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施工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昱[1](2021)在《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四五”规划提出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进程。水库大坝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规模与数量的迅速扩张必然伴随着环境问题,尤其是施工阶段。一旦当其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或落实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水库大坝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水平进行评价,挖掘环境保护影响因素,探讨施工环境保护策略,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促进此类工程的绿色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因素。以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工程占地、交通运输、施工附企生产、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等多个环境破坏作用因素为切入点,分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两个阶段归纳总结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类型、来源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指标体系构建框架的选择提供思路。(2)构建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技术导则规定设计水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生态破坏控制、人群健康防护的指标体系框架;结合文献、规范标准和已掌握的环评资料进行指标初选;综合问卷可靠性检验结果和专家意见筛选并确立指标体系;参考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数量将指标的评价等级划分为差、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级,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对不同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说明。(3)建立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方法的论证比选,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耦合为EW-AHP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以避免信息缺失和主观判断引起的误差;选取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解决指标量化时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以此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精确度。(4)实例论证。对黄金峡水库大坝工程进行施工环境保护评价,验证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可靠度。同时,考察指标得分与非稳定区域边界线的关系,将指标分为重点整改、适度改进、优化调整、继续保持4类,以便明确改善次序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等级,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明娜[2](2021)在《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程度不断加强,综合性咨询应用也不断提升,定位至并列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同一高度。这对于工程咨询企业将会是理念转变、技术积淀、能力匹配的新管理发展“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当前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咨询需求模糊、成果形式化及碎片化倾向突显、综合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其高质量的开展实施。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从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需求识别的角度出发,探究咨询企业具体如何实施此项咨询业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需求的“痛点”是咨询企业可产生的“价值点”。本研究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及政策分析,归纳总结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服务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文本分析及半结构化访谈法识别分析出业务需求,从而构建出模型并且清晰绘制了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范围及产品需求清单。第二,结合识别出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需求,分析出其业务开展内容。本研究首先以霍尔三维工作体系为理论基础构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工作模型框架,进而依据合规合法原则对规划、策划、可行性分析等五大模块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工作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细化阐述业务核心内容,形成了可供实操的业务开展内容指引地图。第三,基于上述研究构建出面向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支撑环境。本研究首先根据访谈内容以及BPR理论推演,分析出除了业务组织以及信息化与技术管理之外的另一“使能器”,即外部市场,并且围绕着三大方面展开方式研究,最终构建了推进咨询业务顺利实施的支持保障环境。综上,本文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提供“做什么、如何做”的研究探索,以期能够基于理论有效支持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开展具体业务实操、促进指导我国优质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项目的实际落地实施。
贾紫涵[3](2020)在《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经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城市居民活动的主力军。随着人口的增多及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用地逐渐减少,地面资源紧缺,发展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近年来,城市地铁以其占地少、污染少、不堵车、方便、快捷等优势,在全国各大城市迅猛发展。但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地铁建设处于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交错的建设环境,极易引发大气、噪音、振动、水污染、地质水文及周围建筑等环境影响和破坏。因此,地铁建设过程中,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应加强环境管理,尽可能减少建设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以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其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风险识别和控制分析,首先在分析地铁建设环境影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大量已完类似工程相关数据,找到地铁车站建设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因素分析整理构建地铁车站工程环境影响案例资料数据库,为地铁建设环境影响风险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构建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与控制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粗糙集对工程属性进行约简,找到主要影响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PSO聚类分析筛选出与拟建工程相似案例。之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研究对象环境影响数据,从而制定环境管理目标。接着,构建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问题原因对策库。结合“海恩法则”原理,对地铁车站环境影响风险征兆、苗头等进行识别,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建立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预警体系。利用PDCA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地铁车站施工过程环境管理进行动态循环优化控制,并尝试将将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到施工过程环境管理中,辅助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决策。最后,将上述模型应用到北京地铁S站建设过程中,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地铁建设环境管理问题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解决途径。
马振雷[4](2020)在《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天津双青新家园为例》文中提出传统粗放的建筑施工现场中,土方工程量大、湿作业多,很多施工环节依靠手工完成,施工效率低的同时还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扬尘、噪声等污染。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对建筑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加快建筑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装配式建造方式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施工建造水平的同时还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特点。但装配式建筑的环境、社会等效益并没有被充分被社会所认识,增量成本高导致开发商不愿意开发,消费者也未能充分认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讨论中,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并且未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考虑,例如只关注了物化阶段装配式建筑带来的增量成本,却忽略了装配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良好的建筑性能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在社会维度,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大多属于定性研究,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因此,需要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综合定量的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其生命周期性能。本文应用了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CSA)的理论方法,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特点,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范围边界,提出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清单量化方法。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生命周期成本、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模型,并将此三个模型进行整合为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然后将其标准化为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数,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权重。应用上述评价模型,本文选取了分别使用装配式与现浇式建造方式建造的两个平面相同、面积相同、层数相同的高层混凝土住宅建筑。对其生命周期可持续性所包含的三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到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对比结果。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60.81的LCSA指数得分优于现浇式建筑49.75的LCSA指数得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明显好于现浇式建筑。
龙诗琪[5](202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震害损失的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全寿命费用》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我国的抗震设计思想和理论以及结构抗震形式都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基础隔震技术因其简单的施工工艺、良好的隔震效果以及成熟的理论方法,在众多的抗震技术中日益突出,并大量应用于生命线工程、公共建筑等具有重要社会作用和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结构中,这类建筑的安全性需要更高程度可靠度等抗震性能指标。此外,对于隔震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更缺乏统一评价指标的研究,制约了隔震技术更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全寿命评估方法,引入合理的折现率,研究了基础隔震建筑全寿命费用评估方法;并与传统结构进行了安全性、经济性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考虑随机地震激励的全概率信息,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性能量化指标,基于等价极值思想推导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结构易损性求解方法,并与传统易损性方法对比。研究表明:结构响应出现较大离散性和随机性,其等价极值概率密度函数随时间变化,具有演化特性和多峰性质,与通常假定的正态分布有很大差别。所提方法未造成信息的大量流失现象,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随机问题的本源性。2、基础隔震结构易损性分析。对基础隔震RC框架医院建筑进行研究,考虑地震激励和结构材料参数复合随机性;以上部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作为性能量化指标,完成隔震结构易损性分析,并与抗震结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有:隔震结构的等价极值概率密度曲线多峰性能减弱,响应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较小,更能经受地震激励和结构材料参数随机性的不利影响;具有明显的耗能效果,更高的安全性能储备,更能满足业主方的性能需求。3、建筑结构全寿命费用评估。考虑隔震层造价成本,分别计算了基础隔震结构和传统结构的初始造价。结合结构易损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评估了两种结构的损失期望。基于社会挽救生命成本,实现了结构震害时人员伤亡损失货币化。基于全寿命分析方法和支付意愿理论,研究了生产隔震支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并完成了结构环境成本的估算。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引入合理折现率,实现了建筑结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隔震结构的初始造价较之传统结构降低13.5%,结构损失期望降低78.8%,人员伤亡损失减少达92.7%,其环境成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全寿命总费用减少17.5%,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性、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以及环境友好性。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得到隔震结构最优全寿命费用,以促进基础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和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刘东辉[6](2020)在《软土地基既有建筑物在车辆激励下振动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不断进步,城市规模持续扩张,人们需要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交通网络得益于强烈的出行需求而快速发展。不少建筑物在交通荷载引发的环境振动作用下,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出现问题。本文研究的居民楼在居民区和工业区混合区中,居民楼所在区域地基属于软土地基,加之经常有重型车辆通过,而且居民楼临近街道,所以楼和楼中的居民每天多次遭受车致振动的作用。过度的环境振动可能对建筑物安全性和舒适性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需要有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车重、车速、车和房屋的距离以及路面情况等都会影响环境振动对建筑物的作用,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不同车速条件下,车致环境振动对建筑物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撰写论文过程中收获良多,首先了解了关于环境振动方面的丰富知识,掌握了使用ABAQUS建立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求解相关动力特性数据的方法。使用专业仪器试验得到建筑物在车致振动下各类响应数据,使用第二章所选取的评价标准对振动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现场实测找到车辆行驶允许的最大速度,并且对如何减少车致振动对建筑物和使用者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在日常使用中和结构优化两方面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引起环境振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简要的介绍,以及环境振动对建筑物和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解决交通荷载产生环境振动问题的必要性,交通荷载引起的投诉已经占振动投诉的20%。简短介绍了国内外对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交通荷载振动产生的原因。(2)对环境振动影响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评价量进行全面的介绍,对各国的评价标准,按照所需物理参数的不同进行分类归纳和学习,研究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合本文的评价方法。(3)以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建筑物的数值模型,利对建筑物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和振型。借助通过现场的仪器实测得到建筑物的固有频率及相关频谱数据,将现场的实测数据与所选取的舒适度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实测在某个车速情况下振动均满足规范要求,从而找到该路段的允许最大车速,对减少振动影响提出一些建议,并对我国环境振动评价标准的修订提供一些参照规范。
周鹏,宋鹭,刘磊,袁彦婷[7](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主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调整为建设单位自主验收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竣工环保验收可能面临的重大变动未履行环评程序、环保措施弱化引起居民投诉、验收标准复杂难选、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各异、施工期环境影响大、责任主体转换后面临监管加强等主要困难和问题,并从提高行业竣工环保自主验收质量的角度,指出建设单位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环保责任主体,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对照新标准要求提前做好应对及防护,及时解决居民的合理环保诉求,开展跟踪研究和环境影响后评价。
黄鑫[8](2019)在《强夯法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分析》文中指出强夯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着、施工速度快、费用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的处理。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利用重锤下落产生的强大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加固地基的方法。强夯法施工时会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巨大的冲击力会引发地基的振动,从而对周围的构筑物产生影响,影响精密仪器的工作,危害人体的健康。夯锤冲击力也会引起地面土粒振起扩散在空气中造成扬尘,造成空气污染,对周边环境产生危害,另外强夯施工时还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影响施工现场的工人以及周围的居民、动物。因此,本文基于现场试验、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的方式,对强夯施工引起的环境影响包括振动、扬尘、噪声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主要结论:(1)依据现场监测与数值分析结果,得到强夯法施工时产生的地面振动速度、振幅与夯击能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强夯施工引起地基竖向、水平向振动的影响范围。针对不同建(构)筑物类型,提出了适用于黄河冲积平原区的强夯施工安全距离控制标准。(2)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强夯工艺和土质参数对扬尘和噪声影响。试验表明,夯击能、夯锤形状、土中细粒含量、含水率等时影响扬尘和噪声的主要敏感性指标。得到了强夯施工扬尘浓度和噪声量的传播规律和影响范围。(3)在普朗特地基承载力模型的基础上,参考圆形基础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假设,研究强夯作用下土颗粒失衡的临界条件,推导了强夯法扬尘计算公式。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模型试验装置,并对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4)结合强夯法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给出了基于环境影响的强夯法设计施工要求,提出了控制环境污染的工程措施,以减少强夯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强夯法在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实施。
刘肖军[9](2019)在《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碾压混凝土(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碾压混凝土坝多位于高地震烈度的西南地区,在地震作用下大坝一旦发生破坏,将不仅影响大坝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次生灾害。因此,有必要开展碾压混凝土坝地震安全分析研究。碾压混凝土坝地震安全分析可从地震易损性和地震风险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地震易损性分析可预测各级地震荷载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坝达到或超过不同破坏等级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可分析地震作用下碾压混凝土坝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生命损失和社会环境影响。现有研究中碾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参数通常按照设计规范取值,忽略这些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精度的影响。碾压混凝土的压实质量空间分布可表征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因此本文在分析碾压混凝土材料特性及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碾压混凝土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分析的研究,可以为坝体结构地震安全评价和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依据,取得了如下的主要结论:(1)针对目前多元线性回归、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等碾压混凝土坝压实质量评价模型难以揭示压实质量与其影响参数的高维非线性关系,从而导致模型的精度、泛化能力和鲁棒性等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灰狼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压实质量评价方法,应用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为基础对随机森林进行参数寻优,提升模型的精度、泛化能力和鲁棒性。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与常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所提出的基于自适应灰狼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压实质量评价模型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63.4%、46.1%、48.8%,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38.4%、14.7%、12.2%。(2)针对目前碾压混凝土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未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不足,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构建压实度与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分层分仓数据建立考虑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压实质量对碾压混凝土坝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考虑压实质量影响时,碾压混凝土坝应力、坝顶位移、损伤区域等地震动力响应均会增大,不利于坝体安全稳定。(4)针对目前碾压混凝土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破坏指数计算、破坏等级划分无法综合反映坝体整体破坏情况不足,以及地震易损性常用的IDA方法存在地震动强度增量步长选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IDA方法的碾压混凝土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分析考虑压实质量影响时,碾压混凝土坝在不同等级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各个等级破坏的概率。(5)针对目前碾压混凝土坝地震经济损失计算中缺乏考虑经济价值不确定性以及尚未考虑极端地震荷载作用下出现溃坝洪水冲击时不同类型建筑经济损失率的不足,建立基于三维溃坝洪水模拟和改进盲数理论的地震经济损失计算模型,并开展了生命损失及社会环境影响研究,实现了碾压混凝土坝地震风险评价。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法从经济损失、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对碾压混凝土坝地震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陈曦[10](2019)在《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特征及三维减振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地铁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交通选择,但与此同时,地铁振动和噪声问题所带来的不舒适性和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及减隔振措施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地铁运行对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调研了南京地铁主要线路50m范围内建筑物的分布情况,选取南京市地铁某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对其邻近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的实测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振动传播规律和频率特征,提出了南京市地铁线路的减振方法和建议。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1)开展了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响应可采用最大振动速度来评价,将振动速度峰值与规定的限值相比较,目前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振动速度峰值均小于0.2mm/s,满足规定要求。地铁振动下装配式框架结构各层的柱、梁和楼板的实测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其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振动,即地铁对邻近建筑的振动影响具有方向性且以竖直方向的振动为主。(2)开展了地铁振动下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振动传播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竖向振动速度呈现出随着楼层的增加逐渐增大的趋势,虽这种增大在数值上变化较小,但各层楼板测点的实测结果曲线总体的变化趋势较明显;振动在同层传播时,并不是单调变化,在15米25米附近存在振动放大区,实测得到的数据证实了在以往文献中提到的距振源一定距离处存在振动放大区的现象。(3)开展了地铁振动下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频率特征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多层建筑物(如本文研究的4层结构),地铁振动下建筑物的实测响应频率主要集中在1030Hz之间,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频率出现在15Hz20Hz附近,有限元计算振动频率与实测结果略有差异,但均表现为低频振动,且频率特征不随着楼层的增加发生改变。(4)借鉴现有的地铁邻近建筑物振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结合现阶段各类减隔振方法,考虑南京市部分地铁线路已在采用的减振技术,对南京地铁邻近建筑结构的振动提出了减振建议。
二、建筑施工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施工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
1.2.2 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绿色施工理论 |
2.1.2 清洁生产理论 |
2.1.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 评价方法选择 |
2.2.1 指标赋权方法 |
2.2.2 综合评价方法 |
2.3 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分析过程 |
2.3.2 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1 指标来源 |
3.1.2 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3.2.1 指标体系的初选 |
3.2.2 指标体系的筛选 |
3.2.3 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 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
3.3.1 水污染防治 |
3.3.2 噪声污染防治 |
3.3.3 大气污染防治 |
3.3.4 固体废弃物处理 |
3.3.5 生态破坏控制 |
3.3.6 人群健康防护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模型 |
4.1 EW-AHP组合权重 |
4.1.1 客观权重 |
4.1.2 主观权重 |
4.1.3 综合权重 |
4.2 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 |
4.2.1 单指标未确知测度 |
4.2.2 多指标未确知测度 |
4.2.3 置信度识别及排序 |
4.3 施工环境保护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施工环境保护评价 |
5.2.1 基础数据统计 |
5.2.2 数据处理过程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施工环境保护策略分析 |
5.4 相关改善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2)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府投资项目的发展强劲,政府投资行为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 |
1.1.2 资源配置和经济方式的转变促使决策科学性重要程度不断提高 |
1.1.3 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的提出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政府投资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1 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念演进 |
2.1.2 国内外政府投资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问题研究 |
2.2 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的相关文献研究 |
2.2.1 保证项目成功背景下的前期综合性咨询 |
2.2.2 基于投资决策科学性的前期综合性咨询 |
2.2.3 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的现有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市场失灵理论 |
2.3.3 第三方理论 |
2.3.4 需求识别理论 |
2.3.5 霍尔三维结构体系 |
2.3.6 BPR理论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本文研究逻辑梳理 |
3.2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需求研究设计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开展内容研究设计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3.4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支撑环境研究设计 |
3.4.1 研究逻辑 |
3.4.2 研究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需求研究 |
4.1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服务必要性分析 |
4.1.1 在合法性依据背景下,适应新决策综合性咨询发展理念 |
4.1.2 政府投资项目与非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有所不同 |
4.1.3 重前期决策及审查,同时需注重事中事后评价监管体系 |
4.1.4 社会参与感较弱,应推动信息公开及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
4.2 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需求分析 |
4.2.1 基于文本分析的业务需求分析 |
4.2.2 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业务需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开展内容研究 |
5.1 以项目全生命周期技术集成为核心的霍尔三维工作体系 |
5.2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规划模块 |
5.2.1 规划模块业务流程分析 |
5.2.2 规划模块业务管理工作 |
5.2.3 规划模块业务核心内容分析 |
5.3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策划模块 |
5.3.1 策划模块业务流程分析 |
5.3.2 策划模块业务管理工作 |
5.3.3 策划模块业务核心内容分析 |
5.4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可行性分析模块 |
5.4.1 可行性分析模块业务流程分析 |
5.4.2 可行性分析模块业务管理工作 |
5.4.3 可行性分析模块业务核心内容分析 |
5.5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建设条件单项咨询模块 |
5.5.1 社会稳定风险评价咨询 |
5.5.2 环境影响评价咨询 |
5.5.3 节能评价咨询 |
5.6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其他专项咨询模块 |
5.6.1 投融资规划咨询 |
5.6.2 专项债实施咨询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支撑环境研究 |
6.1 业务组织支撑环境体系构建 |
6.1.1 构建与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
6.1.2 人力资源队伍培养与选拔 |
6.1.3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服务标准建设 |
6.2 信息化与技术管理支撑环境体系构建 |
6.2.1 前期综合性创新数据库 |
6.2.2 前期辅助决策BIM+GIS平台 |
6.3 外部市场支撑环境体系构建 |
6.3.1 政府规范引导 |
6.3.2 行业协会聚合引领 |
6.3.3 政府投资项目业主方信任支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5 拟达到的目标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人工神经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人工智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构建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与控制模型 |
3.1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内容与特点 |
3.1.1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基本内容 |
3.1.2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特点 |
3.2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控制模型构建思路 |
3.3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历史海量数据库 |
3.4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因变量因素分析 |
3.4.2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自变量因素与特征分析 |
3.5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识别与预测相关内容 |
3.5.1 建立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案例资料数据库 |
3.5.2 自变量因素RS约简分析 |
3.5.3 PSO聚类分析筛选相似案例 |
3.5.4 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和预测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风险 |
3.6 建立地铁车站工程环境影响风险控制计划模型 |
3.6.1 制定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控制目标 |
3.6.2 利用海恩法则分析各种环境影响风险可能产生的征兆和苗头 |
3.6.3 建立地铁车站工程环境影响问题原因对策库 |
3.6.4 建立环境影响预警分级体系与响应机制 |
3.6.5 构建预警响应对策库 |
3.7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动态优化控制模型 |
3.7.1 施工环境影响动态优化控制 |
3.7.2 动态更新环境影响目标及对策库 |
3.8 建立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与控制计算机软件系统 |
第四章 模型应用 |
4.1 北京地铁S站工程简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重难点分析 |
4.2 北京地铁S站环境影响风险识别与预测 |
4.2.1 北京地铁S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识别 |
4.2.2 环境影响风险征兆和苗头分析 |
4.2.3 工程属性约简 |
4.2.4 北京地铁S站相似工程案例筛选 |
4.2.5 BP神经网络预测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 |
4.3 北京地铁S站施工环境影响动态优化控制 |
4.3.1 北京地铁S站施工环境影响控制目标 |
4.3.2 确定控制周期 |
4.3.3 建立统计分析报表 |
4.3.4 PDCA动态循环控制 |
4.3.5 控制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控制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
5.1 软件介绍 |
5.1.1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
5.1.2 系统架构设计 |
5.2 功能实现 |
5.2.1 用户信息管理 |
5.2.2 风险管理 |
5.2.3 基本数据库管理 |
5.2.4 风险预警管理 |
5.3 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和预测计算机辅助软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天津双青新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
1.2.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1.2.2 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装配式建筑 |
2.1.1 装配式建筑历史与发展 |
2.1.2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 |
2.1.3 装配式建筑特点 |
2.2 LCA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2.2.1 LCA生命周期评价概念与发展 |
2.2.2 LCA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
2.2.3 LCA生命周期评价工具 |
2.3 LCC生命周期成本 |
2.3.1 LCC生命周期成本概念与发展 |
2.3.2 LCC生命周期成本技术框架 |
2.4 S-LCA社会生命周期评价 |
2.4.1 S-LCA社会生命周期评价概念与发展 |
2.4.2 S-LCA社会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
2.5 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2.5.1 LCSA生命周期评价概念与发展 |
2.5.2 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技术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的LCSA评价模型 |
3.1 装配式建筑的LCA评价模型 |
3.1.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3.1.2 清单分析 |
3.1.3 影响评价 |
3.1.4 结果解释 |
3.2 装配式建筑的LCC模型 |
3.3 装配式建筑的S-LCA评价模型 |
3.3.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3.3.2 清单分析 |
3.3.3 影响评价 |
3.3.4 结果解释 |
3.4 装配式建筑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3.4.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数 |
3.4.3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青新家园案例分析 |
4.1 案例概述 |
4.2 装配式8#楼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4.2.1 LCA环境影响评价 |
4.2.2 LCC生命周期成本 |
4.2.3 S-LCA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 |
4.3 现浇式9#楼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4.3.1 LCA环境影响评价 |
4.3.2 LCC生命周期成本 |
4.3.3 S-LCA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 |
4.4 LCSA对比分析 |
4.4.1 LCA对比分析 |
4.4.2 LCC对比分析 |
4.4.3 S-LCA对比分析 |
4.4.4 LCSA对比分析 |
4.4.5 启示和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震害损失的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全寿命费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地震易损性 |
1.2.1 随机非线性响应分析 |
1.2.2 抗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
1.2.3 隔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
1.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结构全寿命费用评估 |
1.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现状 |
1.3.2 隔震结构全寿命费用评估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概率密度演化理论 |
2.2.1 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
2.2.2 概率密度演化方程的求解步骤 |
2.3 基于极值分布的结构整体动力可靠度分析 |
2.4 结构地震易损性函数 |
2.5 案例分析 |
2.5.1 结构基本概况 |
2.5.2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
2.5.3 结构性能水平划分与易损性分析过程 |
2.5.4 结构地震易损性 |
2.6 与传统易损性分析方法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3.2.1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
3.2.2 非隔震结构初步设计 |
3.2.3 隔震层设计及验算 |
3.2.4 下部结构(支墩)及基础设计 |
3.3 工程案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3 结构特点 |
3.4 隔震结构设计 |
3.4.1 非隔震结构设计基本概况 |
3.4.2 隔震支座的选取与布置 |
3.4.3 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4 隔震层验算 |
3.4.5 隔震结构最终设计 |
3.5 传统抗震结构设计 |
3.6 隔震结构和抗震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3.6.1 地震易损性分析地震波的选取 |
3.6.2 地震波调幅 |
3.6.3 两种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3.6.4 两种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震结构全寿命费用评估 |
4.1 引言 |
4.2 建筑结构全寿命费用组成 |
4.3 建筑结构地震损失期望 |
4.3.1 地震危险性分析 |
4.3.2 地震损失期望 |
4.4 地震人员伤亡损失 |
4.4.1 改进生活质量指数LQI准则 |
4.4.2 社会挽救生命成本 |
4.4.3 地震人员伤亡损失评估 |
4.5 建筑环境成本 |
4.5.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模型 |
4.5.2 建筑结构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4.5.3 基于社会支付意愿(WTP)理论的建筑环境成本 |
4.6 抗震结构全寿命费用的计算 |
4.6.1 抗震结构初始造价 |
4.6.2 抗震结构地震损失期望 |
4.6.3 抗震结构人员伤亡损失 |
4.6.4 抗震结构的环境成本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隔震结构全寿命费用评估 |
5.1 引言 |
5.2 隔震结构全寿命费用的组成 |
5.2.1 初始造价 |
5.2.2 地震损失期望 |
5.2.3 地震人员伤亡损失 |
5.2.4 环境成本 |
5.3 隔震-抗震结构全寿命费用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附录1 《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 |
附录2 平均余命、个体挽救生命成本 |
附录3 《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应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软土地基既有建筑物在车辆激励下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交通荷载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机理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不同评价量的建筑物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 |
2.1 基于峰值速度及加速度的舒适度评价量 |
2.1.1 《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 |
2.1.2 《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 50868-2013) |
2.1.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 |
2.1.4 德国标准《建筑物内的振动:关于振动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DIN4150-3-1999) |
2.1.5 美国钢结构协会AISC-11准则 |
2.2 基于振幅和频率的舒适度评价量 |
2.2.1 Reiher和Meister评价准则 |
2.2.2 Lenzen评价准则 |
2.2.3 McCormick和Murray评价准则 |
2.2.4 Wiss-Parmelee评价准则 |
2.3 基于振动加速度级及振动速度级的舒适度评价量 |
2.3.1 振动加速度级和振动速度级计算方法 |
2.3.2 《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 50868-2013》 |
2.3.3 美国联邦交通署(FTA)标准 |
2.3.4 日本国家标准《振动限制法》 |
2.4 基于其他振动舒适度评价量 |
2.4.1 四次方振动剂量(VDV)准则 |
2.4.2 最小竖向振动频率评价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致建筑物振动测试与分析 |
3.1 测试方案 |
3.1.1 振动问题概述 |
3.1.2 振动测试试验 |
3.2 振动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环境激励测试 |
3.2.2 车辆激励测试 |
3.2.3 实测数据与现有规范的比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层建筑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4.1.1 软件介绍 |
4.1.2 有限元分析流程 |
4.2 特征值提取方法 |
4.2.1 子空间迭代法(Subspace) |
4.2.2 兰索斯迭代法(Lanczos) |
4.2.3 AMS(Automatic Multi-level Substructing) |
4.3 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
4.3.1 模型概况 |
4.3.2 模型在ABAQUS中的建立 |
4.3.3 模态分析结果 |
4.4 动力时程分析 |
4.4.1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4.4.2 直接积分法分析步骤 |
4.4.3 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主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竣工环保验收的基本情况 |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重大变动现象普遍,环评程序履行可能有缺失 |
2.2 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居民投诉居高不下 |
2.3 环境标准复杂多样,验收选择需谨慎 |
2.3.1 验收范围问题 |
2.3.2 标准执行问题 |
2.3.3 地方标准有关问题 |
2.4 文物历史建筑多,保护要求各异 |
2.5 施工时间长,环境影响不容小觑 |
2.5.1 地下水影响问题 |
2.5.2 施工爆破扰民 |
2.6 责任主体转换,事中事后监管加强 |
3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的对策建议 |
3.1 建设单位须高度重视自身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
3.2 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 |
3.3 采用新标准验收,提前做好应对和防护 |
3.4 及时解决居民的合理环保诉求 |
3.5 加强跟踪监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
4 结语 |
(8)强夯法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夯振动的影响及措施 |
1.2.2 施工对环境扬尘的影响 |
1.2.3 施工对环境噪声的影响 |
1.2.4 强夯法模型实验的设计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强夯施工振动影响分析 |
2.1 强夯施工振动现场试验研究 |
2.1.1 试验目的 |
2.1.2 试验方案 |
2.1.3 试验结果分析 |
2.2 强夯振动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 |
2.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2 静力分析 |
2.2.3 动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夯法施工扬尘和噪声的现场试验及分析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2.1 监测指标与方法 |
3.2.2 现场试验方案 |
3.3 扬尘试验结果分析 |
3.3.1 不同能级对扬尘的影响 |
3.3.2 不同夯击次数对扬尘的影响 |
3.3.3 不同测点对扬尘的影响 |
3.3.4 不同夯锤锤型对扬尘的影响 |
3.3.5 扬尘浓度的公式拟合及安全距离 |
3.4 噪声试验结果分析 |
3.4.1 不同能级对噪声的影响 |
3.4.2 不同夯击次数对噪声的影响 |
3.4.3 不同测点对噪声的影响 |
3.4.4 不同夯锤锤型对噪声的影响 |
3.4.5 夯击所得的噪声的公式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夯法施工扬尘机理及模型试验分析 |
4.1 试验目的 |
4.2 强夯过程起尘夯击能计算 |
4.3 试验设计 |
4.3.1 模型设计方案 |
4.3.2 试验方案设计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理论推导与模型试验验证 |
4.4.2 不同含水率对扬尘浓度的影响 |
4.4.3 不同锤底面积对扬尘浓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夯法施工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
5.1 强夯施工安全距离 |
5.1.1 强夯施工振动安全距离控制 |
5.1.2 强夯施工扬尘和噪声安全距离验算 |
5.2 强夯施工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碾压混凝土(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1.2.1 RCC坝压实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大坝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大坝地震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2章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研究数学模型 |
2.1 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特点分析 |
2.2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研究框架 |
2.3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数学模型 |
2.3.1 RCC坝压实质量评价模型 |
2.3.2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RCC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数学模型 |
2.3.3 考虑压实质量的RCC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数学模型 |
2.3.4 RCC坝地震风险分析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自适应灰狼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压实质量分析 |
3.1 碾压混凝土压实特性分析 |
3.2 RCC坝压实质量信息采集 |
3.2.1 RCC坝碾压施工信息采集 |
3.2.2 压实质量检测数据采集分析 |
3.3 基于自适应灰狼优化随机森林的压实度分析模型 |
3.3.1 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 |
3.3.2 随机森林算法 |
3.3.3 基于自适应灰狼优化随机森林的压实度分析方法 |
3.4 工程应用 |
3.4.1 交叉验证 |
3.4.2 模型性能分析 |
3.4.3 模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RCC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4.1 RCC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
4.1.1 地震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4.2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
4.2.1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坝料参数模型的建立 |
4.2.2 RCC坝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 |
4.2.3 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工程应用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压实质量对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IDA的 RCC坝地震易损性分析 |
5.1 研究框架 |
5.2 基于改进功效系数法的RCC坝地震综合破坏指数分析方法 |
5.2.1 地震作用下RCC坝破坏等级划分 |
5.2.2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综合破坏指数计算 |
5.2.3 基于变权原理的改进功效系数法 |
5.3 基于改进IDA法的RCC坝易损性分析方法 |
5.3.1 增量动力学法(IDA)原理 |
5.3.2 基于改进IDA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 工程应用 |
5.4.1 地震动的选取 |
5.4.2 RCC坝地震易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RCC坝地震风险分析 |
6.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6.1.1 概率性分析方法基本假定 |
6.1.2 地震加速度概率分布 |
6.2 基于三维溃坝洪水演进的RCC坝地震损失计算方法 |
6.2.1 三维溃坝洪水演进理论与方法 |
6.2.2 基于改进盲数理论的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
6.2.3 基于溃坝洪水演进特征的生命损失计算方法 |
6.2.4 基于溃坝洪水演进特征的社会环境影响计算方法 |
6.3 RCC坝地震风险分析方法 |
6.4 工程应用 |
6.4.1 地震危险性计算 |
6.4.2 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分析 |
6.4.3 地震损失计算 |
6.4.4 地震综合风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特征及三维减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地铁施工阶段振动研究 |
1.1.2 地铁运行阶段振动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关键问题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沿线邻近建筑物振动影响及建筑分布情况分析 |
2.1 地铁振动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2.1.1 地铁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 |
2.1.2 地铁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 |
2.2 南京已建地铁沿线邻近建筑结构的分布情况调研 |
2.3 小结 |
第三章 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实测 |
3.1 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工程概况 |
3.1.1 工程项目简介 |
3.1.2 外部工程与地铁位置关系 |
3.2 实测研究内容 |
3.2.1 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的实测研究内容 |
3.2.2 地铁运行引起邻近装配式建筑振动的传播规律研究内容 |
3.3 振动实测仪器选用 |
3.4 实测方案 |
3.4.1 控制测试点的确定及测点布置 |
3.4.2 现场实测安排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
4.1 地铁邻近地面振动实测结果分析 |
4.2 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实测结果分析 |
4.2.1 装配式框架结构柱实测速度响应实测结果分析 |
4.2.2 装配式框架结构梁速度响应实测结果分析 |
4.2.3 装配式框架结构楼板实测速度响应结果研究 |
4.3 地铁振动下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动力响应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1 地铁邻近建筑物振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基本过程 |
4.3.2 三维振动计算模型建立 |
4.3.3 框架结构振动速度响应模拟结果分析 |
4.4 地铁邻近建筑物实测振动评价指标确定 |
4.4.1 各国规程环境振动控制标准 |
4.4.2 本文振动评价指标采用 |
4.4.3 本文研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振动速度响应结果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传播规律及频谱特征研究 |
5.1 地铁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
5.1.1 地铁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柱的振动传播规律 |
5.1.2 地铁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梁的振动传播规律 |
5.1.3 地铁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楼板的振动传播规律 |
5.2 地铁邻近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频谱特征研究 |
5.2.1 振动频率研究相关理论 |
5.2.2 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频谱特性实测分析 |
5.2.3 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频谱特性有限元模拟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邻近框架建筑三维减振措施研究 |
6.1 地铁运行振动控制基本方法 |
6.2 地铁邻近建筑物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 |
6.2.1 基于建筑结构特征的减振理论与技术 |
6.2.2 基于隔振支座的建筑物基底隔振技术 |
6.3 地铁邻近框架结构三维减振措施提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文献 |
致谢 |
四、建筑施工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D]. 李佳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业务研究[D]. 高明娜.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 贾紫涵.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天津双青新家园为例[D]. 马振雷. 天津大学, 2020
-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震害损失的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全寿命费用[D]. 龙诗琪. 云南大学, 2020(08)
- [6]软土地基既有建筑物在车辆激励下振动研究[D]. 刘东辉.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主要问题研究[J]. 周鹏,宋鹭,刘磊,袁彦婷. 都市快轨交通, 2019(06)
- [8]强夯法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分析[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3)
- [9]考虑压实质量影响的碾压混凝土(RCC)坝地震易损性及地震风险研究[D]. 刘肖军. 天津大学, 2019(01)
- [10]邻近地铁装配式框架结构振动特征及三维减振措施[D]. 陈曦.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