 |
2.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高效降维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集群抽象与物理意义 |
3.3 位姿与形状抽象模型 |
3.4 模型稳定性证明 |
3.4.1 抽象状态的有界性证明 |
3.4.2 模型收敛性证明 |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拓扑受限约束下的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图论基础 |
4.3 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4.4 H_∞控制律设计 |
4.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5.1 场景构建 |
4.5.2 仿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模糊变参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镇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线性变参数系统理论及建模概况 |
1.2.1 线性变参数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镇定的研究现状 |
1.2.2 线性变参数模型建模方法 |
1.3 T-S模糊控制 |
1.3.1 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镇定的研究方法 |
1.3.2 T-S模糊模型的发展 |
1.4 模糊变参数系统 |
1.4.1 研究模糊变参数系统理论的必要性 |
1.4.2 模糊变参数系统的提出 |
1.4.3 模糊变参数系统与T-S模糊系统、线性变参数系统的关系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模糊变参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
2.1 预备知识 |
2.2 基于二次Lyapunov函数的稳定性分析 |
2.2.1 稳定性分析 |
2.2.2 数值仿真 |
2.3 PDC控制器设计方法 |
2.3.1 控制器设计 |
2.3.2 数值仿真 |
2.4 参数依赖控制器设计 |
2.4.1 状态反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2.4.2 动态输出反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2.4.3 数值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糊Lyapunov函数模糊变参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模糊Lyapunov函数的稳定性分析 |
3.3 基于模糊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 |
3.3.1 全状态反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3.3.2 动态输出反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3.3.3 数值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模糊变参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的稳定性分析 |
4.3 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 |
4.3.1 状态反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4.3.2 输出反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
4.3.3 数值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糊变参数系统理论在火星探测器控制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火星探测器进入段研究现状 |
5.3 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的纵向动力学模型 |
5.4 数值仿真 |
5.4.1 跟踪能力 |
5.4.2 抗干扰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数值仿真中的控制器构成矩阵 |
A.1 构成第二章算例1 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需矩阵 |
A.2 构成第二章算例2 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需矩阵 |
A.3 构成第三章算例1 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需矩阵 |
A.4 构成第三章算例2 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需矩阵 |
A.5 构成第四章算例1 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需矩阵 |
A.6 构成第四章算例2 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需矩阵 |
A.7 第五章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矩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子星与伽玛暴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短伽玛暴前身星以及相关暂现源现象 |
1.1.1 GW170817/GRB 170817A成协事件 |
1.1.2 GW170817/GRB 170817A的多波段电磁对应体 |
1.2 长伽玛暴前身星以及相关暂现源现象 |
1.2.1 伽玛暴超新星成协事件中的超长伽玛暴与伽玛暴 |
1.2.2 伽玛暴超新星成协事件中的低光度伽玛暴与伽玛暴 |
2 强磁场下的高能过程 |
2.1 电子/光子与强磁场的作用 |
2.1.1 同步加速辐射 |
2.1.2 磁场与光子作用产生正负电子的过程 |
2.1.3 光子分裂 |
2.1.4 虚光子下的电子三叉戟分裂 |
2.2 强磁场下的电磁级联过程 |
2.2.1 引言 |
2.2.2 蒙特卡洛模拟 |
2.2.3 归一化能谱的经验拟合 |
2.3 强光子场下的级联过程 |
2.4 小结与讨论 |
3 快速射电暴 |
3.1 快速射电暴的观测特征 |
3.1.1 快速射电暴的色散量与展宽 |
3.1.2 快速射电暴的偏振与旋转量 |
3.2 双中子星旋进过程中的辐射:快速射电暴 |
3.2.1 引言 |
3.2.2 单极感应模型 |
3.2.3 产生快速射电暴的条件 |
3.2.4 小结与讨论 |
3.3 重复的快速射电暴FRB 121102以及其模型 |
3.3.1 重复的快速射电暴FRB 121102的观测特性 |
3.3.2 FRB 121102可能的模型:中子星穿越小行星带 |
3.3.3 模型中的物理过程 |
3.4 小结与讨论 |
4 双中子星旋进过程中的高能辐射 |
4.1 引言 |
4.2 能量耗散率 |
4.3 电磁辐射功率谱 |
4.3.1 双中子星系统中的光子能谱 |
4.3.2 中子星(白矮星)-白矮星系统中的光子能谱 |
4.3.3 加速质子 |
4.4 观测属性 |
4.5 小结与讨论 |
5 磁星吸积盘系统的引力波辐射 |
5.1 引言 |
5.2 R模不稳定性的基本方程 |
5.2.1 引力波辐射以及粘滞 |
5.2.2 磁场的作用 |
5.2.3 磁星的超临界吸积 |
5.2.4 R模式的演化 |
5.3 演化结果 |
5.4 引力波 |
5.5 小结与讨论 |
6 伽玛暴宇宙学 |
6.1 利用E_(iso)-E_p关系限制宇宙学参数 |
6.1.1 引言 |
6.1.2 伽玛暴样本 |
6.1.3 同时拟合E_(iso)-E_p关系和宇宙学参数 |
6.1.4 利用Ⅰa型超新星定标伽玛暴及限制宇宙学参数 |
6.1.5 小结与讨论 |
6.2 用Ⅰa型超新星和伽玛暴数据研究宇宙膨胀是否存在各向异性 |
6.2.1 引言 |
6.2.2 数据及方法 |
6.2.3 不同红移区间的各向异性研究 |
6.2.4 对于偶极各向异性起源的可能解释 |
6.2.5 小结与讨论 |
6.3 暗物质和暗能量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
6.3.1 引言 |
6.3.2 暗物质和暗能量相互作用模型 |
6.3.3 数据及方法 |
6.3.4 限制结果 |
6.4 小结与讨论 |
7 Ⅰ型X射线暴的统计研究 |
7.1 引言 |
7.2 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 |
7.3 等待时间模型的拓展 |
7.4 小结和讨论 |
8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与科研成果 |
(10)地月系中的转移轨道设计和洛伦兹力编队飞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低能转移轨道 |
1.3.2 编队飞行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月系中平动点轨道与环月轨道间的转移轨道设计 |
2.1 引言 |
2.2 圆限制性三体问题动力学模型 |
2.2.1 运动方程 |
2.2.2 平动点及其稳定性 |
2.2.3 Halo轨道及其不变流形的求解 |
2.3 坐标系和坐标变换 |
2.3.1 坐标系 |
2.3.2 CR3BP旋转系和月心惯性系间的坐标变换 |
2.4 从平动点轨道到圆形环月轨道的通用转移方案设计 |
2.4.1 求解转移至倾角为i的开普勒椭圆的脉冲 |
2.4.2 求解离开机动:首次近似 |
2.4.3 精确求解离开机动以及P_2点的选择 |
2.4.4 求解P_2点的进入机动 |
2.5 数值仿真结果和分析 |
2.5.1 倾角i_1的选择 |
2.5.2 P_1和P_2点处的抵达速度与离开速度之间夹角的影响 |
2.5.3 不稳定流形上不同轨道对?v的影响 |
2.5.4 P_1点的位置沿着流形改变时的影响 |
2.5.5 选择第一个远月点为P_1点 |
2.5.6 出发轨道和目标轨道尺寸的影响 |
2.5.7 星历模型下航天器的加速度误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磁场下洛伦兹力编队飞行的相对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洛伦兹力下的相对运动建模 |
3.2.1 模型假设 |
3.2.2 相对运动方程 |
3.2.3 归一化的量纲 |
3.2.4 法向、径向和切向情况下的微分运动方程 |
3.2.5 系统对称性 |
3.3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
3.3.1 平衡点 |
3.3.2 平衡点的稳定性 |
3.4 零速度曲面 |
3.4.1 法向情况 |
3.4.2 径向情况 |
3.4.3 切向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伦兹力编队中平衡点附近的周期轨道 |
4.1 引言 |
4.2 平衡点附近周期轨道的求解 |
4.2.1 微分修正法 |
4.2.2 改进的弧长延拓法 |
4.2.3 周期轨道的线性稳定性与分岔 |
4.3 周期轨道的数值结果 |
4.3.1 法向情况 |
4.3.2 径向情况 |
4.3.3 切向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伦兹力编队中的拟周期轨道 |
5.1 引言 |
5.2 2D不变环面的参数化法求解 |
5.2.1 不变曲线方程组 |
5.2.2 曲线φ的初始猜测 |
5.2.3 微分修正法中的雅克比矩阵 |
5.2.4 2D环面族的数值延拓 |
5.3 2D不变环面的两种参数化求解方法之间的关系 |
5.4 拟周期轨道的数值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洛伦兹力编队飞行的应用探索 |
6.1 引言 |
6.2 基于平衡点的编队构型 |
6.3 基于周期轨道的编队构型 |
6.3.1 双从星编队构型 |
6.3.2 四从星等腰梯形编队构型 |
6.4 基于拟周期轨道的编队构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平衡点附近线性化方程的雅克比矩阵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四、三角形的“极矩”不等式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波函数的全相对论理论研究[D]. 刘博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研究[D]. 刘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受驱量子系统辐射特性的量子滤波调控[D]. 彭泽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平面近场扫描的电磁辐射源重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陶思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中三角函数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6]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相干性增强[D]. 张军. 武汉大学, 2020(03)
- [7]四旋翼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 刘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模糊变参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镇定[D]. 张洪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中子星与伽玛暴相关问题的研究[D]. 王界双. 南京大学, 2018(09)
- [10]地月系中的转移轨道设计和洛伦兹力编队飞行[D]. 程潏.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