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江堰市向峨乡中低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道亮[1](2020)在《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用地发生较大变化。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关规划的缺失导致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集约利用程度低、城乡用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本文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利用格网分析、核密度估计、聚类检验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识别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并以评价结果和用地现状为依据划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类型,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差异性显着,整体上表现出小规模、细碎化的用地特征。东部和东南部传统农耕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和聚集程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大;北部和西南部丘陵和山区居民点沿河谷呈带状空间分布特征,用地规模相对较小,聚集程度较低,零星分布特征明显。(2)整体上,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呈高值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2005-2015年,用地规模高值聚集区和低值聚集区呈减小趋势,且高值聚集区向南部转移,而核密度估计高值区向东部转移,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呈现出大规模低密度和小规模高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3)20005-2015年,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数量和面积呈增加趋势,平均斑块面积有所降低,斑块间离散程度增加,但形态趋于规则,集聚程度增强。相较于2010-2015年,2005-2010年农村居民点变化较为剧烈,居民点数量增加2 250个,增长率为23.54%,面积增长1 097.64公顷,增长率为17.84%;2010-2015农村居民点数量和用地规模微弱减少,居民点数量减少450个,减少率为3.84%,面积减少220.86公顷,减少率为3.05%。(4)根据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得到海拔、坡度、离道路距离和耕地面积是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主导因素,其次离水源距离、离城区距离和园地面积也有一定的影响,且居民点在空间上表现出低海拔、低坡度、道路、城镇和水源地指向性。(5)整体上,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较高,较适宜及以上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总面积的64.96%,但仍存在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人均用地面积较大等问题,具有较大的整治空间。因此根据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并结合居民点用地现状将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和“迁移合并型”四种优化模式,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马元波[2](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本文以都江堰猕猴桃产业为例,针对本地区该产业发展的历史延革、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促进本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进行总结研究,提出都江堰猕猴桃提质增效对策建议,力求解决猕猴桃产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都江堰区域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发展,支持区城广大果农持续增收达小康,也为各猕猴桃产区提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实践示范和有益借鉴,推动猕猴桃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产业兴旺”的示范带动作用。内容主要包括:(1)梳理猕猴桃产业发展状况。立足国内及四川和都江堰等区域,收集整理猕猴桃产业发展状况,进行面积、产量、产值和品种等方面的数据比较。重点对都江堰市近十年的猕猴桃产业发展数据进行梳理整理和典型总结,以及该产业在都江堰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表现研究和发展态势分析,为都江堰下一步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借鉴。(2)进行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的潜力分析。对猕猴桃提质增效内涵进行认定,围绕土壤环境、种植技术、政策导向、经营主体等方面分析了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的6大制约因素,即土壤退化与地力下降、生产物化技术管理水平偏低、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经营主体内在活力不强、支持发展政策不配套、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专业水平不高。(3)提出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根据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的所需的规划、建设、队伍、科技、政策等五个方面10项条讨论建议,即明确发展思想与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改善土壤与生产配套、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强化职业化培训以及经营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和病虫害防治科技攻关,加强政策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本论文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都江堰猕猴桃提质增效对策研究,不仅与引领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新常态相对应,有助于推进都江堰区域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发展,支持区城广大果农持续增收达小康。而且也将为四川乃至全国各猕猴桃产区提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实践示范和有益借鉴。
张博异[3](2019)在《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价值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刻不容缓。2012年,党的十八大开始把“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建设中;2018年,又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到“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树立正确发展思路,推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切实做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相结合共同发展。都江堰市因水文化、道教文化而兴起,在此背后支撑的是都江堰市饱含生物多样性特点的广袤森林资源。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都江堰市蕴藏的丰厚森林资源,将都江堰市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经济优势,确保都江堰市林下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都江堰市森林资源和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对其价值开发的主导模式进行分析。首先基于林下经济,分析都江堰市现有的林下养种模式;接着分析了都江堰市建立在森林山地上的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其次针对两种价值开发的主导模式发现其存在的不足:林业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经营后劲不足;森林旅游经营管理混乱,现有管理机制落后;旅游市场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组合更新滞后。最后以森林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为立足点,探索适合都江堰市特点的森林资源价值开发利用路径。即发展森林康养,丰富旅游新业态;发展森林碳汇业;发展非木质认证林产品及深加工,打造森林生态产品产业链;构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最后从森林资源管理、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信息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确保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价值。
苏姗[4](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与MCE-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以都江堰市为例》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与物质基础,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纽带。土地利用变化涉及生态平衡、粮食安全、城乡发展等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问题,是人地关系最直接的反映。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分析其动态演变、影响机制,进而模拟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缓解人地矛盾、科学规划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十字方针,即“东进、西控、南拓、北改、中优”,而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又是集自然、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名城,自然承担了“西控”中最重要的生态涵养、文明传承的载体功能。然而,当前正处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为此都江堰市需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鉴于此,论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空间分析、动态度与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综合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基于MCE-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2025年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情况,进而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土地流转情况三个方面的分析,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在2005-2015年间,耕地、建设用地、园地转换面积最活跃,并且耕地在研究时段的近十年一直处于减少状态,主要流向建设用地,虽然随着农村居民点整合或拆旧使得部分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但园地的转入也使得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显然耕地表现为“入不敷出”。草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转出量略小于转出量,三者与其他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不明显。(2)运用景观指数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内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耕地、林地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斑块个数增加,斑块面积、聚集度减少,破碎化加剧;与之相反,建设用地呈现连片发展趋势;林地、耕地占景观面积比重最大,但随着都江堰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者的优势度在逐年降低,而建设用地的优势斑块愈来愈明显;同时,三期土地类型景观水平上的分维数和形状都朝简单化、规则化方向发展(3)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因素,如坡度、道路、河流、行政中心等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显着。其中,耕地多分布在坡度低缓、靠近河流和远离市中心的区域;而建设用地在坡度较低、距离河流、道路和行政中心较近的区域明显增多,得出该用地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受河流、道路、行政中心的吸附作用较强;林地集中分布在远离市中心、坡度适中的山地、丘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草地、园地和其他用地分布较分散,占地规模较小。(4)多标准评价下的CA-Markov模型能更好的模拟都江堰市LUCC。本次研究从自然、社会两个方面甄选出五类影响因子,通过多标准评价(MCE)方法制作适宜性图集,结合CA-Markov模型模拟了2015年土地利用情况,并与同年实际对比,在数量上和空间上均通过了检验,模拟效果较为理想。(5)预测了未来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情况。本次研究重演MCE-CA-Markov模型,以2015年为基期数据预测2020年、2025年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得出耕地、林地和其他用地面积仍持续减少,其中受规划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林地减少速度相对和缓,与此相反,建设用地不断增长,水域、草地变化不大。整个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差异逐渐缩小,趋于稳定。
任一心[5](2018)在《基于景观格局的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体现,即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区域内的景观格局特征,有助于把握该区域土地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研究区景观总体规划的布局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土地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需不断保持生态的整体性,因此将景观格局分析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相结合,对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内在规律、提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合理建议具有现实意义。都江堰市工业与旅游业并重,有较大的城镇用地需求、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耕地保护需求及生态用地需求,同时存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因此对都江堰市展开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探索区域土地节约集约与生态高效利用。本文在分析和总结现有学者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基础上,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对象,对都江堰市进行综合分区,在GIS地理信息技术和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的支持下,对都江堰市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构建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展开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从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出发,结合传统的时间尺度,对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2016年都江堰市各区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变化呈现以下特点:各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为:Ⅲ区>Ⅴ区>Ⅳ区>Ⅱ区>Ⅰ区,2010-2016年各区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上处于发展期,且越靠近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越高。(2)2010-2016年都江堰市各区景观格局变化呈现以下特点:(1)Ⅰ区林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大;(2)Ⅱ区林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景观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减小;(3)Ⅲ区耕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景观多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4)Ⅳ区林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景观多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5)Ⅴ区耕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景观多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升高。(3)都江堰市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如下:都江堰市各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Ⅰ区>Ⅲ区>Ⅳ区>Ⅴ区>Ⅱ区。2010-2016年间,(1)Ⅰ区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下降趋势;(2)Ⅱ区处于临界可持续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3)Ⅲ区处在基本可持续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4)Ⅳ区处于临界可持续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5)Ⅴ区处在临界可持续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4)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如下:(1)搞好林业建设,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资源;(2)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集约化经营水平;(3)坚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4)依托本区域山地特点与特色生态资源,综合开发本区旅游资源;(5)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综合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赵希翼[6](2018)在《县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都江堰市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用地作为保护和稳定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维护地区生态平衡,提供生态产品及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空间,对区域地质灾害防护、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城市无序扩张、生态用地过度开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导致耕地保护、建设用地开发与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优化以建设开发和农业生产为约束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对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利用景观格局空间胁迫评价方法,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对都江堰市现有一般性生态用地格局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及非生态用地的空间胁迫关系;其次从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能出发,以水资源保护、灾害防护、景观游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体生态服务功能,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识别出区域综合关键性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最后以核心型关键性生态用地作为生态保护的源,以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耕地保护压力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阻力面,构建出都江堰市生态用地空间保护的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模拟得到都江堰市最优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结论以下:(1)都江堰市2014年现有一般性生态用地为71804.52hm2,占全市总面积的59.42%。现有建设用地18646.19hm2,占全市总面积的15.43%,可开发建设用地潜力空间为3564.89hm2,仅占全市总面积的2.95%。由此可知都江堰市拥有良好的生态用地基础,但建设用地开发潜力不足。(2)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斑块合计77443个,斑块周长合计26073Km,一般性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邻接斑块数为28685个,其中与农业生产用地邻接斑块数占比为25.09%,与开发建设用地邻接斑块数占比为11.95%;一般性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邻接长度为8190.59Km,其中与农业生产用地邻接长度占比为2.87%,与开发建设用地邻接长度占比为11.95%。都江堰市现有一般性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邻接关系复杂,受开发建设用地影响较为明显。(3)都江堰市现有一般性生态用地受非生态用地影响面积达36167.05 hm2,占比达50.36%。受开发建设用地影响的一般性生态用地生态安全风险系数高达3.04。现有一般性生态用地受非生态用地胁迫程度较高,且受开发建设用地的胁迫程度高于农业生产用地,区域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开发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4)以水资源安全、灾害防护、景观游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体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结构,构成了都江堰市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通过空间识别,都江堰市西部及北部山区的关键性生态用地重要性等级明显高于市域东部及南部平原区,其中核心型关键性生态用地总面积为51919.61hm2,占全市总面积的42.96%,占一般性生态用地总面积的72.31%。(5)通过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确定了都江堰市生态用地的适宜规模为57110.76hm2,其中平原区占比7.13%,山区占比40.13%。该规模较现有一般性生态用地有所减少,但区域核心型关键性生态用地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整体生态功能有所增强,且极大的缓解了都江堰市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开发建设的空间结构性矛盾。
黄美菱[7](2018)在《基于RS、GIS的都江堰市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关系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包含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状况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生态安全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都江堰地区由于其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自然灾害频发、人类活动频繁等特征,生态环境敏感,分析评价该地区生态安全状况将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基于ENVI、ArcGIS及Fragstats等软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时空分析,并利用生态熵对生态中心间的能量转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都江堰市生态环境特征的分析,以PSIR框架模型为基础,对都江堰市1994年和2016年的影像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处理,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及社会经济这6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2)利用分级标准化和极差标准化对指标标准化,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综合指数来评价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1994年的综合指数均值为0.564,生态环境状况较好,主要位于Ⅰ级和Ⅱ级,2016年综合指数均值为0.439,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Ⅰ级和Ⅱ级范围减小,有下滑的趋势,比例范围处于动态变化中,且各等级之间界限明显。1994年整体生态环境较好,植被覆盖度高,人类活动较少;到2016年,北部山地植被覆盖度下降明显,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3)利用生态熵描述区域各乡镇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程度。计算各乡镇的综合生态熵值,分析研究区汇入汇出状况;并研究都江堰市基于距离、NDVI和地形起伏度的生态熵变化情况,生态熵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距离越远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植被覆盖度越高,生态熵值越低,生态质量越好;地形起伏度与生态熵成反比。
李黎[8](2017)在《耕地破碎化演变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都江堰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都江堰市作为“全域成都”第三圈层中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严守基本农田红线,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但都江堰市土地利用中仍存在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破碎化带来的土地利用效益低、土地整理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了都江堰市加快建成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步伐。本文对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程度进行测算和驱动机制分析,以期为都江堰市耕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将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运用到耕地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耕地破碎化测算、耕地破碎化驱动力的分析中,具体结论如下:(1)都江堰市2005、2009、2015年耕地核密度估算值均呈东南部集聚、西部北部零散分布特征。三期耕地样方分析表明耕地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平坝地区。样方分布与耕地核密度分布特征一致,单位样方内耕地斑块少的样方集中分布于低密度区,单位样方内耕地斑块多的样方集中分布于高密度区。(2)分析都江堰市耕地动态度可知,20092015年与20052009年相比,耕地整体动态变化幅度降低。耕地转入转出结果为:20052009年,都江堰市耕地共转入264.82 hm2,转出2388.36 hm2;20092015年,共转入面积894.95 hm2,转出1325.81hm2。耕地大面积转出为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3)耕地破碎度大小空间分布特征与耕地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存在一定联系。耕地破碎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稀疏地区,即都江堰市北部、中部地区;耕地破碎度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集聚地区,即东南部低平地区。2005、2009和2015年耕地破碎化综合得分分别为0.6328、0.6365、0.5392,这表明耕地破碎化程度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4)本文选取地形起伏度、坡度、河流作为影响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可知:耕地破碎度未能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耕地较为聚集的台地和丘陵地形上取得较高值;各个坡度内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耕地破碎化,在515°范围内耕地破碎度较高;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耕地破碎化程度大致呈降低趋势。(5)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比重、户籍总人口、非农业人口、人口密度、蔬菜瓜果产量等10个指标,作为影响耕地破碎化的社会经济和人文驱动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经济发展因素、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因素构成了影响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时空变化的社会人文驱动机制。
刘姝[9](2015)在《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环境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目前,都江堰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时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农村表现的依然突出。都江堰是国家级生态农业保护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但现在的工业发展仍然是以机械加工制造、印刷包装、食品加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仍然较大,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这些都对都江堰市的环境治理造成了巨大压力。都江堰市作为“万村计划”中整县推进县,“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村庄环境连片整治。为科学合理地开展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分析评价,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结合地形分布涉及区域的行政区边界、土地利用现状图、污染源分布等资料,将都江堰市按照“市域整体-生态环境控制单元-关键敏感因子”三个层级进行划分。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初步掌握都江堰市生态特点及生态敏感因子;另外,通过查阅参考文献,了解区域生态评价的先进理念及技术手段,结合区域现场调研及资料分析结果,将评价区域划分为虹口控制单元、青城山—都江堰控制单元、紫坪铺控制单元、山前平原控制单元四个区域,结合国家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和《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从生态健康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响应四个方面,筛选了26个评价指标构建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都江堰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得出都江堰市各控制单元和整个市的农村生态环境26个关键评价指标的优先序及以下四个主要环境问题:1、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包括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率不高、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部分已建畜禽污染处理设施达不到相应的处理要求;2、总体上化肥过量施用,高达295.5千克/公顷.年,特别是都江堰市的农业主产区-山前平原区域,种植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3、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龙池-虹口与汶川接壤一带,以及青城山镇、紫坪铺和灌口镇一带,为土壤侵蚀极敏感区域,易于发生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破坏。特别是受到“5.12”地震影响,北部和西部区域部分山体出现滑坡,岩体松动,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部分严重受损,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4、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虹口、龙池、灌口、向峨和蒲阳都是地质灾害极敏感区域,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评价结果可为环境管理决策者优化决策提供参考,以便集中投入环保资金,优先对一些关键地段、敏感地段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胡译[10](2014)在《3S技术在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经济活动贯穿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是自然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强度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渐短缺,土地利用的变化也逐渐加快,人类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破坏,所以对于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以及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研究则是以都江堰市三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图为基础,结合3S技术对该TM图像进行详细的分类解译,并利用其分类结果统计计算了研究区的各生态指数,以此来讨论分析都江堰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该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情况。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形成了都江堰市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根据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分为5个一级类:林地、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未利用土地。又将林地细分为有林地和疏林地及其他;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细分为湖泊、河流以及滩涂湿地。(2)形成了都江堰市的土地利用分类图: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再针对所形成的影像对象根据其光谱、形状、纹理特征建立具体的分类规则;然后根据形成的规则,对每个时期的遥感图像进行分类信息的提取;最后对其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最终得到都江堰市三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效果图。(3)都江堰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监测分析: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都江堰市三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其分析结果表明了在1994年至2009年的十五年期间,都江堰市区域内林地面积有所减少,水域湿地面积由于紫坪铺水库的建立有所增加,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明显的增长许多。然后选取计算了各土地利用分类的比例以及生物丰度指数、水源涵养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壤退化指数和综合环境指数等自然生态基本指标,对研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不管这十五年发生怎样的变化,其研究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状况基本一致,没有发生明显的破坏。
二、都江堰市向峨乡中低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江堰市向峨乡中低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时空演变特征 |
3.1 格网分析 |
3.2 核密度估计 |
3.3 聚类检验 |
3.4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及含义 |
3.4.2 县域尺度景观格局指数 |
3.4.3 乡镇尺度景观格局指数 |
4 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4.1 各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
4.1.1 海拔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影响 |
4.1.2 坡度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影响 |
4.1.3 河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影响 |
4.1.4 道路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影响 |
4.1.5 城镇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影响 |
4.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影响因素探测 |
5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
5.1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
5.1.1 指标的选取与分级量化 |
5.1.2 权重的确定 |
5.1.3 评价模型 |
5.1.4 评价结果 |
5.2 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
5.2.1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原则 |
5.2.2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实践情况 |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猕猴桃产业发展及提质增效研究动态 |
2.1 猕猴桃产业发展状况 |
2.1.1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状况 |
2.1.2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发展状况 |
2.2 研究动态 |
2.2.1 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内涵认定 |
2.2.2 相关研究 |
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础理论 |
3.2.2 主要方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逐步发展成熟 |
4.1.1 由零星分散化种植向集约规模化种植发展 |
4.1.2 由农户单一投入向社会多元化投入发展 |
4.1.3 由传统粗放种植向绿色标准化生产发展 |
4.1.4 由家庭式产销向组织化经营发展 |
4.1.5 由单一物化服务向科技专业化服务发展 |
4.2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不断 |
4.2.1 组织模式不断创新 |
4.2.2 质量监管不断创新 |
4.2.3 生态防控不断创新 |
4.2.4 产业互动不断创新 |
4.3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明显 |
4.3.1 促进农业种植结构优化 |
4.3.2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
4.4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
4.4.1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
4.4.2 促进农民增长作用明显 |
4.5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面临的主要问题 |
4.5.1 土壤退化与地力下降的问题 |
4.5.2 生产物化技术与管理水平不配套的问题 |
4.5.3 基础设施配套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低下的问题 |
4.5.4 经营主体内在活力不强的问题 |
4.5.5 促进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的问题 |
4.5.6 社会化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明确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
5.2.2 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5.2.3 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5.2.4 开展病虫害防治科技攻关 |
5.2.5 加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5.2.6 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价值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
1.4.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 都江堰市森林资源和价值开发现状分析 |
2.1 都江堰市概况 |
2.2 都江堰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2.2.1 森林土地储蓄现状 |
2.2.2 森林动植物资源现状 |
2.3 都江堰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3 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价值开发现有模式分析 |
3.1 林下养种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
3.1.1 笋用竹种植 |
3.1.2 三木药材与其他林下药材 |
3.1.3 林下蔬菜种植 |
3.1.4 林下养殖与野生动物驯养繁育 |
3.2 森林旅游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
3.2.1 依靠森林资源的生态旅游模式 |
3.2.2 依托森林山地的文化旅游模式 |
3.2.3 依托森林山地的乡村旅游模式 |
3.3 现有模式价值利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3.3.1 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经营后劲不足 |
3.3.2 经营管理意识薄弱,现有管理机制落后 |
3.3.3 旅游市场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组合更新不及时 |
4 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价值开发利用路径探究 |
4.1 发展都江堰市森林康养产业,丰富森林旅游新业态 |
4.1.1 都江堰市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 |
4.1.2 建设森林康养小镇,构建森林康养全产业链 |
4.1.3 森林康养产业价值体现 |
4.2 发展都江堰市森林碳汇业,助力生态产业扶贫 |
4.2.1 都江堰市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价 |
4.2.2 森林碳汇助力产业扶贫 |
4.3 发展非木质认证林产品,打造森林生态产品产业链 |
4.3.1 建立以青城崖蜜为特色的非木质认证林产品 |
4.3.2 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传统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
4.4 构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强调森林的生态社会价值 |
4.4.1 都江堰市森林资源生态社会价值评价 |
4.4.2 构建都江堰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
5 都江堰市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套措施 |
5.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生态保护进程 |
5.1.1 加强林业管理机构建设,稳定和丰富林业队伍 |
5.1.2 加强林政管理,建立林业发展生态保护措施 |
5.2 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2.1 建立健全林权保护管理制度 |
5.2.2 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3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打造现代信息化林业 |
5.3.1 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究,打造信息化林业 |
5.3.2 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高林业科技的贡献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景观格局与MCE-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以都江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
1.2.2 LUCC模拟研究方法进展 |
1.2.3 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度变化 |
3.1.2 土地利用类型流转 |
3.2 都江堰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2.1 景观指数的选取 |
3.2.2 类型水平的格局特征分析 |
3.2.3 景观水平的格局特征分析 |
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环境因素 |
4.1.1 坡度因子 |
4.1.2 河流因子 |
4.1.3 交通因子 |
4.2 社会经济因素 |
4.2.1 行政中心 |
4.2.2 人口因子 |
4.2.3 经济因子 |
5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 |
5.1 模型概述 |
5.1.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5.1.2 马尔科夫模型 |
5.1.3 CA-Markov模型 |
5.1.4 MCE模型 |
5.2 LUCC模拟过程与精度检验 |
5.2.1 MCE-CA-Markov模型构建 |
5.2.2 Markov转移矩阵 |
5.2.3 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构建 |
5.2.4 模拟结果及精度检验 |
5.3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 |
5.4 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基于景观格局的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1.2.2 景观格局研究 |
1.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数据收集 |
1.3.5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3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
3.2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分析 |
4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1 景观优势度变化分析 |
4.2 景观多样性变化分析 |
4.3 景观破碎度变化分析 |
5 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5.1 指标数据标准化结果 |
5.2 评价指标权重值 |
5.3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
5.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5 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县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都江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生态用地的内涵与分类 |
2.2 生态用地空间结构分析 |
2.3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方法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内容 |
3.3.1 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 |
3.3.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3.3.3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的生态用地空间优化 |
3.4 数据与方法 |
3.4.1 数据及资料来源 |
3.4.2 研究方法 |
3.5 技术路线 |
4 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 |
4.1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2 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空间胁迫分析 |
4.2.1 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空间邻接分析 |
4.2.2 都江堰市一般性生态用地的空间胁迫程度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5.1 水资源安全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5.2 灾害防护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5.3 景观游憩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5.4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5.5 综合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识别 |
6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的生态用地空间优化 |
6.1 都江堰市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分析 |
6.1.1 建设用地扩张“源”提取 |
6.1.2 建设用地扩张阻力面构建 |
6.1.3 建设用地扩张经济适宜性格局 |
6.2 都江堰市生态用地保护阻力模型 |
6.2.1 生态用地保护的“源”提取 |
6.2.2 生态用地保护阻力面构建 |
6.3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格局 |
6.3.1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模拟 |
6.3.2 不同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情景的生态保护效能评价 |
6.3.3 都江堰市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格局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RS、GIS的都江堰市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问题的界定 |
1.2.1 生态安全 |
1.2.2 生态熵 |
1.2.3 PSIR模型框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1.3.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熵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
2.1 PSIR模型相关研究 |
2.1.1 PSIR模型的来源 |
2.1.2 PSIR模型的原理 |
2.1.3 PSR模型主要类型 |
2.1.4 PSIR模型的运用概况 |
2.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2 评价单元的选择 |
2.2.3 评价方法 |
2.2.4 评价标准 |
2.3 生态熵相关研究 |
2.3.1 熵的来源 |
2.3.2 生态熵汇出与汇入 |
2.3.3 生态熵遵循的原则 |
2.3.4 生态熵变化规律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源 |
3.2.1 遥感数据 |
3.2.2 辅助数据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大气校正 |
3.3.2 研究区提取 |
第4章 都江堰市生态安全评价 |
4.1 研究区评价指标选取及分析 |
4.1.1 压力指标 |
4.1.2 状态指标 |
4.1.3 影响指标 |
4.1.4 响应指标 |
4.2 研究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价 |
4.2.1 数据标准化 |
4.2.2 权重确定 |
4.2.3 综合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都江堰市生态熵研究 |
5.1 都江堰市生态熵汇出与汇入 |
5.1.1 基于距离的生态安全熵 |
5.1.2 基于NDVI的生态安全熵 |
5.1.3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生态安全熵 |
5.2 生态熵与影响因子分析 |
5.2.1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
5.2.2 多元回归模型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耕地破碎化演变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都江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耕地破碎化概念 |
2.2 耕地破碎化成因 |
2.3 耕地破碎化评价 |
2.4 耕地破碎化驱动机制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 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
4.1 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 |
4.2 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样方分析 |
4.3 研究区耕地动态变化度 |
4.4 研究区耕地转移及流向分析 |
5 研究区耕地破碎化分析 |
5.1 耕地破碎化指标选取 |
5.1.1 耕地破碎化指标选取原则 |
5.1.2 耕地破碎化指标选取 |
5.2 耕地破碎度评价模型 |
5.2.1 熵值法 |
5.2.2 评价模型 |
5.3 研究区耕地破碎度测算结果与分析 |
5.3.1 各乡镇耕地破碎度评价结果 |
5.3.2 各乡镇耕地破碎度分析 |
6 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自然影响因素 |
6.1 地形起伏度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及演变规律 |
6.2 坡度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及演变规律 |
6.3 河流影响下的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及演变规律 |
7 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驱动机制分析 |
7.1 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社会人文驱动力 |
7.1.1 经济驱动力 |
7.1.2 人口驱动力 |
7.1.3 国家政策驱动力 |
7.1.4 历史人文驱动力 |
7.2 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社会人文驱动机制 |
7.2.1 驱动因子选取 |
7.2.2 驱动机制分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及建议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村环境的生态现状 |
1.2.2 农村生态环境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5.12”汶川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4 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评价体系建立 |
3.1 生态环境评价区域划分 |
3.1.1 虹口控制单元 |
3.1.2 紫坪铺控制单元 |
3.1.3 青城山-都江堰控制单元 |
3.1.4 山前平原控制单元 |
3.2 技术方法 |
3.2.1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计算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2.3 定量化评价 |
第4章 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及结果分析 |
4.1 评价指标实际值的确定 |
4.2 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赋分情况 |
4.3 指标分析 |
4.3.1 建立判断矩阵 |
4.3.2 计算权重及排序 |
4.4 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 |
4.5 评价指标差距分析 |
4.6 各控制单元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分析 |
4.6.1 虹口控制单元 |
4.6.2 紫坪铺控制单元 |
4.6.3 青城山-都江堰控制单元 |
4.6.4 山前平原控制单元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3S技术在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文化 |
2.3 气候条件及生态资源 |
2.4 经济发展 |
第3章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 |
3.1 数据的收集 |
3.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2.1 波段选择 |
3.2.2 大气校正 |
3.2.3 几何校正 |
3.2.4 影像的拼接与裁剪 |
3.2.5 图像增强 |
第4章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的面向对象分类解译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建立 |
4.2 研究区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 |
4.2.1 影像分割 |
4.2.2 分类规则的建立 |
4.2.3 分类信息的提取 |
4.2.4 分类结果的平滑处理 |
4.3 分类精度评价 |
第5章 都江堰市自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分析 |
5.1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分析 |
5.2 都江堰市自然生态状况分析 |
5.3 土地利用生态指标的应用 |
5.3.1 指标介绍 |
5.3.2 实验过程 |
5.3.3 都江堰市遥感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都江堰市向峨乡中低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D]. 孙道亮.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D]. 马元波.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3]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价值开发研究[D]. 张博异.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景观格局与MCE-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以都江堰市为例[D]. 苏姗.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景观格局的都江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任一心.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6]县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都江堰市为例[D]. 赵希翼.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7]基于RS、GIS的都江堰市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熵研究[D]. 黄美菱. 长安大学, 2018(01)
- [8]耕地破碎化演变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都江堰市为例[D]. 李黎.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9]都江堰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刘姝.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10]3S技术在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D]. 胡译.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