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鲁迅研究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兰梓心[1](2021)在《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祝福》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教学价值。但《祝福》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教学困境,甚至有学者提议将鲁迅作品移出语文教材。一方面是部分教师对《祝福》这一类经典文本的定位不准,导致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误区。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难以突破教学课时的限制,无法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没有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很难产生阅读兴趣。王荣生提出的“定篇”,是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定篇”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教与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选文本身。《祝福》作为文学经典作品在教材选文中的定位理应是“定篇”类选文,并且“定篇”的基本主张与内涵能为《祝福》的教学提供新思路。鉴于以上的情况,本论文将从“定篇”的视角对《祝福》进行教学研究,以期能够有效指导《祝福》的教学内容选择,创新《祝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学经典作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文学、文化素养的目的,更期望能够增强一线教师对“定篇”选文的认识,丰富“定篇”选文的教学研究成果。本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梳理分析已有研究,并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章旨在对“定篇”进行分析,阐述“定篇”的提出、界定“定篇”的相关概念、探析“定篇”的性质,最后根据“定篇”的基本主张和内涵提出“定篇”选文的教学构思。第三章论述《祝福》作为“定篇”教学的依据。第四章对《祝福》教学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则结合《祝福》的教学现状,运用“定篇”选文的教学构思对《祝福》进行教学设计。第六章是在解决《祝福》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对“定篇”选文做出了进一步的升华反思,探索“定篇”选文的教学价值实施路径,并分析实施路径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范氏清华(PH(?)M TH(?) THANH HOA)[2](2021)在《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文中指出中越两国作为邻邦,其陆地和海洋是接壤的。两国已有数千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由于中越两国的密切交往,从秦代以来中国就对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学都不可能只局限在本国的范围内,中国文学更不例外。中国文学艺术的优秀作品早已被译介到越南,成为越南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它们在越南文学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越南读者,同时也丰富了越南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当中,被称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鲁迅是第一位被传播到越南的作家,其作品不仅被选入越南中学课本里作为教学内容而且还是越南大学文学系的研究对象。由于鲁迅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与越南民族的解放事业息息相关,因此深受越南读者的喜爱和敬仰,在越南被广泛地传播并成为中越文学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其在越南从翻译、接受、传播到研究这整个过程,进一步分析其对越南文学和教育等领域的影响,肯定鲁迅不仅在越南文坛而且在世界文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鲁迅在文坛上出现至今,中国和世界上的诸多国家对鲁迅的译介与研究就没有中断过,而越南对鲁迅的译介与研究也已有近8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越南不断出版、再版许多关于鲁迅作品的越南语译本与鲁迅研究的专着、文章和博硕士论文,这证明了鲁迅不仅是在越南文坛上而且在越南人民心中也占据崇高的位置。本论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结构安排等,并总结出论文的创新、难点与不足之处。鲁迅的海外译介与研究近年来得到了中外学者的特别关注,尤其是日本,其次是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国家。中国文坛对越南鲁迅译介与研究情况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为此,我们想通过本论文来为鲁迅在海外译介传播与研究提供一份参考资料。第二部分,主要以越南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论述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过程。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成功之前,外国进步文学在越南受到法国殖民者严密地封锁,而越南文坛正需要一种革新运动。本文介绍在此背景下邓邰梅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初期。之后,在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至1975年越南南部解放、越南全国获得了统一、独立自由的背景下,梳理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研究的繁荣期,分析其为何在越南广泛地被传播。最后,在1975年之后的背景下,从中越两国关系冷化到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之后,阐述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的困境,同时也介绍了1986年越南改革开放之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的新面貌。本文通过这三个阶段分析、考察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描绘一幅完整的越南鲁迅译介传播与研究的全景图,尽可能做到整体把握。第三部分,主要考察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媒介情况。在这一内容中,第一项工作是本文考察了鲁迅作品的越南译者和越南语译本。据统计,至今在越南已有五名翻译家翻译了鲁迅作品,因此能够搜集到的共有五种越南语翻译版本。不同的译者又因具有不同的生活时代背景、不同的地域背景以及不同的翻译风格导致鲁迅作品的越南语译本之间存在一些差别,并且与原文作品相比也存在一些翻译问题,引起了越南文坛上的一些论争。之后,本文还通过考察越南传播媒体来介绍致力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出版社、报纸期刊社等。第四部分,选取邓邰梅、芳榴和黎辉箫三位代表的研究学者及其鲁迅研究着作,分析他们的学术基础、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其研究成果,指出他们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肯定他们在越南鲁迅研究领域的影响和贡献。邓邰梅是越南中国文学和鲁迅研究的奠基人。他的研究《鲁迅的生平与文艺》代表了20世纪40、50年代越南鲁迅研究。他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外形相貌相结合,可谓是准确的且相对全面的研究,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早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是很深入,但引起了当时越南鲁迅热,同时也为日后培养越南鲁迅研究者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芳榴的《文学理论家鲁迅》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越南鲁迅研究领域。他主要运用分析法和对比法与苏维埃的文学理论相结合,以“理论——实践”为研究模式展开对鲁迅的创作实践和文艺思想研究,使鲁迅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及易于运用。20世纪80年代黎辉箫的《鲁迅小说诗学研究》通过《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以诗学理论和鲁迅小说创作的主导思想为主,全面地分析鲁迅小说的创作手法,并证明作品的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作家的主观思想影响。最终的目的是清晰和明朗地探析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情况。第五部分,研究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对越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学领域和教育领域等两个方面。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不仅影响到越南文学现代化过程,还影响到越南作家、译者、读者以及批评家等。由于鲁迅的作品被选为普通高校教科书里的授课内容,因此鲁迅及其作品也影响到越南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第六部分,阐述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接受与研究这项工作的意义与价值。鲁迅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而作品中对黑暗、腐朽的揭露和批判,则展现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其革命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地影响越南青少年,因此我们仍需要这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批判精神。总之,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批判现实主义大家的鲁迅及其作品对越南来说是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指出越南对鲁迅及其作品传播与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并针对这些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付甜甜[3](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张茜[4](2020)在《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被誉为“民族魂”的现代文学家鲁迅,其作品从上世纪20年代初就被选编进中学语文教材,至今已近百年。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革、思想文化观念的更迭等原因,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篇目也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总体上一直在教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16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正式使用,鲁迅作品经过增删调整,仍入选了8篇之多,其总数量是其他作家远远不及的,可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分量之重。然而今天,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仍面临着新、老诸多难题。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本文试着从接受理论这一视域入手,利用该理论与鲁迅作品、中学生认知水平等的契合点,将其中有实用价值的部分结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以期为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一些教学策略和思路。本文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选题原因、文献综述、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等,通过对之前鲁迅作品教学研究的总体把握,试图理清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以明确论文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借助接受理论,将其与鲁迅作品、初中生认知水平等相联系,尝试建立本文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指导。第三部分调查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的接受现状,调研对象为YF中学的师生,明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分析问题。第四部分针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教师方面是对鲁迅作品的教育价值重视不够;不够关注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等。学生方面是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浅表化;学习兴趣不高,对作品经典性和时代性认识不深或态度冷漠。接受客体方面是鲁迅作品本身的审美距离和理解难度。接受环境方面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媒介对鲁迅作品崇高意义的消解等。第五部分根据上述原因,运用接受理论,从教师备课、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层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第六部分试设计课例,以运用以上接受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验证其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接受理论不是完美的,本身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我所用,汲取有利于教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亲近鲁迅、接受鲁迅作品,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和精神滋养。
马煜[5](2020)在《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基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中研究说明回首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者和奠基者的鲁迅先生,始终是人们研究与阐释的重点。自192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就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内容。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决定了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无可替代的分量和地位。其作品存在着永恒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仍有很大的解释与接受空间。但是鲁迅的作品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遭到贬低。很长时间以来,鲁迅的作品是否应该纳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鲁迅大撤退”甚至成为了热点话题。说到底,这些争议都与“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一命题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本文着眼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研究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概述如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本部分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做比较详细的分析,阐述鲁迅作品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二章,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对于鲁迅文章的编选情况,分析这一时期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特点,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三章,本部分探究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总结教学问题,并为后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奠定基础。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第四章,本部分探究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并提出关于鲁迅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为“鲁迅作品”能够成为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文章作出有益的探索。
罗新梅[6](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注释研究及使用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作品注释与教材中一般现代文注释有所不同。不管是从内容还是蕴含的精神,鲁迅作品比其余现代文作品更难理解。统编本鲁迅作品的注释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起文本与学生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注释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鲁迅作品,进行鲁迅作品教学,鲁迅作品注释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辅助于鲁迅作品的文本分析,帮助学生通过注释中达成对鲁迅作品思想的理解。本文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作为助读形式的鲁迅作品注释研究,分点说明注释的类型,即基本词汇注释、一般词汇注释、引文注释、专有名词注释这四类,并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这两点论述分析了鲁迅作品注释的特点和作用。其次,通过对比分析,对人教版鲁迅作品注释与统编本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统编本教材注释的变化,体现出统编本教材中鲁迅作品注释修订的几个方面及特点,可以发现,这是编写者对鲁迅作品注释随时代发展与教育特点进行的优化。最后,本文针对注释如何在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中的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鲁迅作品注释的使用应该重视随文的作用,注重知识迁移与注释的二次转化,还从研究中对注释编写的标准与原则进行了分析,这是鲁迅作品注释研究获得的启示。总的来说,统编本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注释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的功能,对其的研究及使用打开了研究鲁迅作品教学的新角度。
尚雪[7](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迅先生无论从人格到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熠熠生辉的重要组成,鲁迅先生的作品内涵深刻丰富,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语言的风格鲜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鲁迅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本文主要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找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的2019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其中鲁迅相关作品的编选情况,并对其选文情况和助读系统进行了分析,为继后探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学生发放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访谈;通过课堂实践观察鲁迅作品真实的教学情况,并依据数据分析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些教与学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于今后初中的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8](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徐轲[9](2020)在《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探究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首先,明确当下鲁迅作品于中学语文而言依然具有教学价值,是不可或缺的语文课程资源。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具体体现在其深刻的精神内涵、精心的谋篇布局、独特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其次,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来概述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困境,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教师自身能力之不足,学生自身能力之局限,作品难度与教学时间的矛盾以及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等方面。最后,从师生双方入手提供了解决设想,教师可以从提升自我,寻求帮助,关注教学设计,在教学时调整或补充内容以及正确看待应试等方面解决困境;学生则可以从树立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正确认识,开展活动提高兴趣,寻找契合点,拉近距离以及采取“1+X”阅读方式拓宽理解等方面解决困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鲁迅小说、杂文与散文作品,结合上述部分解决设想,做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尝试。
牛之琳[10](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助读系统及课后习题研究》文中提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的作品就多次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排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保留一些经典篇目的同时有一定调整。即便如此,鲁迅作为独特的存在,其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本文以最新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以及对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编排现状研究,简要阐明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第一章是对鲁迅作品在初中教材编排情况的总述,包括鲁迅作品的数量、具体篇目、编排特点以及编排依据,结合课标理念、作家成就以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论证鲁迅作品入选中学教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章分别对助读系统与课后习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类与分析,以考察当前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写的部分是否符合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明确助读系统与课后习题的编排特点与规律。第三章根据前面的分析,肯定现行教材编写体系的同时,针对鲁迅作品的编排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选文的语言和类型可以进一步完善,设置学习鲁迅的主题单元;助读系统中的插图要能调动学生兴趣,紧密贴合文意、进一步筛选课下注释、丰富知识补白的内容;课后习题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更便于师生操作,并能将课文当成“定篇”来设题。在参照其它版本教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以及相关助读系统、课后习题的论述,发现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明确鲁迅作品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定位,帮助教师和学生克服“怕教鲁迅”以及“怕学鲁迅”的困境,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准高效的学习。
二、对鲁迅研究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鲁迅研究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定篇”的研究 |
1.3.2 《祝福》的教学研究 |
1.3.3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研究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明确“定篇”选文的教学构思 |
1.4.2 明确《祝福》作为“定篇”教学的依据 |
1.4.3 对作为“定篇”的《祝福》进行教学设计 |
1.4.4 探索“定篇”选文的教学价值实施路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2 “定篇”选文的概述与教学构思 |
2.1 “定篇”概念的提出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定篇”概念的提出 |
2.1.2 “定篇”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定篇”选文的性质探析 |
2.2.1 经典性与时代性 |
2.2.2 权威性与预设性 |
2.2.3 固定性与流变性 |
2.3 “定篇”选文的教学构思 |
2.3.1 “定篇”选文的教学内容确定 |
2.3.2 “定篇”选文的教学思路拟定 |
3 《祝福》作为“定篇”教学的依据 |
3.1 从文本的角度看依据 |
3.1.1 思想价值 |
3.1.2 艺术价值 |
3.1.3 历史价值 |
3.2 从教学的角度看依据 |
3.2.1 课程标准 |
3.2.2 学习者需要 |
3.2.3 社会价值观 |
4 《祝福》的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
4.1 调查情况说明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内容 |
4.2 现状分析 |
4.2.1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4.2.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4.2.3 “定篇”的了解情况分析 |
4.3 原因分析 |
4.3.1 外部因素 |
4.3.2 内部因素 |
5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设计 |
5.1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目标设置 |
5.1.1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教学目标设置 |
5.1.2 从教材内容的角度看教学目标设置 |
5.1.3 从学习者需要的角度看教学目标设置 |
5.2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内容选择 |
5.2.1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教学内容选择 |
5.2.2 从教材内容的角度看教学内容选择 |
5.2.3 从学习者需要的角度看教学内容选择 |
5.3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辅助材料选择 |
5.3.1 背景辅助材料选择 |
5.3.2 核心阅读材料呈现 |
5.3.3 权威阐释材料选择 |
5.4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环节设计 |
5.4.1 专题方向 |
5.4.2 专题导读 |
5.4.3 课段一:泛读概述 |
5.4.4 课段二:精读原作 |
5.4.5 课段三:再读深解 |
5.4.6 课段四:专题写作 |
5.4.7 课段五:深度体验 |
5.5 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方法设计 |
5.5.1 讲授法 |
5.5.2 读书指导法 |
5.5.3 探究式教学法 |
6 “定篇”选文的教学价值实施路径与反思 |
6.1 “定篇”选文的教学价值实施路径 |
6.1.1 常规路径 |
6.1.2 专题路径 |
6.2 “定篇”选文教学价值实施路径的反思 |
6.2.1 路径的优势 |
6.2.2 路径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1.2.2 在越南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结构安排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4.2 论文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过程 |
2.1 1945年前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 |
2.1.1 法国殖民者对越南封锁政策的社会背景 |
2.1.2 越南文坛发展需要的文学背景 |
2.1.3 邓邰梅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初期 |
2.2 1945 年至1975 年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 |
2.2.1 越南南北统一之前的社会背景 |
2.2.2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的繁荣期 |
2.2.3 越南广泛传播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分析 |
2.3 1975年至今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 |
2.3.1 中越战争时期传播与接受被间断 |
2.3.2 越南改革开放后传播与研究的新趋势 |
第3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媒介考察 |
3.1 鲁迅文学作品的越南译者与越南语译本的考察 |
3.1.1 鲁迅文学作品的越南译者考察 |
3.1.2 鲁迅文学作品的越南语译本考察 |
3.2 鲁迅文学作品在越南翻译的特点 |
3.2.1 鲁迅文学作品越南语译本的翻译特点 |
3.2.2 越南译者在翻译鲁迅作品时的词语选择 |
3.3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媒介的考察 |
3.3.1 越南出版社传播鲁迅文学作品考察 |
3.3.2 越南报刊杂志、网络媒介传播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考察 |
第4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学术研究考察 |
4.1 越南鲁迅研究的开创期:邓邰梅与《鲁迅的生平与文艺》 |
4.1.1 邓邰梅研究鲁迅的缘由 |
4.1.2 邓邰梅“以貌取人”之鲁迅研究 |
4.1.3 越南鲁迅研究的指南针《鲁迅的生平与文艺》 |
4.2 越南鲁迅研究的开拓期:芳榴与《文学理论家鲁迅》 |
4.2.1 芳榴的学术背景及其研究鲁迅的缘由 |
4.2.2 从《文学理论家鲁迅》看“理论——实践”模式 |
4.2.3 “国民性”思想与《阿Q正传》的分析 |
4.3 越南鲁迅研究的成熟期:黎辉箫与《鲁迅小说诗学研究》 |
4.3.1 黎辉箫的学术背景及其研究风格 |
4.3.2 黎辉箫超越前人之鲁迅小说诗学研究 |
4.3.3 《鲁迅小说诗学研究》以“继承”与“革新”为核心 |
第5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对越南的影响分析 |
5.1 鲁迅作品对越南文学界的影响 |
5.1.1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越南文学现代化过程的影响 |
5.1.2 越南作家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5.1.3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越南读者的影响 |
5.1.4 鲁迅的文学作品在越南译者、研究学者、批评家的视野里 |
5.2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越南教育领域的影响 |
5.2.1 越南中学教育中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
5.2.2 越南大学教育中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
第6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6.1 鲁迅的文学作品在越南的社会价值 |
6.1.1 鲁迅作品的革命价值 |
6.1.2 鲁迅作品的教育价值 |
6.2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的不足 |
6.2.1 传播与研究存在偏差问题分析 |
6.2.2 传播与研究存在误区问题分析 |
6.2.3 传播与研究存在其他不足分析 |
6.3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的经验教训 |
6.3.1 注重全面扩大传播与研究对象 |
6.3.2 注重把关译作质量与培养文学翻译人才相结合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案例分析法 |
2.接受理论的介绍及与鲁迅作品教学的契合点 |
2.1 接受理论相关概念 |
2.1.1 文本的召唤结构 |
2.1.2 期待视野理论 |
2.1.3 第二文本理论 |
2.2 接受理论与鲁迅作品教学的契合点 |
2.2.1 文本召唤理论与课文意义的生成性 |
2.2.2 期待视野理论与阐释的适度性 |
2.2.3 第二文本理论与对话的开放性 |
2.3 接受理论、鲁迅作品与初中生认知水平的契合点 |
2.3.1 锻炼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 |
2.3.2 激发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维 |
2.3.3 涵养初中生的人文关怀 |
2.3.4 培养初中生现代公民意识 |
3.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的接受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分析 |
3.2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的接受现状调查 |
3.2.1 调查问卷的预设和调研 |
3.2.2 调查问卷的确立和调查依据 |
3.3 初中鲁迅作品接受现状分析 |
3.3.1 教师层面 |
3.3.2 学生层面 |
3.4 其他调查方式及资料汇总 |
3.4.1 课堂观察 |
3.4.2 访谈调查 |
3.5 部编本鲁迅作品接受问题的归纳 |
3.5.1 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
3.5.2 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
4.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接受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鲁迅作品接受问题的历史成因分析 |
4.2 接受视域下的现实原因分析 |
4.2.1 教师阐释的适度性 |
4.2.2 学生与选文对话存在难度 |
4.2.3 鲁迅作品自身的审美距离 |
4.2.4 接受媒介和环境的剧变 |
5.接受视域下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
5.1 接受视域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 |
5.1.1 扎实的文学理论素养 |
5.1.2 成为理想的读者 |
5.1.3 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 |
5.1.4 健康的审美素养 |
5.1.5 广博的文学文化素养 |
5.2 接受视域下教师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
5.2.1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与文本的召唤性 |
5.2.2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与主客体的转换性 |
5.2.3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与对话的开放性 |
5.2.4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与效果的多元性 |
5.2.5 传受互动,树立参与式课堂活动观 |
5.3 接受视域下教师备课策略的构建 |
5.3.1 合理选择鲁迅作品教学内容 |
5.3.2 掌握学情: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
5.4 接受视域下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
5.4.1 激趣与适度:激发期待式阅读心理 |
5.4.2 朗读与仿写:促进学生高度参与和创造 |
5.4.3 对比与联读:提升学生阅读思考能力 |
5.5 接受环境的包容性:人工智能背景下媒介的创新性 |
5.5.1 革新教学理念,建立网络化教学思维 |
5.5.2 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
5.5.3 自觉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接受现代化课堂 |
6.接受视域下鲁迅作品教学课例分析 |
6.1 课前调查,了解学情 |
6.1.1 调查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现状 |
6.1.2 调查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期待视野 |
6.2 遵循教学原则,设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6.2.1 教学目标的设定 |
6.2.2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
6.3 接受理论指导下的备课策略 |
6.3.1 探寻召唤结构,创新文本解读 |
6.3.2 结合学情,激发阅读期待 |
6.3.3 选择教学内容:从文学解读到语文解读 |
6.4 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
6.4.1 重视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
6.4.2 运用对比,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 |
6.4.3 任务驱动,培养思考能力 |
6.4.4 鼓励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
6.5 合理利用接受环境 |
6.5.1 课前:组织学生网上预习新课 |
6.5.2 课中:适度利用技术,助力学习活动 |
6.5.3 课后:鼓励网上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2 :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接受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3 :“鲁迅作品接受情况”一对一访谈记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基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鲁迅作品与中学生素质教育 |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
(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独立人格 |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
二、鲁迅作品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编选情况 |
(一)鲁迅作品的分布情况 |
(二)鲁迅作品的选文特点 |
三、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 |
(一)教学现状的调查 |
(二)教学问题的总结 |
四、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及编排设想 |
(一)鲁迅作品教学策略的探究 |
(二)关于鲁迅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注释研究及使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鲁迅作品注释研究 |
第一节 鲁迅作品注释的类型 |
一、基本词汇注释 |
二、一般词汇注释 |
三、引文注释 |
四、专有名词注释 |
第二节 鲁迅作品注释的特点 |
一、基础性 |
二、延伸性 |
三、综合性 |
第三节 鲁迅作品注释的价值 |
一、发展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三、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 |
四、培养审美意识 |
第二章 统编本与人教版鲁迅作品注释比较 |
第一节 鲁迅作品注释总体变化研究 |
第二节 案例:两版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注释比较 |
一、注释的增删变化 |
二、注释内容的完善 |
三、注释的时代性与规范性 |
第三章 统编本鲁迅作品注释的启示及使用建议 |
第一节 统编本教材鲁迅作品注释的启示 |
一、明确教材注释的编写标准 |
二、遵循教材注释的编写原则 |
三、注重教材注释的编排弹性 |
第二节 明确目标,紧扣注释特点与作用 |
一、以注释构建精神通道 |
二、运用注释要有针对性 |
第三节 转变方法,有效使用注释 |
一、对注释进行知识迁移 |
二、二次开发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条件和思路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概述 |
(一)鲁迅作品的选编情况 |
(二)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
二、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说明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
(一)学生学习鲁迅及其作品的建议 |
(二)教师教授鲁迅及其作品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价值 |
第一节 深刻的精神内涵 |
一、革命与反抗精神 |
二、批判与揭露精神 |
三、立人与爱的精神 |
第二节 精心的谋篇布局 |
一、文章之材料安排 |
二、文章之结构 |
第三节 独特的语言风格 |
一、简练精准 |
二、意味深长 |
三、新奇幽默 |
四、辛辣讽刺 |
五、矛盾艺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师教的困境 |
一、沿袭旧式教学的老派讲解 |
二、未深入文本的功利性讲解 |
三、参照模仿的套用式讲解 |
第二节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学生学的困境 |
一、逃避与反感 |
二、只学与考试相关之内容 |
三、喜欢却畏难 |
第三节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自身能力之不足 |
二、学生自身能力之局限 |
三、作品难度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
四、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困境解决之设想 |
第一节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师教的困境解决设想 |
一、提升自我,寻求帮助 |
二、关注教学设计 |
三、在教学时调整或补充 |
四、正确看待应试 |
第二节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学生学的困境解决设想 |
一、树立正确认识 |
二、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
三、寻找契合点,拉近距离 |
四、“1+X”阅读,拓宽理解 |
第三节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困境解决设想的具体尝试 |
一、小说教学——以《故乡》为例 |
二、杂文教学——以《拿来主义》为例 |
三、散文教学——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后记 |
(10)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助读系统及课后习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 统编版教材投入使用 |
(二) 鲁迅作品编选的变化 |
二、研究现状 |
(一) 鲁迅作品的编选情况 |
(二) 对助读系统与课后习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
第一节 鲁迅选文的整体概况及编排特点 |
一、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文分析 |
二、鲁迅作品在统编本教材的编排特点 |
第二节 鲁迅作品的编选依据 |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
二、作家的文学史地位 |
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第二章 鲁迅作品助读系统及课后习题分析 |
第一节 鲁迅作品助读系统的分析 |
一、单元导语的分析 |
二、预习提示的分析 |
三、课下注释的分析 |
四、文本插图的分析 |
五、知识补白的分析 |
第二节 鲁迅作品课后习题分析 |
一、课后习题的数量 |
二、课后习题的内容 |
三、课后习题的类型 |
四、课后习题的特点 |
第三章 鲁迅作品选文、助读系统及课后习题编写建议 |
第一节 对鲁迅作品选文的建议 |
一、丰富选文类型 |
二、设置主题单元 |
三、规范选文语言 |
第二节 对鲁迅作品助读系统的建议 |
一、课文插图编写建议 |
二、课下注释编写建议 |
三、知识补白编写建议 |
第三节 对鲁迅作品课后练习的建议 |
一、增强习题可操作性 |
二、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 |
三、从“定篇”角度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鲁迅研究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定篇”的《祝福》教学研究[D]. 兰梓心.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D]. 范氏清华(PH(?)M TH(?) THANH HOA). 辽宁大学, 2021
- [3]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4]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 张茜.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5]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基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 马煜. 宁夏师范学院, 2020(12)
- [6]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注释研究及使用策略[D]. 罗新梅.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 尚雪.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 徐轲. 苏州大学, 2020(03)
- [10]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助读系统及课后习题研究[D]. 牛之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