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

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

一、鲁迅与瞿秋白的友情绝唱(论文文献综述)

曹放[1](2021)在《“二十年来万事同”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谊》文中指出人世间,有许多友情的传奇,如伯牙与子期,如苏轼与黄庭坚,如鲁迅与瞿秋白,这都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动人篇章,然而,最深沉、最凄切、最隽永的美好友情,却只属于"刘柳",中唐时期的刘禹锡与柳宗元,那是一种绝唱。与"刘柳"相比,伯牙与子期之间,少了一分生死流离的厚重,那悠远的琴声显得有点轻飘;与"刘柳"相比,黄庭坚对苏轼奉执的主要是弟子之礼,

曹放[2](2021)在《还将远意问潇湘》文中指出一座回雁峰,石壁竦峙,青萝拥翠,每到寒冬时节,北来的大雁到此停歇,"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从这里再往南走,客人的旅途就会有更多的艰难。二十六年前了,1995年8月,我曾来到回雁峰前,在此徜徉良久。人世间,有许多友情的传奇,如伯牙与子期,如苏轼与黄庭坚,

何英[3](2021)在《宗璞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凤琪[4](2021)在《鲁迅的书法:民国文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西方文化进入冲突交融的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制,民国时期(1911-1949)共三十八年。这一时期是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延续,却又具有着丰富的创新性,民国时期书法的研究价值十分大。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改变,这样的社会变革反而使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大家,如吴昌硕、章太炎、马一浮、鲁迅、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他们出生于晚清,接受到了传统的科举教育,又因社会变革开阔了眼界,思想觉醒,在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新格局影响下,民国书法艺术开辟了新境界,发生了新变化。毛泽东称鲁迅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学术界也对鲁迅有着许多的称号,有作家、翻译家、文艺家等,不过文学盛名之下并没有掩盖他的书法造诣,鲁迅是民国文人书家的典型代表。虽然他不以书法自重,也无专门的书学文章,但他在书写中留下的大量书迹,其艺术高度是客观存在的,他收藏甲骨、金文、秦汉、魏六朝碑拓九千余种,辑校抄录碑刻一千八百余件,下了连专业书家都罕见的功夫,书法活动贯穿了他的一生。本文以鲁迅为例,来探索民国文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点出本文研究目的,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引出晚清时期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书法潮流,从鲁迅的家学渊源到鲁迅三味书屋的学习和从师经历对鲁迅青少年时期的学书历程做了简要叙述;第三章论述民国时期鲁迅的生活与书法,第一节介绍了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书法艺术活动方式,主要有书法展览、书法社团以及中外书法文化交流,第二节阐述鲁迅的抄碑活动,第三节对鲁迅的书法收藏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节从日记、信札、文稿、抄录、书籍装帧五方面详细分析了鲁迅生活中的书法;第四章主要讲了鲁迅与民国时期文人书法圈的交游,分析对比了鲁迅与民国其他文人书家的书法风格;第五章阐明了民国文人书法的内涵,文人书法脱离科举制度后,以书为乐、以书为用,在晚清碑帖融合的背景下呈多样性向前发展,气息上有着浓郁的书卷气,后又对鲁迅书法进行了简要评价并对其书法风格进行赏析。通过鲁迅这位民国时期文人的代表作为一个切入点,使我们得以窥见民国文人书法的全貌。

岳亚骏(Arjun Giri)[5](2020)在《泰戈尔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现代的传播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是印度最负盛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于1913年凭借着作《吉檀迦利》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此之前,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一直鲜有建树,正是泰戈尔开启了东西方文学的大门。泰戈尔带着作品中独有的东方特质和哲学思想,迅速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地赞美和追捧。亚洲的“泰戈尔热”先在日本广泛传播,而当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和文学先驱者开始对泰戈尔文学有所接触。从1913年开始,泰戈尔的文学作品逐渐传入中国,直到1923年的短短十年内,泰戈尔及其文学作品不仅已经达到广为人知的地步,更是受到众多中国文人地景仰。随着中国文学界对泰戈尔作品地呼声越来越高,而中国也作为亚洲文明的东方古国备受泰戈尔的重视,终于在1924年,泰戈尔应中国学者地邀请进行了第一次来华讲学活动。在泰戈尔正式来华之前,当时的报纸、杂志犹如百花齐放般刊登或连载泰戈尔地介绍和作品,众多文学青年们也在这一时期竞相翻译起了泰戈尔的文学作品,除了诗歌、小说之外,更有一些剧团依照泰戈尔的戏剧进行话剧的排练。一时间,中国的文学界出现了“唯泰戈尔是谈”的文学景象。泰戈尔到达中国之后,中国文学界的一些着名文人全程陪同,如梁启超、徐志摩、林徽因等等,泰戈尔在中国的整个行程共进行了20次的公开讲演以及几十次的小型会谈。泰戈尔的这次中国之行不但给予了当时中国文学青年们一丝希望,更让失联已久的中印友谊再次筑起桥梁。但是,泰戈尔的访华事件并没有受到中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反对之声此起彼伏,甚至受到猛烈地抨击、否定、嘲讽和人身攻击。这也最终导致了泰戈尔这位诗人伤心地离去。总之,泰戈尔与中国、泰戈尔访华事件、泰戈尔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现代地传播和影响是一个意味深长、且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地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在学习泰戈尔与中印文学,由此引发了印度的“泰戈尔热”,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学习中印文学的经历,来对“泰戈尔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现代地传播和影响”进行重点研究。文章以泰戈尔访华事件作为出发点,详细地介绍了泰戈尔思想及其文学作品在中国地译介、传播和接受过程。在对泰戈尔访华事件进行详细阐述和介绍的基础上,指出泰戈尔为中印文化交流、中印学会和中国学院建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梳理了泰戈尔访华事件中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和态度,深入地分析了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给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影响。最后分析泰戈尔和中国现代作家之间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更深层次地理解泰戈尔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印度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崔燕[6](2020)在《《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文学史序幕,以《晨报副刊》创办十年(1918.12——1928.06)时间段为研究样本可看到,短短十年间,由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和一批怀着炽热中国心的新文化主将努力,现代文坛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晨报副刊》和其他进步报刊为新文学的创生与发展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传播作用,新文学刚在这块古老土地诞生就留下一个坚实脚印。研读新文学史可清晰地看到大众传媒发挥的渡航引进、摇旗呐喊的巨大传播作用;尤其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四大副刊传媒功绩最为显赫的应是《晨报副刊》。作为一份存在于现代新闻史十年之久的报纸副刊,《晨报副刊》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和徐志摩,不但刊登了鲁迅的惊世之作《阿Q正传》、转载了新文学史开山之作《狂人日记》,而且借助传媒平台扶植了一批文学新人在现代文坛迅速成长。这些均是载入新闻史册和新文学史册的传媒业绩。现代社会,文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与助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只是学术界较少从《晨报副刊》视域关注报刊媒介对新文学的传播意义。未能见到运用大数据对《晨报副刊》进行传播效能量化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而这恰是颇有学术价值的创新点。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构架如下:绪论部分由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组成,阐述《晨报副刊》研究背景并概述其在新闻传播史和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深入同行学者研究成果的“内里”,分析其学术贡献和价值以及未能涉及的研究盲点;阐述本论文研究思路与论域、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从媒介发生学视域探究由《晨钟报》到《晨报》再到《晨报副刊》的媒介史,以新文化的勃兴为已任的现代报人传媒理念,新文学传播模式的构建,新文学鼎力传播的媒介定位。第二章对《晨报副刊》创办十年刊登的新文学作品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晨报副刊》指标体系、传播效能评估体系、运用SPSS软件和大数据统计学方法,对新文学作家在《晨报副刊》的发文量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从大数据视角对《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业绩。重点关注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的新文学传播功绩,并对一直未能被学术界注意的其他主编《晨报副刊》编辑业绩分析研究。第四章《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从新闻传播学视域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渊源及传媒业绩。目标定位于《晨报副刊》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社的媒介支持,探讨新文学社团对媒介的掌控力;文学社团借助媒介聚合人气、努力开拓新文学传播空间的举措。第五章《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考辨《晨报副刊》与现代文学文体变革,探究新闻文体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新文学文体特征;从传媒视域分析新文学文体。余论 归结本论文核心观点与研究结论,提出有待后续探讨的相关现象和问题。

张晓东[7](2019)在《最后的绝唱:秋白素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忠良博物馆陈列了一本中粮集团老领导、红色收藏大家王金昌先生收藏的1935年7月8日出版的《国闻周报》(第12卷第26期),在这本80多年前出版的《国闻周报》上刊登了一篇由福建民报记者李克长撰写的《瞿秋白访问记》。《国闻周报》是民国时期的着名记者、报刊政论家和报业经营者

黄立斌[8](2019)在《作为自传文学的《朝花夕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花夕拾》在文体上表现出明显的自传文学写作的契约规范,将其纳入到自传文学的研究范畴中,会突显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价值。自我是自传文学的中心,传主的自我意识显现决定了自传文学文本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朝花夕拾》所表现出来的鲁迅是怎样的形象。或者说,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心态过程,他渴望从中建构出怎样的一种自我。一般来讲,自传文学具有两种的叙述视角。一种是回忆时空中再现的“过去之我”,借助回忆机制将自我置于过往的时空当中,重新探寻成长的轨迹和价值。《朝花夕拾》就将回忆中的种种事物共同构成一组回忆镜像,将过往的时空定格在文本中,又使自我重新置于过去的某个区间,重新认定和建构自我形象。回忆书写是一种主体选择的过程,包含传主人格不断成长的建构,也是鲁迅内心自我结构化的过程。可以发现,《朝花夕拾》建构了多重的自我形象,其中包含有对童真自然的向往、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对封建传统的反叛,还有对新思想的开拓等诸多自我形象。自传文学的另一种叙述视角,即传主写作时候呈现出来的“现实之我”。“现实之我”掌握着叙述的话语权,对过去时态中自己如何做、如何想,都是由“现实之我”去衡量、判断和评价的,因此自传书写必然带有现实语境的思考。自传文学是同过去的对话。在文本中,混杂回忆叙述和现实话语两种话语形态,呈现出双重自我相互交错的叙述特点。此外,《朝花夕拾》的人和物都映衬作者自我的内心价值取向,他者对自我的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完成对自我建构的同时,鲁迅也追求一种自我的超越。在精神危机中,寻找反抗绝望的办法。最后,《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自传文学转型的成熟之作。既有对传统史传的继承,也开拓现代自传的发展路径。注重自传的文学性,强调童年经验,呈现出传主自我人格不断成熟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提供了自传文学写作的诸多启示。

樊露露[9](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认为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施新佳[10](2017)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样态的龃龉和此消彼长。梳理和解读它们背后潜隐的信息符码,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话语支持。

二、鲁迅与瞿秋白的友情绝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与瞿秋白的友情绝唱(论文提纲范文)

(4)鲁迅的书法:民国文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鲁迅在晚清的生活与学书经历
    2.1 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
    2.2 晚清书法潮流
    2.3 鲁迅在晚清的生活
        2.3.1 家学对鲁迅书法的影响
        2.3.2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
        2.3.3 章太炎对鲁迅书法的影响
第3章 民国时期鲁迅的生活和书法
    3.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活动方式
        3.1.1 书法展览
        3.1.2 书法社团
        3.1.3 中外书法文化交流
    3.2 鲁迅在民国时期的抄碑活动
    3.3 鲁迅在民国时期的收藏
    3.4 民国文人书家的书法实践
        3.4.1 日记
        3.4.2 信札
        3.4.3 手稿
        3.4.4 抄录
        3.4.5 书籍装帧
第4章 鲁迅与民国文人书法圈
    4.1 鲁迅与郁达夫
    4.2 鲁迅与蔡元培
    4.3 鲁迅与钱玄同
第5章 民国文人书法内涵及鲁迅书法风格特征
    5.1 民国文人书法内涵
    5.2 鲁迅书法风格特点
        5.2.1 淡泊洒脱
        5.2.2 简约大气
        5.2.3 质朴宽博
        5.2.4 高雅古拙
    5.3 鲁迅书法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泰戈尔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现代的传播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跨学科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阐释
    第一节 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一、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
        二、泰戈尔作品译介在中国的时代特色
        三、泰戈尔作品译介的缺陷
    第二节 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一、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二、泰戈尔作品的接受过程
    第三节 中国学者对泰戈尔的阐释
        一、来华前期:肯定与追捧
        二、来华时期:支持与批判并存
        三、来华后期:衰竭与低谷
        四、改革开放后:客观梳理与评价
        五、新世纪:多角度、多领域的阐释
第二章 泰戈尔与中印文化交流
    第一节 泰戈尔访华
        一、泰戈尔访华的背景
        二、泰戈尔访华的行程
        三、泰戈尔访华的作用
    第二节 泰戈尔与中印学会的建立
    第三节 泰戈尔与中国学院的建立
    第四节 泰戈尔逝世与中印友谊的提升
第三章 泰戈尔的三次中国之行及其影响
    第一节 泰戈尔访华的目的及在华演讲的基本观点
        一、泰戈尔首次访华的目的
        二、泰戈尔在华演讲的基本观点
        三、泰戈尔的第二、第三次访华
    第二节 欢迎者对泰戈尔的基本态度
    第三节 反对者对泰戈尔的基本态度
    第四节 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泰戈尔的人缘
        一、泰戈尔对中印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泰戈尔的人缘
第四章 泰戈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泰戈尔诗学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
        一、泰戈尔诗学影响中国现代诗学的原因
        二、泰戈尔诗歌中的“泛神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三、泰戈尔散文诗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
    第二节 泰戈尔“爱的哲学”对“五四”初期作家的影响
        一、泰戈尔“爱的哲学”的思想内容
        二、泰戈尔“爱的哲学”对五四初期作家的正面影响
        三、泰戈尔“爱的哲学”对五四初期作家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泰戈尔诗歌影响下的五四时期小诗创作的发展
        一、五四时期小诗
        二、五四时期小诗兴起的内外原因
        三、泰戈尔对五四时期小诗创作的影响
第五章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重要作家
    第一节 泰戈尔与郭沫若
        一、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泰戈尔对郭沫若的影响过程
        三、泰戈尔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泰戈尔与冰心
        一、冰心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过程
        三、泰戈尔对冰心小诗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泰戈尔与徐志摩
        一、徐志摩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泰戈尔对徐志摩的影响历程
        三、泰戈尔对徐志摩的影响
    第四节 泰戈尔与许地山
        一、许地山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泰戈尔对许地山的影响过程
        三、泰戈尔对许地山研究领域上的影响
        四、促进许地山对女性地位的认可
    第五节 泰戈尔与陈独秀
        一、陈独秀在现代史的地位
        二、泰戈尔对陈独秀的影响历程
        三、陈独秀对泰戈尔的批判
        四、泰戈尔被陈独秀误解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概述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
    第一节 《晨报副刊》:彰显新文化副刊媒介特色
        一、《晨报副刊》始末
        二、传媒视域解读《晨报副刊》
    第二节 《晨报副刊》传媒定位:鼎力传播新文学
        一、灵活多变的新文学传播策略
        二、《晨报副刊》与新文学共融发展
第二章 《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实证研究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表
        二、《晨报副刊》历任主编业绩数据统计分析
        三、《晨报副刊》作家发文量VS主编单因素ANOVA分析
        四、《晨报副刊》戏剧发文&自然科学文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第二节 《晨报副刊》发文量实证研究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统计暨数据可视化分析
        二、《晨报副刊》发文类别及结构矩阵分析
    第三节 《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数据分析
        一、鲁迅作品与《晨报副刊》实证研究
        二、《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量化分析
        三、中国知网作家被研究量VC《晨报副刊》发文量
第三章 《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第一节 李大钊和孙伏园的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一、李大钊:《晨报副刊》首任主编
        二、孙伏园:以新文学的勃兴为己任
    第二节 徐志摩和其他主编的编辑思路与编辑实践
        一、徐志摩:《晨报副刊》另类主编
        二、其他几任主编
第四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传播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周氏兄弟
        一、鲁迅:文学家兼传媒人
        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的耕耘者
    第二节 《晨报副刊》:新文学社团的传媒场域
        一、文学研究会人气聚合的平台
        二、助推创造社扩大新文学影响力
        三、新月社同仁的挚爱
第五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新闻文学文体
        一、新闻文体小说历史回眸
        二、助推报告文学的创生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的建构
        一、杂文、小品文的缘起
        二、话剧文体的建构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治与教育的关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最后的绝唱:秋白素描(论文提纲范文)

瞿秋白其人
《福建民报》采访
友朋情深

(8)作为自传文学的《朝花夕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传文学与创作心态
    第一节 《朝花夕拾》文体界定
    第二节 现实“纷扰”与创作心态
    第三节 精神危机下的自我诉求
第二章 对“回忆之我”的自我认定
    第一节 自然童真的自我形象
    第二节 关怀底层的自我形象
    第三节 充满叛逆的自我形象
    第四节 开拓新思想的启蒙者形象
第三章 对“现实之我”的自我建构
    第一节 双重自我的相互交错
    第二节 “他者”与自我建构
    第三节 自我的思想超越
第四章 对自传文学的启示
    第一节 对传统传记的继承
    第二节 自传文学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精神自我的重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一、叙述者的声音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三、语言文字叙事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 Words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鲁迅与瞿秋白的友情绝唱(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年来万事同”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谊[J]. 曹放. 国家人文历史, 2021(18)
  • [2]还将远意问潇湘[J]. 曹放. 厦门航空, 2021(09)
  • [3]宗璞小说研究[D]. 何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4]鲁迅的书法:民国文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D]. 陈凤琪.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5]泰戈尔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现代的传播和影响[D]. 岳亚骏(Arjun Giri). 辽宁师范大学, 2020
  • [6]《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D]. 崔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7]最后的绝唱:秋白素描[J]. 张晓东. 档案春秋, 2019(06)
  • [8]作为自传文学的《朝花夕拾》研究[D]. 黄立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
  • [10]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D]. 施新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