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医学纠纷的防治

院前急救医学纠纷的防治

一、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韩换朋[1](2021)在《分析车祸外伤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措施与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车祸外伤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车祸外伤患者。将30例于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纳入研究A组,并以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干预。将30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纳入研究B组,并以质量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B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断改进与完善院前急救措施,可提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并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并促进医院稳定发展。

刘敏[2](2021)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急救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急救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生及护士长满意程度以及存活患者满意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救组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呼救至入院接受专业救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急救组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急救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2.00%(致残8例、死亡6例、医疗纠纷1例、投诉1例)明显低于参照组68.00%(致残15例、死亡9例、医疗纠纷4例、投诉6例),差异显着(P<0.05)。护理实施前,两组医生、护士长的满意评分相似(P>0.05),护理实施后,急救组医生、护士长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存活患者39例,急救组存活患者44例,急救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参照组71.79%,差异显着(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使患者更快的接受急救和专业救治,减少致残、病死灯不良事件的发生,医生和护士长对护理过程也更加满意,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使用。

董颖[3](2021)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11月我院接诊的48例危急重院前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院前急救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院前积极采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急救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院前急救时间、抢救时间、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指标、院前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医护配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患者急救成功率,预防医疗纠纷,缩短院前急救和抢救时间,提升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杜娟,倪约收,胡茹娴[4](2021)在《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治疗车祸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治疗车祸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玉溪市急救中心2019年1月—2020年6月院前急救的80例车祸伤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优质护理,将患者分级,并实施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及时出诊为(96.48±6.49)分、救护措施为(97.54±10.10)分、转运护理为(98.86±9.59)分;对照组的及时出诊为(90.49±6.86)分、救护措施为(91.94±10.43)分、转运护理为(93.68±9.23)分,观察组的急救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2、2.439、2.461,P=0.001、0.017、0.016)。观察组医疗纠纷率2.50%,对照组医疗纠纷率17.50%,观察组医疗纠纷率更低,治疗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5.00%,相比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7.50%,护理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结论对院前急救治疗车祸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驾车行驶的安全性。

彭玉霞,方慧冰,赵健敏[5](2020)在《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院前急救中心接收的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急诊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7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Pre-EMS),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管控的Pre-EMS,比较两组Pre-EMS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分析两组急性胸痛患者并发症、预后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Pre-EMS过程中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院内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控策略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的Pre-EMS,可有效缩短急救相关反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护理投诉率。

李轩[6](2020)在《吉林省急救医疗体系现状与急救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针对吉林省急救中心和各医疗机构急救科室的急救能力和急救从业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吉林省急救能力现状,了解吉林省急救资源配置现状以及资源配置公平性,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卫生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以期提高吉林省医疗急救救治能力。[方法]采用机构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各急救中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急救从业人员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表格对各单位进行发放回收,数据用IBMSPSS24.0和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吉林省急救体系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吉林省各急救中心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急救科室基本情况、人员组成情况和急救设施情况等。问卷内容包括吉林省急救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日常干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对工作的满意情况,工作中法律风险认知情况等。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评价急救设备与人员配置的公平性。[结果]1.全省各地区共计49家急救中心,1572名急救人员。吉林省急救中心普遍以差额拨款为主要的拨款方式。急救中心的运行模式以依托型为主,指挥型模式与独立型模式相辅相成。全省绝大部分市州的急救中心未开展设立下辖站点网络,能做到下辖急救站点的有12家,占比近全省四分之一。2.急救人员男女占比分别为51.3%和48.7%。急救人员年龄分布集中在30-50岁之间,最多的是30-40岁年龄层,占比30.3%。急救人员学历分布中大专占比最多,为37.5%。急救人员专业情况中护理专业占比34.0%,医学(西医)专业占比21.9%,其他专业占比39.2%。3.根据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建筑面积超过5000㎡急救车辆不应少于60辆,长春市远远高于标准。延边市、通化市、松原市、吉林市同样远远高于标准,梅河口市和辽源市高于标准,四平市达到标准,白城市急救中心建筑面积4430.32㎡有急救车14辆,低于国家标准。4.全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共计121个急诊科室,2613名急诊科人员。其中男性占比30.2%,女性占比69.8%。30岁以下占比34.8%,本科学历人数占50%以上,专业情况集中在护理与临床。医生集中在30-50最之间,护士集中在40岁以下,从医护的年龄分布可以看出吉林省公立医院急诊科的人员分布并未呈现老龄化,而是呈正态分布,梯队年龄很健康。5.急救车辆配置整体非常公平,各市间比较可以发现,通化、松原,辽源三个地区相比于其他市州车辆配置的公平性较差。急救人员配置整体绝对公平,各市间比较可以发现,松原、白城、吉林、白山相比于其他市州人员配置的公平性较差,白城人员配置合理性较差,辽源急救人员配置公平性不高。急救资源按地理分布配置的公平性相对较好。急救人员的曲线比急救车辆的曲线离公平线更远,急救人员的配置比急救车辆的配置公平性更不足。6.急救从业人员对急救工作关于收入待遇、责任风险、职称评定和工作强度四方面的满意程度情况中,超过40%的人在这四方面都选择了一般。医院培训是急救从业人员获取法律风险认知的主要途径。急救人员对法律法规的需求程度很高。[结论]1.吉林省急救信息网络建设有待完善,急救站的指挥调度不能及时高效,影响急救的出车效率。2.个别市州急救半径过大,存在急救资源浪费,急救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3.吉林省急救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薄弱,急救的法律知识匮乏,急需专业性法律培训。4.吉林省部分地区急救资源配置合理性欠缺,急救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短缺情况,急救人才稀缺。5.急救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医患纠纷多,对急救体系满意度低。

方娴[7](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林子[8](2020)在《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院前急救医疗作为急救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急诊医学的始发环节,有着救治的紧迫性、就诊的随机性、医疗环境的不可预知性、治疗条件的有限性、抢救的高风险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医疗风险也高于一般的医疗活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各个阶段都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文章通过对院前急救医疗现状、特点及相关医疗纠纷进行全面考察,重点梳理了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部分介绍了院前急救医疗概况,包括四种院前急救医疗模式(独立型、指挥型、附属型、综合型)和紧迫性、随机性、医疗环境不可预知性、治疗条件有限性、高风险性的院前急救特点,以及五个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阶段(通信、出车、现场急救、转运维持、交接),还有院前急救相关立法情况;第二部分笔者对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现状进行简单阐述,主要在所整理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相关案例的基础上,从医疗纠纷发生阶段、案件类型、医疗纠纷诉讼主体、证明责任、援引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主要提出:院前急救医疗法律主体问题、急救行为的证明问题、民事责任认定问题、法律适用和法律风险防控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准确界定法律主体、加强院前急救证据制度化建设、提高院前急救民事责任的认定水平、推进院前急救医疗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强化院前急救风险防控等方面具体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立足价值分析,提出在维护患方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保障院前急救医疗机构的正当利益,在法律的框架内院前急救医患双方的权益平衡,从而促进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金心蕊[9](2018)在《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人口稠密的江苏省内,院前急救所承担的日常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突发事件应对以及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十分艰巨。着眼院前医疗急救整体架构与建设,从体系化的角度对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的现状与改进对策展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目的:了解当前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现况,寻找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有助于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对策,以期填补省级层面院前医疗急救全面性、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从而推动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进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需求。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内的13家市级急救中心(站),部分数据内容涉及县级市急救中心(站)。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开展专家访谈对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立法现况和院前急救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采用率比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江苏省市级急救中心运行状况、基础建设、资源配置、调度出救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市急救中心建设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展开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各模块相关性分析以探索其潜在的联系;通过整理总结专家访谈内容了解院前急救工作开展中的问题与难点。研究结果:(1)院前医疗急救法律体系尚不成熟,法律位阶和效力较低,缺乏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对全国院前急救进行全局性、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各地区在院前急救具体开展过程中也缺少明确的界定和规制,医疗机构选择权、搬运伤者职责、院前公众紧急救助免责问题等方面易产生纠纷。(2)院前医疗急救模式仍不成熟,由于行政区域规划的不断变化,各地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仍处于整合完善阶段,社会急救知识普及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较低。(3)院前医疗急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市级急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状况、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运行水平等存在地区差异。(4)救护车数量与行业配置标准仍有差距,未能达到国家规定每五万人一辆救护车的标准。(5)院前医疗急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处于困境,专业医护工作队伍显着匮乏,每年人员流失率较高。(6)准确定位地点是院前医疗急救调度的重点,也是调度和出救过程中的难点。花费过多时间确认病患所在具体位置这一环节上,会延缓调度员分派救护车赶往现场的速度。建议:(1)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如急救技能的社会培训与资格认证、院前公众善意紧急救助责任的豁免、公众场所基础急救器械的配备标准。(2)优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提供。改进调度与出救过程中常见纠纷点,引入先进手机定位技术方便调度工作的开展,协同多部门畅通救护车行进路线。(3)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建设。创新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提高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薪酬待遇,加快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岗位等级、注重能力培养与提升。(4)加大政府经费支持力度,完善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配置,并缩小地区差异。(5)加快探索院前急救分类救护形式,缓解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短缺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6)重视120急救社会普及和宣传工作。

葛海明,张明,陶旭[10](2017)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及医患纠纷焦点,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120"电话的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按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取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到呼叫电话并采取经过院前急救风险因素分析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的针对性急救方式随机抽取30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采用针对性急救方式后急救满意度高达97.6%.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满意度为76.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6%(P<0.05)。结论分析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医患纠纷焦点分析后,提出了针对性急救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减少医生、护士在忙乱中出现差错及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急救质量。

二、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车祸外伤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措施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指标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2.2 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2)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急救指标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3 医生及护士长满意度调查结果
    2.4 存活者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3)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观察指标
        1.4.1 院前急救护理评分
        1.4.2 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成功率、医疗纠纷率比较
    2.2 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时间比较
    2.3 两组院前急救护理评分比较
    2.4 两组院前急救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4)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治疗车祸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急救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5)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1.4.1 两组Pre-EMS过程中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
        1.4.2 并发症及预后
        1.4.3 两组护理投诉与纠纷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相关时间比较
    2.2 并发症及7d死亡率比较
    2.3 护理投诉及纠纷发生率
3 讨 论

(6)吉林省急救医疗体系现状与急救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急救医疗的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吉林省120 急救中心情况分析
        3.1.1 急救中心基本情况
        3.1.2 急救人员人口学特征
        3.1.3 急救人员各职业类型年龄分布与学历分布情况
        3.1.4 急救人员编制、资质情况
        3.1.5 急救人员技术资格与技术职务情况
        3.1.6 急救人员流入来源情况
        3.1.7 急救车辆情况
        3.1.8 急救中心互联互通与信息系统情况
        3.1.9 急救过程中相关时间情况统计
    3.2 吉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急诊科急救能力分析
        3.2.1 吉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急诊科室基本情况
        3.2.2 急诊科研能力情况
        3.2.3 急诊科应对突发疫情情况
        3.2.4 急诊是否可进行检验或影像检查(24 小时)情况
        3.2.5 急诊人员人口学特征
        3.2.6 各职业类型人员年龄分布情况
        3.2.7 各职业类型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3.2.8 急诊人员编制情况
    3.3 吉林省急救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3.3.1 急救资源按人口分布现状
        3.3.2 急救资源按地理分布现状
    3.4 急救从业人员工作现状
        3.4.1 急救从业人员日常工作情况
        3.4.2 吉林省急救从业人员培训情况
    3.5 吉林省急救从业人员对工作满意情况
        3.5.1 对工作满意程度
        3.5.2 对工作压力大小
    3.6 急救从业人员法律风险认知情况
        3.6.1 急救从业人员法律风险认知途径
        3.6.2 急救从业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需求情况
        3.6.3 急救从业人员对急救相关建议
第4章 讨论
    4.1 吉林省急救资源配置及急救能力现状
        4.1.1 急救相关人员配置情况
        4.1.2 急救机构设备配置情况
        4.1.3 急救网络建设情况
        4.1.4 救援能力情况
        4.1.5 资源配置公平性情况
        4.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4.1.7 科研能力
    4.2 吉林省急救医务人员急救现状认知分析
        4.2.1 工作压力满意度情况
        4.2.2 法律培训需求及认知情况
    4.3 对策建议
        4.3.1 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议
        4.3.2 救援能力建议
        4.3.3 资源配置公平性建议
        4.3.4 加强法律知识和培训建议
        4.3.5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4.3.6 宣传急救知识,公共场所投放AED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不足
        1.6 理论研究基础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1.6.2 风险管理理论
        1.6.3 系统管理理论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几个概念
        1.9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2.1.3 研究方法
        2.1.3.1 文献研究法
        2.1.3.2 贴现法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2.1.4 相关内容界定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2.2 结果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2.3 讨论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专家情况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4.3 讨论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4.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5.2.1 基本情况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院前急救医疗概况
    (一)院前急救医疗的模式特点
    (二)院前急救医疗的阶段划分
    (三)院前急救医疗的立法情况
二、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现状分析
    (一)医疗纠纷发生阶段分析
    (二)医疗纠纷案件类型分析
    (三)医疗纠纷诉讼主体分析
    (四)证明责任分析
    (五)瑕疵证据情况分析
    (六)援引法律规范情况分析
三、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法律主体问题
    (二)急救行为的证明问题
    (三)民事责任认定问题
    (四)法律适用问题
    (五)法律风险防控问题
四、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法律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准确界定诉讼中的法律主体
    (二)加强院前急救证据制度化建设
    (三)提高院前急救民事责任的认定水平
    (四)推进院前急救医疗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
    (五)强化院前急救医疗法律风险防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院前医疗急救研究概述
        2.境外院前医疗急救研究概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现状分析
        2.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3.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专家访谈法
        4.统计分析法
        5.案例分析法与比较总结法
    三、质量控制
    四、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一、院前医疗急救立法研究
        1.国家层面院前医疗急救立法现状
        2.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立法现状
        3.其他省市地区院前医疗急救立法概况
    二、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基础设施建设
        1.市级急救中心成立与建设
        2.急救站点布局情况
    三、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资源配置
        1.救护车
        2.人力资源
        3.经费补助
    四、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调度出救环节研究
        1.院前医疗急救调度出救情况
        2.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指挥系统
        3.影响调度效率和质量的因素
    五、市级急救中心建设与管理情况评价
        1.市级急救中心建设与管理因子分析
        2.市级急救中心建设与管理相关性分析
    六、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1.院前医疗急救调度环节的困难
        2.院前医疗急救医疗服务环节的困难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一、院前医疗急救法律体系尚不成熟
        1.医疗机构选择权
        2.搬运伤者的职责
        3.院前公众紧急救助免责
    二、院前医疗急救模式仍不成熟
        1.政府重视不足,起步发展较晚
        2.院前医疗急救观念模糊
        3.科普教育重视度不足
    三、院前医疗急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
    四、院前医疗急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处于困境
        1.院前医疗急救医护人员匮乏
        2.人员配置缺乏合理性
    五、准确定位地点是院前医疗急救调度的重点
第四部分 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1.明确医疗机构选择权
        2.规范急救技能的社会培训与资格认证
        3.厘清院前公众善意紧急救助责任豁免规定
        4.严格公众场所基础急救器械的配备情况
    二、加快探索院前医疗急救模式
        1.强化急救中心核心领导地位
        2.探索分类救护形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优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提供
        1.担架服务优化
        2.引入先进手机定位技术
        3.协同多部门畅通救护车行进
    四、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建设
        1.创新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配置结构
        2.提高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薪酬待遇
        3.加快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4.建立专属职称评价体系,注重能力培养提升
    五、加大政府经费支持力度,完善院前医疗急救资源配置
    六、重视120急救社会普及宣传
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本次研究创新之处
    二、本次研究不足之处
    三、对研究的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
        1.2.2 制作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析车祸外伤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措施与效果评价[J]. 韩换朋. 人人健康, 2021(22)
  • [2]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J]. 刘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13)
  • [3]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董颖. 医学信息, 2021(13)
  • [4]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治疗车祸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杜娟,倪约收,胡茹娴. 中外医疗, 2021(11)
  • [5]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J]. 彭玉霞,方慧冰,赵健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6)
  • [6]吉林省急救医疗体系现状与急救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D]. 李轩. 吉林大学, 2020(08)
  • [7]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8]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子.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
  • [9]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 金心蕊. 南京医科大学, 2018(10)
  • [10]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 葛海明,张明,陶旭.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11)

标签:;  ;  ;  ;  ;  

院前急救医学纠纷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