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制冷压缩机冷却水的安装使用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任阔,潘茂华[1](2021)在《小型蚕种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实例》文中认为蚕种冷库是桑蚕种生产的基础设施。本文以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蚕种场冷库升级改造为例,介绍了以氨作制冷剂、以盐水为载冷剂的蚕种冷库系统设计要点。
张宇[2](2020)在《氨制冷系统冷凝器选择》文中认为常用的冷凝器类型有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3种。首先介绍了氨制冷系统的原理及组成,然后分别介绍了3种型式的冷凝器的特点及应用条件,之后计算和分析了这3种冷凝器的能耗、占地面积和投资,提出氨制冷系统中水冷式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的优缺点。最后根据现场调研、用户反馈及工作经验分析,得出针对特定装置及用户需求的最佳的冷凝器类型选择的建议。
黄波[3](2019)在《基于全局间接热集成和经济性分析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等现代大型煤化工过程,提高全系统能效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大型煤化工系统中,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联系紧密,将两者同步优化可有效提高全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本文提出了分支热回收蒸汽循环超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用于同步优化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HR-UTLS)的通用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采用模拟与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用不同单一气化技术和组合气化技术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的HR-UTLS进行了优化,比较了不同方案的能效和经济性;对变换单元、甲烷化单元和HR-UTLS进行了同步优化,考察了甲烷化反应器级数与循环气抽取位置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建立的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以及经济性分析模型,能从全局的角度,对现代煤化工过程的技术比较、工艺过程优化提供方法支撑,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分支热回收蒸汽循环的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HR-UTLS)超结构,将HR-UTLS超结构模型和Duran-Grossmann热集成模型耦合,构建了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对一个测试案例的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进行了同步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通过热量集成实现“热袋”(heatpocket)内部流股能量的梯级利用,从而减少了公用工程系统的锅炉燃料煤消耗量;通过分支热回收蒸汽循环将蒸汽、锅炉水在不同过程之间分配,实现了全局间接热集成。公用工程系统可为不同过程提供不同压力等级和用途的蒸汽,实现热公用工程的优化配置。(2)基于Aspen Plus,模拟了采用固定床气化炉(FBG)、水煤浆气化炉(CSG)和粉煤气化炉(PCG)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的关键单元。对于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工艺,考虑了全激冷(FQ)、辐射-激冷(RQ)和辐射-对流(RC)三种合成气冷却方式,包含了 7种气化-冷却技术的组合工艺,模拟结果用于全局热集成和能效分析。在GAMS软件上建立全局优化模型,其中包括循环冷却水系统模型、废水处理系统模型和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以(?)效率最大为目标,对各方案进行了全局优化。结果表明,煤制天然气系统各工艺方案的能效从高到低依次为:PCG-RC(61.7%)>CSG-RC(60.3%)>FBG-FQ(60.2%)>PCG-RQ(58.3%)>CSG-RQ(55.3%)>PCG-FQ(53.7%)>CSG-FQ(50.2%)。当采用水煤浆气化或粉煤气化技术时,气化炉出口处合成气采用辐射-对流冷却方式可有效提升系统的能效,CSG-RC比CSG-FQ的能效高10.1个百分点,PCG-RC比PCG-FQ的能效高8.0个百分点。基于固定床气化(FBG-FQ,60.2%)、采用辐射-对流冷却方式的水煤浆气化(CSG-RC,60.3%)以及粉煤气化(PCG-RC,61.7%)的煤制天然气系统能效差异不大。(3)构建了煤制天然气(SNG)系统的经济性评估模型,采用分步优化法,确定了基于不同气化-冷却技术组合的煤制天然气系统适宜的最小传热温差(HRAT),对各方案的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进行优化,考察了气化技术及其合成气冷却方式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年产40亿Nm3 SNG的工厂,当采用气化-冷却技术组合为 FBG-FQ、CSG-FQ、CSG-RQ、CSG-RC、PCG-FQ、PCG-RQ 和 PCG-RC 的工艺时,换热网络最佳的HRAT分别为25℃、25℃、30℃、40℃、25℃、35℃和35℃;总投资分别为221.1亿元、272.1亿元、268.4亿元、278.8亿元、292.1亿元、289.6亿元和298.0亿元;煤价每上升100元/t时,各方案SNG生产成本分别增加0.298元/Nm3、0.268 元/Nm3、0.250 元/Nm3、0.250 元/Nm3、0.249 元/Nm3、0.229 元/Nm3 和 0.229 元/Nm3。块煤价格在122.5~350.0元/t时,生产价格最低的三种方案依次为:FBG-FQ<CSG-RC<(CSG-RQ或PCG-RC),即FBG-FQ方案的生产成本最低,其次为CSG-RC方案,煤价低于210.0元/t时,CSG-RQ方案生产成本低于PCG-RC方案,否则PCG-RC方案的成本低于CSG-RQ方案。无论是采用水煤浆气化还是粉煤气化技术,辐射-对流冷却方式的经济性最好,全激冷冷却方式的经济性最差。(4)采用单一固定床气化工艺时,会有占总煤量30%左右的末煤富余,采用固定床气化加气流床气化的组合气化工艺可消耗富余的末煤。对FBG-CSG(CSG-RC耦合FBG-FQ)方案和FBG-PCG(PCG-RC耦合FBG-FQ)方案进行了全局热集成优化,两者总投资分别为246.1亿元和258.7亿元,比单一气化FBG-FQ方案的总投资多了 25.0亿元和37.6亿元,块煤价格低于302.8元/t时,SNG净成本排序为FBG-PCG>FBG-CSG>FBG-FQ,随着煤价的升高,三种方案的 SNG 净成本差异减小,煤价超过 302.8 元/t 时,FBG-CSG方案的SNG净成本将低于FBG-FQ方案,煤价超过332.5元/t时,FBG-PCG方案的SNG净成本将低于FBG-FQ方案,煤价越高组合气化方案的竞争力越强。对于组合气化方案FBG-CSG,进入生化处理单元的废水比FBG-FQ方案的少了 41.6%,比单一气化CSG-RC方案的少了 16.4%。(5)在考虑整个系统经济性情况下,对甲烷化单元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变换单元和甲烷化单元数学模型,同步优化了甲烷化单元的拓扑结构和操作条件、变换单元的操作条件、热回收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的操作条件以及换热网络的换热面积。结果表明,当采用5个甲烷化反应器,循环气从第4个反应器出口抽取时净现值最大,为29.28亿元,反应器数量为5时比反应器个数为3、4、6和7时的净现值分别高了 0.804亿元、0.107亿元、0.705亿元和1.023亿元,甲烷化单元的反应器数目为4或者5时经济性较好。与基准案例相比,同步优化后,换热面积减少了 6.37%,对于年产40亿Nm3SNG的规模,变换-甲烷化单元和公用工程单元建设投资分别减少了 0.60亿元和3.55亿元,年节省费用1095万元。
徐勤华[4](2019)在《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制冷技术应用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电力资源的消耗,我国电力资源紧张匮乏,所以对制冷技术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利用天然冷源和废热等低品位热源,研制高性能低能耗的制冷系统,是制冷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其传热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及运行的经济性。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温的高低,影响到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高低,进而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的节能状况。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有效利用外界不饱和空气中的潜在能源,以及过热制冷剂蒸汽排出的低品位热源和太阳能等,来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使冷却水水温下降,以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从而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COP值,使制冷系统更加节能。本文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三种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1)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2)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3)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本文还对不同降低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间接冷却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均值比直接冷却高2.69%;采用“降温除湿再降温”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值最高,分别比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高4.26%和 7.07%。
刘军[5](2019)在《基于电动压缩式热泵的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食品生产工艺中,物料的反复加热和冷却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与热污染。将低温余热高效回收用于生产工艺是实现该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方向。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动压缩式热泵的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系统,从电动压缩式热泵及巴氏杀菌环节研究入手,围绕新系统构建展开深入研究。1)分析食品行业中巴氏杀菌环节的用能特点及现有工业余热回收技术,提出利用电动压缩式热泵技术回收杀菌环节余热的技术方向。2)通过分析电动压缩式热泵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探究电动压缩式热泵应用于巴氏杀菌环节的优势:一方面,实现电动压缩式热泵一机两用,同时满足杀菌环节的冷热需求,另一方面,可将非标准化热泵设备与巴氏杀菌生产线工艺流程以及空间上进行有机结合。3)针对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系统的构建提出直接式系统与间接式系统两种路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采用间接式系统对生产环节的影响最小,投资最少,但经济性较直接式系统(改造巴氏杀菌机)略差。4)以和路雪冰淇淋生产线为例,开展针对性工程实践研究。利用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新系统的制定,并围绕系统节能性展开工程性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新系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李卓玛[6](2019)在《小型全封闭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研制及性能分析》文中指出压缩机是制冷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为了真实有效的评估压缩机的性能,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制冷设备厂家开发新产品,优化压缩机的设计和分析设备存在问题的必要步骤。本文就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根据GB/T 5774-2016中要求的测试方法,选定量热器法和液体质量流量计法分别为主,辅测法,并进行了测试系统传感器的选择和关键参数控制策略的研究,基于此设计了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对其中的关键部件,如量热器,过冷器等进行了改进,保证测试系统测量准确性高、调节能力快、稳定性好。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搭建完成后进行了测试前的系统调试,正式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参数偏差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量热器漏热量仅占测试制冷量的0.29%,远低于标准所要求的不超过制冷量的5%;主辅制冷量最大偏差在3.96%,满足国标要求。状态运行参数,指标参数都表明该实验装置符合标准要求。最后就实验所得参数,对其进行了不确定度B类评定,以此评估制冷压缩机的性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传感器精度等级的合理选配,降低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吸、排气压力传感器精度为0.1级,质量流量计为0.25级或者功率计为0.2级,其他传感器精度保持不变是性价比最高的精度组合,两种组合的制冷量不确定度减少量均在20%以上。
蒋云凤[7](2019)在《基于遗传算法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运行研究》文中认为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广泛又能耗巨大的部分,本文以中央空调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方法,能够在不更换原系统用能设备的前提下,达到节能优化与智慧运行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了具有良好稳定性能的中央空调水系统实验装置。具体工作包括实验装置的设计,流量、压力、温度等测量仪表的选型安装,能效测试软件的设计等。当置信因子取为2时,实验装置因波动引入的温度测量误差小于0.2℃,流量测量误差小于0.2m3/h,扬程测量误差小于0.4kPa,电功率测量误差小于4W。(2)建立了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能耗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压缩机、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数学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3%;通过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设备自身和各设备间的物理约束的分析,提出了中央空调水系统的频率控制模型。(3)设计了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运行遗传算法。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特性,证明了优化算法解决节能运行问题的必要性。通过对遗传算法解决最优化问题思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MATLAB的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运行算法。(4)研究和分析了遗传算法对水系统节能运行的优化效果。通过算法的收敛过程验证了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运行算法设计的合理性,并从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上分析解释了算法的输出策略的控制原理。对遗传算法优化前后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能效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设计的遗传算法对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运行具有节能的效果,在30%70%的设计负荷区间,压缩机的平均节能率为16.8%,冷冻水泵的平均节能率为51.0%,冷却水泵的平均节能率为55.0%。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最大节能率为37.4%,最小节能率为15.5%,平均节能率为26.8%。
张志强[8](2016)在《基于氨介质的远洋渔船冷冻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远洋渔船无论在船舶性能方面还是捕获能力方面都有了显着的提升,但传统制冷系统的低效性、低环保性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渔船制冷系统大量的设计经验及技术表明,氨作为制冷介质在渔船上的使用是完全可行的。最新版国内规范、法规也通过拟定氨制冷介质的安全使用措施,放开了其在国内渔船上的使用限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在渔船上合理、安全地使用氨制冷介质,对我国渔船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蓬莱京鲁船业先后交付的24艘多功能远洋渔船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以氨为制冷介质制冷系统的各种重要难题,详细介绍了以氨为制冷介质公约适应性及可行性研究、氨制冷介质的冷冻系统设备及管材研究、冻结间设计布置、氨制冷介质的效能及冷冻品质稳定性研究等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船级社以及国际环保组织规范中有关氨制冷介质的使用要求和限制条件,阐明了公约适用性及可行性。通过比较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和氨泵强制供液系统的优劣性,确定系统制冷方式;根据远洋渔船的作业特点和制冷要求,确定适用于本船的氨制冷系统,并选定主要制冷设备。为保证氨制冷的设计合理性,文中分别从舱室布置、设备选型、保温处理等方面对冻结间设计布置。介质氨与氟利昂在各方面性能的比较,有力说明氨作为替代型制冷介质的优劣性;测定秋刀鱼、鱿鱼冻结过程的中心温度变化,计算冻结动力学参数,分析秋刀鱼、鱿鱼在冻藏过程中感官、蛋白质、脂质、组织形态等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冷冻条件(温度)对渔获物品质的影响。
原惠惠[9](2016)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生产中,人们都对低温要求越来越高。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却因容积系数和排气温度的限制,不能达到较低的蒸发温度。所以,多级压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青睐。本文自行设计搭建了一台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实验装置。双级压缩系统是将压缩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单个阶段压比较小,两个压缩机均能稳定运行。根据设计工况和参数,首先进行了初步的理论计算。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对系统主要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和选型。并根据系统控制需求对系统的测控部分也进行了设计与选型。然后,自组装搭建一套实验工作装置。该套装置中使用的量热器是新型套管式电量热器,电加热棒外套铜管,卷制成套管式电量热器。制冷剂通过电量热器时,被电加热棒加热,电加热棒的功率即系统制冷量。其测量结果准确快速,大大缩减了测量时间。自行设计安装的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经过实验稳定性验证后,通过实验考察了制冷剂充注量,冷却水流量,蒸发温度,手动调节阀开度对双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实验数据,分析原因并对双级压缩系统进行合理改进。实验中使用精密手动调节阀调节中间压力,转子流量计调节冷却水流量,接触式调压器调节蒸发温度。经过实验调整后的双级压缩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实验数据表明该装置制冷剂充注量为1.8kg时,系统COP比较大。在蒸发温度-30℃,冷却水流量7kg/min,手动调节阀开度为0.1时,系统COP达到最大值,即1.06。此时,阀门开度对应的中间压力为0.63MPa左右,高低温压缩机压比分别为2.48和3.45,排气温度分别为102℃和78.6℃,有效解决了单级压缩系统蒸发温度低时,压缩机压比大,排气温度高的问题。同时,该制冷系统可作为实训装置平台,随时可以测试双级压缩系统各设备进出口的热力学状态参数,能够为冷藏冷冻、热泵循环系统用的双级压缩系统的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分析的依据。
李豆豆[10](2016)在《涉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及扩散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涉氨制冷企业的爆炸性增长,氨制冷机房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一种“谈氨色变”的氛围。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氨泄漏事故,本文通过对涉氨制冷机房进行调查,设计泄漏隐患排查方法,从排查结果总结了氨泄漏事故的的特点、容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以及泄漏原因,并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指出目前在预防及控制氨泄漏扩散所做工作的不足。为了说明这些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本文运用FLUENT模拟软件分析了氨泄漏扩散的规律,研究了影响氨泄漏扩散的因素,对氨扩散规律进行细致分析,依据氨在不同状态下泄漏的的浓度图等,提出控制氨泄漏的建议以及泄漏后的应对措施。本文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从氨制冷机房工艺和设备出发,确定涉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的方法。通过排查,总结出氨制冷机房目前现状、容易泄漏的设备及其点位,归纳氨制冷机房内氨泄漏扩散预防及控制方面所做工作的不足。(2)简要概括了设备典型的泄漏情况和原因。(3)为了提出合适的改进措施,从理论出发,构建氨泄漏扩散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现场测定,计算泄漏各参数,通过比较不同的气体泄漏扩散研究方法,选定fluent模拟软件,从实际出发构建物理模型。(4)通过模拟氨泄漏扩散情况,分析氨在不同泄漏状态下的扩散规律,再结合实际排查情况,对目前氨制冷剂房存在的对氨泄漏扩散预防及控制措施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二、氨制冷压缩机冷却水的安装使用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制冷压缩机冷却水的安装使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型蚕种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蚕种冷库氨制冷系统的特点 |
2 蚕种冷库氨制冷系统主要工作参数 |
1)冷凝温度: |
2)蒸发温度: |
3)压缩机吸气温度: |
4)压缩机排气温度: |
3 河南省蚕种冷库氨制冷系统的设计 |
3.1 冷库库容面积 |
3.2 冷库冷却方式 |
3.3 蚕种冷库冷负荷估算 |
3.3.1 库容量 |
3.3.2 机械负荷 |
3.3.3 冷凝温度 |
3.3.4 蒸发温度 |
3.3.5 压缩机理论输气量计算 |
3.4 冷库库房保温设计 |
3.5 冷库线路设计 |
3.6 冷库照明光源设计 |
3.7 冷库通风换气及防鼠害设计 |
3.8 库房其它特色设计 |
4 蚕种冷库的运营情况 |
(2)氨制冷系统冷凝器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氨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1.1 氨制冷系统的组成 |
1.2 氨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
2 冷凝器的类型 |
2.1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
2.2 水冷式冷凝器 |
2.3 蒸发式冷凝器 |
3 方案比选分析 |
3.1 能耗分析比较 |
3.1.1 蒸发式冷凝器能耗计算 |
3.1.2 水冷式冷凝器的能耗计算 |
3.2 占地比较 |
3.3 投资比较 |
4 结论 |
(3)基于全局间接热集成和经济性分析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煤制天然气系统工艺概述和研究进展 |
2.1.1 煤制天然气系统概述 |
2.1.2 煤制天然气系统研究进展 |
2.2 全局热集成概述和研究进展 |
2.2.1 热集成基础 |
2.2.2 全局热集成概述 |
2.2.3 基于HRL系统的全局间接热集成方法 |
2.2.4 基于UTLS的全局间接热集成方法 |
2.2.5 全局质量和热量集成研究进展 |
2.3 模拟和优化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局间接热集成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
3.1 热回收和公用工程系统(HR-UTLS)超结构 |
3.2 全局间接热集成数学模型 |
3.2.1 HR-UTLS模型 |
3.2.2 热集成模型 |
3.3 模型验证 |
3.3.1 典型热集成过程描述 |
3.3.2 数学模型 |
3.3.3 优化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制天然气系统模拟及HR-UTLS优化 |
4.1 研究方法 |
4.2 煤制天然气过程模拟 |
4.2.1 空分单元(ASU) |
4.2.2 气化单元(GSFU) |
4.2.3 变换单元(WGSU) |
4.2.4 酸性气体去除单元(AGRU) |
4.2.5 甲烷化单元(METHU) |
4.2.6 各方案的关键流股流量和系统余热量 |
4.3 全局优化模型 |
4.3.1 HR-UTLS的配置 |
4.3.2 废水处理单元模型 |
4.3.3 循环冷却水系统模型 |
4.3.4 整体模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R-UTLS优化结果 |
4.4.2 能量效率和(?)效率 |
4.4.3 煤耗量 |
4.4.4 动力消耗 |
4.4.5 循环水耗量 |
4.4.6 系统水耗量 |
4.4.7 CO_2排放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一气化方式煤制天然气系统热集成及能量经济性分析 |
5.1 问题描述和研究方法 |
5.2 数学模型 |
5.2.1 换热网络面积估算方法 |
5.2.2 建设投资估算模型 |
5.2.3 生产成本估算模型 |
5.2.4 净现值(NPV)估算模型 |
5.2.5 整体模型 |
5.3 换热网络最小温差(HRAT)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影响 |
5.3.1 HRAT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物耗和能效的影响 |
5.3.2 HRAT对煤制天然气系统经济性影响 |
5.4 气化-冷却方式对煤制天然气系统整体经济性影响 |
5.4.1 最佳HRAT的确定 |
5.4.2 能效、(?)效、煤耗与水耗 |
5.4.3 建设投资和总投资 |
5.4.4 生产成本 |
5.5 敏感性分析 |
5.6 全厂公用工程和水系统 |
5.6.1 全厂水平衡 |
5.6.2 全厂蒸汽平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组合气化方式煤制天然气系统热集成及能量经济性分析 |
6.1 流程构造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组合气化方案的能量集成分析 |
6.3.2 组合气化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组合气化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变换单元、甲烷化单元和HR-UTLS同步优化 |
7.1 问题描述和研究方法 |
7.1.1 案例描述 |
7.1.2 研究方法 |
7.2 WGS-METH单元结构 |
7.2.1 变换单元结构 |
7.2.2 甲烷化单元结构 |
7.3 数学模型 |
7.3.1 WGS-METH单元模型 |
7.3.2 动态焓区间模型 |
7.3.3 整体模型 |
7.4 结果和讨论 |
7.4.1 模型验证 |
7.4.2 反应器数量与循环气抽取位置对净现值(NPV)的影响 |
7.4.3 分步优化法与同步优化法比较 |
7.4.4 优化案例与基准案例比较 |
7.4.5 能量目标和经济性目标优化结果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工作成果 |
(4)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 |
1.1.2 冷凝器的类型及特点 |
1.1.3 蒸发式冷凝器的推广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
1.2 蒸发式冷凝器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蒸发式冷凝器的节能研究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发式冷凝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 |
2.1 空气与水的传热传质及焓差的推动作用 |
2.2 水温降低对冷凝温度及制冷系统的影响 |
2.2.1 制冷量变化对比 |
2.2.2 耗功变化对比 |
2.2.3 制冷系数变化对比 |
2.3 过热制冷剂气体对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 |
3.1 引言 |
3.2 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 |
3.3 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除湿 |
3.4 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除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1 引言 |
4.2 速冻实验冷库系统 |
4.2.1 实验装置设计及运行工况 |
4.2.2 蒸发器及冷凝器 |
4.2.3 实验原理图 |
4.3 改建后的实验台介绍 |
4.3.1 实验系统介绍 |
4.3.2 实验用制冷剂 |
4.3.3 蒸发式冷凝器 |
4.3.4 实验装置的其它部件 |
4.4 测量方法与测量装置 |
4.4.1 主要测量装置 |
4.4.2 温湿度的测量 |
4.4.3 流量测量 |
4.4.4 压力测量 |
4.4.5 功率测量 |
4.5 实验材料 |
4.6 实验步骤 |
4.6.1 准备工作 |
4.6.2 启动制冷系统 |
4.6.3 实验记录 |
4.6.4 停止制冷系统 |
4.7 注意事项 |
4.8 数据误差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5.1 实验条件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数据处理 |
5.3.1 制冷量的计算 |
5.3.2 冷凝器热负荷的计算 |
5.3.3 制冷系数的计算 |
5.3.4 能效比的计算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初次实验的问题与改进 |
5.4.2 无负荷时不同进风处理方式下水温及处理后冷凝器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
5.4.3 带负荷时不同进风处理方式下水温及处理后冷凝器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
5.4.4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冷凝压力的影响 |
5.4.5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压缩机耗功的影响 |
5.4.6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制冷系数与能效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电动压缩式热泵的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余热利用技术综述 |
1.2.1 直接换热技术 |
1.2.2 热泵技术 |
1.3 食品行业巴氏杀菌环节的余热特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压缩式热泵 |
2.1 热泵的起源及发展 |
2.2 热泵的分类 |
2.3 热泵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
2.3.1 逆卡诺循环 |
2.3.2 制冷循环的改善 |
2.4 影响热泵效率的因素 |
2.5 几种制冷循环形式对巴氏杀菌余热回收的启示 |
2.6 热泵用于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中的优势及难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巴氏杀菌余热回收利用方案设计 |
3.1 食品行业巴氏杀菌的工艺分析 |
3.2 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流程 |
3.2.1 利用热泵技术直接回收物料余热的方案 |
3.2.2 利用热泵技术间接回收物料余热的方案 |
3.3 主要计算公式 |
3.3.1 能耗计算方法 |
3.3.2 经济性评价方法 |
3.4 余热回收方案对比 |
3.4.1 能耗分析 |
3.4.2 经济性分析 |
3.4.3 系统优缺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和路雪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试验验证 |
4.1 和路雪的工艺流程 |
4.1.1 工厂简介 |
4.1.2 和路雪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4.2 实施方案 |
4.2.1 方案设计 |
4.2.2 热泵主机选型 |
4.2.3 试验装置的搭建 |
4.2.4 机组的非标设计 |
4.3 试验结果验证 |
4.3.1 试验结果分析 |
4.3.2 节能性分析 |
4.4 经济及环保效益 |
4.4.1 项目投资 |
4.4.2 系统运行成本 |
4.4.3 经济性及环保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小型全封闭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研制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概况 |
1.2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工作概述 |
2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研制 |
2.1 压缩机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
2.2 测试系统传感器选型 |
2.3 测试系统工况控制策略 |
2.4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 |
2.5 本章小结 |
3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应用结果分析 |
3.1 实验研究 |
3.2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压缩机性能测试不确定度分析 |
4.1 不确定度概述 |
4.2 量热器法不确定度分析 |
4.3 液体流量计法不确定度分析 |
4.4 排气压力对制冷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
4.5 基于不确定度分析的传感器选配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基于遗传算法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中央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
1.2.2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研究 |
1.2.3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方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中央空调水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 |
2.1 中央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
2.2 实验装置的设计 |
2.2.1 实验装置的结构概况 |
2.2.2 水循环配备管路的设计 |
2.2.3 系统能效测试原理 |
2.2.4 传感器与变频控制器的选型和安装 |
2.3 中央空调能效计量系统设计 |
2.3.1 数据采集系统 |
2.3.2 数据终端系统 |
2.4 传感器的标定与实验装置的稳定性测试 |
2.4.1 传感器的标定 |
2.4.2 实验装置的稳定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央空调水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中央空调水系统各用能设备数学模型 |
3.1.1 制冷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3.1.2 冷冻水泵数学模型 |
3.1.3 冷却水泵数学模型 |
3.1.4 各用能设备数学模型的参数辨识 |
3.1.5 各用能设备能效模型的验证分析 |
3.2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参数约束条件 |
3.2.1 设备自身的物理约束 |
3.2.2 设备之间的物理约束 |
3.3 中央空调水系统能效模型的简化 |
3.4 中央空调水系统能效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算法 |
4.1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运行特点 |
4.2 遗传算法 |
4.2.1 遗传算法的概述 |
4.2.2 遗传算法在最优化问题的研究方法 |
4.3 中央空调节能优化运行的遗传算法设计 |
4.3.1 编码与解码的方案设计 |
4.3.2 适应度函数 |
4.3.3 算法参数的选取 |
4.3.4 遗传算子的设计 |
4.3.5 遗传算法的终止条件 |
4.3.6 遗传算法的寻优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优化结果分析 |
5.1 算法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
5.2 算法优化的控制策略分析 |
5.3 算法优化的节能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基于氨介质的远洋渔船冷冻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远洋渔船冷冻系统发展现状 |
1.2.1 远洋渔船常用制冷介质 |
1.2.2 远洋渔船常用制冷方式 |
1.2.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氨介质公约适应性及可行性研究 |
2.1 公约概述 |
2.2 氨制冷介质公约适应性 |
2.2.1 NK规范适应性 |
2.2.2 DNV规范适应性 |
2.2.3 台湾验船中心规范适应性 |
2.2.4 国内渔船规范适应性 |
2.2.5 国际公约适应性 |
2.3 氨制冷介质突破规范的可行性研究 |
2.3.1 NK规范的可行性条件 |
2.3.2 DNV规范的可行性条件 |
2.3.3 台湾验船中心规范的可行性条件 |
2.4 氨制冷介质渔船安全保障措施 |
2.4.1 规范对氨气的检测要求 |
2.4.2 材料、设备的选用及焊接工艺要求 |
2.4.3 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
2.4.4 制冷设备安全保护措施 |
2.4.5 配备氨防护设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制冷介质的冷冻系统设备及管材研究 |
3.1 冷冻系统设备概述 |
3.2 氨制冷系统的主要制冷设备组成 |
3.2.1 制冷压缩机 |
3.2.2 船用卧式冷凝器 |
3.2.3 船用高压贮液器 |
3.2.4 氨泵和低压循环桶组合设备 |
3.2.5 高压油分离器 |
3.2.6 船用中间冷却器 |
3.2.7 船用气液分离器 |
3.3 制冷系统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
3.3.1 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 |
3.3.2 氨泵强制供液系统 |
3.4 远洋渔船的氨制冷系统选定 |
3.5 冷冻系统管材的选择及工艺的研究 |
3.5.1 冷冻管材的选用 |
3.5.2 冷冻管焊接技术研究 |
3.5.3 冷冻管焊接工艺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结间的设计布置 |
4.1 冻结间概述 |
4.2 氨制冷系统冻结能力的匹配 |
4.3 冻结间的布置原则 |
4.3.1 冻结间外部通道布置原则 |
4.3.2 冻结间内部通道布置原则 |
4.3.3 冻结间内部风机布置原则 |
4.4 冻结间保温处理研究 |
4.4.1 喷涂工艺法 |
4.4.2 灌涂工艺法 |
4.5 冻结间的效用试验研究 |
4.5.1 冻结装置密性试验方法 |
4.5.2 冻结装置风机通风试验 |
4.5.3 冻结间装置冻结能力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氨制冷介质的效能及冷冻品质稳定性研究 |
5.1 氨制冷介质的效能研究 |
5.1.1 氨与氟利昂制冷性能比较 |
5.1.2 氨与氟利昂环保性能比较 |
5.1.3 氨与氟利昂气化潜热比较 |
5.2 氨制冷渔获物冷冻品质稳定性方法探究 |
5.2.1 渔获物冻结过程温度测定法 |
5.2.2 渔获物冻结速率计算方法 |
5.2.3 渔获物品质评定方法 |
5.2.4 渔获物解冻工艺 |
5.3 渔获物动力学参数研究 |
5.4 冷冻品质研究 |
5.4.1 鱿鱼冷冻品质研究 |
5.4.2 秋刀鱼冷冻品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级压缩 |
1.2.2 量热器 |
1.2.3 制冷剂 |
1.2.4 中间压力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2 双级压缩制冷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
2.1 制冷剂选择 |
2.2 系统设计 |
2.3 理论计算 |
2.3.1 设计工况 |
2.3.2 中间压力的确定 |
2.3.3 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装置部件设计计算及选型 |
3.1 实验装置主要设备 |
3.1.1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
3.1.2 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
3.1.3 套管式中冷器的设计计算 |
3.1.4 电量热器的设计计算 |
3.1.5 热力膨胀阀的选型计算 |
3.2 实验装置测控系统 |
3.2.1 电磁阀 |
3.2.2 干燥过滤器与视镜 |
3.2.3 压力控制器 |
3.2.4 压力表与温度巡检表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装置搭建 |
4.1 实验装置概述 |
4.2 实验装置构成 |
4.3 实验装置搭建 |
4.3.1 主要设备系统搭建 |
4.3.2 电路系统搭建 |
4.3.3 水路系统搭建 |
4.4 系统检测 |
4.5 实验装置的运行 |
4.5.1 实验装置运行前的检查 |
4.5.2 实验装置运行操作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分析 |
5.1 实验介绍 |
5.2 实验数据与分析 |
5.2.1 中间压力 |
5.2.2 制冷剂充注量 |
5.2.3 系统性能 |
5.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设备清单 |
附图A1 实验装置框架 |
附图A2 测量面板和控制面板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涉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及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氨制冷机房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氨泄漏扩散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方法研究 |
2.1 制冷机房工艺介绍 |
2.1.1 氨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 |
2.1.2 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
2.2 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及分析 |
2.2.1 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 |
2.2.2 数据分析 |
2.3 设备泄漏原因及典型泄漏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气泄漏扩散模型的构建 |
3.1 氨泄漏扩散的动态机理 |
3.2 氨气泄漏扩散基本假设 |
3.3 氨泄漏类型划分及计算 |
3.3.1 按泄漏的时间划分 |
3.3.2 按泄漏的裂口大小划分 |
3.3.3 按泄漏后的组成划分 |
3.4 氨泄漏扩散模型 |
3.4.1 氨泄漏模型 |
3.4.2 氨扩散模型 |
3.5 氨泄漏扩散规律研究方法的选择 |
3.6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泄漏源对扩散规律的影响 |
4.1.1 泄漏速率对氨扩散规律的影响 |
4.1.2 结果对比分析 |
4.1.3 泄漏位置对扩散规律的影响 |
4.1.4 结果对比分析 |
4.2 机械排风与自然通风对扩散规律的影响 |
4.2.1 机械排风 |
4.2.2 门自然通风 |
4.2.3 进出口式自然通风 |
4.2.4 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扩散规律研究方面的建议 |
5.1 氨气泄漏报警仪安装 |
5.2 事故排风机的选择 |
5.3 应急反应区 |
5.4 泄压面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氨制冷压缩机冷却水的安装使用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型蚕种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实例[J]. 张静,任阔,潘茂华. 北方蚕业, 2021(02)
- [2]氨制冷系统冷凝器选择[J]. 张宇. 当代化工, 2020(11)
- [3]基于全局间接热集成和经济性分析的煤制天然气(SNG)系统优化研究[D]. 黄波.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D]. 徐勤华. 山东大学, 2019(02)
- [5]基于电动压缩式热泵的巴氏杀菌环节余热回收系统研究[D]. 刘军. 燕山大学, 2019(03)
- [6]小型全封闭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研制及性能分析[D]. 李卓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遗传算法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运行研究[D]. 蒋云凤.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8]基于氨介质的远洋渔船冷冻系统设计研究[D]. 张志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9]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D]. 原惠惠. 郑州大学, 2016(02)
- [10]涉氨制冷机房泄漏排查及扩散规律研究[D]. 李豆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