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气体消防网站(论文文献综述)
路萍,翟跃,杨晶[1](2021)在《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高校信息资产安全管理探究》文中认为教育行业信息安全问题是影响到国家、社会、个人利益的重大问题,随着高校信息化的提高,网络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良好的信息资产管理是实现网络安全常态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高校实际问题和工作情况,基于系统的生命周期,论述信息资产的类型、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以探索高校信息资产安全管理模式,希望在学校实际管理工作中得以实践。
彭荣荣[2](2020)在《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政府责任理论、信息社会理论为基础,对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探寻构建和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的对策措施。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查阅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信息管理书籍等,收集国内外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相关文献、政策报告等资料,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采供血信息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2.专家咨询法选择采供血信息管理和卫生管理领域专家,对访谈提纲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建议,对后期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进行咨询论证。3.深度访谈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W市4家采供血机构信息科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采供血机构信息安全、权限设置、系统维护、责任主体等相关信息,了解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对后期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提供建议。4.规范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访谈信息及文献资料,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寻求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果1.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运行及保障2019年1月W市已建立起覆盖全市的采供血信息系统,该系统由血液调剂、献血者屏蔽、用血费用报销及血液行政综合管理等4个板块组成。目前,各采供血机构内部血液信息系统均已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各机构两套系统同时运行。(1)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责任主体市级采供血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是W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承担血液调剂审批等行政综合管理职责;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由血液中心负责。(2)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人员W市16家采供血机构信息管理人员共36人,其中专职人员15人,占41.67%,兼职人员21人,占58.33%。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信息管理人员均有计算机专业学历,而中心血库则均为临床医学毕业。(3)采供血信息系统经费保障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由W市政府全额出资构建,系统运行前3年由软件开发公司免费维修保养;各采供血机构内部血液信息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自付。(4)采供血信息系统设备设施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的机房按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B级机房标准构建,设置在血液中心,面积80㎡左右,机房内配置有温湿度监控、防雷系统、气体消防、精密空调等必需设备;各采供血机构自身机房的建设及设备配置均未达到国家标准。2.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1)采供血信息管理未开通采供血业务管理板块,因此无法实现血液采集、制备、检测、报废、储存、出库等整个业务链的管理;未开通献血者招募板块,也无法实现预约献血、献血记录查询及血液检验结果查询等。(2)信息安全管理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等级达到国家三级;根据人员的不同层级和职能系统设置了不同的权限范围,并对账号和密码进行动态管理,系统里的数据不能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3)系统应急管理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的数据未实行全市统一备份,原始数据依然由各采供血机构保存。尚未形成应急管理体系,如应急管理责任机构、相应的职责权限、各采供血机构如何协作、上报流程、应急流程等均是空白。目前仅由市血液中心信息科人员进行过为数有限的几次模拟断网以及服务器宕机的演练。3.机构间协作与管理(1)采供血机构间的协作W市各采供血机构可以共享献血者信息,只要采血点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就能在采集血液时及时筛选并屏蔽不适宜献血者,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献血者屏蔽板块主要起黑名单屏蔽作用,但目前各采供血机构对血液检验试剂以及检验结果认定标准及屏蔽时限等缺乏统一的规定。血液调剂板块主要为各采供血机构血液调配提供信息,但现今系统上血液调剂板块尚未投入使用,仍是纸质申请调配,且在实际调配操作中因血液编码信息标准不同,故在调配中必须进行编码转换。(2)采供血机构与医院间的协作主要涉及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中的用血费用报销板块,实现无偿献血者异地报销和统一结算问题,但目前还未实现与医院联网,该板块未投入使用。另外,该系统未开发医院临床输血信息板块,因此采供血机构与医院不能共享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查、输血不良反应和血液库存等信息,同时,血液预订功能不能实现。(3)卫生行政部门对各采供血机构、医院的管理W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可以通过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查询和监控各采供血机构以及医院的血液信息并进行业务审批。研究结论1.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运行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权利及责任规定不明晰;采供血机构信息管理专职人员少,中心血库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血液补偿金取消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采供血机构在信息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各采供血机构机房的设施设备未达到国家标准,采供血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未开通采供血业务管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及献血者招募管理功能;血液信息数据未备份,遭遇灾难时数据恢复困难,完善的应急预案未形成,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低。3.采供血机构间协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血点未全部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无法筛选不宜献血者;采供血机构间屏蔽标准、血液编码标准不统一;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中血液调剂板块的功能未启动,全市血液调配与联动机制不健全;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缺乏相应功能板块,因此卫生行政部门无法监控和查询采供血机构和医院的全部血液信息。对策建议1.完善W市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W市各采供血机构取消使用内部血液信息系统,统一使用和完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该系统由4个板块组成:采供血业务管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行政综合管理、对外公众信息管理。将原献血者屏蔽纳入采供血业务管理板块,用血费用报销纳入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板块,血液调剂纳入行政综合管理板块。2.W市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运行及保障(1)明确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W市卫健委主导,委托市输血协会管理,并明确规定市输血协会应承担的责任、拥有的相关权利及相应的奖惩措施。(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信息技术人才。(3)信息系统经费保障运行维护费用由W市财政负担。(4)信息系统设备设施机房已按照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B级机房标准建设,后期维护费用由W市财政负担。3.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1)采供血业务管理实现采血点与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联网,筛选不宜献血者;W市卫健委为主体,委托W市输血协会统一规定血液检验试剂、献血者屏蔽标准及屏蔽时限;规范血液信息编码标准。(2)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增加血液库存管理、输血信息管理以及预约用血管理功能,同时实现与医院联网。(3)行政综合管理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机构和医院血液信息的查询和监控,同时完善全市血液调配与联动机制。(4)对外公众信息管理实现献血者招募以及提供预约献血、献血信息查询及血液检验结果查询等功能,并与微信联通。4.完善血液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设计;完善信息系统权限设置;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完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袁兆华[3](2019)在《株洲市警务信息化改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了诸多社会管理问题。积极跟上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利用信息化最大限度地释放警力、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在公安机关内部形成了共识。公安机关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数字警务、掌控好社会和谐发展、打击犯罪的大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株洲市公安局开展信息化建设已有十多年时间,信息化手段和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但在警务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且介绍了国内外警务信息化的研究现状,简述了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随后概述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结合株洲市警务信息化的现状对警务信息化的内涵、内容、作用、意义等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株洲市警务信息化现状与信息化成果,从信息化技术力量、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警务信息资源质量、信息化安全保障、信息化应用程度六个方面对株洲市公安局警务信息化进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探究,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国内外发达地区警务信息化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警务信息化先进经验提出了包括改善警务信息化机制建设、改善警务信息化基础建设、改善警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方式、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提升警务信息化运用水平等几个株洲市警务信息化改善对策。
魏中磊,顾飞,倪宇军,田密,杨政[4](2019)在《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为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大量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和运营商业务快速更替的背景下,将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成小型数据中心的方案符合时代的发展。机房改造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改造属于关键因素之一,就网络机房改造为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以某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案例展现了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贺林[5](2018)在《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文中认为首先介绍数据中心各个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关系,采用建筑专业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方法,将各系统有机地组织成为一体。最后结合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项目投标经历,探讨如何具体实现安全智能、灵活扩展、高效节能、维护便捷的设计目标。
刘敏[6](2017)在《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文献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记忆工程”和“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性。然而,档案文献遗产的物质属性决定了其寿命的有限性,任何奢望档案文献遗产“永生”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这要求我们要不遗余力的去保护档案文献遗产,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寿命。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文献遗产,理应摆在保护的首要位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的相关概念、范畴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统计分析了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域分布情况、保藏单位类型、文献遗产载体等;第三部分从延缓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方面研究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对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现有政策法规不够健全、保护条件参差不齐、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包括国家层面的保护对策、地方层面的保护对策和社会层面的保护对策。其中第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吴海媛[7](2017)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思维所体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精神,正是图书馆服务的理念追求。为此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创新服务手段,以资源支撑,技术助力,全面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知识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文化服务、空间设备体验服务和人性化休憩服务的能力。
林楚霞[8](2016)在《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政务是政务与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产物,是借助技术来实现政务流程再造,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改善组织结构,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的过程。随着国家电子政务的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也在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作为金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鉴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适用于新常态,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指导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S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公共服务电子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制定规划标准、设备配置、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积累了些许经验,但随着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为积极响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政策,应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电子平台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S市应借全面推进金保工程(二期)项目之机,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综合管理,树立新公共服务理念,建立服务型政府,保障投入;改善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能;健全平台管理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安全管理,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部门高效运行和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S市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S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管理所存在的不足,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和新公共服务理念,参照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价体系,提出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期望能为其他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的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余朝华[9](2012)在《关于三防网络安全系统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广州市三防应用系统日益增多,三防指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更高要求的状况,提出三防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加固的方案,增加了网络安全、数据备份、网络管理、气体消防等系统,网络安全系统进入运行以来效果良好。
林成[10](2009)在《福州电信IDC整体规划建设思路及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从IDC现状和业务需求的角度对IDC的建设思路做了较有深度的探讨。通过对福州市电信IDC机房基础配套设施、业务规模、网络结构、技术运用以及服务类型等各种资源的现场调查,指出了现有IDC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整改、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案选择和商业建设,并借助于工程实践经验,最后得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应用研究,以加强对总结归纳出来的方式、方法和方案的实践论证。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研究问题的背景,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并介绍了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于现场调查研究,报告了现有IDC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发展现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全面深入揭示了IDC存在问题、造成问题的本质原因。①与项目组相关人员合作,完成了机房建筑环境、电源系统、接地系统、空调系统、气体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等的建设。②提出IDC组网原则、组网方案、10G接口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优选方案;同时对机房综合布线进行深入剖析,归纳提炼出“物廉价美”的综合布线方式;最后简要介绍了双线机房的由来。③对IDC的安全风险、安全需求进行分析,提出IDC网络安全整体设计方案,并对主流安全产品提供选型参考。④简述带内外网管组成和功能,详细介绍了KVM管理系统的种类、优越性和IDC的选择考虑。⑤简述IDC业务种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透视出IDC潜在的巨大商机。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经验总结应用,最终提出了最低成本建设方案、最优网络架构方案、最佳安全解决方案。第四部分归纳总结出IDC的建设思路,并通过典型案例应用研究,全面检验建设思路的正确性。第五部分概述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即正视问题,并采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式、方法和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中国气体消防网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气体消防网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高校信息资产安全管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校信息资产管理现状和问题 |
2.1 信息化整体规划落实难,重复分散建设依然存在 |
2.2 信息资产台账不清晰,不完整,变更不报备 |
2.3 系统撤销停用不进行资源回收 |
2.4 信息资产和固定资产管理分割 |
3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对资产的管理要求 |
3.1 管理者 |
3.2 管理对象 |
3.3 管理内容 |
4 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信息资产台账 |
4.1 规划阶段 |
4.2 建设阶段 |
4.3 系统运维阶段,更新资产 |
4.4 系统退运,回收资产 |
5 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信息资产安全管理 |
5.1 硬件资产安全管理 |
5.2 软件资产安全管理 |
5.3 数据资产安全管理 |
6 结束语 |
(2)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研究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信息管理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1 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
2 采供血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
3 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现状 |
1 信息系统责任主体与资源配备现状 |
2 采供血信息管理现状 |
3 血液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
4 机构间协作及管理现状 |
第四章 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 信息系统责任主体与资源配备中存在的问题 |
2 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部分功能缺失 |
3 血液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 采供血机构间协作中及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机构、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和完善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 |
1 明确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和责任主体 |
2 强化采供血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3 完善市级采供血信息系统管理 |
4 完善血液信息安全管理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2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 |
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国内外血液信息管理的发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株洲市警务信息化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的内涵 |
2.1.1 信息化的概念 |
2.1.2 警务信息化的概念 |
2.1.3 警务信息化的特征 |
2.2 警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
2.2.1 基础信息通信保障系统 |
2.2.2 基础信息数据库 |
2.2.3 实战服务应用系统 |
2.2.4 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 |
2.2.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2.3 警务信息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管理理论 |
2.3.2 无增长改善论 |
2.3.3 人本管理理论 |
2.4 警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
2.4.1 当今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
2.4.2 有助于提升公安机关整体能力 |
2.4.3 有利于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
第3章 株洲市警务信息化现状分析 |
3.1 株洲市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情况 |
3.1.2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
3.1.3 “智慧株洲”电子眼的建设情况 |
3.1.4 警用航空的建设情况 |
3.1.5 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 |
3.2 株洲市警务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情况 |
3.2.1 警务基础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 |
3.2.2 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技能有所提高 |
3.2.3 信息化应用使警务工作成效大幅提升 |
3.3 株洲市警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的问题 |
3.3.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
3.3.2 警务信息资源质量不高 |
3.3.3 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不高 |
3.3.4 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不到位 |
3.3.5 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 |
3.4 株洲市警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对警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
3.4.2 信息化技术力量不足 |
3.4.3 警务信息化经费不足 |
3.4.4 警务信息化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4章 国内外警务信息化经验及借鉴 |
4.1 西方发达国家警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
4.1.1 美国警务信息化特点 |
4.1.2 英国警务信息化特点 |
4.1.3 法国警务信息化特点 |
4.2 国内主要城市警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
4.2.1 上海警务信息化情况 |
4.2.2 南京警务信息化情况 |
4.2.3 深圳警务信息化情况 |
4.3 启示及经验借鉴 |
第5章 株洲市警务信息化改善对策 |
5.1 改善警务信息化机制建设 |
5.1.1 强化全警信息化意识 |
5.1.2 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 |
5.1.3 明确内部各机构职能 |
5.1.4 落实信息化经费保障 |
5.2 改善警务信息化基础建设 |
5.2.1 完善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 |
5.2.2 建设完善警务信息应用平台 |
5.3 改善警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方式 |
5.3.1 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
5.3.2 确保信息资源质量 |
5.3.3 打破各警种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
5.4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
5.4.1 加强对内网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
5.4.2 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
5.4.3 改善信息系统身份认证访问模式 |
5.5 提升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 |
5.5.1 利用信息化提升指挥决策水平 |
5.5.2 利用信息化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水平 |
5.5.3 利用信息化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为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营商网络机房与小型数据中心的功能区别 |
2 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为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相关问题 |
2.1 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级划分 |
2.2 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专业技术要求 |
2.2.1 建筑结构情况 |
2.2.2 配电系统 |
2.2.3 暖通系统 |
2.2.4 气体消防系统 |
3 某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为小型数据中心案例分析 |
3.1 网络机房现状及需求 |
3.2 机房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机房空间缺口 |
3.2.2 电力缺口 |
3.2.3 冷量缺口 |
3.3 改造方案 |
3.3.1 配电系统 |
3.3.2 空调方案 |
3.3.3 建筑结构情况 |
3.3.4 气体消防系统 |
4 结 语 |
(5)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建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中心的基本概念 |
1.1 数据中心 |
1.2 机房 |
1.3 供配电系统 |
1.4 制冷系统 |
1.5 消防系统 |
1.6 交通系统 |
1.7 附属用房 |
2 建筑设计要点 |
2.1 功能分区 |
2.2 流线规划 |
2.3 层高 |
2.4 防水与排水 |
2.5 机房楼板保温 |
2.6 防火封堵 |
3 中国移动 (福建厦门) 数据中心土建与机电项目投标 |
3.1 项目背景 |
3.2 项目概况 |
3.3 每栋数据中心的数据统计 |
3.4 空间架构 |
4 结束语 |
4.1 高效节能 |
4.2 安全智能 |
4.3 灵活扩展 |
4.4 维护便捷 |
(6)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相关概念与范畴 |
0.1.1 相关概念解释 |
0.1.2 研究范畴界定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 |
0.3.1 理论意义 |
0.3.2 现实意义 |
0.4 创新与不足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之处 |
1 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概况 |
1.1“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及其名录 |
1.1.1“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与发展 |
1.1.2“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1.1.3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标准与流程 |
1.2 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基本情况 |
1.2.1 地域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
1.2.2 保藏单位类型多样以各级档案馆为主 |
1.2.3 档案载体种类多以纸质为主 |
2 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 |
2.1 延缓性保护成效显着 |
2.1.1 建设特藏室有效实行分级保护 |
2.1.2 配置专用设备改善保管条件 |
2.1.3 实施档案抢救与修复延长档案寿命 |
2.2 再生性保护成绩突出 |
2.2.1 采用缩微技术保护档案原件 |
2.2.2 大力推行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率 |
2.2.3 重视编研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
3 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3.1 管理体制不尽合理 |
3.1.1 分散管理的体制造成部门间缺乏协调与沟通 |
3.1.2 管理机构应有职能严重缺失 |
3.1.3 领导体制不顺导致的其他问题 |
3.2 现有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够健全 |
3.2.1 文献遗产保护缺乏专门法的保驾护航 |
3.2.2 相关标准缺乏无法满足操作需求 |
3.3 保护条件参差不齐 |
3.3.1 保护经费来源单一过度依靠财政拨款 |
3.3.2 部分单位保管库房陈旧设计不合理 |
3.3.3 欠发达地区保护设备落后 |
3.3.4 保护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3.4 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尚未形成 |
3.4.1 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
3.4.2 部分地方政府和保护机构缺乏对保护工作的正确认识 |
3.4.3 缺乏民众和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 |
4 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应采取的对策 |
4.1 国家层面的保护对策 |
4.1.1 完善组织机制形成合理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体系 |
4.1.2 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
4.1.3 建设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系统随时掌握藏品信息 |
4.2 地方层面的保护对策 |
4.2.1 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4.2.2 完善地方保护资金筹集和监管制度 |
4.2.3 改善部分单位的库房条件 |
4.2.4 推进欠发达地区保藏机构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 |
4.3 社会层面的保护对策 |
4.3.1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
4.3.2 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民保护的社会氛围 |
4.3.3 成立民间组织扩大保护主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四批) |
致谢 |
(7)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互联网思维带给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
1.1 用户思维 |
1.2 简约思维 |
1.3 极致思维 |
1.4 迭代思维 |
1.5 流量思维 |
1.6 社会化思维 |
1.7 大数据思维 |
1.8 平台思维 |
1.9 跨界思维 |
2 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见图2) |
2.1 流量思维下的文献资源服务 |
2.2 迭代思维下的参考咨询服务 |
2.3 大数据思维下的信息技术服务 |
2.4 平台思维下的学科服务 |
2.5 跨界思维下的知识服务 |
2.6 社会化思维下的文化服务 |
2.7 简约思维下的空间和设施服务 |
2.8 极致思维下的人性化休憩服务 |
(8)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公共服务 |
二、金保工程 |
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
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电子政务评价方法 |
第三章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现状 |
第一节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
第二节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简介 |
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硬件优化管理沿革 |
二、网络拓扑运行模式建设 |
第三节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取得成效 |
一、新增网上业务办理 |
二、实现医保实时联网结算 |
三、社会保险实现财务集中管理 |
四、政府形象得以提升 |
五、工作成本降低 |
第四章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视不足,资金投入不到位 |
二、权责不清,效率低下 |
三、业务系统发挥效能欠佳 |
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电子业务推广缓慢 |
五、电子平台安全存在隐患 |
第二节 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管理思想守旧,投入不足 |
二、多头领导,层级节制 |
三、平台管理体系缺乏人性化设计 |
四、缺乏业务精良的社会保障工作人员队伍 |
五、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
第五章 国内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做法 |
一、美国 |
二、英国 |
第二节 国内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做法 |
一、上海 |
二、天津 |
第三节 国内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经验启示 |
一、统一管理,提高平台整合度 |
二、重点帮扶 |
三、树立新公共服务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 |
四、重视社保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工作 |
第六章 促进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的原则和策略 |
第一节 优化的原则 |
一、注重服务性 |
二、注重人性化 |
三、注重安全化 |
四、注重效率 |
第二节 平台管理优化的策略 |
一、革新管理思想,保障投入 |
二、扁平化管理,提高组织效率 |
三、健全平台管理体系 |
四、加强S市社会保障专业队伍的人才建设 |
五、加强安全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关于三防网络安全系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目标 |
(1) 三防局域网系统。 |
(2) 局直属单位。 |
(3) 上级部门。 |
2 系统的网络安全 |
2.1 安全方案 |
2.2 安全策略 |
2.3 备份系统 |
2.4 安全设备的部署及气体消防系统 |
3 结 语 |
(10)福州电信IDC整体规划建设思路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福州电信IDC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福州IDC现状 |
2.1.1 福州东门局楼IDC现状 |
2.1.2 福州马尾局楼IDC现状 |
2.2 存在问题分析 |
2.2.1 配套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
2.2.2 网络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三章 IDC业务分析及前景预测 |
3.1 IDC业务分析 |
3.1.1 IDC内涵及业务内容 |
3.1.2 IDC业务分类 |
3.1.3 IDC业务定位 |
3.1.4 用户类型及定位 |
3.1.5 业务前景分析 |
3.1.5.1 历史数据 |
3.1.5.2 业务分析 |
3.1.6 业务预测小结 |
第四章 IDC建设总体方案设计 |
4.1 机房基础建设 |
4.1.1 机房建筑环境概述 |
4.1.2 电力系统要求 |
4.1.3 接地系统建设 |
4.1.4 空调系统建设 |
4.1.5 气体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建设 |
4.1.6 安防系统建设 |
4.1.7 机房基础建设小结 |
4.2 IDC组网方案 |
4.2.1 组网原则概述 |
4.2.2 IDC各层组网方案选择 |
4.2.2.1 接入层组网方案选择 |
4.2.2.2 汇聚层组网方案选择 |
4.2.2.3 核心层组网方案选择 |
4.2.3 机房综合布线 |
4.2.4 小结 |
4.3 IDC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
4.3.1 IDC安全风险研究 |
4.3.2 IDC安全需求研究 |
4.3.3 IDC安全建设原则概述 |
4.3.4 IDC安全建设方案 |
4.3.4.1 IDC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
4.3.4.2 IDC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和运维体系建设 |
4.3.4.3 IDC安全风险和对应策略汇总 |
4.3.5 IDC安全产品选型 |
4.3.6 安全系统建设小结 |
4.4 IDC网络管理 |
4.4.1 带内外网管综述 |
4.4.2 带外网管的组成和功能 |
4.4.2.1 带外网管的组成 |
4.4.2.2 带外管理的功能 |
4.4.3 带外网管系统的组建 |
4.4.4 KVM管理系统建设 |
4.4.4.1 KVM管理系统综述 |
4.4.4.2 KVM种类划分 |
4.4.4.3 KVM优越性小结 |
4.4.4.4 KVM产品选择考虑 |
4.4.5 网络管理小结 |
第五章 小结 |
5.1 IDC规划建设思路分析 |
5.2 小结及下一步工作部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气体消防网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高校信息资产安全管理探究[J]. 路萍,翟跃,杨晶.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11)
- [2]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D]. 彭荣荣.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3]株洲市警务信息化改善研究[D]. 袁兆华. 湖南大学, 2019(05)
- [4]运营商网络机房改造为小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问题的探讨[J]. 魏中磊,顾飞,倪宇军,田密,杨政. 工程建设, 2019(03)
- [5]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建筑设计[J]. 贺林.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01)
- [6]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敏. 辽宁大学, 2017(03)
- [7]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J]. 吴海媛. 图书馆学研究, 2017(01)
- [8]S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研究[D]. 林楚霞.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9]关于三防网络安全系统的分析[J]. 余朝华. 水电与新能源, 2012(03)
- [10]福州电信IDC整体规划建设思路及分析[D]. 林成.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