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炼钢技术与工程的联想——纪念《炼钢》杂志出刊100期(论文文献综述)
孙吉娟[1](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指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安川海[3](2019)在《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上海《少年文艺》研究(1953-1966年)》文中指出五十年代初期,儿童文学事业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创刊的《少年文艺》月刊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本儿童文学期刊,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程度的少年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特别是1954年全国举行儿童文学艺术创作评奖之后,杂志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黄金时代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十七年”时期复杂的社会动态,从1953年7月创刊一直到1966年7月,杂志一共遭受了两次停刊的命运。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在“十七年”间一直是杂志刊发作品所要遵循的原则。尤其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极左思潮蔓延的社会背景下,杂志所体现出来的现实功利性更加明显。随着政治教育和阶级斗争的强化,早期定位为纯文学期刊的《少年文艺》,也不断地变为配合政治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工具。通过对上海《少年文艺》(1953-1966年)的编辑群、栏目设置与作者群进行考察,可以了解到在新中国的出版体制下,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创作空间。而在这种个人高度配合国家集体的社会情境中,对杂志文本的研究就必须将其置身于强大的政治体系中才可以进行更深刻地讨论。尽管儿童文学研究一直以关注儿童本位为理想,但是面对无法脱离“教育性”这一关键因素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文学,就必须做到不能简单地剥离文学与政治的联系。尊重政治或者革命的正当性因素,以此来通过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关注政治话语在儿童文本中的叙述方式,才能更好地发现少年儿童在“十七年”是如何被构建与言说的。
王明会[4](2019)在《画报中的战争:1942-1945年《联合画报》战争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2年创刊于重庆的《联合画报》,集新闻性、视觉性、国际性于一体,以“联合同盟国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为办报宗旨,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团结抗战的宣传武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战场的“了望台”。从1942年创刊,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联合画报》共出刊154期,报道范围涉及太平洋、北非、欧洲、中国等各大战场,宣传上创造性地使用了无线电传真和“纸弹”策略,将画报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极端的战时环境中,《联合画报》充分发挥了“新闻武器”的作用,为支援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联合画报》的战争报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限于报社地理位置和创办主体的特殊性,《联合画报》的内容生产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报道内容着重突显国内正面战场和同盟国家间的联合抗战,忽略了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贡献,未能做到真正的全面客观。本文以1942年至1945年的154期《联合画报》史料文本为研究对象,兼顾同时期抗战大后方的相关出版物,考察战时环境中《联合画报》战争报道的内容和特征,在主体上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研究《联合画报》的整体概况,揭示画报诞生的时代背景、办报宗旨和发行销量,从文本方面考察《联合画报》的版面结构和办报特色,强调画报的诞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时宣传必要。第二章从战时新闻摄影入手,依托摄影照片,考察《联合画报》的图像叙事。宣传阵地是战时的第二战场,摄影成为这场战斗中强有力的武器,为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创造了物质条件。内容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画报》战争图像的生产和传播主要集中在社会景观、主题呈现、形象塑造三个方面。第三章考察《联合画报》战争报道的的动员功能,主要包括号召联合、团结抗战的政治动员,以人力、物力、财力为内容的经济动员,以及坚定必胜信念、鼓舞盟军士气、瓦解敌军军心的精神动员。《联合画报》圆满地完成了“新闻救国”的使命,将不同民族、阶层、地域、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动员起来,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坚强的民心防线、心理国防。第四章运用集体记忆相关理论,分析《联合画报》的战争纪念报道与历史记忆建构。周期性的纪念日、纪念话语、纪念仪式,在战争环境下被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联合画报》关于历史事件、人物、组织和节日的纪念报道,从媒介呈现角度固化、镌刻了抗战记忆,塑造了社会大众对战争的历史记忆。
郭晓亮[5](2018)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高等教育联大模式的典型代表,立足西北使高等教育由点扩展到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西北联大承袭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集四所工学院之大成,包括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战后未复员的北平大学工学院、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这些历史悠久、素有渊源且特色突出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资源汇入西北联大,使其工学院不仅成为规模最大的学院,而且通过四个阶段、两轮整合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在力求全面的学科建设上,还是在紧密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上,抑或在精英教育的办学特色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运用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归纳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在全面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时间演进为主线,纵横结合、点面结合,探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来源、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二源兼济”“四源合流”的两轮整合过程,并以学科建设为线索对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优化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西北联大之辗转播迁、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两院院士对工程教育之回忆等视角,多维度地论述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自平津、扎根西北传承繁衍的过程及其历史贡献,从而挖掘出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科技品格和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以资今日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战时特殊阶段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与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特色突出,源于平津,滋育西北,繁衍全国。(2)继西北联大第一轮初步整合后,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载体实现了我国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区域,国立、私立两种体制,各具特色的四大工学院的第二轮整合,从而实现了我国战时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优化配置。(3)形成了73名教授副教授、208名教职员工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教授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培养出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工、纺织、水利、航空、工业管理九大学科2 222名毕业生,首开矿冶学科、北方工业管理学科、工科研究所和西北工科研究生教育之先河,水利、航空、纺织等学科亦在全国领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4)与西北工业实践密切结合,完善了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开拓了冶金物理化学等9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开展了安康砂金调查、佛坪县铁矿调查等十多次科学考察,成为第一轮西北大开发的先声,完成了“八惠渠”建设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及发明创造,后继院校师生中走出魏寿昆、师昌绪、高景德等89位两院院士,将多个领域推进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5)传承了北洋大学的国际办学起点,发展了精英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李仪祉“教育家眼界需注射于世界”和李书田“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等为代表的立足西北、融汇世界的高远抱负,丰富了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战时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案例。研究结论认为:(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进行了两轮整合,即1931-09-18“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09-09西安临大建立前的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内迁阶段,1937-09-10西安临大建立起至1938-07-06工、农两院分立前的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整合阶段,1938-07-07东工、焦工汇入西工并由联大分立起至1945-08-14抗战胜利前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整合阶段,以及1945-08-15抗战胜利后至1949-09-30建国前的迁回复校与继续发展阶段。(2)西北联大传承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是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重要转折,使高等工程教育由沿海向内陆移布,由点扩展到面,由边缘向纵深推进,从而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局面,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充实与发展。(3)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通过传承整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作出了多项重大科技贡献,保存和光大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文脉,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和双一流建设积累了教育基础和人力资本,实现了工程学术的优化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优良科技传统。(4)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是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兴学强国精神在各后继院校间激荡、内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精神与科技品格,独特而丰富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使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使命感。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仍存在一定局限,但总体而言其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借鉴。
姚婷[6](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提出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王光艳[7](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路韶康[8](2016)在《刘子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资料的比较分析、综合梳理,以刘子久生平轨迹为线索,结合二十世纪中国社会运动的变迁、文化思潮,对刘子久的生平经历、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做史实和线索脉络的基础研究,以期对刘子久在中国画创作、近现代美术馆建设、美术教育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进行整理和阐述,论述其历史地位。为此,本文还编制了相关的湖社画会展览表、刘子久在天津美术馆初期馆内事务档案表,根据刘子久作品遗存划分为七个风格类型。刘子久是20世纪京津地区传统中国画坛的代表画家,对京津两地的中国画发展均有重要贡献。他早年到北京,师承金城,继而留任湖社画会做评议,成为民初北京传统画坛的重要成员。他中年归津,参与了中国最早的公立美术馆——天津市立美术馆的初期建设,培养了刘继卣、王颂余、孙克纲等在北方画坛较有影响力的画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刘子久借鉴新年画元素,以古典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和形式为根基,创作了多幅反映时代的主题性作品,在新中国山水画史上拥有一席之地。刘子久的艺术生涯,涉及到近现代绘画、早期美术馆建设、美术教育三个领域,以此作为研究个案,本身具有见证二十世纪京津地区美术发展史的意义。刘子久绘画创作的变化、个人生平的浮沉和有限的文字遗留资料,折射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刘子久艺术道路个案的研究,认清刘子久所经历的时代变革及其历史地位,探寻民国时期天津艺术展览活动、地区性审美取向及中国画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具有见证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演进的意义。
姜超[9](2015)在《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1950年代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在全国展开,服务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政方面,全面移植苏联模式、走苏联式发展道路;外交方面,巩固中苏同盟,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上海是开展中苏友好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随着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政府对上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强调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及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同一时期,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与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合流。随着中苏两国矛盾日益尖锐,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发生变异,转为重点宣传中国成就,尤其是“三面红旗”。1960年中苏两国矛盾公开化,中苏友好宣教运动随即成为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与苏共争夺话语权的工具。1965年召开的莫斯科三月会议标志着中苏同盟瓦解,中苏友好宣教运动随之终结。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受到欧美文化影响,最终使上海成为一座带有欧美情结的多元文化都市。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则是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将苏联革命文化灌输给上海社会,试图将多元文化和心理的上海改造成单一文化和心理的城市。苏联革命文化与欧美文化属于异质文化,代表不同的思维模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政府向上海社会灌输苏联革命文化时,把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层面内容作为宣传重点。近代以来形成的心理积淀使一些人认为欧美在这些方面比苏联优越,所以他们对苏联革命文化持保留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欧美文化的影响对政府宣传苏联革命文化并非都是阻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代欧美艺术表现形式对上海社会影响颇深,尤其是俄罗斯文艺,所以人们对政府在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中采用的美术、电影、音乐、舞蹈等宣传手段并不陌生。上海社会在中苏友好运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心理图景,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近代受欧美文化影响。中苏友好运动开展之初认同、漠视、怀疑、抵触等各种声音并存。随着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全面展开,认同苏联的言论愈发普遍。不过口头表态未必能反映内心想法、沉默不一定意味着没有怀疑。同一时期,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声音始终存在,包括怀疑苏联和崇尚欧美,这类言论在“鸣放”运动中大量出现。由此可见,认同苏联的言论愈发普遍这一现象并不能全面呈现上海社会的心理图景。此外,很可能存在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一度产生认同感的人,由于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等形势变化而心存疑虑。这就是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中上海社会心理图景的复杂性所在,认同、漠视、怀疑甚至抵触等心理始终处于博弈状态,正所谓“此消彼长”,部分人的认知很可能出现过反复和波动。此后,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入们近乎“一边倒”地表示拥护苏联,怀疑苏联、崇尚欧美的言论则基本销声匿迹。这种现象固然与政府开展的各项宣教活动有关,反右运动亦不容忽视,在当时那种氛围下保持沉默或迎合主流话语显然对自己更有利。1960年中国政府开始公开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多数人对中国政府批判苏联表示认同,不过对于政府长时间内宣传的苏联“老大哥”突然蜕变成“修正主义”,部分人亦心存疑问。由此可见,一些人对政府通过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塑造的苏联形象确实产生了认同感,所以当政府转而批判苏联时他们会感到疑惑和诧异。
李凤成[10](2014)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胡适自由理念及其实用主义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一项对胡适参与社会活动及其实践价值的专题研究。本论文尝试通过相关研究,回答以下四个主要问题:第一,胡适治学方法是否稳定地具有中国传统因子?第二,胡适对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经世致用的汉学传统是否具有一致性?第三,所谓民主自由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及其连续性如何?第四,胡适一生的追求对当下中国是否具有现实关照性?论文主题的确定,与笔者对两岸三地学术界关于胡适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相关,也与现有研究成果的不均衡性相关。这种状况给笔者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胡适其人其事的实践价值提供了学术领地。就论文整体结构看,第二、第三、第四各章是第五章的分析对象,第五章是对前述三章内容的深入分析和价值提炼,结构相对完整。绪论主要对近20年来学界胡适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此不赘述。在正文部分笔者首先论述了胡适与新生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国家建设方略与政制设计等方面的歧异,解释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一党独裁的努力,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追求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的拒斥与抗争。其次是论述胡适和执政的国民党之间在组党参政方面的博弈和角力。就其时间看,可以分为大陆时期和台湾时期;双方在博弈过程中,总是难以避免国际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美国这个最大的国际因素,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鼓励国民党排斥共产党,导致国民党主导下的中国社会陷入混乱。双方在台湾时期的角力,胡适作为在野的一方,总是希望能够借势而为,力图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在张力范围内,双方基本维持了斗而不破的格局和态势。随后论述了国民党及其主导的政权退守台湾后,胡适与国民党台湾当局在“自由运动”事业方面从合作到争斗的演变过程。坚持并坚定地做政府诤友的胡适,面对国民党及其政府对“自由运动”事业的严厉管控和摧残,在当时只能徒呼奈何。在维护“法统”、保卫“复国”基地、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生活秩序的诉求下,他一方面劝说激进的民主自由追求者降低斗争的烈度,一方面压低个人对民主自由的心理期望,表示“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要享受“不说话的自由”。文章最后集中论述胡适参与社会实践的价值,从文化史角度基本回答了“胡适的治学方法是否稳定地具有中国传统因子?”等四个问题。在分析、论述胡适社会实践价值这一大的命题时,笔者不但采用传统的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力图通过对文献资料、相关史实的整合与分析,找出比较确切的因果关系,来建构论者自己的解释体系。同时,论者还有意识地使用、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涉及到重要的论证节点,在使用论据时,避免孤例和同质性的例子;在论说胡适思想见解的一致性时,把较长时段的不同场合的例子,搜集起来比对使用。在整合、分析胡适研究成果和现状时,还借助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以增强研究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二、关于炼钢技术与工程的联想——纪念《炼钢》杂志出刊100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炼钢技术与工程的联想——纪念《炼钢》杂志出刊100期(论文提纲范文)
(1)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上海《少年文艺》研究(1953-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少年文艺》的编辑群、栏目设置与作者群 |
第一节 《少年文艺》的编辑群 |
第二节 《少年文艺》的栏目设置 |
第三节 《少年文艺》的作者群 |
第二章 《少年文艺》的文学叙述(一) |
第一节 劳工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第二节 战争、运动以及斗争事件的书写 |
第三节 “小五年计划”中的乡村与城市叙述 |
第三章 《少年文艺》的文学叙述(二) |
第一节 革命回忆录和革命战斗故事的叙事模式 |
第二节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叙述 |
第四章 《少年文艺》中的儿童文学翻译 |
第一节 引入弱小民族的儿童文学 |
第二节 重视英雄色彩浓厚的儿童文本 |
第三节 关注“顽童型”的儿童文本 |
结论 |
附录 : 《少年文艺》(1953-1966)部分翻译作品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画报中的战争:1942-1945年《联合画报》战争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 |
(四) 研究综述 |
一、《联合画报》的基本概况 |
(一) 《联合画报》的创刊 |
(二) 《联合画报》的版面结构 |
(三) 《联合画报》的办报特色 |
二、可视化叙事:《联合画报》的战争图像 |
(一) “摄影武器论”和图像叙事 |
(二) 图像中的社会景观 |
(三) 图像中的主题呈现 |
(四) 图像中的形象建构 |
三、“新闻救国”:《联合画报》的战争动员 |
(一) 战时新闻学与“新闻救国” |
(二) 《联合画报》的政治动员 |
(三) 《联合画报》的经济动员 |
(四) 《联合画报》的精神动员 |
四、记忆钩沉:《联合画报》的战争纪念报道和记忆建构 |
(一) 纪念报道:历史记忆媒介与情感载体 |
(二) 《联合画报》纪念报道的内容建构 |
(三) 《联合画报》纪念报道的形式建构 |
(四) 建构历史记忆,形成历史认同 |
结语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与西北联大之重要意义 |
1.1.2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重要地位与目前研究的不足 |
1.1.3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精神财富及其现实意义 |
1.1.4 西北联大后继院校对相关研究的日渐重视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战时高等教育及高校内迁的研究 |
1.2.2 关于西北联大及其工程教育源流院校的研究 |
1.2.3 关于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研究 |
1.2.4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行文说明 |
第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源:特色突出的四大工学院 |
2.1 抗战期间高等教育大迁徙与西北联大概况 |
2.2“良风所播,直迄今兹”:第一所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
2.3“培养韧作人才,完成建设事业”:战后未复员的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 |
2.4“沈阳设校,经始维艰”: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 |
2.5“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 |
第三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一轮整合:二源兼济“尽瘁此临时教育事业” |
3.1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的四个阶段 |
3.2 西安临大工学院之二源兼济:北洋与平工 |
3.2.1 学科布局与师资队伍 |
3.2.2 救亡教育与学术讲演 |
3.2.3 立足西北与初步整合 |
3.3 西北联大工学院之传承移布:“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 |
3.3.1 行军秦岭移布陕南 |
3.3.2 扎根城固并序连黉 |
3.3.3 弦歌不辍播火西北 |
第四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二轮整合:四源合流“奠定西北工程教育基础” |
4.1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考察视角 |
4.2 特色突出、素有渊源的优质教育资源:“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 |
4.3 兼容并纳的学科布局:“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 |
4.4 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学扎实学深透”“推广应用于工业” |
4.5 阵容严整、眼界开阔的师资力量:“知为先,行为重” |
4.6 目标式培养培植真才:“全部延聘,供不应求” |
4.7 强有力的行政保障:“责任綦重,筹思而力行” |
第五章 西北联大之工程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5.1 来之不易的图书与仪器设备:“经行千里,历时兼旬” |
5.2 注重学以致用:“使与学校课程相辅而进” |
5.3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阐明自然界各种力量”“驾驭而利用之” |
5.4 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自力更生,复兴民族” |
5.5 立足地方推进社会服务:加紧“内地之建设与开发”“科学化之推行” |
第六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播迁:以“经始维艰”之东北大学为例 |
6.1 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
6.2 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
6.3 改为国立暂迁开封、归聚西安与学生护校运动 |
6.4 再迁三台与战后复校沈阳、长春 |
6.5 东北大学辗转播迁的历史原因 |
6.5.1 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
6.5.2 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 |
6.5.3 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 |
6.5.4 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 |
6.6 小结 |
第七章 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科学之昌明与工业之进展,尤非赖此不为功” |
7.1 西北联大工科来源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1.1 国立北平大学 |
7.1.2 国立北洋大学 |
7.1.3 东北大学 |
7.1.4 私立焦作工学院 |
7.2 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及其子体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2.1《西安临大校刊》与《西北联大校刊》 |
7.2.2 国立西北大学 |
7.2.3 国立西北农学院 |
7.2.4 国立西北医学院 |
7.2.5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
7.3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 |
7.3.1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
7.3.2 国立西北工学院月刊 |
7.3.3 西工友声 |
7.3.4 纺织通讯 |
7.3.5 机工通讯 |
7.3.6 办刊特点及科学传播 |
7.4 小结——兼与西南联大期刊比较 |
第八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上)——工科教授之世界视野:“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 |
8.1 西北联大工科教授留学简况 |
8.2“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的教育思想 |
8.3“教者能熟习渊博,能揣度国情与时间”“训练脑筋之悟性,有推绎之能力”的教学方式 |
8.4“冷静细密的头脑,平稳踏实的脚膀”“所以增加熟练,所以补专门教育与职业学校教育之不足”的培养目标 |
8.5“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一观他人之现代文明,又焉敢不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怀 |
8.6 小结 |
第九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中)——长校人李书田:“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 |
9.1 救国抱负:“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
9.2 战时教育:“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工程教育当“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设计创置并厘定运用之方” |
9.3 树志模式:“深厚的科学基础”“实际的工程技术”“组织与管理能力”“创业与刻苦的志气”“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兴趣”之“五端方针” |
9.4 精英教育:“重质不重量,教学谨严,风格独存”“北洋功课旧以森严闻世,望门墙者愈多,良风所播,直迄今兹” |
9.5 学科建设:“有大学之日,就有工程科系”,战时“学术救国之思潮,愈益发舒” |
9.6 播火西部:“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仍本北洋过去重质不重量,‘实事求是’之精神,选拔优秀培植真才” |
9.7 小结 |
第十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下)——工程教育代表人物:“嘉言之发抒,懿行之习现” |
10.1“民族性之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之造就”:胡庶华与战时教育 |
10.1.1 战时与平时:“战时要有平时的镇静,平时要有战时的紧张” |
10.1.2 联大精神:“经长途之跋涉,受生活之辛苦”“正人心,厚风俗”.193 |
10.1.3 国防与教育:“群策群力,实行全国总动员”“执挺可以制敌,投戈可以讲艺” |
10.1.4 小结 |
10.2“有志气,抓机遇”“以为祖国培养英才为己任”:魏寿昆与科学救国 |
10.2.1 辗转西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
10.2.2 严谨治学:“分辨是非,提纲携领”“互为因果,循环联系” |
10.2.3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责无旁贷” |
10.2.4 小结 |
第十一章 两院院士忆联大:“卧薪尝胆,分秒必争”“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 |
11.1 西北联大及其主要工科后继院校两院院士概况 |
11.2 联大学脉,传承西北:“坚持工程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
11.3 联大校风,源远流长:“实事求是,贵在探索” |
11.4 爱国精神,化育学人:“无穷的爱国心、无穷的救亡图存思想” |
11.5 学科创新,砥柱中流:“创新是奋斗的核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
11.6 小结 |
第十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传承整合与联大精神:教育长征,薪火相传 |
12.1“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传承中国最早的工程学术与高等工程教育 |
12.2“尤负西北文化重责”:共享交流整合,由点及面形成西北高等工程教育基本格局 |
12.3“集四大工程学府之精粹”:立足实际构建并完善学科体系,形成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 |
12.4“治学严谨,驰誉海内”:秉承从严治学理念,形成勤奋求实学风 |
12.5“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致力于工程技术救国,积极服务国家生产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8)刘子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刘子久的“略述” |
2 刘子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早期纪略——对绘画道路的选择 |
第二章 北京时期艺术活动 |
第一节 拜师金城——“精研古法,博采新知” |
1、“双重身份”——刘子久在20世纪初期的北京画坛 |
2、精研古法,融合南北——金城对刘子久绘画的影响 |
第二节 刘子久与“湖社画会” |
1、刘子久“湖社画会时期”的展览、教学活动 |
2、“琉璃厂内十大湖”——《湖社月刊》中的刘子久 |
第三章 刘子久在天津时期的艺术活动 |
第一节 刘子久与天津市市立美术馆 |
1、刘子久与严智开 |
2、刘子久与天津市市立美术馆初期工作 |
第二节 解放后刘子久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 |
1、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刘子久的“新山水画”创作 |
2、传统的坚持—刘子久晚年的绘画思想 |
第四章 刘子久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刘子久绘画作品的七种类型和成就 |
第二节 刘子久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
结论 |
附录 刘子久年表简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方法思路 |
四、研究资料 |
第一章 异域文化渗透的东方国际都市 |
第一节 近代上海与欧美文化 |
第二节 俄罗斯文化因素 |
第二章 宣教运动载体:中苏友好协会 |
第一节 成立 |
一、背景 |
二、宗旨和任务 |
第二节 机构和职能 |
第三节 基层组织和会员 |
一、个人会员制 |
二、团体会员制 |
第三章 宣教手段和场所 |
第一节 形式与内容 |
一、文字宣传 |
二、口头宣传 |
三、形象化宣传 |
第二节 中苏友谊馆 |
一、电影 |
二、音乐欣赏会 |
三、曲艺 |
四、图片展览 |
五、幻灯 |
六、图书阅览 |
七、大字报 |
八、书刊销售 |
九、演讲报告 |
十、歌咏 |
十一、知识测验 |
十二、广播 |
第三节 “中苏友好月” |
第四章 宣教运动中的上海社会众生相 |
第一节 敌乎?友乎? |
第二节 “优越”或“落后”? |
第三节 “灭自家威风” |
第四节 “坐享其成”或“自力更生”? |
第五章 宣教运动与各群体回应 |
第一节 工人:“向苏联学习”或“苏联工业不行”? |
第二节 农民:“搞好互助组”与“互助没意义” |
第三节 学生:“学习苏联青年优秀品质” |
第六章 宣教运动的变异与终结 |
第一节 国际形势变化与社会思想异动 |
第二节 宣教运动的变异 |
一、“三面红旗” |
二、“反对苏修” |
第三节 宣教运动的终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年谱、资料汇编 |
三、日记、回忆录 |
四、文集 |
五、报刊 |
六、论着 |
七、论文 |
八、访谈资料 |
后记 |
(10)理想与现实之间 ——胡适自由理念及其实用主义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若干说明与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基本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建设方略的论战 |
第一节 党化教育杯葛与胡适的隐忍 |
第二节 约法论战与党国政争 |
第三节 问题解决方法之辩难 |
第四节 胡适北上与罗隆基之续 |
第三章 组织政党参政的纷争 |
第一节 胡适与国民参政会选举 |
第二节 胡适与“候选人”纠纷 |
第三节 魏德迈来华与胡适的指导 |
第四节 体制诤友与民间友援 |
第五节 “毁党救国”与组党参政的失败 |
第四章 自由运动事业的博弈 |
第一节 纠偏救弊与胡适罪己反省 |
第二节 创办《自由中国》与民间外交 |
第三节 自由事业的挣扎与胡适的维护 |
第四节 “雷震案”爆发与胡适的辩护 |
第五节 民主自由追求的空山余响 |
第五章 胡适实践活动的中国关照 |
第一节 民主自由的中国内涵 |
第二节 实用优先的学术追求 |
第三节 治学方法的传统趋向 |
第四节 和平梦想的积极探索 |
第五节 文教报国的职业志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关于炼钢技术与工程的联想——纪念《炼钢》杂志出刊100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上海《少年文艺》研究(1953-1966年)[D]. 安川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画报中的战争:1942-1945年《联合画报》战争报道研究[D]. 王明会.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D]. 郭晓亮. 西北大学, 2018(01)
- [6]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7]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刘子久研究[D]. 路韶康.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 [9]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D]. 姜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理想与现实之间 ——胡适自由理念及其实用主义选择[D]. 李凤成. 南京大学, 2014(12)
标签:考古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炼钢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